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7、石头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7石头书》课文原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7石头书》课文原文17 石头书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我在读书呢。
”叔叔笑着说。
“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
“石头就是书。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叔叔说:“有。
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用处可大了。
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第一自然段:( 1 - 5 ) 写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第二自然段:( 6 - 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第三自然段:( 12-14 )写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不少,石头书的作用可大了。
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
苏教版三上《17石头书》教案

三上《17石头书》教案苏教版三上《17石头书》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三上《17石头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3.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
领悟对话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
齐读课题。
2、当你看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3、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吧!二、初读,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
2、检查:贝壳地壳藏着宝藏矿物煤炭3、课文的主人公?川川和磊磊为了把问题弄明白也像你们一样问了很多问题呢!快速地到文中找一找,用直线划下来。
三、刨根问底,理解石头书1、指名说。
我们一起来读读。
像他们这样不断追问,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用文中的一个词就叫——板书:刨根问底。
学习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为什么说石头就像一本书?你知道了吗?再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找出几点理由(用波浪线圈画出关键词句)。
2、交流:你找到石头像书的第一个理由是——A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一层又一层的石头,就像书——(板书:形似书)B石头书上有字(板书:字)①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用直线画出石头书上的字。
②认识波痕雨痕。
③认识矿物,关注省略号。
石头中蕴含的矿物种类丰富,神奇美丽。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石头书中不仅有神奇的字,还有美丽的画(板书:画)①(出示化石图)你知道什么叫化石吗?交流。
出示: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后,其遗体或遗迹被埋藏在地层里,经长期的石化作用,变成了像“石头”状的东西。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7.石头书

教学内容:《17、石头书》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石头、小黑板、挂图、一堆石头。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
一我的十分钟,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板书:书)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书的好处吗?生交流汇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把书比作是灯塔,书是方向性的。
”“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师,说得真好,希望大家今后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学知识,长见识,增长才干。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读一本书。
(在“书”前板书:石头)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3同学们,你们刚才提出的疑问,书上已有明确的答案,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就会弄明白的。
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足迹聚精会神矿物地壳刨根问底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足迹矿物一册脚印叔叔勘探队员奇怪矿石煤炭化石贝壳刨根问底(2)指名逐个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册、足翘舌音:叔叔前鼻音:印、勘、炭后鼻音:矿(3)找出正确的读音。
地壳.(qiào ké) 好.奇(hǎo hào) 埋藏.(cáng zàng)贝壳.(qiào ké) 好.看(hǎo hào) 宝藏.(cáng zàng)(4)课文中有很多与地质勘探有关的词语,通过课前查课外书,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给大家介绍介绍。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石头书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石头书教案设计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石头书》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WTT在此整理了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石头书》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石头书》教案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吸取到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书有关,板书课题:石头书2、齐读课题,说说你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
勘探叔叔奇怪一册足迹矿物刨根问底煤炭易读错的词:地壳好奇不禁(2)指名逐个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
(3)指名说说对课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
(4)再次练读生字词。
(5)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引导学生写好“勘”“探”“叔”“矿”“刨”。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并正音。
5、理清文章条理。
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再读课文,在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
四、交流质疑的内容。
能通过初读课文理解的,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在有困难的留到下节课再解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石头书》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石头书》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石头书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4、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6、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1、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2、朗读第1、2自然段。
3、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4、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1、朗读课文3、4自然段。
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
苏教小学语文三上《17石头书》word教案 (2)

17、石头书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2.知道石头为什么称为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理解“刨根问底”,激发学习兴趣1.这篇课文中有一位知识丰富的勘探叔叔,还有两位特别爱钻研的小朋友——川川和磊磊。
2.他们问了叔叔好多问题,快速浏览课文,找找。
指名回答,板书关键词语3.他们问了这么多问题,弄明白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把课文中一个成语送给他们最合适了,是哪一个呢?(刨根问底),指名读词语。
4.问题是学习的开始,问题也是思考的象征,希望同学们也有这种刨根问底的劲头。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叔叔的什么举动,让这两个孩子产生了疑问?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叔叔什么地方也让你好奇了(趴,聚精会神)2.所以川川好奇地问——叔叔笑着说——3.叔叔在读书,可他们没看到书,只看到了——光秃秃的石头。
所以他们感到很奇怪。
指导读出语气。
4.出示: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师:石头是一层层的,而书呢是一页一页的,从外形上看,石头很像书。
再读叔叔的话,体会体会,叔叔想告诉我们,石头像书还是不像书呢?换一种是说法说一说。
认识反问句和陈述句。
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过渡:我们跟着川川和磊磊解决了第一个重要问题,接着去刨一刨第2个问题。
1.树上有没有字?叔叔是怎么解答的?指名读句子石头书上的字是、、和。
读懂石头书上的字,我们能指导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呢?,如你从雨痕这种字知道了?波痕又告诉你?你们一定也想见见矿物这种字吧?出示图片小结:雨痕、波痕和矿物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2.石头书上有没有画呢?从叔叔的话里找找答案。
自由读指名回答,了解化石的相关知识。
3.川川和磊磊知道这些还不肯罢休,他们还想知道化石能说明什么?化石的作用是——齐读句子叔叔是怎么才知道这里很久以前是密林的?后来为什么又变成了大海?看来化石的作用还真不小,齐读这一段。
总结,石头为什么是书?请学生根据板书说一说。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石头书》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石头书》教案导读:本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石头书》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石头书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4、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6、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1、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2、朗读第1、2自然段。
3、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4、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1、朗读课文3、4自然段。
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推荐】【精品】17.石头书(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

【精品]三年级上语文(教案)17石头书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认识人物对话。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 物创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结合看画面,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白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同吋也培养学生的 书写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 跟着川川和磊磊一起去读一本有趣的无字书一一石头书。
板书课题:石头书11亡苏教2. 你们想知道什么叫石头书吗?下面老师就先带同学们去欣赏一下。
二、整体感知1. 按要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 出示生字词。
勘探奇怪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贝壳叔叔煤炭化石脚印聚精会神3. 检查读课文情况,并相机正音。
4. 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三、精读领悟交流: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第一段(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第二段(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第三段(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一)学习1〜5自然段。
1.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提了几个问题?用序号标出來。
2. 指名学生说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7、石头书
学习内容17.石头书 (第1课时)
1.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目标
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理解"石头书"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学情调查
1.读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2.把正确的读音后的“☆”涂成红色。
地壳.(qiào☆ ké☆) 好.奇 (hǎo☆hào☆) 埋藏.(cáng☆ zàng☆) 贝壳.(qiào☆ ké☆) 好.看(hǎo☆hào☆) 宝藏.(cáng☆ zàng☆)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小组合作、交流读准字音和字形、组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3.书写生字:
重点书写:勘探叔矿刨
(二)展示交流:
1.小组赛读生字表、第2项词语。
(互评)
2.汇报理解词语情况。
3.小组派一同学上板展示写字。
(评比)
二.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组内自读课文,互相做做小老师,读顺句子。
2.弄清课文脉络,思考: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①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②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③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3.小组再读课文,说说主要写了什么事?
(二)展示交流:
1.课文分几大段,说说大意。
2.按小组分段读课文,说说自己对石头书的理解。
三、达标检测
1.课后题2生字描红。
2.扩词。
怪 ( ) ( ) ( ) ( )
矿 ( ) ( ) ( ) ( )
迹 ( ) ( ) ( ) ( )
3.读句子,再用带点词语造句。
①川川好奇
..地问:“叔叔,你在看什么?”
好奇——
②石头是一本很特别
..的书。
特别——
四、总结提升
1.同学们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注意把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心情读出来。
2.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勘探队员到底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做好下节课的预习。
学习内容17.石头书 (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品析课文,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3.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
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学习过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课后题3)。
2.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块册幢片串座
一()石头一()密林一()楼房
一()高山一()足迹一()图书
3.分小组读课文。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细读课文1-11自然段,小组探讨:
1.勘探队员趴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引起了川川什么?
2.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3.读了课文后,你知道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4.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5.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比较"奇怪"与"好奇"。
(二)展示交流
1.每个小组选一同学选择一个问题回答。
(小组互评)
2.重点展示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3.小组赛读1-11自然段。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细读第12-14自然段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在组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回答问题,谈学习的收获。
2.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想法?
3.课文12-14自然段朗读竞赛,小组互评。
四、达标检测
1.学习手册。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①“我在读书呢。
”叔叔笑着说。
这里的书是指;“读书”是指。
②这本“书”上有和。
“字”指、、和;“画”是指。
③看懂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就可以推测的变化,还可以发现地下的。
五、总结提升
1.我们读了"石头书",懂得了石头里蕴藏了很多知识。
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和“石头
书“一样的事物,等着我们去探究,我们应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哪些奥秘。
2.我们要多读科普作品,积累身边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