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天气和气候 (2)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随着中考临近,考生在地理学科信息量缺失,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更加凸显。

每次模考都不尽人意,这是考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小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归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海洋与陆地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2、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中考地理复习作业课件 世界地理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2课时 世界的气候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中考地理复习作业课件 世界地理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2课时 世界的气候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 C)
10.★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区位于北半球沿海 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气温最低 C.乙地为迎风坡,降水多 D.甲、乙两地都属于温带气候
(C )
11.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
( D)
某因素对降水影响示意图 A.人类活动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3)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在山脉的
背背风风坡(选填“迎风坡”或“背风坡”)形成了巴塔哥尼亚沙漠。 坡
第2课时 世界的气候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选择题 (2022·贺州)读“某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 1~ 2 题。
1.该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D)
2.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二、非选择题 12.(2022·陕西)读世界部分沙漠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大陆北部,被北北回回归归线(填重要纬线名称)穿过; 卡拉库姆沙漠位于亚亚欧欧大陆内部;巴线塔哥尼亚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东
(填方位)侧。
(2)下图为三个沙漠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地 降水量都较较少少,能够表示撒哈拉沙漠、卡拉库姆沙漠、巴塔哥尼亚沙漠 三地气候的序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次是②②③③①①。
(C )
(2022·福建)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 3~4 题。
3.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B)

2022中考地理专题三 天气与气候

2022中考地理专题三 天气与气候

指风的来向 风的强弱级别,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图示
返回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 陆地 ;蓝色表示 海洋 ;白色表 示 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 般是 阴雨区 。 (3)常见的天气符号
图1 常见的天气符号
返回
3.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
空气质量指数小,表明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质量指
动时,遇到山地,沿
地形雨
山坡“爬升”,温度 下降,水汽凝结,在
山地迎 风坡
迎风坡产生的降

当冷空气与暖空
气相遇时,相对较 锋面雨 轻的暖空气被迫“
抬升”,冷却凝结而
中纬度 地区
产生的降水
返回
(3)对月降水量的描述 ①月降水量>100毫米,为 多雨 。 ②月降水量在50~100毫米之间,为 湿润 。 ③月降水量在20~50毫米之间,为 少雨 。 ④月降水量<20毫米,为 干燥 。
(4)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我们中学生能做哪些力所能及 的事情?(对策措施类) 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及乘公交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返回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项目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日变 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午后2时(14时) .
日出 前后
北半球,大陆上 7 月气温 北半球,大陆上 1 月气温
D.中度污染
返回
7.(教材母题·粤教人民版)读影响空气质量的人类图(图4),完 成下列问题。
图4
返回
(1)空气质量的高低用 污染指数 表示,空气质量一方面受 自然因素 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 人为因素 的影响。

中考地理易错题剖析如何正确判断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中考地理易错题剖析如何正确判断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中考地理易错题剖析如何正确判断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是中考地理中的一个易错题。

很多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容易混淆。

下面我将剖析这个问题,并介绍如何正确判断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气候和天气的定义。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期以来的平均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

而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如晴朗、阴天、下雨等。

简单来说,气候是长期的平均情况,而天气是短期的具体表现。

那么,如何正确判断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观察时间跨度。

如果是关于一个地方的气象情况,而时间范围只是几天或几个星期的,那就是描述的天气。

例如,“这个周末会下雨”,这是在描述短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而如果是描述一个地方长期以来的气象情况,时间范围是几个月或几年的,那就是在描述气候。

例如,“这个地方的夏季温度非常高”,这是在描述长期以来的气候情况。

另一个判断的方法是观察描述的内容。

天气通常包括当天或近期的天气状况,如气温、降水、风力等。

而气候描述的内容更加宏观,通常包括长期的气温范围、年降水量、季节变化等。

除了观察时间跨度和描述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数据的来源进行判断。

天气通常是通过气象预报、天气应用程序等进行观测和预测的。

而气候通常是通过长期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和统计得出的。

在具体题目中,要正确判断气候与天气的区别,还需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背景和参考信息。

通常题目会提供一些涉及时间范围和具体情况的描述,我们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是在描述气候还是天气。

总结一下,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在于时间跨度和描述内容。

观察时间范围是短期还是长期,并注意描述的内容是具体的天气情况还是气候统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判断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在中考地理中遇到这种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判断方法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通过剖析气候与天气的区别,相信大家对于这个易错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在中考地理考试中更准确地判断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中考考点全攻略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十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讲 中国的气候

中考考点全攻略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十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讲 中国的气候
秋裤预警地图。读图文资料,下列关于秋裤预警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我国“秋裤着装”南北差异明显的原因是我国纬度跨度大 B.“不带走一条秋裤”的甲地所在地形区是四川盆地,受 海陆因素的影响比同纬度的上海气温高 C.图中的秋裤分割线大致与我国的南岭—淮河一线重合 D.若冷空气进一步加强,则“不带走一条秋裤”地区的 范围将向北扩大
A.①
B.②
C.③
D.④
2. 影响城市①气温低的主要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 2020年12月28日至31日,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雨雪陆续 登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汉、江南等地降温幅度达10~12℃,并将伴有 4~6级偏北风,级别堪称今冬最强寒潮。中国天气网以日最低气温跌至5℃以下作为 穿秋裤的标准,最低气温跌至10℃以下为即将穿秋裤的标准,替天下妈妈友情发布
受纬度位置影响,南方得到的太阳光热多,
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普遍 但夏季北方白昼时间长,故夏季南北普遍
夏季气温 ___高__温_____
高温
青藏高原由于__海___拔__高___,气温偏低
拓展点拔 冬季气温极值: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最高
的地方—海南省。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气温最高的地方— 新疆吐鲁番盆地。
2.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见图2)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即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
____湿__润____、__半__湿__润____、_半__干__旱_____、___干__旱_____四类地区。
干湿地区 主要植被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湿润区 分界线 半湿润区
森林

2023年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

2023年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

202X年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今天你又学习了多少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中考地理知识点中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势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冬、夏季气温散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各温度带的积温顺作物熟制温度带≥10℃积温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16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土豆等中温带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亚热带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冬小麦等热带>8000℃一年三熟水稻、热带作物等⑷、降水:①、年降水量地区散布的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从时间分配来看: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洪涝地区、洪涝地区。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限:秦岭——淮河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干湿地区散布地区天然植被湿润地区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森林、草原半洪涝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等草原洪涝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荒漠草原、荒漠⑸、气候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球有大范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 天气和气候(含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 天气和气候(含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天气与气候一、单选题1.下列四种天气,出门需要带防尘口罩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2.下图是某平原及其近海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哪个判断正确()A.本地区位于北半球B. B点气温低于同纬度D点气温C.本地正处在冬季D.图中虚线可能是北回归线3.下列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B.全球各地夏季降水多C.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D.大陆内部地区降水多4.读某城市的气候资料,该城市的气候特点是()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5.读下图,可以看出该地最高月降水量大致为()A. 280mmB. 90mmC. 350mmD. 100mm6.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7.不属于亚欧两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苔原气候8.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9.小明想利用五一放假前后一周的时间随旅游团到海南去旅游,他在网上查了这周的海南天气预报,下列有关这周海南气温日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先增大,后减小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一直减小10.“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造成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都是纬度因素影响B.前者受纬度影响,后者是地势因素影响C.都是地势因素影响D.前者受地势因素影响,后者受纬度影响11.下表是2011年4月15日菏泽市国际牡丹节开幕当天,中华路电视屏幕显示当天的天气资料,小明同学的播报有误的是()A.今天白天到夜间,晴天转阵雨B.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24℃C.白天到夜间,北风转东北风5~6级D.白天降水概率10%,夜间降水概率40%12.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件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件

知识点 3:多特殊天气 ★★★★(八上 P42-P43)
特殊天气 时间
影响地区 天气特征
寒潮

冬冬半半年年
大部分地区 急剧降温、霜冻、大风、雨雪等
梅雨
夏初
江江淮淮流流域域 长时间连续降雨
台风
5-10 月,尤以 东南、南部沿 狂风暴雨
7-8 月为多 海地区
沙尘暴 春春季季
北北方方 地 区 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空气混 和西北地区 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
旱地区 400 毫米 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畜牧业
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
D 干旱 <200 毫
荒漠草
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
畜牧业
地区 米
原、荒漠
西北部等
【易错易混】我国湿润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大于 800 毫米,但在东北的 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地区,因为气温低,蒸发量小,年降水量虽小于 800 毫米,却属于湿润地区;西北内陆地区的新疆属于干旱地区,但在天山 以北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
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比较项目
季风区
非季风区
定义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
分界线
大大兴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 脉以东
区别
降水丰富
降水较少
5.大陆性特征显著 (1)形成原因: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 (2)主要表现: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 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
(2)主要温度带: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 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则属于高原气候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三)备考提要
天气和气候
一、考点分布
1.天气与气候
☆ 考点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 考点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的天气图。

☆ 考点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考点4: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知道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考点5: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知道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考点6:能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主要气候类型
☆考点7: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及气候类型的特点。

☆考点8: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9: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方法指导
考点1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可通利用比较法来掌握,重点是把握好时间长短这个指标。

考点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的天气图。

我们应该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天天气情况等方式轻松掌握;考点3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复习时要挖掘自己的生活经历,架起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也是今后出题的方向;考点4、要结合教材中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通过分析纬度高低、海陆差异、南北半球差异对气温的影响来掌握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考点5要结合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来掌握降水的分布规律;考点7是考试的重点复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某地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方法根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且出现最高温时间也相反);(2)根据最冷最热月均温确定热量带;(3)然后根据降水柱状图中降水的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4)结合地图来记忆分布规律和具体分布地区(先记忆分布规律,再记忆具体分布地区);(5)通过分析气候资料图来记忆气候类型特点。

考点8要密切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来理解掌握。

三、重难点解析
考点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009·株洲市中考)19.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诗句。

以下四句诗中,描述天气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