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的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哲学观点,旨在通过观察事物的矛盾、变化和发展过程来认识世界。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一分为二的原理:辩证法认为事物包含着内部的矛盾和对立面,相互对立的事物通过斗争和矛盾的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法强调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但同时也有个别事物的特殊矛盾。
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质量互变和量变质变的规律: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通过量变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引发质变,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4. 事物的发展和运动: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在矛盾斗争、量变质变、否定之后的肯定的基础上实现的。
事物呈螺旋状的运动轨迹,不断推进。
辩证法的方法论包括:
1. 辩证思维:通过辩证思维,了解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推动思维的深化和提高。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辩证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3. 全面分析和综合观点:辩证法倡导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问题,综合各种观点,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理解。
4. 辨证思维: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辩证思维方法去审视事物,超越单一的观点和片面的认识,寻找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一致点。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和思维工具,用于深度思考事物的本质、矛盾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世界、处理问题。
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第四部分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发展的途径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和考验.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1)二者相互区别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2)二者相互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要看到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6.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否定观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其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哲学依据1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从辩证法角度:①发展的实质②辩证否定观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3从认识论角度: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创新的社会作用:4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对于世界的看待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辩证法的世界观辩证法的世界观是一种对于世界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它认为,世界是由矛盾运动构成的统一整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矛盾普遍存在辩证法认为,矛盾不仅存在于各种事物之间,而且贯穿于事物内部。
所有事物都有其内部矛盾,这些矛盾不断地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
2. 矛盾相互依存辩证法认为,在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许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矛盾。
这些矛盾之间既有对立又有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
3. 矛盾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辩证法认为,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矛盾的斗争中,弱者被淘汰,强者得以生存和发展。
这种斗争不断地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
4. 矛盾的转化和统一辩证法认为,矛盾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而且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地产生、转化和消失。
矛盾的转化和统一是事物发展的重要过程。
二、辩证法的方法论辩证法的方法论是一种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方法。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指通过对矛盾进行分析和对立面进行比较来认识问题。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性原则: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待问题。
(2)历史性原则:要从历史条件出发去看待问题。
(3)具体性原则: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去看待问题。
(4)矛盾性原则:要从对立面出发去看待问题。
2. 实践方法实践方法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的物质性:要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
(2)实践的历史性:要从历史条件出发去解决问题。
(3)实践的创造性:要从创新出发去解决问题。
3. 统一方法统一方法是指通过对矛盾进行转化和统一来解决问题。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矛盾的普遍性:要认识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2)矛盾的特殊性:要认识到每个矛盾都有其特殊性。
辩证法的方法论

辩证法的方法论
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旨在探究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辩证法的方法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事物的本质:辩证法要求我们将事物分解成其核心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事物分解成它的构成部分,它的特征和功能,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 探究事物之间的关系: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需要探究事物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它们。
例如,我们可以探究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它们之间的关系网。
3. 强调变化和演化: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和演化的。
因此,我们需要探究事物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以及它们如何适应环境。
例如,我们可以探究一个物种的演化过程,或者一个社会的变化过程。
4. 批判性思考和反思:辩证法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反思,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
例如,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观点和信念,以确定它们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它的方法论包括分析事物的本质、探究事物之间的关系、强调变化和演化,以及批判性思考和反思。
这些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
辩证法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辩证法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模式和方法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转化,是以“斗争、统一、转化”为基本规律。
本文将从辩证法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辩证法的思维模式1.具体到抽象辩证法的思维模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事物本身的特点出发,抽取出其普遍性、一般性的规律。
例如,对于一个具体事件,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规律,形成抽象的概念,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2.抽象到具体辩证法的思维模式也包括反向思维,即从抽象到具体。
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分析,可以使抽象的规律得到具体的表现,进一步验证和深化认识。
二、辩证法的方法论1.对立统一法则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对立统一,即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矛盾的斗争、转化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实现对立面的统一。
2.否定之否定法则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进化,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通过否定之否定,旧事物被新事物否定,但也在否定中得到超越和保存,形成新的发展阶段。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法的方法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真理不是脱离实际而空泛的抽象概念,而是通过实践检验得出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4.一分为三辩证法的方法论强调辩证分析,即看待事物不能停留在对立面,而要通过辩证的思考,从各个方面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
一分为三,指的是辩证统一、辩证分析、辩证对待的方法。
五、总结辩证法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模式,以及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实践标准、一分为三的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更科学地分析问题,更有效地解决矛盾。
辩证法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是人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愿每个人都能以辩证法为指导,实践辩证思维,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思想,它是对事物的普遍规律和人类思维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本文将从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来探讨并阐释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辩证法的原理辩证法的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和矛盾转化原理。
1. 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例如,经济领域中的贫富分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经济矛盾的体现,它促使人们寻求解决办法,推动社会进步。
2. 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出,事物内部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它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都具有社会主义特殊性。
3. 矛盾转化原理矛盾转化原理指出,事物内部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即从原来的互相排斥、对立转变为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农民和工人之间存在着矛盾,但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两者之间的矛盾逐渐得到解决,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辩证法的方法论辩证法的方法论是指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主要包括全面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方法。
1. 全面性方法全面性方法要求我们从全面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和问题,不能片面地、表面地看待问题。
只有全面地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矛盾,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研究一个社会问题时,不能仅从经济、政治或文化等方面去分析,而是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全面的认识。
2. 历史性方法历史性方法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和问题的发展过程,不能只看当前的状态,而要关注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只有了解事物的历史演变,才能更好地把握其规律性。
例如,在研究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时,要考察其历史发展脉络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规律。
辩证法原理方法论

辩证法原理方法论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通过辨别事物的矛盾、矛盾的斗争和统一的发展规律,探索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对于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辩证法原理和方法论为题,进行探讨。
一、辩证法原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转化、否定之否定等。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构成事物的矛盾统一体。
例如,光和暗、好和坏等。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
转化是指事物在内部矛盾的作用下发展变化的过程。
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无时无刻地在发展变化中。
事物的转化包括量变和质变两个阶段。
量变是指事物以渐进、逐步的方式变化。
质变则是指事物在一定阶段内以非渐进、非逐步的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
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循环和重复,而是在一系列转化的过程中,旧的事物通过否定被取代,并形成新的事物。
这种新事物又会在新的矛盾和斗争的作用下进行发展和突破。
二、辩证法方法论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具有一系列的方法论,包括分析方法、综合方法、质量和量的辩证法等。
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事物的内部矛盾和相互关系,将事物进行分解和研究。
分析方法注重剖析和解构事物,以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本质特征。
综合方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个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寻找事物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综合方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综合各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质量和量的辩证法是将质变和量变统一起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质量的辩证法强调事物在转折点上的根本性改变和突破。
量的辩证法则关注事物在一定阶段内的渐进、逐步的变化。
总结起来,辩证法原理和方法论是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
通过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和统一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造客观世界。
而辩证法的方法论则是指导我们进行分析、综合和把握的实际手段。
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其核心原理是对立统一。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通过斗争和矛盾化解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法还主张事物的发展是非线性、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存在着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辩证法的方法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展对立面的矛盾分析:辩证法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看到其中的对立面和矛盾,辩证地分析其内部矛盾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挖掘矛盾,可以找到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辩证法要求我们以全面、综合、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超越传统的二元思维模式,不把问题简单地划分为是非、对错的对立面,而是关注事物的矛盾和发展过程,使思维更具有包容性和前瞻性。
3. 实践中不断辩证地观察和总结: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事物和推动变革的基础,通过实践不断观察和总结,才能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矛盾的本质。
实践是辩证法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也是辩证法验证和修正的关键环节。
4. 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辩证法指出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累积过程,而是通过连续的量变逐渐达到质变的关键节点。
辩证法要求我们关注事物发展的曲线、节点和突破口,推动事物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实现新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在科学研究、社会变革和人类认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它的宗旨是以一切事物联系之总和去研究事物本质。
其研究出发点是事物自身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即哲学上所说的内因。
其研究方法是从事物内部结构特殊性出发,把握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之特殊性,从而深化对事物内部或本身的认识,真正达到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目的。
这种方法,是辩证法研究事物本质的根本大法。
它既具有与各种科学方法所共有的实事求是之特点,又具有以联系的分析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本质的鲜明特色。
因此,这种方法体现了唯物,联系与分析三大特点的完美结合,尤其是联系与分析这两大特色的结合,其意义更加重大。
它集中体现了此方法把握事物本质所呈现出来的巨大的优越性。
因此,把握这种科学方法,应集中注意力把握联系与分析这两大特色是如何完美统一的。
以下就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要想探讨这一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分析如何与联系统一,另一个是联系如何与分析相统一。
首先我们先探讨前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客观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都是以至少两个部分组成的。
所以任何事物都可以分割成至少两个的部分,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分割成两个不同的部分,而这两个不同的部分就是哲学上所说的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事物内部矛盾与事物内部结构从本质上是统一的,事物变化的实质是事物内部矛盾发生了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是造成事物质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和事物质变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事物内部矛盾特殊性不是事物质变的根本原因。
那事物质变的根本原因或根本动力是什么?以下我们将讨论这一问题。
我们知道,事物质变的实质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变化,是从一矛盾特殊性到另一矛盾特殊性的矛盾变化过程。
而我们又知道,一种事物只能够产生同一种事物,而不会凭空产生另一种事物。
若一种事物毫无基础,凭空产生另一种事物。
那么事物便会瞬息万变,犹如孙悟空之七十二变,世界将变得混乱不堪。
因此,一种事物变化为另一种事物,是有基础的,确定的,有条件的;而不是凭空的,随意的,无条件的。
而事物变化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与事物内部矛盾特殊性有关的周围事物内部矛盾特殊性。
周围事物内部矛盾通过影响(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和渗透的方式将其特殊性植入事物内部矛盾当中,引起事物内部矛盾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一种特殊性过渡到另外一种特殊性,从而实现事物的质变。
其中,周围事物内部矛盾通过影响和渗透的方式将其特殊性植入事物内部矛盾当中的过程被称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
联系,即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是事物质变的根本原因和根本动力。
由于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推动事物的质变,使事物形成另一种矛盾特殊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矛盾特殊性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境界,真正把握事物本质。
这就是以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的方法,同时也是联系与分析相统一的第一层意义
前一个问题——分析如何与联系相统一的问题已经解决,接着我们解决后一个问题——联系如何与分析相统一。
我们知道,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联系依赖于事物,不存在脱离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联系。
因此联系具有物质性。
联系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联系时要研究事物内部的矛
盾,把握事物的特性,从而把握联系的特殊性。
这就是以分析的观点来看联系的方法,同时也是联系与分析相统一的第二层意义。
综上所述,联系与分析是统一的,联系是分析的联系,而分析是联系的分析,两者的完美统一,集中体现了辩证法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我们在运用辩证法把握事物本质的时候,要坚持联系与分析相统一的原则,首先从事物内部结构特殊性出发,把握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之特殊性,继而深化对事物内部或本身的认识,从而真正达到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目的。
如果按照我所说的道理去做,事物本质大概可以被掌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