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灌溉典型工程设计方案
工程灌溉设计方案范文

工程灌溉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灌溉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开展工程灌溉设计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个地区,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由于地处西北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土壤干旱,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产量无法达到预期。
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进行工程灌溉设计,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
三、灌溉系统设计1.水源选择考虑到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故应选用经济性较好的地下水或地表水作为灌溉用水。
通过勘测,发现该地区地下水丰富,水质较好,因此决定采用地下水作为灌溉用水。
2.灌溉方式考虑到地区气候干燥,土壤干燥,应选用滴灌和喷灌方式进行灌溉。
滴灌和喷灌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并可以将水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灌溉工程规划农田灌溉工程应依据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势和农田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灌溉管网和灌溉设施,确保灌溉水能够有效覆盖整个农田。
同时,应考虑到农田面积较大,可以采用分区控制的方式进行灌溉,使水分更加均匀地覆盖整个农田。
4.土壤改良针对地区干燥、土壤贫瘠的特点,可以在灌溉水中加入适量的营养元素和肥料,为土壤补充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四、灌溉系统设备选型在遴选灌溉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稳定性、节水性和耐用性等因素,尤其要考虑设备在干燥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因此,需要选用高效节水的滴灌和喷灌设备,以确保灌溉效果和节水效果的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五、灌溉系统管理灌溉系统的管理可以采用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的方式。
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灌溉水位和土壤湿度情况,从而精确控制灌溉量和频率,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同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不同情况,进行自动调整,确保灌溉水量的精准控制。
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组织设计

(**)2015年现代农业精品园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四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9月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第三节编制原则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一节熟悉和审查图纸第二节技术准备第三节劳动力准备第四节施工现场准备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项目管理机构的组成第二节项目管理机构的运行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准备第二节测量工程第三节土石方工程第四节混凝土工程第五节模板制安第六节钢筋制安第七节 PVC排气管第八节砌筑工程第九节 M10砂浆抹面工程第十节 DN300预制砼套管第十一节混凝土路面破除工程第十二节混凝土路面恢复工程第十三节HDPE防渗土工膜第十四节装饰工程第十五节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第十六节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第十七节围堰工程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第二节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安全目标第二节安全控制体系第三节安全控制措施第四节安全预案第五节防洪预案第六节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计划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第二节公共环境保护措施第三节施工环保措施计划第八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施工现场防尘、防噪声措施第三节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管理措施第九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节施工工期组织设计第二节工程进度计划第三节施工工期的保证措施第四节工期提前保证措施第十章成本控制第一节开工之前成本控制第二节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第十一章资源配备计划第一节劳动力安排计划第二节材料组织、采购计划第三节设备组织安排计划第四节资源保障措施第十二章关键工序、重点环节的技术措施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第二节冬季施工措施第三节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第四节施工现场治安管理计划第五节突发治安事件紧急预案第十三章民工工资保障措施第十四章施工设备第十五章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项目名称:(**)2015 年现代农业精品园区水利工程建设地点:**施工范围:按合同约定(**)2015 年现代农业精品园区水利工程全部内容的施工;计划工期:15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6 年9 月2日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小型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降低农业用水成本,本项目计划建设一座小型水利灌溉工程。
本方案旨在详细阐述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进度安排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地区小型水利灌溉工程2. 工程地点:某地区某村3. 工程规模:灌溉面积1000亩4.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灌溉渠道、渠首建筑物、排水设施、水源工程等5. 工程建设标准:按照《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2-2018执行三、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组建一支具备相关资质、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3. 施工设备:根据工程需求,配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车等。
四、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完成施工图纸会审、材料设备采购、施工队伍组建等工作。
2. 施工阶段(3个月):主要包括渠道开挖、渠首建筑物施工、排水设施施工、水源工程等。
3. 质量检验阶段(1个月):对已完成工程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4. 工程验收阶段(1个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顺利投入使用。
五、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材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
2.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质量检验: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4. 质量监督:设立质量监督小组,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六、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通道等。
3. 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七、环保措施1. 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自然沟灌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自然沟灌灌溉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而自然沟灌作为一种传统的灌溉方式,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本文将针对自然沟灌灌溉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二、工程目标1. 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灌溉成本。
2. 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农田产量。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原则1. 充分利用天然水资源,避免水资源浪费。
2. 保持沟渠系统稳定,提高沟渠输水能力。
3. 适应不同作物需求,实现精细化灌溉。
4. 便于管理和维护,降低运行成本。
四、设计方案1. 沟渠设计(1)沟渠断面:根据地形、土壤类型和设计流量,选取合适的沟渠断面形状和尺寸。
(2)沟渠布局:结合农田分布,优化沟渠布局,确保灌溉面积覆盖全面。
(3)沟渠材料:选用抗侵蚀、耐磨损、便于施工和维护的材料,如混凝土、砖砌或土工布等。
2. 水源调配(1)水源选择: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确保水源稳定。
(2)水源调配:通过构建水源调配系统,实现不同农田的水资源合理分配。
3. 灌溉系统(1)灌溉方式:根据作物需求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全面灌溉、局部灌溉等。
(2)灌溉设备:选用高效、节能、便于操作的灌溉设备,如喷灌、滴灌等。
(3)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灌溉控制系统,实现灌溉时间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4. 排水系统(1)排水设施: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防止农田积水和土壤盐碱化。
(2)排水渠道:构建排水渠道网络,确保农田水分平衡。
五、工程效益1. 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
2. 增加农田产量,提高农民收入。
3. 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降低灌溉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六、结论自然沟灌灌溉工程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地形、土壤、水资源等因素,优化沟渠布局、水源调配、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
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方案与灌溉技术

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方案与灌溉技术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方案与灌溉技术是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工程规划、施工流程和灌溉技术等方面,探讨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方案与灌溉技术。
一、工程规划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方案首先需要进行工程规划。
在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规模、地理环境、水源供给等因素。
首先,要明确项目的规模,包括灌溉面积、土地类型等。
其次,要对地理环境进行调查,包括土地的平坦程度、地势高低等因素。
最后,要确定水源供给,包括水库、河流或人工取水等方式。
在规划中,还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使规划方案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并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施工流程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土建施工和灌溉设备安装等环节。
勘察设计是施工方案的基础,包括实地勘察、测量、设计等工作。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灌溉面积、土地类型、水资源供给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
土建施工是将设计方案落地的过程,包括挖掘灌溉沟渠、修建灌溉水池等工作。
灌溉设备安装是确保水利灌溉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包括安装喷灌设备、滴灌设备等。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并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
三、灌溉技术1. 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是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技术,适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灌溉。
通过安装微喷头,将水雾状喷洒到作物根部,避免了过量的水分蒸发和地面流失,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
2. 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逐滴供水的灌溉方式,能够准确控制水分供给。
通过滴灌管将水滴均匀地供应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的流失和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滴灌技术适用于果树、蔬菜、棉花等作物。
3. 雨水集中利用技术:雨水集中利用是将雨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用于农田灌溉。
通过收集雨水,建设蓄水池和渠道,将雨水储存起来,以备干旱季节的农田灌溉。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干旱地区的用水压力。
四、施工方案与灌溉技术的应用在具体的水利灌溉工程中,施工方案和灌溉技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灌溉排水工程方案

灌溉排水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灌溉排水工程是指在农田或其他用地上,利用人工手段进行水源引导、分配、排放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本工程方案针对某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合理引水、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土壤排水能力,进而提高农田产量,实现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背景该地区位于中国南方,气候湿润,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然而,由于地处山区,水资源不足,农田灌溉不便,部分地区还存在积水和涝灾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农田灌溉和排水问题,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该地区急需进行灌溉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项目目标1、提高农田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2、改善农田的排水系统,减少土壤水logging;3、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4、促进农田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项目内容1、灌溉工程(1)确定灌溉水源:通过调查和研究,确定灌溉水源,并建设相应的引水设施和水库,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
(2)建设灌溉管道:设计和建设输水管道系统,将水源引导至农田,并利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
(3)建设灌溉设施:修建灌溉用的喷头、水泵、阀门等设施,配合灌溉管道系统,实现灌溉水的分配和控制。
2、排水工程(1)改善排水系统:对农田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修建排水沟渠,加强排水设备建设,提高农田的排水能力。
(2)排洪设施建设: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涝灾,设计和建设排洪渠、泵站等设施,及时疏通排洪渠道,确保农田不被淹水。
(3)土壤改良措施:推广耕地改良技术,包括翻耕、灌溉排水、施肥等,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肥力,减少土壤水logging。
3、农田水利设施管理(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2)技术培训和推广:开展农田水利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水利技术水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灌溉工程施工方案

灌溉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本方案旨在针对地区的灌溉工程进行施工,包括灌溉系统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流程等内容。
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的一种,主要用于提供农田的水源,保证农田作物的良好生长。
本项目的施工内容包括灌溉管道的安装、泵站的建设等。
二、灌溉系统设计1.农田调查:对农田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地形、土壤、用水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2.灌溉系统设计: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喷灌装置等。
3.水源选择: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包括地下水、河流、水库等。
4.泵站设计:对灌溉系统的泵站进行设计,包括泵房、水泵、供电设备等。
5.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对灌溉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灌溉的精确控制和节水。
三、施工方案1.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组,负责统筹协调施工工作;成立工程队伍,包括土建、机电、泵站等施工人员。
2.施工准备:购买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为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3.灌溉管道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灌溉管道的开挖、铺设、连接等工作。
4.泵站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泵站的土建和设备安装工作,包括泵房建设、水泵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等。
5.运行试验:在灌溉系统施工完成后,对系统进行运行试验,检查系统运行情况,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6.收尾工作:完成施工后的清理工作,包括废料回收、场地清理等。
四、施工流程1.农田调查阶段:进行农田调查,获取相应的基础数据。
2.灌溉系统设计阶段:根据农田调查的数据,进行灌溉系统的设计和水源选择。
3.施工准备阶段:购买所需材料和设备,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准备工作。
4.灌溉管道施工阶段:进行灌溉管道的开挖、铺设、连接等工作。
5.泵站建设阶段:进行泵房建设、水泵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等工作。
6.运行试验阶段:对灌溉系统进行运行试验,检查系统运行情况。
7.收尾工作阶段:进行施工后的清理工作,包括废料回收、场地清理等。
五、施工安全措施1.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水利工程合理灌溉方案

水利工程合理灌溉方案一、前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灌溉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灌溉方案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开发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的角度,介绍一种合理的灌溉方案,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二、灌溉方案的背景1. 水资源状况我国地广人稠,自然条件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依赖地下水灌溉农田,但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南方地区雨水资源充沛,但农作物生长季节太阳雨季较多,需要通过灌溉来保障农作物生长。
2. 灌溉方式目前,我国的灌溉方式主要有重力灌溉和喷灌两种方式。
重力灌溉是指通过渠道、坡面或堰塘等途径,利用自然重力引水进行灌溉。
喷灌是利用喷灌设备将水直接喷洒到田间,基本上不浪费水资源。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灌溉方案的设计1. 农田的规划在选择灌溉方式之前,首先要对农田进行规划。
根据农田的地形、土壤质地和农作物的需要,合理规划农田的面积、形状和布局。
在北方地区,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坡度,合理设计灌溉渠道,降低地下水位过度下降的风险。
在南方地区,要根据雨季的特点,设计排水系统,防止农田积水。
2. 灌溉水源灌溉水源的选择是灌溉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北方地区,应综合利用地下水和雨水资源,通过渠道引水进行灌溉。
在南方地区,应优先考虑利用雨水资源,适时喷灌农田。
灌溉水源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和环境风险。
3. 灌溉设施根据农田规划和水源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设施。
在北方地区,应建设管道和喷灌设备,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在南方地区,应建设涵盖式渠道和水库等设施,保护水源,避免水土流失。
4. 灌溉管理灌溉管理是灌溉方案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合理的灌溉管理能够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正常,减少水资源浪费。
四、灌溉方案的效益1. 增加农作物产量合理的灌溉方案能够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典型工程设计二〇一七年四月典型工程设计1.1 典型设计说明根据现有农田改造与新增农田灌溉不同、水源类型与单井出水量不同、耕地地形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典型设计。
地下水滴灌典型设计,选择坡耕地与平原耕地两种耕地类型和单井出水量及控制灌溉面积不同的四个组合类型。
喷灌选择单机控制面积300亩、500亩两种控制灌溉面积和小型扬水站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两种水源类型组合的四个类型。
畦田地面灌溉选择一种类型。
实施方案共选择了滴灌、喷灌灌溉两种节水灌溉方式下的8个典型设计。
8个典型区的主要指标详见表1.1-1。
表1.1-1 内蒙古“四个千万亩”典型工程设计类型耕地类型水源类型节水灌溉方式 典型类型典型工程设计类型 类型 类型 方式编号 单井出水量或单机供水量(m 3/h ) 单井或单机控制面积(亩)坡耕地地下水 滴灌1 32 181 平原耕地2 32 1513 50 2204 80320 地下水喷灌5 (63+63)120500 6 80 300 地表水7 120 500 8703001.2 滴灌典型设计 1.2.1水源工程设计滴灌工程水源工程设计包括水源井设计和井房设计。
(1)更新水源井设计更新机井依据《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并参考周边机井的设计进行。
新打机井为混凝土管井和钢管井,混凝土管井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和通辽市,新打水源井的原因是更新和重新布局调整。
设计混凝土管井的内径为Φ300mm ,壁厚50mm ,下管深度为60m ,其中沉淀管5m ,滤水管40m ,井壁实管15m 。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单井出水量分别为50 m 3/h 和80m 3/h 。
(2)井房设计由于原有机电井和现有可利用机电井没有井房,本次设计为了保护配电设备、水泵和滴灌工程首部系统的正常工作,每眼机电井建一个机井管理房,单个井房建筑面积12m2,地面以上尺寸为:长×宽×高4×3×4.3m,基础采用砖砌体和混凝土圈梁结构,地上墙体采用砖砌体结构,井房内采用C15混凝土地面,房顶采用蓝色彩钢板。
1.2.2滴灌节水灌溉制度设计(1)灌溉设计保证率依据《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滴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确定设计灌溉保证率为85%。
(2)基本资料项目区土壤主要为砂壤土,土壤干容重1.42g/cm3,田间持水率为2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5,项目区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
(3)滴灌灌溉制度设计①最大灌水定额计算最大灌水定额采用适宜水量法确定,采用公式:m max=0.001γzp(θmax-θmin)式中m max-最大净灌水定额(mm);γ-土壤容重(g/cm3),1.42 g/cm3;z-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cm),取50cm;p-设计土壤湿润比,取75%;θmax-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一般情况下玉米取田间持水率的80%-90%,本次设计取86%;θ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一般情况下玉米取田间持水率的60%-70%,本次设计取65%。
计算结果:ms=0.001×1.42×50×75×(19.78-14.95)=25.72mm上述计算结果为最大净灌水定额,实际需水要求可按下式确定:m≤ms,本次设计选取净灌溉定额为25.7mm(17m3/亩)。
根据项目区灌溉实际情况,滴灌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5,故滴灌毛灌溉定额为27mm(18m3/亩)。
②设计灌水周期的确定dmT ET=6.1,取T=6天 式中 T -设计灌水周期,d ;ET d -作物日蒸发蒸腾量,取设计代表年灌水高峰期平均值,取4.2mm/d 。
③作物灌溉制度在85%保证率时左右,查《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作物灌溉制度与需水量等值线图》,并考虑采用膜下滴灌玉米灌水量减少20%左右,故项目区玉米需水量为290~269m 3/亩),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量为180~125m 3/亩),不考虑土壤储水量的差值,参考邻近类似地方的试验成果,确定玉米的净灌溉定额为110~144m 3/亩,滴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0.95时,节水灌溉毛定额为112~146m 3/亩。
P=85%时玉米滴灌设计灌溉定额计算见表1.2-1,玉米滴灌设计灌溉制度见表1.2-2及续表1.2-2。
表1.2-1 玉米 滴灌 设计灌溉定额计算表(P=85%)行政区 作物 需水量 (m 3/亩) 有效 降雨量 (m 3/亩) 缺水量 (m 3/亩) 净灌溉 定额 (m 3/亩) 毛灌溉 定额 (m 3/亩) 节水灌溉 定额 (m 3/亩) 呼伦贝尔 290 180 110 110 116 112 兴安盟 290 165 125 125 132 130 通辽市 296 165 131 131 138 136 赤峰市 296 165 131 131 138 136 乌兰察布市 269125144144152146表1.2-2 玉米滴灌设计灌溉制度地区灌溉形式作物灌水定额 (m 3/亩)灌水次数生育期及灌溉定额生育期 灌溉定额 (m 3/亩)呼伦贝尔滴灌玉米101 苗期 112 16 2 拔节 163 抽雄 112乳熟续表1.2-2 玉米滴灌设计灌溉制度地区灌溉形式作物灌水定额(m3/亩)灌水次数生育期及灌溉定额生育期灌溉定额(m3/亩)兴安盟滴灌玉米12 1 苗期130 18 2 拔节18 3 抽雄14 2 乳熟续表1.2-2 玉米滴灌设计灌溉制度地区灌溉形式作物灌水定额(m3/亩)灌水次数生育期及灌溉定额生育期灌溉定额(m3/亩)通辽市滴灌玉米14 1 苗期136 18 2 拔节18 3 抽雄16 2 乳熟续表1.2-2 玉米滴灌设计灌溉制度地区灌溉形式作物灌水定额(m3/亩)灌水次数生育期及灌溉定额生育期灌溉定额(m3/亩)赤峰市滴灌玉米14 1 苗期136 18 2 拔节18 3 抽雄16 2 乳熟续表1.2-2 玉米滴灌设计灌溉制度地区灌溉形式作物灌水定额(m3/亩)灌水次数生育期及灌溉定额生育期灌溉定额(m3/亩)乌兰察布市滴灌玉米10 1 苗期146 18 3 拔节18 3 抽雄14 2 乳熟④一次灌水延续时间根据选取毛管(滴灌带)参数计算一次灌水时间e lmS S t q式中 t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m -设计毛灌水定额,27mm ;e S -灌水器间距,0.3m ; l S -毛管间距,1m ;q -灌水器设计流量, 2.8L/h 。
经计算灌水器设计流量采用2.8L/h 时,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为2.9h 。
1.2.3不同类型滴灌典型设计 1.2.3.1有关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依据(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2)《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 (3)《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 (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1.2.3.2出水量32t/h 的水源控制大田滴灌典型设计(坡耕地)以机电井作为灌溉水源,单井出水量为32m 3/h ,单井控制坡耕地面积为181亩,典型地块尺寸为360m×336m 。
(1)首部枢纽设计首部主要设备由施肥罐、过滤器及逆止阀等,地埋管坡度为1:2000,首端高末端低,管内积水向末端排水井排放。
滴灌灌溉系统首部设有逆止阀、排气阀、压力表、水表、水嘴、过滤器、施肥罐。
过滤器作用是将水中的固体大颗粒、藻类、漂浮物沉淀过滤,防止这些污物进入滴灌系统堵塞滴头或在系统中形成沉淀。
过滤器有沉淀池、拦污栅、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筛网过滤器、叠片过滤器等,各种过滤器可以在首部枢纽中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水源水质情况组合使用。
根据项目区水中固体砂颗粒含量很少的情况,过滤设备采用3"离心加网式过滤器,过流量32m 3/h 。
在每个地块设置独立的施肥罐,施肥罐的作用是使易溶于水并适于根施的肥料、农药、化学药品等在施肥罐内充分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系统输送到作物根部,便于作物吸收,充分发挥肥效,同时减少肥料浪费,本系统选用容积为100升的施肥罐。
(2)滴灌带选择根据目前国内市场上滴灌带的种类和水利性能,以及对各厂家滴灌带的应用调查,典型地块灌水器选择壁厚0.2mm 的内镶式滴灌带,滴头工作压力为100KPa ,滴头间距e S 为0.3m ,毛管布置间距l S 为1m ,滴水流量2.8L/h 。
(3)管网布设①分干管及给水栓:根据地块大小、作物种植方向、毛管最大铺设长度和毛管的布设情况(双向或单项),首先确定分干管的布设位置和布设方向(垂直于种植方向),根据支管的布设情况(双向或单项),再确定分干管的布设长度和给水栓布设位置。
本次典型地块设计,共布设分干管3条,间距120m ,每条分干管输水长度为308m ,典型地块分干管的输水总长度为924m ,考虑到运输、保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的损耗,实际管材总用量为970m 。
给水栓布设按照28m 的间隔均匀布设在分干管上,典型地块共布设36个给水栓。
②干管:干管布设应根据地形高差、水源井的位置、分干管的布设情况并考虑管网各节点的压力均衡进行布设。
本次典型地块干管的布设为:在地块高程较高处垂直于分干管的位置布设一条干管,在这条干管的中间垂直方向再布设一条干管,与位于低处的水源井连接,干管输水长度为544m ,考虑到运输、保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的损耗,实际管材总用量为571m 。
干管和分干管具体布设见图2,为避免冬季冻害,干管和分干管均采用地埋,管槽开挖根据《滴灌工程设计图集》及当地实际,沟槽断面为梯形,下口宽为管道外径加0.3,即下口取0.5m ,上口宽取1.5m ,管槽开挖深度根据当地冻深情况确定为1m ,为便于施工弃土堆放在沟槽一侧0.3m 以外,典型地块土方开挖、回填量均为2936m 3。
③支管(给水软管):支管是根据水源井的出水量、灌水小区大小和布设方式(双向或单项)进行布设,为均衡毛管的压力,一般情况支管应布设在灌水小区的中央,并与毛管垂直,另外支管与分干管上的给水栓相连接,且平行于分干管,支管长度是由支管上的毛管数量确定的。
本次典型地块支管的布设为:在每根分干管上平行于分干管方向布设12根支管,支管布设方式为双向,每条支管长度为28m ,典型地块共设置36条支管,总长度为1008m ,每条支管设置独立闸阀,并与分干管上的给水栓相连接。
支管为地面管道,具体布设见图1-2-1。
④毛管:是直接向作物施水的管道,是滴灌系统中用量最多的管道,其作用是把管网中的压力水流均匀而稳定地分配到田间土壤,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还可随水施肥施药。
毛管的布设是根据作物种植方向、作物种植行距、毛管单向最大铺设长度、支管中的水量和毛管的性能参数等因素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