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中断0和1

合集下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姜志海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姜志海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姜志海黄玉清刘连鑫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目录第1章概述2第2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结构4第3章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10第4章 MCS-51系列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3第5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资源的应用19第6章 MCS-51系列单片机并行扩展接口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 MCS-51系列单片机串行总线扩展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概述1.简述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微型计算机在硬件上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要部分;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存储器是存放数据与程序的部件;输入设备用来输入数据与程序;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用数字、图形等形式表示出来。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这三部分称为计算机的主机,而输入、输出设备则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由于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关键部件,所以常将它们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 Unit)。

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微处理器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集中做在一块集成电路上的一个独立芯片。

它具有解释指令、执行指令和与外界交换数据的能力。

其内部包括三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内部寄存器阵列(工作寄存器组)。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构成,各部分芯片之间通过总线(Bus)连接。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电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应用系统,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

3.简述在微型计算机中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的作用。

所谓总线,就是在微型计算机各芯片之间或芯片内部各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一组公共通信线。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知识版第3版)[王静霞]习题集标准答案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知识版第3版)[王静霞]习题集标准答案

习题 11.1 单项选择题(1) A (2)C (3)C1.2 填空题(1)硬件系统、软件系统(2)时钟电路、复位电路(3)XTAL1、XTAL2、RESET、EA(4)晶振1.3 问答题什么是单片机?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答: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是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它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memory)、基本输入/输出(Input/Output,简称I/O)接口电路、定时/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等,都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应用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输入、输出、显示等外围接口电路和控制程序,能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实用系统。

1.4 上机操作题(1)参考程序:#include <reg51.h> //包含头文件reg51.h,定义了51单片机的专用寄存器//函数名:delay//函数功能:实现软件延时//形式参数:无符号整型变量i,控制空循环的循环次数//返回值:无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延时函数{unsigned int k;for(k=0;k<i;k++);}void main() //主函数{while(1){P1=0x00;delay(20000); //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P1=0xff;delay(20000); //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2)参考程序:#include <reg51.h> //包含头文件reg51.h,定义了51单片机的专用寄存器//函数名:delay//函数功能:实现软件延时//形式参数:无符号整型变量i,控制空循环的循环次数//返回值:无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延时函数{unsigned int k;for(k=0;k<i;k++);}void main() //主函数{while(1){P1=0x55;delay(20000); //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P1=0xff;delay(20000); //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习题 22.1 单项选择题(1)C (2)A (3)A (4)A (5)A (6)D (7)C (8)A (9)A (10)C 2.2 填空题(1)外部程序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内部程序存储器、内部数据存储器(2)程序存储器(3)工作寄存器组、位寻址区、用户RAM(4)1us、2us(5)按键复位、上电复位(6)2、高2.3 回答题(1)P3口的第二功能是什么?答:P3口各引脚的第二功能如下表。

51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习题答案(1)

51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习题答案(1)
根据题意,只要使P1.0每隔1ms取反一次即可得到周期2 ms的方波,因而T0的定时时间为1ms。
解:计数初值X=216- T/T机=65536-1000/1=64536=FC18H
则TH0 = 0xfc
TL0 = 0x18
定时器0方式1时,TMOD=0x01
查询法参考程序:
#include<reg51.h>
同级或低级中断请求不能打断正在执行的中断;
同级中断源同时提出请求时按自然优先级响应:
单片机复位时,IP各位都被置0,所有中断源为低级中断。
自然优先级顺序是:/INT0→ T0 → /INT1→T1→TI/RI
5.答:有一按键接到单片机外部中断0引脚上,要求编程对按键动作进行计数和显示,达到99后重新由0开始计数(采用中断方式)。
答: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采用的是哈佛结构,即把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有各自的寻址系统、控制信号和功能。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的最大寻址空间64KB。
4.MCS-51单片机的时钟周期,状态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的含义是什么?当晶振频率为6MHZ时,它们分别为多少?
答:时钟周期:由振荡电路产生的时钟脉冲的周期;
MCS-51单片机提供了4个8位的I/O端口,分别命名为P0、P1、P2、P3,这些端口既可以按字节一次输入或输出8位数据,同时它们的每一位都可以独立进行输出或输出操作。
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既可以做定时功能,又可以做计数功能。
2.MCS-51单片机的P0-P3口在功能上各有什么用途和区别?当它们做I/O口使用时,具有哪些特点?
sbit p1_0=P1^0;
void main()
{
TMOD=0x01;

单片机外部中断实验报告

单片机外部中断实验报告

实验三外部中断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教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外部中断的原理及过程。

2、掌握单片机外部中断程序的设计方法。

3、掌握单片机外部中断时中断方式的选择方法。

二、实验内容如下图所示,P3.2设为输入,P2设为输出位,连有8个发光二极管D1~D8。

每当发生外部中断时,发光二极管以向下流水灯的方式点亮。

分别选择边沿触发外部中断放是和电平触发外部中断方式两种。

三、编程提示1、P3口是8位准双向口,具有双重功能:第一功能和P1口一样,作为输入输出口,也有字节操作和位操作两种方式,每一位可分别定义为输入或输出;第二功能定义如下:P3.0 RXD 串行输入口P3.1 TXD 串行输出口P3.2 INT0 外部中断0请求输入线P3.3 INT1 外部中断1请求输入线P3.4 T0定时器/计数器T0外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线P3.5 T1定时器/计数器T1外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线P3.6 WR外部数据存贮器写脉冲输出线P3.7 RD外部数据存贮器读脉冲输出线2、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外部中断0 03H定时器/计数器T1溢出中断0BH外部中断1 13H定时器/计数器1BH串行口中断23H3、外部中断的产生条件中断允许寄存器IE:EA ES ET1 EX1 ET0 EX0(1)外部中断源允许中断(中断0:EX0=1;中断1:EX1=1)。

(2)CPU开中断(EA=1)。

(3)外部中断方式CPU发出中断申请。

4、外部中断方式的选择控制TCON: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IT0是选择文字则外部中断0请求(INT0)边沿触发方式或电平触发方式的控制位。

前一方式IT0=1,后一方式IT0=0。

IT1是选择外部中断1请求(INT1)为边沿触发方式或电平触发方式的控制位。

前一方式IT1=1,后一方式IT1=0。

当8031复位后,TCON被清0。

5、外部中断电路负脉冲作为中断请求信号时,为了保证中断的唯一性,必须加上消除开关抖动的电路或者去抖动延时程序,保证每次只产生单脉冲,构成边沿触发方式外部中断电路。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若系统中只有一个中断源,则响应时间为3一8个机器周期。
1
6、"中断响应过程中,为什么通常要保护现场?如何保护?
答:
因为一般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都可能会用到累加器,PSw寄存器及其他一些寄存器。
CPU在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后,用到上述寄存器时,就会破坏它原来存在寄存器中的内容;一旦中断返回,将会造成主程序的混乱。因而在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后,一般要先保护现场,然后再执行中断处理程序,在返回主程序以前再恢复现场。
( 1)使计算机具有实时处理能力,能对外界异步发生的事件作出及时的处理( 2)完全消除了CPU在查询方式中的等待现象,大大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 3)实现实时控制
2、试编写一段对中断系统初始化的程序,使之允许INTO,INTI , TO,串行口中断,且使TO中断为高优先级中断。
解:
MOVIE , # 097H丫
保护方法一般是把累加器未卫SW寄存器及其他一些与主程序有关的寄存器压入堆栈。在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时,为了不使现场受到破坏或者造成混乱,一般规定此时CPU不响应新的中断请求。这就要求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注意在保护现场之前要关中断,在恢复现场之后开中断。如果在中断处理时允许有更高级的中断打断它,则在保护现场之后再开中断,恢复现场之前关中断。1入清叙述中断响应的CPU操作过程,为什么说中断操作是一个CPU的微查询过程?
7、89c51在什么条件下可响应中断?
答:
( 1)有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
( 2)中断中允许位EA =
1."即CPU开中断
( 3)申请中断的中断源的中断允许位为1,即中断没有被屏蔽( 4)无同级或更高级中断正在服务
( 5)当前指令周期己经结束
( 6)若现行指令为RETI或访问IE或IP指令时,该指令以及紧接着的另一条指令已执行完毕

华南理工大学单片机原理考试题及答案1

华南理工大学单片机原理考试题及答案1

华南理工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试题一、填空题1、MCS-51有 5 个中断源,有 2 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IP加以选择。

2、MOV PSW,#10H是将MCS-51的工作寄存器置为第2区。

3、用串口扩并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应选为方式0。

4、寄存器PC复位后为0000H。

5、PSW中RS1RS0=10时,R2的地址为12H。

PSW中RS1RS0=11时,R7的地址为1FH。

6、MCS-51中,T0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为000BH。

7、80C51中断有2个优先级。

8、80C51中断嵌套最多级。

9、MCS-51单片机访问片外存贮器时,利用ALE信号锁存来自P0口的低8位地址信号。

10、12根地址线可选4K个存储单元,32KB存储单元需要15根地址线。

11、三态缓冲寄存器输出端的“三态”是指高电平态、低电平态和高阻态。

12、74LS138是具有3个输入的译码器芯片,其输出作为片选信号时,最多可以选中8块芯片。

13、A/D转换器的作用是将模拟量转为数字量,D/A转换器的作用是将数字量转为模拟量。

14、单片机系统复位后,PSW=00H,因此片内RAM寄存区的当前寄存器是第0组,8个寄存器的地址为00H~07H。

15、假定SP=60H,ACC=30H,B=70H,执行下列指令:PUSH ACCPUSH B后,SP的内容为,61H单元的内容为,62H单元的内容为。

16、假定SP=62H,(61H)=30H,(62H)=70H,执行下列指令:POP DPHPOP DPL后,DPTR的内容为7030H,SP的内容为60H。

17、单片机的数据通信方式有二种,即串行方式和并行方式,其中串行方式传输距离较远,成本较低。

18、异步串行通信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共三种传送方向形式。

19、异步串行通信的帧格式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20、波特率的含义为每秒传二进制的位数,其单位为bps。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作业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作业答案

作业答案0-1绪论1.单片机是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即(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 和RAM))、(总线)、(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接口(I/O口))及(中断系统)等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2.什么叫单片机?其主要特点有哪些?解: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存放程序或数据的ROM和RAM)、总线、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接口(I/O口)、中断系统和其他多种功能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机,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单片机的特点:可靠性高、便于扩展、控制功能强、具有丰富的控制指令、低电压、低功耗、片内存储容量较小、集成度高、体积小、性价比高、应用广泛、易于产品化等。

第1章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15.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中有多少根I/O线?它们与单片机对外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各有多少位?对外可寻址的地址空间有多大?解:MCS-51系列单片机有4个I/O端口,每个端口都是8位双向口,共占32根引脚。

每个端口都包括一个锁存器(即专用寄存器P0~P3)、一个输入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

通常把4个端口称为P0~P3。

在无片外扩展的存储器的系统中,这4个端口的每一位都可以作为双向通用I/O端口使用。

在具有片外扩展存储器的系统中,P2口作为高8位地址线,P0口分时作为低8位地址线和双向数据总线。

MCS-51系列单片机数据总线为8位,地址总线为18位,对外可寻址空间为64KB。

25. 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的是哪组工作寄存器(R0-R n)?它们的地址是什么?CPU如何确定和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组(R0-R n)?解: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的是第0组工作寄存器。

它们的地址是00H-07H。

CPU通过对程序状态字PSW中RS1和RS0的设置来确定和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组。

27. MCS-51单片机的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是如何定义的?当主频为12MHz的时候,一个机器周期是多长时间?执行一条最长的指令需要多长时间?解:时钟周期又称为振荡周期,由单片机内部振荡电路OSC产生,定义为OSC时钟频率的倒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1

一、填空题1、若采用6MHz的晶体振荡器,则MCS-51单片机的振荡周期为____2/12us_____,机器周期为_______2us________。

2、MCS-51单片机共有 5 个中断源,由IE 寄存器设定中断的开放和禁止;每个中断源有两个优先级,由IP 寄存器设定。

3、单片机的内部RAM区中,可以位寻址的地址范围是_________20H~2FH ,特殊功能寄存器中,可位寻址的地址是_______80H~FFH 。

4、MSC-51单片机引脚信号中,信号名称带上划线的表示或低电平时该信号有效;可外接电路5、6、若由程序设定函数是C语言的基本单位。

RS1、RS0=0、1,则工作寄存器R0~R7的直接地址为____08H~0FH 。

7、串行口通信方式2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存器的RB8 位中保存。

8、MCS-51内部提供 2 个可编程的16 SCON 寄位定时/计数器,定时器有 4 种工作方式。

9、在C51中,变量的数据类型说明为bit,则其取值范围是1 。

10、串行口方式3发送的第9位数据要事先写入SCON 器的RB8 位。

0 或寄存11、MCS—51单片机外部中断请求信号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在电平方式下,当采集到P3.2 或P3.3引脚的有效信号为低电平时,激活外部中断。

12、CPU又称MPU ,一般由运算器和控制器13、使用两部分组成。

DPTR作间址指针进行寄存器间接寻址时,其寻址能力为所有存储器。

14、整型变量的占用的存储空间是两个字节;字符型变量占用的存储空间是一个字节15、ALU指的是算术/逻辑单元。

16、MCS-51单片机的中断源分别是外部中断0 、定时/计数器0 、外部中断1 、定时/计数器1 、串行口接收/发送中断。

17、KeiLC51软件中,工程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Uv2______,编译连接后生成可烧写的文件扩展名是_____.hex______二、选择题1、C语言中最简单的数据类型包括(B/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