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 新人教版

杀戮(lù ) 屹立(y ì) 荒谬(miù) 悼念(dà o) 肃穆(mù ) 蜿蜒(wān 分的内容 1.来到纪念馆 2.看纪念演出
3.参加座谈会
4.参加纪念馆
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 的态度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诚忏悔,日本 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 ——————————————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连用四个句 号,起到了什么效果?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2.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 记。(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孩子们对未来的( ),对生命的( ),对死亡的( ),对亲人的( ), 父母失子的( )和( ), 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 )和对自由的( )——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仿写句子 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我们需要和平的世界。爱好和 平,更要牢记历史,让悲剧不
再重演,更好地把握现在,把
握未来


◆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 解?
答: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 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 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 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
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一种 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答:那个日本人只记得自己的痛苦,却 忘记带给别人的痛苦,这就是忘记历史 ,这是自私的。我从“不必了。他和那 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 ”一句话中可以想象会场上一定没有人 理那个日本
作家: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小说 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 《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 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八年级语文上册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2教学优质

八年级语文上册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2教学优质
八年级语文上册5课《亲爱的 爸爸妈妈》课件2教学优质

CONTENCT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 • 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 •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
20世纪80年代
本文写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 的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 刻的变化。
互动游戏
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互 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 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师生互动环节设计
问题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 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
分享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 感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交流。
即兴表演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即兴 表演,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 力。
100%
代表作品
作者的代表作品包括多部小说、 散文等,其中《亲爱的爸爸妈妈 》是其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80%
文学成就
该作品获得了多个文学奖项的肯 定,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 之作。
创作动机与目的
创作动机
作者创作本文的动机是出于对 当时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态度。
愿意为他人和社会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时间。
正确价值观树立
尊重生命和人性
通过课文中对生命和人性的探讨,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尊重人性, 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追求真理和正义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和正义, 坚守道德底线和良知。
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变化,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 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二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点ﻭ一、重点字词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ﻭ蜿蜒wān yán 屹yì立荒谬miù憧2.用恰当词语填空。

ﻪﻭ(1)人已满山满谷。

人潮仍chōng憬ﻪﻭ沿着山路泻下。

(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ﻪ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ﻪ这是历史事实。

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ﻭ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ﻪﻭ《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台湾女作家聂华苓。

ﻭﻪﻭﻪ初二语文上册: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二语文上册: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1)词语:言和而色夷:“夷”通“怡”,和善,愉快。

ﻪ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坚硬不能动弹。

ﻪ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

句意: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的衣服。

(2)古今异义:ﻪﻭ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ﻪﻭ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ﻭ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④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ﻭ(3)一词多义:ﻪﻭ①以:用,以衾拥覆;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相当于“而”,俯身倾耳以请;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家贫,无致书以观。

ﻭ②书: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信,与朱元思书。

③从: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从,当余之从师也。

ﻪ④其:他,俟其欣悦;他的,门人弟子填其室。

⑤至:周到。

礼愈至;到,到底,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ﻭ⑥若:好像,烨然若神人;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点学习要点:1.体会重点词语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悟和平的珍贵,增强维护和平的信心。

这篇文章是一篇对法西斯的控诉词,细读文章不难发现,文中充满了一组组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统一的事物:历史与现实、美丽与沉重、忏悔与狡辩、人性的呼唤与罪恶的枪声.1.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2.引用迪桑卡的诗句表示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

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

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

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3.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表达了南斯拉夫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

4.亲爱的爸爸妈妈》中‘七千多人啊’在本段作用:夸张,用来表示人物的心情和推动加速情节的发展,给全文以感染力,引人入胜。

5.亲爱的爸爸妈妈里记叙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段:第一个是坟地所见所闻;第二是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第三是记录作家座谈会;第四是摘录遗言。

语文知识点人教版语文八上《亲爱的爸爸妈妈》word学案(1)-总结

语文知识点人教版语文八上《亲爱的爸爸妈妈》word学案(1)-总结

学习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中心事件。

体悟本文饱含深情的语言。

2、学习本文运用对话展现历史与现实的写作形式,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悟作品中人物对悲惨的历史悲剧的感悟与思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战争到战争的残酷,激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所写的中心事件,体悟本文含义深刻又感情充沛的语言。

3、对战争的认识与思考。

一、资料链接本文作者是聂华苓,1988年初冬时节作者受邀参加在南斯拉夫举行的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文学讨论大会。

大会期间的10月21日,作家们在克拉库耶伐次参加了南斯拉夫人民为悼念被纳粹残害的300个孩子而举行的悼念活动,有感而作。

二、整体感知: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肃穆()荒谬()屹()立蜿蜒()恍惚()憧憬()悼()念2、朗读课文,从课文各部分中分别摘录一句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抄写在下面,选择其中一句,说一说为什么。

(1)(2)(3)(4)3、请分别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课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深刻,为什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二、合作、探究、展示:1、组内交流,完成下列思考题:本文所写的中心事件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加心概括。

各组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好。

2、结合文中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读了本文之后,请你用一句话来谈一谈你对战争的感悟或思考。

请你将同学们精彩的论句摘抄在下面。

4、根据提示和要求,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1)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这段话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联系下文,这段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两个“没有”与三个“只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含义?)6、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 1.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解析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解析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解析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

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的记忆。

无论何时,..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①开头为何要引用萨特的话?有何好处?)——萨特【段析】写作者参观克拉库耶伐次的总体感受。

这段话是全文的一个引子,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品味】“发泄”写出了纳粹惨绝人寰的本性。

“沉重”写出了作者对克拉库耶伐次事件的沉重悲哀的心理。

“美丽”写出了作者对这一事件中南斯拉夫人民表现出的英勇的民族精神的崇敬和赞美。

一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②连用了四个句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段析】描写当天的天气,渲染了悲哀的气氛。

【品味】“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

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

这样的开头让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

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

【段析】交代300个孩子被纳粹残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人们来到纪念地的情形。

【品味】“一群群”写出人数之多。

“涌向”写出人潮之大。

南斯拉夫小说家莫马·迪密其为我撑着雨伞,我们在窄窄的山路上边走边谈。

“自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来到克拉库耶伐次,悼....的人从四面八方念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

”莫马告诉我。

【段析】交代南斯拉夫人民开始纪念这一沉痛事件的时间,表明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一沉痛的历史。

【品味】“成千上万”,指人的数量之多。

“四面八方”,指范围之广。

破折号表示话语的中断。

《亲爱的爸爸妈妈》人教八上

《亲爱的爸爸妈妈》人教八上

亲爱的爸爸妈妈引言亲爱的爸爸妈妈,作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位学习者,我要向你们分享我在这个学期学习的经历和所获得的知识。

值此之际,我想借这篇文档来向您展示我在课堂上学到的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单元:感受数学的美妙在第一单元中,我学到了数学的美妙之处。

通过学习二次根式、平方根、立方根等内容,我逐渐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实用的学科,更是一门有着独特美感的学科。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数学公式,我明白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让我对数学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第二单元:英语学习的方法在第二单元中,我学习了英语学习的方法。

通过学习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创造联想、重复记忆和运用新知识等技巧,我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同时,老师还鼓励我们使用多种途径来学习英语,如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和读英文文章等。

这些方法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增强了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三单元:生活科学知识在第三单元,我学习了很多有关生活科学的知识。

我了解了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原理和解决方法,如对抗污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也能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这激发了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

第四单元:文学鉴赏与写作在第四单元,我学习了文学的鉴赏与写作。

通过学习古诗词、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作品,我加深了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老师还引导我们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这样的学习让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第五单元:历史中的发展在第五单元,我学习了历史中的发展。

通过学习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交流等内容,我对历史的变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和对于文化的影响,这让我更加珍惜历史,学会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结语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是我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程中学到的一些重要内容。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不仅仅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1.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1.3提高朗读、默读、复述等基本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情感。

2.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不同表达方式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美好情感。

3.2增强学生对家庭、亲情、友情等价值观的认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课文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1.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情感。

1.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不同表达方式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父母的爱。

1.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2.自主学习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做好笔记。

3.课堂讲解3.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题。

4.课堂讨论4.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情感。

4.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主题。

1.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有哪些表达爱的方式?2.合作探究2.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2.2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比较阅读3.1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中的不同表达方式,感受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3.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4.课堂小结4.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爱传递给身边的人?第三课时1.导入新课1.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父母的爱。

1.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爱传递给身边的人?2.课堂活动2.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

2.2学生分享自己的表演感受。

3.课堂讨论3.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亲情、友情等情感。

3.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点
整理
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

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萨特

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
南斯拉夫小说家莫马·迪密其为我撑着雨伞,我们在窄窄的山路上边走边谈。

“自从194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克拉库耶伐次,悼念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

”莫马告诉我。

“纳粹为什么要选克拉”
“克拉库耶伐次。


“克拉库耶伐次。

纳粹为什么要选这个小城杀人呢?”
“克拉库耶伐次是我们塞尔维亚的中心。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为什么呢?”
“纳粹要灭种呀!孩子们就从堂里被抓走,还有十几位老师。

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
雨哗哗地下。

山路上的人,在伞下低着头,朝圣一般向山上走。

走不完的人。

望不断的路。

“七千多人呀!”莫马继续告诉我,“一天之内,全杀光了!尸首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

每年这一天,我们到这儿来纪念他们。

诗人,画家,雕刻家,剧作家,演员,音乐家各种艺术家,用各种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

你看!”莫马指着前面。

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一拐弯,只见一座巨大的白色V形石雕屹立在山坡上。

“那V形石碑象征被害孩子们的班级五年级。

”莫马说,“孩子们就在那儿被纳粹杀死。


人已满山满谷。

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

白色石雕边浓烈的色彩一抹一抹漫开去孩子们仍不断涌来。

他们正站在47年前300个孩子发出最后一声呼唤的地方:“亲爱的爸爸妈妈!”
“华苓,跟我来!”莫马挽起我手臂,带我到站在人群最前面的两位老人面前。

他们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形石碑。

“这是孩子中仅有的两位生还者。

”莫马向我介绍那两位老人。

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

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地上的人已老,地下的仍是儿童。

但在这一刻,他们又在一起了。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他们全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员和音乐家。

”莫马指着几个走向扩音器的人对我说。

雨下得更大了。

乐队奏起了音乐。

一位女演员朗诵南斯拉夫著名女诗人迪桑卡的诗:
……
他们坐在书桌前
就在那要命时刻前分钟
小小的人儿,
急切地回答
艰难的问题:
假若一个人步行,结果是多少……
许许多多这类问题。

小脑子充满了数字,
书包装满了练习簿,
打的分数有好也有坏;
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秘密,
是爱和盟誓。

每个人都以为
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
很久,很久
直到任务了结时。

……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绝。

天地亦与人同哀。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

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物、文、照片、报纸。

这是历史事实。

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所有的作家都看到和感染到克拉库耶伐次山谷中重现的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

历史是沉重的。

现实呢?
安格尔在餐桌上写诗。

只见他写下第一行:
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
中国大陆有三位作家在座。

杨旭站起来说话了:“我从南京来。

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那一场屠杀受害者有30万人!我们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37年,我五岁,我是那一场大屠杀的幸存者。

今天我对南斯拉夫人在受害者面前所表现的感情,完全理解。

我注意到:今天的仪式上有许多青年和少年。

我们这些大人应该对孩子们负责: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

我们简直就是禽兽!
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
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掩面哭泣。

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南京大屠杀是事实。

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安格尔低声对我说:“我要问他三个问题:中国人侵略过日本吗?中国人屠杀过日本老百姓吗?美国在日本进攻珍珠港之前扔过炸弹吗?他们先发动战争!他们先杀人!”安格尔接着问我是否应该站起来反驳他呢?
“不必了。

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


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

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是那些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

他们临死前几分钟,在小纸片上,或在身份证上,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

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
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
爸爸,我和密索在旧军营里。

给我们送饭来,也要工装裤和毯子。

送点果酱来爸爸去找校长假若有用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

姨妈彼得舅舅也在这儿。

给他送三包烟还要些纸巴
法尔
永别了美莎我今天死了再见我最最亲爱的我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你我的儿子没有爸爸也要快乐再见史米奇孩子们为父报仇史迪凡
亲爱的请照顾孩子们永远不要离开他们再见无名
永别了我所有的亲人我最最亲爱的我就要死了虽然我无罪
我最亲爱的鲁姬卡在这最后一刻原谅我一切吧留下80元爱你的包扎
亲爱的包瑞卡好好照顾美莎给她找个好丈夫问爸爸好请他也找爱你的包季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