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建筑照明设计(2008-1)

合集下载

建筑照明设计PPT课件

建筑照明设计PPT课件

安装在墙上,用来提高部分墙面亮度,主要以本身 的亮度和灯具附近表面的亮度,在墙上形成亮斑, 以打破一大片墙的单调气氛,对室内照度的增加多 大作用,故常用在一大片平坦的墙面上。也用于镜 子的两侧或上面,以照亮人又防止反射眩光。
(二)用灯具排成图案
用简单而风格一致的灯具排成图案,并与建 筑有机地配合取得装饰效果。
一般照明:是在工作场所内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 要,为照亮整体被照面而设置的照明装置。如图。
这种照明方式适合于对光 的投射方向没有特殊要求, 在工作面内没有特别需要 提高视度的工作点和工作 点很密或不固定的场所。
(二)局部照明:
局部照明:是在工作点附近专门为照亮工作点而 设置的照明装置。如图。
常设置在要求照度高或对光线方向性有特殊要求 处,但不允许单独使用局 部照明,因为会造成工作 点与周围环境间极大的亮 度对比,不利视觉工作。
光线扩散性极好,整个空间照度十分均匀,光线柔和, 阴影浅淡,甚至完全没有阴影;
消除了直接眩光,大大减弱了反射眩光。
发光天棚:由天窗发展而来,为了保持稳定的照明条件, 模仿天然采光的效果,在玻璃吊顶至天窗的夹层里装灯, 便构成发光天棚。
发光天棚的构造方法:一种是把灯直接安装在平整的楼 板下表面,然后用钢框架作成吊天棚的骨架,再铺上某 种扩散透光材料;另一种是为了提高光效率,使用反光 罩,使光线更集中地投到发光天棚的透光面上。如图。
工作照明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满足视觉工作要求为主的室内工作照明, 如工厂车间、学校等场所的照明,它主要是从功能 方面考虑; 另一类是以室内艺术环境观感为主的照明,如大型 门厅、休息厅等处的照明,这类照明除满足照明功 能外,还要强调艺术效果,以提供舒适的休息、娱 乐场所。
一、照明方式选择

建筑装饰照明设计

建筑装饰照明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室内照明方式与种类
2. 半直接照明 在半直接照明灯具装置中,有60%~90%的光向下直射
到工作面上,而其余10%~40%的光则向上照射。半直 接照明光亮较大,不刺眼,常用于商场、办公室等场所[图 6-2 (b)]。 3. 漫射照明 这种照明装置对所有方向的照明几乎都一样,为了控制眩光, 漫射装置圈要大,灯的瓦数要低[图6-2 (c)]。 4. 半间接照明 它是指光源的60%~90%的光量是经过反射后照射到被 照物体上,10%~40%的直射光投射到被照物体上的照 明方式。这种照明减少了阴影的出现[图6-2 (d)]。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3 照明设计原则
二、室内照明作用与艺术效果 1. 丰富室内空间、创造室内气氛 2. 加强空间感和立体感 三、塑造光影艺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4 建筑照明
一、建筑照明的概念 建筑照明,通常就是把建筑和照明融为一体,使建筑物的一
部分光彩夺目的照明方式。如在建筑物的里边安装上光源或 照明器具,采用埋入式,利用建筑物的表面反射或透过光线。 二、建筑照明的形式 窗帘照明、镶板式照明、花檐照明、发光顶棚照明、发光墙 架照明、满天星照明、光带照明、泛光照明、平衡照明、导 轨照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室内照明方式与种类
4. 成角照明 它是采取特别设计的反射罩,使光线射向主要方向的一种照
明方式。这种照明是用于墙表面的照明,是为了表现装饰材 料质感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二、室内照明种类 (一)按灯具散光光量分类 1. 直接照明 直接照明是指绝大部分的灯光直接照射到物体上,其特点是 光效高、亮度大、构造相对简单、适用范围广,常用于对光 照无特殊要求的整体环境照明和对局部地点需要高照度的局 部照明,裸露装设的荧光灯和白炽灯均属此类[图6-2 (a)]。

建筑物照明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照明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照明系统设计规范一、前言建筑物照明系统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不仅能够提供照明,还能够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因此,在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照明效果、能源消耗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为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符合基本的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舒适性等要求。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应当遵循安全性原则,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具体措施包括:(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照明设备;(2)保证照明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3)保证照明设备的防护等级符合使用环境的要求;(4)对照明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检修进行规范化管理。

2. 可靠性原则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应当遵循可靠性原则,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

具体措施包括:(1)选用质量可靠的照明设备;(2)采用适当的灯具配光方案,避免光斑过大或过小;(3)保证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符合要求;(4)对照明系统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运行正常。

3. 节能性原则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应当遵循节能性原则,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1)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2)采用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如光感控制、时间控制等;(3)合理设置照明功率、亮度等参数,避免过度耗能;(4)对照明系统进行能耗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能耗问题。

4. 舒适性原则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应当遵循舒适性原则,确保其能够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1)采用合适的配光方案,避免光斑过大或过小、光线刺眼等问题;(2)保证照明亮度和色温符合人体生理要求;(3)合理设置照明场景,如工作、休闲、娱乐等;(4)对照明环境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舒适性要求。

三、设计要求1. 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如《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

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

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物内或外部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环境要求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如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周围光照度、建筑物周边照明情况等。

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合理选择照度等级和光源类型。

二、照度设计照度是指照明光线在某一表面上的照射强度。

在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中,需要确定不同区域的照度要求,如公共区域、办公区域、会议室、厨房等。

根据不同需求,设置合适的照度值,保证合理的照明效果。

三、光源选择根据照明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类型。

常见的光源类型有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在选择光源时,应考虑其发光效果、色温、色彩还原性以及能效等因素。

四、照明设备布局照明设备的布局要满足照明系统的需要,保证整个建筑物空间的均匀照明。

根据不同区域、功能需求,合理布置照明设备,避免光线的重叠或缺失。

五、节能设计建筑物照明工程中,应注重节能设计。

通过合理控制照明设备的使用时长、选择高效能的光源和灯具,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六、照明控制系统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可以采用传感器、调光装置等技术手段,根据需求实现自动调光、定时开关等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七、照明设计计算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需要进行光度计算。

通过光度计算,可以确定光源、灯具的数量和位置,保证照度要求的同时避免浪费。

八、安全设计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应注重安全性。

合理选择和安装照明设备,避免因照明设备造成的电击、火灾等安全隐患。

同时,考虑照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使用安全。

九、标识与标牌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标识与标牌的设置。

标识与标牌可以指引人们正确使用建筑物内或外的照明设备,提高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结论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的遵守,可以保证照明效果的满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环境要求、照度设计、光源选择、节能设计、照明控制系统等因素,确保照明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建筑电气第6章 建筑照明系统

建筑电气第6章 建筑照明系统

22 0.40 80
— 0.40 80
— 0.70 80
22 0.60 80
200
22 0.60 80
200
— 0.40 80
表6-7 住宅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
房间及场所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照度标准值/lx
Ra
起居室
一般活动 书写、阅读
0.75m水平面
100 80
300①
卧室
一般活动 床头、阅读
0.75m水平面
第6章 建筑照明系统
第6章 建筑照明系统
6.1 照明的基本知识 6.2 照明电光源及灯具的种类与选择 6.3 灯具的布置与照度计算 6.4 建筑物内照明设计 6.5 照明电气线路的控制 6.6 建筑照明系统案例分析
6.1 照明的基础知识
1
照明的 光学概 念
2
照明方 式及种 类
3
照明 质量
4
照度
— 0.40 80
表6-5 商业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
房间及场所 一般商店营业厅 一般室内商业街 高档商店营业厅 高档超室内商业街 一般超市营业厅 高档超市营业厅
仓储式超市 专卖店营业厅
农贸市场 收款台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照度标准值/lx
0.75m水平面
300
地面
200
0.75m水平面
500
地面
300
11.3 10500 5000 15700 21000
光源种类
荧光灯 20W 荧光灯 40W 荧光灯 100W 汞灯 250W 汞灯 400W 汞灯 700W 荧光汞灯 400W
光通量/lm
1200 3300 9000 10500 21500 39500 21000

建筑照明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建筑照明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建筑照明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建筑照明系统是指为建筑内部和外部提供照明服务的系统,它不仅仅是为了照明而设计,更是为了创造舒适、安全、高效的环境体验而设计。

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建筑照明系统设计的技术规程,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设计目标建筑照明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环保、舒适的照明环境,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三、设计步骤1. 确定照明需求: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功能,确定各个区域的照明需求,包括照明强度、颜色温度、色彩还原指数等。

2. 制定照明方案:根据照明需求,制定照明方案,包括照明布局、灯具选择、灯具组合、照明控制等。

3. 进行照明设计:根据照明方案,进行照明设计,包括照明计算、灯具位置、光束角度、光源数量等。

4. 进行照明仿真:对照明设计进行仿真,评估照明效果,包括照度分布、光色分布、色彩还原指数等。

5. 优化照明方案:根据仿真结果,对照明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照明效果。

6. 制定照明控制方案:根据照明方案,制定照明控制方案,包括照明控制器、控制方式、控制策略等。

7. 进行照明系统集成:根据照明方案和照明控制方案,进行照明系统集成,包括灯具安装、控制器安装、线路布置等。

8. 进行照明验收:对照明系统进行验收,包括照明强度、光色、色彩还原指数、光衰等。

四、照明需求1. 照明强度: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功能,确定各个区域的照明强度要求。

一般来说,照明强度需要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筑规范等。

2. 颜色温度:不同的用途和功能需要不同的颜色温度。

例如,工业区域需要较高的颜色温度,而休闲区域则需要较低的颜色温度。

3. 色彩还原指数: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功能,确定各个区域的色彩还原指数要求。

一般来说,照明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色彩还原性能,以确保物体的真实颜色。

4. 照明分布: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功能,确定各个区域的照明分布要求。

例如,电影院需要均匀的照明分布,而博物馆需要局部强调。

五、照明方案1. 照明布局:根据照明需求,确定照明布局。

建筑照明课程设计课本

建筑照明课程设计课本

建筑照明课程设计课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照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掌握建筑照明的基本概念、光源类型及特性;2.理解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照明设计;3.熟悉建筑照明的常见应用场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在建筑照明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建筑照明基础知识:包括建筑照明的概念、发展历程、光源类型及特性等;2.照明设计原理:包括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3.照明设计实践:包括常见照明设计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演练等;4.建筑照明应用:包括商业、居住、公共等不同场景下的照明设计。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建筑照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照明设计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照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建筑照明设计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包括照明设计相关领域的书籍、论文等;3.多媒体资料:包括课件、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照明设计实验器材、工具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使其在建筑照明领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相关的照明设计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其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3.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建筑照明设计规程

建筑照明设计规程

建筑照明设计规程一、前言建筑照明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建筑物的美观度、舒适度、安全性和能源消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全面、具体、详细的建筑照明设计规程,以指导建筑照明设计工作的开展。

二、设计前准备1.了解建筑物的性质、功能、用途、环境特点、用户需求等信息,确定照明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2.对建筑物的空间形式、结构形式、材料色彩等进行分析,确定照明设计的风格和手法。

3.了解建筑物的节能要求和安全规定,制定相应的照明设计策略。

三、照明设计原则1.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区域和功能需要,确定适宜的照度等级和光色。

2.结合建筑物的形式、色彩和材料等特点,设计合理的照明方案,保证照明效果与建筑整体风格协调一致。

3.避免照明设备的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保证照明舒适度和使用安全性。

4.结合建筑物的节能要求,选用能源消耗低的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节能减排。

四、照明设计流程1.确定照明设计目标和要求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功能、用途、环境特点、用户需求等信息,确定照明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照度等级、光色、照明效果、照明舒适度、使用安全性、节能要求等。

2.分析建筑物的空间形式和结构形式结合建筑物的空间形式、结构形式、材料色彩等特点,对建筑物的照明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照明设计的风格和手法。

3.设计照明方案根据照明设计目标和要求,结合建筑物的空间形式和结构形式,设计合理的照明方案,包括照明布局、灯具选择、光源选择、照明控制等。

4.制定照明设计说明书根据照明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照明设计说明书,包括照明布局图、照明图纸、照明控制图、配光计算表、能耗计算表等。

五、照明设计要点1.照度等级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区域和功能需要,确定适宜的照度等级和光色。

一般情况下,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的照度等级应在300lx左右,会议室和展厅的照度等级应在500lx左右,制造车间和实验室的照度等级应在1000lx以上。

2.灯具选择和光源选择根据照明设计的目标和要求,选择适宜的灯具和光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明设计首先应符合规定的照度标准,来满足建筑及工 艺的要求。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眩光:过高的亮度或强烈的亮度对比,则会引起眼睛的不 舒适或者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这种视觉现象。 眩光分为:(根据评价方法)不舒适眩光、失能眩光。 不舒适眩光: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 (过高的亮度)引起人眼的不舒适。 失能眩光:强烈的亮度对比降低了人眼观察目标的能力( 如进入电影院由明变暗引起的眼观察目标能力的下降)。 直射眩光:由视野内未曾充分遮掩的高亮度光源所产生的 眩光。反射发生在作业面上。 反射眩光:由视野中的光泽表面反射所产生的眩光。发生 在作业面以外。 直射眩光、反射眩光应归入不舒适眩光。 产生眩光的主要因素: 1) 周围暗,此时眼睛能适应的亮度低; 2) 光源的亮度小; 3) 光源靠近视线; 4) 光源的大小。
根据国际照明学会(CIE)的约定:以灯具上半球和下半球发射 的光通百分比来区分配光特性,即主要分为:a.直射型灯具;b.半 直射型灯具;c.漫射型灯具;d.半反射型灯具;f.反射型灯具等。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各类型灯具的光通量分配比例及灯具示例。
二、灯具的特性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a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2 灯具分类及光学特性
一、照明灯具的分类
⑴ 按光源情况分
1) 按类型分白炽灯、荧光灯等
2) 按数目分普通灯、组合花灯。
⑵ 按控照器的情况分 1) 按结构形式即控照器结构的严密程度 a.开启式:普通灯具光源与外界直接接触; b.保护式:有闭合的透光罩,如走廊吸顶灯等; c.密闭式:透光罩将其内外空气隔绝,如浴室的防水防尘等; d.防爆灯:严格密闭用于易燃易爆场所。 2) 按配光曲线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⑵发光强度(光强) 在照明设计中,只知道光源所发出的总光通量是不 够的,还必须了解光通量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分布情况。
发光强度:光源在某一个特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单位 球面度内)所发出的光通量,称为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 d I 用符号表示: d 式中 I ——发光强度, cd (坎德拉);
第 五 章 室 内 供 配 电 系 统
c.防止在敷设过程中因受冲击、振动和建筑物的伸缩、 沉降等各种外界应力作用而带来的危害。
⑵配线技术要求 a.导线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的绝缘应符合线 路的安装方式和敷设的环境条件。导线截面应能满足供电和机 械强度的要求。 b.配线时要尽量避免导线接头,必须有接头时,应采用压接 和焊接;穿在管内的导线禁止有接头,接头放在接线盒内。 c.明配线路在建筑物内应水平或竖直敷设。 d.不得将护套电线直接埋入墙壁、顶棚的抹灰层内。 e.导线穿管时,其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一般不超过管子内截 面的一半。 f.为了避免涡流效应,应将同一回路的各相导线和中性线穿同 一金属管内,不同回路的导线不能穿入同一管内。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物体的颜色是物体对所照射的光源光谱有选择地吸收、反射 和透射的结果。 人眼的光色感觉是没有分析光谱能力的。一个具有连续光谱 的白色光源和另一个由红、绿、蓝组成的白色光源,看上去都 呈白色,但光谱分布不同。 物体是丰富多彩的,连续光谱的白色光源能使物体的颜色都 显出来,而由红、绿、蓝组成的白色光源,只能真实地显示出 红、绿、蓝三色,其它色谱则不能正确地显示出来。 光源的显色性:光源照射到物体上所产生的颜色效果,即显 现被照物体颜色的性能,通常用显色指数来表示。 光源的显色性是由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所决定的,要判定物 体颜色,必须先确定光源。 ①标准光源: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ttee of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CIE)规定了四种光源。 1)标准光源A:2856K完全辐射体(黑体)发出的光; 2)标准光源B:4874K代表直射阳光; 3)标准光源C:6774K代表昼光; 4)标准光源D65:6504K的合成昼光。 目前常用A作为低色温光源的参照标准,D65为高色温光源的参 照标准,来衡量在各种不同光源照明下的颜色效果。
d
——立体角, (球面度)。 1坎德拉( cd )=1流明( lm )/球面度(
d
——光通量,lm(流明);
sr
sr)
含义:发光强度就是向一定方向辐射的光通量的角密度。
对于向各方向发射光通量为均匀的发光体,在各个方 。 向上的发光强度相等。此时,
I

⑶照度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dI L dA cos
2
L I ——发光强度,cd ; 2 m —— 面积, ; A
——亮度,cd / m (又称尼特);

——表面法线与给定方向之间的夹角,( 0 )。
光亮度考虑了光辐射的方向,从而可以表征发光表面在 不同方向上的光学特性。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为了增加感性认识,下表列出了几种发光体的亮度。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1
基本概念
一、光通量、发光强度、亮度和照度的含义
⑴光通量 光的特点: ①光以一种能量的形式从一个物体直线传播到另一个物 体,光的传播不需要任何媒介。 ②光通过物质时将改变其传播方向,光是粒子束,光线 的方向也是波传播的方向。 ③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④在波长宽阔的电磁波中,可见光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光的颜色与相应的波段:紫外线波谱的波长在 1-380nm之间, 可见光波长380-780nm 之间,红外线波谱的波长在 780-10 5nm 之间,1nm=10-9m。 紫外线和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线。 光通量是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并引起光感 能量大小。
K m V ( )e d
380 780
(或任一波长:d K mV ( )e d ;多色光源的光通量: 式中 K m ——光谱光视效能的最大值, e ——光谱分布的 为一常数 683lm / W,对应于 555 nm ; 光通量, W / nm ,积分上下限的变换是由于波长大于780nm, 小于380nm的不可见光 V ( ) 0 )。 照明工程中,光通量是说明光源发光能力的基本量。例 如,一只220V,40W的白炽灯发射的光通量为350 lm 。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②显色指数: CIE 制定了一种光源显色性的评价方法,采用 “显色指数”表示光源的显色性。 光源显色的优劣以显色指数定量评定,显色指数 R a 的确定方 法: 1)选定一套共有8个代表性的色样; 2)在待测光源与参照光源逐一进行比较,确定每种色样在两 种光源下的色差△Ei; 3)按照约定的定量尺度,计算每一种色样的显色指数Ri, Ri=100-4.6△Ei 1 8 Ra Ri 显色指数Ra是8个色样显色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8 i 1 光源的显色指数愈高,其颜色性愈好。 与参照光源完全相同的显色性,其显色指数为100。 Ra 100 ~ 80 ,显色性优良; Ra 79 ~ 50 ,显色性一 般; Ra 50 ,显色性较差。 我国生产的部分电光源的显色指数: Ra 95 ~ 100 白炽灯(500W) 荧光灯(日光色40W)Ra 70 ~ 80 荧光高压汞灯(400W) R 30 ~ 40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⑵明视照明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光环境使人具有舒适感,在恶劣的照明条件 下会使人感到不适,长时间后还会引起视觉疲劳和全身疲劳。
良好的明视照明具备的条件:
a.合理的照度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均匀度; b.适度的亮度分布;
c.必要的显色性;
d.限制眩目。
照度是决定物体亮度程度的间接指标(直接指标为亮度)。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光通量式:
式中

P
——波长为 的光通量,lm (流明); ——波长为
683 V ( ) P
V ( )
W。 ——波长为 的光辐射功率,
· · · 683V ( ) P
的光谱光效率函数,无量纲;
多色光源的光通量:
1 2
⑴配光曲线 灯具的配光:一个光源配上了灯罩后,其光通量就要重新分 配。灯具的配光以配光曲线表示。 配光曲线形象地描述了光强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情况,用 平面图形来代表,并用极坐标绘制。

极坐标表示计
配光曲线分为四类: 1) 均匀配光:不带反射器的灯泡; 2) 深照配光:探照型灯具; 3) 广照配光:广照型灯具; 4) 余弦配光:搪瓷配照灯。
人感觉舒适度的亮度小于 1.6 104
cd / m 2 。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小结:
四个常用的光度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表 达了物体的光学特性。
光通量——发光体发出的光能数量; 发光强度——发光体在某方向发出的光通 密度,表征了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状况; 照度——被照面接受的光通量密度,用来 鉴定被照面的照明情况; 亮度——发光体单位表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表征了一个物体的照亮程度。
⑵光效率 由控照器输出的光通量
1 100% <1 即
1与光源的辐射光通量 之比值,

常见类型的配光曲线
⑶保护角(遮光角)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指控照器开口边缘与发光体(灯丝)最远边缘的连 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即控照器、遮挡光源的角度tgγ =h/C 。

灯具的遮光角
多云白天的室外为1000-10000
lx
lx ;

lx

阳光直射的室外为10000
lx 。
⑷亮度 第 六 章 建 筑 照 明 设 计
对在同一个照度下,并排放着的白色和黑色物体,人眼 看起来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总觉得白色物体要亮的多。 亮度:表面上一点给定方向上的亮度,是包含这点的面元 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dI 与面元在垂直于给定方向上的正投 影面积 dA cos 之商。用符号 L 表示,其表达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