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代君主——纣王

合集下载

总结商纣王

总结商纣王

总结商纣王商纣王(公元前1194年-公元前1046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他是商朝的第十一位君主,其统治时间长达49年。

然而,商纣王并不被历史所称道,他被认为是一个暴虐残暴的君主。

本文将对商纣王的统治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他的统治对商朝的影响。

1. 商纣王的统治特点商纣王执政期间,秉持着强权统治的理念,悬赏购买奴隶,滥用刑罚,肆意压榨百姓。

他不顾百姓的疾苦,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

因此,他遭到了王公贵族和百姓的强烈反抗和诟病。

2. 商纣王的暴政商纣王在位期间,政治腐败,权力滥用。

他肆意任用奸佞巧言的官员,而不关心他们是否有真才实学。

由于政府官员能力低下,导致治理不善,社会秩序日益恶化。

商纣王丧失了一位君主应有的明智和睿智,而陷入奢侈和享乐的漩涡。

3. 商纣王的战争野心商纣王追求征战荣耀,频繁发动战争,不顾士兵的生命安危。

他将军士视为工具,不注重士兵的训练和装备,导致商朝军队的实力逐渐衰落。

他单纯追求军功,而忽略了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根本。

4. 商纣王的统治对商朝的影响商纣王的暴政导致商朝内乱频发,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阶级遭受压迫,生活被剥夺,引发了多次的农民起义。

同时,商纣王对商朝军队的草率指挥和管理使其实力逐渐衰退,无法有效保护国土和国民的安全。

商纣王的统治对商朝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他过度征收赋税,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和民众生活的恶化。

商纣王的奢侈生活和玩乐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并导致了商朝的资源枯竭。

5. 商纣王的结局商纣王的统治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反对,商朝渐趋衰弱。

终于,在周文王和姬昌的领导下,商纣王于公元前1046年被周军击败,成为中国历史上首度被推翻的王朝。

这一事件标志着商朝的灭亡和周朝的建立。

6. 商纣王的教训商纣王的统治教训深刻。

他的暴政和权力滥用导致了国家的崩溃和社会的动荡。

商纣王没有顾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只追求自己的个人享乐和荣耀。

这一段历史告诫我们,一个好的统治者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欲望和权力。

商朝皇帝商纣王姓什么

商朝皇帝商纣王姓什么

商朝皇帝商纣王姓什么商纣王是中国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帝辛,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帝乙少子。

下面是有商朝皇帝商纣王姓氏,欢迎参阅。

商朝皇帝商纣王姓氏帝辛(?―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1-2](一作受德[3] ),谥号纣。

也就是说,百度百科认为商纣王姓“子”,叫子受。

商朝的历史简介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1-3] 。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

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由于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和文物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如果夏朝不存在的话,那么商朝就是中国第一个朝代。

商朝的领地疆域《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24] 。

”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除了包括夏所属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还可能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

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

”八迁的地点,历来说法不一。

大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出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围。

有人认为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都可能是汤都西亳。

纣王叫什么名字

纣王叫什么名字

纣王叫什么名字
纣王叫帝辛
帝辛(约前1105年-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纣”、“商纣王”。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推定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

帝辛在位期间,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

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

后世就此存在争议。

约帝辛三十年(约前1046年),周军行孟津之誓。

帝辛派出军队在牧野进行抵抗。

周历二月二十二日甲子那一天,帝辛的军队被打败,其原因可能与帝辛一方前敌部队倒戈有关。

帝辛逃到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跑到火里自焚而死。

商朝的末代君主商纣王的暴政与覆灭

商朝的末代君主商纣王的暴政与覆灭

商朝的末代君主商纣王的暴政与覆灭商纣王,商朝的末代君主,他的统治被认为是商朝走向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纣王以其暴虐和不贤之举而被后世所诟病。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探讨商纣王的暴政以及其对商朝的影响,以及商朝覆灭的原因。

一、政治暴政商纣王在政治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暴政。

他滥用职权,违背礼仪,贪图享乐,不顾百姓疾苦。

商纣王经常废黜贤臣,倚重小人,导致朝政腐败,权臣横行。

他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纵容奢侈腐败,使得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

此外,商纣王还强征民夫,大肆征收重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发了社会的不满与反抗。

二、经济危机商纣王统治时期,商朝的经济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他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以及频繁的军事征伐,耗尽了国家财力。

同时,商纣王的政治腐败使得商朝的税收制度失效,这导致了财政困难和民生凋敝。

在此背景下,商朝的经济逐渐崩溃,社会阶层秩序紊乱,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三、社会动荡商纣王的暴政引发了社会的动荡。

他肆意压榨百姓,滥用刑法,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他的专横跋扈,引发了民怨的积累。

同时,商纣王对商朝的贵族阶层也进行残酷镇压,破坏了商朝的社会秩序和阶级和谐。

不满和反抗情绪迅速蔓延,这为商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四、商朝覆灭的原因商纣王的暴政和无能导致商朝逐渐走向衰落和覆灭的边缘。

在商纣王统治末期,周武王带领西周军队发动了伐商之战,成功消灭了商纣王的统治,并建立了西周王朝。

总结来看,商纣王的暴政、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是商朝覆灭的原因之一。

结语商纣王的暴政与覆灭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他的统治给商朝带来了很多困难和苦难,最终导致商朝衰败。

商纣王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警示我们君主应以忠诚善治为准则,关注人民福祉,才能长治久安。

历史不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治品质和君主的能力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希望我们能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智慧,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商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商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商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商朝是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社会,在其统治的600年中,那么你知道商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吗?下面是有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简介,欢迎参阅。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帝辛,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在位30年,后世称“商纣王”。

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部份文学小说则称其为“寿王”,明代文学小说《封神演义》则有称其为“寿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105年-前1046年在世,都城于沫,改沫邑为朝歌(今淇县)。

帝乙死,应立长子启,因启母贱不能立,而立少子辛为帝。

帝辛自幼聪敏过人。

《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

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

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毛泽东在评价帝辛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帝辛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帝辛之败有两说,其一,说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

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

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

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对俘获的大批俘虏又消化不了,造成负担。

---该段早已无法考究,由周武编写。

(对于荒淫一说,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纣王只有两个儿子,而周文王百子,另,宦官制度起于周文王。

商纣_精品文档

商纣_精品文档

商纣商纣,又称纣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朝末代君主。

他在位期间,因其暴虐残暴的统治方式,导致商朝的衰败与灭亡,被后世人们广泛视为残暴暴君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商纣的统治以及与商朝的关系进行探讨,来了解他为何被公认为历史上的暴君。

商纣(约公元前1250年-前1046年在位)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是商朝第32代君主,父亲是商王辛。

商纣的登基时间恰逢商朝的衰落阶段,国家内外问题丛生,而商纣本人性格乖张,善妒暴戾,统治风格极度专制,不愿接受他人的忠告,甚至违背伦理道德。

这使得商纣的统治日益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商纣对待自己的臣民采取残暴高压的手段。

他非常喜欢饮酒,常以酒宴为乐,经常过度饮酒而陷入酩酊大醉之中。

在他的统治下,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疾苦。

商纣以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为己任,独自享用,从不考虑百姓的生活状况。

他任意征收重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整个朝廷充斥着贪婪和污染。

商纣还惩罚了众多能工巧匠。

他眼红那些有才华和技艺的人,不但剥夺他们的财产和地位,还处死他们。

这严重地削弱了商朝的各种行业和发展潜力。

对待忠诚和忠义之士,商纣不以为意,甚至杀戮无辜,完全不顾及人民的利益和安全。

他的内政举措导致社会动乱、经济困难和人民痛苦。

商纣对妇女采取了残暴的政策。

他特别喜欢美貌的女子,不惜以任何手段和手段窃取她们,并将她们作为自己的玩物。

在他眼中,女性只是满足他欲望的工具,毫无人道关怀和平等待遇。

这种对待妇女的态度使商纣的名声更加恶劣,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产生了持续的冲击和破坏。

商纣对周王朝采取了挑衅和不尊重的态度。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朝代,而商朝是周朝的前身。

虽然在周朝初期,商纣还曾显示出一些对周朝的忠诚和尊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疏远和无视周朝的统治。

他不愿顺应周朝的政策和要求,甚至私下里与乱臣贼子相勾结。

这种做法引起了周朝的极大愤怒和不满,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败。

然而,商纣的残暴和专制并不意味着商朝末期完全没有进步和重要的文化成就。

七年级历史知识 商纣王

七年级历史知识 商纣王

七年级历史知识商纣王
商纣王,又称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末代商朝君主,他的统治时间是公元前1154年至公元前1046年。

商纣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专横跋扈,残暴无道,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商纣王登基后,他过度追求享乐,纵情声色,沉迷酒色,整日沉湎于各种宴会和游乐活动中。

他不顾国家大事,荒废政务,纵容官员贪污腐败,导致朝政混乱,社会秩序瓦解。

商纣王还崇尚邪教,膜拜鬼神,频繁举行祭祀活动,大量牺牲百姓,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迫。

他迷信巫术,任用巫师作为重要官员,而不顾才能和德行,导致朝廷腐败不堪。

商纣王的统治引起了商朝贵族和百姓的不满和抵抗。

商纣王的残暴行为和荒淫生活让商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各地纷纷爆发起义。

最著名的抵抗运动是由周武王领导的西周起义。

周武王在领导起义军攻打商纣王时,发动了著名的牧野之战,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

商纣王的暴政和统治的失败,使得商朝的灭亡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商朝的灭亡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结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

商纣王姓氏简介

商纣王姓氏简介

商纣王姓氏简介商纣王姓什么,其实对于历史上的暴君商纣王人们还是有跟多的兴趣了解的,商纣王全名叫什么呢?本文是店铺整理商纣王全名的资料,仅供参考。

商纣王姓氏简介纣王的姓氏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帝辛,叫做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

他荒淫无度,把殷都向南扩大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向北扩大到邯郸、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在这广大地区修建离宫别馆、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令乐师新作“淫声”,有所谓“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

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无数珍宝堆满了鹿台。

他任用坏人,迫害正直的大臣。

如重用贪财好利和善于逢迎拍马的费仲,提拔善于挑拨离间的恶来。

他废除贬斥了受人们拥护的贤人商容。

他用“炮烙之刑”残害人民,还用其他酷刑残害向他进谏的忠臣。

用挖心酷刑处死向他进谏的叔叔比干,逼得向他进谏的哥哥微子逃亡,另一哥哥箕子虽然装疯也没能免遭囚禁。

商纣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

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纣王残暴,暗中叹息几声,便被纣王囚禁在(yǒu)里(今河南汤阴县有里遗址)。

为转移人民的视线,纣王发动对周边方国的连年征战,后又把全部兵力用于对东夷的战争。

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

商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不可收拾。

武王伐纣时,商王朝众叛亲离,军队倒戈,商纣逃回商都,于鹿台自焚而死。

历史调查历史侦探小组第一站来到河南永辉市比干祠堂,经过搜寻,侦探小组发现比干卒年比纣王兵败自焚的年代还晚17年,比干被纣王剖心的时间按《尚书》和《史记》所载应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进攻朝歌之前。

这尊比干像上镌刻的比干卒年却为公元前1029年。

也就是说,周武王姬发攻克朝歌,商纣王自焚之后又过了17年,比干才死去,这说明比干被纣王剖心虐杀这一说法存在明显漏洞。

通过查阅史料走访专家,历史侦探小组了解到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比干死于纳谏的说法起于春秋时期,自此后各种说法层出不穷,但诸多说法有一个源头,就是周武王大败纣王之后,古人讲成王败寇,有没有可能是后人篡改了真实的历史呢?至此,历史侦探小组兵分两路,一路考证比干祠堂记载的比干生卒年代是否属实,另一路从刑罚发展这条线索求证纣王是否曾经发明了诸多酷刑,并将其中的挖心这一酷刑实施在比干身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朝末代君主——纣王
据《史记》记载,子受“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好酒淫乐,嬖于妇人”,“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看起来子受实非贤君。

现今大多数人认为子受为人凶残成性,杀害忠臣义士,如其叔父子干;囚禁异己,如姬昌被幽禁羑里七年之久。

还有为了观察胎儿,竟残忍地让人剖开孕妇的肚子,想知道冬天光脚过河的农夫为什么不怕冷,竟叫人砍掉他的双脚。

此等暴行岂可谓之王哉?
最让人怒指的便是袒护妖妃妲己,为了妲己子受彻彻底底成为了历史上暴君的典范。

据说妲己“杏眼桃腮,冰肌玉肤”,加上自制的“燕脂”,真乃仙女也。

纣王曾为了讨妲己的欢心命工匠做象牙筷子,工匠在牙柄上琢满游龙戏凤的图镂纹,很是精巧玲咙。

那天,工匠进殿献纳这双筷子,纣王见后大喜,当即传给群臣观赏,无不喷喷称奇,唯独子胥余沉默无言。

《韩非子·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司马太史也认为这是亡国的前兆。

自此之后,王朝开始进入衰退时期。

纣王开始享受生活,花耗巨资用来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财务方面几近崩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溃。

加之其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让他失去人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年年征战,失去人心。

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又需面对其因长年征战而日积月累有增无减的大批俘虏如何处理等问题而造成负担。

对内不得不使用酷刑,来镇压人民,阻止暴乱发生,王朝内部出现危机。

于是在内忧外患之中,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

牧野之战,大批俘虏倒戈,周兵攻至朝歌。

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焚于火而死”,商亡。

帝辛死后,葬于淇水之滨,今墓尚存。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