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皮下血肿与出血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经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经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压包扎 , 定期检查有无渗血 、 出血等 , 同时观察血压 、 、 脉搏 面色。 1 . 迷走神经反射护理 .3 2 多发生在拔鞘管时 , 由于患者精神紧 张, 血容量相对不足 , 疼痛刺激及牵拉血管 , 压迫过重等引起【 主 引 ,
要 表现 为 血压 下 降 、 减 慢 、 冷汗 、 心 、 吐 等 , 重 可出 现 心率 出 恶 呕 严
晕厥 , 应立即去枕平卧 、 吸氧 、 静脉通路维持有效血容量 , 血压下 降时可予多巴胺 ; 心率缓慢时可静推阿托品 , 穿刺处疼痛者可重
l 对象 和方 法
1 对象 . 1
将 l5 l 例于本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分为 2 , 组 桡动脉
5例, 9 经桡动脉穿刺的适应症 : 右上肢无畸形 , 桡动脉搏动 良好 , 穿
刺部位 无感 染 、 。 L E 破溃 A L N试验 ( s 以 为单 位 计算 ,L E A L N试 验 时 间 , ls 阳性 ,0 2 s 可疑 阴性 ,2s 阴性 )结果 阳性 者 以<O 为 1~0 为 >0 为 ,
2组患 者 术后 并发 症 的 比较 ( 表 1 见 ) 表 1 2 患者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比 较 组 例( ) %
可人选桡动脉组 , 其余 5 6例则入选股动脉组。其中男 7 例 , 3 9 女 6
例 , 均年 龄 6 . , 痛待 查者 2 例 , 定 心绞 痛 5 平 1 5岁 胸 4 不稳 4例 , 非急
2 结果
诊断提供 了可靠 的解 剖和功能信息 , 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重
建冠脉血运 , 缓解心肌缺血 , 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但如何减
少术后并发症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本科 自
20 年 1 0 6 O月~ 07年 1 20 2月采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

介入术后血肿应急预案模板

介入术后血肿应急预案模板

介入术后血肿应急预案模板1. 引言介入术后出血和血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介入手术后的患者中更为普遍。

及时的应急处理是确保患者安全和减轻不良影响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血肿应急处理的模板,以便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2. 背景知识介入手术是一种通过穿刺血管或组织进入体内进行治疗或诊断的方法。

该手术有许多优点,如创伤小、恢复快等,但同时也存在出血和血肿等并发症的风险。

血肿是指淤血或血液聚集在组织内,形成一个局部肿块。

虽然大多数血肿可以自行吸收,但一些严重的血肿可能需要积极干预。

3. 应急预案3.1. 监测与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观察血肿部位的颜色、质地和大小的变化。

•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是否有出血迹象。

3.2. 采取急救措施•如果发现血肿明显增大或出现严重疼痛,应立即停止任何可能引起出血的操作。

•保持患者平卧位,头部微抬高。

•给予患者氧气,保证通气和血氧饱和度。

•快速输注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等血液制品,以补充可能的失血。

•如患者血肿较大且需要手术处理,应立即准备手术室,并与外科医生联系。

3.3. 联络指导专家•及时通知主刀医师和相关专家,寻求他们的意见和指导。

•与放射科和实验室等科室保持紧密联系,以获取相关检查结果和协助。

3.4. 详细记录请医务人员在应急过程中做好以下记录: -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历号等。

- 应急治疗措施和药物使用情况。

- 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 操作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

- 主刀医师和相关专家的意见和指导。

4. 结论介入术后血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

本文提供了一个介入术后血肿应急预案的模板,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快速、有效地处理血肿紧急情况。

然而,对于具体情况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设备条件进行灵活调整。

最终目标是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冠脉造影术后皮下血肿中医优势技术方案

冠脉造影术后皮下血肿中医优势技术方案

冠脉造影术后皮下血肿中医优势技术方案皮下血肿是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射频消融术后以及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中医又称之为淤血肿,重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

一、方案处方消肿止痛方(适宜技术:中药敷贴)【循经/取穴】穴位:皮下血肿部位【功效工解毒,消肿,散结,止痛[主治工皮下血肿【方解】:本技术所选用药物为金黄散。

由,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组成(处方:姜黄160g,大黄160g,黄柏160g,苍术64g,厚朴64g,陈皮64g,甘草64g,生天南星64g,白芷160g,天花粉320g)。

方中.黄大黄,黄,具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通经止痛的功效。

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散结消肿;苍术,厚朴,陈皮燥湿理气。

诸药合用有显著解毒,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因而使淤血得化,经络通畅,改善损伤部位的营养代谢,促进血肿吸收。

辅剂绿茶水,作为金黄散溶剂,简便、经济、安全,且绿茶水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茶多酚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强血管舒张能力,促进组织修复作用,同时加入少量蜂蜜调和,蜂蜜为水溶性,有利于中药中水溶性物质的释放,加速药物渗透、吸收,与凡士林、饴糖等相比,具有易涂布、洗除,敷上后柔润舒适、留滞时间长,不易干燥等优点。

【技术要领】1.取绿茶(黄山毛峰)5g用90℃的水50ml浸泡5分钟,倒出茶叶水作为溶剂,加金黄散药粉20g研粉,加天然蜂蜜4ml调至糊状,倾斜容器以药膏能够缓慢流动为宜。

2.将金黄散药膏均匀湿敷于血肿部位(避开穿刺部位),超过血肿边缘2cm, 厚度约2mm,边涂边轻轻按摩1分钟,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保鲜膜包裹,减少水分蒸发,每日早、中、晚3次,每次2小时,拆除后彻底清洁皮肤。

二、循证依据:详见附件一三、症状评价标准⑴EASY国际皮下血肿分级:I级:血肿直径小于5cmII级:血肿直径大于5cm,小于10cmIII级:血肿直径大于10cm,没有超过肘关节IV级:血肿超过肘关节V级:引起手部缺血的血肿⑵数字等级评分法:从0(代表不痛)开始到10(代表极度疼痛),用数字来代表文字描述疼痛的程度。

冠脉内介入术后穿刺口血肿的观察和护理

冠脉内介入术后穿刺口血肿的观察和护理

冠脉内介入术后穿刺口血肿的观察和护理摘要报告122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冠脉内扩张术(PTCA)及PTCA+支架术拔除鞘管后,并发穿刺口血肿12例,对比了3种手术的血肿发生率,分析了血肿发生原因,提出应有效地应用整体护理,做好术前的健康教育,充分暴露穿刺周围皮肤,以全面、正确判断血肿大小。

重视特殊人群的护理及加强常规护理,做好视、触、听、查等4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资料与方法2003年7月至今行冠状动脉介入术1229例,发生不同程度穿刺口血肿32例,平均年龄68岁,男女比例为3:1,发生时间为拔除鞘管后10分钟~35小时。

结果临床观察结果:PTCA+支架术血肿发生率最高,PTCA次之,但两者与CAG的血肿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且PTCA+支架血肿程度最严重,PTCA次之、CAG血肿程度最轻。

发生原因:PTCA+支架术均留置动脉鞘管24小时,留置时间比较长,这是PTCA血肿发生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1],据报道,于手术当日拔除动脉鞘管,可以明显降低出血并发症。

本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也采用了较大一些的动脉鞘管,通常为8~9F,鞘管内径大会使动脉管壁的损伤相应增大,修复需要的时间也长。

短期内血管多次受损,如穿刺超过1次者,也容易发生出血。

本组有2例血肿患者,均为穿刺2次以上,第1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间隔2~3天后行第2、3次PTCA及支架植入术。

大量使用抗凝药物,也是本组出血程度重的重要原因。

本组PTCA或支架术中均静脉给予普通肝素50mg,术后服用氯吡格雷75mg,1次/日,使用3个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4250U,皮下注射2次/日,共使用5~7天,这些抗凝药物的使用也加大了出血的机会。

本组2例肥胖患者拔管后3分钟发生出血,立即给予压迫止血,但效果不理想,且血肿范围越来越大,本组有2例重度出血患者均有高血压病。

拔管手法不当、压迫时间过短、沙袋移位、沙袋质量不够、患者过早活动术侧肢体等,也是引起出血的重要原因。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出血相关因素护理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出血相关因素护理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出血相关因素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的关键指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不仅创伤小、安全性高,并且治疗效果显著,现已成为诊断重要疾病的首选方法。

由于股动脉具有粗直、固定以及搏动明显等特点,穿刺难度低,是临床首选入路。

但由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存在出血及发生血肿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

为此,本文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出血相关因素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希望可为临床降低股动脉出血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股动脉;出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相关资料显示,PCI术后发生出血及血肿的风险占比在5%至20%之间,其中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发生占比近70%。

因此,PCI 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疾病变化,采用有效的方法止血,同时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指导,这样不仅可大幅度降低出血风险,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改善患者身心的痛苦感,并且可显著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强化工作质量和效率,现对PCI术后股动脉出血相关因素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患者自身因素学者张赛花[1]等人员在研究中纳入了600例PCI患者,并将患者出血危险因素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出血患者,出血患者平均年龄较高,女性与男性对比,女性发生风险更高。

国外学者EugeniaNikolsky在研究中提出,PCI术后出血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在55岁以上)、女性、贫血以及肾小球过滤<60m>其他研究显示,高血压、吸烟以及肝素治疗等会加大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术后出血发生风险。

为此,对于高血压病人可用弹力绷带进行交叉加压包扎,同时采用适当重量的沙袋压迫4h,可有效降低出血概率。

若患者使用肝素类药物,在改变体位期间,应对局部伤口及皮肤粘膜状态进行严密观察,关注胃肠道及腹膜后见全是否有出血现象。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论文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论文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非心脏性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穿刺口出血、血肿等的观察及护理。

方法:对272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病人实行术前护理干预,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积极处理,注意穿刺口情况及术肢末稍循环。

结果:经过严密观察病情,细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

结论:护理人员术前护理干预,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可减少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心脏性并发症;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44-01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用的途径包括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途径。

(1)近年来临床上首选经桡动脉径路,相比股动脉径路具有操作方便,损伤小,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很少出现焦虑、尿潴留、造影剂滞留时间过长,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而易于被患者接受。

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有创性治疗,仍存在一些并发症。

本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心脏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为 272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其中男183例,女89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33岁,平均年龄61岁。

发生穿刺口出血、血肿10例,心包填塞3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没有发生假性动脉瘤及动脉栓塞、尿潴留等病例。

2 手术方法:在心导管室,常规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后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置入6f鞘管,鞘内注入肝素3000u进行造影,确定靶血管病变目标追加肝素,放置引导导管进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根据扩张效果及病变情况放置支架,反复造影血流通畅,退出导管拔除动脉鞘管,压迫器压迫桡动脉穿刺口送回病房。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观察护理探究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观察护理探究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观察护理探究作者:沈璐璐张红琴邵利萍许艳飞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根据病症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

方法: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759例冠脉介入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资料。

结果:759例术后发生发生局部血肿7例(占0.9%),其中股动脉4例(占0.5%),桡动脉3例(占0.4%);出血5例(占0.7%),股动脉1例(占0.1%),压伤6例(占0.8%),桡动脉4例(占0.5%)。

结论:皮冠脉介入手术后,护士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对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时,必须有针对性、目的性,这样才能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降低。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并发症;原因;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92-01在冠心病领域采用观察护理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水平,但同时也出现了比较多的手术并发症。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心血管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必须对各自并发症的表现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一定要及时有效处理观察及护理时所遇到的问题[1]。

近几年来,我院对穿刺局部出现压伤、出血、血肿的病人病因进行详细分析及跟踪治疗后,累积了以下经验。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59例,支架植入251例。

其中,局部血肿7例,其中股动脉4例,桡动脉3例;出血5例,男性2例,女性3例;股动脉1例,压伤6例,桡动脉4例。

1.2 原因分析(1)穿刺处周围皮肤压伤:用胶布交叉包扎桡动脉时,对胶布过敏或皮肤挤压过紧者;如果患者比较肥胖,那么就会有比较深的腹股沟,这样在包扎时就比较容易让腹部受损[2]。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脉造 影 1 0 7例 ,腔 内成 形 、冠脉造 影加 支架置 人术 2 2 6例 。随机按观察组 1 6 7和对 照组 1 6 6例 划分 , 两 组在 一般 隋况上具有可 比性 , 无 明显差异 ( 尸 . 0 5 ) 。
1 . 2 方法
出现反射性下降 , 程度较轻者不需特殊处理 , 为一过 性, 程 度较 重 者需 实施 扩 容 、 升压 治疗 , 直 至血 压水 平恢复正常范围, 以降低危重者死亡率。术后需 密
方 法 本次研 究选择行 冠状动脉造 影检查和 支架置入 的冠心病 患者 3 3 3例 ,随机按 观察 组 1 6 7和对 照组 1 6 6
例 划分 , 对 照组采 用常规护 理方案 , 观察 组针 对术后 常见 并发 症的特 点及诱 因, 行针 对 性的预 防和 护理 干预 。
结果 观察组 1 6 7例 中护 理满意度 为 1 0 0 %, 对 照组 1 6 6例 中护理满意度 为 8 O %, 观 察组 显著 高于对 照组 。 差异
的特点及诱因, 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干预, 就两组 I 临床 资料进行 比较 , 现将 结果 总结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资 料
心脏血管 , 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故需加强 1 5 、 , 理疏 导工作 , 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 消除紧张心理 , 术后 持续吸氧 , 取硝酸甘油含服 , 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 , 并 记 录心前 区疼痛 的 部位 、 时间、 性质 , 以起 到 积极
诊 断及 支架置入术 治疗后 并发症的预 防及 护理 , 可显 著提 高护理 质量 , 降低 不 良事件 率 , 确保 医疗安 全 , 加 快术 后康 复 。 具有 非常积极的 临床 意义。 【 关键词 】 冠状 动脉造影 ;支架置入 ; 并发 症 ; 预防 ; 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 康 教 育 ,对 将行 PCI术 的 患 者 进 行 PCI术 常 规 知 识 的 教 育 ,讲 解 手 术 的方 法 。完 善 各 项 术 前 准 备 。术 后 术 侧 下 肢 伸 直 并 制 动 至 拔 管 后 8 h,结 束 制 动 后 可 左 右 旋 转 或 取 健 侧 卧 位 ,避 免 大 小 便 时 屈 膝 碰 髋 ,24 h后 方 可 下 床 活 动 ,但 应 避 免 下 蹲 及 增 加 腹 压 的 动 作 ,以 防 穿 刺 点 f¨血 ,造 成 皮 下 血 肿 。在 患 者 术 侧 肢 体 制 动 期 问 ,细 心 观 察 患 者 体 位 。减 少 家 属 探 视 ,保 证 患 者 充 足 的睡 眠 ,必 要 时 可 给 予 镇 静 剂 。加 强 巡 视 ,严 密 观 察 穿 刺 部 位 、伤 口情 况 。若 术 后 穿 刺 点 有 进 行 性 发 展 的渗 m及 血 肿 ,未 拔
除 动 脉 鞘 管 者 应 提 前 拔 管 ,挤 压 血 肿 使 之 消 散 ,然 后 加 压 包 扎 。 对 于 出 血 、血 肿 患 者 ,要 仔 细 触 摸 伤 口周 同 有 无 细 震 蛳 ,听 诊 宙 无 收 缩 期 血 管 杂 音 ,防 止 假 性 动 脉 瘤 的 发 生 。若 有 应 立 即 刖 手 指 压 迫 止 血 ,直 到 杂 音 消 失 为 止 。本 组 血肿 患 者 有 1例 并 发 似 性 动 脉 瘤 ,予 以外 科 手 术 切 除后 痊 愈
中 两 医 结 合 心 腑 血 管 病 杂 志 2Olo年 3月 第 8卷 第 3期
·379 ·
选 择 性冠 脉 造 影 及 介 入 治 疗 术 后 皮 下 血 肿 与 出血 原 因分 析
顾 婕 ,史 冬梅
摘 要 :目的 通 过 分 析 资料 以减 少 冠 脉 造 影 (CAG)及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PCI)术 后 出 血 及 血 肿 的 发 生 率 。 方 法 回 顾 性
r 观 察 术 侧 肢 体末 梢 循 环 ,如 足 背 动 脉 搏 动 情 况 、皮 肤 温 度 颜 色 、有 无 疼 痛 和 感 觉 障 碍 ,并 与 健 侧 肢 体 进 行 对 比 。不 能 在 常 规 24 h后 下 床 者 应 做 好 皮 肤 护 理 。 本 组 血 肿 患 者 有 l例 l天I出 血 渗 至 骶 尾 部 皮 下导 致 骶 尾 部 出 现 直 径 2 cm×3 cm 压 疮 ,经 过 加 强 抗 感 染 治 疗 及 皮 肤 护 理 后 痊 愈 。 4 讨 论
[4] Dacle JE,Go/din J.Complicating transfemorM cardiac parcedures [J].Clin Radcol,1994,49(11):779.
[5] Davis C,VanRiper S,gongstreet J,et a1.Vascular complication of coronary interventions[J].Heart I ung,1997,26(2):118—127.
分析 2 543例 行 CAG 及 介 入 治 疗 (PCI)术 患 者发 生 出血 及 血 肿 的 原 因 。结 果 2 543例 行 CAG 及 PCI术 患 者 出血 及 血 肿 的 发 生 率
仅 为 2.16 。 结论 加 强 术 前 和 术 后 护理 ,可 以减 少 出血 及 血 肿 的 发 生 率 。
管 病 志 ,2002,7(1):61—62. [2] 王 希 锐 .介 入 放 射 学 问 答 [M ].第 2版 .北 京 :人 民军 医 出 版 社 ,
1 999:59 — 60:67 — 68..
E3] 周 莲 ,蔡 晓 莲 .心 血 管 病 介 入 术 后 急 性 低 血 压 并 发 症 的 观 察 和护 理 [J].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2004,2l(3):56—57.
2007年 1月 2008年 6月 我 科 完 成 cAG 及 PCI术 2 543 例 .其 中 男 l 322例 ,女 1 221例 ,血 肿 及 血 发 生 率 为 2.16 。 2 术后 血肿 原 因 分 析 2. l 操 作 冈 素 穿刺 操 作 不 当 ,穿 刺 点 过 高 .多 次 反 复 穿 刺 ,导 致 血 管 壁 损 伤 .压 迫 止 血 困 难 ?1。压 迫 方 法 不 当 ,拔 管 时 只压 迫 皮 肤 穿 刺 点 ,却 未 能 按 住 血 管 穿 刺 点 。压 迫 时 间 过 短 ,压 迫 止血 沙 袋 重 量 在 1 kg~ 1.5 kg为 宜 ,压 迫 静 脉 时 间 为 4 h~6 h.压 迫 动 脉 时 间 为 6 h~8 h 。 2.2 药 物 因素 术 巾 、术 后 大 量 使 用 各 种 抗 凝 剂 ,使 穿 刺 处 刚 修 复 的 皮 肤 及 动 脉 管 壁 血 痂 溶 解 而 血 。 术 后 肝 素 使 用 时 间超 过 6 h,血 管 并 发 症 的危 险 程 度 提 高 3倍 。 2.3 生 理 因 素 年 龄 ,CAD患 者 多 为 老 年 人 ,动 脉 弹 性 差 且 多 合 并 高 血 压 ,血 管 张 力 大 ,穿 刺 点 不 宦 愈 合 。肥 胖 患 者 皮 下 脂 肪 厚 ,腹 股 沟过 深 ,无 法 充 分 的 加 压 包 扎 。 老 年 女 性 m 于 缺 乏 锻 炼 ,皮 肤 松 弛 弹性 较 差 ,压 迫 时 找 不 准 出 血 点 ,或 加 压 包 扎 位 置 同 定 不 好 。凝 机 制 异 常 ,易 出 血 。高 血 压 也 是 一 个 出血 的 独 立 因 素 。 2.4 其 他 术 后 剧 烈 咳 嗽 ,打 喷 嚏 ,用 力 排 便 等 造 成 穿 刺 点 出 血 。本组 1例 患 者 术 后 第 3天 下 床 进 食 时 冈 打 喷 嚏 时 腹 压 增 高 导致 出血 、血 肿 。 3 护理 措 施
作 者 简 介 :顾 婕 (1979 ),女 ,毕 业 于 南 京 医科 大 学 ,现 T 作 于 江 苏 省 人 民 医 院 (邮 编 :210029);史 冬 梅 ,工 作 于 江 苏 省 人 民 医 院 。
(收 稿 日期 :2009—10—20) (本 文 编 辑 王 雅 洁 )
‘ 关键 词 :冠脉 造 影 ;经 皮 冠 脉 介 入 治 疗 ;血 肿
中 图分 类 号 :R81 6.2
文 献 标 识 码 :C
文 章 编 号 :1672—1349(2010)03—0379 01
近 年来 ,选 择 性 冠 脉 造 影 (CAG)及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人 治 疗 (percutaneous corollary intervention,PC1)已 经 广 泛 应 用 于 诊 断 和 治 疗 冠 心 病 (CAD)。PCI手 术 能 改 善 心 肌 供 血 ,减 少 心 肌 梗 死 的发 生 和 死 亡 率 。但 术 后 局 部 易 }IJ现 渗 血 、血 肿 甚 至 大 出 血 而 危 及 生 命 。 术后 积 极 识 别 引 起 血 肿 、m 血 的 危 险 冈 素 ,及 早 发 现 并 且 掌 握 iE确 的 处 理 方 法 ,从 而早 预 防 、与上诊 断 、早治 疗 可 有 助 尽 快 康 复 。 l 资 料
CA(;与 PCI术 后 患 者 南 于 股 动 脉 穿 刺 ,血 管 完 整 性 遭 到 破 坏 ,加 上 患 者 术 中 、术 后 使 用 大 剂 量 抗 凝 剂 以 至 处 于 肝 素 化 状 态 ,出 血 、血 肿 是 难 以避 免 的 。血 肿 导 致 的疼 痛 ,长 时 间 卧 床 ,肢 体 活 动 受 限 ,给 患 者 造 成 了精 神 痛苦 和 心 理 负 担 。 因此 ,术 者要 熟 练 掌 握 穿 刺 及 压 迫 技术 ,合 理 使 用 抗 凝 剂 ,监 测 凝 血 功 能 。术 后 严 密 观 察 穿 刺 部 位 有 无 m 血 、血 肿 及 血 管 杂 音 ,观 察 足 背 动 脉 搏 动情 况 和 皮 肤 颜 色 、温 度 ,严 密 监 测 血 压 有 助 于 早 期 发 现 并 发 症 及 时 予 以处 理 ,适 当 的 护 理 可 以使 冠 脉 介 入 术 后 患 者 血肿 、出 血 发 生 率 降 低 。分 析 本 组 观 察 病 例 ,血 肿 发 生 率 仅 为 2.16% , 考 虑 可 能 为 充 分 重 视 术 前 、术 中 、术 后 各 种 准 备 工 作 ,积 极 避 免 了 血 肿 因素 等 。 圜此 认 为 对 于 CAG 及 PCI患 者 术 后 护 理 措 施 得 当 ,可减 少 出 血及 血 肿 发 生 情 况 。 参考 文 献 : [1] 苏 红 颜 .冠 状 动脉 内 支 架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预 防 和 护 理 [J].岭 南 心 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