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评价——动物安全和食品安全
转基因动物产品的标准

转基因动物产品的标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医学研究、工业制造等领域。
转基因动物产品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以获得特定的遗传特征或实现特定的生产目的。
然而,由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议性和风险性,转基因动物产品的标准也备受关注。
转基因动物产品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安全性标准转基因动物产品的安全性是最基本的标准。
任何一种新型技术或新型产品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监管。
对于转基因动物产品来说,其安全性评估应该包括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评估、外源基因对宿主动物的影响评估、产品的食品安全性评估等。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监管,才能确保转基因动物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二、质量标准转基因动物产品的质量标准应该包括产品纯度、活性、稳定性等方面。
其中,产品纯度是指产品中目标蛋白或目标物质所占比例,活性是指产品所具有的生物学活性,稳定性是指产品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这些质量标准是确保转基因动物产品能够稳定地生产和应用的重要保障。
三、标识标准对于转基因动物产品来说,其标识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标识标准应该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此外,对于转基因动物产品来说,还应该在标识中注明其转基因的信息,以便消费者进行知情选择。
只有通过明确的标识标准,才能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转基因动物产品。
四、伦理标准转基因动物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
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应该遵循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确保在不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对宿主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害。
此外,在进行人类用途方面的研究时,还应该遵循相关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
总之,转基因动物产品的标准应该是综合性的、科学性的、可操作性的。
只有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和监管机制,才能确保转基因动物产品能够安全、稳定地生产和应用,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转基因技术是一门分子生物学技术。
自诞生以来,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大规模种植,为世界粮食短缺、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存在,包括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等方面。
这给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尽管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但由于专业性的限制,而难以被大量推广和接受。
本文针对转基因食品的优良特性和潜在风险进行相关分析。
标签:转基因技术;食品安全;潜在风险;分析转基因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噬菌体、某些特定病毒、细菌中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人们所期望的产物,如乙肝疫苗、抗虫棉等,或转基因食品[1]。
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应用,可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缓解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2],因此,含转基因食品市场占比也越来越大。
但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争论一直存在。
质疑者主要担心转基因技术的不确定性,认为转基因食品在营养成分、毒理性、潜在致敏性、外源基因等方面存在风险。
1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转基因植物技术从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并在各国之间迅速推广。
第一例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转基因番茄。
在此后的20年中,世界转基因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迅速发展到1797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累计带来直接经济收益超过1500亿美元[3]。
我国在最初是引进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随后批准种植的转基因食品作物陆续包括番木瓜、番茄和甜椒三类。
除转基因作物外,转基因动物技术也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该技术能有效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并改良动物产品品质。
但是由于食品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转基因动物技术还没有食品产业化。
因此,本文主要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2 发展转基因作物的意义及优点转基因作物短时间的迅猛发展,是因为其较传统作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原则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原则转基因技术是新一代基因工程技术,它可以将任何动植物的基因特性转移到其他动植物中,使得转基因生物具有新的特性和性能,如抗病能力、抗虫能力、耐冻性和优质营养能力等。
为了保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原则的法规和规范。
一、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首要任务是认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一般来说,食品安全性认识涉及食物中的治安指标、有害物质含量、风险分析等内容。
科学家们依据已有的生物学原理和有关研究结果,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二、识别和评价转基因食品的不同性:不同转基因食品具有明显的不同性,因此,在识别和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时,必须考虑不同类型食品的不同性。
有些转基因食品可能与传统食品具有相似性,而有些可能具有较大的不同性。
为了更好地识别和评价转基因食品的不同性,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组成和性状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分析转基因食品的不同性,并识别与传统食品之间的有效差异。
三、评估转基因食品的风险:食品安全包括纯粹的食品毒理学风险和食品危害风险。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中,主要考虑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分子毒理学风险,也就是使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转基因食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以及抗性抗药性的发展情况等。
针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科学家应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性。
四、结合评价和控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制定规范仅仅是一个开端,实现安全性还需要科学家们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评价体系,而且还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制定法规和规范,搭建安全评价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落实转基因食品安全审查制度,客观地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全面控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确保社会的食品安全和公众的健康。
综上所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原则是用于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法规和规范,是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

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粮食、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期望增加作物产量、抗虫、抗病和优化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特点。
然而,一些人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们可能对健康和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环境安全性评估和食品安全性评估。
环境安全性评估主要是针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以保证它们不会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食品安全性评估主要是确定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过敏反应、毒性等。
1. 环境安全性评估环境安全是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安全要求转基因农作物具有对周围环境的最小影响。
在环境安全性评估中,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安全性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对常规作物、野生动植物以及土壤微生物等生态系统成员的影响。
(2)转基因农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杂交:实验室实验和田间试验都证明,转基因农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杂交是可预见的,一些转基因作物中的转基因基因可能会传至自然种群中。
(3)有效性与效果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及其转基因基因对目标病虫害的有效性,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种群的影响。
(4)生态特性评估: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的生长、繁殖、耐受力和抗药性等生态特性,以发现非目标性状的变异或不良效应。
2. 食品安全性评估食品安全性评估是保护公众的健康问题,也是评估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在食品安全性评估中,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1)物种源和转换农作物的确认:确认农作物中的转基因基因是来自于哪个物种,并对转换农作物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和确认。
(2)新物质的判定:评估新物质的3D结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毒理学等特性,以确定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转基因动物食品的安全性

随着 基 因工程 技术 的 发展 , 转基 因食 品 不断 涌现 , 而转 基 因动 物性食品 作为 一 种新 型 的食 品也 即将 呈 现 。美 国耶 鲁大学 的 G ro odn于 18 90年成功完成 了转 基 因小 鼠的转基 因 工 作后 一 转 基 因动 物 的 研究 得 到 了迅 速 发 展 。 目前 生 长 1,
国家可 能会以缺少 安全性 评价为借 口, 制发 展 中国家转 基 限
因动物 及其 产 品进入 国际 市场 ,因此 转 基 因食 品 的安 全性
评 价对我 国农产 品出 口具有重要 意义 。
越来 越受 到广泛关注 。传统 的毒理学食 品安全评 价方法 已不 能完 全适用于转基 因技术食 品。1 3 , 9 年 欧洲经济合作 与发展 9
维普资讯
安徽农 业科 学,ora o . u A n.c.07 3 (9 :88 89 Junl f ̄ i g Si 0 ,5 1)56 —56 mh 2
责任编辑
陈娟
责任校对
俞洁
转 基 因动 物 食 品 的安 全 性
王正鹏, 张树珍 (国 带 业 学 热 生 技 研 所海 海 5l) 中 热 农 科 院 带 物 术 究 ,南 口 70 l1
品主要 营养成 分 、 微量营养 成分 、 抗营 养 因子 的变化 、 有无 毒 性物质 、 有无过 敏性蛋 白以及转入基 因的 稳定性 和插 入突 变 等进行检测 , 重点 是检测其 特定差异 。 3 转基 因动 物食品 的安 全性评价 3 1 评价 的必要性 目前 科学 技术的 水平 还不 可能完全精 . 确地 预测 一个基 因在 一 个新 的遗 传背 景 中会 产生 什 么样 的 相互 作用 , 而转 基 因动物 食品 中基 因 的表 达受 环境 等多种 因
转基因安全评价

附录II转基因动物安全评价一、转基因动物安全性评价1 受体动物的安全性评价受体动物的背景资料:学名、俗名和其他名称;分类学地位;试验用受体动物品种名称;是野生种还是驯养种;原产地及引进时间;用途;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发生过不利影响;从历史上看,受体动物演变成有害动物的可能性;是否有长期安全应用的记录。
受体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各发育时期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命周期;食性;繁殖方式和繁殖能力;迁移方式和能力;建群能力。
包括受体动物的竞争性和侵占性行为对其在环境中建群能力的影响,种群大小对繁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对人畜的攻击性、毒性等;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可能性。
受体动物病原体的状况及其潜在影响:是否具有某种特殊的易于传染的病原;自然环境中病原体的种类和分布,对受体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对其重要的经济生产性能降低及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病原体对环境的其他影响。
受体动物的生态环境:在国内的地理分布和自然生境,这种自然分布是否会因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否为生态环境中的组成部分,对草地、水域环境的影响;是否具有生态特异性,如在环境中的适应性等;习性,是否可以独立生存,或者协同共生等;在环境中生存的能力、机制和条件,天敌、饲草(饲料或饵料)或其它生物因子及气候、土壤、水域等非生物因子对其生存的影响;与生态系统中其他动物的生态关系,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变对这种(些)关系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因此而产生或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态关系,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变对这种(些)关系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因此而产生或增加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潜在危险程度;涉及到国内非通常养殖的动物物种时,应详细描述该动物的自然生境和有关其天然捕食者、寄生物、竞争物和共生物的资料。
受体动物的遗传变异:遗传稳定性,包括是否可以和外源DNA结合,是否存在交换因子,是否有活性病毒物质与其正常的染色体互作,是否可观察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异常基因型和表现型;是否有发生遗传变异而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资料;在自然条件下与其他动物种属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的可能性;在自然条件下与微生物(特别是病原体)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的可能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与管理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食品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公众一直存在诸多疑虑和争议。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从科学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依据、方法以及管理策略,以期帮助公众更加理性、科学地看待转基因食品,同时也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转基因食品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明确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及其产生背景。
接着,将重点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依据,包括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如基因毒性评价、过敏性评价、营养学评价等。
还将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策略进行梳理,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公众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与管理视角,同时也期望能够为政府和相关机构在制定转基因食品管理政策时提供科学依据。
最终目的是推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健康发展,为人类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贡献力量。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方参与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确保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不构成潜在风险。
这一评价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遗传学、毒理学、生态学、营养学等,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需要从基因层面开始。
科学家需要分析插入的外源基因是否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过敏反应、毒性作用等。
这通常涉及到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产物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还需要关注其在生态环境中的影响。
这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
科学家需要通过长期的生态学研究,了解转基因作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况、繁殖能力、对病虫害的抗性等方面的情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还需要进行营养学评价。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2篇)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随着转基因技术向农业、食品和医药领域的不断渗透和迅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现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我国已正式成为WTO成员之后,面对进口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如何合理地利用WTO规则,保护我国人民健康,发展我国转基因产业,在国际商贸中争得主动,是摆在我国科技界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全性评价。
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遵循以科学为基础、个案分析、实质等同性和逐步完善的原则。
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毒性、过敏性、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标记基因转移和非期望效应等。
在“973”、“863”等科技计划中,我国科学家将以水稻、鱼等为对象,重点研究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预测毒理学和建立食物过敏人群血清库等关键科学问题。
食品安全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没有一种食品是百分之百安全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很自然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食品不仅是营养和能量的来源,还是文化和传统的标志,也是经济贸易的支柱。
在转基因食品展现光明前景的21世纪,根据国际发展趋势,综合科技、贸易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食品产业发展和安全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安全的科学技术研究,将有利于我国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通常人们认为传统食品是安全的,但随着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不断应用,食品安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相当多的食品安全风险的实质是科学应用的风险,这种风险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才能加以识别和控制。
安全性评价包括转基因食品与传统对应物的比较,集中于异同点的测定。
对整个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既要考虑期望效应,又要考虑非期望效应。
若新的或改变的危害,营养或安全问题被确定,要分析确定对人类健康的关系。
传统上讲,新种类的食用植物在上市前并未系统地对其进行广泛的化学、毒理学和营养学方面的评估(除非这些食物可能作为膳食的基本组成应用于特殊的人群,如婴儿),对于诸如食品添加剂或可能在食物中残留的农药要进行典型的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I h n f o s f t c n e a in [] 是 一种对 供 体的 “ 制” 复 。克 隆并 没有对 动 物 的 h a t a d o d a e y o s d r t o s J .
h ri g n o y 07 6 : 8 9 . 原基 因组进行任 何修饰 。关 于克 隆动物产 品的食 T e o e oI g , 2 0 ( 7) 1 8—1 7
禾 影 响 降 至最 / 。 0 0 J 、
出一套切 实可用 的转基 因安全性评价 体系 ,确定 转基 因风 险 的责任承担机 制 ,建立 全 性评价
动物 转基 因和克 隆的 目的都 是为 了更好 地利 的指导转基 因技术应用 的方针 。 译 自 :H P S K c h r B R E a s C r ... oha, .. vn. u- 用动物产 品 ,但这两种 技术有 很大 的区别 。转基 因技术 是将 外 源 的 D A导入 动 物 自身 的基 因组 N
[ 收稿 日期]2 1 8 O 0 卜O 一 1
对传 统的物种 造成威胁 。
两
2 1.9 0 D 7
畜 牧兽 医
海外文摘
用安全性 争议较小 。因为克 隆仅仅 是细胞核 的移 3 转 基 因动 物 自身 安全 性 评 价 体细 胞核移植产 生 的部分 克隆动物确 实存在 植 ,存 在 问题 也只 是 克 隆胚 基 因 组重 编 程 不完 健康 问题 。体细胞 核在卵胞质 中重编程 的不 完整 全 ,表观 遗传修饰异 常,会一定几率 引起 克 隆胚 性 ,导致 了克 隆动 物存在许 多 问题 ,如死胎 、胎 胎发育异 常 。而关于转基 因动物产 品的食用安全 儿 肥 大 、早 期 流产 、成 年 后表 型 和 解 剖 学异 常 性则存在 着很大争议 。世 界粮农组织和 世界卫 生 等 。转基 因技术和 克隆技术密 切联系在一起 ,所 组 织 成 立 了专 门 的专 家 组 讨 论 转 基 因动 物 产 品 的 对 以转 基 因 动 物 的 自身 安 全 问题 也 是 比较 突 出 的 问 食 用 安 全 性 评 价 策 略 。 目前 普 遍 认 可 的 是 “ 比 ,也就 是最 初 的 “ 实质 等 同性原则 ” , 题 。转基 因后 的动 物可能会 导致其解剖结构 、生 评价 原则 ” 理功 能和行为方 式上 的些许 改变 ,这些变化 可能 它 的基准 点是将传统 的 已经被认 为是 安全 的食 品 会对动 物 自身 的健康 造成影 响 。转基 因动物 的健 作为标准 。转基 因食 品如果在组成成分和 食用功 康评价 方法要 比普通 动物复 杂很多 。转基 因动物 能上 与传 统食 品没有 区别 即可被 认 为是 安全 的 。 对病 原 的敏感 性 ,对环境 的适应性都不 同于普通 转基 因动物转入 的外源 基 因会 出现 两种效应 :一 动物 。所 以对 转基 因动物健康 的评价要根据 具体 种是 期望效应 ;另外 一种是 由于 随机 插入导致 的 不可预测 效应 。大 部分的期望效应 都是希望在动 情况而 定。 动物 经过转基 因后 ,表 型及基 因型 的改变都 物体 内的特定组织表达 目标蛋 白;而不可预测效 可 能带着潜在 的风险 。风 险测定包括转基 因动物 应则 是这些蛋 白不像 预期 的那样表达 在动物 的特 NA随 机 插 入 表 达 在 人 们 基 因 漂 移 的测 定 、 转 入 基 因对 遗 传 性 状 影 响 的 测 定 组 织 中 ,而 是 通 过 D 定 以及 转基 因后 动物福利 、遗传多样性和 动物生 日常 食 用 的 动 物 组 织 中 。这 种 情 况 下 的 食 用 转 基 存 力的测定 ,这 些测定要跟 踪转基 因动物 的一生 因动 物 的组 织 是不 安全 的 。
畜牧 兽 医
海外文摘
转基 因动物 的安全性 评 动物 安 全和 食 品安
— —
周 艳华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 学院,
随着生物技术 的不断发展 ,疾病诊 断、食 品 环境的污染 。
安全 、人类营养 与健康 、动物安全和环境 保护等 利用转基 因动 物生产人类 药用蛋 白等非常规 方面都有 了显 著的改善 。生物技术在动物 上的应 畜禽产 品是 目前世 界上转基 因研究 的热点 。通过 用产 生 了一系列 商业化 的动物产 品。这些产 品投 将 某 些 医用 价 值 高 的蛋 白质 编码 导 入 动物 基 因 入 市场 前必须经过安全评 价机构 的严格测试 , 以 组 ,使这些转基 因动物在特 异的组织可 以高效表 保 证 其安 全 性和 优越 性 。根据 “ 防性 原则 ” 预 , 达 目标 蛋 白,成为生物 反应器 。提取这些动物 的 安全评价 机构在没有足够证据 排除转基 因产 品的 乳汁 、血液、精液等分泌物 中的蛋 白用于 生物制 风 险性之 前是不能通过安全评 价的 。面对越来越 药 。 此 外 , 目前 已成 功 培 育 出 “ 因 双 敲 除 基 多的生物 技术新产 品,安全评 价机构面临 的最大 猪 ” ,敲 除 了猪基 因组 中可 以导致人 类免 疫排斥 挑 战就是 缺乏切实可用 的评价 体系来评价这些产 的蛋 白编码 ,为实现异种器 官移植开拓 了广 阔的 品的安全 性 。其 中最难判定 的是当一项新 的生物 前景 。经 过基因选择和基 因修饰 的动物 多数情况 技术应用 到实践 中,它所 带来 的产 品用什么标准 下 目标基 因表 达不稳定 ,需经过特 殊 的繁育和选 将其定义为新产 品。 择 ,这 也 在 很大 程度 上 限制 了转 基 因技 术 的应 本文对现今转基 因和克隆动物 的安全 评价原 用 。 则作 以阐述 ,总结了 目前转基 因动物安全 性评价 2 转 基 因动 物 安 全 性 评 价 原 则 遇 到的 问题和挑 战,介 绍 了一些转基 因动物 安全 转基 因动物 目前被 认为是一个不 同于传统物 性 评 价 的想 法 。 种 的新产物 。转基 因动物 的鉴定 ,起源 追溯和遗
转唾液植酸酶基 因的猪 ,其唾液 中植 酸酶 的含量 术受益者和风 险承担者双方 ,即考虑技术使用者
显著增加 ,很大程度 上提高 了对饲料 中磷 的消化 和产 品消 费者 两方面 因素 ;⑤ 随着技术水平 的发 率,使其粪便 中磷 的排 出量显著 降低 ,减少 了对 展要不 断更新和 调整 已有 的法规 法则 ;⑥保护 生 物的遗传多样性和 环境安全 ,遗传 修饰物种不 能
用率 、降低动物 粪便对环境 的污染 、增加抗病能 物 的安全性评 价原则 :①基于最 大 限度地保证人 力等 。据报道 ,转抗乳房炎基 因的奶 牛相对于普 类 自身安 全 、动 物 自身安 全和 动 物福 利 的前提 通奶牛具有对 乳房炎更强 的抗性 ;转 生长激素基 下 ;② 确 立 明 晰 的技术 标 准和 安 全评 价 指 导法 因可 以明显 提高 羔羊 的生长速 度和饲 料利 用率 ; 则 ;③提供科 学严谨 的风 险评估 方法 ;④兼顾技
全 ;② 改善动物产 品的产 量和质量 ;③减少动物 传 统的分析方法加 以改进 。转基 因产 品安全评 价 排泄物对环境 的污染 ;④用于生物制药 。
策 略必 须 与 生 产 实 践 相 结合 ,广 泛 征 求 消 费者 们 现在 已经培育 出不计 其数 的转基 因动物 。转 的意 见 和 建 议 ,必 须 是 公 开 透 明 的 。 基 因技术 已广 泛用于提高动物 生长速 度和饲料利 以下是现今 公认 的一些关 于克隆 、转基 因动
价 全
1 生 产 转 基 因动 物 的 目的 和 意 义
传 评估是较难界定 的 问题 。随着转基 因动物越来
动 物 转基 因开始 于 8 年代 ,最初 在 小 鼠上 越 多 的被生产 出来 ,涉 及到 的动物安 全 问题 、食 0 获 得成 功 。科 学家们 可 以在 动物 基 因组 中插 入 、 品安全 问题等越来越 突 出。当务之 急是 如何将现 敲 除、激活和沉默相关 的基 因。 目前主要 出于 以 有 的安全管理机构 联合起 来 ,出台切 实有 效的安 下几种 目的生产转基 因动物 :① 改善动物 自身安 全 评 价 条 例 ,这 就 需 要 大 量 的 试 验 分 析 , 需 要 对
2 。 9 01 0 7
中使外源 基 因得 以表 达 ,而 克隆技术几乎可 以说
r n s a u o r g a g bi t c n O — e t t t s f e uI ti n e h oI — o
g deri ed Y— v a maI ni S i n C ad —ani aI an a m
及其所 产生 的后代 。测定一般 分为 以下几 步 :①
“ 比评 价 原 则 ” 的 前 提 是 转 基 因 食 物 和 传 对
定性测 定 。测 定风险 的存在 性质 。其 目的是为 了 统 的安全 食物必须 具有 可 比性 。对 比评价方法包 测 定在 何种水平 下 ,采用何种 方法可 以检测 到风 括三 方面 内容 :① 被转入 基 因 的分 子特 征分 析 ; 险 的存在 。注 重类 型 、数 量 、 时 间和 方法 的确 ②转基 因动物组织 的形态分析 ;③所 构成食物 的 定 。② 合群测 定 。合群测定 是人为 的制造某 些环 成 分 分 析 。这 种 方 法 是 一 种 不 错 的 方 法 ,除 了可 境 ,将试 验动物放 入其 中,来测定其对周 围环境 以用于评 价转基 因食 品外 ,还可用 来评价其他任 造 成 的风 险。主 要参数 有放 入数 量 、合 群 时 间、 何技术产 生 的新食 品,但 它仅仅 是在 现在 的科 学 投放频 率等 。测 定转基 因动物 风险性 时,就 是将 水平下 比较 实用 的一种评 价方法 。 综上 所述 ,克 隆技术 和转基 因技 术的发 明是 其 与普 通动物合群 ,然后测 定其对整个群体 的影 响。③ 结果测 定 。用来测定前 面试验所 导致 的结 生命科 学史上一次伟 大的革命 。然 而 ,任何一种 果 , 如 测 算 跟 踪 转 基 因 动 物 和 转 基 因 产 品 的 费 新技术 的开发和利用 都带有风 险性 ,就像核技术 用 、测 定合群后造 成 的遗传 多样性丢失 以及 合群 和汽车技 术一样 ,如 果可 以很好地控 制 ,它会 为 所 引起 的其他变化 等 。④ 风 险处理和发布 。安全 人类 的生活带 来很 多便利 ;如 果控制 得 不合理 , 性 测 定 的最 后 目标 是 将 检测 出 的风 险 处理 和 发 也 可 能给 人 类 带 来 灾难 。但 是 我 们 面 对 一 项 新 的 布 。根据 风 险处理 的结果来评价 安全测定方 法 的 科学技术 要积极地去利用 它 ,对其加 以调控 ,使 有效性 ,寻求最佳 的测定方法和 处理方案 ,将 不 其 向着 为人类服务 的方 向发展 。当务之急是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