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第六章 格式塔原理

合集下载

格式塔原理及其在版面中的应用

格式塔原理及其在版面中的应用

格式塔原理及其在版面中的应用1. 什么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原理是一种视觉传达的原则,它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层次结构和规则来组织信息,使得信息可以清晰地传达给读者。

这个原理最早是由瑞士艺术家恩斯特·海因创立的,后来被应用于版面设计领域。

2. 格式塔原理的层次结构2.1 主标题在使用格式塔原理时,主标题起着引导读者注意力的作用。

它通常位于页面的顶部,并使用较大的字号和粗体的样式,使其在整个页面中显得突出。

2.2 副标题副标题是主标题下的次要信息,用于进一步解释主标题。

它们通常使用较小的字号和细体的样式,但比正文要大和粗体。

2.3 正文正文是指除主标题和副标题外的部分,用来进一步发展和解释主题。

正文通常使用较小的字号和常规字体样式。

2.4 引用在版面设计中,引用用于突出和强调一些重要的内容。

引用通常使用不同的字体样式(例如斜体或加粗)和缩进的格式来与其他正文区分开来。

这样做可以使引用引起读者的注意,突出重要的信息。

2.5 列表列表是在版面中用于呈现序列信息的一种方式。

它们通常使用项目符号(例如圆点或方框)或序号来区分不同的项。

列表项之间使用垂直间距,以便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格式塔原理在版面中的应用3.1 报纸版面设计在报纸版面设计中,格式塔原理可以用来组织和呈现新闻内容。

主标题通常是报纸的头版标题,它引导读者的注意力,并提供了一个概括性的信息。

副标题可以用于进一步解释主标题,如提供有关新闻事件的更多细节。

在正文部分,新闻文章可以使用段落和引用来组织和突出重要信息。

同时,使用列表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浏览和理解新闻的要点。

3.2 杂志版面设计在杂志版面设计中,格式塔原理可以用来创建视觉吸引力强的版面。

主标题和副标题可以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传达文章的主题。

正文部分可以使用不同的字体样式和格式来突出重要的内容。

此外,列表可以用于呈现文章的重要观点或步骤。

3.3 网页版面设计在网页版面设计中,格式塔原理可以用来创建易于阅读和导航的页面。

格式塔原理的具体应用

格式塔原理的具体应用

格式塔原理的具体应用1. 简介格式塔原理(Gestalt Principle)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理论,用于解释人们对视觉信息的组织和感知方式。

在设计和排版中,也可以应用这个原理来帮助我们创建清晰、有吸引力的文档和界面。

2. 接近性接近性是格式塔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相似的元素在空间上被视为一组。

在文档中,我们可以通过接近性来组织相关的信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使用相似的字体、字号和颜色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将相关内容放置在相邻的位置,避免过分的分散。

3. 对比度对比度是格式塔原理中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不同或相似元素之间的差异程度。

在文档中应用对比度可以使重要的信息更加突出,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使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和颜色来突出重要信息。

•使用粗体、斜体或下划线等方式强调关键词或短语。

•在文档中使用有区别的文本框或分隔线来分隔不同的章节和内容。

4. 同质性同质性是格式塔原理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相同或类似的元素被视为一组。

应用同质性可以帮助我们在文档中创建一致性和统一性,提高可读性和可导航性。

•使用相同的字体、颜色和样式来标记相似的内容。

•使用相似的图标或按钮来表示相似的操作或功能。

•统一使用相同的排版和样式规范,例如标题大小、段落缩进等。

5. 完形感完形感是格式塔原理中的概念之一,指的是读者在看到不完整的形状或图像时,会根据先前的经验填充缺失的部分。

在文档中应用完形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使用简洁的语言和文字来激发读者的联想。

•在文档中使用符号或图标来简化信息,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

•在文档中使用合适的图片或插图,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

6. 共同区域共同区域是格式塔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容器或边界将相关信息组织在一起。

在文档中应用共同区域可以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组织性。

•使用分段落、标题和子标题来组织不同的章节和内容。

•在文档中使用合适的布局和空白间隔来分隔不同的区域和元素。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方式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方式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方式1. 什么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原理(The Gestalt Principle)又称为整体性原理,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描述了人类感知和认知事物时的一种处理方式。

根据格式塔原理,人们倾向于将事物视为整体,而不是拆分为独立的部分。

这个原理在设计和视觉艺术中广泛应用,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有吸引力和易于理解的视觉效果。

2. 格式塔原理的主要应用方式格式塔原理的应用方式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方式:2.1 近似性(Similarity)近似性是指将相似的元素归为一类的倾向。

在设计中,通过使用相似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到相关的元素或信息。

例如,设计一个商品列表页面时,可以使用相似的颜色和字体样式来呈现不同商品的价格、名称和商品图片,以增加用户对页面的整体理解和感知。

2.2 连续性(Continuity)连续性指的是人们将连续的元素视为属于同一组的倾向。

这种原理可以用来创建流畅的视觉效果,使用户在浏览页面时感到自然和顺畅。

在网页设计中,可以使用相似的线条、形状和布局来增加连续性,使不同部分之间的转换更加平滑和一致。

2.3 闭合性(Closure)闭合性是指人们将不完整的元素视为完整的图像或形状的倾向。

通过使用适当的线条和形状,可以在设计中创造出视觉闭合效果,引导用户将不完整的信息组合起来,并理解整个图像。

在图标设计中,使用简化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示具体的物体,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识别和理解图标的含义。

2.4 对称性(Symmetry)对称性是指人们对对称元素的偏好。

在设计中,使用对称的布局和形状可以创造出稳定和平衡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设计网页时,将重要的元素放置在页面中心,并围绕它们布置其他相关元素,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并保持视觉平衡。

2.5 接近性(Proximity)接近性是指人们将距离较近的元素视为相关或组合在一起的倾向。

在设计中,通过将相关的元素放置在一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什么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原理(The Gestalt Principles)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理论,用于解释人类感知和视觉认知的方式。

该理论指出,人类在感知和理解世界时候倾向于将元素组织成整体,并通过一些特定的原则进行组合。

这些原则包括相似性、接近性、连续性、闭合性、对称性等。

格式塔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广告等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感知和认知的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信息传达和沟通。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1. 相似性原则相似性原则指出,人类会倾向于将相似的元素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在设计和排版中,可以利用相似性原则来搭建层次结构,强调相关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如果在一个列表中,有一组带有相同颜色的项目,可以将它们放置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关的子组。

2. 接近性原则接近性原则指出,人类会倾向于将距离较近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

在设计中,可以利用接近性原则来构建视觉组织。

例如,在一组按钮中,如果有几个按钮的距离很近,可以将它们视为一组相关的操作。

3. 连续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指出,人类倾向于将连续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

在设计中,可以利用连续性原则来引导用户的视觉流动,并强调相关内容之间的连贯性。

例如,在一个图片轮播中,可以通过连续的排列和动画效果来形成连贯的视觉体验。

4. 闭合性原则闭合性原则指出,人类喜欢将不完整的形状视为完整的整体。

在设计中,可以利用闭合性原则来创建视觉平衡和完整性。

例如,在一个图标设计中,可以通过将一些有关联的形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的整体。

5. 对称性原则对称性原则指出,人类倾向于将对称的元素视为一组相关的整体。

在设计中,可以利用对称性原则来创建视觉平衡和和谐感。

例如,网页设计中常用的对称布局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相关内容。

结论格式塔原理是心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理论,对于设计和视觉传达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中,通过应用相似性、接近性、连续性、闭合性和对称性原则,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格式塔原理——精选推荐

格式塔原理——精选推荐

格式塔原理第⼆部分⼴告设计中的传达原理“格式塔”与视知觉原理视知觉是⼀种思维活动⼀、什么是格式塔格式塔是德⽂“Gestalt”的⾳译,英⽂往往意译作form(形式)或shape(形状)。

它既不是⼀般⼈所说的外物形状,也不是⼀般艺术理论中所讲的形式,它在格式塔学派那⾥具有特定的涵义。

属性⼀:整体性凡是格式塔,虽说都是由各种要素或成分组成的,但它决不等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个格式塔是完全独⽴于这些要素的全新的整体;属性⼆:变调性⼀个格式塔,即使构成它的各种因素和成分均改变,它的性质也并不改变。

维特海默认为,格式塔的特性可以这样表述:整体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局部过程却决定于整体的内在特性。

格式塔是经验中的⼀种组织或结构,⽽且与知觉活动密不可分,它是⼀种具有⾼度组织⽔平的知觉整体。

因此,格式塔所指的“形”不是客观对象本⾝的性质,⽽是知觉进⾏了积极的组织或建构的结果。

⼆、视知觉就是视觉思维设计需要视觉,视觉感知与思维关系密切。

(⼀)知觉知觉是各种感觉的集合。

它来⾃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感觉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是⼈对环境的⼀种有意义的综合反映。

知觉特性⼀:整体性对事物各种感觉的整体反映。

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部分、各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个整体的特性。

知觉特性⼆:选择性⼈对事物知觉的有限性决定了⼈只能根据需要,把部分事物的属性当作知觉对象,被忽略的部分知觉模糊。

有选择的知觉外界事物的特性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特性三:恒常性在⼀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了变化,⽽知觉的印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就叫恒常性。

知觉特性四:理解性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们总是以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为理解的基础, 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 这⼀特性叫知觉理解性。

(⼆)视知觉从感觉信息的输⼊到反应的输出,⼤脑经过知觉、表象、问题解决、记忆和思考等阶段的加⼯,就有了认识的作⽤。

这就是把视知觉理解为视觉思维的原因。

软件操作界面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软件操作界面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软件操作界面格式塔心理学原理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软件操作界面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而,我们需要一些原则来指导我们设计出更加优秀的软件操作界面。

其中,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是设计界面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一、什么是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凯廷·克劳德·万德尔堡在20世纪初提出的。

它认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是通过将单个刺激(图像、文字等)组合成更大的整体,即以“形式”的方式来处理信息,而不是以“细节”的方式。

因此,设计软件操作界面时,我们需要考虑搭配、排版等方面,以便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信息。

二、如何应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 考虑搭配和排版当我们设计软件操作界面时,要考虑到搭配和排版的问题,将相关内容分组,使得颜色、字体、大小等相同或相似的元素被放在一起,这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预测视觉序列,从而更好地理解并使用操作界面。

2. 优先显示重要信息设计软件操作界面时,要将重要信息放在界面的最显眼的位置,不重要的信息放置在不太显眼的位置。

这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关键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操作界面。

3. 简化设计尽可能避免页面上出现太多的元素和信息,以免用户感到混乱。

同时,要尽量采用简单明了的设计语言,例如使用图标来代替文字、使用颜色和线条来区分不同的元素等。

4. 考虑用户习惯除了遵循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外,还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

例如,对于到处可见的“返回”按钮,我们应该遵循用户已经形成的使用习惯,将其放在较为显眼的位置上。

三、结论综上所述,软件操作界面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是设计界面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通过合理的搭配和排版、优先显示重要信息、简化设计、考虑用户习惯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操作界面,使用软件。

设计师和开发者需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运用这一原则,以提高软件操作的用户体验和用户满意度。

格式塔原理PPT课件

格式塔原理PPT课件
目标用户意识不到视觉设计的存在, 潜意识视觉自然引导目标用户,满足用户的需求。
.
1
格式塔原理:接近性;
接近性原理说的是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我们感知它们是否以及如何组织在一起。 互相靠近(相对于其他物体)的物体看起来属于一组,而那些距离较远的就不是。
相互靠近的物体看起来属于一组。左边为成行的星,右边为成列的星。 我们可以使用类似视觉展现,减少视觉凌乱感。
.
4
格式塔原理:封闭性;
我们的视觉系统自动尝试将敞开的图形关闭起来,从而将其感知为完整的物体而不 是分散的碎片。
你的图像感知是什么?一个白色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叠加? 即使画面是三个V形和三个吃豆的小人。.来自5.2
格式塔原理:相似性;
如果其他因素相同,那么相似的物体看起来是一组。
如果物体看起来相似,就感觉属于一组。 简而言之,内容多种风格,是否会造成浏览者的品牌疑惑? 接近性原理、相似性原理,都与我们试图给对象分组的倾向有关。
.
3
格式塔原理:连续性;
我们的视觉倾向于感知连续的形式而不是离散的碎片。
IBM公司的标志使用了连续性原理使非连接的色块形成字母。 多种差异巨大的视觉风格造成我们对内容的连续性感知。
我们的视觉系统自动尝试将敞开的图形关闭起来从而将其感知为完整的物体而不是分散的碎片
格式塔的定义: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而完形,才是这个词
的意译。Gestalt的基本含义是:形态、形状、定型。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原文 Gestal Psychology 又名”完形心理学”。它的核心观点是:整体先于部份,并决 定部份的本质,强调心理实验,是一种现代实验心理学。

格式塔定义及原理

格式塔定义及原理

格式塔定义及原理
格式塔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源自德文“Gestalt”,其核心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是指事物的整体性。

这个整体不仅仅是其各部分的总和,而是当我们将各个部分视为一个整体时,它们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属性,这种属性无法从其组成部分中得出。

另一方面,格式塔理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

格式塔的产生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由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三位德国心理学家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

他们认为人脑的运作原理是整体的,即整体不同于其部件的总和。

例如,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并非纯粹单单从对花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感官资讯而来,还包括我们对花过去的经验和印象,加起来才是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

此外,格式塔学派主张人脑的运作原理是整体的,即“整体不同於其部件的总和”。

例如,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并非纯粹单单从对花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感官资讯而来,还包括我们对花过去的经验和印象,加起来才是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

格式塔理论在心理学、艺术和教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设计中,格式塔理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如何通过不完全的形、模糊的形、重复的形和形与形的组合等等,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或刺激力,这就需要充分运用格式塔原理,使得设计画面的张力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哲学层面,格式塔心理学受到了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和埃德蒙 德·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的影响。康德认为,客观世界可以分为“现象” 和“物自体”两个世界,人类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而对 现象的认识则必须借助于人的先验范畴。格式塔心理学接受了这种先 验论思想的观点,只不过它把先验范畴改成了“经验的原始组织”, 这种经验的原始组织决定着人们怎样知觉外部世界;康德还认为,人 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割为简单的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 是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的。康德的这一思 想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源泉以及理论构建和发展的主要依据;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方法就是观察者必须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对 观察到的内容作如实的描述,从而使观察对象的本质得以展现;现象 学的这一认识过程必须借助于人的直觉,所以现象学坚持只有人的直 觉才能掌握对象的本质,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这也给格式塔心 理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
User Experience and System Innovation Design
第六章 格式塔原理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内容
CONTENTS
01 格式塔的概念 02 格式塔理论的主要观点 03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04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 05 针对格式塔理论的批评
格式塔心理学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 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 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在一个格式塔(即单一视 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 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及 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互不相关的单 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 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 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也即看不懂或无法接受。
(4)混乱(Confusion):当整体当中包含太多性 质不相关的局部时,视觉系统很难判断出整体到底是 什么,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混乱”。如图(4)中大量局 部对象互不相干,使视觉系统看不懂整体要表达的意 图,无法接受整体的感官印象,由此造成了视觉上的 混乱。
(6-3)
(6-4)
(6-1)
(6-2)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体对知觉所呈现的整体特征,即完形的概念。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也称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它认为人们的审美观对 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视觉形象首先要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即人们总是 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格式塔心理学派既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 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 认为整体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格式塔理论也指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 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格式塔心理 学的核心可归结为:人们总是先看到整体,然后再去关注局部;人 们对事物的整体感受不等于对局部感受的简单累积,整体感受大于 局部感受之和;视觉系统总是在不断地试图在感官上将图形闭合。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格式塔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Gestalt • 格式塔的定义 • 格式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格式塔的定义
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组织结构或整体,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事物具有特定的形状或形式;二是一个实
2.变化(Changes):在“和谐”的基础上,对象 局部产生了形状、大小、颜色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 没有改变所有局部观感的同一性质,这就是“变化”。 图(2)中的变化是来自和谐基础上局部的外观改变;白 色镜头的加入使局部色彩、形状发生了改变,但其整 体感官知觉仍属于同一类性质的物体。
3.冲突(Conflict):在“和谐”的基础上,对象局 部不仅有形状、大小、颜色的“变化”,而且有性质 上的改变,与整体中的其它局部“格格不入”,此即 为冲突。图(3)中由于水瓶的加入使某个局部与整体其 他部分的性质格格不入,在视觉感官上形成了冲突。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格式塔的定义-视觉关系
一般来说,在一个格式塔中的各个对象,通常存在以下几种视觉关系:
1.和谐(Harmony):指组成整体的每个局部的形状、大小、颜色趋近一致,并且排列有序,这时产生的整体视觉观 感就是“和谐”。如图(1)中的单反相机镜头具有类似的构成,整体观感和谐一致,可见和谐来自所有局部的感官元素视 觉特征的接近,这减轻了人的视觉认知负担。
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
王晨升 编著,用户体验与系统创新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格式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界的许多新发现,如物 理学的“场论”思想,也给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带来了 启迪。科学家们把“场”定义为一种全新的结构,而 不是把它看作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简单相加。格式塔 心理学家们接受了这一思想并希望用它来对心理现象 和机制做出全新的解释;他们在自己的理论中提出了
格式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格式塔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哲学家克里斯提安·冯·埃伦费尔斯于1890
年提出的。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在法兰克福大学 做了似动现象(Phi Phenomenon)实验,并发表了《移动知觉的实 验研究》来描述这种现象,被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学派创立的标志; 由于初期的主要研究是在柏林大学的实验室内完成的,所以也称柏林 学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