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4 蜀道难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检测:4 蜀道难-课时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单元唐代诗歌4 蜀道难课时跟踪检测一、基础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一幅中原画家创作的与西藏历史相关的画作,这种题材的作品出自中原画家之手,尤其是出自中原正统流派的具有宫廷风格的画家笔下,简直是________。
要知道,直到元代设置宣政院,西藏这一地区才正式成为中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历史上,李唐帝国与吐蕃曾处于矛盾斗争的外交关系中。
双方争夺的区域包括青海、陕西、河西走廊等,频繁的战争使得双方百姓生活在________之中。
太宗朝至玄宗朝前期,唐对吐蕃保持了比较强大的军事压力,在战争中也多有胜算.但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盛唐________,吐蕃一度占据了对唐战争的优势。
安史之乱后期,吐蕃曾攻入唐都长安.然而,吐蕃文明明显发展水平落后于唐王朝,这注定了在唐代社会繁盛、国力昌盛的时代里大唐文明有极强的对吐蕃的吸引。
《步辇图》所反映的历史,正是两政权之间的和平交往,其背后的历史典故是“文成公主入藏”。
唐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禄东赞来到长安求亲.和亲当然是个好事儿,可总不能周边政权一来求亲,大唐就下嫁个公主过去,大唐公主________,实在有失大唐威严。
然而,来求亲的周边政权又那么多,这可让“天可汗”犯了难.为了以示公平,唐太宗和臣僚们决定,来求亲的列国使臣必须参加统一考试,优胜方才能与大唐和亲。
这一次考试中,吐蕃大相禄东赞胜出。
( )。
后来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唐先进的文明和技术,对吐蕃更好地融入东亚文明圈有巨大的帮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出类拔萃民不聊生一败涂地唾手可得B.凤毛麟角民不聊生一蹶不振手到擒来C.凤毛麟角水深火热一蹶不振唾手可得D.出类拔萃水深火热一败涂地手到擒来解析:选C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
语境强调像《步辇图》这种与西藏历史相关的画作出自中原正统流派画家之手的特别稀少,应用“凤毛麟角”。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练习:第4课 蜀道难

D. 青泥何盘盘
答案 D
解析 两个“何”都为副词,多么。A.介词,比/介词,在。B.动词到达/助词,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朝避猛虎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时间:45 分钟 满分:53 分
一、基础知识(24 分)
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
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B.以手抚膺坐长叹
C.剑阁峥嵘而崔嵬
D.所守或匪亲
答案 D
解析 “匪”通“非”,不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当:对着,向
答: 答案 ①“艰辛”改为“艰险”;②“……为诗夸张的描写所震撼、所感染” 前加“反而”;⑤删去“具备”或在“害怕”后面添加“的特点”;⑦“跟美丽的 神话传说”前补上“它”。(找出任意三处修改即可) 解析 解答这类题注意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逐句分析前后关系及 语法、语意错误。如选段中②句“为诗夸张的描写所震撼、所感染”与前面“不 但不感到害怕”有转折关系;⑤句缺宾语;⑦句主语缺失,表意不明。
答案 C
解析 C 项,名词作动词,冲击。A、B、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5.下列句子中,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3 分)(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答案 B 解析 B 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例句“胡为”即“为胡”,B 项“何以” 即“以何”。A 项状语后置句,“于上青天”后置。C 项省略句,“号”后省略介词 “于”。D 项省略句,“啼”后省略介词“于”。 6.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枯松倒挂倚绝壁 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剑阁峥嵘而崔嵬 D.不与秦塞通人烟 答案 B 解析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 另一件事情。其他三项的古今义相同。A.绝壁:极陡峭难以攀援的山崖。C.峥嵘: 高峻。D.人烟: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或住户。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增添浪漫气息的句子是: , 。 (2)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 (3)渲染蜀道上环境凄凉、气氛悲愁的句子是: , 。 答案 (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二、类文阅读(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9 分)
2019-2020学年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检测:4 蜀道难-课内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唐代诗歌4蜀道难课内自我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栈.道(zhàn) 饯.行(jiàn)信笺.(qiān)浅.浅流水(jiān)B.咨嗟.(jiē)磋.商(cuō)蹉.跎(cuō)山势嵯.峨(cuó)C.萦.绕(yínɡ)腥荤.(hūn)诨.号(hún) 荦.荦大端(luò)D.峥.嵘(zhēnɡ)诤.言(zhènɡ)挣.脱(zhēnɡ)泉水琤.琤(chēng)解析:选B A项,笺—jiān;C项,诨—hùn;D项,挣—zhènɡ。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C.但见悲鸟号枯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D.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析:选D A项,颠—巅;B项,依—倚;C项,枯—古。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以手抚膺坐长叹C.剑阁峥嵘而崔嵬D.所守或匪亲解析:选D D项,“匪”,通“非”,不是。
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解析:选B古:然:这样,后:以后;今: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个分句或一段的开头。
5.成语中某些语素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海纳百川.——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B.匪.夷所思——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危.言危行——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扪.心自问——扪.参历井仰胁息解析:选C C项“危”前为“正”,后为“高”。
6.《蜀道难》这首诗,想象丰富,大胆夸张,下列各句中,不含夸张修辞的一项是()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解析:选D D项运用比喻手法。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 4蜀道难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4蜀道难[基础演练]1.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距关,毋内诸侯C.西当太白有鸟道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解析:A.共,通“供”,供给、供应。
读gōng。
B.“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D.“匪”通“非”。
答案:C2.下面各句中“但”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卿但.暂还家(只管,尽管)B.但.见悲鸟号古木(只,仅仅)C.无他,但.手熟尔(只是,不过)D.但.坐观罗敷(但是)解析:只是。
答案:D3.下面各句中对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险)B.正襟危.坐(正,端正)C.猿则百叫不绝.(停止、消失)D.可以横绝.峨眉巅(越、渡)解析:“危乎高哉”的“危”是“高”的意思。
答案:A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与“止血去痛”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B.鱼肉..百姓C.砯崖转.石万壑雷D.雄.飞雌.从绕林间解析:使动用法,使……滚动。
A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B意动用法,把……当做鱼肉;D形容词用作名词,雄鸟,雌鸟。
答案:C5.从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雄飞雌从绕林间B.但见悲鸟号古木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下四句写“面”,从整体形象上描绘蜀道之难;“青泥何盘盘”以下四句写“点”,分“点”从不同的侧面描绘蜀道之难。
9.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但见悲鸟号古木”以下四句渲染蜀道凄清的气氛;“连峰去天不盈尺”以下四句渲染蜀道惊险的气氛。
10.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
(不超过1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4 蜀道难练习题第三十二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4 蜀道难练习题第三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奚以知其然也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横绝峨眉颠B、铁骑突出刀枪鸣C、老大嫁作商人妇D、只是当时已惘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对加线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险也若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乎:语气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所守或匪亲所守:防守的人,这是个“所”字结构。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转徙于江湖间D、血色罗裙翻酒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义愤填膺扪心自问曲折莹回楹联B、一夫挡关豺狼之心磨牙吮血崔嵬C、峥嵘岁月面目狰狞开门缉盗湍急D、敷衍塞责气魄宏伟闻名遐迩咨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填入下面横线处最适当的一项是(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_______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2019年春季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拓展作业(含答案)

第二单元4 蜀道难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蜀.道/数.典忘祖秦塞./敷衍塞.责纯粹./地崩山摧.B.折.本/冲波逆折.湛.蓝/天梯石栈.参.差/扪参.历井C.喧豗./毋庸置喙.巉.岩/明珠璀璨.屏.息/砯.崖转石D.峥.嵘/铮.铮铁骨公允./磨牙吮.血咨.嗟/千姿.百态答案:C解析:A项,分别读shǔ/shǔ,sài/sè,cuì/cuī;B项,分别读shé/zhé,zhàn/zhàn,cēn/shēn;C项,分别读huī/huì,chán/càn,bǐng/pīng;D项,分别读zhēng/zhēng,yǔn/shǔn,zī/zī。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B.C.D.答案:D解析:A项,“通”,沟通;B项,“绝”,越过,跨过;C项,“坐”,徒,空。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③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
答案:D解析:①与④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与③都是助词“的”。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是否对偶。
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
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4)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

蜀道难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鱼凫(fú)嗟叹(jiē)巉岩(chán)飞湍(tuān)B.喧豗(huī)砯崖(pīnɡ)吮吸(shǔn)黄鹄(hú)C.崔嵬(wéi)峥嵘(zhēnɡ)栈桥(zhàn)万壑(hè)D.猿猱(náo)秦塞(sè)扪参(mén)趑趄(z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地崩山摧天梯石栈历井凋朱颜B.冲波逆折横绝峨眉茫然倚绝璧C.百步九折一夫当关钩连萦岩峦D.杀人如麻雄飞雌从蚕丛仰胁息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李白的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以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 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不但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发展创新。
D.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李白所写的自然景物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并不注意刻画景物的各个方面,而是抓住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用夸张的笔墨加以描绘,并用丰富的想象加以渲染,塑造出鲜明突出的形象。
①这些自然现象,本来已经具有雄伟奇险的面貌②高山大河、飞瀑巨浪、长风万里等③它们不是一般的客观景物的描绘④他喜欢在繁复多样的自然现象里攫取不平凡的题材⑤经过诗人的加工,更显得气势不凡⑥而是染上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色彩A.④②①⑤③⑥B.③⑥①⑤④②C.④②③⑥①⑤D.③⑥④②①⑤5、下列各句中,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奚以知其然也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6、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B.以手抚膺坐长叹C.但见悲鸟号古木D.飞湍瀑流争喧豗7、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枯松倒挂倚绝壁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剑阁峥嵘而崔嵬D.不与秦塞通人烟8、下列对《蜀道难》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子规,杜鹃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4 蜀道难落实应用案(Word版含解析)

(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22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危.乎高哉危:危险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使……回转解析:选A。
A项,危:高。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于:介词,比B.以.手抚膺坐长叹以:介词,用C.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副词,只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虽:连词,即使解析:选D。
D项,虽:连词,虽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西.当太白有鸟道B.朝.避猛虎C.使人听此凋.朱颜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解析:选C。
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手抚膺坐长叹..天梯石栈相钩连..B.然后C.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解析:选B。
B项,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5.名句默写。
(3分)(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6.“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4蜀道难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蜀.道/数.典忘祖秦塞./敷衍塞.责纯粹./地崩山摧.B.折.本/冲波逆折.湛.蓝/天梯石栈.参.差/扪参.历井C.喧豗./毋庸置喙.巉.岩/明珠璀璨.屏.息/砯.崖转石D.峥.嵘/铮.铮铁骨公允./磨牙吮.血咨.嗟/千姿.百态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shǔ/shǔ,sài/sè,cuì/cuī;B项,分别读shé/zhé,zhàn/zhàn,cēn/shēn;C项,分别读huī/huì,chán/càn,bǐng/pīng;D项,分别读zhēng/zhēng,yǔn/shǔn,zī/zī。
答案:C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见悲鸟号.古木号:鸣叫。
B.连峰去天不盈.尺盈:满、足。
C.砯.崖转石万壑雷砯:水流的声音。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叹惋之辞。
思路解析:C项,“砯”,本指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在这首诗中用作动词,是“冲击”的意思。
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开国何茫然①但见悲鸟号古木②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 ①难于上青天②以其无礼于晋①其险也如此②其孰能讥之乎思路解析:A项,①疑问代词,什么;②副词,多么。
B项,都是副词,只。
C项,①介词,表比较;②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对。
D项,①代词,它;②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答案:B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思路解析:D项为对偶,其他三项均为夸张。
答案:D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对偶。
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
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在李白之前,也多有人咏蜀地山川之险。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
B项,白居易不是盛唐诗人,应为中唐诗人。
答案:B6.根据提示填空。
(1)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阁”的诗句是:“,,万夫莫开。
”(2)李白《蜀道难》中,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
”(3)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5)李白《将进酒》说:“,。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答案:(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诗歌,完成第7~9题。
蜀道难[唐]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7.下列对这首诗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
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猿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
诗人用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思路解析:D项,攀援青泥岭的细节并非写实,而是想象。
答案:D8.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沉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思路解析:C项,“比喻”说法错误,应为夸张、衬托。
答案:C9.诗人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举例说明。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可以从诗歌采用的修辞手法和抒情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1)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2)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其上难上加难。
(3)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4)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5)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11题。
送友人入蜀[唐]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①。
注①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占卜为生。
10.简要赏析“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两句描写的意境,并指出这两句诗的“诗眼”各是什么。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这两句紧承上句写蜀道的“崎岖”。
诗眼是一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这个字多为动词和形容词。
参考答案: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升起翻腾。
“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是“诗眼”,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奇异,境界奇美。
11.诗人送朋友入蜀,写蜀道之险,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还要写“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二句?请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这两句的作用。
思路解析:在内容上可以结合这首诗的题目分析,在结构上可以从律诗的颈联——“转”句的作用上分析。
参考答案:蜀道既有峥嵘险阻的特点,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
前句写山上蜀道景致,后句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
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如在眼前。
诗人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这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与鼓舞。
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写“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做铺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
古风(其二十四)[唐]李白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①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②,谁知尧与跖!注①中贵:“中贵人”的省称,指有权势的太监。
②洗耳翁:指许由。
传说,尧帝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认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亭午时分却黯然不见阡陌,可见尘土之大,写出了大车之多与行驶之迅疾。
B.诗的第四句中以“连云”状宦官宅第高而且广,直入霄汉,突出其高大连绵。
C.斗鸡者路逢宦官,不禁赞叹其冠盖之光彩照人,侧面表现了宦官出行场面的豪华。
D.“鼻息干虹蜺”运用夸张手法,表现斗鸡者势焰薄天、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
思路解析:C项,误解了五、六两句的描写对象,这两句写的是斗鸡者,不是写宦官。
答案:C13.本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以许由自比,表明自己不慕荣利、不与流俗苟合的情怀,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②以议论作结,将宦官、斗鸡者这些骄横跋扈之人看作盗跖,加深了批判意味。
③暗讽当时的统治者不辨善恶,以致无德无能之徒飞黄腾达的社会现实,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三、表达交流14.把下面的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唐诗难道不正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梦吗?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
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历尽坎坷风霜满面仍有少年精神,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①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
②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的。
③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④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性的,要不停地想问题的。
思路解析:①句与④句相对,应跟在④句之后,④句承接“不是下午茶”;③②两句是对“早晨”的解释,应跟在①后,且③句为形象说法,宜放在②句之前。
答案:④①③②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交通耗能是我国社会主要能源消耗之一,其石油消耗总量占全社会石油消耗总量的30%以上,并且汽车尾气已成为大中城市温室气体的首要来源。
一辆中耗油轿车每年少开1 200千米,将节省120升石油,减少碳排放294千克;一个人每年少搭乘飞机5 000千米,将节省200升石油,可减少碳排放695千克。
文明出行,防止交通堵塞,也是为绿色出行做贡献。
相关部门倡导:短途出行,请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省钱省力;开车时避免汽车发动机空转,停留时间超过1分钟应熄火;长途旅行请尽量坐火车,减少乘飞机的次数;安全驾驶、文明礼让,保证交通顺畅。
(1)请你简要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30字以内)(2)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宣传标语。
思路解析:这段文字共两段,第一段列举了不同的交通方式与耗能的情况,第二段就此发出了倡议:减少交通耗能,选择绿色出行。
据此概括和拟写宣传语即可。
参考答案:(1)交通耗能是我国社会主要能源消耗之一,应该倡导低碳出行。
(2)低碳生活,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