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共赢——2011中国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交流会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第二届专家
国家级工程奖项信息表

中国建筑协会
每年评选一次
28
全国建筑业优秀施工企业
中国建筑协会
每年评选一次
29
全国五一劳动奖
全国总工会
每年评选一次
30
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31
全国集体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 中国集体建筑企业协会 理优秀企业(金屋奖) 理优秀企业(金屋奖) 部精神文明办
32
全国文明单位
每年评选一次
33
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 中国质量协会 业特别奖
每年评选一次
34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
中国质量协会
每年评选一次
奖励级别为三类: 一等奖、二等奖和 三等奖
35
全国优秀诚信企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 中国文化管理学会
每年评选一次
36
中国文化管理十佳单位
每年评选一次
37
全国建筑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 范工程
11
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12
工程项目管理优秀奖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
每两年评选一 工程 次
工程项目管理金 奖;工程项目管理 银奖;工程项目管 理铜奖;工程总承 包金钥匙奖;工程 总承包银钥匙奖; 工程总承包铜钥匙 奖
13
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每年评选一次 市政
14
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
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
每年评选一次 公路建设
15
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钢结构协会
每年评选一次 钢结构领域的工程建设
优质工程一等奖、 优质工程二等奖 优质工程三等奖 科学技术奖分为: 特等奖、一等奖、 二等奖、三等奖 设一等奖、二等奖
可持续建筑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设计
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 用
太阳能、风能等
生态建筑设计的创新 绿色植物结合
可持续建筑政策与法规
政府对可持续建筑的支持政策
税收优惠、减排政策等
相关法规的执行情况
环保标准、能源效率要求等
发展趋势及挑战分析
市场潜力、技术推动等
可持续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LEED认证 BREEAM认证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建筑 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更多的建 筑项目将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利用和环保,以 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第二章 可持续建筑的设计原则
节能设计
可持续建筑的设计原则中,节能设计是至关重 要的一环。采用节能灯具、优化建筑朝向以及 采用高效绝缘材料都是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 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
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环保与经济的平衡
设计原则与实践 创新设计理念
可持续建筑的展望
技术创新的推动 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智能化建筑系统发展
政策法规的完善 绿色建筑标准制定 能源节约政策支持
社会各界合作共赢
企业社会责任 政府与社会团体合作
可持续建筑的挑 战
在可持续建筑发展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技 术瓶颈、缺乏人才支持是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需要产业界、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解 决这些问题,推动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资源合理利用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可持续建筑的重要性
减少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降低环境污染
保护自然资源
避免过度开采
可持续建筑的优势
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节能减少能源消耗 延长建筑设备寿命
国家级建筑奖项

鲁班奖“鲁班奖”全称为“建筑工程鲁班奖”。
1987年由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1993年移交中国建筑业协会。
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搞好工程质量,争创一流工程,推动我国工程质量水平普遍提高。
目前,这项标志着中国建筑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由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
许多读者认为“鲁班奖”是官方奖项,其实,这个奖项是行业性荣誉奖,属于民间性质。
1996年7月,根据建设部“两奖合一”的决定,将1981年政府设立并组织实施的“国家优质工程奖”与“建筑工程鲁班奖”合并,奖名定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每年评选一次,奖励数额为每年45个。
“鲁班奖”有严格的评选办法和申报、评审程序,并有严格的评审纪律。
评审由评审委员会负责,协会只负责受理申报、组织初审和工程复查,不干预评选工作。
评委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区的专家组成,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定。
“鲁班奖”公布后,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将向获奖单位授予“鲁班奖”金像和荣誉证书,对主要参建单位颁发奖状并通报表彰。
获奖企业被允许在获奖工程上镶嵌统一的荣誉标志。
为记录这一荣誉,中国建筑业协会还会把“鲁班奖”编辑成册,将其载入建筑史册。
詹天佑奖1999年设立的“詹天佑奖”全称为“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是中国土木工程设立的最大奖项。
该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科技进步,进一步激励土木工程界的科技与创新意识。
因此,该奖又被称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
“詹天佑奖”之所以出台于世纪之交,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建筑事业必须依靠不断进步和创新进行变革,从而加快当代建筑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首届“詹天佑奖”颁发于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共有桥梁、隧道、房建、铁路、公路、港口、市政等21项工程获此殊荣,囊括了86个参建的设计、施工、科研单位。
“詹天佑奖”公布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将向获奖单位颁发“詹天佑奖”金像和奖牌、荣誉证书。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加快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支持电信运营、通信设备、垂直行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开展5G融合应用技术创新、集成创新、服务创新和数据应用创新。
深化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打好技术“组合拳”,不断培育5G应用新蓝海。
打造一批既懂5G又懂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芯片模组规模化发展,促进上下游跨界协同联动。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576.4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74.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0%;建设期利息570.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5%;流动资金7930.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35%。
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8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3325.36万元,净利润11110.3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32%,财务净现值18947.4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3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
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 ............................................................10一、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10二、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11三、 项目承办单位 ...........................................................12四、 项目建设选址 ...........................................................13五、 项目生产规模 ...........................................................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 .........................................................1313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 .........................................................13八、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九、 资金筹措方案 ...........................................................1414十、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十一、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1515十二、 项目综合评价 .........................................................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 .......................................................17一、 公司基本信息 ...........................................................17二、 公司简介 ................................................................18三、 公司竞争优势 ...........................................................20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20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2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1五、 核心人员介绍 ...........................................................22六、 经营宗旨 ................................................................23七、 公司发展规划 ...........................................................第三章 市场分析 ............................................................28一、 总体目标 ................................................................29二、 5G产业基础强化行动 .....................................................第四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31一、 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 ..................................................二、 5G应用安全能力锻造工程 .................................................3435三、 提振发展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现代产业体系 ..................................40四、 基本原则 ................................................................40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1六、 5G应用安全提升行动 .....................................................42七、 面向行业需求的5G产品攻坚工程 .........................................第五章 发展规划 ............................................................44一、 公司发展规划 ...........................................................48二、 任务及思路 .............................................................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 .......................................................51一、 公司经营宗旨 ...........................................................5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5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55四、 财务会计制度 ...........................................................61五、 5G应用创新生态培育示范工程 ............................................63六、 5G应用标准体系构建及推广工程 ..........................................63七、 5G应用生态融通行动 .....................................................65八、 保障措施 ................................................................第七章 SWOT分析说明 .....................................................一、 优势分析(S) .........................................................6769二、 劣势分析(W) ........................................................69三、 机会分析(O) .........................................................四、 威胁分析(T) ..........................................................70第八章 创新驱动 ............................................................74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创新名城建设的全球影响力 ............................78二、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79三、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81四、 质量管理 ................................................................五、 创新发展总结 ...........................................................82第九章 法人治理 ............................................................8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二、 董事 ..................................................................8589三、 高级管理人员 ...........................................................92四、 监事 ..................................................................第十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9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9495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评估 .....................................................一、 项目风险分析 ...........................................................9698二、 项目风险对策 ...........................................................第十二章 进度实施计划 .....................................................一、 项目进度安排 ...........................................................10110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02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 建筑物技术方案 ....................................................10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103二、 建设方案 ................................................................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10710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计划 .....................................................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109110二、 建设投资估算 ...........................................................112建设投资估算表.............................................................112三、 建设期利息 .............................................................11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13四、 流动资金 ................................................................114流动资金估算表.............................................................五、 总投资 ................................................................11511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1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16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 .....................................................11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1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1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2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2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2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2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2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26三、 偿债能力分析 ...........................................................12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十六章 项目总结 .........................................................第十七章 附表附件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30131建设投资估算表.............................................................13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33133流动资金估算表.............................................................13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3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3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3813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3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4014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4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4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4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144能耗分析一览表.............................................................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提升面向公众的5G网络覆盖水平。
中国建筑行业生态圈合作共赢大会举行——中国建筑企业家俱乐部(建企荟)大会同时召开

中国建筑行业生态圈合作共赢大会举行行 业industry 43企业拥有特级资质,40余家成员所在单位曾荣获鲁班奖。
“中国已经进入要素驱动到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建筑企业到了转型时期,企业只有抓住建筑业的工业化、绿色化、智慧化的发展新机遇,才能拥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转型升级是当前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李秉仁指出。
中国建筑企业家俱乐部(建企荟)秘书长、中建政研集团董事长梁舰认为,随着建筑业龙头企业集成度越来越高、建筑业分化越来越快,产业整合和跨界将不断加速,产业链竞争将取代企业竞争,联合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样的趋势下,“纵向一体化+横向联合体”的跨界经营模式将成为建筑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创新转型是赢取未来的核心举措。
五“HUI”融合,共建、共享美好未来HUI,“汇”集200多位“黄埔”校友跨班汇合,共谋发展之路。
11月12日,大会举行黄埔校友晚宴,200多位中建政研圆梦商学院黄埔校友首次实现跨班融合。
大家在倡导“学中玩、玩中链、链中创”的不一样的商学院,激发出开拓、相信、同行、梦想、初心、奔放、激情、潜行的企业家精神。
HUI,“慧”凝10多位智库专家精彩观点,赋能传播智慧。
建设新型智库是组织的一种情怀,也是创始人的一种情结。
11月13日,围绕“推动项目落地,为企业保驾护航,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贡献”的初心,以智库研究为体,以高质量发展为用,大会输出了系列核心观点。
“建议广大建筑企业,在资质改革期,早做战略、早做规划、早做布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总编辑叶昌元指出,媒体智库化是传统媒体突出重围的核心路径,也是媒体和企业互动互联的结合点。
“联合体成员界定好责任是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
”“现代化智慧医院应采用顶层思维,通过医疗专项的融合设计与集成建设来解决建院痛点,提升医院建设的质量、进度与效益”“建筑科技化是智能建造的未来,企业若想实现逆生长,就必然要为自身插上金融与科技的翅膀”等观点引发了热烈的探讨和共鸣。
英国工业2050战略

• 我国既面临经济发展转型与全球知识网络 时代新科技与产业革命交汇的难得历史机 遇,也面临着发达国家重振高端制造、实 体经济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 重挑战
• 创新设计与中国创造
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向“两 个中高”转换攀升,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要继续鼓励引 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更需要鼓励科学原创,鼓励 自主创新设计,突破基础核心技术,促进智能转型、绿色 发展,创造引领世界的产品、工艺技术与装备、经营服务 业态、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
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经营管理等不仅处于物理环境中, 还都同时处于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中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文艺术、生态环境等信息知识大 数据成为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全球宽带网络、智能交通物 流、云计算、云存储等成为创新设计与中国创造最重要的 基础设施 快速增长的全球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物质与文化需求,持 续增加的资源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科技与产业的创 新变革,人类发展理念的进步等,将促进创新设计与中国 创造的价值追求发展进化 将促使创新设计与中国制造服务向个性化、定制式、更加 注重用户对于人机物理功能、信息网络交互和精神文化更 完美的体验变化
信息网络、清洁能源、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绿色交通、 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空天海洋等领域酝酿着新的技术与 产业革命,将成为带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2年2月,美国政府为了保持其科技与产业创新优势地 位,推出《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NSPAM),将重 振先进制造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认为制造业不仅是经济 发展的支柱,而且是激励带动研发创新的重要基础 同年3月,奥巴马提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 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聚焦应用研究、教育培训、提升 创新能力和方法,以消除研发活动和制造技术创新之间的 断层,为重振美国先进制造提供技术支持 2014年,奥巴马又宣布“制造扩张伙伴关系”(MEP) 计划,投资建设“国家增材制造研究院”、“数字制造和 创新设计研究院”等15个研究院的同时,并每年投入25亿 美元推动“创客”发展,提升美国创意创造和创新设计制 造的竞争力
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Datwyler Cabling Solutions AG瑞士德特威勒布线解决方案公司Datwyler Cables+Systems (Shanghai) Co., Ltd.德特威勒电缆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精湛工艺始于1915 Excellent workmanship since 1915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atwyler Generic Cabling System Solutions屏蔽系统非屏蔽系统保障部件智能配线管理光纤系统页码目录德特威勒公司简介A-01U-17U-51U-114U-96U-122数据中心系统U-01德特威勒集团简介德特威勒集团于1915年在瑞士成立,全球员工近7000人,总部位于瑞士阿尔道夫。
德特威勒集团包括德特威勒控股公司和德特威勒布线解决方案公司。
近100年来,Datwyler以其专业化高品质的产品,领先世界的技术,卓越的安全环保特性,最完善的工程和服务支持闻名于欧洲和全世界。
德特威勒技术专家是国际技术委员会成员,拥有丰富的经验,对世界布线技术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德特威勒公司与全世界的大学和综合技术学院合作,根据国际标准、致力于布线系统的持续技术创新。
德特威勒公司的布线系统在欧洲占有60%的屏蔽市场,包括德国国家铁路、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的6类屏蔽项目及瑞士联合银行的7类STP屏蔽解决方案,2006年足球世界杯主赛场-慕尼黑安联体育场、瑞士联邦大厦的7类S/FTP屏蔽解决方案、以及在瑞士电信公司的高性能数据中心完整解决方案等等。
A-01DATWYLER德特威勒电缆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德特威勒电缆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由瑞士德特威勒公司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
我们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综合布线系统的全系列产品。
我们拥有先进的生产设施和管理模式,采用从法国、德国和瑞士引进的世界领先的双绞线生产设备。
这些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能力,而且确保了我们能够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王红会长出席2018年智能建筑行业智慧发展论坛并发表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上海。
为了有效地促进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推动智慧社会建设,探讨行业发展新动脉、新成果,共同迎来了“2018年智能建筑行业智慧发展论坛”的召开。
在此,我代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对2018年上海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的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与会来宾表示对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和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智能建筑与智杂志社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给予论坛大力支持的所有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王红会长出席2018年智能建筑行业智慧发展论坛并发表讲话今天的论坛云集了国内外知名领军企业和高校,邀请了众多行业资深专家,社会、智能建筑、人工智能、智慧养老等热点话题,结合智慧社会的建设实际,一起探寻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风起云涌和“智慧社会强势崛起的大环境下,智能建筑行业的前行路径希望在座的来宾,积极与我们的演讲专家互动分享你们的优秀经验,为今天的论坛内容添砖加瓦,为搭建一个轻松愉悦的交流平台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给与的支持表示感谢家!编辑整理/本刊编辑部2018年9月3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王红会长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智能建筑·智慧社会”——2018年智能建筑行业智慧发展论坛,并发表讲话。
王红会长讲话全文如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王红会长139月3日上午,由席媒控股冠名的“智能建筑·智慧社会”——2018年智能建筑行业智慧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
论坛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主办,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杂志社协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电气总工程师邵民杰主持。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会长王红、常务副会长梁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管清宝,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吴文方、副总工王小安,同济大学信息办主任许维胜,上海交大高级工程师、上海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沈忠明,上海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徐敏,上海电子商会智慧产业园区专委会秘书长金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