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君王
宋国历代君王

宋微子启?前1046年—?宋微仲衍?宋公稽稽?宋丁公申?宋前湣公共?宋炀公熙?宋厉公鲋祀??—前859年宋厘公举28前858年—前831年宋惠公覵31前830年—前800年宋哀公1前800年宋戴公白34前799年—前766年宋武公司空18前765年—前748年宋宣公力19前747年—前729年宋穆公和9前728年—前720年宋殇公与夷9前719年—前710年宋庄公冯19前710年—前692年宋闵公捷10前691年—前682年宋前废公游1前682年宋桓公御说31前681年—前651年宋襄公玆甫14前650年—前637年宋成公王臣17前636年—前620年宋后废公御1前620年宋昭公杵臼9前619年—前611年宋文公鲍22前610年—前589年宋共公瑕13前588年—前576年宋平公成44前575年—前532年宋元公佐15前531年—前517年宋景公栾48前516年—前469年宋君启启1前469年宋后昭公得47前468年—前422年宋悼公购由18前421年—前404年宋休公田23前403年—前381年宋桓侯辟兵25前380年—前356年宋剔成君剔成27前355年—前329年宋康王偃43前328年—前286年为商纣王之兄,周公东征后封于商丘。
商王帝乙子,微子启弟微仲子宋公稽子丁公子丁公子,湣公弟,自立。
湣公子又称宋僖公。
厉公子惠公子哀公子戴公子武公子武公子,宣公弟宣公子,前711年为华父督试杀穆公子庄公子庄公子庄公子桓公子,春秋五霸之一。
襄公子襄公子成公子成公子文公子共公子平公子元公子。
《史记》记其名为“头曼”,《汉书·古今人名表》》作“兜栾”,考古青铜器作“栾”。
宋元公曾孙,祖父元公子公子褍秦,父公孙周宋君启弟,元公曾孙昭公子悼公子休公子戴氏,出自春秋宋戴公之子皇父充石之后。
宋剔成君弟,逐兄自立。
前286年,齐闵王灭宋。
中国历代君王

中国历代君王夏(前2049-前1577)禹(姒文命,前2049-前2005在位),在位45年,鲧的儿子,黄帝玄孙,继舜为帝,称国号夏,死后葬于会稽山。
启(前2004-前1966在位),在位39年,禹的儿子太康(前1965-1962在位),在位4年,启的儿子,荒淫无度,朝政松弛,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入侵,自己做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前1961-1955在位),在位7年,太康的弟弟,被后羿立为君王。
相(前1954-1927在位),在位28年,仲康的儿子,寒浞入侵,被杀,夏朝被后羿篡权,未改国号。
后羿(前1926-前1919在位),掌权8年,有穷氏首领,太康时入主夏朝,掌握实权,后为寒浞所杀。
寒浞(前1918-前1887在位),掌权32年少康(前1886-前1866在位),在位21年,相的儿子,匡复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明君。
杼(前1865-前1849在位),在位17年,少康的儿子槐(前1848-前1805在位),在位44年,杼的儿子芒(前1804-前1747在位),在位58年,槐的儿子泄(前1746-前1726在位),在位21年,芒的儿子不降(前1725-前1657在位),在位69年,泄的儿子,让位于其弟扃。
扃(前1656-前1636在位),在位21年,不降的弟弟廑(前1635-前1628在位),在位8年,扃的儿子孔甲(前1627-前1619在位),在位9年,不降的儿子皋(前1619-前1616在位),在位3年,孔甲的儿子发(前1615-前1609在位),在位7年,皋的儿子桀(姒履癸,前1609-前1577),在位33年,发的儿子商(约前1600-前1046),历时约554年被周朝所灭,汤(子履,前1617-前1588在位),商太祖,在位30年,前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后灭夏自立,以毫为都。
外丙(子胜),汤第二子,在位3年仲壬(),汤第三子,在位4年太甲(子至,前1582-前1570),商太宗,仲壬的侄子沃丁(子徇),太甲的儿子,在位12年太庚(子辩),沃丁的弟弟在位25年小甲(子高,前1516-前1499),太庚之子,在位17年。
秦国历代君王顺序表

秦国历代君王顺序表
秦非子,嬴非(秦嬴);秦侯,未详其名;秦公伯,嬴公伯;秦仲,嬴秦仲;秦庄公,嬴其;秦襄公(立为诸侯),嬴秦开;秦文公,名未详;秦静公(秦竫公),未即位;秦宪公(秦宁公),嬴立;秦出子,嬴曼;秦武公,嬴说;秦德公,嬴嘉;秦宣公,嬴恬;秦成公,嬴载;秦穆公(秦缪公),嬴任好;秦康公,嬴罃;秦共公,嬴稻/嬴貑;秦桓公,嬴荣;秦景公,嬴石;秦哀公(秦毕公/秦㻫公),嬴稷;秦夷公,未即位;秦惠公,嬴宁;秦悼公,嬴盘;秦厉共公(秦剌龚公/秦利龚公),嬴刺;秦躁公(秦趮公),嬴欣;秦怀公,嬴封;秦灵公(秦肃灵公),嬴肃;秦简公,嬴悼子;秦惠公,嬴仁;秦出公(秦少主),嬴昌;秦献公(秦元献公/秦元王),嬴师隰/嬴连;秦孝公(秦平王),嬴渠梁;秦惠文王(秦惠王),嬴驷;秦武王(秦悼武王/秦武烈王),嬴荡;秦昭襄王(秦昭王),嬴则/嬴稷;秦孝文王,嬴柱/赵柱;秦庄襄王(秦庄王),秦异人/嬴楚;。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是对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君主进行排列的一种方式。
这个顺序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兴衰变迁以及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的起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当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君主。
之后的历史上,中国历代君王的顺序表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划分和扩展: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始皇、秦二世2.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刘邦、刘盈、刘恒、刘弗陵、刘启、刘缵、刘嘉、刘宏、刘奭3.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刘秀、刘启、刘盈、刘志、刘宏、刘植、刘恒、刘炟、刘协、刘辩4.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魏:曹操、曹丕、曹睿蜀:刘备、刘禅吴:孙权、孙亮5. 隋朝(581年-618年):杨坚、杨广、杨侑6. 唐朝(618年-907年):李渊、李世民、李治、李上玄、李隆基、李亨、李显、李愍、李晔、李茂宗、李德裕、李守贞、李从厚、李袭良、李从善、李从谦、李冲、李神通、李从权、李顺、李洪、李芳、李誉、李继岌、李晔、李守义7. 宋朝(960年-1279年):赵匡胤、赵光义、赵曙、赵昀、赵煦、赵祯、赵煦8. 元朝(1271年-1368年):成吉思汗、忽必烈、元英宗9. 明朝(1368年-1644年):朱元璋、朱棣、朱棣、朱高炽、朱允炆、朱见深、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祁钰、朱由校、朱由崧、朱翊钧、朱聿钧10. 清朝(1644年-1912年):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的扩展可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王朝来进行,比如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金朝、南宋、辽朝、西夏等。
每个王朝都有不同的君主和政治制度,通过这样的顺序表,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演变和重要人物的贡献。
卫国历代君王

32
38 卫声公 39 卫成侯 40 卫平侯 41 卫嗣君 42 卫怀君
43 卫元君
44 卫君角
训 不逝 劲 失名 失名
前382年——前372 前371年年——前343 前342年年——前335 前334年年——前293 前292年年——前252
年
11 29 8 42 41
失名
前253年——前230 年
33
角
前230年——前209 年
21
濮阳 野王
始封 国康君 叔 子康伯 子考伯 子嗣伯 子疌伯 子靖伯 子贞伯 子顷侯 子釐侯 子釐侯 子, 共伯 弟武公 子庄公 子庄公 子, 桓公 弟庄公 子, 桓公 弟宣公 子宣公 子复惠位 公 子宣公 孙, 黔牟 弟昭 伯宣顽 公 孙, 戴公 弟文公 子
复位
55
12 卫前庄公 扬 13 卫桓公 完
前757年——前735 前734年年——前719
年
23 16
14 卫前废公 州吁
前719年
1
15 卫宣公
晋
前718年——前700 年
19
16 卫惠公 17 (无) 复位 卫惠公 18 卫懿公
朔 黔牟 朔 赤
前699年——前697 前696年年——前687 前686年年——前669 前668年年——前660
年
11 12 18
26 卫殇公
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前558年——前547 年
12
复位 卫献公 27 卫襄公 28 卫灵公
衎 恶 元
前546年——前544 前543年年——前535 前534年年——前493
年
3 9 42
29 卫出公
辄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

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中国历代君王顺序表中国历代君王的顺序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为止。
以下是中国历代君王的顺序表:1. 秦朝(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06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王,他实现了六国并立的统一局面。
2. 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刘邦是汉朝的创始人,他成功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建立了西汉王朝。
3. 新朝(公元9年 - 公元23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但其统治不得人心,最终被东汉推翻。
4. 东汉(公元25年 - 公元220年)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创始人,他恢复了汉朝的统治,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5.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 - 公元280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混乱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其中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三国的重要君主。
6. 西晋(公元265年 - 公元316年)司马炎建立了西晋王朝,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7. 东晋(公元317年 -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了东晋王朝,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南北分治的趋势。
8.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 - 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方和北方分别存在的时期,南方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方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9. 隋朝(公元581年 - 公元618年)杨坚建立了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
10. 唐朝(公元618年 - 公元907年)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被称为'贞观之治'。
11.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 - 公元960年)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十国指的是南汉、南唐、南楚、南平、南吴、吴越、闽、荆南、南汉、楚。
12. 宋朝(公元960年 - 公元1279年)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南宋时期被金朝统治。
秦国历代君王顺序及简介

秦国历代君王顺序及简介1. 引言秦国,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吧?这个在历史上风光无限的国家,凭借着强大的军队和聪明的战略,最终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秦国的历代君王,看看这些王爷们是如何把这个小国打造成历史舞台上的大角色的。
2. 秦始皇(秦王嬴政)2.1 基本介绍先说说我们的主角,秦始皇。
这个家伙可真不简单,公元前259年出生,后来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听起来有点牛吧?他的雄心壮志可不是盖的,他为了统一全国,真的是不遗余力,连长城都是他下令修建的,防止北方的胡人入侵。
2.2 政治改革始皇帝还实行了不少政治改革,比如统一度量衡、文字等等,这些举措可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方便多了。
他可真是个有远见的领导者,想当初,大家都在用各自的方言,沟通得跟打哑谜似的,想想都让人头疼。
不过,虽然他做了不少好事,但这位大帝可也不怎么好惹。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可是狠下心来,焚书坑儒,打压知识分子。
3. 秦二世(胡亥)3.1 君主特点接下来是秦二世胡亥,这小子可就不那么传奇了。
其实,胡亥是个傀儡,真正的操控者是他的妈妈吕雉。
胡亥的统治时光可以说是短暂而尴尬,没多久就因为贪腐和暴政引起了民愤,真是“自作自受”啊。
3.2 统治的失败最终,胡亥在公元前207年被推翻,秦朝的辉煌就这样瞬间破灭,真是应了那句“好景不长”。
胡亥的统治告诉我们,光有权力而没有智慧和仁德,是无法长久的。
4. 秦朝的终结4.1 民变与历史的教训胡亥被推翻后,秦国立刻陷入了动荡,农民起义层出不穷。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想来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安稳的日子,但历史就是这么现实,最终秦朝在公元前206年彻底灭亡。
4.2 对后世的影响虽然秦朝的统治时间不长,但其影响力却是深远的。
它给后来的王朝树立了一个“强权统一”的典范,也给了我们不少警示,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得民心”是个永恒的课题。
5. 总结所以说,秦国的历代君王虽然有辉煌也有失落,但他们的故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趣的历史素材。
周朝的历代君主,周朝的君王都有哪些

周朝的历代君主都有哪些周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八百诸侯打败荒淫无道的商纣王建立周朝至公元前256年秦国东出灭亡西周,周朝共历时790年,在这790年里周朝一共有32代37人继承了王位。
具体君王顺序如下。
第一位、周文王周文王姬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
周文王是周朝实际的奠基者。
姬昌原为商朝的诸侯,被商朝封西伯。
姬昌勤于政事,广罗人才,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
如伯夷、叔齐、太颠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
在任期间,姬昌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使周国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同时他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周国。
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自称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第二位、周武王周武王姬发,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二个儿子,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
因为周朝是在周武王姬发手中建立的,所以周朝是从周武王算起。
周武王姬发继承王位后,继续任用姜太公为军师,并且还重用其弟周公等人治理国家,周国在这些人的辅佐治理下,周国实力迅速壮大,国力日渐昌盛。
为日后讨伐纣王,灭商建周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军事基础。
同时,周武王建立商朝后大力推行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来控制着国家,这三项制度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
攻克殷商三年后(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第三位、周成王周成王姬诵是周武王的儿子,太师姜子牙的外孙,母为王后邑姜。
周成王在位22年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大部分功绩是在他的皇叔周公旦的辅佐下完成。
周成王继位之初,年纪尚幼,由皇叔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之乱。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统治中国、大封诸侯、派兵东征、制礼作乐,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史称“成康之治”。
第四位、周康王周康王姬钊是周朝第三位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孙子,周成王姬诵的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晋:西晋:265--316 共5l 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西晋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西晋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西晋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西晋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
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 、东晋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东晋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东晋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东晋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东晋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东晋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东晋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东晋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
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
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
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303--347 共七个皇帝建都:成都。
l、李特2年2、李流l年。
3、李雄30年4、李班l年5、李期3年6、李寿5年7、李势5年。
前赵:304--329 匈奴建都:平阳(山西临汾)历五帝l、刘渊6年2、刘和l年3、刘聪8年4、刘杰l年5、刘曜l3年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勒l5年2、石弘l年3、石虎l5年4、石世l年5、石遵l年6、石祗?年7、冉闵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15年2、慕容儁1l年3、慕容暐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l、符健4年2、符生3年3、符坚27年4、符丕2年5、苻登9年6、符荣l年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2、张骏22年3、张重华9年4、张耀灵l年5、张祚3年6、张玄靓9年7、张天钖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苌8年2、姚真22年3、姚弘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l3年2、慕容宝3年3、慕容盛3年4、慕容熙7年5、高云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7年2、慕容超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跋22年2、冯弘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13年2、吕绍l年3、吕篡1年4、吕隆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3年2、秃发利鹿狐3年3、秃废傉檀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暠17年2、李歆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4年2、沮渠蒙逊33年3、沮渠牧犍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3年2、乞伏乾归24年4、乞伏暮末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19年2、赫连昌4年3、赫连定4年。
南北朝: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建都:建康(南京)宋42O--479年。
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裕永初3年。
二、少帝刘义符景平2年。
三、文帝刘义隆元加30年。
四、孝武帝刘骏孝建11年。
五、废帝刘予业永元l年。
六、明帝刘彧秦始8年。
七、后废帝刘昱元徴5年。
八、顺帝刘准升明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萧道成建元4年。
二、武帝萧赜永明ll年。
三、废帝萧昭业隆昌l年。
四、废帝萧昭文延兴l年。
五、明帝萧鸾建武5年。
六、东昏侯宝卷永元13年。
七、和帝萧宝融中兴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萧衍天监48年。
二、简文帝萧纲大宝2年。
三、元帝萧绎承圣4年。
四、敬帝萧方智绍泰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永定3年。
二、文帝陈倩天加7年。
三、废帝陈伯宗光大2年。
四、宣帝陈顼太建l4年。
五、后主陈叔宝至德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
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23年2、明元帝嗣15年3、太武帝寿28年4、文成帝睿14年5、献文帝弘6年6、孝文帝宏29年7、宣武帝恪l6年8、孝明帝诩12年9、孝庄帝子攸3年1O、节闵帝恭1年l1、安定王朝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2年2、文帝宝炬17年3、废帝钦2年4、恭帝廓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个皇帝。
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lO年2、孝昭帝演l年3、武成帝湛4年4、后主纬11年5、幼主恒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1、孝愍帝觉l年2、明帝毓4年3、武帝邕l8年4、宣帝赟l年5、静帝阐2年。
隋朝:58l--6l8 杨姓建都:长安(西安)一、文帝杨坚开皇24年。
(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二、炀帝杨广大业12年。
三、恭帝杨侑义宁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618--9O7 李姓建都:长安一、唐高祖李渊武德9年。
二、唐太宗李世民贞观23年。
三、唐高宗李治永徽34年。
四、唐中宗李显嗣圣1年。
五、武则天垂拱21年。
六、唐中宗(复辟)神龙5年。
七、唐睿宗李旦云3年。
八、唐玄宗李隆基先天43年。
九、唐肃宗李亭至德7年。
十、唐代宗李豫宝应17年。
十一、唐德宗李适建中26年。
十二、唐顺宗李诵永贞l年。
十三、唐宪宗李纯元和l5年。
十四、唐穆宗李恒长庆4年。
十五、唐敬宗李湛宝历2年。
十六、唐文宗李昂太和14年。
十七、唐武宗李炎会昌6年。
十八、唐宣宗李忱大中13年。
十九、唐懿宗李漼咸通l4年。
二十、唐僖宗李儇乾符l5年。
二十一、唐昭宗李晔龙纪16年。
二十二、唐哀帝李祝天佑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9O7--96O五代: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建希:汴梁一、后梁太祖朱全忠开平6年。
二、后梁末帝朱友贞乾化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建都:洛阳一、后唐荘宗李存勗同光4年。
二、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8年。
三、后唐愍帝李从厚应顺l年。
四、后唐废帝李从珂清泰2年。
后晋936--946 共1l年石姓建都:汴梁一、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7年。
二、后晋出帝石重贵开运4年。
后汉947--95O 共4年刘姓建都:汴梁一、后汉高祖刘知远天福2年。
二、后汉隐帝刘承佑乾佑2年。
后周951--960 共lO年郭姓、柴姓建都:汴梁一、后周太祖郭威广顺3年。
二、后周世宗郭荣显德6年。
三、后周恭德宗郭训l年。
十国: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一、王建12年。
二、王衍8年。
吴:892--937 建都:杨卅一、杨行密15年。
二、杨渥3年。
三、杨隆演lO年。
四、杨溥l7年。
楚:896--95l 建都:长沙一、马殷35年。
二、马希声2年。
三、马希范l5年。
四、马希广3年。
五、马希萼2年。
六、马希崇l年。
闽:897--946 建都:福州一、王审知4O年。
二、王延均3年。
三、王昶4年。
四、王延义4年。
五、王延政3年。
南唐:937--975 建都:金陵一、李升7年。
二、李璟l9年。
三、李煜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一、高季兴22年。
二、高从海20年。
三、高保融l2年。
四、高保勗l年。
五、高继冲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一、刘隐12年。
二、刘 32年。
三、刘玢1年。
四、刘晟l6年。
五、刘鋹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一、钱鏐41年。
二、钱元瓘lO年。
三、钱佐6年。
四、钱倧l年。
五、钱俶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一、刘崇4年。
二、刘钧l4年。
三、刘继恩l年。
四、刘继元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一、孟知祥l年。
二、盈昶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北宋960--1127,共l68年。
赵姓,历九帝。
建都:汴梁一、北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北宋真宗赵桓咸平在位25年。
四、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在位41年。
五、北宋英宗赵曙治平在位4年。
六、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北宋哲宗赵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北宋徵宗赵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北宋钦宗赵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
历九帝,赵姓。
建都:临安(杭州)。
一、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南宋孝宗赵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南宋光宗赵敦绍熙在位5年。
四、南宋宁宗赵扩庆元在位3O年。
五、南宋理宗赵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南宋度宗赵禥咸淳在位10年。
七、南宋恭帝赵显德佑在位2年。
八、南宋瑞宗赵昰景炎在位3年。
九、南宋帝赵昺祥兴在位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
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海山,至大,在位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4年。
三、成祖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8年。
(复辟)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李自成大西张献忠,年号大顺南明福王朱由崧,年号弘光Z}(n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g桂王朱由榔,年号永历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年号天聪不计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