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北方地区—“白山黑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 共75张

气温低蒸发量少,气候湿润
? 说说东北最突出的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长冬严寒,由 于气温低,蒸发量较少而形成冷而湿的自然环 境。
东北气候
干
干湿地区: 北部东部 ---湿润 中部---半湿润 西部---半干旱
旱
800mm 湿润
由北到南雪期始 期越来越晚,终 期越来越早,雪 期越来越短。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2.阅读图6.14,找出延 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 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 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 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 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提示:从地形、纬度 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 面考虑)
地形:位于山地的迎风 坡降雪多。 纬度位置:纬度高的地 方,雪期长,降雪多。 距海远近:距海近的地 方降雪多。
从“北大荒”到“北大 仓”
讨论东北地区的气候在发展农业 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有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从“北大荒”到“北大 仓”
耕作制: 一年一熟 原因是: ①纬度高,热量不足。
②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易发 生低温冻害。
从“北大荒”到“北大 仓”
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适宜大规模的机 械化耕作
? ②气候雨热同期,有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
但是这片荒原有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 ---肥沃 的黑土地,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 10 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开垦,使北 大荒成为年产70亿千克的国家重要商品粮 基地。
? 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 ,玉米产量占全国的53%,在我国有着不 可替代的地位。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六章 北方地区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完整版)PPT

(3)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屋顶坡度大:冬季降雪较多,利于排雪 ;
②墙厚、窗小:冬季寒冷多风,利用保温防风。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课 件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课 件PPT
2020/11/13
①
③
②
⑥
⑤
④
东北三省的地形
1.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长白山脉 。 2.本区有我国最大的平原 东北平原 , 由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三部分 组成。
3.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 、平原 为主。
①② ③
山脉的排列多么像马蹄形,分布在平原的周围。
东北三省的山河分布大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优秀课 件PPT
。由于冬季风源地
夏季
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较多
,
又紧邻
,大部分地区
, 越来越低
。降水集中在 ,冬季
。 越来越少
5、气温和降水分布:6、自认识南东向北冷北湿纬的气度候:越来越高,
气温自南向北
;自东南向西北距海越 (1)东北三省雪期变化规律:东北三省雪期由 北到南越来越短 。
来越远,降水自东南(向2)西雪厚北差异及其原因: 。 ①延吉和长春相比,延吉雪厚大于长春 ,原因 是 延吉距海近,且位于长白山地的迎风坡 ; ②漠河和长春相比,漠河雪厚大于长春 ,原
东北三省的气候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由于 纬度较高 ,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 的冬季风源地 ,大部分地
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 降雪较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22) (58)
166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机械化耕作
活动 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阅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店粮在我国的地位。
人口少,粮 食的本地消 费少,可以 为全国提供 更多的商品 粮。
9. 对湿地的生态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将过多降水和来水存储起来,起到抗洪防旱的作用
C.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D.多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10. 东北地区面临的气象灾害有 (D) A .台风 B .泥石流 C .地震 D .寒潮
11 .下列关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条件解释 错误的是( C) A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东北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C .东北高科技产业多,带动农业高产 D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A.松嫩平原 B.东北平原 C.辽河平原 D.三江平原
7.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不包括( C)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C.气候湿热,作物生长期 D.气候寒冷,农田害虫少
8.东北主要的农作物是( D )
A. 春小麦、棉花 C. 冬小麦、水稻
B. 冬小麦、玉米、 D. 春小麦、大豆
3.乙是我国的( A)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漠河 哈尔滨
4.东北三省的地形以( B )为主
A. 山地和丘陵
B. 山地和平原
C. 高原和平原
D. 平原和盆地
5.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A)
A. 气候冷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选择题1.“北大荒”位于:A.松嫩平原B.东北平原C.辽河平原D.三江平原2.下列旅游景观,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A.冰灯冰雕B.雾淞C.林海雪原D.椰林海滩3.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①资源枯竭②设备老化③产业结构单一④距海远,对外联系不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关于下图所显示的区域,叙述错误的是()A.此区域代表的是我国的东北地区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C.该区域盛产冬小麦D.这里的耕作制度一般为一年一熟5.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均粮食产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A.土地贫瘠B.地势较高C.耕地面积广大,土地肥沃D.人口密度大6.下列工业部门不可能出现在东北的是A.钢铁工业B.造船工业C.丝织工业D.石油工业7.东北三省是指()A.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B.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C.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8.东北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顺序的是()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B.作物:冬小麦、春小麦、甜菜C.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D.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9.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A.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B.沼泽湿地C.东北林区的“三宝”D.肥沃的黑土地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
读“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回答下面小题。
10.哈尔滨气温的最低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分别是()A.1月、7月B.1月、8月C.8月、1月D.2月、8月1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B.冬季无结冰现象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D.冬季出现了断流现象12.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A.人工水库将冬季充沛的降水进行拦蓄,在5月初开闸放水B.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D.冬季及初春固态降水(雪)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在3月末4月初融化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

主要工业部门。
3.工业发展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
精品PPT
*丰富的自然资源
白桦树 红松
紫椴树
(1)丰富的森林资源 东北三省生长着耐寒的红松、 落叶松等针叶树及白桦、紫 椴等落叶阔叶树,是我国重 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落叶松 精品PPT
(2)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图上找出大庆、盘锦、阜新、抚 顺、鸡西、鹤岗、鞍山、本溪等重 要矿产地,对应填入下表。
大庆
鹤岗 鸡西
主要 资源
主要产地
石油
大庆 辽河
阜新 辽河
鞍山
抚顺 本溪
精品PPT
煤炭
阜新 抚顺 鸡西 鹤岗
铁矿
鞍山 本溪
*
便 利 的 交 通
P21活动:
1、找出东北三省重要的工业中心,说出他们各自的交通优势。
2、看看主要矿产地与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
精品PPT
北大仓: 如今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 要的商品粮基地。
精品PPT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精品PPT
自然环境:(自主探究)
读课本p14图6.11及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东北三省位于 中国的东北部
(2)范围: 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冰城”)、 吉林省(长春)和辽宁省(沈阳)
由北向南始期越来越晚,终期越来越早,雪期越来越短。
2.比较延吉和长春、漠 河和长春积雪厚度差异, 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 原因。
地形:位于山地迎风坡降雪多。纬度位置:纬度高的 地方,雪期长,降雪多。距海远近:距海近的地方降雪多。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共52张PPT)

主要作物:玉米、大豆、水稻、春小麦、甜菜等
熟制:一年一熟。
北大荒---------------北大仓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说说东北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
机械化耕作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 *纬度较高,气温低 *春季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作物: 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 _种__类_多__、_储_量__大__,
• 特别是_煤__、_铁__、 _石__油__等丰富,形 成钢了铁____、机械_____、 _石_油__、_化__学_工业为 主导,包括煤炭、
电力、建材、森林
等工业部门的比较 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存在问题:
1、资源枯竭 2、设备老化 3、产业结构单一
D
A
辽河
B龙பைடு நூலகம்
B
江
B
B
松花江
F F乌
F苏
F
里
江
C
C
C C
图们江
鸭绿江
中朝两国界河
G
山 环 水 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2节白 山黑水 ——东 北三省 (共52张PPT)
黑龙江
辽
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2节白 山黑水 ——东 北三省 (共52张PPT)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
位于中国 (2)的范围东: 北部
始期越来越__ 终期越来越__ 雪期越来越__
影响:
民居房顶坡 度__,墙体 __,窗户__。
2、阅读图6.14,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 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 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东北三省
课堂练习
读“东北三省部分城市雪期和积雪厚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D 5.关于东北三省山脉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是小兴安岭
B.②河流是松花江
C.山河相间
D.山环水绕
C 6.关于图中城市雪期和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
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读图认图:读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主要气候类型并简单分析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读图认图:读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主要气候类型并简单分析气候特征。
冷
湿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思考讨论:为什么东北地区的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冷湿”?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农业
75年来,东北地区的先辈们将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了美丽富饶的 “中华大粮仓”“北大仓”。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农业
读图认图:结合东北的地形和气候等条件分析东北农业发展的条件。
1.东北平原面积较大,耕地集中连片。 2.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农业
活动探究: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的讨论。
2.阅读图6.14,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分 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 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约53cm
延吉比长春雪厚 海陆位置和地形 漠河比长春雪厚 纬度位置
约22cm
约58cm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学习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后认识的第一个小区域。
北方地区更重视区域内的“共性”,或更重视区域内的整体性,而东北三省关注的是区域内的个性,在整个中国地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为今后学生自主学习小区域作了铺垫。
本节主要学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部分内容,学习时更注重认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学习时结合各种地图、景观图等学习资料自主学习。
通过自学、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内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最终让学生学会、会学这一思想,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合作交流法和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搜索、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合作交流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法可以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总结知识,抓住知识的重点,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出示各种地形图、景观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交互功能,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学法建议学习过程中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地图、资料等信息,从教材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合作、展开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东北地形图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优越的的地形、河流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
2.通过地理位置分析东三省气候冷湿的特点,运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学会分析本区域的农业生产类型,土地资源优势和面临的问题。
3.阅读案例三江平原变迁了解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变化,引发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