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说》有感_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白岩松的白说读后感

白岩松的白说读后感

白岩松的白说读后感《白说》是白岩松的一本散文随笔集,其中收录了他在不同场合发表的演讲和文章,内容涉及时事、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深受读者喜爱。

读完《白说》,我深受启发,产生了很多感慨和思考。

首先,白岩松的文字非常朴实和真挚。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用心写成的,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他用平实的语言,深刻地剖析了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他的文字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真诚和温暖。

其次,白岩松的思想非常独特和深刻。

他对于人生、社会、国家等方方面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有深刻的思考,更有对人性的洞察。

他在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时事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让人深受启发。

他的思想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方向,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白岩松的情感非常真挚和坦诚。

他在书中不仅仅是对于社会的批判和思考,更多的是对于人性的关怀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他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民的关怀,这种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动。

他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力量,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读完《白说》,我深受启发。

白岩松的文字朴实真挚,思想独特深刻,情感真挚坦诚,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力量。

他的文字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白说》读后感

《白说》读后感

《白说》读后感《白说》读后感8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白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说》读后感1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考研一战失败,后来我二战了。

我目前在准备复试,由于遇到一起也是一拖再拖,总之初试复试都遇到了一些,可能看起来不是那么顺利的事情。

我从中也特别迷茫焦虑怀疑过,但是我始终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去享受这个过程。

很多人考研失败了,去问各种身边的人,自己需不需要暗战,我觉得如果你的内心足够坚定,是不需要去问别人的,因为别人的意见也改变不了你的想法,我当初选择第2次考研,我的内心是非常的笃定的,也没有说问谁来建议一下我该不该而战。

所以我觉得,闭上眼睛问问自己的内心吧。

把那些外在的因素除去之后,还有多少自己内心的声音。

不要把某事当做借口。

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吧,如果回忆没有充满各种跌宕起伏的色彩,回忆什么意义呢?与我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

感谢自己的选择,尽管我现在还有没有录取,但是我觉得这个过程收获是自己的,成长是自己的,真真实实的感受是自己的,是别人夺不走的。

《白说》读后感2我相信在很多新闻学子的眼中,白岩松似乎就代表了我们的最高新闻理想。

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就该是他那样的。

够睿智、高情商、有学识、有毅力、有阅历……这些特质使他成为许多新闻学子眼中新闻理想的化身。

看完整本书,说实话我能记住的内容不多也许是这本书干货太多,每一篇都是一场精彩的演讲,一口吞下当然消化不了。

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得到不少的触动关于自己、关于社会、关于国家的思考。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被时代赶着往前跑。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我们所处的社会,都欠缺一份思考。

是的,我们都需要放缓一下步伐。

去思考一下更好地与自己相处。

去思考社会、国家在GDP快速发展下衍生的问题。

每一代人都会面临时代的压力,每一代人的青春、奋斗都不容易。

[《白说》观后感三篇]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最新范文

[《白说》观后感三篇]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最新范文

[《白说》观后感三篇]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最新范文《白说》观后感三篇《白说》观后感篇一白岩松,同龄人,却很尊敬,把他当做新闻业界的良心的标尺,有他在,有他的节目在,新闻的希望就在。

他的《你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我都细细读过,每次都有深深的共鸣。

《白说》是他的演讲集,仿佛是随他一起见证历史,那些感悟,没有华丽,没有尖锐,没有取悦,只是一如既往的感性和理性。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身在这里,还没走,守土有责;到点儿就撞钟,守时,可谓敬业;更重要的是,还得把日常工作撞成自己与别人的信仰。

一直以来,人们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一种误解,好像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其实正是干好本职工作的体现。

按时按点按要求把每天的钟撞好,就是圆满完成了你的本职工作,不怕钟声扰了谁的好梦,不嫌重复动作的单调乏味,不慕前台讲经的风光。

庄严响亮的钟声自有其神圣的昭示,就是你的工作成果。

把撞钟看做是平凡,总想着成名成家接受万人膜拜,才是没有根基的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社会需要的是在各个岗位上安心、负责、不打折扣撞钟的和尚。

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

谣言传遍天下,辟谣寂静无声。

相当一大部分人在围观解闷。

当你认真解释时,没人细听,所以,解决总是遥遥无期。

人到中年,已有权保持沉默,然而沉默,是件更有风险的事吧?自己的声音为别的人生和我们的社会,起一点小小的作用。

一直赞同白岩松的观点,媒体人的责任就是把事实完整呈现,不是只给大众看某一面,要让事实去说话,不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做好恶、对错的选择。

媒体人的责任还有及时地发声,不必清高地不与之争论,把舆论阵地自觉地让位,而普通民众没有条件去获知真相,只能去猜测,或者干脆谁的都不信,视所谓的新闻为一缕轻烟掠过。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重提此话,撞好你的钟,哪一天你不想撞了,就离开,让位于别人,无可指责,别守着钟,编着钟不响的理由,又不让别人来撞。

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精神。

物质是基础,可以依靠自己去创造,情感却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和父母家人有关,和身边每个人有关。

2022《白说》读后感三篇

2022《白说》读后感三篇

2022《白说》读后感三篇《白说》读后感(一)这两天在看白岩松的《白说》,颇有些感触。

这种强烈的感觉促使我突然想写点什么。

《白说》这本书听其名大概就可以猜到它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白岩松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感悟。

我平常向来不太爱好此类书籍,在我看来,人生百态,各有其不同,成功和人生轨迹是不能复制的。

但是我很好奇从一个新闻人眼中看社会和世界是怎么样的。

有的时候,我们不带任何目的的去阅读也许会收获更多。

仅仅只是喜欢,所以愿意在喧闹的环境中如饥似渴的阅读。

正如白岩松所说:阅读也要讲究随缘和惜缘的,别功利,别强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慢慢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现在社会大多流行成功学,所以我也用成功学来抒发下感概吧!我认为生活的成功就是把大多数人认为的枯燥感过出趣味感,学者的成功是把多数人认为的枯燥写出趣味感但不对事实进行扭曲。

读一本好书时,也许你会泪流满面,也许你会哈哈大笑,拍手称快。

也许……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把《东晋门阀政治》重新看几遍。

虽然曾经的年少无知让我错过它,但是再次相遇我会更加去好好品味其中的趣味和价值。

因为错过,所以更加珍惜。

好书原来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白说》读后感(二)说起白老师,一开始只知道能在电视上看见他,印象中看过他的奥运采访和新闻直播。

后来,在微博很火那两年,经常看到很多关于白岩松的段子,总觉得讲的很好又很有道理。

再后来看过白老师的演讲,知道他说话很独特,很能吸引我。

以上就是我对白岩松老师全部的认知,然后就一个概念,白岩松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至于怎么厉害说不出个所以然。

直至今日,有幸读到《白说》这本书,从中对白老师有了进一步了解。

《白说》这本书我认为是一本具有代表性的读物,以白老师的成长和职业经历,阐述了这个时代下个人、家庭与国家的种种观点。

从历史的事件变迁到国家改革,还从民生问题到社会发展,更是结合了白老师自身的成长,激励了成长中的年轻人应该拥有共同的“中国梦”。

在任何事物都急于求成的当下,一切事物的缘由动机都紧贴着功利心,做事只做有用的,无用的便唾弃不理。

2020最新关于白说的读后感范文三篇

2020最新关于白说的读后感范文三篇

2020最新关于白说的读后感范文三篇导语:《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一部言语中的心灵之路。

下面带来了2020最新关于白说的范文三篇,欢迎参考借鉴!白岩松的《白说》已草草翻过一遍,平心而论,还是有些小失望。

即使白岩松在后记提及这不是一本演讲集,但是从每一篇文章结尾的日期和地点,我们仍能感受到的痕迹。

很大的篇幅是在各个大学的演讲稿重新归纳,之前也散见于不少媒体,不少故事的讲述和感悟的阐述,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所以再看就少了些许的惊喜,如同隔了夜的饭菜,重新加热总归少了最初的新鲜。

和前几本书相比,总觉得缺少了些诚意。

因为是为大学生做的演讲居多,文中难免存在些心灵鸡汤的内容,或许对于尚未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读者比较受用,但对我而言,一方面已经工作多年,一方面离开媒体多年,再看里面的内容,终归是缺乏了一些共鸣。

可这些无碍于买一本《白说》装饰着我的书柜,书柜的一层是由包括南方报业丛书在内大批媒体人的书籍组成,曾以为这些书将会是自己工作中的辅导教材,可至今有些书仍未拆封,但购买如初,说起来这是对媒体工作难舍情怀的一种惯性。

这几年的媒体似乎被一种悲怆的氛围所笼罩,南方周末愈来愈少了锐度,那位写出“即使新闻死了,也留下圣徒无数”的报业先驱身陷囹圄,从前几年的柴静、崔永元,再到最近的张泉灵、郎永淳,一个个昔日熟悉的名字的面孔因为各自的原因从荧屏上渐次消失,他们不是第一批离开央视的主持人,同样也不是最后一批。

不过这样看来,白岩松的坚守显得尤为珍贵。

本有千言万语,落到笔下却已寥寥。

《白说》是否真的白说,并不好说。

不管如何,我还是会从书柜中偶尔取出读上三两行。

书中提及胡适的一句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至少我曾振臂高呼过。

《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全新作品,一部言语中的心灵之路。

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

《白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白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白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白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说》读后感1这两天在看白岩松的《白说》,颇有些感触。

这种强烈的感觉促使我突然想写点什么。

《白说》这本书听其名大概就能够猜到它的主要资料,也就是白岩松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感悟。

我平常向来不太爱好此类书籍,在我看来,人生百态,各有其不一样,成功和人生轨迹是不能复制的。

但是我很好奇从一个新闻人眼中看社会和世界是怎样样的。

此时此刻我的心跳速率比平常快,这说明这本书给了我收获和共鸣。

刷了太久的微博和朋友圈,很久没有这种在书中偶遇知音的惊喜感和幸福感了。

就像张爱玲笔下所写:“原来你也在那里”。

就像在铺满青石板的雨巷中,突然转身看见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

这种幸福感缺失了太久。

我开始认同读一本好书就如谈一场恋爱的观点了,期间有与作者心灵之通,有意见相左的分歧,只是不能争吵,不能转身离开,一阵反思过后仍然爱不释手。

白岩松在书中谈到他的读书之道时,我差点泪流满面。

他说你以为读过了,其实是错过了。

我想想自己错过的确实值得可惜。

大学四年,我很多时刻都是跑图书馆,借阅过很多书籍,历史类,哲学类,心理类,文学类等等。

但是至今让我想重新想借阅和翻看的是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如果说我是正因爱好历史因此爱此书,那就错了。

与此书的相遇说来有些不那么浪漫,如果不是大学老师布置作业,我想此生我注定和它错过,但是我虽然曾与它相遇,却没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感情,这也是我至今最大的遗憾。

当时把看《东晋门阀政治》当成一项任务,我爱上它是在喧闹的候车室等火车的时候,当我看到作者笔下的东晋门阀的那些趣事和人物性格时,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穿越了,当时的我不知道四年后我还会如此着迷此书。

看过太多历史类的书籍,很少有这种觉得历史是个很搞笑的东西的感觉,大多数人对历史总是过于敬畏,因此写出来的作品总是觉得离现实很遥远。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白说》读书心得体会篇1读到这个标题,有没有觉得白岩松这部作品中其实都是“大道理”的感觉。

字还是那些字,大道理还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岩松手里就是另一种感觉。

当下我们被太多的胜利学包围,我们这个时期的人,都太过去热衷胜利学,从而导致了一种畸形的推断标准。

只有胜利,别人才会高看你,只有胜利你才会有地位,只有胜利你的人生才是胜利。

在我们都想去胜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胜利的。

中国老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

这句话我们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胜利的。

不胜利就会懊丧、就会消沉、意志就会减弱、自信念就会丢失。

这样的标准要不得。

人从诞生开头,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

就算你赢得了全世界,你也赢不了死亡的'这个结果。

面对死亡这么大的一个失败,你该怎么办?胜利当然好,失败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

一个没有经受过失败没有经受过挫折的人就像一个纯洁的玻璃球,有一点磨损,在别人眼里就会失去光荣夺目的原来。

高处不胜寒,越胜利,站的越高,摔下来就会摔的越狠。

假如我们经受过挫折经受过失败,再次摔下来的时候,痛苦感就会大大减弱。

一个人有一个不胜利的一生是失败的。

但是,一个人假如没有经受过挫折和失败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胜利的路上。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篇2只在电视及新闻报道中见过白岩松。

之前始终不太喜爱他,总觉得这个人惺惺作态、夸夸其谈、喜爱说教。

因此我是抱着批判的眼光来看这本书的。

看完后,我才知道自己太武断了。

要了解一个人,就得走进他的内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研读他的作品,那里面的一段段文字就像一串串跳动的音符,演绎着人内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旋律。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老白涉猎广泛,小到个人荣辱,大到家国情怀。

这或许是由于他是一名资深媒体人的缘由吧,新闻嘛,‘’社会种种,人生百态‘’。

但让人惊异的是他不仅涉猎广,所涉每个领域还很有深度。

这可能就不能简洁的划为职业因素了,假如没有丰富的阅历,很难把问题看得如此通透、深邃。

《白说》读书心得(2篇)

《白说》读书心得(2篇)

《白说》读书心得《白说》是白岩松先生的一本畅销书,本书内容涵盖了他多年来在媒体界的经历和观察,对于新闻报道、社会现象、教育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阐述。

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进一步了解媒体行业的内幕和发展变化。

下面,我将就《白说》这本书给出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

首先,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白岩松先生对于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公正性的追求。

他坚信媒体的使命是传递真实和客观的信息,而不是歪曲事实或者迎合某种利益。

他对于一些新闻报道中的失实和偏见进行了批判和揭露,让我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断保持对客观真实的追求。

其次,白岩松先生在书中也提到了媒体的商业化问题。

他认为,商业化导致了媒体追逐点击率和利润的倾向,而不是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这使得一些媒体过分关注炒作和轰动效应,忽视了对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的报道。

这让我深感媒体行业面临的挑战,同时也让我思考如何在商业化的环境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坚守自己的原则。

此外,白岩松先生还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

他认为,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功利化,注重应试教育和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培养。

他建议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深感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关注和传播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的改革和进步。

最后,白岩松先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对于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他不仅从媒体的角度出发,还从普通公民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这让我认识到媒体人应该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深入的思考能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供对社会问题的深度解读和思考,为公众提供具有价值和启发性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白说》有感
前两天读了一本书,白岩松的《白说》。

印象很深刻,感觉说的很符合现在的社会,也很符合我们这些当代的大学生。

里面的话很朴实,就像对话一样,在彼此的对话中讲述一些道理,而这些道理,似乎就是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道出了社会的现状,人心的冷暖。

里面使我印象深刻的一篇就是对于幸福的看法。

我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句话: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虽说有一些调侃的意味,但是好像也确实是这样的。

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调查,而调查显示,现在的人虽然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幸福感却没有以前高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我只能说一些自己有的想法,或许很多人的想法也和我一样。

社会的发展使社会的贫富差距变大,而这就导致仇富心理的诞生。

穷人羡慕富人的生活,但是有可能一辈子的奋斗都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于是便会自惭形秽,导致了心理的变化,失去了奋斗的欲望,便在堕落的深渊中羡慕富人的生活。

现实的差距使穷人看不到希望,于是便失去了奋斗路上的快乐与幸福。

而富人呢?或许很多人看到了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充盈的生活,但是往往美好的外表下都隐藏着一颗时刻提着的心。

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害怕失去眼前的一切,于是时时刻刻生活在提心吊胆的氛围里,试想这样的生活幸福吗?
在年轻人看来,幸福很复杂,经济,地位,权力,或许这些都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幸福。

而在老人的眼中,幸福很简单,看着后辈幸福快乐的成长,然后享受生活的美好,一家
团聚的幸福。

而科技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切,过年的相聚有几人愿意陪着老人侃大山呢?也许陪他们说说话他们就会满足,但是有的人饭桌上都是抱着个手机,似乎手机就是自己的亲人,老人会幸福吗?
手机进入千家万户,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危险,手机腐蚀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手机闹成的笑话比比皆是。

虽然很方便,但是也没必要时时刻刻握在手里吧。

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困在网络的陷阱里无法自拔。

沉迷于虚拟的快感中,失去了欣赏阳光绿草的心。

只知道手机里能带给自己需要的快乐,但是这个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吗?
一本好书,或许不是销量最好的,但是却是最贴切社会的,从书中便可看出社会的人生百态,从中得出人生的道理。

读完这本书,真的很有感觉,这种感觉说不出,道不明,却是确确实实可以感受到的。

它仿佛一个看透世间繁华,超脱世外的高人,带来的道理,或许现在感受不到,但是我认为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中,用的到的不在少数。

这便是我看这本书的拙见,也许有人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是这确实是我真的感受到的。

白岩松一直作为一个偶像存在于我的世界。

而这本书更是让我感受的他的品格之高尚,我相信这本书带给我的道理会伴随我的一生,在我误入歧途的关键时候拉我一把,重新点亮我人生的灯塔。

赵亚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