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麻疹季节性流行规律分析
麻疹流行特征、防控策略及研究新进展

应急接种
在麻疹疫情爆发时,对接触过 麻疹患者的人群进行应急接种 ,以控制疫情扩散。
强化免疫
在特定时期或针对特定人群进 行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提高 人群免疫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监测与预警系统
01
病例监测
对麻疹病例进行监测,收集病例 信息和流行病学数据,了解疫情 动态。
02
03
实验室监测
预警系统
对疑似麻疹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 确认病例并了解病毒变异情况。
对策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防控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加 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加强监测和 疫情分析,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变异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研究麻疹病毒变异的生物学特征,包 括病毒复制、传播和致病性等方面的 变化,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 据。
麻疹与其他疾病的关联研究
麻疹与结核病的关联
研究麻疹与结核病之间的关联,探索麻疹病毒感染是否增加感染结核病的风险, 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麻疹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
研究麻疹病毒感染与免疫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了解麻疹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我国麻疹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接种率
根据调查数据,我国麻疹疫苗接种率 达到95%以上,但不同地区和群体间 存在差异。
影响因素
影响麻疹疫苗接种率的因素包括家长 对疫苗的认识和态度、接种服务可及 性以及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等。
我国麻疹防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挑战
尽管我国麻疹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疫苗覆盖率 不均、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部分地区免疫规划管理薄弱等 问题。
母婴传播
麻疹季节性的研究及其对预防接种安排的意义

麻疹季节性的研究及其对预防接种安排的意义
叶克龙;胡时豪;黄瑾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
【年(卷),期】1989(12)6
【摘要】对上海市徐汇区1956~1985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麻疹有明显的季节性,初夏高峰在双年6月,冬春高峰在单年1月。
大规模接种后每年4月有一晚春高峰。
季节高峰的成因是多样的,既有麻疹病毒的生物学因素,又受宿主因素和社会生活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在不同季节高峰中的作用主次不同,在不同时期作用方式也不同。
这种情况可能不限于麻疹。
季节的低谷期是麻疹传播之链中的最脆弱之处,这是安排麻疹预防接种的最好时机。
【总页数】4页(P328-331)
【关键词】麻疹;预防;疫苗接种
【作者】叶克龙;胡时豪;黄瑾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市徐汇区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1.101
【相关文献】
1.非索非那定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J], 王瑞琦;张宏誉;王钟岩;薛卫国;杨雪源;刘全忠;李明;郑青山
2.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研究 [J], 孙中林
3.四川省垫江县40年麻疹季节性与灰色预测研究 [J], 伍树明;金敬;郑素容;向治华;谭克昌
4.中医辨证治疗46例儿童季节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王威
5.四川省垫江县40年麻疹季节性与灰色预测研究 [J], 任树明;谭克昌;向治华;金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景宁县148例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文 艇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9 f02 04050 0 7 3 2 0) 591. 0 J 2
我 县于 16 96年 开 始使 用 麻 疹 减 毒 活 疫 苗 ,18 95年 实 行 计划 免 疫 按 月 接 种 .除 19 90年 出现 过 麻疹 点 状 暴 发 外 ,其 发病 已得 到有 效 控 制 .井 有 几 年 无 麻 疹 病 例报 告 。 从 20 01 年 的 】月 】 3日报 告首 例 病 例 起 至 7月 2 日止 .垒县 共 报 告
了 18 麻 疹 病 例 ,在 采 用 麻 苗 应 急 免 疫后 .疫 情 才 得 以 4倒
结
果
1 发病 宰 与 死 亡 辜 共 发 病 18例 . 发 病 率 为 8 1 I 4 37/O 万 .死 亡 1 ,死 亡 率 为 0 6 g 例 3 o 2 病 仔 分 类 18倒 麻 疹 病 例 中 .其 中 临 床 谤 断 t 0 4 3 9倒
少为 【 例 ( .8 ) 年 龄 最 小 4个 月 最 大 为 4 1 D6 % 5岁 4岁
维普资讯
浙 江预 防 医 学 2 0 02年 第 1 4卷第 5期
Z ㈣ EPe e .M y20 ,V I 4 o hi i i M d 0 2 o I ,N 5
维普资讯
浙 江预 防 医学 20 02年第 【 第 5 4卷 期 Z eagP e .M y 02 0 1 ,N 5 hjn mvM d i a 0 .V j 4 病学 分 析 4
刘 希 标
中周 分 娄 号 R 1 5 】1
平 息 为 丁解 我 县麻 疹 流 行 特 赶 .分 析 流 行 因 素 ,现 将 流
行 病 学 谰 查结 果 报 告 如 下 。
季节性荨麻疹有哪些特点?

季节性荨麻疹有哪些特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很多人可能都曾有过被它困扰的经历。
而季节性荨麻疹,则是荨麻疹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的发作与季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季节性荨麻疹都有哪些特点。
首先,季节性荨麻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作规律。
比如说,在春季,万物复苏,花粉、柳絮等过敏原大量出现,这时候就容易引发春季季节性荨麻疹。
而到了秋季,天气逐渐干燥,空气中的尘螨、真菌孢子等增多,可能导致秋季季节性荨麻疹的发生。
患者往往在特定的季节里,症状会明显加重或者频繁发作。
从症状表现上来看,季节性荨麻疹和普通荨麻疹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
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红斑、风团,伴有剧烈的瘙痒感。
这些风团通常会突然出现,大小和形状不一,可能单个存在,也可能融合成片。
瘙痒感往往十分强烈,让患者忍不住去抓挠,可越抓越痒,甚至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与普通荨麻疹相比,季节性荨麻疹的风团可能更加顽固,持续时间更长,消退后也容易留下色素沉着。
在发病原因方面,季节性因素是导致季节性荨麻疹的关键。
以春季为例,花粉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有些人对特定的花粉过敏,当吸入花粉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荨麻疹的发作。
此外,气温的变化、湿度的改变、紫外线的强度等也可能成为诱因。
比如,在夏季,高温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刺激皮肤,引发荨麻疹。
在冬季,寒冷的空气可能导致血管收缩,皮肤的敏感性增加,从而诱发荨麻疹。
季节性荨麻疹的病程也有其特点。
有些患者可能只是在某个季节里短暂发作,经过治疗或者随着季节的过去,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完全消失。
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较为顽固,每年在相同的季节都会反复发作,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对于患者的影响,季节性荨麻疹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负担。
由于瘙痒难忍,患者的睡眠质量往往会受到影响,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
长期的反复发作还可能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分析

[6] 唐武 , 李佳 .2015 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7,15(1):29-32.
投稿邮箱:sjzxyx88@
控制策略可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做好麻疹疫苗常规接种 工作,可通过社会通知、短信提醒及电话等方式提供适龄儿 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有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②加强对 流动儿童管理,通过对流动儿童建卡、建证起到提高麻疹疫 苗接种率的作用,且与学校及托幼机构做好相应查验证工作, 即针对新入学学生定期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③加强 麻疹监测工作: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中心要求开展麻疹疫情 防控工作,定期通过到社区宣传起到控制麻疹疫情的作用, 且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有利于提高应对麻疹疫情反应速度 及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麻疹流行主要因素在于易感人群的积累,在临 床上做好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十分重要,有利于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张玉凤 , 曾纪梅 , 曾文博 . 洞口县 2015 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和控制策略探讨 [J]. 应用预防医学 ,2016,22(3):240-241.
[2] 刘小平 , 李娜 . 呼和浩特市 2011-2013 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及控制对策 [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10(4):275-276.
3 讨论
6-8 月龄婴儿发病主要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婴儿体内母传 抗体水平明显降低,接触患者后就容易感染。成人发病的主 要原因:一是从未接种过疫苗或者从未患过麻疹;二是虽然 幼时接种过麻疹疫苗但未复种,使体内抗体水平降低而成为 易感人群。大量研究显示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普遍较低, 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母传麻疹的抗体水平,与小于 6 月龄
牧区麻疹不同时期的流行特征

监测 Ⅲ 遥 感 监测 江滩钉 螺孳 生地
1 9 1 I 9 2 2 9 9. I 9 — 0
I M a n J 9 l e B,Hu o h OK,F he P ta Te p r t aaf r e l D e l r m ea ̄c d t 1 ∞
 ̄ t i n ey a d t e dsrb t n o c i uo &i n Eg p d]e img r n h itiu i fs hs smi ̄ i y t t o t s
发 病 为 主 , 全 年 的 6 . 6 , 与 牧 民 春 夏 季 逐 水 草放 牧 生 占 72 % 这 9 % , 均 发 病 率 2 6 1 万 , 亡 率 0 1 / 0万 。 死 率 7 年 4 8 /0 死 .11 病 0 4 % , 病 率 由计 划 免 疫 前 的 70 4 /0万 降 到 计 划 免 疫 4 发 1 9 1 后 的2 .6 1 4 8 /0万 , ~5年 流 行 1次 , 病 强 度 减 弱 , 3 发 仍 春 夏季 节 为 主 , 区 分 布 无 明 显 特 征 。 地
维普资讯
20 0 2年 4
2 0 Vo 2 No 2 02 l 3.
,
m 豳sⅡ m∞ t P Le . NAs。2 0 9 I 3 一 4 3 0 0, 7:4 8 I4
的分布.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9 8 1 : — . 19 .0 6 7 9 2
A pi d n 0 p lao f c
1 Z o 8 hu
, Ma n B Kr t sn T l e J , i e e K, e o sn t
2 用 晓 农 , 晓 抒 , 宁生 . 4 胡 孙 等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应 用 于 血 吸虫 病 的 中国血 吸虫病 防治 杂志
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分析

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河南省麻疹(measles)流行的季节性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分析河南省麻疹季节性发病规律。
结果2007-2011年河南省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分布M 值为0.463;平均角为所对应的日期即麻疹的发病高峰日为4月8日,经平均角的Rayleigh’test,Z=6729.17, P<0.01,发病高峰日的95%可信区间为4月7日-4月9日;发病的流行高峰期为1月26日-5月19日。
结论2007-2011年河南省麻疹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征,1~5月为该病的流行高峰,应在此流行高峰期之前开展针对性的强化免疫等防控工作。
麻疹(measles)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度已经减弱到较低的水平,且平均发病年龄后移。
但在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地区易造成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或流行[1~2]。
为能够进一步精确估计麻疹的流行高峰,更好的控制局部暴发,应用圆形分布法对河南省2007-2011年麻疹发病的季节性规律进行探讨,旨在为制定麻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7-2011年河南省麻疹疫情监测数据资料,并逐月进行统计汇总。
1.2 方法1.2.1 集中度[3,4] 采用集中度方法对2007-2011年河南省麻疹的发病进行季节性分析,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集中度M:M表示集中度,表示离散度,ri表示月累计发病数与其全年累计发病总数之比,下标i表示月份。
1.2.2 圆形分布圆形分布法是利用三角函数变换的原理将具有周期性变化的原始数据转换成线性资料的一种统计学方法。
可以用平均角表示一组圆形分布资料的集中分布的趋势[5]。
将1年365.25636d分成为360°,1d则相当于0.9863°。
麻疹疫情分析

麻疹疫情分析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麻疹病例的增加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麻疹疫情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疫情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防控措施等方面。
一、疫情发展趋势分析1. 病例数量变化趋势:根据统计数据,过去五年内,全球麻疹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
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病例数量占比较高,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率较低。
2. 疫情地域分布:麻疹疫情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区。
其中,非洲地区是麻疹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由于卫生条件不佳、疫苗供应不足等原因。
3. 年龄和性别分布: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儿童。
男女性别比例相对均衡。
二、影响因素分析1. 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手段,疫苗接种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疫情的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卫生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疫苗接种率较低,从而增加了麻疹的传播风险。
2. 卫生条件:卫生条件不佳也是麻疹疫情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清洁饮水、卫生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容易导致病毒的传播。
3. 人群流动性:人群的流动性也是影响麻疹疫情传播的重要因素。
人口密集的地区、移民流动频繁的地区容易出现疫情的暴发。
三、防控措施分析1. 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是控制麻疹疫情的关键。
各国政府应加大对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提供免费或补贴疫苗接种服务,同时加强疫苗供应链的建设。
2. 卫生宣传:加强对麻疹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向公众传达正确的卫生常识和防控措施。
3. 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4. 强化卫生设施建设:加大对卫生设施的投入,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5.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麻疹疫情。
各国可以分享经验、资源和技术,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麻疹的防控工作。
四、结语麻疹疫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麻疹疫苗 ( MV) 的推广 应用 和预 防接 种工 作的 深 入开展 , 麻疹 的发病 大幅度减 少 , 全国 ( 未包括 香港 、 门特 关 。 澳 麻疹在全国仍是~个 严重疾病 , 云南 属于 高危地 区 J , 别行政区和台湾地 区) 9 5~20 19 04年 麻疹 发病率 降 到 5 1 /0 万左右 ] 。有研究 表明计划免疫实 施前后麻 疹流 行发病率 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和强化免疫后 , 麻疹 流行病学 分析与监 测 麻疹发病率趋 于稳定 , 虽然 0— 8岁儿童是麻疹发病 的 降低 了 9 .2 L , 9 0 % | 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 效益 。本 文分析 了 标明 , J 。但麻疹 年龄统计显示 , 表明麻疹的发病年龄向 普洱市计划免疫实施前后麻疹 流行情况 , 特备是对其季节性 高危人群 J 学龄儿童发病数构成 比增加 J 。 的变化进行分析 , 对进一步认识普洱麻疹的流行有一定参考 大年龄组推移 , 自从麻疹 疫苗使用后 , 尤其是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和强化 作用 。 麻疹的发病季节呈 单峰形 分布 , 春季病 例 占半 数 以上。 免疫 后 , 控制麻疹的流行 起 了积极作用 , 有资 料表 明使用麻 即使 在 广 泛 使 用 麻 疹 疫 苗 的 今 天 , 以 春 季 为 多 发 季 疹疫 苗 前 的平 均 发病 率 是 4 6 1/0万 , 均病 死 率 1 仍 5.5 1 平 . 节¨ 。经 圆 形 分 布 统 计 计 算 , 以得 到 确 切 的定 量 数 5 % , ] 可 2 使用麻疹疫 苗后 的平 均发病 率 , 死率 , 病 分别 降至 l , 6 据 ] 。本 研究显示普洱市发病高峰点是 3月 2 9日, 结果提 5 /0万和 0 1% , 01 .5 特别 是全 面实行儿 童计划免疫 来 , 平均 充分说 明通过预 防接种 麻疹疫苗 , 预 示无论是开展麻苗预防接种前 , 还是开 展计划 免疫 以后 , 麻 发病率进 一步 降低 , 麻疹 的 疹在我市均有明显季节升高 的特征。提示 注射麻 疹减 毒活 防麻疹 的效果是显著 的。可见预防接种麻疹疫苗后 , 发病 较高 , 使用麻 疹 疫苗及开展冷链运转工作 , 虽能大 幅度 降低 了流行 强度 , 延 流行强度 明显减弱 。麻 疹疫苗 接种前 , 全面实行 儿童计 划免疫后 ( 冷链运 长麻 疹流行的周期 , 但不能改变麻疹发病有随季节 升降的规 疫苗后发病率 明显下降 , 转期 ) 发病 率较大幅度下 降。 律。 普洱市思茅 区 20 0 8年发 病率 已经仅 4 3 1 . /0万 。开展 经检验不同组 发病角均数 ( ) a 的差别有 显著性 , 明我 表 计划免疫来普洱年平均麻 疹发病 率低 于临沧市平 均发病率 区麻疹发病 高峰越来越后移 , 这与许多文献报导 相符合
和措施 。
关键词 麻疹 ; 季节性 ; 圆形分布 [ 中图分类 号] R 1 . 511 文章编码 :0 1 8 3 (0 0 O o 2 10 — 1 1 2 1 )1一 0 6—0 2
[ 文献标识码] B
学科分类代码 : 3 02 5 2 .45
16 9 1 为第 2 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 疫苗 , 其是开 展计划 免疫 以来 , 展麻疹 接种 但 尚未 开展计 划免疫 年代 ( 9 7~18 ) 尤 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发病例数大年龄组儿 童 组 , 开展计划免疫及冷链 运转以来为第 3组 ( 9 1 以后 ) 18 年 。 比重增加 , 发病季节 后移 “ 。近几年 在普 洱市县 、 村 1 3 圆形分布的计 算公 式方 法见 文献 J 乡、 . 。 分别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强 化免疫活动 , 麻疹 的发病 率 、 死亡 14 一年 以 3 5天计算 , . 6 发病 的集 中时 间加减 一个标 准差 率、 病死率逐年减少 , 但发病 的季节变化 尚不清楚 , 了解普 为流行 高峰期间 ( a ) 为 即 ±s 。 洱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变化 , 了解麻 疹发病情 况 和流行规 律 , 15 使用 P M 3 1 . E S . 统计 软件包进行 统计 处理 为制定麻 疹控 制策 略提供依据 , 用圆形分布的方 法对全市 2 结 果 今 麻疹发病季节性作一分析。 经 圆形分布计算 , 到了各组 发病 的集中度 量值 r各组 得 , 1 材料与方法 角均数 ( ) a 日及流 行高峰 期间 ( a±S 。进 一步推算 出普洱 ) 1 1 麻疹病历 资料 来 自本 院 以及卫生 部 门疫 情年 报表 , . 资 市在 3个不同时段麻 疹流行 高峰点 以及 高峰 日期 和年 内高 峰天数 , 详见表 1 。 料来源可靠 。人 口资料来 自市统计局 。 12 开展麻疹减毒 活疫苗年代 (9 6年 以前 ) . 16 为第 1 , 组 开
表 1 普洱市不同年度麻疹发病高峰时点及高峰期 组别 r
0. 8 4 15 7 .0 32。
S
15 1 。 0 .8
±S
高峰
3月 1 5日
高峰期
1 1月 2 日 ~ 9 6月 2 日 9 1月 4 日 ~ 7月 2日 1月 8 日 ~ 7月 3日 1 2月 2 日 一 3 7月 2 日
天数
22 1 19 7 16 6 10 9
0 3 7 .0 9
0 3 8 . 55
9 .9 22。
9 .2 96。
8 . 4。 79
8 .7 20。
4 3 。一1 0 2 。 .5 8 .3
4月 0 3日 4月4 . 65 70。 38。
・
2 6・
哈尔滨 医药 2 1 0 0年第 3 0卷第 1 期
云南 普洱 麻 疹 季 节性 流 行规 律 分析
杨 建坤 ( 云南 省普 洱市 思茅 区南屏 镇 卫生 院 , 云南 普 洱 6 50 ) 60 0
摘要 目的 了解普洱麻疹流行特征和规律 , 析和总结 麻疹发 病与流行 情况 , 分 为制 定麻 疹 防治 控制 措施提供 科学依 据 。方法 根据《 国麻疹监测方案》 全 有关要求 , 采用流行 病学 、 统计学 方法进 行分析 。结 果 在 开展麻疹 减毒 活疫苗接种 前、 接种后及开展计划免疫 以来 的三个在不 同时 , 疹的发病均有季 节升高 的特 征。发 病高峰 日逐 渐后移 , 麻 流行 高峰期天数 逐渐缩短。结论 接种麻疹 疫的效果 是显著 的 , 进一步控制乃至消除麻疹应根据不 同地 区的实际流行情况 , 采取相应的策略
6 7 。一 8 . 。 .8 10 9
3月 2 日 9
查 r 值表 , 组 r 界 各 值均 有显 著性 ( >m. 1 ) r O ( 尸< 00 )样本 角均数 a经 Wa o .1 。 t n—Wii s s la 检验 , lm 有显 著差 异 ( 6 .4 9 P< . 1 。提示不 同时段麻 疹流行 的时 间分 F= 9 7 6 , 0 0 ) 布上有所不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