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数学学考试题汇编——第7章 立体几何
高考复习数学立体几何初步第7章 第2节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考纲传真]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1.多面体的表(侧)面积因为多面体的各个面都是平面,所以多面体的侧面积就是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面积之和.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面积与高之积.()(2)球的体积之比等于半径比的平方.()(3)台体的体积可转化为两个锥体的体积之差.()(4)已知球O 的半径为R ,其内接正方体的边长为a ,则R =32a .( ) [答案] (1)× (2)× (3)√ (4)√2.(教材改编)已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12π cm 2,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底面圆的半径为( )A .1 cmB .2 cmC .3 cmD.32 cmB [S 表=πr 2+πrl =πr 2+πr ·2r =3πr 2=12π,∴r 2=4,∴r =2(cm).] 3.(2015·全国卷Ⅰ)《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7-2-1,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图7-2-1A .14斛B .22斛C .36斛D .66斛B [设米堆的底面半径为r 尺,则π2r =8,所以r =16π,所以米堆的体积为V =14×13π·r 2·5=π12×⎝ ⎛⎭⎪⎫16π2×5≈3209(立方尺).故堆放的米约有3209÷1.62≈22(斛).故选B.]4.(2016·全国卷Ⅱ)体积为8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12π B.323π C .8πD .4πA [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a 3=8,所以a =2.所以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23,所以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3,所以球的表面积为4π·(3)2=12π,故选A.]5.(2017·郑州质检)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2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cm 3.图7-2-2323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棱长为 2 cm 的正方体与底面为边长为 2 cm 的正方形、高为2 cm 的四棱锥组成,V =V 正方体+V 四棱锥=8 cm 3+83 cm 3=323cm 3.](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3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 )图7-2-3A .8+22B .11+2 2C .14+2 2D .15(2)(2016·全国卷Ⅰ)如图7-2-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 )图7-2-4A .17πB .18πC .20πD .28π(1)B (2)A [(1)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直四棱柱,上、下底面为直角梯形,如图所示.直角梯形斜腰长为12+12=2,所以底面周长为4+2,侧面积为4+22+2+2=8+22,两底面的面积和为2×12×1×(1+2)=3.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8+22+3=11+2 2.(2)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球体去掉上半球的14,得到的几何体如图.设球的半径为R ,则43πR 3-18×43πR 3=283π,解得R =2.因此它的表面积为78×4πR 2+34πR 2=17π.故选A.][规律方法] 1.(1)多面体与旋转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和.(2)简单组合体:应搞清各构成部分,并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2.若以三视图的形式给出,解题的关键是对给出的三视图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几何体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得到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根据条件求解.[变式训练1] (2016·全国卷Ⅲ)如图7-2-5,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导学号:31222245】图7-2-5A .18+36 5B .54+18 5C .90D .81B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正方形的斜四棱柱,其中有两个侧面为矩形,另两个侧面为平行四边形,则表面积为(3×3+3×6+3×35)×2=54+18 5.故选B.](1)在梯形ABCD 中,∠ABC =π2,AD ∥BC ,BC =2AD =2AB =2.将梯形ABCD 绕AD 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2π3B.4π3C.5π3D .2π(2)(2016·天津高考)已知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7-2-6所示(单位:m),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m 3.图7-2-6(1)C (2)2 [(1)过点C 作CE 垂直AD 所在直线于点E ,梯形ABCD 绕AD 所在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旋转体是由以线段AB 的长为底面圆半径,线段BC 为母线的圆柱挖去以线段CE 的长为底面圆半径,ED 为高的圆锥,如图所示.由于V 圆柱=π·AB 2·BC =π×12×2=2π, V 圆锥=13π·CE 2·DE =13π·12×(2-1)=π3,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 =V 圆柱-V 圆锥=2π-π3=5π3.(2)由三视图知,四棱锥的高为3,底面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2,对应高为1,所以其体积V =13Sh =13×2×1×3=2.][规律方法] 1.若所给定的几何体是柱体、锥体或台体,则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2.若所给定的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转换法(转换的原则是使底面面积和高易求)、分割法、补形法等方法进行求解.3.若以三视图的形式给出几何体,则应先根据三视图得到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根据条件求解.[变式训练2]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7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m 3.图7-2-783π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两个圆锥和一个圆柱构成,其中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均为1,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且其高为2,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V =13π×12×1×2+π×12×2=83π.]111V 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A.4π B.9π2C.6π D.32π3B[由AB⊥BC,AB=6,BC=8,得AC=10,要使球的体积V最大,则球与直三棱柱的部分面相切,若球与三个侧面相切,设底面△ABC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12×6×8=12×(6+8+10)·r,则r=2.此时2r=4>3,不合题意.因此球与三棱柱的上、下底面相切时,球的半径R最大.由2R=3,即R=3 2.故球的最大体积V=43πR3=92π.][迁移探究1]若本例中的条件变为“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求球O的表面积.[解]将直三棱柱补形为长方体ABEC-A′B′E′C′,则球O是长方体ABEC-A′B′E′C′的外接球,∴体对角线BC′的长为球O的直径.因此2R=32+42+122=13,故S球=4πR2=169π.[迁移探究2]若本例中的条件变为“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求该球的体积.[解]如图,设球心为O,半径为r,则在Rt △AOF 中,(4-r )2+(2)2=r 2, 解得r =94,则球O 的体积V 球=43πr 3=43π×⎝ ⎛⎭⎪⎫943=243π16.[规律方法] 1.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球与旋转体的组合通常是作它们的轴截面解题,球与多面体的组合,通过多面体的一条侧棱和球心,或“切点”、“接点”作出截面图,把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2.若球面上四点P ,A ,B ,C 中P A ,PB ,PC 两两垂直或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可构造长方体或正方体确定直径解决外接问题.[变式训练3] (2015·全国卷Ⅱ)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36πB .64πC .144πD .256πC [如图,设球的半径为R ,∵∠AOB =90°,∴S △AOB =12R 2.∵V O -ABC =V C -AOB ,而△AOB 面积为定值,∴当点C 到平面AOB 的距离最大时,V O -ABC 最大,∴当C 为与球的大圆面AOB 垂直的直径的端点时,体积V O -ABC 最大为13×12R2×R=36,∴R=6,∴球O的表面积为4πR2=4π×62=144π.故选C.][思想与方法]1.转化与化归思想:计算旋转体的侧面积时,一般采用转化的方法来进行,即将侧面展开化为平面图形,“化曲为直”来解决,因此要熟悉常见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及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2.求体积的两种方法:①割补法:求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时,常用割补法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几何体进行解决.②等积法:等积法包括等面积法和等体积法.等积法的前提是几何图形(或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通过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利用等积法可以用来求解几何图形的高或几何体的高.[易错与防范]1.求组合体的表面积时,要注意各几何体重叠部分的处理,防止重复计算.2.底面是梯形的四棱柱侧放时,容易和四棱台混淆,在识别时要紧扣定义,以防出错.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九)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A组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A.22π3 B.42π3C.22πD.42πB[依题意知,该几何体是以2为底面半径,2为高的两个同底圆锥组成的组合体,则其体积V=13π(2)2×22=423π.]2.已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的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导学号:31222246】A.32π3B.4πC.2π D.4π3D[依题意可知正四棱柱体对角线的长度等于球的直径,可设球半径为R,则2R=12+12+(2)2=2,解得R=1,所以V=4π3R3=4π3.]3.(2016·山东高考)一个由半球和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7-2-8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图7-2-8A.13+23πB.13+23πC.13+26πD .1+26πC [由三视图知,该四棱锥是底面边长为1,高为1的正四棱锥,结合三视图可得半球半径为22,从而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3×12×1+12×43π×⎝ ⎛⎭⎪⎫223=13+26π.故选C.]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9所示,且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则正视图中的x 的值是( )【导学号:31222247】图7-2-9A .2 B.92 C.32D .3D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四棱锥,底面是直角梯形,且S底=12×(1+2)×2=3,∴V=13x·3=3,解得x=3.]5.(2016·江南名校联考)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7-2-10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图7-2-10A.1+ 3 B.2+ 3C.1+2 2 D.2 2B[四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侧面SAC⊥底面ABC,且△SAC与△ABC均为腰长是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SA=SC=AB=BC=2,AC=2.设AC的中点为O,连接SO,BO,则SO⊥AC,∴SO⊥平面ABC,∴SO⊥BO.又OS=OB=1,∴SB=2,故△SAB与△SBC均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故该四面体的表面积为2×1 2×2×2+2×34×(2)2=2+ 3.]二、填空题6.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导学号:31222248】7 [设新的底面半径为r ,由题意得13×π×52×4+π×22×8=13×π×r 2×4+π×r 2×8, ∴r 2=7,∴r =7.]7.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3,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12 [设正六棱锥的高为h ,棱锥的斜高为h ′. 由题意,得13×6×12×2×3×h =23,∴h =1,∴斜高h ′=12+(3)2=2,∴S 侧=6×12×2×2=12.]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1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图7-2-11136π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圆柱和半个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其体积为π×12×2+12×13π×12×1=136π.]三、解答题9.如图7-2-12,在三棱锥D -ABC 中,已知BC ⊥AD ,BC =2,AD =6,AB +BD =AC +CD =10,求三棱锥D -ABC 的体积的最大值.图7-2-12[解] 由题意知,线段AB +BD 与线段AC +CD 的长度是定值,∵棱AD 与棱BC 相互垂直,设d 为AD 到BC 的距离,4分则V D -ABC=AD ·BC ×d ×12×13=2d , 当d 最大时,V D -ABC 体积最大.8分 ∵AB +BD =AC +CD =10, ∴当AB =BD =AC =CD =5时, d 有最大值42-1=15.此时V =215.12分10.四面体ABCD 及其三视图如图7-2-13所示,平行于棱AD ,BC 的平面分别交四面体的棱AB ,BD ,DC ,CA 于点E ,F ,G ,H .图7-2-13(1)求四面体ABCD 的体积; (2)证明:四边形EFGH 是矩形.[解] (1)由该四面体的三视图可知,BD ⊥DC ,BD ⊥AD ,AD ⊥DC ,BD =DC =2,AD =1,∴AD ⊥平面BDC ,3分∴四面体ABCD 的体积V =13×12×2×2×1=23.5分(2)证明:∵BC ∥平面EFGH ,平面EFGH ∩平面BDC =FG ,平面EFGH ∩平面ABC =EH ,8分∴BC ∥FG ,BC ∥EH ,∴FG ∥EH . 同理EF ∥AD ,HG ∥AD ,∴EF ∥HG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又∵AD ⊥平面BDC ,∴AD ⊥BC ,∴EF ⊥FG . ∴四边形EFGH 是矩形.12分B 组 能力提升 (建议用时:15分钟)1.(2015·全国卷Ⅰ)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7-2-14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图7-2-14A .1B .2C .4D .8B [如图,该几何体是一个半球与一个半圆柱的组合体,球的半径为r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2r ,则表面积S =12×4πr 2+πr 2+4r 2+πr ·2r =(5π+4)r 2.又S =16+20π,∴(5π+4)r 2=16+20π,∴r 2=4,r =2,故选B.]2.三棱锥P -ABC 中,D ,E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记三棱锥D -ABE 的体积为V 1,P -ABC 的体积为V 2,则V 1V 2=________.14 [设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h .∵D ,E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S △BDE =14S △PBC , ∴V 1V 2=V A -DBEV A -PBC=13S △BDE ·h 13S △PBC ·h=14.] 3.(2016·全国卷Ⅰ)如图7-2-15,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P A =6,顶点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点D ,D 在平面P AB 内的正投影为点E ,连接PE 并延长交AB 于点G.图7-2-15(1)证明:G 是AB 的中点;(2)在图中作出点E 在平面P AC 内的正投影F (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 的体积.[解] (1)证明:因为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D , 所以AB ⊥PD.因为D在平面P AB内的正投影为E,所以AB⊥DE.3分因为PD∩DE=D,所以AB⊥平面PED,故AB⊥PG.又由已知可得,P A=PB,所以G是AB的中点.5分(2)在平面P AB内,过点E作PB的平行线交P A于点F,F即为E在平面P AC内的正投影.7分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PB⊥P A,PB⊥PC,又EF∥PB,所以EF⊥P A,EF⊥PC.又P A∩PC=P,因此EF⊥平面P AC,即点F为E在平面P AC内的正投影.连接CG,因为P在平面ABC内的正投影为D,所以D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由(1)知,G是AB的中点,所以D在CG上,故CD=23CG.10分由题设可得PC⊥平面P AB,DE⊥平面P AB,所以DE∥PC,因此PE=23PG,DE=13PC.由已知,正三棱锥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且P A=6,可得DE=2,PE=2 2.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EFP中,可得EF=PF=2,所以四面体PDEF的体积V=13×12×2×2×2=43.12分。
浙江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

浙江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浙江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一.选择题1.(2018 浙江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2)是( )A. 2B. 4C. 6D. 82.(2018 浙江 6).已知平面a ,直线m ,n 满足,m n αα⊄⊂,则“m ∥n ”是“m 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2018 浙江 8)已知道四棱锥S-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侧棱长均相等,E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含端点),设SE 与BC 所成的角为1θ ,S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2θ,二面角S-AB-C 的平面角为3θ,则A. 123θθθ≤≤B. 321θθθ≤≤C. 132θθθ≤≤D. 231θθθ≤≤4.(2017 浙江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3)是( )A .+1B .+3C .+1D .+35.(2017 浙江 9)如图,已知正四面体D﹣ABC(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Q、R分别为AB、BC、CA上的点,AP=PB,==2,分别记二面角D﹣PR﹣Q,D﹣PQ﹣R,D﹣QR﹣P的平面角为α、β、γ,则()A.γ<α<βB.α<γ<βC.α<β<γD.β<γ<α6.(2015 浙江 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8cm3B.12cm3C.D.7.(2015 浙江理 8)如图,已知△ABC,D是AB的中点,沿直线CD将△ACD折成△A′CD,所成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α,则()A.∠A′DB≤αB.∠A′DB≥αC.∠A′CB≤αD.∠A′CB≥α8.(2014 浙江理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90cm2B.129cm2C.132cm2D.138cm29.(2014浙江理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72cm3B.90cm3C.108cm3D.138cm3二.填空题1.(2016 浙江理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2.(2016 浙江理14)如图,在△ABC中,AB=BC=2,∠ABC=120°.若平面ABC外的点P和线段AC上的点D,满足PD=DA,PB=BA,则四面体PBCD的体积的最大值是.3.(2016 浙江文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4.(2016 浙江文14)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AB=BC=3,CD=1,AD=,∠ADC=90°,沿直线AC将△ACD翻折成△ACD′,直线AC与BD′所成角的余弦的最大值是.5.(2015 浙江理 14)如图,三棱锥A﹣BCD中,AB=AC=BD=CD=3,AD=BC=2,点M,N分别是AD,B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N,CM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三.解答题1.(2018 浙江 19)如图,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1A、B1B,C1C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1A=4,C1C=1,AB=BC=B1B=2。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选择题部分(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已知集合{}1,0,1,2A =-,{}|0B x x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A B ∈ B.A B∅⊆ C.{}2A B ⊆ D.{}|0x x A B>=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交集、并集的定义求出A B ⋂,A B ⋃,再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判断即可.【详解】因为{}1,0,1,2A =-,{}0B x x =,所以{}1,2⋂=A B ,{}{}|01A B x x ⋃=≥⋃-,所以1A B ∈ ,A B ∅⊆ ,{}2A B ⊆⋂,故A 、B 、C 正确,D 错误;故选:D 2.函数的定义域是()A.1-2⎛⎫∞ ⎪⎝⎭, B.1-2⎛⎤∞ ⎥⎝⎦,C.12⎛⎫+∞ ⎪⎝⎭,D.1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列不等式,由此求得函数的定义域.【详解】依题意210x ->,解得12x >,所以()f x 的定义域为12⎛⎫+∞ ⎪⎝⎭,.故选:C【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属于基础题.3.复数()i 2i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复数乘法运算化简,即可求解.【详解】()1i i 22i z =-+=+,故对应的点为()1,2-,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4.已知平面向量()1,1a =- ,()2,b λ= ,若a b ⊥,则实数λ=()A.2B.2- C.1D.1-【答案】A 【解析】【分析】依题意可得0a b ⋅=,根据数量积坐标表示计算可得.【详解】因为()1,1a =- ,()2,b λ= 且a b ⊥,所以()1210a b λ⋅=⨯+-⨯=,解得2λ=.故选:A 5.已知πsin cos 6θθ⎛⎫+= ⎪⎝⎭,则tan2θ=()A.3B.C.3D.【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给定条件得到tan 3θ=,再利用二倍角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若πsin cos 6θθ⎛⎫+= ⎪⎝⎭,可得1sin cos cos 22θθθ+=,化简得31sin cos 022θθ-=,解得3tan 3θ=,由二倍角公式得232322tan 33tan221tan 3θθθ⨯===-,故B 正确.故选:B6.上、下底面圆的半径分别为r 、2r ,高为3r 的圆台的体积为()A.37πrB.321πrC.(35πr+D.(35πr+【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圆台的体积公式计算可得.【详解】因为圆台的上、下底面圆的半径分别为r 、2r ,高为3r ,所以()23221π227π33V r r r r r ⎡⎤=++⨯=⎣⎦.故选:A7.从集合{}1,2,3,4,5中任取两个数,则这两个数的和不小于5的概率是()A.35B.710C.45 D.910【答案】C 【解析】【分析】列出所有可能结果,再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可得.【详解】从集合{}1,2,3,4,5中任取两个数所有可能结果有()1,2、()1,3、()1,4、()1,5、()2,3、()2,4、()2,5、()3,4、()3,5、()4,5共10个,其中满足两个数的和不小于5的有()1,4、()1,5、()2,3、()2,4、()2,5、()3,4、()3,5、()4,5共8个,所以这两个数的和不小于5的概率84105P ==.故选:C8.大西洋鲑鱼每年都要逆游而上,游回产地产卵.研究鲑鱼的科学家发现鲑鱼的游速v (单位:m /s )可以表示为3log 100Ov k =,其中O 表示鲑鱼的耗氧量的单位数.若一条鲑鱼游速为2m /s 时耗氧量的单位数为8100,则游速为1m /s 的鲑鱼耗氧量是静止状态下鲑鱼耗氧量的()A.3倍 B.6倍C.9倍D.12倍【答案】C 【解析】【分析】利用给定条件得到31log 2100O v =,再算出不同情况的消耗氧气的数量,再作比值求倍数即可.【详解】由题意得381002log 100k =,解得12k =,故31log 2100O v =,当1v =时,有311log 2100O=,解得900O =,当0v =时,有310log 2100O=,解得100O =,故得9009100=倍,故C 正确.故选:C9.不等式()()e e 10xx --<(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是()A.{01}xx <<∣ B.{|0e}x x << C.{0x x <∣或1}x > D.{0xx <∣或e}x >【答案】B 【解析】【分析】写出不等式的等价不等式组,解得即可.【详解】不等式()()e e 10xx --<等价于e 0e 10x x -<⎧⎨->⎩或e 0e 10x x ->⎧⎨-<⎩,解得0e x <<或x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0e}x x <<.故选:B10.已知a 为实数,则“0x ∀>,12ax x+≥”是“1a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 【解析】【分析】利用分离参数法求出a 的取值范围判断充分性,利用基本不等式反推必要性成立即可.【详解】若10,2,x ax x ∀>+≥则22121(1)1,a x x x≥-+=--+当1x =时,不等式的右边取得最大值1,故1,a ≥充分性成立;若1,a ≥则0x >时,12,ax x+≥≥当且仅当1x a ==时取等,即12ax x +≥恒成立,因此,由 1 a ≥可以推出0,x ">1 2ax x+≥,故必要性成立.综上所述,10,2x ax x∀>+≥是 1 a ≥的充要条件.故选:C.11.若函数()()πsin 06f x x ωω⎛⎫=+> ⎪⎝⎭在区间ππ,126⎡⎤-⎢⎥⎣⎦上单调递增,则ω的取值范围是()A.(]0,2 B.(]0,4 C.(]0,6 D.(]0,8【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给定的区间,求出π6x ω+的范围,然后写出正弦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转化为子集问题处理即可.【详解】当ππ[,]126x ∈-时,πππππ[,+]661266x ωωω+∈-,若函数π()sin(0)6f x x ωω=+>在区间ππ[,]126-上单调递增,则πππ2π662πππ2π2612k k ωω⎧+≤+⎪⎪⎨⎪-+≤-⎪⎩,Z k ∈,解得212,824,Z k k k ωω≤+≤-∈,又0ω>,当0k =时,可得02ω<≤.故选:A.12.在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中,2AB =,11AB A B >,侧棱1AA 与底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若此三棱台存在内切球(球与棱台各面均相切),则此棱台的表面积是()A.2B.2C.4D.4【答案】A 【解析】【分析】取BC 和11B C 的中点分别为P ,Q ,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 ,2O ,设11A B x =,内切球半径为r ,根据题意求出侧棱长以及2O P ,1O Q ,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及等腰梯形11BB C C 和梯形1AA QP 的几何特点列方程组求出半径,再根据面积计算公式即可.【详解】如图,取BC 和11B C 的中点分别为P ,Q ,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 ,2O ,设11A B x =,内切球半径为r ,因为123cos 3A AO ∠=,棱台的高为2r ,所以126sin 3A AO ∠=,111122sin 63r AA BB CC A AO =====∠,211333323O P AP AB ==⨯=,同理136O Q x =.因为内切球与平面11BCC B 相切,切点在PQ 上,所以()21326PQ O P O Q x =+=+①,在等腰梯形11BB C C中,)22222x PQ -⎛⎫=- ⎪⎝⎭②,由①②得()222226212x x r +-⎛⎫-=⎪⎝⎭.在梯形1AA QP 中,()22233236PQ r x ⎛⎫=+- ⎪ ⎪⎝⎭③,由②③得2x -=,代入得1x =,则棱台的高23h r ==,所以()2133262PQ O P O Q x =+=+=,所以1sin 2ABC S AB AC A =⋅=△111111111sin 24A B C S A B A C A =⋅= ,()1111124BCB C S BC B C PQ =+=正三棱台三个侧面都是面积相等的等腰梯形,故侧面积为4,所以此棱台的表面积是442S =++=.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且没有错选得2分,不选、错选得0分)13.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4> B.4< C.24log 3log 5> D.24log 3log 5<【答案】BC 【解析】【分析】根据指数幂的运算及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A 、B ,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于函数的性质判断C 、D.【详解】414142222224⨯==⎭==⎛⎫< ⎪⎝A 错误,B 正确;2421log 5log 5log log 32==<,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BC14.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1//BC A DB.1//BC 平面11A ADDC.111BC B D ⊥D.1BC ⊥平面11A B CD【答案】BD 【解析】【分析】连接1AD ,1A D ,11B D ,1AB ,1B C ,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得到11//BC AD ,即可判断A 、B 、C ,证明11BC B C ⊥、1CD BC ⊥,即可判断D.【详解】连接1AD ,1A D ,11B D ,1AB ,1B C ,对于A :在正方体中11//AB D C 且11AB D C =,所以四边形11ABC 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1//BC AD ,又11A D AD ⊥,所以11BC A D ⊥,所以A 错误;对于B ,因为11//BC AD ,1AD ⊂平面11A ADD ,1BC ⊄平面11A ADD ,所以1//BC 平面11A ADD ,所以B 正确;对于C :因为11AB 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1160AD B ∠=︒,又11//BC AD ,所以11AD B ∠为异面直线1BC 与11B D 所成的角,即直线1BC 与11B D 所成的角为60︒,则1BC 与11B D 不垂直,所以C 错误;对于D :在正方体中,11BC B C ⊥,CD ⊥平面11BCC B ,1BC ⊂平面11BCC B ,所以1CD BC ⊥,又1CD B C C ⋂=,1,CD B C ⊂平面11A B CD ,所以1BC ⊥平面11A B CD ,所以D 正确.故选:BD .15.已知函数()2sin cos2f x x x =+,则()A.()f x 的最小值是3-B.()f x 5C.()f x 在区间π,06⎛⎫- ⎪⎝⎭内存在零点 D.()f x 在区间π,π2⎛⎫⎪⎝⎭内不存在零点【答案】ACD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将函数化为二次函数,求解最值判断A ,B ,利用换元法求解零点,再判断范围求解C ,D 即可.【详解】易得2213()2sin cos 22sin 12sin 2(sin )22f x x x x x x =+=+-=--+,故函数()f x 在1sin 2x =时,取得的最大值为32,当sin 1x =-时,函数取得的最小值为3-,故A 正确,B 错误,令[]sin 1,1x t =∈-,故2()212f t t t =+-,令()0f t =,解得11322t =+或21322t =-,当113122t =+>时,排除,无法解出x ,当21322t =-时,可得13sin 22x =-,而sin y x =在π(,0)6-上单调递增,故当π(,0)6x ∈-,1sin ,02x ⎛⎫∈- ⎪⎝⎭,且1130222-<-<,则()f x 在区间π,06⎛⎫-⎪⎝⎭内存在零点,故C 正确,而当π,π2x ⎛⎫∈⎪⎝⎭时,sin 0y x =>,1022y =-<,显然sin y x =和122y =-无交点,则()f x 在区间π,π2⎛⎫⎪⎝⎭内不存在零点,故D 正确.故选:ACD.16.在ABC 中,3AB =,1AC =,π3BAC ∠=,点D ,M 分别满足3AB AD = ,2BC MC = ,AM 与CD 相交于点F ,则()A.1233CD AB AC=- B.12AF AM=C.132AM =D.13cos 13DFM ∠=【答案】BCD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线性运算法则判断A ,设AF AM λ=,用AD 、AC 表示AF ,根据共线定理的推论得到方程求出λ,即可判断B ,由1122AM AB AC =+及数量积的运算判断C ,求出cos ,CD AM ,即可判断D.【详解】对于A ,13CD AD AC AB AC =-=-,故A 错误;对于B ,设AF AM λ=,又1122AM AB AC =+ ,∴1132222AF AB AC AD AC λλλλ=+=+,又F ,D ,C 三点共线,∴3122λλ+=,12λ∴=,∴12AF AM = ,故B 正确;对于C ,1122AM AB AC =+,∴()()222211244AM AB ACAB AB AC AC =+=+⋅+111391231424⎛⎫=⨯++⨯⨯⨯= ⎪⎝⎭,2AM ∴= ,故C 正确;对于D , 111322CD AM AB AC AB AC ⎛⎫⎛⎫⋅=-⋅+ ⎪ ⎪⎝⎭⎝⎭222211111111331163263222AB AB AC AC =-⋅-=⨯-⨯⨯⨯-⨯= ,又222211212191311393932CD AB AC AB AB AC AC ⎛⎫=-=-⋅+=⨯+-⨯⨯⨯= ⎪⎝⎭,∴1CD =,又2AM =,12cos cos ,13132CD AM DFM CD AM CD AM⋅∴∠===⋅ ,故D 正确.故选:BCD.非选择题部分(共48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7.已知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23P A =,()12P B =,则()P AB =_____________.【答案】13【解析】【分析】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详解】因为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所以()()()211323P AB P A P B ==⨯=.故答案为:1318.函数2()log f x x =的反函数为_______.【答案】2xy =【解析】【分析】设2log y x =,由指对数式的互化得到2y x =,再将,x y 位置互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2log y x =,则2y x =,所以函数2()log f x x =的反函数为2x y =.故答案为:2x y =.19.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且()()24f x f x +-=,则()2023f =_____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利用给定条件,得到函数的周期性,将所求函数值化为已知函数值,代入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且()()24f x f x +-=,故()()()224f x f x f x -=-=-,可得()()442()f x f x f x -=--=,故得函数的周期4T =,而令1x =,可得()214f =,解得()12f =,则()()()()()2023450533211f f f f f =⨯+==-==.故答案为:220.已知,,a b c 是同一平面上的3个向量,满足3a =,b = ,6a b ⋅=-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若向量c a - 与c b - 的夹角为π4,则c r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答案】①.3π4##135︒②.【解析】【分析】由cos ,a b a b a b⋅=⋅ 求出向量a 与b 的夹角,设OA a = ,OB b = ,OC c = ,即可得到,,,O A B C 四点共圆,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OB 外接圆的直径,即可求出c的最大值.【详解】因为3a =,b = ,6a b ⋅=- ,所以cos ,2a b a b a b ⋅===-⋅ ,又[],0,πa b ∈ ,所以3π,4a b = ,因为3a =,b = ,3π,4a b = ,如图,设OA a = ,OB b = ,OC c = ,则c a OC OA AC -=-= ,c b OC OB BC -=-= ,又向量c a - 与c b - 的夹角为π4,则π4ACB ∠=,又3π4AOB ∠=,所以,,,O A B C 四点共圆,又AB b a =- ,所以AB == 设AOB 外接圆的半径为R ,由正弦定理23πsin 42AB R ===c故答案为:3π4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3分)21.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在各个行业都有应用.某地图软件接入了大语言模型后,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某用户提出:“请统计我早上开车从家到公司的红灯等待时间,并形成统计表.”地图软件就将他最近100次从家到公司的导航过程中的红灯等待时间详细统计出来,将数据分成了[)55,65,[)65,75,[)75,85,[)85,95,[]95,105(单位:秒)这5组,并整理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求图中a 的值并且估计该用户红灯等待时间的第60百分位数(结果精确到0.1);(2)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该用户在接下来的10次早上从家到公司的出行中,红灯等待时间低于85秒的次数.【答案】(1)0.035a =,估计该用户红灯等待时间的第60百分位数约为82.1(2)7次【解析】【分析】(1)根据频率之和为1以及直方图数据即可求解,先确认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为0.6的位置,再结合百分位数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红灯等待时间低于85秒的频率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因为各组频率之和为1,组距为10,所以()100.010.0250.020.011a ⨯++++=,解得0.035a =.因为()100.010.0250.350.6⨯+=<,()100.010.0250.0350.70.6⨯++=>,所以中位数位于第三组[)75,85中,设中位数为x ,则()0.10.250.035750.6x ++-=,解得0.257582.10.035x =+≈,所以该用户红灯等待时间的中位数的估计值为82.1.【小问2详解】由题红灯等待时间低于85秒的频率为0.10.250.350.7++=,故估计该用户在接下来的10次中红灯等待时间低于85秒的次数为100.77⨯=次.2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AC BC ⊥,1PA AC ==,BC =(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求证:平面PAC ⊥平面PBC ;(3)设点D 在棱PB 上,AD CD =,求二面角D AC B --的正弦值.【答案】(1)6(2)证明见解析(3)3【解析】【分析】(1)先求出底面积,再利用体积公式求解体积即可.(2)先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到BC ⊥平面PAC ,再利用面面垂直定理判定面面垂直即可.(3)合理作图,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因为,1,AC BC AC BC ⊥==,所以111222ABC S AC BC =⋅=⨯= ,因为PA ⊥平面ABC ,所以三棱锥-P ABC 的体积11326V =⨯⨯=.【小问2详解】因为PA ⊥平面ABC ,BC ⊂平面PBC ,所以PA BC ⊥,又,,AC BC PA AC A ⊥⋂=,PA AC ⊂平面PAC ,所以BC ⊥平面PAC ,因为BC ⊂平面PBC ,所以平面PAC ⊥平面PBC .【小问3详解】过点D 作DE AB ⊥于E ,取AC 的中点F ,连接,EF 因为PA ⊥平面,ABC PA ⊂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 ⊥平面ABC ,又平面PAB ⋂平面,ABC AB DE =⊂平面,PAB 所以DE ⊥平面,ABC DE ∥PA ,因为,AD CD =且F 是AC 的中点,所以,,,DF AC AC DE DF DE D AC ⊥⊥⋂=⊥平面DEF ,,EF AC ⊥所以DFE ∠是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因为,,EF AC AC BC F ⊥⊥是AC 的中点,所以E 是AB 的中点,又DE //PA ,所以D 是PB 的中点,在Rt DEF △中,32DF ===,所以12sin 332DE DFE DF ∠==即二面角——D AC B的正弦值为3.23.已知函数()2π2sin 2f x x x a x ⎛⎫=-- ⎪⎝⎭,R a ∈.(1)若1a =,求()f x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2)若关于x 的方程()10f x a ++=有且只有三个实数根1x ,2x ,3x ,且123x x x <<.证明:(ⅰ)1322x x x +=;(ⅱ)()()311217818f x f x x +-+≤.【答案】(1)0(2)(ⅰ)证明见解析.(ⅱ)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分析法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再求解最值即可.(2)(ⅰ)合理构造新函数,求出一个零点,再结合对称性求解即可.(ⅱ)将目标式合理表示为函数,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即可.【小问1详解】由已知得1a =,则2π()(1)sin()12f x x x =---,易知2(1)y x =-,πsin()2y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所以max ()(0)0.f x f ==【小问2详解】(ⅰ)若2π()(1)sin()1,2f x x a x =---且()10,f x a ++=即2π(1)(sin()1)02x a x ---=有且只有三个实数根,所以0,a <令2π()(1)(sin()1),2g x x a x =---且(1)0g =,则()g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所以1322 2.x x x +==(ⅱ)由题意可知,令3πsin 2t x =,则有1()10,f x a ++=()310f x a ++=()()()()2311333217841cos π8271f x f x x x a x x a +-+=--+-++()()233342cos π1571x x a x a =--+++2233ππ4(sin 1)722(12sin )(242)1822a x a a a a x a t t =--++--=+++,因为0,a <所以2(242)1818a t t +++≤,即311(21)7()818f x f x x +-+≤得证.【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导数,解题关键是合理表示出目标式,然后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得到所要求的不等关系即可.。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立体几何+Word版含答案

第七章立体几何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1.简单几何体(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2.直观图(1)画法:常用斜二测画法.(2)规则:①原图形中x轴、y轴、z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轴、y′轴的夹角为45°(或135°),z′轴与x′轴和y′轴所在平面垂直.②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变为原来的一半.3.三视图(1)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2)三视图的画法①基本要求: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②画法规则: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侧俯一样宽;看不到的线画虚线.[小题体验]1.若一个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则这个三棱柱的高和底面边长分别为( )A.2,2 3 B.22,2C.4,2 D.2,4解析:选D 由三视图可知,正三棱柱的高为2,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23,故底面边长为4,故选D.2.(教材习题改编)如图,长方体ABCDA′B′C′D′被截去一部分,其中EH∥A′D′,则剩下的几何体是________,截去的几何体是______.答案:五棱柱三棱柱1.台体可以看成是由锥体截得的,易忽视截面与底面平行且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2.空间几何体不同放置时其三视图不一定相同.3.对于简单组合体,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易忽视实虚线的画法.[小题纠偏]1.如图,能推断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三棱台的是( )A.A1B1=2,AB=3,B1C1=3,BC=4B .A 1B 1=1, AB =2,B 1C 1=32,BC =3,A 1C 1=2,AC =3C .A 1B 1=1,AB =2,B 1C 1=32,BC =3,A 1C 1=2,AC =4D .AB =A 1B 1,BC =B 1C 1,CA =C 1A 1解析:选C 根据棱台是由棱锥截成的,可知A 1B 1AB =B 1C 1BC =A 1C 1AC,故A ,B 不正确,C 正确;D 项中满足这个条件的是一个三棱柱,不是三棱台,故D 不正确.2.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去截球,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 )解析:选B 俯视图中显然应有一个被遮挡的圆,所以内圆是虚线,故选B. 3.(教材习题改编)利用斜二测画法得到的 ①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是三角形; ②正方形的直观图一定是菱形; ③等腰梯形的直观图可以是平行四边形; ④菱形的直观图一定是菱形. 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由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知①正确;②错误,是一般的平行四边形;③错误,等腰梯形的直观图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而菱形的直观图也不一定是菱形,④也错误.答案:1考点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用任意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各个截面都是圆面,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 ) A .圆柱 B .圆锥C .球体D .圆柱、圆锥、球体的组合体解析:选C 截面是任意的且都是圆面,则该几何体为球体. 2.给出下列几个命题:①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③棱台的上、下底面可以不相似,但侧棱长一定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 B.1C.2 D.3解析:选B ①不一定,只有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轴时才是母线;②正确;③错误,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且对应边平行的多边形,各侧棱延长线交于一点,但是侧棱长不一定相等.3.给出下列命题:①棱柱的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全等的平行四边形;②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其三个侧面也两两垂直;③在四棱柱中,若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④存在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不正确,根据棱柱的定义,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不一定全等;②正确,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三个侧面构成的三个平面的二面角都是直二面角;③正确,因为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的交线平行于侧棱,又垂直于底面;④正确,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的三棱锥C1ABC,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答案:②③④[谨记通法]解决与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有关问题的3个技巧(1)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要多观察实物,提高空间想象能力;(2)紧扣结构特征是判断的关键,熟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依据条件构建几何模型;(3)通过反例对结构特征进行辨析.考点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1.(2018·东北四市联考)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线段CD的中点,则三棱锥PA1B1A的侧视图为( )解析:选D 如图,画出原正方体的侧视图,显然对于三棱锥PA1B1A,B(C)点均消失了,其余各点均在,从而其侧视图为D.2.(2018·杭州模拟)已知三棱锥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那么该三棱锥的侧视图可能为( )解析:选B 由正视图可看出长为2的侧棱垂直于底面,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2,另一直角边为底边三角形的高 3.故侧视图可能为B.[由题悟法]1.已知几何体,识别三视图的技巧已知几何体画三视图时,可先找出各个顶点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然后再确定线在投影面上的实虚.2.已知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技巧(1)对柱、锥、台、球的三视图要熟悉.(2)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并能结合空间想象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3)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提醒] 对于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应注意它们的交线的位置,区分好实线和虚线的不同.[即时应用]1.(2018·沈阳教学质量监测)“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俯视图可能是( )解析:选B 根据直观图以及图中的辅助四边形分析可知,当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俯视图为B ,故选B.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解析:选D 由俯视图是圆环可排除A 、B 、C ,进一步将已知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可得选项D.考点三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2018·杭州模拟)在等腰梯形ABCD 中,上底CD =1,腰AD =CB =2,下底AB =3,以下底所在直线为x 轴,则由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画出等腰梯形ABCD 的实际图形及直观图A ′B ′C ′D ′如图所示,因为OE =22-12=1,所以O ′E ′=12,E ′F ′=24.所以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S ′=12×(1+3)×24=22.答案:22[由题悟法]原图与直观图中的“三变”与“三不变”(1)“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 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改变减半图形改变(2)“三不变”⎩⎪⎨⎪⎧平行性不变与x 轴平行的线段长度不变相对位置不变[即时应用]如图,矩形O ′A ′B ′C ′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 ′A ′=6 cm ,O ′C ′=2 cm ,则原图形是( )A .正方形B .矩形C .菱形D .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解析:选C 如图,在原图形OABC 中,应有OD =2O ′D ′=2×22=4 2 cm ,CD =C ′D ′=2 cm.∴OC =OD 2+CD 2=22+22=6 cm ,∴OA =OC ,故四边形OABC 是菱形.一抓基础,多练小题做到眼疾手快1.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均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一定不可能是( )解析:选D 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一样,则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侧面看的长度相等,只有等边三角形不可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棱柱的两个底面是全等的正多边形B.平行于棱柱侧棱的截面是矩形C.{直棱柱}⊆{正棱柱}D.{正四面体}⊆{正三棱锥}解析:选D 因为选项A中两个底面全等,但不一定是正多边形;选项B中一般的棱柱不能保证侧棱与底面垂直,即截面是平行四边形,但不一定是矩形;选项C中{正棱柱}⊆{直棱柱},故A、B、C都错;选项D中,正四面体是各条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锥,故正确.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A.三棱锥B.四棱锥C.四棱台D.三棱台解析:选A 因为正视图和侧视图都为三角形,可知几何体为锥体,又因为俯视图为三角形,故该几何体为三棱锥.4.在如图所示的直观图中,四边形O′A′B′C′为菱形且边长为2 cm,则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ABCO的形状为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cm2.解析:由斜二测画法的特点知该平面图形是一个长为4 cm,宽为2 cm的矩形,所以四边形ABCO的面积为8 cm2.答案:矩形85.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矩形,俯视图是正方形,在该几何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以这4个点为顶点的几何体的形状给出下列命题:①矩形;②有三个面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四面体;③两个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正四棱柱,作出其直观图,ABCDA1B1C1D1,如图,当选择的4个点是B1,B,C,C1时,可知①正确;当选择的4个点是B,A,B1,C时,可知②正确;易知③不正确.答案:①②二保高考,全练题型做到高考达标1.(2018·台州模拟)一个简单几何体的正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视图不可能为( )A.正方形B.圆C.等腰三角形D.直角梯形解析:选D 该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时,其中一个侧面为正方形,A可能;该几何体是一个横放的圆柱时,B可能;该几何体是横放的三棱柱时,C可能,只有D不可能.2.如图所示是水平放置三角形的直观图,点D是△ABC的BC边中点,AB,BC分别与y′轴、x′轴平行,则三条线段AB,AD,AC中( )A.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CB.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BC.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DD.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D解析:选B 由条件知,原平面图形中AB⊥BC,从而AB<AD<AC.3.(2018·沈阳教学质量监测)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凸多面体的三视图(两个矩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为( )A.三棱台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解析:选B 根据三视图的法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可得几何体如图所示,这是一个三棱柱.4.(2018·温州第八高中质检)如图,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边长均为2,且侧棱AA1⊥平面A1B1C1,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该三棱柱的侧视图面积为( )A.4 B.2 3C.2 2 D. 3解析:选B 由题可得,该几何体的侧视图是一个长方形,其底边长是底面正三角形的高3,高为2,所以侧视图的面积为S=2 3.5.已知四棱锥PABCD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四棱锥PABCD的四个侧面中面积最大的是( )A .3B .2 5C .6D .8解析:选C 四棱锥如图所示,取AD 的中点N ,BC 的中点M ,连接PM ,PN ,则PM =3,PN =5,S △PAD =12×4×5=25,S △PAB =S △PDC =12×2×3=3, S △PBC =12×4×3=6.所以四个侧面中面积最大的是6.6.(2018·台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1B 1C 1D 1中,点E 为棱BB 1的中点,若用过点A ,E ,C 1的平面截去该正方体的上半部分,则剩余几何体的侧视图为( )解析:选C 取DD 1的中点F ,连接AF ,FC 1,则过点A ,E ,C 1的平面即为面AEC 1F ,所以剩余几何体的侧视图为选项C.7.设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 ②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 ③直四棱柱是直平行六面体; ④棱台的相对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命题①符合平行六面体的定义,故命题①是正确的;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的侧棱可能与底面不垂直,故命题②是错误的;因为直四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命题③是错误的;命题④由棱台的定义知是正确的.答案:①④8.一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3 cm 和8 cm ,若两底面圆心的连线长为12 cm ,则这个圆台的母线长为________cm.解析:如图,过点A 作AC ⊥OB ,交OB 于点C . 在Rt △ABC 中,AC =12 cm ,BC =8-3=5 (cm). ∴AB =122+52=13(cm). 答案:139.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那么△ABC 的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如图,图①、图②所示的分别是实际图形和直观图. 从图②可知,A ′B ′=AB =2,O ′C ′=12OC =32, C ′D ′=O ′C ′sin 45°=32×22=64. 所以S △A ′B ′C ′=12A ′B ′·C ′D ′=12×2×64=64.答案:6410.已知正三棱锥V ABC 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画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 (2)求出侧视图的面积. 解:(1)直观图如图所示.(2)根据三视图间的关系可得BC =23,∴侧视图中VA =42-⎝ ⎛⎭⎪⎫23×32×232=23,∴S △VBC =12×23×23=6.三上台阶,自主选做志在冲刺名校1.用若干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需要的小正方体的块数是( )A .8B .7C .6D .5解析:选C 画出直观图,共六块.2.(2018·湖南东部六校联考)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四个面的面积中,最大的面积是( )A .4 3B .8 3C .47D .8解析:选C 设该三棱锥为P ABC ,其中PA ⊥平面ABC ,PA =4,则由三视图可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故PB =PC =42,所以S △ABC =12×4×23=43,S △PAB =S △PAC =12×4×4=8,S △PBC =12×4×22-22=47,故四个面中面积最大的为S △PBC =47,选C.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为正方形,PC 与底面ABCD 垂直,下图为该四棱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它们是腰长为6 cm 的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根据图中所给的正视图、侧视图,画出相应的俯视图,并求出该俯视图的面积;(2)求PA.解:(1)该四棱锥的俯视图为(内含对角线)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如图,其面积为36 cm2.(2)由侧视图可求得PD=PC2+CD2=62+62=6 2.由正视图可知AD=6,且AD⊥PD,所以在Rt△APD中,PA =PD2+AD2=22+62=6 3 cm.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小题体验]1.如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20πB .24πC .28πD .32π解析:选C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圆锥与圆柱的组合体,设圆柱底面圆半径为r ,周长为c ,圆锥母线长为l ,圆柱高为h .由图得r =2,c =2πr =4π,h =4,由勾股定理得:l =22+32=4,S 表=πr 2+ch +12cl =4π+16π+8π=28π.2.(教材习题改编)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直三棱柱,其底面为侧视图,该侧视图是底边为2,高为3的三角形,正视图的长为三棱柱的高,故h =3,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 =S ·h =⎝ ⎛⎭⎪⎫12×2×3×3=3 3. 答案:3 33.若球O 的表面积为4π,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由题可得,设该球的半径为r ,则其表面积为S =4πr 2=4π,解得r =1.所以其体积为V =43πr 3=43π.答案:43π1.求组合体的表面积时,组合体的衔接部分的面积问题易出错.2.由三视图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由于几何体的还原不准确及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认识不准易导致失误.3.易混侧面积与表面积的概念. [小题纠偏]1.(教材习题改编)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则球的体积与圆柱体积之比为________,球的表面积与圆柱的侧面积之比为________.答案:2∶3 1∶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一个正四棱柱和一个棱台组成,其表面积S =3×4×2+2×2×2+4×22×2+4×6+12×(2+6)×2×2=72+16 2.答案:72+16 2考点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 )A .8+2 2B .11+2 2C .14+2 2D .15解析:选 B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直四棱柱,上、下底面为直角梯形,如图所示.直角梯形斜腰长为12+12=2,所以底面周长为4+2,侧面积为2×(4+2)=8+22,两底面的面积和为2×12×1×(1+2)=3,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8+22+3=11+2 2.2.(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高三期初联考)如图是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 )A .34+6 5B .44+12 5C .34+6 3D .32+6 5解析:选A 由三视图知几何体底面是一个长为6,宽为2的矩形,高为4的四棱锥,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2×6×25+12×6×4+2×12×2×5+6×2=34+65,故选A.3.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是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则该棱锥的表面积为( )A .6+42+2 3B .8+4 2C .6+6 2D .6+22+4 3解析:选A 由三视图可知该棱锥为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S △PAB=S △PAD =S △PDC =12×2×2=2,S △PBC =12×22×22×sin 60°=23,S 四边形ABCD =22×2=42,故该棱锥的表面积为6+42+2 3.[谨记通法]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求法(1)求表面积问题的思路是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即空间图形平面化,这是解决立体几何的主要出发点.(2)求不规则几何体的表面积时,通常将所给几何体分割成基本的柱、锥、台体,先求这些柱、锥、台体的表面积,再通过求和或作差求得几何体的表面积.注意衔接部分的处理.考点二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1.(2018·金华高三期末考试)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223 B.233C.423D.433解析:选D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俯视图为底面的四棱锥,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底面ABCD 的面积为2×2=4,高PO =3,故该几何体的体积V =13×4×3=433.2.(2018·宁波十校联考)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表面积等于________.解析:如图,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半径为2,高为3的圆柱的一半,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2×π×22×3=6π,表面积为2×12×π×22+4×3+π×2×3=10π+12.答案:6π 12+10π[由题悟法]有关几何体体积的类型及解题策略[即时应用]1.(2018·西安质检)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43 B .52 C.73 D .3解析:选A 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该几何体是下部为直三棱柱,上部为三棱锥的组合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V 几何体=V 三棱柱+V 三棱锥=12×2×1×1+13×12×2×1×1=43.2.(2018·杭州高级中学模拟)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B .32 C.12D.34解析:选C 由题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底面是上下底边分别为1和2,高为1的直角梯形,又四棱锥的高为1.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 =13×12×(1+2)×1×1=12.3.(2018·温州高三一模)如图,一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其俯视图的轮廓为正方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还原三视图为正四棱锥,易得正四棱锥的高为32,底面积为1,体积V =13×1×32=36;易得正四棱锥侧面的高为⎝ ⎛⎭⎪⎫322+⎝ ⎛⎭⎪⎫122=1,所以表面积S =4×12×1×1+1=3. 答案:363 考点三 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题点多变型考点——多角探明 [锁定考向]与球相关的切、接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考生的难点、易失分点,命题角度多变. 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1)球与柱体的切、接问题;(2)球与锥体的切、接问题.[题点全练]角度一:球与柱体的切、接问题1.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AB =3,AC =4,AB ⊥AC ,AA 1=12,则球O 的半径为( )A.3172B .210 C.132D .310解析:选C 如图,由球心作平面ABC 的垂线,则垂足为BC 的中点M .又AM =12BC =52,OM =12AA 1=6,所以球O 的半径R =OA =⎝ ⎛⎭⎪⎫522+62=132.2.如图,已知球O 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内切球,则平面ACD1截球O 的截面面积为( )A.66π B.π3C.π6D.33π 解析:选C 平面ACD 1截球O 的截面为△ACD 1的内切圆.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1,所以AC =CD 1=AD 1=2,所以内切圆的半径r =22×tan 30°=66, 所以S =πr 2=π×16=16π.角度二:球与锥体的切、接问题3.(2018·绍兴质检)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且PA =PB =PC =PD ,若一个半径为1的球与此四棱锥所有面都相切,则该四棱锥的高是( )A .6B .5C.92D.94解析:选D 过点P 作PH ⊥平面ABCD 于点H .由题知,四棱锥P ABCD 是正四棱锥,内切球的球心O 应在四棱锥的高PH 上.过正四棱锥的高作组合体的轴截面如图,其中PE ,PF 是斜高,M 为球面与侧面的一个切点.设PH =h ,易知Rt △PMO ∽Rt △PHF ,所以OM FH =PO PF ,即13=h -1h 2+32,解得h =94.4.(2017·全国卷Ⅰ)已知三棱锥S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SC 是球O 的直径.若平面SCA ⊥平面SCB ,SA =AC ,SB =BC ,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9,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AO ,OB ,∵SC 为球O 的直径, ∴点O 为SC 的中点, ∵SA =AC ,SB =BC , ∴AO ⊥SC ,BO ⊥SC ,∵平面SCA ⊥平面SCB ,平面SCA ∩平面SCB =SC , ∴AO ⊥平面SCB , 设球O 的半径为R , 则OA =OB =R ,SC =2R . ∴V S ABC =V A SBC =13×S △SBC ×AO=13×⎝ ⎛⎭⎪⎫12×SC ×OB ×AO , 即9=13×⎝ ⎛⎭⎪⎫12×2R ×R ×R ,解得 R =3,∴球O 的表面积为S =4πR 2=4π×32=36π. 答案:36π[通法在握]解决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其通法是作截面,将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求解,其解题的思维流程是:[演练冲关]1.一个六棱柱的底面是正六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1,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A .20πB.205π3C .5πD.55π6解析:选D 由题意知六棱柱的底面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r =1,其高h =1,∴球半径为R =r 2+⎝ ⎛⎭⎪⎫h 22=1+14=52,∴该球的体积V =43πR 3=43×⎝ ⎛⎭⎪⎫523π=55π6. 2.(2018·镇海期中)一个棱长为6的正四面体纸盒内放一个正方体,若正方体可以在纸盒内任意转动,则正方体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可得,要使正方体可以在纸盒内任意转动,则只需该正方体在正四面体的内接球内即可.因为正四面体的棱长为6,所以其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33,正四面体的高为26,则该正四面体的内球的半径为62,设该正方体的边长为a ,要满足条件,则3a ≤6,即a ≤ 2.所以正方体的最大体积为V =a 3≤2 2.答案:2 2一抓基础,多练小题做到眼疾手快1.(2018·浙江名校联考)“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完全相同”是“该几何体为球”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由题可得,球的三个视图都是圆,所以三视图完全相同;三视图完全相同的几何体除了球,还有正方体,所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2.(2018·长兴中学适应性测试)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64B .72C .80D .112解析:选C 由题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棱长为4的正方体与一个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高为3的四棱锥的组合体,所以其体积为V =43+13×42×3=80.3.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B .18πC .20πD .28π解析:选A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球体去掉上半球的14,得到的几何体如图.设球的半径为R ,则43πR 3-18×43πR 3=283π,解得R =2.因此它的表面积为78×4πR 2+34πR 2=17π.故选A.4.(2018·嘉兴模拟)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若它的体积是33,则a =________,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由题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水平放置的三棱柱,其底面是一个底边长为2、高为a 的等腰三角形,高为3.因为其体积为33,所以V =12×2a ×3=3a =33,解得a = 3.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2×12×2×3+2×3×3=23+18.答案: 3 23+185.(2018·丽水模拟)若三棱锥P ABC 的最长的棱PA =2,且各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是_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__.解析:如图,根据题意,可把该三棱锥补成长方体,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即该长方体的外接球,易得外接球的半径R =12PA =1,所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V =43×π×13=43π,表面积S =4πR 2=4π.答案:43π 4π二保高考,全练题型做到高考达标1.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母线长为3,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 )A .7B .6C .5D .3解析:选A 设圆台较小底面半径为r , 则另一底面半径为3r .由S =π(r +3r )·3=84π,解得r =7.2.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3,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 )A .6B .8C .12D .24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该六棱锥为正六棱锥,正六棱锥的高为h ,侧面的斜高为h ′. 由题意,得13×6×34×22×h =23,∴h =1, ∴斜高h ′=12+32=2,∴S 侧=6×12×2×2=12.故选C.3.(2018·温州十校联考)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4 B.163 C .8D.323解析:选 B 由题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长方形的四棱锥,所以其体积为V =13×4×2×2=163.4.(2018·兰州实战考试)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体积为( )A.32π B.32C .3πD .3解析:选A 由题意得,该几何体为四棱锥,且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即为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外接球,其半径为32,故体积为43π⎝ ⎛⎭⎪⎫323=32π,故选A. 5.(2018·宁波十校联考)如图,某多面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外轮廓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和直角三角形,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 .2 2 B.10 C .2 3D.13解析:选C 由题可得,该几何体是水平放置的四棱锥,其底面是一个直角梯形.所以其最长的棱的长度为22+22+22=2 3.6.(2018·衢州调研)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__.。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科目考试2021年高考数学高考数学压轴题 立体几何多选题分类精编附答案

对于D选项,过 点做 的平行线交 于 ,交 于 ,连接 ,则过 , ,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即为平行四边形 ,易知当 位于点 时,平行四边形 边 最小,且为 ,此时截面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最小,为四边形 的面积,且面积为 ,故D选项正确;
【答案】CD
【分析】
利用反证法可得A、B错误,取 为 的中点,取 的中点为 ,连接 ,可证明 平面 ,当平面 平面 时,四棱锥 体积最大值,利用公式可求得此时体积为 .
【详解】
如图(1),取 的中点为 ,连接 ,
则 , ,故 ,
故 即 .
若 ,因为 ,故 ,而 ,
故 平面 ,因为 平面 ,故 ,矛盾,故A错.
【详解】
如图所示,作AM⊥DE,交DE于M,延长AM交BC于N,连接A'M,A'N.
则A'M⊥DE,MN⊥DE, ,
∵ ∩MN=M,∴CD⊥平面A'MN,
又∵CD⊂平面ABDC,∴平面A'MN⊥平面ABDC,
在平面A'MN中作A'H⊥MN,则A'H⊥平面BCED,
∵二面角A'-DE-B为60°,∴∠A'EF=60°,
对于C,若 , ,则 ,即 ,即 ,故C正确;
对于D,
,又 , ,故D错误.
故选:BC
【点睛】
关键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运算,用已知向量表示某一向量的三个关键点:
(1)用已知向量来表示某一向量,一定要结合形,以图形为指导是解题的关键.
(2)要正确理解向量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如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始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浙江省历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总汇(题目及答案)

1.(本题满分15分)如图,平面⊥平面,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PAC ABC ABC ∆AC 三角形。
分别为的中点,。
,,E F O ,,PA PB PC 16,10AC PA PC ===(I ) 设是的中点,证明:平面;C OC //PC BOE (II )证明:在内存在一点,使⊥平面,并求点到,的距ABO ∆M FM BOE M OA OB 离。
2.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是侧棱CC 1上的一点,CP=m ,(Ⅰ)试确定m ,使得直线AP 与平面BDB 1D 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Ⅱ)在线段A 1C 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 ,使得对任意的m ,D 1Q 在平面APD 1上的射影垂直于AP ,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如图甲,△ABC 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E ,D 分别为AB 、AC 靠近B 、C 的三等分点,点G 为BC 边的中点.线段AG 交线段ED 于F 点,将△AED 沿ED 翻折,使平面AED ⊥平面BCDE ,连接AB 、AC 、AG 形成如图乙所示的几何体。
(I )求证BC ⊥平面AFG ;(II )求二面角B -AE -D的余弦值..4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平面ABC ,平面ABC ,,EA ⊥DB ⊥AC BC ⊥,M 是AB 的中点.2AC BC BD AE ===(1)求证:;CM EM ⊥(2)求CM 与平面CDE 所成的角5.如图,矩形和梯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CD BEFC BE CF ∥,,.90BCF CEF ∠=∠=o AD =2EF =(Ⅰ)求证:平面;AE ∥DCF (Ⅱ)当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的大小为?AB A EF C --60o6. 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AD 上,AE=EB=AF=沿.432=FD 直线EF 将翻折成使平面平面BEF.AEF ∆,'EF A ∆⊥EF A ' (I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C FD A --' (II )点M ,N 分别在线段FD ,BC 上,若沿直线MN 将四边形MNCD 向上翻折,使C与重合,求线段FM 的长.'A EMACBD DABEFC(第18题)7.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PO⊥平面ABC,垂足O落在线段AD上,已知BC=8,PO=4,AO=3,OD=2(Ⅰ)证明:AP⊥BC;(Ⅱ)在线段AP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二面角A-MC-B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AM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浙江全A计划学业水平复习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测试

12 3 4 5 6 7 8 9 10一、选择题1.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 )A.矩形 D.正方形 D.梯形 D.平行四边形【分析】 棱柱的侧棱平行且相等,故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故选.2.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包括 ( )A.一个圆柱,两个圆锥 D .两个圆台,一个圆锥.两个圆台,一个圆柱 D .一个圆台,两个圆锥【分析】 围绕较长底边旋转一周之后,可得两个圆锥和中间一个圆柱.故选A.1 2 3 4 5 6 7 8 9 10A3.若圆锥的轴截面是正三角形,则它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 )A.2倍 D.2倍 D.3倍 D.3倍【分析】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圆锥的母线长为2r,S侧=πr·2r=2πr2,S底面=πr2,所以S侧=2S底面.故选.1 2 3 4 5 6 7 8 9 104.点E ,F ,G ,H 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C =BD ,且AC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90°,则四边形EFGH 是 ( )A.菱形 D .梯形 D .正方形 D .空间四边形【分析】 因为点E ,F ,G ,H 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棱AB ,BC ,CD ,AD 的中点,所以EF ⋕H G ⋕12AC ,E H ⋕FG ⋕12BD ,所以,EF =FG =G H =H E ,并且EF ⊥FG ,所以四边形为正方形.故选.1 2 34 5 6 7 8 9 101 2 3 4 5 6 7 8 9 105.若a,b是异面直线,且a∥平面α,则b与α的位置关系是( )A.b∥α D.相交.b⊂α D.b⊂α、b与α相交或平行【分析】 三种情况如图(1),(2),(3).故选.图(1) 图(2) 图(3)1 2 3 4 5 6 7 8 9 106.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A.10 D.12.14 D.16待续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为 ( ) A.10 D .12.14 D .16【分析】 由三视图可画出立体图,该立体图平面内只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的面,S 梯形=(2+4)×2÷2=6,S 全部梯形=6×2=12,故选.1 2 3 4 56 7 8 9 10返回题干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 ),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m 3)是( )A.1123 D .1363.48 D .56【分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直四棱柱,其底面积为(2+4)×4÷2=12,高为4,故体积+=12×4=48.故选.1 2 3 4 5 678 9 101 2 3 4 5 678 9 102444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返回题干8.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棱SA,SB,SC两两垂直,且SA=SB=SC,则二面角A-BC-S大小的正切值为( )A.1 D.2 2.2 D.21 2 3 4 5 6 7 8 9 10待续则二面角A -BC -S 大小的正切值为 ( )A.1 D .22.2 D .2【分析】 取BC 的中点D ,连结AD ,SD ,则∠ADS 为二面角A -BC -S 的平面角,在R t △ASD 中,设AS =a ,则DS =22SB =22AS =22a ,则ta n ∠ADS =2.故选.1 2 3 4 5 6 7 8 9 10返回题干1 2 3 4 5 6 7 8 9 109.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若l⊥α,α⊥β,则l⊂β D.若l∥α,α∥β,则l⊂β.若l⊥α,α∥β,则l⊥β D.若l∥α,α⊥β,则l⊥β【分析】 l⊂β或l∥β,A错;l⊂β或l∥β,错;正确.l∥β或l与β相交或l⊂β,错.故选.10.已知四面体ABCD的所有棱长都是2,点E,F分别是AD,DC的中点,则( )A.1 D.-1 D.3 D.-3【分析】 12AC,∴EF·BA=12AC·(-AB)=-12×2×2c os60°=-1.故选.1 2 3 4 5 6 7 8 9 10二、填空题11.已知a =(1,5,-2),b =(m ,2,m +2),若a ⊥b ,则m 的值为 .【分析】 ∵a ⊥b ∴(1,5,-2)·(m ,2,m +2)=0,∴m +10-2m -4=0,∴m =6.11 12 1361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A1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分析】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DA1⊥平面ABC1D1,则∠D1AA1即为直线AA1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易得∠D1AA1=45°.11 12 1345°1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 .【分析】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6a2=18,a=3,+=32a=32,+=43π+3=92π.11 12 1392π三、解答题14.如图,在三棱锥A -BP C 中,AP ⊥P C ,AC ⊥BC ,+为AB 的中点,D 为P B 的中点,且△P M B 为正三角形.(1)求证:M D ∥平面AP C ;【证明】 (1)∵M为AB 的中点,D 为P B的中点,∴M D ∥AP ,又M D 平面AP C ,AP ⊂平面AP C ,∴M D ∥平面AP C .待续14 1514.如图,在三棱锥A -BP C 中,AP ⊥P C ,AC ⊥BC ,M 为AB 的中点,D为P B 的中点,且△P M B 为正三角形.(2)求证:BC ⊥平面AP C .待续14 1514 15接上一页题干【证明】 (2)∵△P M B为正三角形,且D为P B的中点,∴M D⊥P B.又由(1)知M D∥AP,∴AP⊥P B.又AP⊥P C,且P B∩P C=P,∴AP⊥平面P BC,又BC⊂平面P BC,∴AP⊥BC,又AC⊥BC,且AP∩AC=A,∴BC⊥平面AP C.返回题干1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平面P DC ,AD ∥BC ,P D ⊥P B ,AD =1,BC =3,CD =4,P D =2.(1)求异面直线AP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1)如图,由已知AD ∥BC ,故∠DAP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AP 与BC 所成的角.∵AD ⊥平面P DC ,P D ⊂平面P DC ,待续14 15接上一页题干【解】 ∴AD⊥P D.在R t△P DA中,由勾股定理,得AP=AD2+P D2=5,故os∠DAP=ADAP=55.所以,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5.待续14 1514 151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平面P DC,AD∥BC,P D⊥P B,AD=1,BC=3,CD=4,P D=2.(2)求证:P D⊥平面P BC;【解】 (2)证明:∵AD⊥平面P DC,直线P D⊂平面P DC,∴AD⊥P D.又∵BC∥AD,所以P D⊥BC,又P D⊥P B,且P B∩BC=B,所以P D⊥平面P BC.待续14 151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平面P DC,AD∥BC,P D⊥P B,AD=1,BC=3,CD=4,P D=2.(3)求直线AB与平面P BC所成角的正弦值.接上一页题干【解】 (3)过点D 作AB 的平行线交BC 于点F ,连结P F ,则DF 与平面P BC 所成的角等于AB 与平面P BC所成的角.∵P D ⊥平面P BC ,∴P F 为DF 在平面P BC 上的射影,∴∠DFP为直线DF 和平面P BC 所成的角.∵AD ∥BC ,DF ∥AB ,∴四边形ABFD 是平行四边形,∴BF =AD =1,由BC =3,14 15待续接上一页题干【解】 得CF=BC-BF=2.∵AD⊥平面P DC,DC⊂平面P DC,∴AD⊥DC,又∵AD∥BC,∴BC⊥DC,在R t△DCF中,由勾股定理得DF=25,∴si n∠DFP=P DDF =55.∴直线AB与平面P 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返回题干14 15。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浙江版)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立体几何 7.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第七章立体几何§7.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A组基础题组1.(2014福建,2,5分)某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三角形,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圆柱B.圆锥C.四面体D.三棱柱2.(2014江西,5,5分)一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下列给出的四个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3.(2015温州二模,4,5分)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A.(18π-20)cm3B.(24π-20)cm3C.(18π-28)cm3D.(24π-28)cm34.(2015浙江温州十校期中,3,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则正视图中x的值为( )A.2B.C.D.35.(2015浙江五校一联,6,5分)如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侧视图和俯视图,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则它的正视图为( )6.(2013湖南,7,5分)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其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的矩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等于( )A. B.1 C. D.7.(2014辽宁,7,5分)某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8-2πB.8-πC.8-D.8-8.(2015浙江严州中学仿真)已知三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其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视图的面积为( )A. B. C. D.9.(2014北京,7,5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已知A(2,0,0),B(2,2,0),C(0,2,0),D(1,1,).若S1,S2,S3分别是三棱锥D-ABC在xOy,yOz,zOx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 )A.S1=S2=S3B.S2=S1且S2≠S3C.S3=S1且S3≠S2D.S3=S2且S3≠S110.(2015浙江金华联考)△A'B'C'是水平放置的正三角形ABC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若△A'B'C'的面积为,那么△ABC的面积为.11.(2015嘉兴教学测试一,10,6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相同的等腰三角形,俯视图由半圆和一等腰三角形组成.则这个几何体可以看成是由和组成的,若它的体积是,则a= .12.(2016东阳中学期中,12,6分)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若这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表面积是.13.(2016领航高考冲刺卷七,12,4分)如图(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动点M,N,Q分别在线段AD1,B1C,D1C1上,Q-BMN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则三棱锥Q-BMN的正视图的面积为.图(1) 图(2)14.(2015绍兴一模,11,4分)已知四棱锥P-ABCD,它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其俯视图如图所示,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则该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该四棱锥的体积为.15.(2015浙江名校(绍兴一中)交流卷五,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x2+y2= ;当xy最大时,该几何体的体积为.B组提升题组1.(2015浙江,2,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8cm3B.12cm3C.cm3D.cm32.(2015嘉兴教学测试二,2,5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πB.C.D.3.(2015诸暨高中毕业班检测,3,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16 D.4.如图,矩形O'A'B'C'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A'=6cm,O'C'=2cm,则原图形是( )A.正方形B.矩形C.菱形D.一般的平行四边形5.(2015银川质检)如图,O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体对角线A1C和AC1的交点,E为棱BB1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OEC1D1在正方体各面上的正投影不可能是( )6.(2015浙江模拟训练冲刺卷四,4)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CBD(如图①),形成三棱锥C-ABD,其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②所示,则侧视图的面积为( )A. B. C. D.7.(2016超级中学原创预测卷七,4,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该几何体的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 )A.8πB.C.D.12π8.已知一个底面为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的六棱锥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 )9.(2015学军中学月考,7)已知点E、F、G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A1、CC1、DD1的中点,点M、N、Q、P分别在线段DF、AG、BE、C1B1上.以M、N、Q、P为顶点的三棱锥P-MNQ 的俯视图不可能是( )10.(2014安徽,8,5分)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B. C.6 D.711.(2014课标Ⅰ,12,5分)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6B.6C.4D.412.(2015金丽衢一联,14,4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cm3.13.(2013浙江,12,4分)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cm3.14.(2015杭州二中高三仿真考,11,6分)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2,0,0),(0,2,0),(0,0,2),(2,2,2).给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填写编号) ,此四面体的体积为.15.(2016超级中学原创预测卷三,13,6分)已知某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表面积为.16.(2016超级中学原创预测卷七,13,4分)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组基础题组1.A 由三视图知识可知,圆柱的正视图不可能为三角形.故选A.2.B 由几何体的直观图知,该几何体最上面的棱横放且在中间的位置上,因此它的俯视图应排除A、C、D,经验证B符合题意,故选B.3.D由三视图得原几何体是一个圆柱去掉一个四棱台,则V=π(2)2×3-×3×(16+8+4)=(24π-28)cm3,故选D.4.D 该几何体是四棱锥,其底面是上底长为1,下底长为2,高为2的直角梯形,长为x的侧棱垂直于底面.其体积为V=××2x=3,则有x=3.5.B 由侧视图与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锥体与正方体组合而成;由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是由等腰三角形与正方形构成,且等腰三角形无中线部分,故选B.6.D 由题意可知该正方体的放置方式如图所示,侧视的方向垂直于面BDD1B1,正视的方向垂直于面A1C1CA,且正视图是长为,宽为1的矩形,故正视图的面积为,因此选D.7.B 该几何体由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切去两个四分之一圆柱所得.所以其体积为V=23-2×π·12×2=8-π,故选B.8.A 由题意知三棱锥的侧视图为三角形,因为正视图的底边长为1,俯视图为边长是1的正三角形,所以侧视图的底边长为×1=,根据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平齐”的原则,知侧视图的高为,所以侧视图的面积为××=,故选A.9.D 三棱锥D-ABC如图所示.S1=S△ABC=×2×2=2,S2=×2×=,S3=×2×=,∴S2=S3且S1≠S3,故选D.10.答案 2解析由题意可设△ABC的边长为a,则△A'B'C'的高为a,因为其面积等于×a×a=,∴a2=8,∴S△ABC=a2=2.11.答案三棱锥;半个圆锥;1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可以看成是由一个三棱锥和半个圆锥组成的.半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a,三棱锥的底面是以为直角边长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a,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解得a=1.12.答案;3+解析如图,原几何体为一个正方体截去两个三棱锥.易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2×=,表面积为3+2×=3+.13.答案解析由三棱锥Q-BMN的俯视图可知Q在点D1处,N在点C处,M在AD1的中点处,设E为DD1的中点,则三棱锥Q-BMN的正视图为△D1EC,其面积为××a=.14.答案3;解析四棱锥P-ABCD如图所示,设O为BC中点,易知PO⊥面ABCD,由俯视图知BC=2,BO=OC=1,显然BA⊥面PBC,DC⊥面PBC,所以△PAB,△PCD均为直角三角形,又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故△PBC必为直角三角形,所以该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3,易知PO=BC=1,所以V=×22×1=.15.答案32;2解析如图所示,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三棱锥A-BCD,从图中可得x2+y2=52+()2=32,∴xy≤=16,当且仅当x=y=4时,取“=”,此时V A-BCD=××4××=2.B组提升题组1.C 该几何体是由棱长为2cm的正方体和底面边长为2cm,高为2cm的正四棱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故其体积为V=2×2×2+×2×2×2=cm3.2.D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底面半径为1,高为1的半圆锥,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π×12×1=,故选D.3.D如图所示,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是ABC-A1B1C1,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4×4×4-××4×4×2=,故选D.4.C 将直观图还原得▱OABC,因为O'D'=O'C'=2cm,C'D'=O'C'=2cm,所以OD=2O'D'=4cm,CD=2cm,所以OC===6cm,则OA=O'A'=6cm=OC,故原图形为菱形.5.A 题中的空间四边形OEC1D1在平面CC1D1D、平面DD1A1A、平面ABCD上的正投影分别是选项B,C,D中的图形,故选A.6.D 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均为,其面积为S=××=.7.C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横放的正三棱柱,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高为2,易得底面的外接圆的半径r=,∴正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R==,∴球O的表面积为4πR2=,故选C.8.C 由题意知,侧视图中的底边长应等于俯视图中两个相对的小三角形的高的和,小三角形的边长为2,所以高为,则侧视图中的底边长为2.侧视图中底边上的高与此六棱锥的高相等,而该几何体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所以该六棱锥的高为=,所以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C.9.C 当M与F重合、N与G重合、Q与E重合、P与B1重合时,三棱锥P-MNQ的俯视图为A;当M、N、Q、P是所在线段的中点时,三棱锥P-MNQ的俯视图为B;当M、N、P、Q是所在线段的非端点位置时,三棱锥P-MNQ的俯视图有选项D的可能.故选C.10.A 由三视图知这个多面体是正方体截去两个全等的三棱锥后剩余的部分,其直观图如图所示,结合题图中尺寸知,正方体的体积为23=8,一个三棱锥的体积为××1×1×1=,因此多面体的体积为8-2×=,故选A.11.B 由多面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为一个三棱锥,如图所示.其中面ABC⊥面BCD,△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4,取BC的中点M,连结AM,DM,则DM⊥面ABC,在等腰△BCD中,BD=DC=2,BC=DM=4,所以在Rt△AMD中,AD===6,又在Rt△ABC中,AC=4<6,故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棱为AD,长度为6,故选B.12.答案20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直三棱柱截去一个三棱锥后余下的部分.三棱柱的底面是直角边长分别为3cm和4cm的直角三角形,高为5cm,该三棱柱的体积为×3×4×5=30cm3.截去的三棱锥以三棱柱的上底面为底面,下底面的直角顶点为顶点,所以该三棱锥的体积为××3×4×5=10cm3,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30-10=20cm3.13.答案24解析题中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由一个直三棱柱截去一个三棱锥所得(如图所示),故其体积V=×3×4×5-××3×4×3=24(c m3).14.答案③②②;解析由题意知几何体为图中的A-B1CD1,其三视图为③②②,体积为V=V正方体-4=23-4×××2×2×2=.15.答案;3+7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如图所示的四棱锥S-ABCD,可将其补形为正方体,且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四棱锥的底面ABCD的面积为2,在△SAD中,SD=AD=,SA=2,所以cos∠SDA==,所以sin∠SDA==,S△SAD=×××=2,易知S到平面ABCD的距离即为S到直线AD的距离,设为h,则×h=2,所以h=,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由图可知,S△ABS=×2×2=2,S△SDC=×2×=,在△SBC中,SB=2,BC=,SC=3,所以cos∠SCB==,所以sin∠SCB==,S△SBC=×3××=3,故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矩形ABCD+S△SBC+S△SAD+S△ABS+S△SDC=2+3+2+2+=3+7.16.答案27+9+3π-3π解析根据三视图可以还原出如图所示的空间几何体,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底面边长为6、高为的正三棱锥挖去一个圆锥而得到的,由S△ABC=3××6×OD(D为圆锥的底面圆(圆O)与AC的切点),且S△ABC=×6×6sin,易得OD=,S△ABC=9.在直角三角形POD中,由勾股定理得PD=3,从而得三棱锥的表面积S1=27+9,圆锥的侧面积S2=3π,圆锥的底面积S3=3π,故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S=S1+S2-S3=27+9+3π-3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4会考真题汇编——第七章 立体几何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若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
(A)圆锥 (B)棱柱 (C)圆柱 (D)棱锥
2、在空间中,已知,a b 是直线,,αβ是平面,且,,//a b αβαβ⊂⊂,则,a b 的位置关
系是 (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或异面
3、如图,三棱锥S ABC -中,棱,,SA SB SC 两两垂直,且SA SB SC ==,则二面角
A BC S --大小的正切值为 ( )
(A)1
(B)2
(C) (D)2
4、若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这这个几何体是 ( ) (A) 圆柱
(B)圆台 (C) 圆锥 (D)棱台
5、在空间中,设m 表示直线,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α //β,m //α,则m //β (B) 若α⊥β,m ⊥α,则m ⊥β (C) 若α⊥β,m //α,则m ⊥β (D) 若α //β,m ⊥α,则m ⊥β
6、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是 (A)球
(B)圆台
(C)圆锥
(D)圆柱 ( )
7、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与一平面成等角的两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第1题
)
(第3题)
正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第5题
)
(C) 与一平面平行的两直线平行 (D)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
(A)π34 (B)2π (C)π38 (D)π3
10
9、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SA =SC =AB =BC ,则直线SB 与AC 所成的角是 ( )
(A)30º (B)45º (C)60º
(D)90º
10、半径为2的球的表面积为 ( ) (A)π4 (B )
316π (C)π16 (D)3
32π
11、下列命题中错误..
的是 ( ) (A) 若直线l ⊥平面α,则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直线l (B )若直线l ⊥平面α,则过直线l 的平面都垂直于平面α (C) 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D) 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12、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为1CC 的中点,则直线A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 (A)
31 (B )4
2
(C) 322 (D)22 13、若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三棱锥后所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是
( )
正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第8题
)
2
A
C
S
(第9题)
A. B. C. D. (第13题图)
14、在空间中,设,αβ表示平面,,m n 表示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若m n ∥,n α⊥,则m α⊥
B. 若αβ⊥,m α⊂,则m β⊥
C.若m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α内,则m α∥
D.若m α∥,那么m 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15、如下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E 为线段11A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DE 与1B 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
1
D 1
C
A 1
A
A.15°
B.30°
C.45°
D.60°
16、如上图,在Rt △ABC 中,1AC =,BC x =,D 是斜边AB 的中点,将△BCD 沿
直线CD 翻折,若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CB AD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2]
C.
D.(2,4]
二、填空题
17、若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一个球的表面积,棱长为b 的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该
球的体积,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18、若一个球的体积为
2
9
π,则该球的表面积是 . 19、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尺寸如图,单位:cm ),则
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cm 3.
20、若球O 的体积为3
36 cm π,则它的半径等于 cm.
三、解答题
21、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AD =AA 1=1, 点E 是棱AB 的中点.
(1)求证:B 1C //平面A 1DE ;(2)求异面直线B 1C 与A
1E 所成角的大小
.
C
A
第19题
22、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菱形,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E ,平面PAC 垂直于底面ABCD ,线段PD 的中点为F .
(1)求证:EF ∥平面PBC ;(2)求证:BD PC ⊥.
23、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B AC ⊥,PC ⊥平面
ABC ,点,D E 分别为线段,PB AB 的中点.
(1)求证:AC ⊥平面PBC ;
(2)设二面角D CE B --
的平面角为θ,若2PC =,
2BC AC ==cos θ的值。
B
A
A
B D D 1
A 1
B 1
C 1
E
(第21题)
答案CDCBD DDADC DBAAB A
4
; 9;
3
a b
π
π
<,3
22、(1)证明:∵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AC与BD互相平分,即AE=CE,BE=DE
又∵线段PD的中点为F∴EF为△PBD的中位线∴EF∥PB
又EF⊄平面PBC,PB⊂平面PBC∴EF∥平面PBC
(2)证明:∵平面PAC⊥底面ABCD,平面PAC∩底面ABCD=AC,
菱形ABCD中,AC⊥BD,BD⊂平面ABCD∴BD⊥平面PAC∴BD⊥PC
23、1)证明:∵PC⊥平面ABC∴PC⊥AC,又∵PB⊥AC,PC∩PB=P∴AC⊥平面PBC (2)解:∵PC⊥平面ABC∴PC⊥AC,PC⊥BC,
又AC⊥平面PBC∴AC⊥PC,AC⊥BC即CA,AB,CP互相
垂直。
如图,取BC的中点为F,连接DF,EF
∵点D,E分别为线段PB,AB的中点
∴EF∥AC,DE∥PA,DF∥PC
∴EF⊥BC,DF⊥BC,DF⊥平面ABC,
且EF=1
2AC
DF=
1
2PC=1,CF=
1
2CB=1
B
A
∴2
CE===,
∴BC=CE=BE=2∴△BCE是等边三角形
过F用FM⊥CE交CE于M,连接DM,FM
∴
12
FM DM
=====
∴cos cos MF
DMF
DM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