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与环境安全技术PPT课件( 85页)
第3章 计算机硬件与环境安全

1. 温度 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芯片都密封在机箱中, 有的芯片工作时表面温度相当高。 电源部件也是一个大的热源,虽然机箱后面有 小型排风扇,但计算机工作时箱内的温度仍然 相当的高,如果周边温度也比较高的话,机箱 内的温度很难降下来。 过高的温度会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无疑 将影响计算机的正确运行。
3.2.1 PC 机物理防护
机箱锁扣(明基)
这个锁扣实现的方式非常简单。在机箱上固定一个 带孔的金属片,然后在机箱侧板上打一个孔,当侧 板安装在机箱上时,金属片刚好穿过锁孔,此时用 户在锁孔上加装一把锁就实现了防护功能。 这种方式实现简单,制造成本低。但由于这种方式 防护强度有限,安全系数也较低。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3版)
2015/11/24
32
与机器硬件配套保护法
在计算机内部芯片(如ROM)里存放该机器 唯一的标志信息,软件和具体的机器是配套的, 如果软件检测到不是在特定机器上运行便拒绝 执行。为了防止跟踪破解,还可以在计算机中 安装一个专门的加密、解密处理芯片,密钥也 封装于芯片中。
19
3.1 计算机硬件与环境安全问题
3.1.2 计算机环境安全问题
4.电磁干扰 电气与电磁干扰是指电网电压和计算机内外的 电磁场引起的干扰。常见的电气干扰是指电压 瞬间较大幅度的变化、突发的尖脉冲或电压不 足甚至掉电。 这些干扰一般容易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有时还 会损坏计算机设备。
2015/11/24
2015/11/24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3版)
21
3.2 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
计算机硬件安全是所有单机计算机系统和计算 机网络系统安全的基础,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 是指用硬件的手段保障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 中的信息安全的各种技术,其中也包括为保障 计算机安全可靠运行对机房环境的要求,有关 环境安全技术将在3.3节中介绍。 本节将介绍用硬件技术实现的PC防护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可信计算和安全芯片技术以及 防电磁泄露技术。
2024版计算机系统的环境安全与安全防护(ppt3)

防护(ppt3)CONTENTS •计算机系统环境安全概述•物理环境安全防护措施•网络环境安全防护策略•系统软件安全防护方法•应用软件安全防护实践•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总结与展望计算机系统环境安全概述01环境安全定义与重要性定义环境安全是指计算机系统及其所在网络空间的安全,涉及硬件、软件、数据和网络等多个层面,旨在确保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重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环境安全对于保护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国家安全乃至全球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包括病毒、蠕虫、木马等,通过感染用户系统,窃取信息或破坏系统功能。
恶意软件如拒绝服务攻击(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等,通过消耗系统资源或阻塞网络通信,使系统瘫痪。
网络攻击利用人的心理弱点,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敏感信息或系统访问权限。
社会工程学攻击利用尚未公开的软件漏洞进行攻击,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破坏性。
零日漏洞攻击常见威胁与攻击手段法律法规与合规性要求国际法规01如《网络犯罪公约》、《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对跨国界的网络犯罪和数据保护提出要求。
国内法规02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规定了网络运营者、数据处理者的安全保护义务和法律责任。
合规性要求03企业和组织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确保计算机系统环境安全。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置潜在的安全风险。
物理环境安全防护措施02机房选址与设计要求机房选址应避免自然灾害频发区域,如地震带、洪水区等。
机房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如《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等。
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防火、防盗、防雷击等安全设施。
机房入口应设置门禁系统,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重要设备应设置独立的设备间,采取额外的物理访问控制措施。
应对设备间进行定期巡检,确保物理访问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安全PPT演示文稿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安全
计算机安全技术
2.1 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环境条件
2.1.5 振动和冲击 危害主要表现: ①触点接触不良,焊接部分脱焊,甚至造成断线。 ② 元器件及其连线移位、变形及相互碰撞,引起分布 参数变化、电感电容耦合发生变化,还会使电缆张力过大。 ③ 引起紧固零件松动、脱落,甚至撞击其它零件和部 件,造成零件损坏。 ④ 使磁盘机、磁带机等磁记录设备磁头破碎。 ⑤ 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现象,不仅 会造成零件、部件或设备的毁坏,而且会引起电路电感量 的变化,造成回路失效或工作状态改变。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安全
计算机安全技术
2.1 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环境条件 ( 3 )电压不足: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电压偏低。 ( 4 )掉电:是指在计算机运行中电网的瞬时 断电。 3. 电磁干扰 暂态电磁干扰、内部电磁干扰和静电放电干扰。 ( 1 )暂态电磁干扰:暂态电磁干扰是指瞬间 产生的而且维持时间很短的一类干扰。 ( 2 )内部电磁干扰:这种干扰是由系统内部 的集成电路芯片、电路板上的其它元器件或线路产 生的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安全
计算机安全技术
2.1 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环境条件 控制和降低机房空气的含尘浓度,通常采取: ① 对进人机房的新鲜空气进行过滤。 ② 进人机房的人员,最好经过一个缓冲间或一 段过渡走廊。有条件时最好设置一个风淋室,使进 入机房的人员经过风淋后再进入。 ③ 对重要的主机房,应严格控制进入人员,防 止流量过大。 ④ 工作人员应该戴工作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 ⑤ 制订合理的清洁卫生制度。
计算机安全技术
2.1 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环境条件
灰尘对计算机的危害,通常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灰尘对磁盘、磁带机等精密机械的危害。 ② 灰尘对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的危害。 ③ 导电性尘埃进入计算机设备内,沉积在电子线路表 面,清扫困难,会使金属腐蚀,甚至造成短路、断路或接 触不良。 ④ 灰尘使打印头或光路堵塞,造成打印出错或阅读出 错。 ⑤ 灰尘落入过滤器,会堵塞过滤器,使得进入设备的 空气量减少,从而引起机器过热。 ⑥ 有害气体对计算机的影响更为严重
计算机的安全(共20张PPT)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二、 流行病毒:
(3) 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是一个包含在一个合法程序中的非法程序,该非法程 序被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执行。一般的木马都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执行程 序,其中客户端是用于攻击者远程控制植入木马的机器,服务器端程序即是木马程 序。攻击者要通过木马攻击用户的系统,需先把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植入到用户的 电脑里面。当用户打开捆绑了木马的文件时,也同时运行了木马。
文件寄生(有的只存在于内存中),对网络造成拒绝服务,以及和黑客技术相结合等等。
第3页,共20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一、 计算机安全技术:
(6) 病毒防治技术:计算机病毒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要 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除了运行服务安全技术措施外,还要专门设置计算机 病毒检测、诊断、杀除设施,并采取系统的预防方法防止病毒再入侵。计算机病毒 的防治涉及计算机硬件实体、计算机软件、数据信息的压缩和加密解密技术。 (7)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介于内部网络或Web站点与Internet之间的路由器或 计算机,目的是提供安全保护,控制谁可以访问内部受保护的环境,谁可以从 内部网络访问Internet。Internet的一切业务,从电子邮件到远程终端访问,都 要受到防火墙的鉴别和控制。
第6页,共20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三、 流行杀毒软件的使用: 1. KV2006
简洁操作台
普通操作台
第7页,共20页。
计算机应用基教程
三、 流行杀毒软件的使用:
1. KV2006
查毒与杀毒
(1) 在简洁操作台中单击“查毒”或“杀毒”按钮。查毒或杀毒开始后,原先的“查毒”或“杀 毒”按钮将变成“停止”按钮,单击“停止”按钮可停止本次查毒或杀毒操作。 (2) 在普通操作台中单击“扫描目标”按钮,然后选择要扫描的目标。 (3) 其他查毒方式:当安装了KV2006后,文件夹窗口会显示“江民杀毒”工具栏。选择有 疑问的文件夹,然后单击“江民杀毒”工具栏中的“查毒”或“杀毒”按钮,或者右击此文 件夹,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江民杀毒”命令,也可进行查杀病毒。
计算机安全精品PPT课件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六、使用计算机注意事项
• 对于中学生来说,适当地使用计算机可 以有助于了解新技术、拓宽视野,对于 正常的学习是有益的。
•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沉溺于游戏之中, 则会妨碍学习。
• 一般使用计算机一小时左右应该休息一 下,做一下眼保健操,否则可能会影响 视力。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电子邮件、网 络共享、P2P共享、系统漏洞、浏览网页、移 动磁盘传播、打开带毒影音文件等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 它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
• “开玩笑”者制造的
• 报复者编制的
• 非法复制软件带来的后果
• 处于破坏目的,有意制造
三、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的 使用带来一定的危害,轻 者经过杀毒后系统仍然可 以使用,重者使系统瘫痪, 需要重新安装系统。
四、常见网络病毒
• 常见的网络病毒包括:木马病毒、后门 程序、蠕虫病毒、间谍软件、广告软件、 文件型病毒、引导区病毒等。
• 病毒的感染途径包括:与影音文件捆绑、 与正常软件捆绑、用户直接运行病毒程 序、由其他恶意程序释放等。
常见网络病毒
计算机环境安全》PPT课件

14
场地选择
2. 机房应避开尘埃,有害气体来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
易爆物品的地方
如果机房内尘埃多,尘埃进入磁盘腔内,极易落到磁头和磁盘 片之间而造成“划盘”;其他各种元器件上灰尘过多,则可造 成器件绝缘电阻减小,泄漏电流增加,出现机器误动作;或因 灰尘过多,空气潮湿以至引起元器件间放电打火,损坏设备
• 计算机环境安全
– 包括机房安全与应急计划
5
计算机环境安全
• 概念 • 机房安全
– 基础环境安全 – 机房安全等级
• 应急计划
6
基础环境安全
1. 实体设备的位置:
– 计算机设备不应放在行人拥挤、空气阻塞或卡车来往 频繁的地方
– 远离街道,远离火容易蔓延到的地方和易受洪水淹没 的地方
– 机房不应利用建筑物外层的房间, – 不应设在锅炉房附近或其它有潜在危险的区域 – 要避免放在有大变压器或发电机等强电磁辐射源附近
16
场地选择
4. 机房应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振动和
冲击对计算机的设备的影响很大,其主要 危害是:
会引起紧固零件的松动; 会导致元件及导线变形; 如果接点接触不良,则焊接部分可能会脱焊; 可能引起位移,电缆的张力过大等。
17
场地选择
5. 机房应避开对系统能产生影响的强电场,
强磁场的场所,以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大变压器 发电机 高压传输线 雷达站 无线发电站和微波中继线路
18
场地选择
6. 机房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
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7. 计算机房应该选用专用的建筑为宜,一层为动力, 配电,空调等,这样可以尽量缩短空调管道, 减少能源消耗,避免噪音等
计算机设备与环境安全 原理及分析 教学PPT课件

2. 计算机设备和运行环境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环境事故造成的设备故障或损毁 设备普遍缺乏硬件级安全防护
硬件中的恶意代码 旁路攻击
设备在线面临的威胁
2. 计算机设备和运行环境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环境事故造成的设备故障或损毁 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海底光缆中断
2. 计算机设备和运行环境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2. 计算机设备和运行环境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旁路攻击
攻击者还可以利用键盘输入录像、按键声音、按键振动、按键手姿 等获得键盘输入内容
2. 计算机设备和运行环境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旁路攻击 网传ATM机现双层键盘盗码器
2. 计算机设备和运行环境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旁路攻击 通过按键音还原360总裁手机号
❖ 美国国家安全局硬盘固件入侵技术揭秘: /neotech/6798.html
2. 计算机设备和运行环境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硬件中的恶意代码
USB
❖ 2014年世界黑客大会 BadUSB /articles/terminal/42616. html
环境事故造成的设备故障或损毁 游戏中,温度过高造成电脑卡机
2. 计算机设备和运行环境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环境事故造成的设备故障或损毁 湿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电脑正常工作
2. 计算机设备和运行环境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环境事故造成的设备故障或损毁
灰尘覆盖在硬件表面会影响散热;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 电子线路
❖ 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 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GB 50462-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 GB/T 21052-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物理安全
计算机硬件ppt课件

分辨率、灵敏度、响应速度、耐用性等。
输出设备
分辨率、色彩准确性、亮度、对比度、响应时间等。
输入输出设备性能指标与选购建议
选购建议 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类型和功能。 注意设备的兼容性和接口标准。
输入输出设备性能指标与选购建议
了解设备的性能指标,选择性能稳定 、质量可靠的产品。
参考品牌信誉和用户评价,选择有良 好售后服务的产品。
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开机无显示
检查电源是否插好,电源线是否损坏。
检查显示器连接线是否插好,显示器是否开启 。
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检查内存条是否插好,或更换内存条尝试。
电脑频繁死机或重启
检查CPU散热器是否安装牢固,散热膏是否涂抹均匀 。
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01
检查内存条是否插好,或更换内存条尝试。
AMD
ARM
专注于低功耗处理器设计,广泛应用 于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等 领域。代表产品有Cortex-A、 Cortex-R和Cortex-M系列。
与Intel齐名的CPU品牌,以高性能和 性价比著称。代表产品有锐龙( Ryzen)系列和霄龙(EPYC)系列。
CPU性能指标与选购建议
时钟频率
硬件与软件关系
相互依存
01
硬件和软件共同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二者相互依存、缺一
不可。
协同工作
02
硬件提供物质基础,软件则通过控制硬件实现各种功能,二者
协同工作以完成各技术的发展,硬件性能不断提升,为软件提供了更强大的
支持;同时,软件的不断优化也促进了硬件的发展。
02
中央处理器(CPU)
对未来硬件市场的展望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17
• 一般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的范围是 0℃~45℃,当环境温度超过60℃时, 计算机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温度每升 高10℃,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就会降低 25%。元器件可靠性降低无疑将影响计 算机的正确运算,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14
• 计算机硬件故障也会对计算机中的信息 造成威胁,硬件故障常常会使正常的信 息流中断,在实时控制系统中,这将造 成历史信息的永久丢失;磁盘存储器磁 介质的磨损或机械故障使磁盘文件遭到 损坏。这些情况都会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7
• 在硬盘或软盘的磁介质表面的残留磁信 息也是重要的信息泄漏渠道,文件删除 操作仅仅在文件目录中作了一个标记, 并没有删除文件本身数据存区,有经验 的用户可以很容易恢复被删除的文件。 保存在软盘上的数据很容易因不小心划 坏、各种硬碰伤或受潮霉变而无法利用。
29.05.2019
18
• 温度对磁介质的导磁率影响很大,温度过高或 过低都会使导磁率降低,影响磁头读写的正确 性。温度还会使磁带、磁盘表面热胀冷缩发生 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影响信息的正确 性。温度过高会使插头、插座、计算机主版、 各种信号线腐蚀速度加快,容易造成接触不良, 温度过高也会使显示器各线圈骨架尺寸发生变 化,使图象质量下降。温度过低会使绝缘材料 变硬、变脆,使漏电流增大,也会使磁记录媒 体性能变差,也会影响显示器的正常工作。计 算机工作的环境温度最好是可调节的,一般控 制在21℃±3℃。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11
• 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是不受操作系统安全 控制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 输出命令打印文件内容,输出设备是最 容易造成信息泄漏或被窃取的地方。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12
• 计算机中的显示器、中央处理器(CPU) 和总线等部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向外部 辐射电磁波,电磁波反映了计算机内部 信息的变化。经实际仪器测试,在几百 米以外的距离可以接受与复现显示器上 显示的信息,计算机屏幕上的信息可以 在其所有者毫不知晓的情况下泄漏出去。 计算机电磁泄漏是一种很严重的信息泄 漏途径。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13
•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中常常还 包括许多未公布的指令代码,例如DOS 操作系统中就利用了许多未公开的 80X86系列的指令。这些指令常常被厂 家用于系统的内部诊断或可能被作为探 视系统内部的信息的“陷门”,有的甚 至可能被作为破坏整个系统运转的“炸 弹”。
本章讨论计算机设备及其运行环境以及计算 机中的信息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和防护方法, 并介绍利用硬件技术实现信息安全的一些方法。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3
3.1 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威胁
• 3.1.1 计算机硬件安全缺陷 • 3.1.2 环境对计算机的安全威胁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第3章 计算机硬件与环境安全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1
本章主要内容
• 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威胁 • 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 • 环境安全技术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2
计算机硬件及其运行环境是计算机网络信息 系统运行的基础,它们的安全直接影响着网络 信息的安全。由于自然灾害、设备自然损坏和 环境干扰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的窃取与破坏等 原因,计算机设备和其中信息的安全受到很大 的威胁。
9
• 有些软件中包含用户身份认证功能,如 口令、软件狗等都很容易被有经验的程 序员绕过或修改认证数据。有的微机处 理器芯片虽然提供硬件保护功能,但这 些功能还未被操作系统有效利用。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10
• 计算机硬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容易搬移, 尤其是便携机更是如此。这既是优点, 也是弱点。这样小的机器并未设计固定 装置,使机器能方便地固定在桌面上, 盗窃者能够很容易地搬走整个机器,其 中的各种文件也就谈不上安全问题了。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8
• 内存空间之间没有保护机制,即使简单 的界限寄存器也没有,也没有只可供操 作系统使用的监控程序或特权指令,任 何人都可以编制程序访问内存的任何区 域,甚至连系统工作区(如系统的中断 向量区)也可以修改,用户的数据区得 不到硬件提供的安全保障。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15
3.1.2 环境对计算机的安全威胁
• 1.温度 • 2.湿度 • 3.灰尘 • 4.电磁干扰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16
温度
• 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芯片都密封在机 箱中,有的芯片工作时表面温度相当高, 例如586CPU芯片需要带一个小风扇散 热,电源部件也是一个大的热源,虽然 机箱后面有小型排风扇,但计算机工作 时,箱内的温度仍然相当的高,如果周 边温度也比较高的话,机箱内的温度很 难降下来。
4
3.1.1 计算机硬件安全缺陷
重点讨论PC机的安全 PC机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建立个人办 公环境,可以放在办公室的办公桌上。 这样既提供了方便,也产生了安全方 面的问题。与大型计算机相比,大多 数PC机无硬件级的保护,他人很容 易操纵控制机器。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5
• 即使有保护机制也很简单,或者很容易 被绕过。例如,CMOS中的口令机制可 以通过把CMOS的供电电池短路,使 CMOS电路失去记忆功能,而绕过口令 的控制。由于PC机的机箱很容易打开 (有的机器甚至连螺丝刀也不需要),
做到这一点是很容易。
29.05.2019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
6
• PC机的硬件是很容易安装的,当然也是很容 易拆卸的,硬盘是很容易被偷盗的,其中的信 息自然也就不安全了。存储在硬盘上的文件几 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DOS的文件系统的存储 结构与管理方法几乎是人所皆知的,对文件附 加的安全属性,如隐藏、只读、独占等属性, 很容易被修改,对磁盘文件目录区的修改既没 有软件保护,也没有硬件保护,掌握磁盘管理 工具的人,很容易更改磁盘文件目录区,造成 整个系统的信息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