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烈陷汝州”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希烈陷汝州》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希烈陷汝州》阅读答案及翻译《李希烈陷汝州》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希烈①陷汝州。
杞②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
”诏可,公卿皆失色。
李勉③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
至河南,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④余千拔刃争进,诸侯⑤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
希烈以身捍,麾其众退,乃就馆,逼使上书雪己,真卿不从。
乃诈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数辈继请,德宗不报。
真卿每与诸子书,但戒严奉家庙,恤诸孤,讫无它语。
希烈遣李元平说之,真卿叱曰:“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顾吾无兵戮汝,尚说我邪!”希烈大会其党,召真卿,使倡优斥侮朝廷,真卿怒曰:“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
希烈大惭。
时朱滔、王武俊等使者皆在坐,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公欲建大号⑥而太师至,求宰相孰先太师者?”真卿叱曰:“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诸贼失色。
(节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注释】①李希烈:唐朝将领。
唐德宗年间反叛朝廷。
②杞:指宰相卢杞。
他怨恨颜真卿正直,故意建议皇帝派颜真卿去招降。
③李勉:唐代名臣。
④养子:李希烈与部下以父子相称。
⑤诸侯:此指将领。
⑥建大号:即称帝。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密表固留固:顽固B.但戒严奉家庙戒:通“诫”,告诫C.希烈遣李元平说之说:劝说D.求宰相孰先太师者孰:谁9、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希烈以身捍A.臣以王吏之攻宋B.以伤先帝之明C.三军以利用也D.无从致书以观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栝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杞向皇帝上奏,认为颜真卿为各地官员所信任,如果派他去说明,可以不出兵而平定叛乱。
B.颜真卿明知去李希烈处传达圣旨,生还希望渺茫,但他认为君命不能违,所以没有推脱,而是义无反顾,勇于赴死。
C.李希烈逼迫颜真卿上疏为自己求情,颜真卿不答应,于是李希烈让颜真卿的侄子和颜真卿手下的官吏连续向朝廷请求。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颜真卿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颜真卿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
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
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
事亲以孝闻。
四命为监察御史。
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
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
禄山移牒..真卿,令以平原、博平军屯七千人防河津,以博平太守张献直为副。
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
玄宗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日:“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为宰相所忌,出为同州刺史,转蒲州刺史。
为御史唐旻所构,贬饶州刺史。
旋拜升州刺史、浙江西道节度使,征为刑部尚书。
李辅国矫诏迁玄宗居西宫,真卿乃首率百僚上表请问起居,辅国恶之,奏贬蓬州长史。
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日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宣何真卿怒,前曰:“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然朝廷之事,岂堪相公再破除耶!”载深衔之。
卢杞专权,忌之,改太子太师,罢礼仪使,谕于真曰:“方面之任,何处为便”真卿候杞于中书..曰:“真卿以褊性为小人所憎,窜逐非一。
今已羸老,幸相公庇之。
相公先中丞传首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杞矍然下拜,而含怒心。
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上从之,朝廷失色。
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遂送真卿于龙兴寺。
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
兴元元年,缢杀之,年七十七。
贞元元年,谥曰文忠。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B.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C.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D.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元:玄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阅读练习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曾巩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从父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
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
初,公以忤杨国忠斥为平原太守,策安禄山必反,为之备。
禄山既举兵,公与常山太守杲卿伐其后,贼之不能直窥潼关,以公与杲卿挠其势也。
在肃宗时,数正言,宰相不悦,斥去之。
又为御史唐所构,连辄斥。
李辅国迁太上皇居西宫,公首率百官请问起居,又辄斥。
代宗时,与元载争论是非,载欲有所壅蔽,公极论之,又辄斥。
杨彦、卢杞既相德宗,益恶公所为,连斥之,犹不满意。
李希烈陷汝州,杞即以公使希烈,希烈初惭其言,后卒缢公以死。
是时公年七十有七矣。
天宝之际,久不见兵,禄山既反,天下莫不震动,公独以区区平原,遂折其锋。
四方闻之,争奋而起,唐卒以振者,公为之倡也。
当公之开土门,同日归公者十七郡,得兵二十余万。
由此观之,苟顺且诚,天下从之矣。
自此至公殁,垂三十年,小人继续任政,天下日入于弊,大盗继起,天子辄出避之。
唐之在朝臣,多畏怯观望。
能居其间,一忤于世,失所而不自悔者寡矣。
至于再三忤于世,失所而不自悔者,盖未有也。
若至于起且仆,以至于七八,遂死而不自悔者,则天下一人而已,若公是也。
公之学问文章,往往杂于神仙、浮屠之说,不皆合乎理,及其奋然自立,能至于此者,盖天性然也。
故公之能处其死,不足以观公之大。
何则?及至于势穷,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况公之自信也与。
维历忤大奸,颠跌撼顿至于七八,而终不以死生祸福为秋毫顾虑,非笃于道者不能如此,此足以观公之大也。
夫既自比于古之任者矣,乃欲顾回隐,以市于世,其可乎?故孔子恶鄙夫不可以事君,而多杀身以成仁者。
若公,非孔子所谓仁者欤?今天子至和三年,尚书都官郎中、知抚州聂君厚载,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抚州林君,相与慕公之烈,以公之尝为此邦也,遂为堂而祠之。
既成,二君过予之家而告之曰:“愿有述。
”夫公之赫赫不可尽者,固不系于祠之有无,盖人之向往之不足者,非祠则无以致其至也。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李翱《杨烈妇传》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将盗[2]陈州,分其兵数千人...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guji/185875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颜真卿传》(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颜真卿传》(附答案解析)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
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
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
事亲以孝闻。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
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大喜。
清河客李萼,年二十余,与郡人来乞师,谓真卿曰:“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
今清河,实公之西邻也,仆幸寓家,得其虚实,知可为长者用。
今计其蓄积,足以三平原之富,士卒可以二平原之强。
公因而抚之,腹心辅车之郡,其他小城,运之如臂使指耳。
唯公所意,谁敢不从?”真卿借兵千人。
代宗嗣位,时元载引用私党,惧朝臣论奏其短,乃请,百官凡欲论事,皆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然后上闻。
真卿上疏曰:“臣闻此语已来,朝野嚣然,人心亦多衰退。
何则?诸司长官皆达官也,言皆专达于天子也。
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今陛下欲自屏耳目,使不聪明,则天下何述。
”其激切如此。
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上从之,初见希烈,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
诸将丛绕谩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
希烈遽以身蔽之,而麾其众,众退,乃揖真卿就馆舍。
希烈既陷汴州,僭伪号,使人问仪于真卿,真卿日:“老夫耄耋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礼耳。
”兴元元年乃杀真卿,年七十七,德宗诏曰:“鲁郡公颜真卿,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节选自《旧唐书·颜真卿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B.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下编41-50译文

41.朱云请杀张禹汉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朱云上书求见。
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
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译文:汉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凭借皇帝老师的身份加封“特进”的官衔,(皇上)极为尊敬推崇他。
朱云上书求见成帝,当时公卿大臣都在皇帝面前。
朱云说:“如今朝廷中的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
·臣请求陛下赐一口尚方斩马剑,斩一个花言巧语的大臣,用来警告其他人。
”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
”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罪该处死,不容宽赦!”御史拉朱云下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栏杆,栏杆被他拉断。
朱云大呼道:“微臣我能死后和龙逄(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满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将要怎样?”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
在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磕头,说:“朱云在当世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
假如他说的是正确的,就不可诛杀;(假如)他说的不对,本也应该宽容他。
臣斗胆用死相争!”辛庆忌磕头流血。
(这样)成帝的怒气才消解,然后才饶了朱云。
等到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按照被朱云拉坏的原样稍作修理,用它来表彰直臣。
”42.燕丹留樊将军燕太子丹怨王,欲报之,以问其傅鞠武。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文言文阅读答案颜真卿,字清臣。少勤学业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文言文阅读答案颜真卿,字清臣。
少勤学业文言文阅读答案(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颜真卿,字清臣。
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
事亲以孝闻。
命为监察御史。
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
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
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
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
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日:“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日:“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日:“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上从之,朝廷失色,李勉闻之,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乃密表请留。
又遣逆于路,不及。
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
诸将丛绕慢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
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真卿怒日:“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拂衣而起,希烈惭,亦呵止。
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丈坎于庭,曰“坑颜”。
真卿怡然不介意,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
”兴元元年,王师复振,逆贼乃遣其将辛景臻、安华至真卿所,积柴庭中,沃之以油,且传逆词曰:“不能屈节,当自烧。
”真卿乃投身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复告希烈。
兴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阉奴与景臻等杀真卿。
先日:“有敕。
”真卿拜,奴日:“宜赐卿死。
”真卿日:“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不知使人何日从长安来?”奴日:“从大梁来。
”真卿骂曰:“乃逆贼耳,何敕耶!”遂缢杀之,年七十七。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4.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不劳师旅劳:使……劳顿B.又遣逆于路逆:送别C.举刃以拟之拟:比划D.沃之以油沃:浇淋5.文中说颜真卿是“忠烈之臣”,直接体现“忠烈”特点的一项是()(3分)①真卿至,立辩之②上从之,朝廷失色③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④不能屈节,当自烧⑤真卿乃投身赴火⑥乃逆贼耳,何敕耶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⑤⑥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五原有积久不决的冤案,颜真卿到后马上辨清实际情况。
初中文言文翻译-哥舒矅,哥舒翰之子,字子明

哥舒矅,哥舒翰之子,字子明哥舒矅,哥舒翰之子,字子明。
八岁,玄宗召见华清宫,擢尚辇奉御。
以翰陷贼,哀愤号恸,故吏裴冕、杜鸿渐等见之叹息。
李光弼讨河北,曜请行,为光弼副。
降安太清,救宋州有功,改殿中监,袭封为东都镇守兵马使。
德宗立,召为左龙武大将军。
李希烈陷汝州,以周晃为伪刺史。
诏拜曜东都行营节度使,将兵万人讨希烈。
帝召见问曰:“卿治兵孰与父贤?”对曰:“先臣,安敢比。
但斩长蛇,殪封豕,然后待罪私室,臣之愿也。
”帝曰:“尔父在开元时,朝廷无西忧;今朕得卿,亦不东虑。
”及行,帝祖通化门。
是日牙干①折时以翰出师已如此而斩持旗者卒以败今曜复尔人忧之曜击贼收汝州禽晃以献斩其将二人。
希烈退保许州。
诏城襄城,曜以疲人版筑不如按甲持重以挫之,帝不许。
曜进次颍挢,雷震军中七马毙,曜惧,还屯襄城。
希烈遣众万人纵火攻栅,殪人于堑以薄垒,曜苦战破之。
居数月,希烈自率兵三万围曜,筑甬道属城,矢集如雨。
帝遣神策将刘德信以兵三千援之,又诏河南都统李勉出兵相掎角。
勉以“希烈在外,许守兵少,乘虚袭之,希烈自解”,乃遣部将与徳信趋许,未至,有诏切让,使班师。
徳信等惶惑还,军无斥候,至扈涧,为贼设伏诡击,死者殆半,器械辎重皆亡,德信走汝州。
勉恐东都危,使将李坚华以兵四千往守,贼梗道,不得入。
汴兵沮,襄城围益急。
帝乃诏普王讨蔡州,诏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救襄城。
未行,京师乱,帝幸奉天。
襄城陷,曜走洛阳。
会母丧,夺为东都畿节度使,迁河南尹。
曜拙于统御而锐杀戮,士畏而不怀。
贞元元年,部将叛,夜焚河南门,曜挺身免。
帝以汴州刺史薛珏代之。
终右骁卫上将军,赠幽州大都督。
(节选自《新唐书·卷六十·哥舒曜传》)参考译文哥舒曜,是哥舒翰的儿子,字子明。
八岁时,唐玄宗在华清宫召见他,提拔他任尚辇奉御。
因为哥舒翰陷入敌阵(被俘获),(哥舒曜)悲哀愤慨,号啕痛哭,哥舒翰以前的属下官吏裴冕、杜鸿渐等人见了这种情形禁不住叹气。
李光弼讨伐河北,哥舒曜请求随行,担任了李光弼的副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希烈陷汝州”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希烈陷汝州”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希烈①陷汝州。
杞②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
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
”诏可,公卿皆失色。
李勉
③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
至河南,河南
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
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④余千拔刃争进,诸
侯⑤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
希烈以身捍,麾其众退,乃就馆,逼使上书雪己,真卿不从。
乃诈遣真卿兄
子岘与从吏数辈继请,德宗不报。
真卿每与诸子书,但
戒严奉家庙,恤诸孤,讫无它语。
希烈遣李元平说之,
真卿叱曰:“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顾吾无兵戮汝,
尚说我邪!”希烈大会其党,召真卿,使倡优斥侮朝廷,真卿怒曰:“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
希烈大惭。
时朱滔、王武俊等使者皆在坐,谓希烈曰:“闻太师名
德久矣,公欲建大号⑥而太师至,求宰相孰先太师者?”真卿叱曰:“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诸贼失色。
(节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
【注释】①李希烈:唐朝将领。
唐德宗年间反叛朝廷。
②杞:指宰相卢杞。
他怨恨颜真卿正直,故意建议皇帝
派颜真卿去招降。
③李勉:唐代名臣。
④养子:李希烈
与部下以父子相称。
⑤诸侯:此指将领。
⑥建大号:即
称帝。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密表固留固:顽固
B.但戒严奉家庙戒:通“诫”,告诫
C.希烈遣李元平说之说:劝说
D.求宰相孰先太师者孰:谁
9、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希烈以身捍
A.臣以王吏之攻宋
B.以伤先帝之明
C.三军以利用也
D.无从致书以观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栝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杞向皇帝上奏,认为颜真卿为各地官员所信任,如果派他去说明,可以不出兵而平定叛乱。
B.颜真卿明知去李希烈处传达圣旨,生还希望渺茫,但他认为君命不能违,所以没有推脱,而是义无反顾,
勇于赴死。
C.李希烈逼迫颜真卿上疏为自己求情,颜真卿不答应,于是李希烈让颜真卿的侄子和颜真卿手下的官吏连
续向朝廷请求。
D.颜真卿入叛贼营后,李希烈大聚同党,并让艺人演唱,辱骂朝廷,颜真卿怒不可遏,斥责李希烈。
参考答案:
8、A9、10、C
【译文】
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于是向皇帝上奏,要把颜真卿派往外地,他说道:“颜真卿为各地官员所信任,如果派他去说明,可以不,出兵而平定。
”皇上批准了他的奏章,满朝文武都大惊失色。
李勉认为失去一个元老,会让朝廷蒙羞,于是秘密上表坚持留下颜真卿。
颜真卿来到河南,河南尹郑叔则鉴于李希烈谋反的迹象已很明显,劝他不要前去,颜真卿说:“君命能违背吗?”
他见到李希烈,宣读圣旨,李希烈的养子一千多人都拔刀前来,李希烈手下的将领也破口大骂,恨不得把他吃下去,颜真卿毫不动声色。
李希烈用身子护住颜真卿,斥退众人,颜真卿才得以进入馆舍。
李希烈逼迫颜真卿,让他上疏为自己辩白,颜真卿不答应,于是希烈采取欺躺的手段,让颜真卿的侄子颜岘以及颜真卿手下的官吏连续向朝廷请求(为李希烈昭雪),德宗皇帝不予理睬。
颜真卿每次给子侄们写信,只是告诫他们好好守护宗庙,体恤孤儿,并无其他言语。
李希烈派李元平去
劝说颜真卿,颜真卿斥责说:“你受国家的委任,却不能传达(皇上的)命令,我手中无刀,有刀就把你宰了,你还来劝说我吗?”李希烈和他的同党聚会,把颜真卿召来,让艺人演唱,辱骂朝廷,颜真卿怒不可遏,斥责说:“你李希烈是朝廷的臣子,怎么能这么做!”说罢一甩袖子走了。
李希烈很羞愧。
当时朱滔、王武俊等派来的使者都在座,他们对李希烈说:“早就听说太师颜真卿的高名盛德,大人您想要称帝,而太师来到,要找(能当)宰相的人才,有谁能比得上太师颜真卿呢?”颜真卿呵斥说:“我已年近八十,官至太师,我坚守我的节操,死而后已,我难道怕你们的胁迫吗!”叛贼们都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