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观后感_1000字
关于少年法律听后感的作文

关于少年法律听后感的作文前几天去听了一场关于少年法律的讲座,哎呀妈呀,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呀!
一开始,我心里还犯嘀咕,想着这法律讲座能有多有趣,别又是那种枯燥
乏味、让人想打瞌睡的东西。
可没想到,一开场,讲师就用几个特别生动的案
例把我给吸引住了。
有个案例说的是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因为一时冲动,在学校里跟
同学打架,下手没轻没重的,结果把人打得受伤住院了。
这孩子呢,不仅要赔
偿人家的医药费,还受到了学校的严厉处分。
听到这儿,我就在想,这冲动真
是魔鬼啊,就为了一点小事,给自己惹了这么大的麻烦。
还有个例子,是一个小孩沉迷网络游戏,为了买游戏装备,偷偷拿了家里
好多钱。
这事儿被家长发现后,那叫一个鸡飞狗跳。
还是通过法律教育,让这
孩子知道了自己的错误。
听着这些案例,我就觉得法律这东西,离我们好像也不远。
以前总觉得法
律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东西,听完讲座才明白,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
活中,规范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而且,讲师讲得特别通俗易懂,一点也不深奥难懂。
他还时不时地跟我们
开个小玩笑,调节一下气氛,让整个讲座变得轻松有趣。
通过这次讲座,我算是明白了,作为少年的我们,要知法、守法,不能稀里糊涂地就犯了错。
法律就像是一把保护伞,保护着我们的同时,也约束着我们,让我们能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里成长。
这场关于少年法律的讲座,真的是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和重视。
以后啊,我可得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预防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感想

知识竞赛感想文章标题:青春的防线参加《预防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后的感想我参加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后,获益非浅,感慨万千!这次知识竞赛,使我懂得了:青少年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加强道德法制教育非常必要。
这次知识竞赛,使我懂得了:每一个人,包括未成年人,权力和义务是并存的,我们有受教育的权力,同时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这次知识竞赛,使我懂得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齐心协力完成的重大任务。
近几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类型也相当多。
青少年犯罪(已满14岁,未满18岁的)所占比例,建国初期共占全部犯罪的1﹪。
70年代末占4﹪,进入90年代以后,已增至7﹪左右,进入八十年代以来,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一直占50﹪左右,有的地方已达60-70﹪。
触目惊心的数字说明,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们青少年用道德、法制约束自己的行为,设置青春防线刻不容缓,否则“性本善”将变成“性本恶”了。
我们青少年识别能力低下,人生观未确定,往往是稀里糊涂,自以为是地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盲目性是青少年犯罪的突出特征。
青少年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袭,不良风气的污染,在对事物的美丑、善恶是非缺乏鲜明的标准与界限,认识上常常模糊不清,甚至是非颠倒,美丑混淆,善恶不分,崇拜豪杰,慕结义,称“老大”。
把打仗斗殴,当成显示自己英雄本色的行为。
结果误入歧途,并在迷途上越走越远,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吧、舞厅、喝酒闹事,家庭暴力等不良倾向的影响,也扭曲了青少年的心灵,因此在一些是非问题面前极易被拉下水。
我们青少年的冒险欲和模仿性强,有无穷的好奇心,求知欲。
看别人抽烟“好玩”,看黄色的书刊、电影、电视觉得“过隐”,竭力去模仿。
据统计,未成年人奸淫案,少年性罪错意和行为的发生有相当比例是出于对影视镜头及他人行为的好奇、神往和盲目模仿铸成的。
青少年朋友们,警惕呀!用清醒的是非意识,筑成我们青春的防线,治理心灵的污染,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于青少年法律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

关于青少年法律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青少年法律的心得体会1法律就是秩序,没有了法律,那么人类的生活就如同垃圾一样肮脏。
《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就是法律赐予我们的武器,用来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使用这个武器来保护我们,给我们带来的将是严肃的惩罚!据报道:去年7月至9月,安徽当涂县城几十家居民及企业单位被盗,每起盗窃案数额不大,但作案手段高明,案发现场几乎不留痕迹,搞得当地人心惶惶。
办案人员奔波数月破案后发现,作案者竟是14个8至13岁的小女孩。
其中的“大姐大”13岁,组织“团伙”入室盗窃,是其“心血来潮”的招数。
每次作案由她安排,一个暑假,她一人就获取赃款近万元,还制定了开学后每周末偷一次的计划。
令人瞠目的是,一些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偷盗来的金银首饰等赃物竟坦然“笑纳”,不加追问。
那些犯罪孩子的父母有的只是一昧的责怪孩子,却没有想过自己所犯下的一点点错,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犯罪原因。
还有的竟是对孩子所给的赃物不加追问,就坦然“笑纳”。
促使孩子的犯罪数额越来越大。
我们小学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法律知识,如果知道了法律知识也就有可能不会犯罪,可就是因为缺乏法律知识,孩子所犯下的可能就是弥天大罪。
就如同给自己色彩斑斓的生命,增添了一笔污黑的颜色。
法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可能有些学生认为“只是违反一下学校纪律而已,没问题的,以后我就不违法了。
”请你快点打消这个念头。
因为现在一次小小的放松就很有可能驻成一次大错。
我们作为学生,总是要离开校园,来到这个社会打拼。
才真正的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公民。
所以就要从小培养我们的法律知识,预防犯罪。
总而言之,在履行自己的义务中也要保护好自己的权利。
不能让别人来代替自己。
青少年法律的心得体会2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法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
我国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只要留意不难发现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法律气息。
全国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心得

全国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心得
近期,我参加了由全国政法系统主办的“全国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
在比赛中,我学习了关于法律及法律知识的一些相关知识,从中激发了我对法律知识的热爱,也进一步提高我的法律意识。
首先,比赛中,我学习了关于法律常识的一些知识,从中认识到法律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智慧,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深入理解、运用法律知识,秉持守法、保护法律的态度。
其次,比赛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为人处世,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把握住法律的定义,把义务放在第一位,严格遵纪守法,提高自我的意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且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此外,比赛还让我尝试独立面对和处理问题,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激发了我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我对法律的关注。
总之,参加这次比赛,让我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后,我将继续学习法律知识,以更加深入的认识,传承法律文化,守法树立良好的人生风范。
- 1 -。
关于青少年法律讲座观后感

关于青少年法律讲座观后感前几天参加了一个青少年法律讲座,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就像突然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规则、保护和警示。
讲座一开始,我还觉得法律这东西离我远着呢,就像天边的星星,看着漂亮但和我没啥实际关系。
可是随着讲座的深入,我才发现我错得离谱,法律就像空气一样,时刻围绕着我们,而且一旦出问题,就像突然没了空气一样,会憋得人难受。
讲师讲了好多关于青少年容易涉及的法律问题。
比如说校园霸凌这事儿,以前我就觉得同学之间打闹一下很正常,顶多就是调皮捣蛋。
但听完讲座才知道,那些故意欺负同学、给同学造成身体或者心理伤害的行为,可能就是违法的。
这可把我惊到了,原来那些在学校里耀武扬威的“小霸王”,可不是什么威风的角色,而是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的“危险分子”。
这就好比在马路上乱闯红灯的人,觉得自己很酷,其实是在给自己和别人找麻烦。
还有网络上的事儿。
现在咱们青少年谁不上网啊,网络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游乐场。
可是这个游乐场也有它的规则。
讲师说在网上随便骂人、传播不实信息也是不行的。
我就想到有时候在游戏里被人坑了,气不过就想在聊天框里“口吐芬芳”,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差点就成了“网络小坏蛋”了。
而且网络上的一些诈骗手段也瞄准了我们青少年,什么游戏账号交易诈骗、网络兼职诈骗之类的。
这就像在游乐场里有隐藏的陷阱,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
我们得像超级侦探一样,学会识别这些陷阱,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在网络世界里安全地玩耍。
在讲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时候,我就像找到了一个超级护盾。
原来我们青少年是受到这么多保护的。
这就好比游戏里有个强力的防御装备,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抵御各种伤害。
但是这个护盾也不是让我们任性胡来的,而是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保护我们。
就像我们不能仗着自己是未成年人就去做坏事,以为不会受到惩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个讲座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可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我们生活中的“魔法棒”。
它既能保护我们,又能约束我们。
法律竞赛实践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这次法律竞赛以来,我深感收获颇丰。
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竞赛,更是一次锻炼、一次成长的过程。
在此,我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参加这次法律竞赛的心得体会。
一、竞赛过程中的收获1. 知识储备的丰富在备战法律竞赛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应对竞赛,我系统地学习了法学基础知识、案例分析、法律文书写作等。
通过这次竞赛,我对法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法律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2.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法律竞赛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竞赛,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至关重要。
在竞赛过程中,我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3. 应变能力的锻炼法律竞赛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
如何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迅速应对各种挑战,是我们在竞赛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通过这次竞赛,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迅速调整策略,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4. 沟通能力的提高在竞赛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团队成员、评委、对手等进行沟通。
如何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是我们在竞赛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通过这次竞赛,我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竞赛过程中的感悟1. 严谨的学术态度法律竞赛要求我们严谨对待每一个细节,从法学理论到案例分析,从法律文书写作到答辩陈述,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我们做到精益求精。
这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要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坚持不懈的精神法律竞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备战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
3. 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在竞赛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团队争取荣誉,还要为法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责任感使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观后感

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观后感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听了一场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
说实在的,刚开始我真没抱多大期待,想着不就是讲讲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嘛,能有啥意思。
但没想到,这场讲座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让我感触颇深。
讲座是在学校的大礼堂举行的,去的时候大家都还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
我和同桌一边走一边还在讨论中午吃啥,完全没把这讲座当回事儿。
走进礼堂,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
台上坐着一位穿着正装的律师,表情严肃,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
我心里还嘀咕着:“这人看起来这么严肃,估计这讲座得无聊死。
”讲座开始了,律师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就直接进入主题。
他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拿着一本法律书照本宣科,而是先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他说有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叫小明(化名)。
小明是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平时在学校就经常惹事。
有一次,他和班上的一个同学发生了冲突,就动起手来。
本来只是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可小明气不过,放学后居然找了几个社会上的小混混,把那个同学堵在了一个角落里,狠狠地揍了一顿。
结果,那个同学被打得住进了医院,伤势还挺严重的。
这下可就不是简单的同学矛盾了,而是涉及到违法犯罪。
小明和那些小混混都被警察带走了,他们的家长在医院里哭得死去活来,后悔不已。
听到这儿,我心里“咯噔”一下。
我开始想象那个画面,受伤同学的痛苦,家长们的绝望,还有小明他们的无知和悔恨。
律师说,小明他们以为只是出出气,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接着,律师又给我们讲了一些法律知识。
他说,像这样的打架斗殴,如果造成了轻伤以上的后果,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而且,就算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也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要受到行政处罚。
他还说,我们青少年有时候容易冲动,觉得自己只是一时之气,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法律可不会因为你是小孩子就网开一面。
他举了个例子,说有个孩子偷了同学的一块橡皮,觉得只是个小玩意儿,不算偷。
可法律规定,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财物,不管价值大小,都可能构成盗窃行为。
初中生关于青少年法律知识读后感

初中生关于青少年法律知识读后感青少年法律知识是指涉及未成年人权益、责任和义务的法律规定。
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和掌握青少年法律知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阅读了与青少年法律知识相关的材料后,我深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了解青少年法律知识可以让我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有着一些特殊的权益,如受到教育权、福利权的保护等。
通过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能够更加自信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了解我们应承担的义务,如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其次,掌握青少年法律知识能够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具有普遍性和约束力。
学习法律知识可以让我们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体系,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后果,并明确自己应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和自我保护,也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再次,青少年法律知识教育能培养我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青少年时期,我们身处于社会的各种环境之中,接触各种人和事。
了解青少年法律知识能使我们避免或应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例如,在面对网络欺凌、身体侵害等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法律规定,及时寻求帮助、保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了解法律常识还可以让我们避免做出一些可能违规或违法的行为,如早恋、吸烟等,从而远离一些负面的影响。
最后,青少年法律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的人格塑造。
法律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学习法律知识能够引导我们养成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通过了解法律的限制和要求,我们可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综上所述,初中生应该积极关注和学习青少年法律知识。
了解青少年法律知识,可以让我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法律意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观后感_1000字
2009年12月4日,陕西省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决赛在陕西省电视台播出。
学校组织在学生观看后写了观后感。
我看完后感慨万千,青少年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多么重要又多么多啊!
法国启蒙思想大师孟德斯鸠指出:"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 可见,人们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应该学习法律,掌握法律,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法的表现形式问题实质就是法的效力等级问题。
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法规的母法。
法律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和规定制定的,其地位低于宪法,但高于其他的法律渊源。
其他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子法。
子法如与母法的内容相违背,子法则无效。
17岁的李海港、16岁的王鹏两少年痴迷网络游戏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终日流连于网吧中,并很快和社会中的不良人员厮混在一起。
一日晚,俩人在上网时,由于缺少上网费用,就伙同他人将某中学耿某、冯某拦下,强行搜光了两人身上的钱,并跟随两人住处继续实施抢劫。
抢劫后的75
元大部分用于上网。
之后李海港和王鹏相继被警方逮捕。
他俩因抢劫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两年缓刑。
并处罚金2000元。
李海港和王鹏两个人的后果是极其可悲的,就因为网络的诱惑,仅仅75元就让他们三年的大好青春将在监狱里度过!法律对我们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当时他们俩人懂得这样做的后果,就不会造成今天的结局。
所以我们尤其是青少年,更要懂法,守法。
不然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法律并不是多么神秘的,只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强行措施来规范人们的基本行为。
他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拿交通来说吧,走路看上去是最简单的事,可是还是有法律在规范我们。
比如说,红绿灯。
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又有几个人敢说生下来就没违反过一次呢?所以说,法律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
我们不能因为一步不小心而发生不安全的事故,那是极其不值得的。
其实,遵守法律也不是那么难,只要我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这些事故就不会发生。
而中学生需要遵守的也极其简单,只要我们听父母老师的话,遵守中学生守则。
但是违反法律更简单,现在不仅仅是小孩子迷恋于网络,不少大人也沉迷其中,其实网络不仅促使未成年人进入犯罪的道路,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是多么可怜的事啊!我们绝不能被虚拟世界的快乐牵着鼻子走,一定要认清网络的危害,不因一时之快而走入了犯罪的道路,遗憾终生!
正是因为有了法律,社会才能如此和平和安定,正是有了法律,我们的基本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我们应该感谢法律给我们带来的良好环境,并努力遵守他们。
最后,让我们学法,守法,用法,共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