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亲近自然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1.《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
《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表达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三.《变色龙》1.《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绘了变色龙的特征。
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
类似的三字俗语有: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3.六字成语列举迅雷不及掩耳一不做二不休九牛二虎之力过五关斩六将风马牛不相及五十步笑百步三寸不烂之舌天有不测风云有眼不识泰山有志者事竟成四.《金蝉脱壳》1.《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
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即时发现。
“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含有动物、昆虫名称的成语鼠目寸光九牛一毛谈虎色变守株待兔龙飞凤舞画蛇添足蜻蜓点水蛛丝马迹一马当先亡羊补牢猴年马月呆若木鸡狗急跳墙猪狗不如飞蛾扑火金蝉脱壳4.歇后语列举: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扁担挑水——心挂两头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玻璃杯沏茶——看到底5.有关观察的格言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3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

2.抄写文中的好词、佳句。
3.照样子仿写句子。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让
去
用
去
五、板书设计
去打开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去发现神奇、美丽
去呼吸
自由练习
集体交流
订正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疑,自主设疑
关于大自然你们知道多少?让学生自由去讨论山川、河流、花鸟益虫、奇山秀水。今天我们再一次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学习第4课。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自由学文,你明白了什么?对于课本你是如何去理解的?你从它哪里获得了什么?
2.结合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你要提些什么问题?
自由读文
提出相关问题
学生字,书写,描红
讲一讲
读文
讨论
勾划
6.结合课文第4节写法,写内容,教师指导。
白云说:“。”
鲜花说:“。”
7.指导学生读第一节与最后一节,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反复,首尾照应)。
8.指导朗读,体会诗人感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填写
讨论,交流,作记
集体朗读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自由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教师指导生字的书写。
2.教师读,学生静听明确:你从读中想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
3.开火车式读文
4.交流讨论:“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
5.结合自己的认识理解将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写出各部分的内容,教师相机指导讲解板书。
自由发言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自然段。
(大屏幕)(1 )教师吟诵,引读这一节(2 )吟诵这几句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去吧……去吧……”是谁在召唤着我们?(4)疋啊,祖国在召唤我们(扌曰着板书齐读)(5 )你认为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什么意思?请你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6 )绿色的大自然是那样美妙神奇,等着我们去呼吸那芬芳的空气、感受那清凉的绿阴,让我们带着赞美、带着向往齐读 (这一节)。
三、学习第二一一五小节A、学习第二节:1.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我们一起范读(出示第二节)。
2.你从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看到了什么?板书:翠竹、松柏、果园、沃野3.这些景物各有各的特点,请用铅笔轻轻圈出表示它们特点的词语,自由地读一读这一节,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4•通过边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出来的?5.这一幅又一幅美好的画卷,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怎样才可以欣赏到这些美好的事物?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应该一一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用心观察。
板书:用心观察6.让我们再次用心去朗读,体会这美好的画面B、学习第三——五节:1.古人说:诗中有画。
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还有什么?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大胆地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播放第3 5节)交流,板书: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大地云锦微风早晨黄昏2•同学们心中的画真是绚丽多姿!你能通过朗读来赞美一下这一幅幅深情并茂的画面吗?我们先请个朗读咼手来给大豕带个头,读 3 5小节!齐读。
3•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都是大自然的文字,让我们置身于原野、森林、高山、天空、大海……)4.这每一自然段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第二自然段是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用心观察。
我们还应该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请同学们再细细读一读3 —5节,从诗句的文字中去寻找答案。
5 •学生交流。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背诵的课文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用绚丽的色彩青山说:绿水说:7.《金蝉脱壳》第4、5自然段8.《画龙点睛》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一天,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
这四条龙 ,形象 ,但奇怪的是。
游客看了,觉得缺少 ,很是惋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去。
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
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
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
霎时间,只见 , ,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游客们 ,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
13.在大海中永生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
飞机在高空,鲜花伴着,撒向。
大海,寒风卷着,痛悼伟人的离去……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超越,他不仅属于,也属于。
骨灰撒,鲜花送。
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
透过舷窗望去,,波翻浪涌。
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与同在,与同在,与同在。
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
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
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春风吹来,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引来了一只只。
傍晚,彩霞染红了。
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
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3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3篇)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
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齐读。
四、作业:A:完成练习册。
预习下文。
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
并写下观察日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篇2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
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5、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9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9篇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篇一第一课时1、玩个文字游戏,老师出上联,同学们对下联。
上联是:课堂小天地。
(下联:天地大课堂)2、是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也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书。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诗人孙友田先生去读一读大自然这本书。
板书课题。
3、读一读课题,能读懂课题吗?读懂了什么?(在泛泛交流中抓住这几个要点:a、绿色的课本指的是大自然,是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b、对“课本”的已有认识。
c、题目是一种呼唤。
)通过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发学生猜想,让生泛泛而谈,唤起阅读期待。
师适时总结引导: a、大自然会是一本怎样的绿色课本,从中能收获到什么。
b、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c、如何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
)4、从题目中,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这真是个精彩的题目!那诗一定是更加精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初读情况:(1)词与词组:敞开、芬芳、无限、云锦、黄昏、描绘、微风、相聚、苍劲、饱览、温馨、豪情、攀登、洋溢、胸襟、浩瀚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绚丽的色彩、无限的风光、明媚的早晨。
(2)指名分节朗读。
6、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打开了这绿色的课本,你收获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本,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等方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7、这真是一本五彩缤纷的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文,再次感受感受。
8、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1、上节课,我们一起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达你对这课本的感受,你会用哪个字呢?(美)2、哦,美,美在哪里?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美?读读诗句,体会体会。
3、指名交流,扣词句谈体会,并相机指导朗读。
4、总结:同学们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还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美。
真是美不可言啊!下面就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再次感受这其中的美。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6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6篇)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篇一第一课时1、玩个文字游戏,老师出上联,同学们对下联。
上联是:课堂小天地。
(下联:天地大课堂)2、是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也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书。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诗人孙友田先生去读一读大自然这本书。
板书课题。
3、读一读课题,能读懂课题吗?读懂了什么?(在泛泛交流中抓住这几个要点:a、绿色的课本指的是大自然,是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b、对“课本”的已有认识。
c、题目是一种呼唤。
)通过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发学生猜想,让生泛泛而谈,唤起阅读期待。
师适时总结引导:a、大自然会是一本怎样的绿色课本,从中能收获到什么。
b、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c、如何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
)4、从题目中,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这真是个精彩的题目!那诗一定是更加精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初读情况:(1)词与词组:敞开、芬芳、无限、云锦、黄昏、描绘、微风、相聚、苍劲、饱览、温馨、豪情、攀登、洋溢、胸襟、浩瀚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绚丽的色彩、无限的风光、明媚的早晨。
(2)指名分节朗读。
6、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打开了这绿色的课本,你收获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本,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等方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7、这真是一本五彩缤纷的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文,再次感受感受。
8、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1、上节课,我们一起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达你对这课本的感受,你会用哪个字呢?(美)2、哦,美,美在哪里?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美?读读诗句,体会体会。
3、指名交流,扣词句谈体会,并相机指导朗读。
4、总结:同学们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还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美。
真是美不可言啊!下面就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再次感受这其中的美。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案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主备学校:金山小学邱爱梅审核:中华路片区六年级语文组课型:阅读授课时间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第2——5节,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来写。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
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教学重点: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段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孙友田, 1937年12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肖县黄口镇。
1957年毕业于淮南煤矿学校矿山机电专业。
江苏省作协诗歌工作委员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著有诗集:《煤海短歌》、《矿山锣鼓》、《煤城春早》、《石炭歌》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敞.(cǎng chǎng)开芬.(fēn fēng)芳云锦.( jǐng jǐn)胸襟.(jīng jīn)苍劲.(jìng jìn)干劲.(jìng jìn)沃.(ào wò)野松柏.(bó bǎi)耕.(gēng gēn )耘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温馨提示:理解词语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查词典(2)联系上下文(3)找近义词和反义词(4)结合生活实际(5)图文结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把 大自然比 作绿色的 课本?
读准字音
敞开
微风 黄昏
芬芳 描绘
相聚 无限 苍劲 浩瀚
云锦
饱览 绚丽
朗读诗歌,说
说这“绿色的课本” 是指什么?这“绿
色的课本”里究竟
有些什么?
理清诗歌层次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 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 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 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 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 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孙友田,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 家,文学创作一级。1954年开始 发表作品。 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煤海短歌》、 《矿山锣鼓》、《煤城春早》、 《石炭歌》、《金色的星》、 《矿山鸟声》、《花雨江南》、 《带血的泥哨》、《孙友田煤矿 抒情诗选》等10部, 散文集《在黑宝石的家里》等。
写一写 小鸟说:歌唱吧,赞美多彩的生活,
敞开少年的心扉。 快来吧,跳起优美的舞姿, 野花说: 放飞少年的心灵 。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去吧,天空会撒 下片片云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 的早晨。
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 “绿色的课本”呢? 因为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洋溢着欢乐和温馨。亲近自然可以陶冶 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襟,让我们 健康成长。
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 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
字。 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 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激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