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西师版 1范文整理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 知识点概述本次学习的知识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 学习目标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解方法和步骤。
2.熟练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除法运算。
3. 学习重点1.竖式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如何处理除不尽的情况,明确商和余数的概念。
4. 学习内容4.1 竖式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可以采用竖式计算法解决。
以734除以7为例,竖式计算步骤如下:1 0 4----------7 | 7 3 4- 7---3 4- 2 1-----1 3上述计算步骤中,第一次将7除进了7,商为1,余数为0;第二次将7除进了34,商为4,余数为6;第三次将7除进了63,商为9,余数为1。
因此,结果为104,余数为1。
4.2 商和余数在上面的例子中,进行竖式除法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商和余数的概念。
商是指除数除以被除数所得到的结果;余数是指除数除以被除数不尽的部分。
以734除以7为例,商为104,余数为1。
5. 练习题1.657 ÷ 9 = ?2.895 ÷ 5 = ?3.418 ÷ 7 = ?4.763 ÷ 8 = ?5.小明手中有45个橙子,每个蛋糕需要3个橙子,他最多能做几个蛋糕?6.一桶水有20升,小明要拿走其中的6升水,最终剩余多少水?6. 总结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和步骤,熟练掌握了竖式计算法,并理解了商和余数的概念。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除法运算问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

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25,主题图。
例1,例2及相关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认识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经历认识面积.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教具视频展示台、钉子板、橡皮筋.完整的树叶。
教学准备学具钉子板、橡皮筋.完整的树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学习探索新知1、认识面积⑴认识周围物体和表面①我们能看得见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全班交流。
②你能看到这些面的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③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你有什么感觉?抽生回答,全班交流。
生:我摸了摸,发现它们的面很光滑.表面很平。
有些能全部摸完,有些面摸不完。
有的面我能摸到边沿,有的不能摸到边沿。
④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一摸.看一看,都能发现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
它的这个大小1.①抽生回答。
例如:桌面.书面.地面.墙面......(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述)②能看到这些面的大小.还能比较它们的大小......③学生自由发言。
④介绍面积的含义。
就是这个面的面积。
例如:书的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⑤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教室哪些物体的什么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⑴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这是我们以前认识过的一些平面图形,你能用颜色涂出它们的大小吗?颜色涂出的部分也就是它们的什么?(面积)⑵小结: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比较面的大小①讨论比较方法我们要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什么好方法吗?抽生回答。
②进行类比,感觉比较方法看到书P27图A和图B,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以学生的发言,引发思考:当测量单位不统一时,我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要想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必须统一参照物来进行比较。
⑤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找一找教室的面积。
2.抽学生涂颜色,颜色涂出的部分也就是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单元导学案

学 科 教 学 计 划学 校 :安岳县驯龙镇中心小学班 级 : 三 年 级 三 班学 科 : 数 学任课教师: 邓 小 艳2015年上学期:学生学科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4名,学生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基本上在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
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总要求、主要任务及奋斗目标(可从政治思想、培养人才等方面制订奋斗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2、初步认识小数,会正确地读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能正确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3、正确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4、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5、进一步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会简单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
6、学会分段统计的方法,了解复式统计表。
数学思考:1、经历初步认识小数、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计算的过程,发展数感。
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和认识对称现象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统计意识。
4、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1、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估算和笔算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中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

小组合作自学: (一)首次尝试 1、体育馆的 A 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你能用算式 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怎样计算 48×10=?说说你的想法 3、从中发现了: 。 4、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二)二次尝试 1、怎样列式? 2、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与例 1 的计算相比较,你想说点什么? (三)三次尝试 1、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你认为怎样口算最简便。
探讨估算方法。 导 案 1 、说出口算 过程 2 、说出估算 过程 3、尝试练习 学 小 小组合作自学: 案 导 案 1 、 出示例 4 图: 2、先自主探 索估算方法。 3、同桌互相 说一说。 4、组内交流
学 独 立 尝 2、请估算:205×7 3、估算:20×11≈ 学习准备: 1、口算 25×10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积的定位 导 案
学 独 立 尝
案
程
试
学习准备: 1、口算 30×20 12×40 50×20 40×16 10×23 53×30 12×4 12×10 25×10 2、尝试:每个篮子放 11 个乒乓球,11 个篮子可以放多 少个乒乓球? 学 案
1、让学生说 出口算方法
学 习 过 程
学 独 立 尝 试
案
导 案 1 、 出示主题 图, 2 、 让学生思 考 导 案 出示例 1 图: 组内交流 老师点拨。
学习准备: 1、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据能解决那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表示 吗? 3、这些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见过吗? 学 案
小 展 学 习 过 程 示 小 组 合 作
2
课题 课型 学习 内容 学 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学 习 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新授课 年 级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西师版范文整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西师版)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习目标:念。
新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的意义。
学习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学习过程预习活动下面每组中哪些图形的表面大一些?在大的括号里打√。
数学书的面课桌的面黑板的面讲桌的面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 .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用手摸一摸、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和文具盒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观察黑板和课桌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通过刚才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的,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认识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地面的大小叫。
认识封闭图形。
下面是封闭图形的打√,不是封闭图形的打×。
并说明理由。
你还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吗?比较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像这些封闭图形的也叫它们的面积。
正方形的大小叫做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大小叫做三角形的。
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同学们打开书本36页。
先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再数一数围成的图形有多少个小方格。
学生小组汇报,小组记录图:第二图:小组汇报:抽一名组员写在小组展示区全班交流,小组质疑。
合作完成书上38页、二题。
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今天表现怎样?学生自说。
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习目标:认识面积单位c2,d2,2。
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常用面积单位。
学习难点: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
学习过程预习活动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叫做它们的面积。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用重叠法比较学具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用圆形、正方形等图形卡片在上面摆一摆。
比出哪个面积大。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卡片摆最合适?为什么?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呢?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平方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年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下载

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一)【学习目标】: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的意义。
【学习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学习过程】(一)预习活动1.下面每组中哪些图形的表面大一些?在大的括号里打√。
()()()()数学书的面课桌的面黑板的面讲桌的面()()()()2. 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3.长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的周长=(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1)用手摸一摸、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和文具盒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2)观察黑板和课桌的面,()的面大,()的面小。
(3)通过刚才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的(),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认识面积(1)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地面的大小叫()。
(2)认识封闭图形。
下面是封闭图形的打√,不是封闭图形的打×。
并说明理由。
()()()()你还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吗?3、比较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1)像这些封闭图形的()也叫它们的面积。
正方形的大小叫做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大小叫做三角形的()。
(2)()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同学们打开书本36页。
1、先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再数一数围成的图形有多少个小方格。
(有小组长组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生小组汇报,小组记录第一图:第二图:小组汇报:抽一名组员写在小组展示区全班交流,小组质疑。
2、合作完成书上38页第一、二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今天表现怎样?学生自说。
面积和面积单位(二)【学习目标】:认识面积单位cm2,dm2,m2。
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
【学习重点】:掌握常用面积单位。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课题:口算除法(一)总课时序号:5 编写人:刘翠兰审核人:
课题:口算除法(二)总课时序号:6 编写人:刘翠兰审核人:
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总课时序号:8 编写人:刘翠兰审核人:
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总课时序号:9 编写人:刘翠兰审核人:
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总课时序号:10 编写人:刘翠兰审核人:
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总课时序号:11 编写人:刘翠兰审核人:
课题:除法估算总课时序号:12 编写人:刘翠兰审核人:
课题:整理于复习总课时序号:13 编写人:刘翠兰审核人: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对于整本教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或者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按照“口算------笔算------估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符合学生呢个的认知规律。
整个单元共分为两个小节,从口算除法到笔算除法(含估算)层层深入,利于学生有效的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方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估算。
三、课时安排
1、口算除法……………………………2课时
2、笔算除法……………………………5课时
3、除法估算……………………………1课时
4、整理复习……………………………1课时。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

先在操场上分别量出边长为1米,10米的正方形。
说一说生活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
1.抽生汇报测量结果,纠正个别学生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2.小组合作,动作操作。
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面积单位方面的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一下,课桌的面积是多少dm2?量一量,课桌实际的面积有多少dm2?
3.感知1m2
(1)做一做。
在操场上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这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成1m2。
(2)估计一下,教室的地面大约有多少m2?黑板呢?
4.小结:我们刚才认识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如果要测量和计算更大的面积时,我还可能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例如:公顷.平方千米等等。
学生完成以后,这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成1cm2。
(2)量一量
估计一下,文具盒的上面大约有多少cm2?量一量,下面的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cm2?可以边量边作记号。
2、感知1dm2
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这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成1dm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28,例5及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到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2.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建立cm2、dm2、m2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3.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对长度单位与相应的面积单位进行比较,能更好建立长度与面积的空间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西师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习目标】:
和探索能力。
面积。
考。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学习难点】:计算面积公式的来由。
【学习过程】
预习活动
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说说哪个单位
大?哪个小?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
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方法: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长方形全摆满了,我每行摆了
小正方形,所以,这个长=个,可以摆行,一共摆了×
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我猜测长方形的面积=
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
下面我们小组同学合作验证一下:
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若干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摆成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拼摆的结果填在后面的表格里。
长宽1c2正方形的个数面积
长方形A
长方形B
长方形c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
拓展练习:
做课本第42页课堂活动第1题: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并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计算出书上43页题图形的面积。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学习难点】:计算面积公式的来由。
【学习过程】
预习活动
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说说哪个单位
大?哪个小?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电视机的荧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
电视机荧屏的面积是多少?
这个图形是形,选用面积公式来计算。
计算:
答:
遮电视机的方巾是边长9分米的正方形。
方巾的面积是多少?
我发现正方形是长和宽都的长方形。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
计算:
答:
拓展练习:
一块正方形玻璃,边长5分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
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
方米?
检验一下我们的自学成果吧,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哦!
A级: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一个正方形游泳池,边长4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级:一绿化带长20米,宽5分米,求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c级:小江家有一块菜地,长50米,宽30米,准备在菜地的中间挖一口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蓄水池。
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请你求出菜园的面积。
小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估计的一些技巧。
【学习难点】:估计面积的方法掌握。
【学习过程】
预习活动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说说哪个单位
大?哪个小?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
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灵活选择。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合作解决,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估计面积:c㎡
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测量长㎝,宽㎝。
计算:
周长:面积:
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周长指的是
面积指的是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小给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拓展练习
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①估计教室面积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宽,
计算周长: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估计操场长是,宽是,面积就约是。
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有了哪些认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目标】:
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探索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
能运用观察比较法分析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会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学习重点】: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
的改写。
【学习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学习过程
预习活动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小组猜测一
下。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个,竖排每排摆个,一共可以摆×=个,
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
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厘米,这个红色正
方形面积是×=。
小结:我们可以用摆,用量,还可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
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平方厘米。
点拨: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1我知道了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米=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
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
拓展练习
练习填空:
米=分米1分米=厘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页做一做: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平方米=60平方分米
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
墙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00平方分米。
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