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ppt

合集下载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偏置电路是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电路 提供静态偏置电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运算放大器的图形符号如图6-2所示,其中反相输入端用“-”号 表示,同相输入端用“+”号表示 。器件外端输入、输出相应 地用N、P和O表示。
图6-2 运算放大器的图形符号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1. 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uo 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图6-4 反馈信号在输出端的取样方式 (a)电压反馈 (b)电流反馈
(4)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反馈的方式 如果反馈信号与输 入信号以串联的形式作用于净输入端,这种反馈称为串联反 馈,如图6-5(a)所示。如果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并联的 形式作用于净输入端,这种反馈称为并联反馈,如图6-5(b) 所示。可用输入端短路法判别,即将放大电路输入端短路, 如短路后反馈信号仍可加到输入端,则为串联反馈,如短路 后反馈信号仍无法到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
图6-7 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1—闭环特性 2—开环特性
(3)展宽了通频带 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后,虽然放大倍数降低了,但放大器的稳定 性得以提高,由于频率不同而引起的放大倍数的变化也随 之减小。在不同的频段放大倍数的下降幅度不同,中频段 下降的幅度较大,而在低频段和高频段下降的幅度较小, 结果使放大器的幅频特性趋于平缓,即展宽了通频带。
(4)改变了输入输出电阻 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取决于反馈信号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 并联负反馈是输入电阻减小,串联负反馈是输入电阻增大。 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取决于反馈信号在输出端的取样方 式。电压负反馈是输入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是输入电阻增 大。电压负反馈有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电流负反馈有稳定 输出电流的作用。 电压串联负反馈使电压放大倍数下降,稳定了输出电压,改善 了输出波形,增大了输入电阻,减小了输出电阻,扩展了通 频带。电压并联负反馈使电压放大倍数下降,稳定了输出电 压,改善了输出波形,减小了输入电阻,减小了输出电阻, 扩展了通频带。电流串联负反馈使电压放大倍数下降,稳定 了输出电流,改善了输出波形,增大了输入电阻,增大了输 出电阻,扩展了通频带。电流并联负反馈使电压放大倍数下 降,稳定了输出电流,改善了输出波形,减小了输入电阻, 增大了输出电阻,扩展了通频带。

第六章6[1]162集成运算放大器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6[1]162集成运算放大器精品PPT课件

零漂衡量的方法
放大电路Ⅰ输入信号大于lmV,输出信号就大于零漂; 放大电路Ⅱ输入信号大于5mV,输出信号才大于零漂。 为了解决零漂,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最有效的措施 之一是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6.2 差动放大电路
6.2.1 基本形式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对电路的要求
• 两个电路的参数
Rb
完全对称
(b) 差模信号
差动放大器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
可以看出共模信号的作用与温度影响相似,所以常常 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来反映电路对零漂的抑制能力。
当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也反映了电路抑制零漂的能。 由于该电路从两管集电极共模输出电压为零,所以
➢零漂衡量的方法
衡量零漂的方法一般将输出漂移电压折合到输入端来衡量
例如
A uU U o i U i1U A u o 1 11100 0.000 A 1 mV 放 零大 漂器 是Ⅰ 1m的A
U i2U A u o2 221 000.005A5m A
放大器Ⅱ的 零漂5mA
显然放大器 Ⅱ的零漂大 于 放大电器 Ⅰ的零漂
U i1
Rc1
Rc2
c1 + Uo - c2
V1
V2
U CC Rb2
Rs2
U i2
如果
所以 Uo=UC1—UC2还是等于0
这说明,尽管每一管子的静态工作点均随温度而变化,但C1、C2两 端之间的输出电压却不随温度而变化,且始终为零,故有效地消除
了零漂。从以上过程可知,该电路是靠电路的对称性来消除零漂的。
集成运算放大器
高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由于电路最初是用于数的运算,所以称为运 算放大器。 虽然运算放大器的用途早已不限于运算,但我们仍沿用 此名称。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vo(1R R 4 3)vB 2 2.3 (1R R 4 3)V Tlg K(s)v
▪ 反对数变换器
R
T
vs+-
-
A
vo
+
利用运算法则得
vBE
ISe VT
vo R
由于
整理得
vs
vo ISRe VT
vBEvs
缺点: vs必须小于0。 vo受温度影响大。
2020/4/10
乘、除法器
iX
iO
R4
由图得 vo v vs
-
A
vo
由于 Avf 1 Ri Ro 0
++
所以,同相跟随器性能优于射随器。 vs -
归纳与推广
当R1 、Rf为线性电抗元件时,在复频域内: 反相放大器 vo(s)ZZ1f((ss))vs(s) 拉氏反变换 同相放大器 vo(s)[1ZZ1f((ss))]vs(s)
注:拉氏反变换时 s d
三运放仪器放大器
由 v v 由 i 0

iG
vI1 vI2 RG
vI1
vo1 R3
+ -
A1
得 v o 1 v o 2 iG (R 1 R 2 R G ) RG 由减法器A3得:
voR R 4 3vo1(1R R 4 3)R 5R 6R 6vo2 vI2
若R1 = R2 、 R3 = R5 、 R4 = R6
▪ vI >0时 vO <0 D1、D2✓ vO=0
▪ vI <0时 vO >0 D1✓、D2
vI
R1
vO= -(R2 / R1)vI
RL vo
-A +

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报告PPT课件

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报告PPT课件
6.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6.2.1 反馈的基本概念 6.2.2 负反馈的四种类型 6.2.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上页 下页 返回16
第6章
6.2.1 反馈的基本概念
.
x x x x i
.
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
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经
反馈网. 络引回输入端。.
dA
o
f 无反馈
开反环馈放系大数xxxx....倍idf削o———数—弱输净反输静入输馈FA出输==信入信信入x.x号信号.号信fo/号号/xx..od
指相对地的极性
R3 T4
+UCC
D3R3 D1 B
D4 D2 T5
TR32 R4
iO
+
RL uO
-Hale Waihona Puke -UCC三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6
复第习6章 运算放大器的组成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具有高开环放大倍数并带 有深度负反馈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uu+
ui
输 入

中 间 级
输 出
u0

偏置 电路
F
有反馈方框图
板书Af的推导
负反馈 xd = xi – xf.( 同相) 闭环放大倍数 Af = —xx.io
上页 下页 返回17
第66章.2.2 负反馈的类型和极性判别
有、无反馈 直流反馈,交流反馈 极性:正、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负反馈的类型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引入负反馈,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可使用两个原则!
- +
0

uo
共模抑制比 KCMRR ∞ ;

第六章 6[2]365集成运算放大器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 6[2]365集成运算放大器精品PPT课件

定量分析如下:
I R E2 e2 UBE1 UBE2
(6-54)
UBE1
UT1n
IE1 IS1
,UBE2
UT1n
IE2 IS2
式中UT是温度电压当量;IS1与IS2分别是V1与V2发射结的反 向饱和电流, 由于V1与V2特性相同, 所以
UBE1 UBE2 UT1nIIEE12
代入公式(6 - 54)得
当(β2+2β+2)>>2时,
Io
IC3
IR1
2
2
2
2
Io IC3 IR
当β=20时, 威尔逊电流源的输出电流Io与参考电流IR之 间的相对误差是:
II R o IoI R IR 2 2 22 2 4 2 4 0 .2 4% 5
而图 6 - 14 的输出电流Io与参考电流IR之间的相对误差是:
I R E1 e1 IE2Re2
当β>>1时
IE2 IC2 IB2 IC2 Io
IE1 IR IB2 IR
IRRe1 IoRe2
I o R e1 I R R e2
IR
UCCUBE 1 RRe1
UCC RRe1
所以在 0.1 Io 10 的范围内 IR
Io
Re1 Re2
IR
Re1 Re2
UCC RRe1
解: 由公式(6 - 55)得
R e2U Io T1 nIIR o1 2 0 6 1 1 6 3 0 0 1 n1 1 1 0 1 3 0 6 01k 2
由公式(6 - 56)得
RU CIC R U B1E U IC RC 1 1 1 5 0 31k5
6.3.5 多路电流源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U od = U od 1 U od 2 = A u1 U id A u 2 ( U id ) = 2 A u 1 U id
U od 结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等于 结论: Ad = = A u1 半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半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2 U id
21
§6-3.差分放大电路
(2)共模输入方式
非线性区: 非线性区:
u o只有两种可能 : + U OM或 U OM
7
§6-2.集成运放中的电流源电路
( 一) 电 流 源 概 述
一、电流源电路的特点: 电流源电路的特点:
这是输出电流恒定的电路。它具有很高的输出电阻。 这是输出电流恒定的电路。它具有很高的输出电阻。 BJT、FET工作在放大状态时 工作在放大状态时, 1、BJT、FET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其输出电流都是具有恒流特 性的受控电流源;由它们都可构成电流源电路。 性的受控电流源;由它们都可构成电流源电路。 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有: 2、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有: 镜象电流源、精密电流源、微电流源、 镜象电流源、精密电流源、微电流源、多路电流源等 电流源电路一般都加有电流负反馈。 3、电流源电路一般都加有电流负反馈。 电流源电路一般都利用PN结的温度特性, PN结的温度特性 4、电流源电路一般都利用PN结的温度特性,对电流源电路进 行温度补偿,以减小温度对电流的影响。 行温度补偿,以减小温度对电流的影响。
差模输入信号为Ui1 - Ui2=2 Uid 差模输入信号为U
差模输入方式
定义: 定义:Ad=Uod/2Uid
20
§6-3.差分放大电路
A u1 U od 1 = U i1
U od 2 U i2
A u2 =

第0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ppt

第0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ppt

图6-10 输入保护电路
(2)输出保护
图 6-11 所示为输出端保护电路,限流电 阻 R 与稳压管 VZ构成限幅电路,它一方面将 负载与集成运放输出端隔离开来,限制了运 放的输出电流,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输出电压 的幅值。当然,任何保护措施都是有限度的, 若将输出端直接接电源,则稳压管会损坏, 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大大提高,影响了电路的 性能。
图6-11 输出保护电路
(3)电源端保护
为防止电源极性接反,可利用二极管的
单向导电性,在电源端串接二极管来实现保
护,如图 6-12 所示。由图可见,若电源极性
接错,则二极管VD1、VD2不能导通,使电源
被断开。
图6-12 电源端保护源自二、 电路符号及基本连接2脚 —反向输入端, 3脚 —同向输入端, 4脚— 负电源端, 5 、 1间接调零电位器 6脚—输出端, 7脚 —正电源端,8脚—空脚(NC)。 使用时,先调零: 将V- 、 V+端同时接地(即令Ui=0),调RP ,使U0 =0, 使U0 =0后, RP不再变动, 这样,使用时,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最强。 VNC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6.1 集成运算放大器
§6.1.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集成运算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具有高 电压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四代产 品,类型和品种相当丰富,但在结构上基 本一致,其内部通常包含四个基本组成部 分: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以及偏置电 路,如图6-7所示。
R1
Rf R1
ui u i ii ui uo ui R2 Rf Auf 1 Rf R2
ui ui R2 ii if
uo

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 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参数的意义。
2. 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输特性,掌握理想运算
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 3. 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 影响。
4. 理解用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 5. 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6.了解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和RC振荡电路的工
uf
R1 uo
R2
FX 电压并联负反馈
ui ud AX
RL io
Rf
u f FX
uf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工基础教学部
ui ii i f id AX
RL io
Rf
FX
uf
电流并联负反馈
23
目录
6.2.2 反馈类型的判别
1. 判别有无反馈——找反馈元件
R1
RF
ui
R2

ui

R2
RL uo
(a)
电工电子技术
U id ii
反映集成运放的带负载能力,一般ro为几百Ω , 性能较高的集成运放的ro可小于100 Ω 。
5. 输入失调电压UIO UI UIO时,UO 0
UIO是为了使输出电压为0,在输入端加的补偿电压。 反映了运放输入端两管的对称度。
一般UIO 的值为1μV ~ 20mV ,越小越好。
反同相 相输 输入 入端 端; ;uuoo与与uu+-
反相 同相
电工基础教学部
8
目录
电工电子技术
6.1.2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od
无外加反馈的情况下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增益)。 通常用分贝(dB)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d
6.2 差分式放大电路
6.2.0 概述
•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 零点漂移 • 差分式放大电路中的一般概念
6.2.1 基本差分式放大电路
•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 主要指标计算 • 抑制零点漂移原理 • 几种方式指标比较
6.2.2 FET差分式放大电路 差分式放大电路 6.2.3 差分式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
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动态: 输入差模信号, 动态:)输入差模信号,vi1 和 vi2 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1) 大小相等, 相位相反。 vc1 和 vc2 大小相等, 相位相反。 vo = vc1 − vc2 ≠ 0 , 信号被放大。 信号被放大。 2)输入共模信号, 输入共模信号, 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vi1 和 vi2 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第六章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差放电路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差放电路的工作原理、 输入和输出方式、静态分析与计算、 输入和输出方式、静态分析与计算、 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和输出电阻, 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和输出电阻,正 确理解共模抑制。 确理解共模抑制。
6.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 6.2 差分式放大电路 6.3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6.4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6.5 专用型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6.6 放大电路中的噪声与干扰
6.3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6.3.1 简单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6.3.2 通用型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6.3.1 概述简单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定义: 定义: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电压增益、高 是一种高电压增益、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是一种高电压增益 输入电阻和低输出电阻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简 输入电阻和低输出电阻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运放” 称“运放”。
实质: 实质:直流工作点的波动

动 , 都将使集电极电流产生 变化。 且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变化 。 且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 •其效果相当于在两个输入端加入了共模信号。 其效果相当于在两个输入端加入了共模信号。 其效果相当于在两个输入端加入了共模信号 •差分式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差分式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差分式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有很强
接入负载时
vid vi1 = −vi 2 = v 2v −
AVD = −
β (Rc // RL )
2rbe
3. 主要指标计算 (1)差模电压增益 )
•<C> 单端输入 <C>
ro >> re
等效于双端输入
指标计算 与双端输入相 同
(2)共模电压增益 )
•<A> 双端输出 <A> 共模信号的输入使两管集电极电压有相同的变化。 共模信号的输入使两管集电极电压有相同的变化。
集成运放的特点: 集成运放的特点: •电压增益高 电压增益高 •输入电阻大 输入电阻大 •输出电阻小 输出电阻小
6.4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1. 输入失调电压 IO 输入失调电压V 2. 输入偏置电流 IB 输入偏置电流I 3. 输入失调电流 IO 输入失调电流I 4. 温度漂移 (1)输入失调电压温漂∆VIO / ∆T )输入失调电压温漂∆ (2)输入失调电流温漂∆IIO / ∆T )输入失调电流温漂∆ 5. 最大差模输入电压 idmax 最大差模输入电压V 6. 最大共模输入电压 icmax 最大共模输入电压V 7. 最大输出电流 omax 最大输出电流I
6.2.0 概述
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可以放大直流信号 可以放大直流信号
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的零点漂移 电源电压波动 也是原因之一
•零漂: •输入短路时 , 输 零漂: 输入短路时 零漂 输入短路时, 出仍有缓慢变化 的电压产生。 的电压产生。 •主要原因: •温度变化引起,也称温漂。 主要原因: 温度变化引起 主要原因 温度变化引起,也称温漂。 •温漂指标: •温度每升高 度时, 输出漂移电压按电压增 温漂指标: 温度每升高1度时 , 温漂指标 温度每升高 度时 益折算到输入端的等效输入漂移电压值。 益折算到输入端的等效输入漂移电压值。
(2)共模电压增益 )
•<A> 双端输出 <A> 交流通路说明: 交流通路说明: a.两个输入端接入共模输入电压, a.两个输入端接入共模输入电压,即 两个输入端接入共模输入电压 vi1=vi2=vic b.两管电流或同时↑ 或同时↓ b.两管电流或同时↑,或同时↓,因此 两管电流或同时 有ve=iero=2ie1ro,即对每管相当于射极 接了2r 的电阻。 接了2ro的电阻。 c. c1、c2极等电位,RL上无支路电流, 极等电位, 上无支路电流, 不画R ∴不画 L,由于电路的对称性
3. 主要指标计算 (1)差模电压增益 )
•(双入、双出交流通路) (双入、
3. 主要指标计算 (1)差模电压增益 )
•<A> 双入、双出 <A> 双入、
•(双入、双出交流通路) (双入、
vo o1 o2 AVD = = vi1 − vi2 vid 2v 2vo1 βRc = A 1=− = VD 2vi1 rbe 1 接入负载时 •以双倍的元器件换 RL ) 以双倍的元器件换 β (Rc // AVD = − 取抑制零漂的能力 2 rbe vo1 1 βRc vo1 = = AVD = − •<B> 双入、单出 AVD1 = <B> 双入、 2rbe vid 2vi1 2
3. 减小零漂的措施
F 用非线性元件进行温度补偿 F 调制解调方式。如“斩波稳零放大器” 调制解调方式。 斩波稳零放大器” F 采用差分式放大电路
4 . 差分式放大电路中的一般概念
vo = A (vi1 − vi2 ) VD
A —差模电压增益 差模电压增益 VD
差模输入:两管输入信号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差模输入:两管输入信号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共模输入:两管输入信号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共模输入:两管输入信号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差模信号: 差模信号: 共模信号: 共模信号:
∆T = T的变化而变。 1)三极管参数ICBO、VBE、β随温度的变化而变。 三极管参数I 可采用高稳定度电源。 2)电源波动引起静态工作点变化——可采用高稳定度电源。 电源波动引起静态工作点变化 可采用高稳定度电源 3)电路元件变化引起,可采取老化措施,如果后两条克服, )电路元件变化引起,可采取老化措施,如果后两条克服, 那么零漂即为温漂。 那么零漂即为温漂。
ro ↑ → AVC1 ↓
抑制零漂能力增强
(3)共模抑制比 )
AVD KCMR = AVC
•双端输出,理想情况 双端输出, 双端输出
KCMR =

β ⋅ ro AVD1 •单端输出 KCMR = 单端输出 ≈ rbe AVC1
K CMR 越大, 抑制零漂能力 越强 越大,
结论: 结论:
a. 双端输出时 双端输出时→KCMR很大 b. ro↑→ KCMR很大
2. 抑制零点漂移
(2)衡量零漂的大小:输出的零漂折合到输入端。 )衡量零漂的大小:输出的零漂折合到输入端。 =10V(输出漂移电压), =1000, ),A 如:T=35℃,△Vo=10V(输出漂移电压),AV=1000, T=35℃, 折合到输入端
∆vo 10 ∆vi = = =1mV / C A ∆T( C) 1000×10 C V
voc = voc1 − voc2 ≈ 0 voc 共模增益 AVC = ≈0 vic
所以
(2)共模电压增益 )
•<B> 单端输出 <B>
voc1 voc2 AVC1 = = vic vic Rc − βRc ≈− = rbe + (1 + β )2ro 2ro
,β>>1) (一般情况下,(1+β)2ro>>rbe,β>>1) 一般情况下,(1+β ,(
3
反相输入端, 号表示, 端1——反相输入端,“-”号表示,由此端输入信号, 反相输入端 号表示 由此端输入信号, 则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 则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 同相输入端, 号表示, 端2——同相输入端,“+”号表示,由此端输入信号, 同相输入端 号表示 由此端输入信号, 则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 则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 输出端。 端3——输出端。 输出端
vi1 = vi2
vc1 = vc2
vo = vc1 − vc2 = 0
2. 抑制零点漂移
(1)零点漂移(简称零漂):输入 零点漂移(简称零漂):输入 ): 信号为0 信号为0时,输出电压偏离其初始值 的现象叫零点漂移。 的现象叫零点漂移。 即: vi ∆
= 0时,∆vo ≠ 0
温度变化和电源电压波
6.2.1 基本差分式放大电路
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静态
1 IC1 = IC2 = IC = I0 2 VCE1 =VCE2
= VCC − IC RC − VE = VCC − IC RC − (−0.7) IC IB1 = IB1 =
vo = vc1 − vc2 = 0
β
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6.4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8.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 VO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A 9. 开环带宽 开环带宽BW (fH) 10. 单位增益带宽 BWG (fT) 11. 转换速率 R 转换速率S
end
6.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 器中的恒流源
• 镜像电流源 • 微电流源 • 多路电流源 • 电流源作有源负载
4. 电流源作有源负载
有源负载:由于电流源具有直流电阻小而 有源负载: 交流电阻很大的特点,在模拟集成电路中, 交流电阻很大的特点,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广 泛地把它作为负载使用,称为有源负载。 泛地把它作为负载使用,称为有源负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