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书心得体会-实用word文档 (2页)

合集下载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文/王路晶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一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作为大一新生,开学已经两个月了,真正融入大学了吗,还是在外徘徊彷徨?我想大多数都是后者吧!至少我是属于后者的。

这个问题我也曾多次问过自己:为了什么远隔万里来求学,上大学难道就是为了那一纸的毕业证书吗?我接触到《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这不就是始终萦绕在我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回答的问题的答案吗?那我就对于其中的一些章节谈一下我的理解。

大学,只是读书吗?显然不是,我们要做的应该更多,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做的应该更多,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自身素质的提高日益重要。

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很多:与人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新事物能力等等。

这些素质的提高从书本中不能完全得知,这就学要我们的思考,学会思考,细微知著,着眼于小事,思考身边每天发生的现象,举一个人尽皆知的例子,一个苹果砸在牛顿头上,他却悟出有引力定律,可是人尽皆知的例子中我们学会了多少其中的精髓,又有多少人在细心观察者身边发生的故事。

每天都有很多件小事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

看到一则广告,听到一则新闻,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

可是,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不要苛求于学校的条件,有很多人抱怨学校的住宿条件差,饭堂总不能让人满意,总是羡慕其他大学的硬件设施,当初选大学考虑更多的是学校的教学楼是不是新建的,图书馆是否漂亮。

过客,我们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当我们大学毕业我们能从学校带走什么,当我们被学校“细心”的清除学校时,你是否还要考虑学校的条件呢?我们唯一能从学校带走的就是知识和能力。

图书馆那么漂亮,可是大学四年你都不知道各个楼层藏书的种类,岂不是很悲哀?语心湖环境很迷人,可是大学四年你都没有去过早读,岂不是很凄凉?作者在书中说到:一直以来,失败的人觉得没资格说,成功的人有不屑于说,或者说没时间说。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一班赵方睿1070213014055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今年,我读了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读完之后,沉默良久、回味良久、反思良久。

本书作者以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跟大学生深入、全面地谈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留学、求职、创业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观点新颖、全面、深刻、实用。

书中的很多观点跟目前一些主流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对于那些信奉金科玉律的人来说,作者完全就是一个颠覆传统的另类。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作者身边现实的生活。

这些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

虽然你可能梦想着成为比尔·盖茨之类的风云人物,但是,你将来更大的可能只是成为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这些平凡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盼望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你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

请原谅我无法让你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我所能做的,只是让你在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实。

书中这些观点让给我记忆犹深:一、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既然是概率,就存在不止一种可能性……如果是选择学术,冷门专业比热门专业更容易获得成就……跨专业几乎早已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大学之间的实力之争到了考研考场和人才市场原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二、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千招会,不如一招熟……十个百分之十并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在这个现实的社会,真正实现个人价值才是最体面最有面子最有尊严的事情……要想知道需要学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留意招聘信息……很多专业因为不具备专长的有效性,所以成为了屠龙之术……为什么不将“买一送一”的促销思维运用到求职应聘的过程中来呢……三、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读大学,关键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逃课没有错,但是不要逃错课……英语角绝对不是学英语的地方……为了英语丢了专业,那就舍本逐末了……招聘单位是用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既要逃课,又要让老师给高分……四、勤工俭学的辩证法对于贫困生来说,首先要做的不是挣钱,而是省钱……大部分女生将电脑当成了影碟机,大部分男生将电脑当成了游戏机……在这个什么都可以随意伪造的年代,还有什么值得轻易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当学习下降到次要的地位,大学生就只能说是兼职的学生了……五、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学问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会说话,就能减少奋斗三十年……一个人有多少钱并不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所有权,而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使用权……一个人赚的钱,12.5%是靠自身的知识,87.5%则来自人脉关系……三十岁以前靠专业赚钱,三十岁以后拿人脉赚钱……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四个人……六、互联网:倚天剑与达摩克利斯之剑花两个小时就写出一篇天衣无缝的优秀毕业论文……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关键的是市场眼光和营销能力……轻舞飞扬已经红颜薄命了,而痞子蔡却继续跟别的女孩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很多大学生的网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可他们却从未主动向周围的人说一声:你好,我们可以聊聊吗……七、恋爱:花开堪折方须折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越要警惕爱情……既然单身是可耻的,那西门庆是不是应该被评为宋朝十大杰出青年……花开堪折方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枝……一个有一万块钱的人为你花掉一百元,你只占了他的百分之一;而一个只有十块钱的人为你花掉十块,你就成了他的全部……八、考研:痛苦的安乐死没有比浪费青春更失败的事情了……研究生扩招的速度是30%,也就意味着硕士学历贬值的速度是30%……同样是付出三年的努力,你可以让E1的值增加1,也可以让E2的值增加2甚至增加3……读完硕士或博士并不等于工作能力更强……面对13.54万的成本,你还会毫不犹豫地投资读研究生吗……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九、留学:“海龟”变“海带”月薪2500元的工作,居然引得三个“海归”硕士争相竞聘……对于某些专业而言,去美国留学和去埃塞俄比亚留学没什么两样……既然全世界的公司都想到中国的市场上来瓜分蛋糕,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一门心思到国外去留学然后给外国人打工……十、非统招:养卑照样处优她在中国信息产业界创下了几项纪录。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是一个让人思考的问题。

在大学学习的四年里,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学科,但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专业,才能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这是一个让很多大学生头疼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大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擅长,还要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才能在大学里有所作为,未来也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其次,我们要明白大学学习的意义。

大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份文凭,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专业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否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才能够在大学里有所收获,未来也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最后,我们要明确大学学习的目标。

大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专业是否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是否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才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总之,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擅长,也要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更要考虑专业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否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才能够在大学里有所作为,未来也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沉入了深思,《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进入大学也快一年了,可是从未去思考过......刚进入大学难免会感觉到一些迷惘,因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已经被实现了,所以,一时失去航向的我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此时该干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一本书的书名,我就觉得我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

果然......在书里面,作者向读者们概括的说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首先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

,我很赞同作者的一句话“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才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

回想我们走过的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我们已经被剥夺了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啊?现在我们到了大学,虽然我们还不能说是完全摆脱了过去的那种教育模式,但至少在大学里,我们多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如果我们让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那就太可惜了!我们就没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并将其有效的付诸实践,不断的丰富自己,提升自己,读后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按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

另外,我们要见微知著。

要善于思考身边的那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另外,作者在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作者身边现实的生活。

这些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

虽然你可能梦想着成为比尔·盖茨之类的风云人物,但是,你将来更大的可能只是成为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这些平凡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盼望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你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请原谅我无法让你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我所能做的,只是让你在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实。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3篇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3篇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我觉得读大学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目标。

刚进大学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专业往往是根据家庭的期望或者听说这个专业工作好找。

但是,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才能在大学里更加投入学习,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

有些人天生就清楚自己的兴
趣爱好,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发掘和了解自己的兴趣。

因此,大学生都应该尝试参加各种活动,从体育、艺术到社会服务活动等等,以寻找自己的兴趣和可能的职业方向。

当你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时,在大学里呆的时间也会
变得更加有意义。

你会更努力地学习并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能会参与到实验室研究或者社团活动中,这些体验将会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出决定。

同时,大学还提供了很多机会,比如实习、交换和志愿服务项目,这些机会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可能的职业方向,以及你将来想做的工作。

最后,大学的价值还在于培养你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大学里的课程和学术要求都比较高,这可以帮助你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带给你一种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

这些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大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思考,这有
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发现职业方向并提高我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以上是我对读大学的看法和经验总结,我相信每个人的
观点都会有所不同,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地思考和探索,以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目标,并为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做好准备。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是我刚刚毕业的表哥在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送给我的。

记得暑假,我总是在家庭聚会时缠着他跟我诉说关于他的大学,我既兴奋又期待。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算是他给我的一份开学礼物吧。

面对大学新鲜陌生的环境,我有点担忧。

于是想到《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或许可以给我一些指示,带着疑问,我便进入求知的海洋。

这本书的内容都是给大学生的一些忠告,虽然有的是一些大道理,比如大学期间要多看书、学好英语等等。

但不管我们爱不爱听,相不相信,这些忠告都有一定听取性的。

毕竟这些都是前辈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我想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叛逆,牺牲我们的青春来印证这些的忠告的真实性。

我想我在这本书找到了我想要的。

在书中谈到专业时有这样一句话:“冷门未必不给力,热门往往很坑”。

我想被分到冷门专业的人都会很懊恼吧,觉得自己应该要去读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这样才比较有“前途”可是谁不想去呢?我突然想起了在上专业导论课时老师讲的一句话:只怪你分数不够。

是呀,你竞争不到那些热门的专业,所以你理应到竞争小的专业再跟别人竞争。

热门专业就一定好吗?我有时在想,这些热门专业都被别人探索、搜刮完了,再在这样的基础发展还有意思吗?或许,从乐观的角度去思考,说不定冷门专业,却是热门前途呢。

谁会知道四年后社会会发生什么?流行什么?热门专业又会是什么?说不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会像现在的软件工程、金融会计等等热门专业一样,人人都想挤破脑袋冲进来。

社会发展日益完善,老龄化愈发严重,我想以后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所以那些还在为处于冷门专业而懊恼的朋友们,不要觉得自己倒霉不幸运,或许幸运在某一时刻就会降临。

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碌碌无为,而是创造更好的条件去抓住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然我也不是赞成书里的所有忠告,比如“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就不认同。

老师上课,我们都要到席,不管你喜欢与否,你都应该尊重他的劳动。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时光,人们常说:“大学是一座宝库,里面供应的是饥渴求知的活水。

”在大学里,我们不仅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学科知识,还可以开拓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然而,在大学究竟读什么,才能让我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呢?我在大学这几年的学习和成长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大学期间我们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高考结束后,进入大学的你,将迎来新的挑战:“专业化学习”。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专业知识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在大学里,我们要把握好学习的机会,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我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大学里,我学会了编程,学习了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等各种专业知识。

通过实践和项目,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学是广阔的人文社科领域的一片殿堂。

除了专业知识,我们也应该关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习。

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学科可以让我们增加对社会、人类历史和人文精神的理解。

在大学里,我选修了一门文学课程,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我了解到文学是如何反映人类生活和情感的,它让我更加敏感和理解他人。

历史课程开拓了我的历史视野,让我明白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这些人文社科学科的学习让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自己和社会,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另外,大学还是自我发展的平台。

在大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活是一个自由、开放和多元化的环境,在这里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参加了学生会组织,担任了部门副主席的职位。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经历使我更加成熟和自信,也培养了我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此外,我还参与了一些创新项目,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学中,我们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注重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这个题目很吸引人,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刚升上大学的大一学生,一直很迷茫,空闲的大学生活是我一度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

虽是迫于上交作业,才想起这本书来,但刚一开始读便被吸引。

很快地,就把这本书读完了。

口语化的语言似与作者面对面谈话,紧贴于现实,描述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现状,并能准确指出问题所在,令人受益匪浅。

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是什么?不仅仅只是一本毕业证那么简单,也并非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

书中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学跟技校也就没什么不同了。

若大学生只是掌握书上空洞的内容,那大学生的技能可能不如于一名经验丰富的技师。

所以,大学生真正要学的是教材上那些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需要的是系统分析的能力。

教材上的东西当然要学,但这只是前提和基础,最关键的是还要进行自主性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大学生有理由让自己让自己更有深度,也有理由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

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

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

书是良师益友,读大学,必先读大师。

大师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知识,还能做到文以载经,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

以书会师,延伸自己。

而若没有对现实的关注,如果自己的视野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那他只会被这个社会孤立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

我们要善于见微知着,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在三岔路口,为了避免犹豫不决,尽量少走弯路,一开始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因此,人生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至关你重要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书心得体会-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让我改变了我之前的许多观点。

譬如以前,我在上大学之前,心中就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逃课的学生不是个好学生。

而此时,我却得
到了完全相反的答案。

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方式,列举了三大理由,寓谐于理,大胆地批判了中国的“填鸭”式教学,并侃称“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切中肯綮地道明大学生是愿意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并指出虽然没有权利选择优秀的老师,但我们有权利拒绝学术投机分子。

还有很多一反传统观念的“谬论”比如:众所周知兼职、勤工俭学往往有
利而几乎无弊,在上大学以前,早有李开复写的《怎样在大学里挣回你的学费》等等诸如此类大肆弘扬“兼职无害论”的文章,而进大学不到一周,也有很多
位好友约我去做兼职,而且现在我身边的同学确实很多已经“公务缠身”了,
统观看来,他们大多是想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值得思考的是,确有覃总指出的“不管蚊子还是苍蝇、逮着就抓”,“不管啥形式,只要是兼职”的观念,浪
费一天就是站在烈日之下往行人手里递张传单到底能收获多少?值得亲爱的朋友深深反思啊!
最引起我情感共鸣的当属考研。

鲁迅老先生曾打了个比方:某人在路口吐
了一口痰,然后找两个人盯着看,过一会儿就会有很多人围着看,再过一会还
会有更多的站在外面的削尖脑袋挤进去看。

现在,考研热似乎也有这点味道,
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然而覃总却将考研比作“痛苦的安乐死”。

对此,作者援引了北大论坛里的故事,主人公李均大学毕业后回贵州
家乡的县城法院做了书记员,可是为了留京,为了得到女友父母的支持进而和
女友在一起,他毅然放弃工作,回到北京专心考北大研究生。

然而在连考五年
未能考上的残酷现实面前,他由希望到坚持到冰冷粗暴再到为了填补绝望而报
复女友的沉沦,如同巨石击入平静的海面一般,给人心灵以久久的撼动。

同那
些考研专业户类似,考入重点高中以后,我依然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里,高一高
二几乎在荒废中度过,高三为了弥补而专门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家里忙,我
便自己住在那里,由于学习压力大,晚上常熬夜,为了省时间学习,也很少
和同学来往,渐渐地,我的性情很暴躁,动不动就发火,家里也很困难,我的
心里更是充满了压力,常想:考不上怎么办?一定要考上一类…高考成绩出来后,果真不如人意,差一点就上一类了。

想想当时真是自己把自己逼出毛病了,正
如书中的考研学生一样,唉,逝者如斯,不复返矣…后来准备复读的,但家里
没同意,最终我是抱着一定要考研的信念来上大学的,现在这本书又让我对考
研有了重新而深刻的认识:虽说不是所有考研的都是李均,但有时真的不必在
一棵树上吊死,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又何苦“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