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试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地质工程专业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工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工实验教学指导书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中心实验室目录实验一侧限紧缩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验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操作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验数据整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矿工程煤矿地质实习指导书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实习目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一)、路线地质教学阶段:从单一的地层、岩石、构造教学路线入手,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并进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1. 学会地质野外记录。
2. 进一步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
3. 观察、识别各种基本地质现象,掌握其记录描述方法:(1)岩矿的野外命名及描述,标本的采集,岩性变化的观察与记录。
野外实习中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的观察: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古生物化石的采集、编录及初步鉴定,在地层中产出特点的观察与记录。
(4)褶皱、断裂等各种基本构造现象的识别与确定,构造在空间的变化及其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二)、编写地质调查报告:按以下几方面完成地质调查报告编写任务:以前言、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产资源、地质发展史、结束语等。
三、实习区概况1、大同煤田位置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在大同市西南约20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2°30′-113°15′,北纬39°35′-40°12′,跨越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五个县市.形状近似椭圆。
长轴方向为NE-SW(北东-南西),总面积为1827km2。
聚煤盆地整体呈似长方形,四周群山包围,西面有西石山脉,南面有海拔1976米的洪涛山,东南为海拔1714米的口泉山,东北部以青磁窑断层为界。
大同煤田含有C-P煤系及J煤系。
其中C-P煤系面积为1739km2,J系面积为772km2,两煤系重叠面积为684km2,为双系煤田。
工程地质钻探作业指导书

工程地质钻探作业指导书一、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钻探目的和范围,制定详细的钻探方案。
2. 确定钻探位置和孔位,标明在图纸上。
3. 准备必要的钻探设备和工具,包括钻机、钻杆、钻头、钻具等。
4. 对钻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5. 准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二、钻探操作步骤1. 根据钻探方案,确定钻孔的起始位置,并进行标记。
2. 安装钻机,确保其稳定和平衡。
3. 进行钻井操作,包括钻杆的连接、钻头的安装等。
4. 开始钻探,根据地质情况和钻探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杆。
5. 在钻探过程中,及时记录钻孔的深度、取样情况等重要数据。
6. 钻探至目标层位或者设计深度后,住手钻探操作。
7. 拆卸钻杆和钻头,进行必要的清洗和维护。
8. 对钻孔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清理孔内的杂物、填充水泥等。
9. 记录钻探作业的全过程,包括钻孔位置、深度、地质情况等。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在钻探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2. 在钻探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
3. 钻探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4. 钻探作业中,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5. 钻探作业中,必须注意地质情况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钻探作业中,必须遵守环境保护要求,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四、作业后的处理1. 对钻孔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填充水泥、封堵孔口等。
2. 对钻探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对钻探作业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制钻探报告。
4. 将钻探作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和保存,便于后续的参考和使用。
以上是工程地质钻探作业的普通指导书,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进行钻探作业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大纲一、实习目的和要求工程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
要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
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工程地质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 实习时间及地点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即可进行野外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为陆水水利枢纽(湖北省赤壁市)。
三、 实习内容⒈枢纽附近自然经济地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其分布、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所在位置;⒉主坝坝址区地层岩性、河谷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⒊8号副坝地层岩性、河谷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⒋野外地质工作方法⑴地质测绘观察路线、地质点的布置,地质、地貌点的描述、水文地质点的描述、地质点的填图和编绘。
⑵裂隙统计裂隙统计面积的选择、裂隙产状的测量、裂隙统计的野外记录和描述。
⑶风化岩石的垂直分带风化岩石外表特征的观察描述、风化岩石的分带。
⑷边坡稳定性观察边坡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岩性、风化情况、结构面发育情况、水文地质特征、滑动面、切割面的分析判断、结构面产状要素的测量。
⑸实测地质剖面图剖面线及测点的布置、剖面地形的测量、地质条件的观测记录。
⒌内业整理外业资料的整编方法与要求、图件的编绘、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方法。
四、 实习路线⒈自凤凰山北端起,经铁路采石场剖面到龟山,往上至凤凰山西南,经麻土坡到京广铁路。
⒉自107国道铁山起,经赤壁一中,过陆水二桥,沿河岸至市血防医院,止于陆水一桥。
⒊自茶庵岭起,经啤酒厂到陆水风景区管理局,过8号副坝、油脂厂止于竹山程家附近。
⒋主坝、3号副坝至2号副坝(非常溢洪道),止于建行干休所。
⒌自1号副坝北干渠渠首,经清泉村沿北干渠至京广线渡槽处。
(完整word版)工程地质勘察安全作业指导书

工程地质勘探安全作业指导书一、安全行车㈠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强化驾驶技能1.对上岗驾驶员必须是有关部门进行资格审查批准的正式驾驶员,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准上岗。
根据地域情况,各单位可安排驾驶技术较好的人员到工作最适应的地段工作。
2.加强对驾驶员的法规学习,遵章守纪。
各单位应组织驾驶人员进行交通法规的学习,特别是《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第19、26、30、36、37、49、50条以及《高速公路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要熟悉、牢记。
㈡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确保生产、工作用车1.各单位要坚持用车派车单制度,谁管车,谁负责,严禁私自用车或未经领导批准用车;2.坚持出工前、收工后,车辆交接签收制度。
㈢加强车辆维护保养,确保车况达标各单位必须对本单位执行铁路勘探任务的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保养。
车辆技术状况达到以下要求:1.发动机部分保证总体状况良好,油电路畅通,有足够的动力;2.离合器不打滑、不发抖,压板、磨擦片厚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3.传动系统连接螺栓无磨损、无损伤;4.横直拉杆球头、方向盘锁紧螺帽不松动;5.制动总泵、分泵工作可靠,制动鼓尺寸、蹄片厚度在规定范围内,系统无漏油、漏气现象;6.前轮定位符合技术标准,轮胎胎面花纹有足够的深度,气压在规定范围内;7.悬挂系统各部衬套无磨损,紧固可靠。
8.备足应急措施所需的各种物品。
如三角木、防滑链、千斤顶、备胎、铁铲、水桶、灭火器等,以备所需。
二、钻探和原位测试㈠一般规定1.各种勘探设备和机具,应按规定标准安装使用。
所有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
在勘探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本规则的各项规定。
2.钻机组须按规定配齐人员,确保每班上岗人数。
要使工人及时得到休息。
3.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勘探场地。
4.勘探场地应保持光线充足。
夜间作业时,塔顶、孔口等操作须有足够的照明,确保操作安全需要。
5.所有传动机构(齿轮、皮带轮、链条)均应配有安全防护装置。
6.坚持班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交接班制度;坚持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制度;禁止为任务拼人力,拼设备的做法。
工程地质钻探作业指导书

工程地质钻探作业指导书【工程地质钻探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工程地质钻探是在建设工程中为了获取地质信息而进行的一种常用技术手段。
本次工程地质钻探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钻探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准确获取地质信息,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作业前准备1. 确定钻探目标和区域:根据工程需要,明确钻探的目标和区域,并进行必要的勘察和调研工作。
2. 编制作业方案: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制定详细的工程地质钻探作业方案,包括钻孔位置、孔深、孔径等参数。
3. 准备设备和材料:根据作业方案,准备好所需的钻探设备、工具和材料,确保其完好无损。
三、作业流程1. 钻探设备安装:按照作业方案,将钻探设备安装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查。
2. 钻孔定位和标识:根据作业方案,确定钻孔位置,并在地面上进行标识,确保钻孔位置的准确性。
3. 钻孔施工:根据作业方案,进行钻孔施工,包括钻孔进度、钻孔直径、钻孔深度等参数的控制。
4. 取样和记录:根据需要,在钻孔施工过程中进行取样,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取样位置、深度、取样方式等信息。
5. 岩芯分析:将取得的岩芯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岩芯分析,获取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相关信息。
6. 钻孔完井: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钻孔完井工作,包括钻孔套管、封堵等工作,确保钻孔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作业安全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在作业前,对参与钻探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作业现场防护:在钻探作业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3.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钻探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4. 作业人员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确保其人身安全。
五、作业质量控制1. 施工记录:在钻探作业过程中,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包括钻孔进度、取样位置、岩芯分析结果等信息,确保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土工试验指导书

土工试验指导书Ⅰ、总的指导一、土工试验是“土力学地基与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
内容主要是测定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
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了试验操作规程,有依可循。
本指导书结合课程和生产上的一般要求介绍几个主要的试验方法。
通过学习和试验能初步掌握土工试验的基本原理及操作基本技术,初步学会整理分析试验数据的方法,巩固课程中的有关理论知识,并能提出在一般建筑工程中应做的试验项目和试验的要求。
Ⅱ、探坑取样实习一、目的在进行地基勘察或土料调查时,除用钻探方法外,在一定条件下探深不很深时可用开挖探坑的方法来了解土层的分布规律和各个土层的工程性质。
根据需要,可从探坑中采取原状或扰动的土样,送往试验室进行土的各项指标的测定。
二、原理工程地质的勘察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
本次实习,只能简单要求我们一般地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并能掌握一般简单的取样方法,同时按照“总的指导”要求的试验内容进行各项指标的试验,并提出试验报告。
三、工具及设备(一)铁锹、镐、削土刀(二)土样筒(一般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三)封蜡设备、布条或胶布。
四、操作程序(一)选好地点,用铁锹挖约1.2×0.8平方米的坑至原生土层,整平底面。
(二)选便于操作的位置,用土样筒盖子印出轮廓线,沿印线掘深槽至比土样筒略高,同时用削土刀细心地削成比土样筒直径略小,比土样筒略高的土柱。
(三)用手抓住土样筒,自土柱上端徐徐下压至土柱与土样筒上端齐平时,加盖并记号。
扶住土样筒,从土底处切出土样及筒,倒置削平其下端,加盖。
立即取布条浸入溶蜡取出沿土样筒的缝隙及盖的缝隙封密,短时间保存亦可用宽胶带贴封,见图1-1。
(四)按土样标签的内容填好标签,浸蜡贴于土样筒的上端盖子上。
(五)重复(一)至(四)各条步骤取原状土样二个,同时装一筒扰动的土样,送往试验室备用。
(六)若是工程上勘察,可挖掘至勘察深度(一般可探深10 米左右)Ⅲ、含水量试验一、目的:在于测定土的含水量,与其他试验配合,从而计算土的干容重、稠度、孔隙比、饱和度等;并借以计算地基土的计算强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是地质勘探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包含了地质勘探工程的所有作业流程、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验证,以确保勘探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要求、作业流程、安全操作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作业指导书的编制1.1 确定编制人员:确定编制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的人员,通常由地质勘探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同负责。
1.2 采集相关资料:采集地质勘探工程的相关资料,包括地质调查报告、勘探方案、地质地图等。
1.3 制定编制计划:制定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二、内容要求2.1 作业流程:详细描述地质勘探工程的作业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实地勘探、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2.2 规范要求:列出地质勘探工程的规范要求,包括勘探设备的选择、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等。
2.3 安全操作:强调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安全操作要求,包括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
三、作业流程3.1 前期准备:包括确定勘探区域、编制勘探方案、准备勘探设备等。
3.2 实地勘探:根据勘探方案进行实地勘探,采集地质样品、勘探数据等。
3.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地质勘探报告。
四、安全操作4.1 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好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4.2 安全防护要求: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包括穿戴安全帽、安全鞋等。
4.3 应急预案:制定地质勘探工程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五、质量控制5.1 质量监督:加强地质勘探工程的质量监督,确保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 质量评估:对地质勘探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5.3 质量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质量改进,提升地质勘探工程的质量水平。
总结: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是地质勘探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它规范了勘探工程的作业流程、安全操作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华学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验指导书城建学部实验中心岩石矿物标本实验室2012.09教学实验注意事项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必须做到下列几点:一、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2.弄清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基本原理。
3.对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实验前应事先阅读有关仪器的使用说明。
4.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试验需记录的数据项目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并事前作好记录表格。
5.除了解实验指导书中所规定的实验方案外,亦可多设想一些其它方案。
二、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设备及仪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
3.非本实验所用的设备及仪器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完毕后,应将设备和仪器擦试干净,并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验:1.注意听好教师对本次实验的讲解。
2.清点实验所需设备,仪器及有关器材,如发现遗缺,应及时向教师提出。
3.实验时,应有严格的科学作风,认真细致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中所要求的实验方法与步骤进行。
4.对于带电或贵重的设备及仪器,在接线或布置后应请教师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实验。
5.在实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实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
6.记录下全部测量数据,以及所用仪器的型号及精度、试件的尺寸、量具的量程等。
7.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在实验小组中虽有一定的分工,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动手,完成所有的实验环节。
8.学生在完成试验全部规定项目后,经教师同意可进行一些与本实验有关的其它实验。
9.实验记录需要教师审阅签字,若不符合要求应重做。
四、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通过写实验报告,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实验报告必须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清楚整洁,并要有分析及自己的观点。
实验报告应具有以列基本内容: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及同组人员。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方法及步骤筒述。
4.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的名称、型号。
5.实验数据及处理。
6.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
目录实验一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与认识…………………………………………1-3实验二常见火成岩 ( 岩浆岩 ) 的鉴定与认识…………………………4-8实验三常见沉积岩的鉴定与认识…………………………………………9-12实验四常见变质岩的鉴定与认识…………………………………………13-14实验一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与认识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认识造岩矿物的目的在于识别工程中常见的各种岩石,并为今后学习其他章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实验要求如下:•通过对造岩矿物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 单晶、聚晶) 、晶面条纹、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碳酸盐类矿物的“盐酸反应”等主要特征。
•学习根据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性,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技能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熟练地掌握几种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二、实验准备工作实验前预习教材中有关“造岩矿物”部分。
三、实验内容1 、矿物特性的观察(1)矿物单体形态的观察。
六方双锥( 或六方柱) —石英( 水晶) ;菱面体—方解石;菱形多面体—石榴子石;长柱状或纤维状—普通角闪石;短柱状—普通辉石;板状—板状石膏、长石;片状—云母。
(2)矿物集合体形态的观察。
晶簇状—石英晶簇;粒状—橄榄石;鳞片状—绿泥石;纤维状—石棉、( 纤维) 石膏;结核状— ( 鲕状、豆状、肾状) 赤铁矿,土状—高岭土、蒙脱土。
(3)晶面条纹的观察。
有些晶体的晶面具条纹状,如:黄铁矿三个方向的晶面条纹彼此垂直,斜长石的晶纹相互平行,有的石英具横向晶纹。
(4)光学性质的观察- 1 -•矿物的颜色白色—方解石、石英;深绿色—橄榄石;铜黄色—黄铁矿;褐色—褐铁矿;铁红色—赤铁矿。
•矿物的条痕观察方解石、角闪石、斜长石、橄榄石的条痕。
观察对比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等矿物的条痕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矿物的光泽拿到标本,对着光线,看其反射光线的性质来确定它属于哪种光泽。
黄铁矿、黄铜矿—金属光泽;赤铁矿—半金属光择;石英( 晶面) —玻璃光泽;叶腊石、蛇纹石—腊状光泽;滑石、石英( 断面) —油脂光泽;高岭土—土状光泽;石棉、( 纤维) 石膏—丝绢光泽;白云母、冰洲石( 透明方解石) —珍珠光泽。
•矿物的透明度手拿标本,注意观察矿物碎片边缘的透明程度。
白云母、石英( 水晶) —透明;蛋白石—半透明;黄铁矿、磁铁矿—不透明。
(5)矿物力学性质的观察•矿物的解理与断口解理是矿物受到外力后自然断开的光滑平整的面,要注意在同一方向上对应侧面解理的一致性,又要观察解理面光滑平整的程度。
如:云母—一组极完全解理;方解石—三组完全解理;长石—一组完全解理,一组中等解理;石英—极不完全解理( 贝壳状断口) ;黄铁矿—参差状断口。
矿物的解理与断口是互为消长的。
•矿物的硬度利用指甲(硬度2.5)、小刀(硬度5.5)和摩氏硬度计测定和比较石英、方解石、长石、黄铁矿、白云石的硬度。
具体测定方法是(以摩氏硬度计为例):取摩氏硬度计中一种标准矿物,用其棱角刻划被鉴定矿物上的一个新鲜而较完整的平面,擦去粉末,若在面上留有刻痕,则说明被鉴定矿物的硬度小于选用标准矿物的硬度。
反之,若未在面上留下刻痕,则说明被鉴定矿物的硬度大于或等于选用标准矿物的硬度。
经过多次刻划比较,直到确定被鉴定矿物的硬度介于两个相邻标准矿物硬度之间或接近二者之一时,即已测知被鉴定矿物的硬度。
如云母不能被石膏(硬度2)刻动,- 2 -而能被方解石(硬度3)刻动,故其硬度介于2~3之间,用2.5表示。
若被鉴定矿物难于找出平整的面,而标准矿物上有较好的平面时,也可以用被鉴定矿物的棱角去刻划标准矿物的平面。
(6)矿物其它特性的观察云母—弹性,蒙脱土—遇水膨胀、有崩解性;碳酸盐类的矿物具“盐酸反应'。
碳酸盐类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与稀盐酸会产生化学反应,逸出二氧化碳,形成气泡。
一般地讲,方解石遇稀盐酸后,起泡剧烈,而白云石则需用小刀刻划成粉末后滴稀盐酸,才可见微弱的起泡现象。
2 、常见造岩矿物鉴定特征的综合观察结合标本,对照教材中“常见造岩矿物特征表”,逐块逐项地进行观察。
但需注意,教材中所述矿物的各项物理特性,在同一块标本上不一定能全部显示出来,所以在观察时,必须善于抓住矿物的主要特征,尤其是那些具有鉴定意义的特征,如赤铁矿的砖红色条痕、方解石的菱面体解理等。
另外,还要注意相似矿物的对比分析,如石英、斜长石、方解石、石膏等矿物都是白色或乳白色,但在硬度,解理、晶形、盐酸反应方面却有较大差别。
四、实验方法•参照指导书和教材中“常见造岩矿物特征表”,结合标本,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观察、分析、纪录。
•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掌握并归纳常见造岩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
- 3 -实验二常见火成岩 ( 岩浆岩 ) 的鉴定与认识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认识造岩矿物的目的在于识别工程中常见的各种岩石,并为今后学习其他章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实验要求如下:•通过对火成岩标本的观察,熟悉其结构、构造特征。
•运用肉眼鉴定造岩矿物的方法,分析常见火成岩的矿物组成。
•学习火成岩的简易分类原则和肉眼鉴定方法。
二、实验准备工作实验前预习教材中“火成岩”部分。
三、实验内容1 、常见火成岩结构的观察结合下列标本,从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级配及联接关系等方面,来认识矿物的结构特征。
•矿物的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花岗岩;非晶质(玻璃质)结构—浮岩。
•矿物颗粒大小:粗粒结构—粗粒花岗岩;中粒结构—中粒辉长岩;细粒结构—细晶岩或细粒闪长岩;隐晶质结构—辉绿岩;伟晶结构—伟晶岩。
•矿物颗粒相对大小:等粒结构—花岗岩、闪长岩;斑状结构—正长斑岩、闪长玢岩;似斑状结构—花岗斑岩。
•矿物间的相互关系:文象结构—文象花岗岩。
2 、常见火成岩典型构造的观察•观察下列标本的典型构造特征:块状构造—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流纹构造—流纹岩;气孔构造—浮岩、粗面岩;杏仁状构造—玄武岩。
- 4 -3 、火成岩中常见矿物成分的识别•石英:观察花岗岩、流纹岩,石英在岩石中多呈粒状,具油脂光泽,烟灰色,硬度为7 ,易与灰白色的斜长石相混淆。
•长石:观察花岗岩、闪长岩和安山岩,长石具玻璃光泽,硬度为6 ,正长石多为肉红色,斜长石多为灰白色,详细观察,斜长石具有许多平行的晶纹,而正长石的新鲜解理面在光的照射下,往往可见明暗程度有显著差异的两部分。
•云母:观察黑云母花岗岩,云母最明显的特征是用小刀极易剥出云母碎片。
•辉石与角闪石:观察辉长岩和闪长岩,辉石和角闪石在火成岩中均为深灰色至黑色,光泽也甚相似。
但在形状和断面上有所差异,辉石纵断面呈短柱状,横断面为八边形(近似正方形);角闪石纵断面为长柱状,横断面为六边形;辉石往往与橄榄石共生,角闪石往往与黑云母共生,角闪石两组中等解理呈124°或56°斜交,而辉石的两组中等解理近于正交。
4 、常见火成岩特征的综合观察结合标本,对照教材中关于各类火成岩的分类表,逐类、逐块、逐项地进行观察,应特别注意各自的鉴定特征。
•花岗岩—流纹岩类: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
•正长岩—粗面岩类: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
•闪长岩—安山岩类: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
•辉长岩—玄武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脉岩类:细晶岩、伟晶岩。
•其他岩类:浮岩、黑曜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
四、实验方法•参照指导书和教材中有关常见火成岩的描述,对照标本自行观察,教师只做必要的辅导讲解。
•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每块标本的鉴定特征(要特别注意外貌相似岩石标本之间的差异)。
- 5 -•有条件时,借助偏光显微镜,观察玄武岩等薄片的结构特点。
五、辅助教学1 、利用照片、幻灯、模型、电视录像带及多媒体软件•认真观察火成岩的产状,初步建立岩石产状的立体形态以及生成环境等概念。
2 、一般火成岩的肉眼鉴定步骤肉眼鉴定火成岩的主要依据是岩石的产状(野外产出形态)、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和颜色等,鉴定时可以参照下述步骤。
•结合岩石的野外产状、结构和构造,区分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其特征如表1 所示。
表 1 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的产状、结构、构造间的区别•观察岩石的颜色。
火成岩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化学和矿物组成。
火成岩可根据化学成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和酸性岩。
二氧化硅的具体含量肉眼是不可能分辨的,但其含量多少往往反映在矿物成分上。
一般情况下,二- 6 -氧化硅含量高,浅色矿物就多,暗色矿物相对较少。
反之,二氧化硅含量低,浅色矿物就少,暗色矿物则相对较多。
矿物颜色是构成岩石颜色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