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两篇》课件(共53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课件

(2)伯特兰·罗素(1872—1970),诞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 他曾两次出任过英国首相的祖父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途多舛,但 他始终坚强地生活,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之长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 “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未来 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 认为“富有扇动天才的辩论家”。20世纪初,他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 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1950 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他在95岁 高龄时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二)我为什么而活着(节选)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辰为 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安排着万物 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绩,然而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 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期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 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 活一次。
2.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对爱情的期望 对知识的追求
我为什么而活着
这就是我的一生, 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名知识师思导维练导图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 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xìng wèi( 兴味 ),这意 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2)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 下它来xǐ dí( 洗涤 ),把它再补好。 (3)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bēi wēi( 低微 ),那样柔弱。 (4)永远的小niú dú( 牛犊 ),永远的金黄色róng máo ( 茸毛 )!

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补充材料
严文井的另一篇散文《给匆忙走路的 人》:“溪水从湖泊注入大海,一路上 都在不停地奔流;陨星划过长空,每分 每秒都在燃烧;它们的‘真美’,它们 的‘意义’,就存在于整个活动过程当 中。假如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只为等待 最后才可能到来的那个好时刻,而忽略 了整个生命的过程,就实在是太愚蠢 了。”
一、聆听罗素
1.大声朗读课文1遍,思考罗素为什么 而活着?
一.对爱情的渴望; 二.对知识的追求; 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一、聆听罗素 2.为什么罗素会把这三点当作自己 活着的理由?
中间三段对第一段内容进行具体阐述。 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
(1)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2)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3)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回答?
走进罗素
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思想家、 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 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 和组织者。被视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 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 的先知”。
名人评价
爱 因 斯 坦 说 过 : “ 阅1读 罗 素 的 作 品 , 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寓言导入
百年难遇的旱灾,大地干涸,动物们纷纷 出逃。黄鼠狼、山羊、黄莺一行向着传说 中的雨林中走去。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它们又累又饿。头顶上盘旋着的秃鹫不停 地叫着:“活着多累啊,倒下吧,让我吃 了你们吧!”黄鼠狼不屑道: “__________。”小黄莺深情地望着远方: “__________。”山羊先生也不例外,它笑 着对秃鹫说:“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课件

作者介绍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 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 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 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 《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 的一次奇特旅行》《严文井童 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 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 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 罗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我 为 什 么 同情苦难 而 活 着
饥饿中的孩子 被压迫被折磨者 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
•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 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犯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 月牢。
品写法
罗素不仅是哲学家,还是一位数学家。在《我为什么而 活》这篇散文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做到逻辑周密、 条理清楚的?
1、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在分说部分,每一段都采用了基本相同的结构(“总— 分—总”)来进行阐述; 3、运用了诸如“第一”“其次”“最后”等词语来阐明原 因; 4、运用过渡句承上启下,如“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 我引上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是把我带回尘世”; 5、善于运用一些关联词,使逻辑周密、条理清楚。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 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歌颂生命的奇迹。
再读课文,品味哲理
哲理性散文往往能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永久的生命》一文是如何体现哲理性散文这一特点的?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 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 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两篇》课件(共53张PPT)(优质版推荐)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两篇》课件(共53张PPT)(优质版推荐)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 什么作用?
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篇末点题,进一步深化了文章 的主题,生命是一个奇迹,它 将永久存在,增强了文章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深入探究
本文中作者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试简要说明。
作者的感情是有变化的。文章一开始,作 者就告诉我们:岁月在一点点地消逝,而人们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永久的生命》第一段末句说“我们 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可怜”是因为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 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情丝毫不能做主。
读一读第2自然段,说说写小草和小牛犊 的用意是什么?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 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 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永远的小牛犊, 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渴望爱情博大的情怀博大的情怀崇高的人格崇高的人格寻求知识我为什么而活着我为什么而活着爱情带来狂喜了解人的心灵人类同情苦难知道星辰为何发光自然结构梳理爱情解除孤寂使人看到仙境的神秘缩影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社会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被折磨的受害者孤苦无依的老人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世界文章以真挚的态度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表达了对爱情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悲悯表现了一个思想家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 zhàn )颤栗
词语解释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 不到。 消逝:消失。
状元成才路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蔓延:像蔓草一状元成样才路 向周围扩展。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词语解释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是一 种极强烈的风暴。

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任务二:感悟生命真谛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梳理作者论证思路。
《我为什么而活着》 第1段:开门见山地作出回答“_我__为__什__么__而___活”着。 第2-4段:作者对他的人生_三__大追求进行具体阐述。 第2段:追求_爱__情。爱情可以带来__狂_,喜解除___孤,寂使人看到想象中仙境的缩影。爱情使人生 活得更好,所以作者追求的是生活中的___美___好__的。事情 第3段:追求_知__识。知识可以让人了解人__类___自_,身了解__自_,然了解__科_。学 第4段:对_人__类__的__苦__难___不__可__遏的制同情。希望减轻人类苦难却屡遭挫折,自己也变得痛苦。 第5段:作者总结上文,“_这___就__是__我__的___一__生__,__我___觉__得__我__活_”着。值得。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拟人 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 顽强,以此证明作者的观点——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神奇,生命流 动着,永远不朽。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 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三种感情” 比作“飓风”形象地写出了三种人生追 求对作者的重要影响。“深深的苦海” 比喻苦难深重的现实社会,形象地写出 了作者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 境,强调了现实的残酷与追求过程的艰 难。
永久的生命,生命的永恒
九死未悔的爱国诗人:屈原 卧雪啮毡,持节不屈:苏武 主动请缨,马革裹尸:马援 青山处处埋忠骨:岳飞 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 两颗小行星,一颗是 编号为8117的“袁隆 平星”,一颗是编号 为17606的“吴孟超 星”——两位科学家 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 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
01
寻找生命感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6散文二篇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6散文二篇 课件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
6、联系实际,怎样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 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
明确: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是, 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之前,给世 界以色彩,以芬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 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获得永存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
罗素的这些言论都写 于1925年以前,他能 预料到中国人对马克 思 、 列宁主义的态 度,预料到中国可能 会发生的抗日战争, 预料到没有外 国人奴 役的、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中国命运主宰者
的诞生!
朗读课文
字词注音:
è
遏制

孤寂
yuán

边缘 微薄

战栗

赐予
精读研讨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 2. 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3. 如何理解作者关于“爱情”的论述? 4. 指出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
课内练习
1.比较阅读<<坦然看生活>>
2.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罗 素说他为了支配他的三种感情而 活,并且认为是“值得活的”。 你又为何而生?
比较阅读的发现:
《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作者直抒胸臆 ,三 种单纯而强烈的激情在娓娓的叙说中自然流露。 《坦然看生活》则借助鲜明的意象表达深远的 意旨。夕阳下,垂钓者钓回了一路的欢歌,失意 长成了乐观;朝霞中,纺织女工慵倦的脸上正编 织着灿烂的笑靥,沮丧接纳了调适;暮霭里,扫 街老伯扫净了一颗平常的心,平淡饱蕴着自 信……正所谓:
具体内涵? 5. 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6. 作者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抒发了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优质课件(共87张PPT)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 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 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 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 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 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 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联系实际,怎样理解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 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 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 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 之前,给世界以色彩和芬芳,让世界变得 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 获得永存。
结合文章观点,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 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严文井(1915——2005),原 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 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 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党 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 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 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 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 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现当代著名的哲学家、 数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论家。由于政治原因,曾两次被监禁。 他是一个极富鼓动天才的辩论家,一个文理兼通的勤勉的科普 工作者,曾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他为他所信仰的自由事业而 孜孜以求,义无反顾。因他“为思想的自由和人道主义的理想 而写作”,于195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为何而生》 一文是他为晚年自传作的前言,以其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 地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 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 (共49张PPT)


第3段作者写寻求知识包括了哪几个方面?
1.了解人类心灵; 人 2.了解星辰为什么发光; 自然
人 类 知

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社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 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谈谈你对第4段开头一句话含义的理解。
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 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 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 类苦难的良知。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了解哲理 散文的特点。(重点)
2. 理清文章思路,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 解其哲理意蕴。(难点)
3. 理解作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襟,树立 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 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 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哲学原 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 的分析》等。
永久的生命
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 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 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 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 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和长 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文体知识
哲理散文 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 称“议论散文”“说理散文”。它或通过对 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 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 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
多音字
( há)o呼号 号
( hà)o号角
( chà)n震颤 颤
( zh)àn颤栗
词语集注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是 一种极强烈的风暴。 濒临:紧接,临近。 俯瞰:俯视。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散文两篇》课件


生命永不休止地繁殖, 要乐观积极地对待生命
论述“永久的生命”的内部特征:生命的繁殖和蔓延
中心句
我的小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掉许许多多人,
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
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
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替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 生命延续,生生不息
议论现实,批判“暴君”,赞美生命。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指个体 生命的 逝去
指生命现 象永存
指“凋谢”和“不朽” 两者相差巨大,却都是 “永久的生命”
议论“生命永久存在是奇迹”。
读了这篇哲理散文,你有什么人生感悟?
提示:生命是短暂的,却也是美好的,要 以积极地人生态度去热爱生命,创造属于 自己的不朽和永久。
疲 倦 炫 耀 消 逝 蔓延
中心句
从生活细琐之事写起, 表现生命易逝,为后 面写永久的生命蓄势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 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 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 既然离开,就永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 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对那存在 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迹印。我们都非常可怜!
创作背景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 蕴的散文。选自《严文井选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版),略有改动。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 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散文两篇》课件

• 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 受快乐,不停地前进或生长,去争取成功的过程。因 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现实中确实有的生命变成了" 死湖",变成了"空壳",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 敢信来生。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 《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 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 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 斗不息的意志与豁达乐观的精神。
7、爱情是生命的火把。
——维斯冠
8、"闪电照耀一瞬间,而爱情却照耀一生。
——苏霍姆林斯基
拓展延伸
关于知识的名言
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 ——托·因哲伦德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拓展延伸
关于同情的名言 把爱拿走,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
——白朗宁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雪莱
谈生命 冰心
拓展延伸
关于爱情的名言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5、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
6、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且读且思
• “一江春水”侧重于阐明生命的力量(或生命的美好), • “一棵小树”则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 • 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而又完整地阐明了
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地下森林断想 张抗抗
•这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 •它赞美峡谷的不慕名利、自甘埋没的深沉、坚毅的品格 •赞美地下森林的生命力和不争地位但求奉献的高尚品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永久的生命》第一段末句说“我们 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可怜”是因为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 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情丝毫不能做主。
读一读第2自然段,说说写小草和小牛犊 的用意是什么?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 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 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永远的小牛犊, 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我为什
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
罗素
文体知识-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 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即 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分 为:经典哲理散文,爱情哲理散文,生活哲 理散文,友谊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的特点: 1、其开头没有鲜明开头, 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加以评论总结。 2、哲理散文一般十分工整,不但有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之外,还具有行文对仗的特 点。3、十分有韵味,不仅余音绕梁,而且内容 丰富,比起哲理诗歌、记叙文、议论文来,语 言优美。
以小草和小牛犊为例,说明生命的流动性与 不朽,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形象生动。
指个体生命
指整个人类的生命长河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 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 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 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 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 和威势。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答案:卑微 依然 欣喜
选用词语
2.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
______( 过、活、经历)。如果有机
会的话,我______( 就、还、那么)
乐意再活一次。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答案:活
状元成才路

永久的生命
课文讲解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 概述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感慨生命的短暂,欲扬先抑。 第二部分(2—4):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 这一话题。
状元成才路
第三部分(5):赞美生命是奇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人们感受最真切,既 符合实际,又能感染人。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 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 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 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严文井
罗素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
数学家、作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
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
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1950年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
《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
等。他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
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
飓风( jù)
俯瞰( kàn) 嘲讽(fěng)
状元成才路
肆意( sì ) 深渊( yuān ) 乐意( lè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多音字
( xìnɡ )兴味
( chàn )震颤


( xīnɡ )兴旺
( zhàn )颤栗
多音字
( háo )呼号 号
( hào )号角
( chàn )震颤 颤
通过反复阅读,感受课文层层推进阐述哲理的写 法,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理解议论性散文在语言 表达方面的特点,品味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语言。
学习目标
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两篇课文都是名家名作,思想性强,人文
内涵丰厚,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培.体裁:哲理散文(生活哲理散文) 2.两篇文章标题中的“永久”和 “为什么”都能引发读者的注意 和思考,又能激发读者的注阅读 兴趣。
3.读读写写
兴味(xìnɡ) 洗涤( dí ) 牛犊( dú ) 茸毛(rónɡ) 蔓延(màn ) 凋谢( diāo)
状元成才路
繁殖( zhí ) 臼齿(jiù ) 混为一谈(hùn )
状元成才路
卑微( bēi ) 遏制( è ) 濒临(bīn)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不朽( xiǔ ) 震颤( chàn) 星辰( chén)
状元成才路
俯瞰:俯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选用词语
1.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______
( 微贱、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
天过去后,它们______( 仍然、依然)一根根
地从土壤里钻出来,______( 欣慰、欣喜)地
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状元成才过路 去的残酷一无所知
一样。
状元成才路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以议论为主的哲理散文,主要任务就是把握
作者所阐述的道理。这两篇课文的中心观点非常明确, 可以结合对标题和关键句的理解来掌握中心观点。同 时,还要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进一步领会其中包 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目标
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 言。
从人的生理变化写起有何妙处?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 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 它再补好。
这一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将不尽如人意的个人 生命与“脏了、破了”的 衬衣进行对比,以衬衣可 以洗涤、补好反衬生命的 易逝,使无奈、遗憾状之元成才路 情 更加强烈。化抽状元成才路 象为具体, 富有表现力。
2019年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16.《散文两篇》
2019年12月9日
16 散文二篇
严文井简介
严文井(1915年—2005年7月20日),原 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 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 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1938 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艺文学系教师, 《东北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文艺处处 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 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 社社长、总编辑。其作品收录在《严文井 选集》,《永久的生命》即出于此。
( zhàn )颤栗
词语解释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 不到。 消逝:消失。
状元成才路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蔓延:像蔓草一状元成样才路 向周围扩展。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词语解释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是一 种极强烈的风暴。
状元成才路
濒临:紧接,临近。
“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