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胞藻PCC6803中sll198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价值微藻转化系统的构建及集胞藻PCC 6803假定蛋白功能预测

价值微藻转化系统的构建及集胞藻PCC 6803假定蛋白功能预测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和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是两种重要的价值微藻。
其中,雨生红球藻是天然虾青素(Astaxanthin)的重要来源,寇氏隐甲藻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为提高目标产物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我们旨在开发基于同源重组与电击转化的遗传操作系统。
在本研究中:1)确定了多种抗生素对目的藻株的作用浓度。
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20μg/m L草丁膦可抑制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中40μg/m L潮霉素B可对寇氏隐甲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2)PCR克隆目的基因片段。
采用融合PCR方法构建了两种类型的外源基因片段,一种包含18S 上游基因、抗性基因盒和18S下游基因三种基因片段,另一种包含18S上游基因、抗性基因和18S下游基因三种基因片段;3)优化了电击条件并进行真核微藻的电击转化。
结果表明,在2 mm电击杯、1.2 kV电压、25μF电容、200Ω条件下可将含草丁膦抗性基因盒(bar cassette)的外源基因片段转入雨生红球藻中。
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验证了bar基因整合到了染色体上。
然而,在潮霉素B抗性平板筛选转化子并未得到寇氏隐甲藻藻落。
假定蛋白功能推测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其功能信息的缺失阻碍了对微生物生理遗传研究的深入。
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套基于组学数据和蛋白相互作用数据的假定蛋白功能网络预测方案。
该方案包括两个步骤:1)利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集胞藻PCC 6803(Synechocystis sp.PCC 6803)蛋白组和转录组数据建立共表达网络,之后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整合构建双色网络;2)针对双色网络,应用全局传播算法进行假定蛋白功能推测。
该算法可将基因/蛋白与已知基因本体功能分类的联系进行排序,并认为每种功能分类下,首位假定蛋白可能与该功能有关。
集胞藻PCC6803铜离子诱导表达平台的构建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菌株 ( 藻株 ) 、 质粒 和培 养 集胞 藻 P C C 6 8 0 3由
p e t E启 动子 调控 h e t R 的表达 , 随着 铜 离子 浓 度 的增
加, 异形 胞发 生频 率也逐 渐增加 , 导致 成簇 异形 胞 的 形成 , 表明 h e t R是启 动 异 形胞 分 化 的 基 因l 3 J 。p a t S
究 其基 因功 能 已获得 很 大 成 功 , 但 是对 于某 些 涉 及 其基 本 生命 活动 的基 因 , 往 往 很 难 直接 通过 基 因 敲 除的方 法得 到完 全 分 离 的突 变 株 。为 此 , 我 们 利用 集 胞藻 p e t E基 因的启动 子 , 在 其 基 因组 中构 建 了一 个 铜离 子诱导 表达 的平 台 。以 l a c Z作 为 报告 基 因 , 证 明铜 离子 能有 效诱导 l a c Z表 达 , 该 平 台将 能够 用 于在集 胞藻 中研 究某些 必需 基 因的功 能。
蓝藻 是 一类 能进 行 放 氧 型 光合 作 用 的原 核 生 物, 广 泛分 布在地球 上各类 型水 体 和一些 陆生环 境 , 是海洋 和 内陆水体 中最重 要 的原初 生产者 。越 来越
多的研究 表 明 , 蓝 藻 适 应 外 界 环 境 的 变 化 主 要 是 通 过 调 节 基 因 表 达 来 实 现 的 。 利 用 不 同 的启 动 子 探 测
基 因调节 异 形 胞 图式 的 形成 。用 p e t E启 动 子 调 节 p a t S表 达水平 , 随着 铜离 子浓度 的逐 渐增 加 , 异 形胞
蓝 藻 的基 因组 中 。通 过 调 节 培 养 基 中铜 离 子 的浓 度发 现 , l a c Z 的 表 达 能 够 人 为 控 制 。特 别 是 当 铜 离 子 浓 度 在 6 —
集胞藻6803基因组 DNA 提取方法的比较

集胞藻6803基因组 DNA 提取方法的比较陈雪峰;焦文冬;刘宁;马文锦;孙玉姣【期刊名称】《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1【摘要】比较了PVP法、CTAB法和SDS法对集胞藻6803(Synechocystissp .PCC6803)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扩增检测基因组DNA质量.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提取到符合分子生物学要求的基因组DNA ,其中SDS法提取的DNA综合质量最高.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sll0853引物进行PCR扩增,三种方法均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其中CTAB法及SDS法的条带更为清晰.%PVP method ,CTAB method and SDS method were used in this paper to obtained good quality DNA extracted from Synechocystis sp .PCC6803 .And the DNA quality was tested by th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er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PCR ampl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s that genomic DNA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olecular biology can be extracted by those three methods ,and SDS method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in terms of the value and yields of genomic DNA extraction .The PCR amplification of the Syne‐chocystis genomic DNA extracted in different ways were studied with primer sll0853 .Both of CTAB and SDS method can amplificate more clear bands than the PVP method .【总页数】5页(P123-127)【作者】陈雪峰;焦文冬;刘宁;马文锦;孙玉姣【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1【相关文献】1.集胞藻6803藻胆体藻蓝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J], 张劲松;陈李萍;高复旦;杜玲瑜;王全喜;马为民2.转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集胞藻6803及其野生藻培养 [J], 王淑璠;李元广;李志勇;施定基;茹炳根;张嗣良3.集胞藻PCC6803高产精氨酸藻株的紫外诱变选育 [J], 戢水玲;高宏4.集胞藻6803藻胆体别藻蓝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J], 陈李萍;杜玲瑜;马为民;王全喜5.敲除集胞藻PCC 6803中编码乳酸脱氢酶的slr1556基因对生物合成乙醇的影响[J], 许慧露;徐岷;张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PCC 6803 slr150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BiotechnologyResearchCenter,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Shandong 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CropGeneticImprovement,EcologyandPhysiology,Jinan250100,China)
关键词:集胞藻 6803;乙酰基转移酶;slr1501;原核表达;基因功能 中图分类号:S555+.6:Q78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9)07-0001-05
CloningandProkaryoticExpressionAnalysisof slr1501from Synechocystissp.PCC6803
藻 6803中的一个未知蛋白,根据序列相似性和相 应蛋白功能比对结果,预测其为组蛋白乙酰基转 移酶 GNAT家族 N-乙酰基转移酶(http://bacte ria.kazusa.or.jp/cya8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6YQN33);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驴产业体系(SDAIT-27-10);山东省农
Abstract Theup-regulatedexpressionofhistoneacetyltransferasewascorrelatedwiththestressresist ance.Slr1501ofSynechocystissp.PCC6803wasanunknownprotein,andwaspredictedtobethememberof GNATfamilyofhistoneacetyltransferases.Inthisstudy,slr1501wasamplifiedwiththetemplateofSynecho cystissp.PCC6803genomicDNA andligasedwithpET-28a(+)byNdeⅠ andXhoⅠ enzymesites. pET-28a(+)-slr1501expressionplasmidwasconstructedandtransformedintoE.coliBL21(DE3), whichwassuccessfullyexpressedafter1mmol/LIPTG inductionfortwohours.Theexpressionlevelof Slr1501increasedwiththeextensionofinductiontime,andwasmainlyexpressedininclusionbodyform.The expressionofSlr1501inE.colilaidafoundationforfurtherstudyonthefunctionofthegene.
集胞藻PCC6803中基因slr0681功能初步研究

集胞藻PCC6803中基因slr0681功能初步研究作者:崔晓艳钟轲耿耘宣宁孙秀芹牛旭东康佳陈高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21年第12期摘要:类胡萝卜素是人体内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癌等作用。
前期初步推测集胞藻PCC6803中slr0681基因在类胡萝卜素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slr0681基因敲除突变株Δslr0681,研究了突变株与野生型在高盐胁迫条件下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以及光系统Ⅰ(PSⅠ)和光系统Ⅱ(PSⅡ)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高盐胁迫下,突变株比野生型更具生命活力;高盐胁迫下Δslr0681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含量高于野生型;PSⅠ中psaA、psaB、psaL和PSⅡ中psbB、psb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野生型分别增加3.4、1.9、1.5倍和2.1、1.6倍。
以上结果表明,slr0681基因对于集胞藻类胡萝卜素代谢有重要作用,并且在高盐胁迫条件下影响更为突出。
本研究为后续利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提高微藻类胡萝卜素代谢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集胞藻PCC6803;slr0681基因;类胡萝卜素;高盐胁迫;光系统中图分类号:Q949.22:Q7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21)12-0001-07集胞藻PCC6803(以下简称集胞藻)是一种单细胞蓝藻,有天然的外源DNA转化系统,具有遗传背景清晰、表达外源产物不形成包含体等优点[1],是理想的蓝藻基因工程受体。
类胡萝卜素在动物和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预防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动物正常生长与繁殖等。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脂溶性的类异戊二烯化合物,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由生物产生的亲脂性色素[2],其可通过猝灭活性氧防止氧化,并且可在光合生物中收集光能[2,3],在许多生物中起着核心作用。
近年来,类胡萝卜素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饲料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
集胞藻PCC6803光激活异养生长必需基因s110886的研究

刘朝莹 , 2 徐旭东 孔任秋
( .中 国科 学 院 水 生 生 物 研究 所 , 汉 1 武 4 0 7 ; . 国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 京 10 4 ) 30 2 2 中 北 009
摘 要 : 胞 藻 P C 8 3能够 在 微 弱 、 时 光 刺 激 的 条 件 下 利 用 葡 萄 糖 进 行 异 养 生 长 , 为 光 激 活 异 养 生 长 ( A G 。 集 C60 短 称 L H )
进行 L H 时 , 加 5 m lL葡 萄 糖 , 暗盒 中 , A G 补 m o / 置 每 天光 照 5 i。光 异 养 生 长 除加 5 m lL葡 萄糖 外 , mn vo / 还 添 加 5 m lL C v o D MU 抑 制 光 合 作 用 。 使 用 /
p W18 质 粒 _ 转 化 集 胞 藻 60 K 18 6 J 8 3获 得 的 K 抗 性 m
s186对 于 L H 是 必 需 的 _ 。 s186 的 产 物 预 108 AG 3 108 J
测 含有 3 1 R序列 , 个 1 P 并且是 一个膜蛋 白。1 R序列 1 P 是一个含有 3 4个 氨基酸残基 具有 a 旋结 构 的保守 螺 序列 , 以 串联 排列 的方式 存 在 于 各种 不 同的蛋 白 常 中 , 目可 以从 3到 1 个 甚至更 多 , 数 6 可参与 介导 蛋 白 间相 互作用和 信号传 导 _5。为探 明 s186蛋 白本 4 . J 108 身是 否受光信 号调 控 , 研究 对 该蛋 白进 行 了表达 、 本 纯化 和兔抗血 清制 备 , 以 Wet 印迹法 检 查 了它 并 sr e n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藻 株 、 养 和 转 化 集 胞 藻 6 0 . 培 8 3由 北 京 大 学
集胞藻6803藻胆体藻蓝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集胞藻6803藻胆体藻蓝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张劲松;陈李萍;高复旦;杜玲瑜;王全喜;马为民【摘要】通过PCR扩增出集胞藻6803 C-PC编码基因cpcA,构建表达质粒pET32a(+)-cpcA.转化大肠菌株BL21(DE3)pLysS,用IPTG诱导表达、经His-tag 纯化后免疫日本大耳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揭示该抗体效价可高达1∶1 025 000;蛋白免疫印迹确定该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应用该抗体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发现C-PC蛋白在生长光与高光培养条件下的数量,以及与2个光系统间的连结数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藻胆体的杆在响应与适应机制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奠定了生化基础.【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7)011【总页数】6页(P1-5,9)【关键词】藻蓝蛋白;多克隆抗体;集胞藻6803【作者】张劲松;陈李萍;高复旦;杜玲瑜;王全喜;马为民【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2蓝藻是一类能进行光合放氧的原核生物,也是研究光合作用的模式生物之一。
藻胆体(phycobilisome)是蓝藻中主要的捕光天线,因此是蓝藻细胞吸收光能,并传递至光系统反应中心的主要入口。
典型的藻胆体呈现半圆饼状,主要由核心体和外围的杆两部分组成[1]。
其中,核心体主要是由别藻蓝蛋白(a llo p hycocyanin; APC)组装而成;而外围的杆主要由6个呈放射状的藻蓝蛋白(c-p hycocyanin;C-PC)六聚体组装而成,包围在核心体的表面(图1)。
集胞蓝藻pcc6803 含疏水亚基的nad(p)h 脱氢酶亚复合体

ISSN 058229879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ACTABIO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2003,35(8):723-727CN 3121300ΠQ集胞蓝藻PCC6803含疏水亚基的NAD(P)H脱氢酶亚复合体的分离邓 勇 叶济宇 米华玲3 沈允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摘要 利用离子交换与凝胶过滤层析,从n 2dodecyl β2D 2maltoside (DM )处理的集胞蓝藻Synechocystis PCC6803细胞粗提液中,首次分离到两个包含NDH 疏水亚基NdhA 的亚复合体。
酶活性分析表明,分离到的NDH 亚复合体具有NADPH 2氮蓝四唑(NBT )氧化还原酶活性,以NADPH 为电子供体可以还原铁氰化钾、二溴百里香醌(DBMIB )、二氯酚靛酚(DCPIP )、duroquinone 以及UQ 20等质醌类电子受体。
关键词 集胞蓝藻;NAD (P )H 脱氢酶;疏水亚基收稿日期:2003203224 接受日期:20032062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No.G19980101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270123)资助3联系人:Tel,02126404209024513;Fax,021*********;e 2mail,mihl@ 集胞蓝藻Synechocystis PCC6803的基因组包含11个ndh 基因(ndh A ~K )[1],它们都编码一个与线粒体复合体I 高度同源的NAD (P )H 脱氢酶(NDH,EC1.6.99.3)[2]。
在蓝藻中,NDH 是一个多亚基复合体,已知其ndh A ~G 和ndh H ~K 基因分别编码NDH 的疏水亚基和亲水亚基[2,3]。
有证据表明蓝藻NDH 既位于质膜也位于类囊体膜上[2],分别介导呼吸和光合循环电子传递[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 o n i n g a n d Ex p r e s s i o n o f s 1 1 1 9 8 1 Ge n e f r o m S y n e c h o c y s t i s PCC6 8 0 3
LONG Ha o — z h i , L I Zh i ai r n , W ANG Xi a o . q i n , W U Xi a o — y u , ZHANG Ba o , W ANG F e i ’L I Zh i — ai r n
t h i s s t u d y t h e s 1 1 1 9 8 1 g e n e wa s c l o n e d r f o m e c h o c y s t i s P C C 6 8 0 3, a n d a p l a s mi d wa s c o n — s t r u c t e d b y l i g a t i n g t h e s 1 1 1 9 8 1 g e n e w i t h p E T一 3 2 a v e c t o r . T h e p l a s mi d wa s t r a n s f o r me d w i t h E. c o l i B L 2 1
A c t a Ag r i c u h u r a e Un i v e r s i t a t i s J i a n g x i e n s i s
龙昊知 , 李 至敏 , 王小琴 , 等. 集胞藻 P C C 6 8 0 3中 s 1 1 1 9 8 1 基 因 的克 隆与表 达研究 [ J ] . 江 西农 业大 学学报 , 2 0 1 5 , 3 7 ( 6 ) :
1 07 6—1 0 7 9.
集胞 藻 P C C 6 8 0 3中 s 1 1 1 9 8 1 基 因 的 克 隆 与 表 达 研 究
龙昊知 , 李 至 敏 , 王 小琴 , 吴 晓玉 , 张 宝 , 王 飞 , 李 志 敏
( 1 . 江西农业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4 5 ; 2 . 江西农业大学 理学 院, 江西 南 昌 3 3 0 0 4 5 )
,
( 1 . C o l l e g e o f B i o s c i e n c e a n d 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a n g x i A g i r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4 5 , C h i n a ; 2 .
摘要 : 集胞藻 P C C 6 8 0 3中 s 1 1 1 9 8 1 基 因编 码 蛋 白 的 功 能 研 究 存 在 争 议 。 实 验 从 集 胞 藻 P C C 6 8 0 3基 因 组 中 克 隆
了s 1 1 1 9 8 1 基 因, 将该基 因构建到 p E T 一 3 2 a 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 B L 2 1 ( D E 3 ) 菌体 中表达。结果表 明 s 1 1 1 9 8 1 蛋 白可 以在该表达体 系中高效 可溶性表达 , 利用镍亲和层析纯化 方法得到 了纯度大 于 9 5 %的 s 1 1 1 9 8 1蛋 白, 蛋 白
( D E 3 )c o mp e t e n t c e l 1 . T h e r e s u l t s d e m o n s t r a t e d t h a t t h e s 1 1 1 9 8 1 p r o t e i n w a s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e x p r e s s e d i n t h e s o l — u b l e f o r m i n E . c o l i B L 2 1 ( D E 3 ) , a n d t h e p r o t e i n w a s p u r i i f e d b y N i S e p h a r o s e a f f i n i t y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w i t h p u —
江西农 业 大学学 报
2 0 1 5 , 3 7 ( 6 ) : 1 0 7 6 — 1 0 7 9
h t t p : / / x u e b a o . j x a u . e d u . e n D O I : 1 0 . 1 3 8 3 6 / j . j j a u . 2 0 1 5 1 6 4
收率约为 3 m g / g 菌体 。研究为今后鉴定 s 1 1 1 9 8 1 蛋 白的真正功能奠定 了基础 。
关键词 : 集胞藻 , 基 因克隆 , 蛋 白纯化
中图 分 类 号 : Q 3 4 4 + . 1 3 ; Q 9 4 9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0 - 2 2 8 6 ( 2 0 1 5 ) 0 6 —1 0 7 6 — 0 4
C o l l e g e o f S c i e n c e , J i a n g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4 5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e f u n c t i o n o f p r o t e i n e n c o de d b y s 1 1 1 9 81 g e ne f r o m S y n e c h o c y s t i s PCC68 03 i s i n d i s p u t e . 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