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壮医外治法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平潘天箫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年第01期
痹证,属壮医湿病范畴,壮医病名又叫“发旺”,“风湿骨痛”,“风手风脚”。

是以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伸屈不利、肿大,甚则关节变形、行走困难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等骨关节病。

壮医外治法是指壮医所采用的通过外部刺激或消化道以外给药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诸多学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针刺后溪穴配合壮医药酒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

针刺后溪穴配合壮医药酒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针刺;后溪;壮医药酒;阿是穴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等的急性损伤,可为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为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的常见损伤。肌肉,筋膜损伤常为肌肉猛烈收缩所致。常在肌肉起点或止点处产生撕裂伤,偶可产生筋膜破裂。治疗上为非手术疗法。如果治疗不当,可引起慢性腰痛。2014年至2015年,笔者采用针刺后溪穴和壮医药酒外敷阿是穴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本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病程最短4h,最长5d。以腰脊柱两侧疼痛,压痛(+)12例,其余均为单侧疼痛。X线无明显异常。
1.2诊断标准[1]
之诊断标准拟定:①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年人。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的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③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④X线片检查可见腰椎生理前凸改变,椎间隙可能变窄,边缘可有骨赘。
1.4疗效标准[3]
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腰功能检查: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弯各25°)。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果
本组30例治愈27例(90%),经1次性治疗痊愈24例,占治愈人数的89%,好转3例,无效0例。
3.典型病例
患者,男,34岁,于2015年3月下午初诊。主诉:腰部疼痛不能伸展5h,蹲位疼痛加重。现病史:患者起床时,突感腰部疼痛,活动时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故来我院进行治疗。查:腰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受限,压痛(+),直腿抬高试验(—),x线检查示:腰椎无明显异常。诊断为急性腰扭伤。按上述治疗方法治疗,治疗后,疼痛消失,嘱患者休息,不易劳作。随访半年未复发。

壮医特色疗法研究进展

壮医特色疗法研究进展

壮医特色疗法研究进展作者:关丹荧子杨晓媛沈丛贞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8年第05期【摘要】壮族聚集地主要位于广西省,当地气候常年湿热,居民易患痧瘴痹病。

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经过反复的实践,逐渐发展出以“外治”为主的医疗手段,由于其疗效显著,因此壮医特色疗法长期以来得到广泛应用。

文章介绍几种壮医特色疗法,总结近年来人们对于这些疗法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壮医;外治;特色疗法;现代研究;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9-0035-03Abstract:The Zhuang tribesmen are mainly located in Guangxi Province, where the local climate is hot and humid all year long, and residents are predisposed to cramping. Through repeated practice in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Zhuang people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medical treatment mainly based on external governance. Because of its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the Zhuang medicine has long been widely used in therapi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everal kinds of Zhuang med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rapies,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se therapies in recent year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problems.Keywords:Zhuang Medicine; Surgery; Characteristic Therapies; Modern Research;Development Suggestions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现今大约有1400万人居住在广西境内。

壮医外治疗法的研究进展

壮医外治疗法的研究进展

关 键 词 : 医 ; 治疗 法 ; 述 壮 外 综 中图 分 类 号 :2 7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 0 9 8 ( 0 7 0 R4 A 1 6- 7 X 20 )4—05 0 0 0 6- 3 壮 医药 是 我 国 民族 传 统 医药 的 重要 组 成 部分 , 用外 治 疗 法 擅 是 壮 医 的特 色 优势 之 一 。壮 医外 治疗 法 , 色鲜 明 , 效 确 切 , 特 疗 简 便 易 行 , 我 国壮 族 地 区 广 为 流 传 。近 年 来 , 国广 大 民 族 医 药 在 我
7 .3% , 14 治疗 组 优 于对 照 组 ( P<00 ) 吴 兴 运 用 壮 医 药 线 .5 。 点 灸 治 疗 小 儿 消 化 不 良 2 8例 , 穴 为 脐 周 四穴 、 三 里 、 门 1 取 足 命
有成效 , 在广西民间广为 流传 。陈永红等 将 15例季节性变 2
应性 鼻 炎 患 者 随机 分 为 鼻 通 穴 组 、 迎 香 穴 组 、 天 穴 组 进行 刺 下 通
血治疗 并与息斯敏治疗对 照组作对照 。结果 : 上述 治疗组近期
总疗 效 分 别 为 9 . 3% 、7 5 06 8 .0% 、 3 8 8 . 7% ; 期 疗 效 分 别 为 远
( 00 ) 而 与 中药 组 疗 效 近 似 ( P< .5 , P>00 ) 林 辰 将 17例 .5 。 。 3
13小 针刺 破穴 位浅表 皮肤 或小静 脉, 使之小量出血 , 达到祛除病邪 、 调整机 体功能 的一种治疗技
主 , 经 取 穴 为 辅 , 疗 各 型 痹 证 、 肩 风 等 疾 患 引 起 的 痛 症 循 治 漏
5 5例 , 9 总有效率 9 . 7% 。史 宏 用 于治疗 功 能性 阳痿 15 64 0 例 , 中痊愈 3 例 , 其 8 显效 5 0例 , 有效 1 , 2例 无效 5例 , 总有效率 9 .4%。 52 黄瑾明等 用药 线点灸 治疗脾 虚证 2 , 0例 并与无 药 空线点灸 的 2 0例及 中药 四君子汤治疗 的 2 0例作对照 , 结果 : 壮 医 药线 点 灸 治 疗 组 有 效 率 9 .0% , 于 无 药 空 线 点 灸 对 照 组 00 优

壮医药线点灸法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进展

壮医药线点灸法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进展
0 8年 4月第 1 第 2期 7卷

57 ・
壮 医药 线 点 灸法 在 临床 各 科 的应 用 进 展
冯 桥
( 西 民 族 医药 研 究所 , 西 南 宁 5 0 0 ) 广 广 30 1
关 键 词 : 医药 线 点 灸 ; 壮 临床 应 用 ; 述 综
中 图分 类 号 : 2 5 8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 7 X( 0 8 0 0 5 R 4 .2 A 10 9 8 2 0 ) 2— 0 7—0 2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 经过药 液泡 制 的苎 麻线 , 点燃 后 熄灭 明火 , 直接灸 灼患 者体 表 的相关 穴位 或 部位 , 以达 到治 病 目的的一种富有壮族民族特 色的传统外 治法 , 壮族 聚居地 流 在 传 已久 , 后经我 区多位有 志 于 民族 医药 的专 家、 学者 挖掘 整 理 和宣传推广… , 以广泛 应用 于临床 各科 , 得 现将 近 1 来 的相 0a
1 内 科
邓秋妹 用本 法 灸太 阳、 堂、 印 大杼 、 谷 , 疗感 冒 40 合 治 8 例 , d1 , 1 1 次 3d为 疗程 。结果 : 痊愈 1 1例 , 6 有效 3 6例 , 1 无效 3例 , 总有效 率 9 , 8% 。廖有志 用 中药 配合本 法治 疗缺血 93 性中风 6 3例 , 取穴人 中、 百会 、 印堂 、 内关 、 合谷 、 曲池 、 足三 里 、 手三里 、 阴交 , d 三 1 2次 ,4d为 1 1 疗程 。结果 : 痊愈 1 , 8例 有效 4 例, 1 无效 4例 , 总有 效率 9 .5% 。江小 荣 用 中药 加 本法 36 治疗急性 脑梗 塞 4 2例 , 穴 百会 、 取 曲池 、 内关 、 中渚 、 溪 。结 后 果: 痊愈 2 , O例 有效 2 O例 , 无效 2例 , 总有效率 9 .4% 。王希 52 琳 用本 法治疗哮 喘 2 0例 , 8 取穴 大椎 、 肺俞 、 膏肓 、 中 、 膻 足三 里、 脾俞 、 肾俞 , 每年三伏天连灸 3次 , 连用 3a 。结果 : 有效率 总 9 . 1%。李洪 等 用 中药 配合本 法 治 疗 甲亢 5 17 O例 , 取穴 廉 泉、 曲池、 内关 、 足三里、 天柱 、 攒竹 、 鱼腰 、 天突 , d1次 ,5d为 1 1 1 疗程 。结 果 : 愈 2 痊 2例 , 效 2 有 4例 , 效 4例 , 有 效 率 无 总 9 .0% 。 20 李琏 用本法 治疗哮喘 7 2例 , 取穴 大椎 、 门、 风 肺俞 、 肾俞 、 天突、 内关 、 劳宫、 关元 、 足三里、 定喘 , d1 , 1 次 7d为 1疗 程, 共治疗 3个疗 程。结果 : 总有效率 9 .4% 。朱红梅 用本 44 法配合壮药 治疗糖尿病 合并上 腹痛 、 食 、 厌 恶心 、 呕吐等 4 0例 , 取穴 中脘 、 足三里、 脾俞 、 胃俞 、 大肠俞 、 内庭 、 孙 , d1 ,5d 公 1 次 1 为1 疗程 。结果 : 痊愈 2 5例 , 效 1 有 3例 , 无效 2例 , 有效 率 总 9 .0% 。 50 江小荣 用本 法治疗 中风后遗症 5 O例 , 取穴 内关、 关 冲、 足三 里、 悬钟 , d1 , 1 次 1 O次为 1 疗程 。结果 : 痊愈 1 , 8例 有 效3 , O例 无效 2例 , 总有效率 9 .0%。 60

壮医药线点灸最新临床进展

壮医药线点灸最新临床进展

壮医药线点灸最新临床进展摘要:壮医药线点灸是以苎麻线进行点灸的一种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近几年壮医药线点灸有关文献,对其临床应用的病症进行了分类及总结,以期为壮医药线点灸未来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临床进展壮医药线点灸是人类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套完整的内病外治体系,是采用一根提前用36种药物按一定比例特制的药水浸泡的苎麻线,通过“走火路”、“轻灸法”、“重灸法”等多种手法灼灸在体表的穴位或其他特定部位。

药线点灸作为灯草灸与针刺的结合,将人体作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来进行治疗与养生,并能在人体内五脏六腑与各个器官之间,密切准确地定位到某个反应点,以此进行调理以此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药线点灸的适用范围广泛,因其有“简、便、廉、验、捷”的临床特点而运用于各科临床中。

笔者依据《医学主题词表》(MeSH)2018版来确定病名、疾病系统名,现将近几年壮医药线点灸最新临床进展情况综述如下,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1]。

1临床研究1.1皮肤科病症壮医理论主张“毒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2]。

结合“百病之始,生于皮毛”,在大量检索相关论文数据时,笔者发现皮肤病在采用药线点灸法治疗效果研究中占比颇重。

首当其冲为带状疱疹,陈凤等[3]使用药线灸联合刺络拔罐及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单纯采用刺络拔罐及电针治疗(即取穴进行电针,于疱疹密集、红肿疼痛处进行叩刺并拔罐)对比,结果显示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相较对照组的93.33%(p<0.01)显著优势。

自贡市中医医院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应用药线点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观查即时疗效,并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做对比,结果发现治疗组血清中PTH、P、β2-MG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减轻患者皮肤瘙瘁优于对照组[4]。

石岩教授[5]归结湿疹病因为正气不足,复感外邪,运用药线灸辩证取穴对临床各型湿疹均有确切疗效,从血液循环、组织营养、皮肤新陈代谢三方面起效,同时调节疏通体内三道两路,从而达到通畅气血、增强正气、痊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3-02-20T01:47:14.08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作者:潘旭[导读] 目的:就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潘旭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目的:就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两组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中医针灸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

对比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其治疗后的V 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中药外敷;颈肩腰腿痛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

常见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

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临床疑难病症,治疗难度较大、治疗周期长。

治疗期间,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痛苦,疾病发作期,多数患者其行动受限,患者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1]。

临床西医疗法多包括了使用抗生素、止痛药、手术等,效果不佳,手术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痛苦。

多项研究发现我国中医特色疗法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在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

本次研究中特结合对照实验就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探究,报告具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基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80例患者中,肩周炎20例、腱鞘炎18例、颈椎病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腰肌劳损8例。

患者年龄范围为22——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5.5±1.4岁。

壮医外治疗法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

壮医外治疗法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

(总)广西中医药2018年4月第41卷第2期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壮医称为活邀尹(壮名Hoziu in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

国内不少学者对颈椎病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本文试就壮医外治疗法对颈椎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壮医针刺疗法壮医针刺疗法是以“天、地、人三气同步”“三道两路”“天圆地方”等壮医理论为依据,根据以环为穴、以应为穴、以痛为穴、以灶为穴、以边为穴、以间为穴、以验为穴的七大取穴原则,运用壮医针刺“8”环针法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壮医取手背一环9穴、手背一环10穴、手背二环2穴、手背二环4穴、地桩、后下桩穴行“8”字环针法治疗颈椎病[2]。

罗本华等[3]将颈椎病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壮医针刺组52例和中医针灸组61例,壮医针刺组治疗根据“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在颈部酸胀、压痛、僵硬、麻木等局部反应点直刺0.8~1.2寸,然后在颈部反应点进行药线点灸治疗。

中医针灸组取大椎、双侧颈夹脊、风池、大杼等穴为主,并随证配穴治疗。

结果中医针灸组痊愈31例,好转27例,无效3例;壮医针刺组痊愈24例,好转26例,无效2例。

两组疗效和痊愈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表明壮医针刺与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均具有较好效果。

黄正干[4]运用壮医针刺结合壮药熏蒸治疗风寒痹阻型、劳伤血瘀型、肝肾亏虚型颈椎病82例,取肩胛环穴、扁担、项棱、大椎、风池、肩井、风门、身柱、后溪等穴进行针刺。

每周治疗4次,轮流取穴,每次4~6穴,4次为1个疗程。

并根据证候分型结合不同的壮药进行熏蒸,每次40min ,每日2次。

结果治愈率为82.92%,好转率为14.63%,效果良好。

2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认为“疾患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颈椎病多由机体正气虚弱、外感毒邪、筋骨劳倦、气血瘀滞所致,壮医药线以其温热、药力刺激人体,通过龙路、火路的传导,鼓舞人体正气,祛毒外出,恢复人体天、地、人三气同步,正常发挥脏腑、骨肉、气血的功能,平衡气血,畅通三道两路,使人体各部功能恢复正常[5],从而促使颈椎病好转或痊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徐中平 , 1] 孙卫东 , 姜振芳. 海带多糖 F S 内外抗癌作用 G体 的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0 6 3 ( ) 0 . n 20 ,22 : 5 1 [8 徐惠 , 1] 于志 洁 , 苏富强 , 螺旋 藻粘多 糖的分 离及其免 等_
针灸结合 壮 医外治法 临床应用 的研究进展
陈 斌 易 光强 2 ,
(. 西 中医药大 学 , 西 南宁 1广 广
5 00 ;. 西 中医药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西 南宁 3 0 12广 广
50 2 ) 30 3
关键词 : 灸; 针 壮医外治法; 临床应 用; 究进展 研 中图分类号 : 2 5 ; 2 1 R 4. R 9. 3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0 8 7 8 (0 2 0 — 15 0 10 — 4 6 2 1 )2 0 0 — 2
2 拔 罐放 血结 合壮 医莲 花针
壮医药线点灸 、壮医莲花针是壮医针灸 中较 为常见 的疗 法 , 治疗 慢性疾病等 方面有较好 的作用 结合 拔罐放血 在 5, 能起 到很好祛毒调理的作用 。赵东风[ 采用 壮医莲花针拔罐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用壮医医疗 中所特制的莲花针 叩击背 部两侧皮肤 , 约当背部两侧 的足太阳膀胱经, 然后在叩击部位 拔 罐 , 出瘀滞 之血气 ,O 1 i 吸 l 5mn后取 罐 , 消毒棉 签擦干 用 瘀 血 ,最 后 用 壮 医活 络逐 瘀 酒涂 擦 患处 。结果 总 有效 率 9. 25 %。壮医莲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操作简单 , 疗效可靠 , 且慢 性疲劳综合征患者 尚乐于接受。 冯纬纭等 运用壮医莲花针
徽农学通报 ,0 0 1 (7 :9 6 . 2 1 ,6 1 ) — 2 5
( 辑 编 杨继峰 )
[6 1 ]张英慧 , 王琪琳 , 王海 伦 . 带岩藻一 乳聚糖硫 酸酯对 海 半 小 鼠 白细胞减 少症的影响 [ ] 国免疫学杂 志 ,0 2 J.中 20
() 6. 5 : 5 3
背廊拔罐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治疗组采用壮 医莲花针
下肢肌力恢复具有显著疗效 ( . ) 氏O 1。钟江等 将 10 O 5 例带 状疱 疹后 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 为 3组 , 每组 5 , O例 点灸组单
纯予壮医药线点灸葵花穴 、 梅穴 、 局 手三里 、 内关 、 阴交 等 , 三 梅花针组单纯予梅花针叩刺葵花穴 、 局梅穴 , 点灸加梅花针组 采用 梅花针联合壮医药 线点灸治疗 , 比较 3组临床疗效 , 结果 1 个疗程后 ,点灸 加梅 花针组有效率为 8 . 8 %,优于点灸组 O 7 . 梅花 针组 4 . ( < .5P 00 )2个疗 程后 , 20 %、 0 % 尸 00 ,< .1 ; O 点灸 加梅花针组治愈率为 7 .%,高于点灸组 的 5 . 40 40 %与梅花针 组的 2 . ( < . ,< .1 , 2O P 0 5P 0 )提示梅花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 % 0 0 治疗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起效快 , 疗效优 于单纯 药线点灸与 单纯梅花针 。 李永漩等 3 采用针刺配合壮 医药线点灸疗法治 疗腱 鞘囊肿 ,按囊肿部位所 属的经络 ,取该经络五输穴 中的 “ 输穴 ” 常规针刺 , 出针后 用壮1 个 , 其 个疗程痊 愈者 1 例 , 个疗程痊愈 1 2 者 6例。邓春梅 【] 4 运用拔 罐放血及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
疹, 于皮损处两端非损皮肤 , 7 %酒 精消毒后 , 用 5 分别 以一次
性无 菌 5号直针头扎刺皮肤后立 即用 玻璃火罐 , 以闪火法对 准针眼叩下皮肤 , 留罐 , 取罐后消毒皮肤 ; 然后用壮 医药线点 灸, 取双肝俞 、 双脾俞 , 阿是穴 、 配 大椎穴 、 三里穴 、 手 养老穴 , 经1 个疗程 的治疗 , 愈率 为 9 . %, 治 25 可明显缩短皮 损修 复 、 0 结痂 、 疼痛消失 时间 , 提高疗效 , 降低带 状疱 疹后遗神经痛 可
发生率 。
1 中医针刺 结合壮 医药 线点 灸
有报道 , 谢爱泽 [ 将 中风早期患侧 下肢 肌力减弱患者分 1 为两组 , 治疗组予壮 医 Ⅱ号药线点灸委 中穴 配合 醒脑开窍针 刺法 治疗 , 对照组予 “ 治痿独取 阳明” 传统针灸思路取穴治疗 ,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 %, 照组总有效率为 7 . 提示 7 对 33 %,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 , 于改 善中风早期患侧 对
背 廊拔罐 法治疗 , 照组 予辅舒 良喷雾剂 喷鼻 治疗 , 对 均以 2
周为 1 个疗程 , 个 疗程后判 断疗 效 。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 组 2
为 9 .%, 照组为 8 .% ( < .5 , 7O 对 27 P 00 )且治疗后两组 的喷嚏 、
21 年 第 l卷 第 2 02 5 期
[] J. 中医药杂志 ,04 2 ( ) 8— 8 . 实用 2 0 ,0 9 : 2 4 3 4
广 西中医学 院学报
・0 15・
疫学作用[] 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9 ,82: — 4 1 7 1() 27. 9 7 [9 王烨 , 中泽 . 藻多糖 对肉杂鸡免疫功能 的影 响[3 1] 胡 海 J. 安
近年来 , 针灸结合壮 医外治法在临床 常用于治疗 中风 、 带 状疱 疹后遗神经痛 、慢性疲 劳综合征 、慢性咽炎等难治性疾
灸。结果 1 7例以本法治疗后均痊愈( 囊肿消退 , 局部不痛 , 观
病, 具有 良 的效果 , 好 治疗方法 多种 多样 , 包括中医针刺结合
壮医药线点灸 、 拔罐放血结合壮医莲花针、 中医针刺结合壮药 外敷、 外烫等 , 见效快 , 操作简便 , 临床疗效肯定 。笔者就近年 来中医针灸结合壮医外 治法 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