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抽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水结成冰时体积会()。
A.减少B.增加C.不变2.在等量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和小苏打比较起来()。
A.食盐强B.小苏打强C.溶解能力一样3.下列各组物质溶解于水后,能用先过滤再蒸发的方法将其分离的是()。
A.沙子和食盐B.铜粉和铁粉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4.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的方法。
A.加水B.加盐C.加冰5.关于水的蒸发,下面三位同学的分析错误的是()。
A. B. C.6.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A. B. C.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水蒸气和水的区别:水蒸气是()、()的,而水不是。
2.通过前面的学习,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等。
3.图的云量表示今天是()。
4.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5.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个体差异(),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6.观察“水结冰”的现象,我们发现冰块的体积比原来的水要()(填“大”或“小”)。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木已成舟”这个成语所说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不相同。
( )3.水只有在100℃时能沸腾。
( )4.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水不容易被压缩。
()5.晴天,地面上水洼里的积水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这是因为水都渗到土壤里了。
()6.空气中的氧气为植物的光和作用提供原料。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连线魔方。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填写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共33分)1.空气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观察到空气的流动?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2.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3.我们了解天气的方法有哪些?4.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5.阅读小明写的关于“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计划,把你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写出来,并说明原因。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2’×13)1、()变成()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
2、当环境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
3、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
4、水有()、()、()三种存在状态,它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5、通过()和()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6、-7、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食盐在水中的能力比小苏打()。
二、判断题(2’×7)1、冰和水是不同的物质。
()2、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在一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食盐能够不断溶解。
()4、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不同。
()5、一定条件下,冰和水蒸气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6、?7、水是地球上非常丰富的资源,我们不用珍惜它。
()8、橡皮泥做成的小熊,橡皮泥变成了泥塑,不再是橡皮泥了。
()三、选择题(2’×10)1、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汽”,这是()。
A、棒冰周围的水蒸气B、棒冰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C、棒冰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2、在温度为()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冰。
A、0℃B、—1℃C、4℃3、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A、用风吹B、使空气湿润C、给水加热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的是()。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B、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明显变小C、湿衣服慢慢变干*5、有时候早晨我们能看到很多雾,这些雾是()。
A、水蒸气B、小水珠C、固态颗粒6、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沙从食盐和沙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A、用蒸发皿在三脚架上加热B、直接用滤纸过滤C、将混合物放入水中,食盐完全溶解后再过滤。
7、下列变化中和水的形态变化不同的是()A、瘪了的乒乓球变圆【B、酒精灯燃烧C、一张纸撕成两半8、水完全结冰后,试管内冰柱的高度变化说明了水结冰后体积()A、增大B、不变C、减小9、在室温环境中,把冰放入一杯自来水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冰融化了B、冰变成水蒸气了C、水结冰了10、当一块冰慢慢融化成水时,冰周围的温度会()A、降低B、升高C、不变&四、简答题(15’×2)1、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2、冲感冒冲剂为什么总把药剂用热水冲服而不用凉开水五、探究题(10’×1)请你制定一份“搅拌能否加快红糖溶解”的研究方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可燃?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甲烷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种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蛇C. 鱼D. 猫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熔化D. 发酵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酸?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一颗行星。
()2. 植物的根只能吸收水分和养分。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 食盐的化学式是NaCl。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体是______。
2.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
3. 人体中最重要的骨骼是______。
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5. 空气的成分主要包括氮气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3. 简述人体的呼吸系统。
4. 简述电流的形成原理。
5.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实验室里用5毫升的酒精和5毫升的水混合在一起,请问混合后的总体积是多少?2.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请问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5厘米、2厘米,请问它的体积是多少?4. 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其中有10名男生,请问男生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0厘米,请问它的周长是多少?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2. 请分析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卷★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 知识展示台(20分,每空1分)1. 鸽子的身体表面长有 ,靠 取食。
2. 气象台用 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3.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4. 提出的科学问题最好能通过 进行验证。
5. 鱼类和昆虫类的繁殖方式是 。
6.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 ,通常用 (°C )来表示。
7. 风向是指风 的方向。
通常用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
8. 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 。
9. 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 。
10. 人的一生经历了 、 、 的生命过程。
11. 我们通过 、 、 和严厉打击 的行为等方式保护珍稀动物。
二、选择大乐园(20分,每题2分) 1. 下面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
A. 冰雹 B. 台风 C. 暴雨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2. 下面属于胎生动物的是()。
A. 猴子B. 丹顶鹤C. 天鹅3. 在气温计上没有标记的是()。
A. 单位符号B. 刻度C. 使用说明4. 降雨量通常以()为单位。
A. 分米B. 毫米C. 厘米5. 下面不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A. 山羊B. 企鹅C. 鲸6. 下面特征中,与鸟类适合飞行没有关系的是()。
A. 靠喙取食B. 身体表面长有羽毛C. 长有翅膀7. 下面不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A. 倒立的小丑好不好玩B. 小丑为什么能倒立在钢丝.上C. 怎样才能让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8.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简易风力计上30度刻度线的地方表示微风B. 风力的等级从0~18级C. 风力等级是根据风速的大小划分的9.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应该加强宣传,呼吁人们保护珍稀动物B. 应该严厉打击捕杀珍稀动物的行为C. 不保护珍稀动物,它们也不会灭绝10. 人出生后经历的年龄段是()A. 幼儿--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B. 婴儿--幼儿--青年--少年--中年--老年C. 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三、对错审判厅(20分,每题2分)1. 鲸和鲤鱼都属于鱼类。
2021-2022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9分)1. 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_____,此时水需要_____热量。
2. 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_____;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_____。
3. 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_____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_____。
4.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_____℃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_____状态。
5. 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_____。
6. 可以用_____、_____、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7. 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_____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8. _____和_____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_____。
9. 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_____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_____的方法。
10. 酒精灯的_____温度最高,内焰其次,_____温度最低。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 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2. 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3.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 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5. 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6. 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7. 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8. 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9. 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0.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8分)1. 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A.不断搅拌糖块B.把糖块切碎C.2. )。
3. 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C.沙子沉在水底4. 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 )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代表()。
A.晴朗B.暴雨C.多云2.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是()。
A.加热B.搅拌C.研碎D.放冰箱3.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是()。
A.把冰块敲碎B.用被子裹住冰块C.给冰块加热4.有些生物也能“预报”天气。
下列现象预示即将要下雨了的是()。
A.蚂蚁觅食B.蜻蜓低飞C.春蚕吐丝5.下列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B. C.6.沸腾的开水温度一般在()。
A.80℃B.90℃C.100℃7.下面属于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点的是()。
A.有气味B.会流动C.能反光8.下面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9.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发现有食盐不能溶解时,应该()。
A.加水,直至食盐都溶解B.继续加食盐,测量最终剩下多少食盐C.停止实验,测量最终溶解了多少克食盐10.下列能把木屑和铁屑分离的最好办法是()。
A.用水溶解B.用纱网过滤C.用磁铁吸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将干燥的纸团放杯底,再将杯口朝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面没过杯底,杯内的纸团不会湿。
此实验说明空气占据()。
2.气象学家通常根据一个地方()小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
3.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
4.用打气筒把()打进自行车车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
5.空气压缩枪的制作需要()和()。
6.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的。
7.水结成冰后,就从液体变成了固体,这个过程叫()。
8.天气预报通过()、广播、()、网站、公共显示屏等向()发布和传播。
9.温度通常用()来表示,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如下图中的甲是根据物质的轻重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下图中的乙是根据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下图中的丙是根据物质的状态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调研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在100毫升的水中,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比,()溶解能力强。
A.食盐B.小苏打2.下列现象中不合理的是()。
A.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来制造风B.风力发电是对空气(风)的利用C.空气可以流动,所以不用保护环境D.热气球能升空,也是冷热空气作用的结果3.测量气温应选在哪里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B.室外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C.室外向阳、通风的4.可以用水溶解过滤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食盐和小苏打B.泥土和沙C.食盐和泥土5.小红制作雨量器,可以建议她选择下面()容器来制作。
A.透明B.不透明C.透明6.用湿抹布擦黑板,水迹很快不见了,是因为()。
A.水蒸发了B.水被黑板吸收了C.水流到地上了7.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A.雪融化后用雨量器量B.测量雪的厚度C.无法测量8.如图,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口,用力压活塞,观察到活塞()。
A.能压下去但不能压到底B.一点都不能压下去C.能压到底9.我们要穿雨衣或打雨伞上学是受()的影响。
A.大风天气B.晴朗天气C.大雨天气10.下列关于水和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和空气都可以流动B.水和空气都可以压缩C.空气中含有水蒸气11.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个方位表示风向。
A.四B.六C.八12.马上要放寒假了,你的好朋友东东一家准备来昆明旅游,下面是他们计划出游时段昆明的天气预报图,请根据预报图提醒他和家人需注意()。
A.注意防寒保暖和带雨具B.注意大风天气C.注意洪涝和泥石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3.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等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4.我们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个方面来观察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科学抽测试题及答案
一、实验名称:隔着不同形状的物体能否把蜡烛吹灭?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有的能吹灭,有的吹不灭。
我的方案: 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上。
2.隔着瓶子、木板、硬纸板、文具盒等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
观察现象。
二、对着漏斗能否把蜡烛吹灭?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上。
2.使漏斗的宽口(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宽口)用力吹气。
观察现象。
三、用两根吸管能吸到饮料吗?请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不能吸到饮料
我的方案:准备一杯饮料,一根吸管插在装有汽水的杯子里面,一根吸管插在杯子外面,口含两根吸管,吸一吸。
四、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热水的温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快后慢不断下降的
我的方案: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表格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五(1)加快热水降温的方法有哪些?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用扇子扇、筷子搅、放到冷水中、两杯子倒都可以加快热水降温的速度。
我的方案:
1.在5个烧杯上分别编上号,倒上等量同温度的热水。
2.在1号杯上方用扇子扇,2号杯用筷子搅,3号杯放进盛冷水的水槽中,4号杯子往另一个杯子来回倒,5号杯静放在桌子上。
3.半分钟后,同时测量五杯水的温度。
4.继续按照原来的方法实验,一分钟后再次测量五杯水的温度。
五(2)两杯温度相同,水量不同的热水,哪杯水的温度降得快?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水量少的那杯热水温度降得快。
我的方案:
1.准备两个相同的杯子。
2.同时倒入温度相同,水量不同的热水。
3.2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持续观察10——15分钟。
六、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底部半球形,上轻下重
我的方案:
1.玩不倒翁,并观察不倒翁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拆开不倒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我的方案: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2.再把它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八、改变物体形状能否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改变物体的形状能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我的方案:把橡皮泥捏成碗形;把牙膏皮展开;把铁钉放在泡沫塑料上,再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九、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东西能否改变它的沉浮?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东西能改变它的沉浮
我的方案:把浮在水面的小瓶装入沙子,把泡沫塑料与石块绑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十、改变液体的比重能否改变物体的沉浮?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改变液体的比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我的方案:往清水中加入食盐,再把鸡蛋浸没在水中,松开手,看到什么现象?
(八、九、十汇总题)怎样改变物体的浮或沉?
我的猜想:改变物体的形状、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东西、改换液体能改变物体的浮或沉。
我的方案:(1)把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再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放入水中,观察。
(2)把铁钉放入水中,观察现象,把铁钉放在泡沫塑料上,再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3)把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现象,把鸡蛋放入浓盐水中,观察现象。
十一、雨后,我们看到荷叶上的水珠是圆的,这是什么原因?(水的表面是什么样的?)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是因为水的表面有张力,所以看到水珠是圆的。
我的方案:
方案一:用胶头滴管往硬币上滴水,仔细观察水表面有什么变化?记下水滴的数量。
方案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注射器往盛水的杯子里慢慢滴水,一直滴到水溢出为止,仔细观察水表面的变化?记下水滴的数量。
方案三:
1.将广口瓶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知道能清晰地看到睡的凸面为止。
2.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
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
十二、水会顺着毛巾上升,这是什么原因?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这是毛细现象
我的方案:
实验一: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
2、将实验材料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哪些材料可以让水往上爬?并做好记录。
实验二:把中间夹有木条、纸片的两个玻璃片捆紧,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