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考点二
考点三
(3)“民工流”的变化。 变化
原因
①东部沿海招工难,出现“民工 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
荒”
力素质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
偏低;②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 ②民工找工作难,纷纷返乡或向
西部迁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 中西部转移,出现“回流”现象
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的改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法体验]
家C,.美美国国移民多来自拉美和亚D洲 ., 德国且数量更多)。选项中位于欧
洲2.的自国2家01为1年西以班来牙,和该德国国移,民其人中口德持国续移减民少主最要主来要自的欧原盟因内可部能的
国是家( ,B 故)该国最可能是西班牙。第2题,经济因素是吸引国际 移A民.进移入民西政班策牙收的紧主 ,要 入因 籍困 素难。西班牙吸引移民数量多的原因主 要B是.经经济 济水 发平 展高 停滞,,提就供业的困就难业机会多,而2011年后西班牙经济 发C展.缓环慢境,容就量业有机 限会 ,少 污, 染加因剧此移民数量不断减少。 D.国家发生战争,政局不稳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的人口迁移 [基础清单]
1.迁移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国__际_或__本_国_____范围内 发生改变。
考点一
考点二
[问题探究]
考点三
如何判定某一人口移动现象是否是人口迁移?每年春节期间,
我国大量的“民工流”属于人口迁移吗? 提示:(1)人口迁移一般需具备三个条件:
案例
矿产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
资源 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业城市的形成
自然 会引起饥荒或_生__态_恶__化____而 撒哈拉地区的干旱导致大量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宗教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 规模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 迁移;二战后,犹太人从欧洲 迁入巴勒斯坦地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政治因素 因素 影响 事例 “上山下乡”、三峡移民
国家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 政策 常、合理进行 战争 政治 变化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 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历史上人口重心的南移 “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 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大量的“民工流”不属于人口迁移。我 国的“民工流”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位置变动,但是绝大 部分人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改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人口迁移的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主要流向 原因 意义 客观上开发了 19 世 纪以前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民工流”的变化。 变化 原因
①东部沿海招工难, 出现“民工 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 荒” ②民工找工作难, 纷纷返乡或向 中西部转移, 出现“回流”现象 力素质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 偏低;②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 西部迁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 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的改变
考点一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的人口迁移
[基础清单]
国际或本国 1.迁移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___________ 范围内
发生改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问题探究] 如何判定某一人口移动现象是否是人口迁移?每年春节期间, 我国大量的“民工流”属于人口迁移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 9、提取信息:“D.人口净迁入
城市( D)
量减少”;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10、提取信息:图中80年代、90 年代国内净迁移率、国际净迁移 率的数值,并计算和;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7、 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 增加,属自发流动。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 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原因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 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
在这一时期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 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市
1、提取信息:“2005-2010 年”;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 四川 ”; 2、调动知识:从图中看贵 州的迁出人口比重比四川 略高,但四川人口总数远 大于贵州,所以选项A错误 3、提取信息:“迁入人口 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4、调动知识:从图中看上 海的迁入人口比重比广东 高,但广东人口总数远大 于上海,所以选项B错误。
5、提取信息:“人口增长 率浙江高于江苏 ”; 6、提取信息:图中浙江、 江苏的人口迁出、迁入比 重;
7、调动知识:浙江与江苏 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差不 大,但计算出浙江的人口 净迁入比重12%远大于江苏 的3%;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所以选项C正确。
三、典例剖析
(2013新课标II卷)图1表示我国部分 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 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 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4、中国民工潮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地域文化与人口 新人教版课件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地域文化与人口 新人教版课件

)
图 7-2-2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B.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使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 D.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答案】A
【提取信息】①近郊、远郊外来人口迁入量增长迅 速;②城区外来人口增长缓慢。 【思路整理】外来人口集中在郊区→促进郊区城市
化→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第三产业向郊区转移一部分

(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 100 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
口数量。如大于 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
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 (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 务工经商 迁移人口的比重是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_人员比例 56.2%
国家政策 最高,且该时期的人口流动与以前主要受_________影响
断。
考点 2 人口的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典例 2】(2011 年中山联考)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
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
障碍因素。图 7-2-1 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迁出国为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度
尼西亚和菲律宾;②迁入国为美国、德国、加拿大、英
国和澳大利亚。 迁出国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入国都为发 达国家→确定迁移趋向→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答案:A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①迁移主要趋向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向发 达国家;②发达国家经济条件优于发展中国家。 根据迁移趋向→结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C目录 ONTENTS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 范围内发生改 变。 2.国际人口迁移 19 世纪以前: 欧洲 集―大团―批→性 美洲、大洋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人口密度
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7%,老年人口占比高,A 项正确; 贵州、甘肃、云南等西部地区农村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较 高,城镇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低,B 项错误;经济发达的江 苏省,农村、城镇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均不到 7%,没有进入老 龄化阶段,C 项错误;吉林、黑龙江、辽宁城市老龄化现象比 农村明显,D 项错误。第 2 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 老年人口比重高,结合我国国情可知,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 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 答案:1.A 2.B
2.“三个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
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下图所示:
[技法点拨]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
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 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 因素。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 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015·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 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 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 2014 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下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

第三十一页,共41页。
【解析】 本题组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以及对 劳动力流动现状、后果的理解能力。b地区流入量非常大、 流出量很小,而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yīn sù), 可据此判断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该是东部沿海。c为人 口流出地区,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答案】 3.A 4.C
(根据2008年高考江苏地理(dìlǐ)卷改编)下图为 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 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 净迁出区。读图回答(1)~(2)题。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第二十三页,共41页。
(1) 关 于 我 国 不 同 地 区 人 口 迁 移 情 况 的 叙 述 正 确

为主
和大洋洲
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 后
从 发展中国家

向 发达国家(f;ā d定á ɡ居uó移jiā)
民减少; 短期的流人动口
增多
欧洲变为 迁入地, 拉丁美洲变为迁出 地, 西亚、北非石 油输出国成为迁入 地区
第四页,共41页。
3.国内人口迁移
(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 农业(nóngyè、)经频济繁的战争、
第十四页,共41页。
2.人口迁移(rén kǒu qiān yí)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①加强与外界社 会、经济、科技 、文化联系,有
利于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 ,促进发展;
③更好地开发利 用土地资源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 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
自然灾害(zì的rá影nz响āih而ài迁) 移。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2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2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新人教版:人口的空间变化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美洲、大洋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3.国内人口迁移(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频繁的战争、等的影响而迁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3)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乡村到、乡村到乡村、城市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2.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中、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3.社会因素:政策、、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易混易错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是经济因素吗?不一定。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实践力探究近些年来我国“空巢老人”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

关键能力整合突破考向一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规律·深化整合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下图所示:(2)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个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①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②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

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主要体现在对迁出地、迁入地、城市化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上。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7.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7.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考点一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 或本国 范围内发生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 人口迁移和国际 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别提醒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 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 移的决定性因素。
-1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考点二 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 1 )19世纪以前:由旧 大陆到新 大陆。 (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 国家流向发达 国家。 2.国内人口迁移 ( 1 )古代:受脆弱的农业 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
-1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1 )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答案( 地理位置 )邻近省份;人口大省( 河南、四川、湖北等 );中东 部地区省份比例高。 ( 2 )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 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答案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 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 3 )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 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 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 施、就业等 );加重了大城市病(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 )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 )
因素
影响
举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 (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解析 第(1)题,两组图分别展示的是20世纪80年代和 90年代的平均人口年变化率,20世纪90年代的总人口 增长率小于20世纪80年代,增长速度减缓,A项错误; 两个时段总人口增长率均为正值,可见总人口增加, B项错误;对比两组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自然增长 率大于20世纪80年代,C项错误;人口迁移量取决于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
有组织
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
【温馨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 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气候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人类生产生活影响人 口迁移
交通通信 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
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促进人口迁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 人、老年人的迁移影响较大
(3)政治因素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可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 迁移
[深 度 解 读]
分析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原则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 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 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 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 以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 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 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 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 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 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识记:人口迁移的
主要原因。
2.理解:我国自建国
人口 迁移
经济
以来到现在人口迁
移的特点及原因。
3.应用:运用图表资
料分析人口迁移的
特点及其影响。
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知 识 整 合]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__住__地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点拨】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由图可知,在 2005~2012年间,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说明可能出现了人口向外迁移现象。结合我国人口总 体上由中西部向东部沿海迁移的背景,可判断该省为 四川。 答案 B
命题角度二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 3.(2013·课标Ⅰ,7~8)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
【读图指导】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常考的 类图像之十八)
1.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 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 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2.人口统计图判读时的注意点 (1)柱状图判读时要注意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个柱子的数值, 然后进行不同柱子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水源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格局,从而决定着人 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恶化而迫使人口迁移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经济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对 接 高 考]
命题角度一 我国人口迁移状况分析 1.(2014·山东文综,1~2)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
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
(1)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
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9世纪前
“二战”后
特点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以_集__团__性__、大批的 定居移民减少,__短__期__流__动__人 移民为主
员增多
方向
欧洲向__美__洲__、大 洋洲迁移
迁入地:欧洲,北美,西亚、 北非产油国;迁出地:拉丁美 洲、亚洲、非洲等
(2)国内人口迁移 ①古代:受脆弱的__农__业__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20世纪80年代两者之和大于1%,20 世纪90年代两者之和约为0,可见人口净迁入量减少,D项 正确。第(2)题,该城市人口超千万,为超级大城市;吸引 了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说明经济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 国内人口迁移以迁出为主,且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迁出, 说明该城市环境恶化,国内产生其他的新兴城市和工业基 地,且该城市自然增长率在1%~2%之间。这些符合美国 东北部工业区的特征,A项正确。 答案 (1)D (2)A
(2)曲线图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 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 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转折点。 (3)扇形图和饼状图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图中各组成要素的 百分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进而判断其性质。判读时,也 可比较各扇形的圆心角大小。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审题突破】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多于
较少
答案 (1)A (2)D
较多 少于
2.(2015·广东文综,5)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 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