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的构图
电视新闻摄像培训课件(PPT92张)

设置在主机位的周围或对面,负责拍摄补充画面和细节镜头。
现场报道的机位设置与调度
• 流动机位: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灵活移动,捕捉关键 瞬间和特写镜头。
现场报道的机位设置与调度
01
机位调度
02
预先规划好各个机位的拍摄内容和角度,确保画面能够全面、准确地 反映新闻事件。
03
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机位设置和拍摄计划,确保画面的 连贯性和时效性。
保护隐私
电视新闻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必须尊重被拍摄对象的隐私权,不得随意拍摄他人的私人生活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涉 及未成年人、受害者等敏感人群的拍摄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其隐私权和尊严。
遵守法律
电视新闻摄像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不得拍摄和传播违法、违规内容。在拍摄过程中应 注意保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利益。
数字化阶段
21世纪初,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电视新闻摄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数字化技术使得电视新 闻摄像的画质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声音更加逼真。同时,数字化技术还使得电视新闻 摄像的后期制作更加便捷、高效。
电视新闻摄像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尊重事实
电视新闻摄像师必须尊重事实,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记录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不得捏造或篡改新闻事实,不得 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臆断或片面报道。
捕捉主要画面和人物表情。
副机位
补充主机位画面,捕捉其他细节。
访谈节目的机位设置与调度
• 流动机位:灵活捕捉现场动态和人物互动。
访谈节目的机位设置与调度
机位调度
保持各机位之间的画面协 调和平衡。
根据节目流程和话题变化 调整机位。
注意机位调度的连贯性和 流畅性。
论电视摄像中三分法构图的画面均衡

将 主体 或 主要形 象 安排 在屏 幕 左侧 或 右侧 的垂直 三分 20 0 8年第 1 期
广播 与电视技术
59
维普资讯
Tc n l eh o ̄
o Ra i n V n es f doa dT Ce tr
类 似 地 . 于 运动 状 态 中 的主 体 . 对 一般 也 要 将 主体 安排 在
及 的 构 图技 巧 相 对 较 少 , 一般 也 不需 要 考 虑 均 衡 的 问 题 , 以下 所 谈 及 的 构 图 及 均 衡 内 容 均是 基 于 水 平 方 向 上 的 三
分法构图。
图 在 演播 室的荤 主 体三分 法 构图 中 ,常 以辅助 画面 ,图 形或 ≯ 幕等 均 衡画 面 字
等 构 图 功 能 外 , 具 有 很 强 的 均 衡 画 面 的 作 用 。如 图 2 还 左 图 中 的 山峰 是 主 体 , 于屏 幕 左侧 的三 分 线 上 , 侧 的树 处 右
满足 水 平 和 垂 直 两 个 维 度 上 的三 分 法 构 图 即 九 宫 格 ( 井
字 型 ) 图 。 直 方 向上 的三 分 法 构 图在 拍 摄 具 有 地 平 线 构 垂 的 室 外 风 光 类 画 面 时 具 有 重 要 的 指 导 意 义 , 通 常 根 据 侧 重 于 表 现 地 面 还 是 表 现 天 空 ,而 选 择 将地 平 线 安 排 在 屏 幕 上 方 或 下 方 的三 分 线 上 。 垂 直 方 向上 的 三 分 法 构 图 涉
在 电视 摄 像 中 , 比 黄 金 分 割 构 图 具 有 更 强 的 可 操 作 i l
:i
性和 实 用性 。 本文 对 三 分 法 构 图 中 均衡 画 面的 几种
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方式

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方式电视摄像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这种形式可以用来传达生动的图像和声音以及其他情感元素。
它的艺术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构图、色彩、画面语言和剪辑。
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探讨电视摄像的这些艺术表现方式。
1. 构图构图是摄像师操纵画面内容和形式,使其呈现出一种有意义的组织形式。
构图涉及到场景选择、相机角度、拍摄距离、视野、格局等因素。
构图能够直接影响到电视剧、电影或其他视频制品的视觉效果和观看效果。
2. 色彩除构图外,颜色也是电视摄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
摄像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颜色和色调,将物品和场景的感受有效地传递给观众。
色彩的运用不仅能表达出情感,同时还能刻画出人物性格、显示出某种气氛或节奏,并且往往也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 画面语言电视摄像的表现形式常常被称为“画面语言”。
这是一种无声的视觉语言,能在没有声音的情况下,为观众传递关键信息。
画面语言包括画面上的运动、镜头运动、人物动作、毛刺、跟焦、快速或缓慢的变焦、图形、符号和标志等等。
4. 剪辑剪辑是另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对不同画面和镜头进行拼接、编排和组合,以获得连贯的叙事效果。
通过不同的剪辑手法,摄像师能够影响观众的情感反应和思考方式。
例如,用不同的快慢、节奏和音效搭配,剪辑画面中的音乐,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有规律的心理震荡,从而引起观众对感情和思想上的重分析。
总的来说,艺术表达方式是电视摄像的核心之一。
通过构图、色彩、画面语言和剪辑这些元素的完美组合,摄像师可以为观众打造出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视觉体验,同时也为电视剧、电影或其他视频制品表现出更加鲜明的主题和情感。
电视摄像基本要求、技巧与构图艺术

色温的概念
色温,光的颜色标志,色温是表明白光光源光谱 成分的标志。
光源的色温越高,越偏蓝,越低越偏红色。 光源的色温和光源的物理温度无关。它并不是“色
的温度”。 人眼具有独特的适应性,能适应色温的变化。摄
像机CCD感光元件本身没有这种适应功能,不同 的光源色温不同,不调节会造成所摄景物的偏色。 为了贴近人的视觉标准,为了实现景物色彩的正 常还原,就要调白平衡。
电视摄像基本要求、技巧和构图艺术
从艺术角度出发调白平衡
技术角度,使景物的色彩逼真地重现。艺 术角度,对被摄物的色彩进行再创作。
其规律是白纸的色度和画面的色度成补色 关系。
补色:若两种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后形成 白色,那么这两种颜色称为补色。例如, 蓝与黄、红与青等。
电视摄像基本要求、技巧和构图艺术
重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 以写虚为主,寓情于景, 具有抒情性。具有多义性, 引发联想和想象。
电视摄像基本要求、技巧和构图艺术
全景的叙事和表现功能
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 人物。多用于表现人物之
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人物形体动作的表 现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 心理状态。
节目的开端、结尾部分大 都用全景或远景。远景、 全景又称交代镜头。
电视声音的种类:音乐、解说、同期声 同期声概念:和画面同时记录下来的声音。 同期声的理念和重要性。 手动录音和自动录音。
电视摄像基本要求、技巧和构图艺术
二、拍摄得讲究些规范些美些
景别
镜头
角度
构图艺术
运动
光线
色彩
电视摄像基本要求、技巧和构图艺术
1、景别
景别的意义:是被摄主体在屏幕中所呈现 的大小和范围。
浅谈电视摄像画面构图技巧

浅谈电视摄像画面构图技巧作者:汤伟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J406 文献标识码:A摄影是通过画面来表达形象的,而组成一幅画面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来讲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主体、陪体、环境(前景和背景)、空白等,其中每一个因素对于主题表现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它们当中肯定会有主次之分。
我们说,一幅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就称为主体。
主体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是控制全局的焦点,是画面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吸引摄影者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因素。
一幅画面失去了主体,就谈不上主题思想的表现,就失去了画面的意义,就使人们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由于主体在画面中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处理主体的基本原则就是一定要使其鲜明突出,使它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那么什么因素又会影响到主体在画面中的鲜明突出程度呢?笔者认为是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主体在画面中的面积。
一、注意动静的关系静态构图是指画面造型元素及结构均无明显变化的构图形式。
一般情况下,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均处于静止状态,镜头内的构图关系基本固定。
比如:我们拍摄会场的主席台,用固定镜头表现,画面中的人物、桌椅、会标等均基本不动,即为静态构图形式。
动态构图是指造型元素及画面结构发生变化的画面构图形式。
动态构图下的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同时或分别处于运动状态,使得画面内视觉形象的构图组合及相互关系连续或间断地发生变化。
比如拍摄会场的内容时,如果开机拍摄时正值各位领导走向主席台就座,那么画面中被摄对象(开会者)的行走坐落就不断改变了画面的结构关系,或是摄像师拍摄了一个摇镜头,从主席台(起幅)摇到台下的与会群众(落幅),画面中的视觉主体、构图结构发生了变化,也是动态构图。
在拍摄构图过程中,静态物体要有静感,而动态的物体要有动感,要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
比如:大海与正航行的军舰或轮船,让其前景带上静止的海礁,远近带上几只迎空飞翔的海鸟,这样的画面就比较和谐。
电视摄像(四)画面构图PPT课件

《黄土地》中常见构图:
著名的3/4构图形式,画面中环境占据了3/4的比重,并且环境中常含有大块的黄土,人 在其中显得渺小且人物受到环境的挤压,此种构图形式在电影中暗喻了以黄土地为象征的 “传统文化”强大且根深蒂固,身处这种环境中的人物饱受压抑摧残无可奈何的命运。7
通常称为把画面“格
准”。
9
3.摄像构图要适 当留出空白,以保 证“透气”。摄像 构图要让画面气氛 贯通流畅,既不许 拥挤闭塞密不透风, 又忌讳空空荡荡浪 费画面。 摄像构图的画面 留白包括:天头留 白,运动留白和关 系留白。
10
4.摄像构图要考虑观众的视觉重心。 构图布局,主题应安排在画面接近中间部
拍摄亮调画面,应采用亮景物为背景,采用 正面的散射光来进行照明。
19
20
21
22
四、电视画面构图的元素: 暗调:(低调、深调)是指黑暗的部
分占据主要部分电视画面。暗调给人 的感觉凝重、压抑。暗调画面主要来 表现夜景和其它黑暗场景。 暗调画面的拍摄应选择深色和暗色景 物为背景,采用低照度光源进行照明, 并且很多情况下逆光拍摄
1,动态性:表现运动和运动表现。 2,时限性:画面的构图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
变。 3,多视点:运动导致画面的视点不断改变 4,画幅的固定性和场景一次性:电视画面的
结构只有两种形式,4:3 和16:9,场景不 可再现。 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电视通过一系列画面 来表现完整的时空,在构图上必须考虑画面与 画面彼此间的联系。
软调拍摄应选取影调层次比较丰富的景物, 运用散射光或者平光照射
34
软调画面, 场景的明暗层次不够丰富 35
中间调:又叫标准调。中间调的特征 是明暗兼备,层次丰富,反差适中。 从最亮的景物到最暗的景物,以及两 者之间的中间过渡层次,在中间调的 画面中都有表现,分布均匀。
电视摄像技术中画面构图艺术探析

传播方法/电视摄像技术中画面构图艺术探析◎宋明谦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 生活和工作逐渐发生许多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享受到由于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良好的体验,比如,电视 节目应有强大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节目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以网络电视为例,这一类电视类型的分辨率很高,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不过,随着人们娱乐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不断完善电视摄像技术,重视阃面构图艺术的应用,才能创造出髙品质的电视节目。
一、 电视摄像构图的特点分析1. 限定性在进行电视摄像构图时,需要将构图与电视_幅限定 有机结合,这就可以充分说明电视摄像构图有一定的限定性特点,通常,电视的画幅比例为4:3。
在进行电视摄像时,不能以竖起的方式拍摄画面,也不能随意设定边线,要严格 遵循电视画幅的比例。
此外,在进行电视摄像时,还要遵循时间的限制,在拍摄时,需要有严格的计划,确保一次性可以完成所有的拍摄任务。
2. 运动性照相机组合物的运动性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
拍摄者 在进行拍摄时,其动作与相机本身的运动、以及屏幕上的运动均具备运动性特点。
尽管如此,在进行拍摄时需要遵循运动性的特征,并考虑到不同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否会对图像结构造成影响。
实际上,拍摄人员的拍摄对象和摄像机所形成的运动均会影响到图像的结构,尤其会对视觉焦点与画面透视图形成影响。
物体在静止时可以通过摄像与绘画进行呈现和记录,但在进行电视录制时,却需要考虑到人与事物的运动过程。
要考虑到组合物的整体效果,再进行拍 摄和对焦时,需要合理对画面进行布局,确保整个过程得到拍摄,而并非固定在某一时刻。
3. 整体性对图像进行合理的布局,就可以确保组合物的整体效果。
在运用摄像机进行生活的表达时,需要拍摄多个图片。
摄像机图像的内容通常是从上一张图片发展延伸到下一个图片之中,这样就会形成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图像。
在进行组 合物的拍摄时,除了要拍摄单个圆面之外,还要有全局视角,使其与上一个图像和下一个图像之间彼此紧密衔接,确保组合物更加完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构图的方法

视听结合性:视觉和听觉因素都要考虑。
16、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画面要简洁,主体要突出,立意要明确,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
17前景可以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交待内容。
(1)前景可以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有助于表现拍摄现场的气氛。
8色彩的感觉:“温度感”,有所谓冷色和暖色的区别。红是暖色的代表,蓝、紫是冷色的代表,绿介于其间。冷暖色构成一种对比,也可以形成 电视画面的基调。“胀缩感”,这是一种色彩的视错觉。一般说,冷色收缩, 暖色膨胀。在构图上,红色抢眼,“万绿丛中一点红”,便和这种膨胀感 多少有关。“距离感”,色彩有“退色”、“近色”之分, 这与现实生活中色彩的透视变化有关。“近山如碧, 远山呈黛”是这种距离感的表述。
7线条:指画面形象(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水平线平静安宁,舒展开阔( 如地平线);垂直线刚直挺拔,庄重乃至滞重(如方尖碑);斜线条活泼,有速度感,但也预示着倾斜和错乱;锯齿线紧张突兀,给人激动或奇险的感受;自由曲线轻松欢快,流动起伏,富于变化。同样,不同的形状也性质各异:正方形敦实厚重;正三角形稳定庄重;倒三角形或菱形则处于微妙而危险的平衡中;圆形完满,同时又给人以回旋之感。
(2)前景有助于强化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3)前景可以用以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4)前景还可以用来与主体形成某种蕴涵特定意味的对应关系,以加强画面效果。
(5)在运动摄像中,前景能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18运用前景时的注意事项
(1)前景的选择和运用必须为主体的突出和主题的表现服务,前景在画面中不能妨碍主体的表现,诸如遮挡了主体的轮廓、干扰了观众的注意力能毛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3.S字形构图 S字形构图,在画面中优美感得到了充分的 发挥,这首先体现在曲线的美感。S字形构 图动感效果强,即动且稳。可用于通用于 各种幅面的画面,这就根据题材的对象来 选择。表现题材,远景府拍效果最佳,如 山川、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变化,也 可表现众多的人体、动物、物体的曲线排 列变化以及各种自然、人工所形成的形态。
5.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三分,每一分中 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 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也可表现大空间,小 对象,。这种
• 完成构图 评价构图 1.画面简洁 2.主体突出 3.立意明确 3.具有美感
电视摄像的构图
何为构图
• 【构图】造型艺术术语。指作品中艺 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艺 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 力的重要手段。 • 在摄影作画方面,构图与画面组成是 相同的意思。
构图的目的
•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 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 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 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 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 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总的来 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 的艺术,这话可真切地表达了构图的目的。
• 背景 与前景相 对,位于 主体之后 的人,物 体或景物, 多为环境 的组成部 分
• 环境 主体周围的人 物,景物,和 空间。起陪衬、 突出主体,交 代主体所处的 时间、地域、 时代特征等
怎么去组合我的画面结构成分(构图形式)
1. 横线构图 利用横线构图能在画面中产生宁静、宽广、博大等象征意 义,但单一横线容易割裂画面。实际上在摄影中会经常出 现横线,如地平线等。因此在摄影构图中忌讳横线从中心 串过,一般的情况下,可上移或下移躲开中心位置或摄影 中所说的“破一破”就是在横线某一点上安排一个形态, 使横线断开一段。此单一横线的掌握难度要大一些,而多 条横线线的组合,在摄影中的掌握要容易一些,而且非常 有趣。如在多条横线充满画面时,可在部分线的某一段上 安排主体位置,使某些横线产生断线的变异。这种方法主 体突出明显,富有装饰效果。
5.不规则线的构图
不规则线的构图是很麻烦的事,掌握不好的话, 很容易弄乱画面。不规则线其本身存在着多样的 属性。如杂乱的、抽象的、理性的、神秘的等等, 单一不规则线段也存在着视觉指引性,如果运用 得当会产生奇特画面效果。如果将杂乱的不规则 的线充满整个画面,这时再把简捷的主体形态安 排在画面适当的位置上,可出现强烈的对比效果, 同时会呈现出抽象的、神秘的画面气氛。
4.曲线构图
曲线构图所包含的曲线为,规则形曲线和不规则 曲线。曲线则象征着柔、浪漫、优雅,会给人一 种非常美的感觉。在摄影中曲线的应用时广泛的。 如人体摄影,就是呈现人体的曲线美。表现形态 的纹理都能产生优美的画面。构图运用时一定要 特别注意曲线的总体轴线的方向。其表现方法是 多样的,可以运用对角式、S式、横式、竖式等。 另外曲线和其它线综合运用更能产生突出的效果, 但把握的难度要大一些。
2.对角线构图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构图表现方法,在角线 构图在画面中,线所形成的对角关系,使 画面产生了极强的动式,表现出纵深的效 果。其透视也会使拍摄对象变成了斜线, 引导人们的视线到画面深处。在摄影画面 构图中,除明显的斜线外,还有人视觉感 应的斜线,表现在形态的形状、影调、光 线等产生视觉抽象线。因此对线性的把握 是摄影构图运用线的关键。
从摄影构图里衍生的摄像构图
摄影构图与摄像构图 视频是动起来的图片 摄像的构图与摄影的区别 摄像因其创作成品是动态影像,其构图具有 运动性和连续性。
完成一次成功的构图
用什么来组成我的画面(画面的形式元素) • 光线 摄像是光影的艺术 • 色彩 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表现创作者的意图 • 影调 用光线来说话 • 线条 万能的线条
组合我的画面(画面的结构成分) 画面分层
• 主体 面画所要 表现的主 要对象。 是内容与 主题的主 要载体, 也是画面 的结构中 心
• 陪体 画面中与主体 有紧密联系, 在画面中与主 体构成特定关 系,辅助主体 表现主题思想 的对象
• 前景 位于主体之 前,靠近 镜头位置 的人,物 体或景物。 前景有可 能是陪体, 也可能是 环境的组 成部分。
2.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有的也称井字构图,前面以讲 过,实际上属于黄金分割式的一种形式。 就是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在中心块上四 个角的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主体 位置。实际上这几个点都符合“黄金分割 定律”,是最佳的位置,当然还应考虑平 衡、对比等因素。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 动感,画面富有活力。这四个点也有不同 的视觉感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 左面比右强。要注意的是视觉平衡问题。
进一步丰富我的画面
1.黄金分割
神秘的1/0.618 ,开普勒称其为“神圣分 割”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 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 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 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 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 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
摄影构图
现代摄影构图来源于绘画 • 1826年的一天,法国人尼 普斯花了8个小时的时间, 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从尼普斯工作 室的窗口拍摄的,左边有 一座鸽笼,中央有仓库倾 斜的房顶,右边可以看到 建筑物的一角。尼普斯称 这张照片为“日光绘画”。 • 所以摄影构图的理论也大 多来源于绘画
4.C形构图 C形构图具有曲线美的特点又能产生变异的 视觉焦点,画面简捷明了。然而在安排主 体对象时,必须安排在C形的缺口处,使人 的视觉随着弧线推移到主体对象。C形构图 可在方向上任意调整,一般的情况下,多 在工业题材、建筑题材上使用。
5.框式构图 一般多应用在前景构图中,如利用门、窗、 山洞口、其它框架等作前景,来表达主体, 阐明环境。这种构图符合人的视觉经验, 使人感觉到透过门和窗,来观看影像。产 生现实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是强烈的。
3. 竖线构图
竖线构图要比横线构图富有变化,单一线时 也存在和横线一样不足的地方。但多线时 变化相对的要多一些。如对称排列透视, 多排透视等都能产生有时想象不到的效果。 竖线,它象征的是坚强、庄严、有力;其摄 影面对的自然竖线要多于横线。如树木、 电杆、柱子等等。竖线所产生的变异效果 非常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