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最新版)
最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学课件教案-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BY 张胜利

货 币 的 职 能
价值尺度
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
张三在市场上用6元买一斤肉
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
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
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 偿军费2亿两白银
• 5、关于纸币、货币、一般等价物三者之间 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 A.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能代替货币执行各 种职能 • B.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都具有流通手 段的职能 • C.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 • D.纸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6 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 总量为 5000 亿件,平均价格为 8 元,在这一年 里货币平均周转 5 次。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 行量为 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 亿元,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 元,这会引 起 。 (A )
商品——用于交换 的 劳动产品
试一试 下列选项中属于商品的是 ( C ) B自产自用的粮食
A原始森林
C商店里卖的电器
D援助灾区的物
2、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
商 品 交 换 的 阶 段 最初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 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 货币—— 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 一般等价物
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 观念上的货币。
电脑6000元/台
用6000元买这台电脑时,货币执行了什么职能?
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1)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一、明确目标:考点点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货币的本质1.商品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3.货币的含义□货币的基本职能4.价值尺度5.流通手段6.其他职能□纸币7.优点和含义8.纸币的发行规律9.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二、立足基础:知识梳理(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一般等价物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其本质是_________。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 ________,它是货币 ____的表现。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五种职能。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和。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它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上的货币。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5.一般说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的货币。
支付手段是随着________的出现而产生的。
(三)纸币1.纸币是由(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2.纸币(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__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__成反比。
三、运筹帷幄:网络构建四、巩固提高: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般等价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B 、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C 、在各地都是一样的D 、作为媒介与货币的职能有共同之处2.原始社会人们有时用2只羊换一把斧子,这种交换表示的是( )A 、偶然的物物交换B 、扩大的物物交换C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D 、两只羊是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3.在商店中一台电脑标价为8000,这8000元 ( )①观念中的货币②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③是这台电脑的价值④是这台电脑的价格A 、①B 、①②C 、①④D 、②④4.国家之所以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高一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电子货币
是支付宝公司针对网上交易而特别推出的 安全付款服务,其运作的实质是以支付宝为信 用中介,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由支付宝替 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的一种增值服务。只需 拥有以下银行的网银服务,即可立即使用支付 宝付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 算机网络化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 贮存、转帐、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
(1)货币发挥了什么职能? (2)由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什么? (3)为什么货币执行这种职能要用现实的货币?
流通手 段含义
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 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重要 启示
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 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一
生活与消费
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知识目标
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产生、纸币与货币 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2、能力目标
透过现象认识货币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探究一:什么是商品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①对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 营、致富是受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不义之财终被夺,靠非法 手段攫取钱财,决没有好下场。 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联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③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 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利于国家、他人的有益的地方,用到有 利于自己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对 策
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上涨。 备 但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 注 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 一定是通货膨胀。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5069225页PPT

交换呢料;他又打听到有呢料的人,想用呢料
换针。幸亏这位旅行家带有钢针,他就用钢针
换来呢料,接着又用呢料换来沙里布的象牙,
பைடு நூலகம்
最后才换取了自己想要的小船。
一
说明:物物交换的缺陷性。这位旅行家换到
般 等
所需要的商品最简捷的方法是换到大家普遍乐 价
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取自己 物
所需要的商品。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 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呢?
背面
新版一元纸币的背面主景图案为杭州西湖,左 上方印有阿拉伯数字“1”,左下方印有面额 “1YUAN”,右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汉语 拼音和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字的“中国 人民银行”字样、面额,右下方为年号和“行 长之章”印鉴。
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纸币发行后,与现行的 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相同的货币职能。
手段职能时,不能用(观念 )上的货币,必须用
( 现实)的货币。
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
4.纸币的发行规律是:(量为限度
)。
5.一位同学从商店里买回一支钢笔,又把它作 为礼物送给了好朋友。这支钢笔( )
A是商品,因为它是从商店买来的
B不是商品,因为它是作为礼物送给朋友的, 没有用于交换
C要作具体分析,从商店买来时是商品,买来 后送给朋友不是商品,而是礼品
联系:(1)都有使用价值。(2)在商品流通中,纸币的发行 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练一练 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
1.商品必须具有两个要素:( )和( )。
2.货币的本质是(
),其基本职能是( )
和( )。
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件(新人教必修1)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件(新人教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8e5ea6e48d7c1c708a1458c.png)
思考回答: 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
商品?有没有价值?
是不是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虽然经 过了人类劳动,但它不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2)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其一,价值是 (2)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既然不是商品,就 谈不上价值. 谈不上价值.其二,劳动产品只有作为商品用于交换, 有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有必要化做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比 较其大小,商品才有了价值. 动比较其大小,商品才有了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 动产品同样可以满足人的某方面需要,但这只是它的 有用性或说使用价值, 而并非价值) 结论: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一切商品都有价值) 和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金银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 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 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了。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的产生过程
偶然的物物交换
(分工发展,需要交换)
扩大了的物物交换
(交换过程复杂,不方便)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金银固定充当一般 等价物,货币产生)
一、货币的本质
1.什么是商品
- 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注意:商品与非商品之间的身份是可 以转化的,商品一旦不用于交换或是离 开了流通领域,成了消费品或是待消费 的物品,就不再是商品了。
场景№1: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声声吆 喝:“鸡毛换糖!”义乌人的形象早已随之传遍五湖四海。
以《鸡毛换糖》为题材的城市雕塑
结论:之所以交换成功是因为
鸡毛和糖都是劳动产品,都要耗费一定的体 力和脑力。只有双方用接近等量劳动的产品互 相交换,彼此才会比较满意。 ▲经济学上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叫做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共37张PPT)

(
特
点
公式
其
他
1
) 第一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一种商 商品-商品 由于个人需求不同以及地域等限制,物物交换存在
从
品的价值偶然通过另一种
相当大的困难
商
商品表现出来)
品 交 换 的
第二阶段 扩大的物物交换(一种商 品的价值经常性地通过多 种商品表现出来)
商品-商品
阶 第三阶段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 商品-一般 一般等价物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表现其他
能
货币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易”“一手交钱,一手交
摆脱物物交换的困难,给商 货”等
品交换带来极大便利
贮藏手段 贮藏财富
其
他 支付手段 清偿或支付债务、税款、利
职
息、工资等
能
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 租”“存、贷款利息”“税 款”“工资”等 “购买外国货”“国际支 付”“国际结算”等
例 1
抗灾救灾过程中,免费发给群众的救灾物资。()
A.商品,因为这些物资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这些物资能满足抗灾需要 C.不是商品,因为这些物资没有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这些物资是普通物品
二、比较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
价
值
含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阅读郑板桥的《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 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 边。”(籴:买)据此回答5-6题。
高中政治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共41张PPT)

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其基本属性
①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本质: 一般等价物 ③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即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观念上的货币)
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 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③解决办法:请听下回分解---待续
(2)通货紧缩
①含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 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②表现:物价下跌
(6)纸币发行量与经济形势
原因
表现
措施
实质
误区1: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评析:只有当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误区2:流通手段就是商品流通。 评析: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具有不同的含义,流通手段强调 的是货币在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 行交换。
纸币发行规律: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假设一年内某国全社会待售商品数量为5000 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 次,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0亿元
实际发行: 20000亿元
过多: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过少: 商品卖不出去 物价下跌
通货 膨胀
通货 紧缩
误区3: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跌落就是通货紧缩。 评析:影响物价的因素有很多,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 涨,但物价上涨未必就是通货膨胀,只有持续的物价上涨才 是通货膨胀。同样,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跌落,但物价跌落 未必是通货紧缩。
【总结提升一】纸币的面值和购 买力: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 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 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 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 现的。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货币的其他职能(P7相关链接)
• 职能三 • 职能四 • 职能五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三
纸币
从货币的发展演变看纸币的产生 金属铸币
(会逐渐磨损)
金银条块
(不方便)
不足值的金属铸币
(不影响流通,具有极强 的符号意义)
电子货币
(方便)
纸币
(作为一种价值符号 而存在,充当交换媒介)
纸币的相关要点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和
(自然属性)
价值
(社会属性或本质属性)
脑筋再转弯
• 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吗? 否,货币的产生远在商品出现之后,它是商品交 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为什么金银会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其 他的商品? 这是由金银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体积小,价值 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管和携带.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经济生活离不开钱-------
?钱是怎么来的呢?是历来就有?
是天神创造?
还是……
一﹑货币的本质
(一) 商品
?什么是商品?你接触过哪些商品?
1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特征 (1)是劳动产品 (2)用于交换 二者缺一不可
(二) 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 的货币表现。
4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而非现实货币
基本职能二:流通手段
1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W—G—W) 3 商品流通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生产适销 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
决
现 体
?
定
货币的职能
(作用 用途)
货币有多少职能?
探究体验3
专卖店
98元
200元
130元
【设置问题】 (1)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 (2)标价牌上写的“××元,这里 的数量单位所表示的是什么?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很多,比如:
牲畜
布匹
贝壳
金银
为什么金银会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其 他的商品?, 这是由金银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体积小,价 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管和携带.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
偶然的物物交换
(1)货币的产生
扩大的物物交换
A
C
巩固练习
5.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交换。 这表明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
D
B.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祝大家学习愉快!
② 特征:a、是劳动产品
二者缺一不可
b、用于交换
练一练:
你认为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 自然界 的空气 你在使 用的笔 母亲为你 织的毛衣 朋友送的 生日礼物 雪山上待 售的氧气
回收的 啤酒瓶
思考
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
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思考: (1)在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去购物或交换?
因为它们有用,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商品的使用价值)
几点要求:习,完成作业。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预习提示:
1.什么是商品,其基本属性是什么?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4.纸币是怎样产生的?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
①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要使物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巩固练习
1.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之后,在商品交换中, 作为商品流通的工具或手段的是 A.货币 C.价格 B.一般等价物 D.交换价值
A
2.关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 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 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 殊的商品
纸币是怎样产生的?
(三)纸币
金银条块 铸币 纸币
金银条块每次交换都要称重量、查成色很不 方便。 金属铸币虽然在流通中会磨损,一般不影 响使用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加易于保管、携带 和运输。
2.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必须由国家发行。
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 使用的。
思考:我国还不算富裕,能不能多印发人民币,以尽
(3)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 实的货币?这表明什么?
(二 )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一:价值尺度 ①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的商品价值即为价格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而非现实货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含义 经济运行中出现 的物价总水平持 续上涨的现象。 危害
物价上涨,纸币贬值,购 买力下降,人民生活水平 降低,社会经济生活持续 混乱。
对策
通货 膨胀
适度从紧的货 币政策和财政 政策:
通货 紧缩
表现为物价总水 平持续下跌,通 常伴随着经济衰 退出现。
物价下降,影响投资者的 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 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
A.①③⑤
C.②④⑤
B.①②⑤
D.②③⑤
C
3. 商品和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产生的根本 原因是 A.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 D.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4.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和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 物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 A. 货币是商品,它的出现之前的一般等价物不是 商品 B.货币容易保存,其他的等价物不易保存 C.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他的不固定 D. 货币便于分割和携带,其他的都不便于分割和 携带
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稳健的货 币政策,扩大内 需
揭 开 货 币 的 神 秘 面 纱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 1、货币的本质 (2)商品的基本属性 (3)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1)价值尺度 2、货币的基本职能 (2) 流通手段 (3)其他职能 (1)纸币的含义 3、纸币 (2)纸币发行量的规律
高中思想政治学什么? 必修课程
必修1《经济生活》 必修2《政治生活》 必修3《文化生活》 必修4《生活与哲学》
1、什么是经济?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经
济
生产资料 所 有 制
(四环节)
经济 活动
生 产 分配 交 换
消 费 经济 (生产关系)
关系
经济: 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 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 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
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偶然的 物物交换 1只羊=3 袋米
扩大的物物交换 3袋米 1只羊= 1克黄金 … 10斤茶 产生了一般等价物 3袋米 1克黄金 =1只羊 … 10斤茶
一般等价物固 定在金银上, 货币产生 3袋米 1只羊 =1克 … 黄金 10斤茶
④商品流通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生产适销 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职能三 贮藏手段 •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 表保存起来 • 职能四 支付手段 • 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 职能五 世界货币 • 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
3、货币的其他职能
说明
●基本职能是货币一出现就具有的职能 ●其他职能是从基本职能中派生出来的
职能
在交 价值尺度易行 为中 实现
货币形态
观念货币 现实货币
公
商品---货币
式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商品---货币---商品
现实货币
/
常见:发工资、交税款、房租、还债务与利息、定金等
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
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 张三在市场上用6元买一斤肉
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富足? 不能。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既不是 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受客观规律——货 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3、纸币的发行量 商品价格总额 ②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
纸币发行太多,会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 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膨胀
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
(2)货币的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此回答
《荷马史诗》中提到,长发的希腊人卖酒,有的人用青铜去 换,有的人用铁去换,有的人用牛或牛皮去换,更有的人用 奴隶去交换。但是,这种物物交换往往不能成功,因为卖酒 的人并不需要所有对方的商品。因此,在物物交换的长期实 践中逐渐出现了( ) A、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 C、货币 D、扩大的物物交换
【探究活动4】
场景1:甲第一天卖完水果后,用卖水果的钱 在隔壁摊铺上(乙)买了文具用品。 思考问题: (1)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出现在商品交 换过程中有何不同? (3)卖主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 (4)如果卖不掉,对他会有什么影响?
2、基本职能二: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W—G—W) ③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用于交换 商品 (含义)
使用价值 价 值
劳动产品
商品 (属性)
点拨: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得到实现。
眼下,“彩铃”已经成为一些人的消费时尚,“听 觉经济”悄然而生。通过“彩铃”提供悦耳音乐或 问候语,让沟通从美妙的音乐开始,让热爱生活的 你有了表白心情的新方式。这表明“彩铃”( ) A、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是用于交换的一般物品 C、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D、有交换价值但不是商品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
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
块银元留给了小明 军费2亿两白银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偿
想一想:
《水浒传》里的人物 用 金、银 购买物品
现 代 社 会 的 人 用 纸 币 购买物品
① 发行规律: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发行太少,物价持续下降,消费者消费欲望不强, 使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通货紧缩
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吗?
算一算: 假设某国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是 1000万元,货币流通次数是5次,请问该 发行多少货币量? 200万元 若发行400万元,1元纸币相当于多 少元的货币购买力? 0.5元
(2)不同的东西为什么能够按一定比例去 进行交换?
因为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
商品的价值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