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PPT

合集下载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t课件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t课件
肺血管适应不良:原发性PPHN:围产期应激, 如窒息、低氧、 酸中毒、感染、低温,红细胞增多等 继发性PPHN:肺部疾病RDS ,MAS,肺炎等
-
5
PPHN临床表现
• PPHN常在出生后6至12小时以呼吸窘迫 (respiratory distress) 和发绀(cyanosis)表现
• 按发病时间可分三型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
-
1
PPHN
• 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 环动脉压, 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 “成 人”型 循环发生障碍, 而引起的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 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 状。
40 ∆>15 ∆<5
5
PaO2差 (b)自然呼吸或
呼吸器
高氧高通 (a)100% O2
20-25 >100 >250
40
气试验 (b)高度换气
(人工或呼吸器)
-
11
PPHN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充分的通气和氧合 避免防治代谢异常(低温、低糖、低钙、红细胞增
多)
纠正酸中毒 镇静镇痛(吗啡、芬太尼) 纠正低血压(早产儿>35,足月儿40-45mmHg,)
• 动脉导管开口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差: 大于
15-20 mmHg 或两处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差>10%, 提 示PPHN
• 高氧高通气试验: 气管插管或面罩下行气囊通气,
频率为 100- 150次/min, 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至 “临界点”( 20-30 mmHg)。PPHN 血氧分压可大于 100 mmHg,先心病增加不明显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t课件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t课件
改善>10%);给予维持量,但一般不超过24 小时
可编辑课件PPT
27
米力农的应用
• 肺动脉高压是BPD的重要并发症及死因。 • 心胸外科术后应用米力农已有成功经验 • 结论:米力农能改善BPD的肺动脉高压,
对BPD早期有米力农可能会减少肺心病 的发生
可编辑课件PPT
28
对PPHN传统治疗的挑战
• 高氧高通气实验:对高氧实验后仍发绀者在气 管插管或面罩下行皮囊通气,频率100-150次 /分,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至临界点(3020mmHg)PPHN氧分压可大于100mmHg,而 紫绀性心脏病氧分压增加不明显。如需较高的 通气压力>40CmH2O,才能使二氧化碳分压下 降至临界点提示肺高压预后不良。
可编辑课件PPT
11
遗传因素在PPHN中的作用
• 研究发现尿素循环的中间产物,氨基甲 酰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PPHN发生相 关——Pearson,NEJM2001
可编辑课件PPT
12
孕妇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 亢进
• 孕妇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可直接或 间接影响肺血管的成熟、内源性舒血管 物质的代谢、氧耗、血管平滑肌的反应 性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由此而导致 严重的PPHN已有报道。
不易引起较强力的收缩。
• 但也可出现肺血管阻力的异常增高,临床表现为低氧 血症的程度与患者的肺部病变不成比例
• 近年来有较多资料报道近足月早产儿与足月儿的严重 低氧性呼吸衰竭与PPHN作为同一种NICU临床危重症 来进行处理。近足月早产儿:一般指≥34周早产儿。 对与近足月早产儿PPHN的处理与足月儿基本类似。
率大有改善,这与将肺血管生理研究应 用于临床治疗有关。
• 由于PPHN的病因是多样的,所以没有一 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对所有PPHN病例都有 效。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医学PPT课件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医学PPT课件
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肺动脉压力增高、 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壁增厚等特征性 表现,有助于确诊。
鉴别诊断
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
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多发生在出生后1小时内,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等症 状,但动脉导管前后血氧差异不大,且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也可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但肺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炎症表 现,有助于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相鉴别。
定义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宫内慢性缺氧或围生期窒息。
肺实质性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粪吸入综合征等。
定义和发病机制
肺发育不良包括肺实质及肺血管发育不良。
心功能不全病因包括围生期窒息、代谢紊乱、宫内动脉导管关闭等;肺炎或败血 症时由于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毒素作用,引起心肌细胞损害及收缩 功能下降。
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和护 理技能的培训,提供心理支持 ,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和生活
质量。
07 研究与展望
研究现状和挑战
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病理机制、诊断和治疗 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 许多争议和未知领域。
挑战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复 杂,涉及多种因素和通路,目前对其 认识仍不深入;此外,由于缺乏有效 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数据,使得相 关研究的进展缓慢。
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
01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进一步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特别是遗传、环境和生
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02
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针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特点,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如基因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管理PPT课件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管理PPT课件
详细描述
氧疗可以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 氧浓度。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可以调整给氧方式及 浓度,以维持正常的血氧水平,缓解肺动脉高压的症状。
肺动脉导管介入治疗
总结词
肺动脉导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直接向肺动脉内注入药物或放置肺动脉内支架的方法,以 降低肺动脉压力。
详细描述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 呼吸、血压等,以及观察有无发绀、气喘 等症状。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因呼吸道阻塞导致缺氧。
合理喂养
预防感染
根据新生儿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选择 合适的喂养方式,如母乳或配方奶,并注 意控制喂养量和速度。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避免新生 儿接触感染源,预防感染。
肺动脉导管介入治疗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股静脉或颈静脉将导管送至肺动脉。根据病情需要 ,可以注入药物或放置支架。通过介入治疗,可以迅速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 ,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04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与康复
护理要点
密切监测
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发生肺动脉高压的风险。
A 定期产前检查
通过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导致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母
体疾病和并发症。
B
C
D
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降低 感染风险,从而预防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预防感染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新生儿发生感染,因为 感染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控制策略
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等, 能够增加细胞内环磷酸鸟 苷的浓度,松弛平滑肌, 扩张肺血管。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2024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治ppt课件

2024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治ppt课件
5
02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概述
2024/1/25
6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是由于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 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 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
2024/1/25
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及治 疗方法
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 别诊断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3
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介绍
01
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表 观遗传学在新生儿持续 肺动脉高压研究中的应 用
2024/1/25
02
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 研究进展,如吸入性一 氧化氮、西地那非等药 物的应用
03
04
降低PPHN患儿的死 亡率,改善其生活质 量
2024/1/25
提高临床医师对 PPHN的认识和诊治 水平
4
肺动脉高压定义和分类
定义:肺动脉高压(PAH)是指肺动脉压 力升高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和 病理生理状态
相关因素所致PAH:如结缔组织病、先天 性心脏病等
遗传性PAH
2024/1/25
分类 特发性PAH
提高产科质量
规范分娩过程,减少窒息 等产伤的发生,降低新生 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率。
加强新生儿护理
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
20
处理方法介绍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维持新生儿正常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纠 正酸中毒等内环境紊乱。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酚妥拉明、硝普钠等, 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循环。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T课件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T课件









腹、盆部,下肢
右 心 房
右心室
肺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弓



脉 头,颈,上肢
降主动脉
动脉导管
上腔静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 腔 静 脉
腹、盆部,下肢
右 心 房
右心室
肺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弓



脉 头,颈,上肢
降主动脉
动脉导管
上腔静脉
婴儿发出第一声啼哭、声门打开后,空气的进入和自主呼吸的需要使 动脉系统的血管壁结构出现显著变化。研究提示:出生后新生儿肺动 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减少,血管壁厚度随之下降,肺血管床的阻力显著 降低,小血管扩张明显,利于血流的进入,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正常 重塑过程。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1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2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肺血管阻 力持续性增高,胎儿型循环向正常“成人型”循环过 渡受到阻碍,当肺循环压力超过体循环压力时,心房 及(或)动脉导管水平出现血液的右向左分流的一类疾 病,临床上以严重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
伴随血管壁厚度下降和肺血管床阻力降低的,是 肺泡的快速增殖。此时,肺泡周围的小动脉数量也迅 速增加,且快于肺泡的发育。在这些小动脉的增殖中, 平滑肌细胞的数量增殖远落后于血管大小的变化,到 生后四个月,肺血管厚度与成人基本类似,肺泡数量 与肺血管数量的比值由出生时的20:1降至8:1。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科普讲座PPT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科普讲座PPT

第三部分: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外科干预:在临床病情必要时 ,可以进行手术干预,如心导 管介入、氧合支持等手术。
第四部分:预 防新生儿持续 性肺动脉高压
第四部分:预防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孕妇疾病、药物和 放射线的影响。 加强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发现 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一部分:什么是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一般在生后12-72小 时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 和心力衰竭等症状,晚发者可 为1-3个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呼 吸困难和心力衰竭。
第二部分:如 何诊断新生儿 持续性肺动脉
高压?
第二部分:如何诊断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体格检查: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肢体 活动度评估、皮肤黏膜着色情况评估等 。 临床检查:动脉血气分析(ABG)等。
第二部分:如何诊断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心脏彩 超、心导管检查等。
第三部分:新 生儿持续性肺 动脉高压的治

第三部分: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保守治疗:氧疗、强化Leabharlann 吸支持、补液 、纠正代谢紊乱等治疗。
药物治疗: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如 肺血管扩张剂、血红蛋白合成前体等药 物。
第四部分:预防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保持新生儿暖和、干燥和有足 够的营养,降低新生儿发病率 。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新生儿持续性 肺动脉高压科
普讲座PPT
目录 第一部分:什么是新生儿持续 性肺动脉高压? 第二部分:如何诊断新生儿持 续性肺动脉高压? 第三部分:新生儿持续性肺动 脉高压的治疗 第四部分:预防新生儿持续性 肺动脉高压
第一部分:什 么是新生儿持 续性肺动脉高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治ppt课件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治ppt课件
17
降低肺动脉压力药物 (1)硫酸镁:能拮抗Ca++进入平滑肌细胞;影
响前列腺的代谢;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降低平 滑肌对血管药物的反应。
18
负荷量200mg/kg,用25%硫酸镁溶液稀释5 倍后注射泵静脉注射30分钟,继维持量予2050mg/(kg/h)静滴维持。应用过程中严密观 察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电解质。
28
人工呼吸机治疗
(3) 当有肺实质性 疾病,可用较低的 呼吸机频率,较长 的吸气时间,呼气 末正压可设置为46cmH20。如氧 合改善不理想,可 试用高频呼吸机治 疗。
29
保持患儿镇静 吗啡:维持静脉滴注,以5%葡萄糖稀释,用输液
泵按0.1mg·kg-1·h-1静注2h,继之以0.0150.025mg·kg-1·h-1速度维持,根据患儿情况 调节速度,在撤机前12h停药或减量。
2. 无法解释的低血氧症。 3. 缺乏呼吸窘迫症、气漏症候群的X光变化。
11
体检及辅助检查
可在左或右下胸骨缘闻及三尖瓣返流所致的心脏 收缩期杂音,但体循环血压正常。
动脉血气显示严重低氧,二氧化碳分压相对正常 。
约半数患儿胸部X线片示心脏增大。对于单纯特发 性PPHN,肺野常清晰,血管影少;其他原因所 致的PPHN则表现为相应的胸部X线特征.如胎粪 吸人性肺炎等。
加酚妥拉明。
20
首次量为0.5-1mg/kg,10分钟静注, ,以后 (0.5-1)mg/kg.h速度静脉维持,应用时应注意 血压测定, 由于大剂量酚妥拉明可引起全身血压下降,为维 持周身血压稳定,给予半量的间羟胺同时静滴。尽 量使病人的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
21
(3)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米力农静滴 ❖ 双密达莫口服 ❖ 扎普司特雾化吸入
体外膜肺(ECMO)
❖ 保证充分氧供 ❖ 避免机械通气损伤 ❖ 降低肺血管阻力 ❖ 重新建立正常体肺循环
其他治疗
尚无循证医学证据 需进一步研究
❖ 选择很多
总结
❖ iNO治疗是金标准
❖ 其他血管扩张剂的使用有争议
❖ 个体化治疗方案
谢谢大家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
持续肺动脉压力↑→肺小动脉平滑肌增厚→动 脉横径变窄→阻力↑→右心室压力↑→血流经 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发生右向左分流→低氧血 症→青紫和呼吸困难
疗效
❖ 早期应用iNO治疗,迅速改善氧合 ❖ 低浓度NO吸入短期使用时基本无副作用 ❖ 减少使用体外膜肺(ECMO)的机会
结论
❖ 原发PPHN和急性RDS明显改善
❖ 严重弥漫性肺实质病变、先天性膈疝、大血 管转位等合并PPHN,iNO疗效不明显
❖ 治疗费用较高
缺点
❖ 没有合适的来源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诊断依据
❖ 多发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 ❖ 气促、紫绀、呼吸困难 ❖ 心影增大 ❖ 肺部变化 ❖ 高氧试验 ❖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治疗
降低肺动脉压力+维持体循环压力→降低右பைடு நூலகம்向左分流→减轻低氧血症→改善氧合
基础治疗
❖ 机械通气治疗
❖ 纠正酸中毒
❖ 维持体循环压力:血浆、白蛋白、正性肌力 药物
降低肺动脉压力
前列腺素和前列环素
❖ 主要的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
❖ 低氧浓度下,对降低血管阻力尤其重要
❖ 具有较好的肺血管选择性 (依洛前列素 Iloprost吸入给药 )
❖ Eifinger F, Sreeram N, Mehler K,et al. Aerosolized iloprost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 a pilot study. Klin Padiatr. 2008 Mar-Apr;220(2):66-9
抑制磷酸二酯酶(PDE)活性→降低第二信 使(cAMP或cGMP)水解→提升细胞内第二 信使的浓度→血管舒张
西地那非(Sildenafil)
❖ OI值明显改善 ❖ 没有明显的低血压反应 ❖ 价格便宜 ❖ 耐受性较好
Hernando Baquero, Amed Soliz, Freddy Neira.Oral Sildenafil in Infants With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A Pilot Randomized Blinded Study. Pediatrics 2006;117;1077-1083
Ho JJ, Rasa G. Magnesium sulfate for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7, Issue 3.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扩张血管→降低肺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 提高心输出量→改善氧合
酚妥拉明
❖ 使用有效率高
❖ 与使用硫酸镁的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 体循环低血压副反应
❖ 曹凤玲,李劲松.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年第28卷第6 期.Chin Hosp Pharm J.2008 March,Vol 28.No 06.
一氧化氮(NO)吸入
直接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平滑肌细胞内的 cGMP水平升高→抑制平滑肌细胞内肌球蛋 白横桥连接形成→使血管舒张
优点
❖ 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力 ❖ 预防肺小动脉的肌化 ❖ 减少异常的血管重构 ❖ 对体循环压力无影响
优点
❖ 不增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机率 ❖ 减少神经系统损害的机率
Yuko Tanaka, Tomoshige Hayashi, et al.Inhaled Nitric Oxide Therapy Decreases the Risk of Cerebral Palsy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Pediatrics 2007;119;1159-1164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硫酸镁 ❖ α受体阻断剂 ❖ 前列腺素和前列环素 ❖ 一氧化氮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
低肺容量
肺泡过度扩张
↓×← PS 间质牵力下降
↓ 肺泡萎陷
→×↓ ↓
肺泡血管受压 ↓


血管收缩 → → 肺动脉压力增高
PS治疗早产儿PPHN
❖ 肺动脉压力下降较快 ❖ 氧合及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 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彭通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作用.中原医刊2006年第15期
结论
❖ 治疗NRDS合并PPHN效果很好 ❖ 其他原因引起的PPHN效果不肯定
硫酸镁
❖ 拮抗Ca2+→解除平滑肌痉挛→阻止肺血管收缩
❖ 影响前列腺素代谢→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减少平 滑肌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
结论
❖ 临床应用中有争议 ❖ 不推荐将硫酸镁用于PPHN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