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FCS、DCS三大控制系统区别
PLC、DCS、FCS三大工业控制系统的区别

PLC›DCS、FCS三大工业控制系统的区别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相继出现了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一些行业当中有的人认为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另一些行业的人认为FCS又是由DCS发展而来的。
FCS与PLC及DCS之间既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三大控制系统,分别是PLC、DCS、FCSoPLC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输入或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DCS集散控制系统,又叫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也称作4C技术,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
它既打破了常规控制仪表功能的局限性,又较好的解决了早期计算机系统对于信息、管理和控制作用过于集中带来的危险性。
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总线协议,基础是数字智能现场设备,本质是信息处理现场化。
1、大型PLC构成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⑴从上到下的结构,PLC既可以作为独立的DCS,也可以作为DCS的子系统。
(2)PID放在控制站中,可实现连续PID控制等各种功能。
⑶可用一台PC为主站,多台同类型PLC为从站;也可用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类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
⑷主要用于工控中的顺序控制,新型PLC也兼有闭环控制功能。
2、DCS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⑴从上到下的树状系统,其中通信是关键。
(2)PID在控制器中,连接计算机与现场仪器仪表。
⑶是树状拓扑和并行连续的链路结构,有大量电缆从中继站并行到现场仪器仪表。
⑷信号系统包括开关量信号和模拟信号。
(5)DCS一般是由现场仪表层、控制装置单元层、工厂(车间)层、和企业管理层构成。
传统DCS-现场级设备与控制器之间连接采用一对一I/O连线方式3、FCS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I)FCS是3C技术的融合。
PLC、DSC、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

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而在另一些行业,FCS又是由DCS发展而来的,所以FCS与PLC及D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本文试就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作一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对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三种控制系统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1.前言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向实用化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正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目前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热点,正受到国内外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与用户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出现,将给自动化领域带来又一次革命,其深度和广度将超过历史的任何一次,从而开创自动化的新纪元。
在有些行业,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而在另一些行业,FCS又是由DCS 发展而来的,所以FCS与PLC及D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本文试就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作一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2.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目前,在连续型流程生产自动控制(PA)或习惯称之谓工业过程控制中,有三大控制系统,即PLC、DCS和FCS。
它们各自的基本特点如下:2.1 PLC(1)从开关量控制发展到顺序控制、运送处理,是从下往上的。
(2)连续PID控制等多功能,PID在中断站中。
(3)可用一台PC机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
(4)也可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
这比用PC机作主站方便之处是:有用户编程时,不必知道通信协议,只要按说明书格式写就行。
(5)PLC网格既可作为独立DCS/TDCS,也可作为DCS/TDCS的子系统。
PLC、DCS、FCS常见控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PLC、DCS、FCS常见控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结构的变革,一种世界上最新型的控制系统即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ntrolSystem,FCS)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向实用化,并正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目前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热点,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与用户的关注。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出现,将给自动化领域在过程控制系统上带来又一次革命,其深度和广度将超过历史的任何一次,从而开创自动化的新纪元。
FCS可以说是第五代过程控制系统,是由PLC(ProgrammableController)或DCS (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发展而来的。
FCS与PLC及DCS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本文针对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性能和差异作一分析。
1 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目前,在连续型流程生产工业过程控制中,有三大控制系统,即PLC、DCS和FCS。
它们各自的基本特点如下:1.1PLC(1)从开关量控制发展到顺序控制、运算处理,是从下往上的。
(2)逻辑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步进(顺序)控制、连续PID控制、数据控制-PLC具有数据处理能力、通信和联网等多功能。
(3)可用一台PC机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
(4)也可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
这比用PC 机作主站方便之处是:有用户编程时,不必知道通信协议,只要按说明书格式写就行。
(5)PLC网络既可作为独立DCS/TDCS,也可作为DCS/TDCS的子系统。
(6)主要用于工业过程中的顺序控制,新型PLC也兼有闭环控制功能。
1.2DCS(1)分散控制系统DCS与集散控制系统TDCS是集4C(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rol、CRT)技术于一身的监控技术,是第四代过程控制系统。
PCS FCS DCS PLC 区别

PCS FCS DCS PLC的区别关键词: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PCS(过程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概述PLC、DCS、FCS是工业控制过程中的三大控制系统。
1.1 DCS由多台计算机分别控制生产过程中多个控制回路,同时又可集中获取数据、集中管理和集中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微处理机分别控制各个回路,而用中小型工业控制计算机或高性能的微处理机实施上一级的控制。
各回路之间和上下级之间通过高速数据通道交换信息。
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数据获取、直接数字控制、人机交互以及监控和管理等功能。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在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和计算机多级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生产过程的一种比较完善的控制与管理系统。
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按地区把微处理机安装在测量装置与控制执行机构附近,将控制功能尽可能分散,管理功能相对集中。
这种分散化的控制方式能改善控制的可靠性,不会由于计算机的故障而使整个系统失去控制。
当管理级发生故障时,过程控制级(控制回路)仍具有独立控制能力,个别控制回路发生故障时也不致影响全局。
与计算机多级控制系统相比,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结构上更加灵活、布局更为合理和成本更低。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是以微处理机为基础,以危险分散控制,操作和管理集中为特性,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CRT技术和控制技术即4C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控制系统。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DCS正向着多元化、网络化、开放化、集成管理方向发展,使得不同型号的DCS可以互连,进行数据交换,并可通过以太网将DCS系统和工厂管理网相连,实现实时数据上网,成为过程工业自动控制的主流。
DCS的构成方式十分灵活,可由专用的管理计算机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记录站、现场控制站和数据采集站等组成,也可由通用的服务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构成。
FCS、DCS、PCS与PLC

FCS、DCS 、PCS、 PLC关键词:FCS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DCS (集散控制系统)、PCS(过程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集散控制系统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比较1.1 概述FCS、DCSFCS 是在DC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FCS顺应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潮流,它必将替代DCS。
这已是业内人士的基本共识。
然而,任何新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在对旧事物的扬弃中进行的,FCS与DCS的关系必然也不例外。
FCS代表潮流与发展方向,而DCS则代表传统与成熟,也是独具优势的事物。
特别是现阶段,FCS尚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而呈群雄逐鹿之势,DCS则以其成熟的发展,完备的功能及广泛的应用而占居着一个尚不可完全替代的地位。
本人认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应该与集散式控制系统DCS相互兼容。
无论是FCS或者是DCS,它们最终是为了满足整个生产过程而进行的系统控制(PCS)。
首先以工程成本与效益看,现场总线的根本优势是良好的互操作性;结构简单,从而布线费用低;控制功能分散,灵活可靠,以及现场信息丰富。
然而这些优势是建立在 FCS系统初装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建立有完善的DCS系统,现在要向FCS过渡,则必须仔细考虑现有投资对已有投资的回报率。
充分利用已有的DCS设施、现有 DCS的布线以及成熟的DCS控制管理方式来实现FCS是我们应选择的方式。
虽然现场总线对已有的数字现场协议有优势可言,但向其过渡的代价与风险是必须分析清楚的。
再者,从技术的继承及控制手段上,也要求FCS与DCS应相兼容。
FCS实现控制功能下移至现场层,使DCS的多层网络被扁平化,各个现场设备节点的独立功能得以加强,因此,在FCS中有必要增加和完善现场子层设备间的数据通讯功能。
由于历史的原因,DCS 通常拥有大型控制柜用以协调各个设备,同时更强调层与层的数据传输。
可见,两种控制在策略上各具优势。
DCS适用于较慢的数据传输速率;FCS则更适用于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更灵活的处理数据。
教你如何看懂三大控制系统PLC、DCS、FCS的特点及差异化

前言上世紀九十年代走向實用化的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正以迅猛的勢頭快速發展,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控制系統。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是目前自動化技術中的一個熱點,正受到國內外自動化設備製造商與用戶越來越強烈的關注。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的出現,將給自動化領域帶來又一次革命,其深度和廣度將超過歷史的任何一次,從而開創自動化的新紀元。
在有些行業,FCS是由PLC發展而來的;而在另一些行業,FCS又是由DCS發展而來的,所以FCS與PLC及DCS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又存在著本質的差異。
本文就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統的特點和差異逐一分析,指出它們之間的淵源及發展方向。
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統的基本特點目前,在連續型流程生產自動控制(PA)或習慣稱之謂工業過程控制中,有三大控制系統,即PLC、DCS和FCS.它們各自的基本特點如下:2.1 PLC(1)從開關量控制發展到順序控制、運送處理,是從下往上的。
(2)連續PID控制等多功能,PID在中斷站中。
(3)可用一臺PC機為主站,多臺同型PLC為從站。
(4)也可一臺PLC為主站,多臺同型PLC為從站,構成PLC網路。
這比用PC 機作主站方便之處是:有用戶編程時,不必知道通信協議,只要按說明書格式寫就行。
(5)PLC網格既可作為獨立DCS/TDCS,也可作為DCS/TDCS的子系統。
(6)大系統同DCS/TDCS,如TDC3000、CENTUMCS、WDPFI、MOD300。
(7)PLC 網路如Siemens公司的SINEC—L1、SINEC—H1、S4、S5、S6、S7等,GE公司的GENET、三菱公司的MELSEC—NET、MELSEC—NET/MINI。
(8)主要用於工業過程中的順序控制,新型PLC也兼有閉環控制功能。
(9)製造商:GOULD(美)、AB(美)、GE(美)、OMRON(日)、MITSUBISHI (日)、Siemens(德)等。
PLC、DSC、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

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而在另一些行业,FCS又是由DCS发展而来的,所以FCS与PLC及D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本文试就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作一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对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三种控制系统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1.前言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向实用化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正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目前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热点,正受到国内外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与用户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出现,将给自动化领域带来又一次革命,其深度和广度将超过历史的任何一次,从而开创自动化的新纪元。
在有些行业,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而在另一些行业,FCS又是由DCS发展而来的,所以FCS与PLC 及D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本文试就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作一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2.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目前,在连续型流程生产自动控制(PA)或习惯称之谓工业过程控制中,有三大控制系统,即PLC、DCS 和FCS。
它们各自的基本特点如下:2.1 PLC(1)从开关量控制发展到顺序控制、运送处理,是从下往上的。
(2)连续PID控制等多功能,PID在中断站中。
(3)可用一台PC机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
(4)也可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
这比用PC机作主站方便之处是:有用户编程时,不必知道通信协议,只要按说明书格式写就行。
(5)PLC网格既可作为独立DCS/TDCS,也可作为DCS/TDCS的子系统。
DCS、FCS、PLC的区别

DCS的结构
❖ DCS包括过程级、操作级和管理级 ,过程级 主要由过程控制站、I/O单元和现场仪表组成, 是系统控制功能的主要实施部分。操作级包 括: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完成系统的操作 和组态。管理级主要是指工厂管理信息系统 (MIS系统),作为DCS更高层次的应用, 目前国内纸行业应用到这一层的系统较少。
可靠性、易维护
❖ FCS采用总线连接方式替代传统的DCS一对 一的I/O连线,对于大规模的I/O系统来说, 减少了DCS由接线点造成的不可靠因素。同 时,数字化的现场设备替代模拟仪表,FCS 具有现场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报警、记录 功能,可完成现场设备的远程参数设定、参 数修改等工作,因而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
❖ FCS采用全数字化、双向传输的通信方式。从最底 层的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器就采用现场总线网络, 逐层向上直到最高层均为通信网络互联。多条分支 通信线延伸到生产现场,用来连接现场数字仪表, 采用一对N连接。
分散控制
❖ 在DCS中,生产现场的多台模拟仪表集中接于输入/输出单 元,而与控制有关的输入、输出、控制、运算等功能块都集 中于DCS的控制站内。DCS只是一个“半分散”系统。
FCS
DCS
操作员在控制室既可以 操作员在控制室既
(3)了解现场设备过现场仪 不了解模拟仪表的
失控 状态
表的工作情况,也能对 设备进行数调整,还 可以预测或寻找故障,
工作情况,也不能 对其进行参数调整, 更不能预测故障,
使设备始终处于操作员 导致操作员对仪表
的过程监控与可控状态 处于“失控”状态。
SCR系统过程控 制
热工自动化范围包括锅炉侧SCR反应区域的烟气系统控制及 脱硝氨区系统(液氨系统 包括氨储罐,蒸发罐,缓冲罐)的仪表及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CS是由DCS与PLC发展而来,FCS不仅具备DCS与PLC的特点,而且跨出了革命的一步,而目前,新型的DCS与新型的PLC都有向对方靠拢的趋势,新型的DCS 已有很强的顺序控制功能;而新型的PLC,在处理闭环控制方面也不差,并且两者都能组成大型网络,DCS与PLC的适用范围,已有很大的交叉。
一、区别要点1、DCSDCS系统的关键是通信。
也可以说数据公路是分散控制系统DCS的脊柱。
由于它的任务是为系统所有部件之间提供通信网络,因此,数据公路自身的设计就决定了总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数据公路的媒体可以是:一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电缆。
通过数据公路的设计参数,基本上可以了解一个特定DCS系统的相对优点与弱点。
(1)系统能处理多少I/O信息。
(2)系统能处理多少与控制有关的控制回路的信息。
(3)能适应多少用户和装置(CRT、控制站等)。
(4)传输数据的完整性是怎样彻底检查的。
(5)数据公路的最大允许长度是多少。
(6)数据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
(7)数据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制造厂生产的硬件(可编程序控制器、计算机、数据记录装置等)。
为保证通信的完整,大部分DCS厂家都能提供冗余数据公路。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使用了复杂的通信规约和检错技术,所谓通信规约就是一组规则,用以保证所传输的数据被接收,并且被理解的和发送的数据一样。
目前在DCS系统中,一般使用两类通信手段,即同步的和异步的,同步通信依靠一个时钟来调节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异步网络采用没有时钟的报告系统。
2、FCSFCS的关键要点有以下三点。
(1)FCS系统的核心是总线协议,即总线标准。
一种类型的总线,只要其总线协议一经确定,相关的关键技术与有关的设备也就被确定,就其总线协议的基本原理而言,各类总线都是一样的,都以解决双向串行数字化通信传输为基本依据。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类总线的总线协议存在很大的差异。
为了使现场总线的满足可互操作性要求,使其成为真正的开放系统,原IEC国际标准,现场总线通信协议模拟的用户层中,就明确规定用户层具有装置描述功能。
为了实现互操作,每个现场总线装置都用装置描述DD来描述。
DD能够认为是装置的一个驱动器,它包括所有必要的参数描述和主站所需要的操作步骤。
由于DD包括描述装置通信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并且与主站无关,所以可以使现场装置实现真正的互操作性。
实际情况是否如上述一致,回答是否定的。
目前通过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含8种类型,而原IEC国际标准只是8种类型之一,与其它7种类型总线的地位是平等的。
其它7种类型总线,不论其市场占有率有多少,每个总线协议都有一套软件、硬件的支撑。
他们能够形成系统,形成产品。
而原IEC现场总线国际标准,是一个既无软件支撑也无硬件支撑的空架子。
要实现这些总线的相互兼容和互操作,就目前状态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种映象:开放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互操作性,就一个特定类型的现场总线而言,只要遵循该类型现场总线的总线协议,对其产品是开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换句话说,不论什么厂家的产品,也不一定是该现场总线公司的产品,只要遵循该总线的总线协议,产品之间是开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就可以组成总线网络。
(2)FCS系统的基础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
数字智能现场装置是FCS系统的硬件支撑,是基础,道理很简单,FCS系统执行的是自动控制装置与现场装置之间的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
如果现场装置不遵循统一的总线协议,即相关的通信规约,不具备数字通信功能,那么所谓双向数字通信只是一句空话,也不能称之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再一点,现场总线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增加现场一级控制功能。
如果现场装置不是多功能智能化的产品,那么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的特点也就不存在了,所谓简化系统、方便设计、利于维护等优越性也是虚的。
(3)FCS系统的本质是信息处理现场化。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无论是采用DCS还是采用现场总线,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至少是一样多的,实际上,采用现场总线后,可以从现场得到更多的信息。
现场总线系统的信息量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了,而传输信息的线缆却大大减少了。
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大大提高线缆传输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大量信息在现场就地完成处理,减少现场与控制机房之间的信息往返。
可以说现场总线的本质就是信息处理的现场化。
减少信息往返是网络设计和系统组态的一条重要原则。
减少信息往返常常可带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的好处。
因此。
网络设计时应优先将相互间信息交换量大的节点,放在同一条支路里。
减少信息往返与减少系统的线缆有时会相互矛盾。
这时仍应以节省投资为原则来做为选择。
如果所选择系统的响应时间允许的话,应选节省线缆的方案。
如所选系统的响应时间比较紧张,稍微减少一点信息的传输就够用了,那就应选减少信息传输的方案。
现在一些带现场总线的现场仪表本身装了许多功能块,虽然不同产品同种功能块在性能上会稍有差别,但一个网络支路上有许多功能雷同功能块的情况是客观存在。
选用哪一个现场仪表上的功能,是系统组态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这个问题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总线上的信息往返。
一般可以选择与该功能有关的信息输出最多的那台仪表上的功能块。
二、典型系统比较通过使用现场总线,用户可以大量减少现场接线,用单个现场仪表可以实现多变量通信,不同制造厂生产的装置间可以完全互操作,增加现场一级的控制功能,系统集成大大简化,并且维护十分简便。
典型的现场总线系统框图如图1.从图1(a)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过程控制系统中,每个现场装置到控制室都需使用一对专用的双绞线,以传送4 -20mA信号,图(b)所示现场总线系统中,每个现场装置到接线盒双绞线仍然可以使用,但是从现场接线盒到中央控制室仅用一根双绞线完成数字通信。
通过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到底能节省多少电缆,编者尚未做此计算。
但是,我们可以采用DCS系统的电厂中与自动控制系统有关的所用电缆公里数看出,电缆在基建投资中所占份额。
1、某电厂,2×300MW燃煤机组热力系统为单元制。
每台机组设置一座集中控制楼,采用机、炉、电单元集中控制方式。
单元控制室的标高为12.6m,与运行层标高一致。
DCS采用WDPF-Ⅱ,每台机组设计的I/O点为4500点。
电缆敷设采用俄EC元件,8个人用1.5个月时间完成敷设的设计任务。
主厂房内每台300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根数为4038根。
主厂房内每台300MW机组自动化专业电缆长度为350公里。
以上电缆的根数及长度均不包括全厂火灾报警的厂供电缆和全厂各辅助生产车间的电缆。
电缆桥架的立柱、桥架及小槽盒全部选用钢制镀锌,每台机组约95t。
其他电缆桥架包括直通、弯通、三通、四通、盖板、终端封头、调宽片、直接片等选用铝合金材质,每台300MW机组约为55t。
附件随桥架提供(如螺栓,螺母)。
2、某电厂,4×325MW燃油燃气电站热力系统为单元制。
DCS采用TELEPERM--XP。
每台机组设计I/O点为5804点。
电缆敷设采用EC软件,12个人用2.5个月时间完成电缆敷设的设计任务。
主厂房内每台325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根数为4413根。
主厂房内每台325MW机组自动化装业的电缆长度为360km。
每台机组全部选用钢制镀锌电缆桥架,其质量约为250t。
3、电站的电缆可以分为六大类: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热控电缆、弱电电缆(主要指计算机用电缆)、其他电缆。
若两台300MW机组同时做电缆敷设,自动化专业电缆的数量大约有8500根左右。
其中热控电缆和弱电电缆将大于500根,及约占60%左右(以根数计量)。
三、设计、投资及使用上述的比较偏重于纯技术性的比较,以下比较拟加入经济因素。
比较的前提是DCS系统与典型的,理想的FCS系统进行比较。
为什么要做如此的假设?作为DCS系统发展到今天,开发初期提出的技术要求已满足并得到了完善,目前的状况是进一步提高,因此也就不存在典型、理想的说法。
而作为FCS系统,20世纪90年代刚进入实用化,作为开发初期的技术要求:兼容开放、双向数字通信、数字智能现场装置、高速总线等,目前还不理想,有待完善。
这种状态与现场总线国际标准的制定不能说没有关系。
过去的十多年,各总线组织都忙于制定标准,开发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目的就是要挤身国际标准,合法的占领更多的市场,现在有关国际标准的争战已告一段落,各大公司组织都已意识到,要真正占领市场,就得完善系统及相关产品。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预测,不久的将来,完善的现场总线系统及相关产品必将成为世界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流。
具体比较:(1)DCS系统是个大系统,其控制器功能强而且在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数据公路更是系统的关键,所以,必须整体投资一步到位,事后的扩容难度较大。
而FCS 功能下放较彻底,信息处理现场化,数字智能现场装置的广泛采用,使得控制器功能与重要性相对减弱。
因此,FCS系统投资起点低,可以边用、边扩、边投运。
(2)DCS系统是封闭式系统,各公司产品基本不兼容。
而FCS系统是开放式系统,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各种设备连入现场总线,达到最佳的系统集成。
(3)DCS系统的信息全都是二进制或模拟信号形成的,必须有D/A与A/D转换。
而FCS系统是全数字化,就免去了D/A与A/D变换,高集成化高性能,使精度可以从±0.5%提高到±0.1%。
(4)FCS系统可以将PID闭环控制功能装入变送器或执行器中,缩短了控制周期,目前可以从DCS的每秒2--5次,提高到FCS的每秒10--20次,从而改善调节性能。
(5)DCS系统可以控制和监视工艺全过程,对自身进行诊断、维护和组态。
但是,由于自身的致病弱点,其I/O信号采用传统的模拟量信号,因此,它无法在DCS工程师站上对现场仪表(含变送器,执行器等)进行远方诊断、维护和组态。
FCS系统采用全数字化技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发送多变量信息,而不仅仅是单变量信息,并且还具备检测信息差错的功能。
FCS系统采用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
因此,它可以对现场装置(含变送器,执行机构等)进行诊断、维护和组态。
FCS系统的这点优越性是DCS系统无法比拟的。
(6)FCS系统由于信息处理现场化,与DCS系统相比,可以省去相当数量的隔离器、端子柜、I/O终端、I/O卡件、I/O文件及I/O柜。
同时也节省了I/O装置及装置室的空间与占地面积,有专家认为可以省去60%。
(7)与(6)同样理由,FCS系统可以减少大量电缆与敷设电缆用的桥架等,同时也省去了设计、安装和维护费用,有专家认为可以省去66%。
对于(6)、(7)两点应补充说明的是,采用FCS系统,节省投资的效果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否如有的专家所说达66%。
这些数字在多篇文章中出现,编者认为这是相互转摘的结果,目前还未找到这些数字的原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