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间距涉及到2M的情况

合集下载

消防民用建筑和厂房仓库的防火间距--《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民用建筑和厂房仓库的防火间距--《一级消防工程师》

表3.4.1 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的防火间距(m)表3.5.1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m)表3.5.2 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m)从几个表中我们能发现一些规律:1.甲乙类厂房、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中的单多层、裙房之间的防火间距都为25m,与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都为50m。

(甲类仓库比较特殊,需考虑储存物品的类项)2.单、多层和高层甲、乙类厂房与室外变配电站的防火间距也为25m。

3.除甲类仓库和室外变配电站外,厂房仓库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按下列公式计算:D=L+N1+N2L(类型)取值:高层厂房仓库13米,甲类厂房仓库12米,其他10米N(耐火等级)取值:一、二级0,三级2,四级4举例:一级耐火等级的高层乙类仓库与四级耐火等级多层丙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13+0+4=17m(高层:13,一级:0,四级:4)三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单层仓库与四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厂房之间的间距应为10+2+4=16m(其他建筑:10,三级:2,四级:4)自己多试试几个例子。

民用建筑就相对简单一点了表5.2.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就是电话号码13 9 11 14 6 7 9 8(10)(12)(后面10、12就是8叠加2)接下来就是几条允许减少的条件注: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满足条件也不能减。

其实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间的防火间距允许减小条件都是大同小异,这里放在一起给大家好好区别有助记忆。

1.厂房: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丙、丁、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当较高一面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消防工程施工方案建筑物防火间距与防火分隔维护

消防工程施工方案建筑物防火间距与防火分隔维护

消防工程施工方案建筑物防火间距与防火分隔维护在进行消防工程施工时,合理的建筑物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引言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是保证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隔火势蔓延,防止火灾扩大的重要手段。

在消防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2. 消防工程施工中的防火间距要求在进行消防工程施工时,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要求是必须遵守的。

防火间距是指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或者设施之间的最短距离。

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火势蔓延,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确保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达到规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不同,防火间距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住宅区、商业区等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防火间距,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消防工程施工中的防火分隔维护防火分隔是建筑物内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设置的防火隔离设施。

它可以将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火灾蔓延,为人员疏散争取时间。

在消防工程施工中,要保证防火分隔的完好性和有效性,确保防火分隔具有防火隔离的功能。

为了维护防火分隔的有效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安装防火分隔墙、门等设施。

其次,要定期检查和维修防火分隔设施,确保其无损坏或漏洞。

另外,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要求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防火分隔的有效性。

4. 解决方案为了保证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建筑物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的维护,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的建议:(1)加强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消防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规定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符合要求。

(2)加强培训和宣传:对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对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并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引导公众关注和支持防火工作。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46种基本施工安全距离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46种基本施工安全距离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46种基本施工安全距离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46种基本施工安全距离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基本施工安全距离你弄明白了吗?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46种基本施工安全距离,欢迎阅读!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m。

2、安规中的3种安全距离:1)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0.7m,35kV1.0m,10KV1.5m,220kV3.0m,500kV5.0m。

2)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内和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它考虑了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可能活动的最大的空间位置,对带电设备所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

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0.4m,35kV0.6m,110kV1.5m,220kV3.0m,500kV5.0m。

3)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0.4m,35kV0.6m,110kV1.0m,220kV1.8m(1.6m),500kV3.6m。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m(介质压力0.4~0.8MPa)和不小于6m(介质压力0.8~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m;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m;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m;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m,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m,垂直方向都是5m。

6、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m,并有指示牌。

7、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1)城市市区,不少于8m;2)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m;3)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m;4)其他地区,不少于15m。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消火栓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消火栓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消火栓
一、室外消火栓
(1)布置原则:①间距≤120m,保护半径≤150m;②距路边:0.5m~2m;③距建筑外墙≥5m。

(2)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

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2个。

(3)市政消火栓平时运行工作压力≥0.14MPa,火灾时从地面算起≥0.1MPa(水力最不利消火栓的出流量≥15L/s)。

二、室内消火栓系统
(1)配置公称直径65mm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不宜超过25m。

(2)包括设备层在内的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安装高度:H=l.lm。

(3)布置间距:按2支水枪2股水柱布置的建筑物,≤30m;按1支水枪1股水柱布置的建筑物,≤50m。

(4)室内消火栓的压力和充实水柱:①栓口动压力应≤0.5MPa,>0.7MPa时,必须设减压装置。

②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8m的民用建筑,栓口动压≥0.35MPa,且充实水柱应达到13m;
③其他场所栓口动压≥0.25MPa,且充实水柱应达到10m。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规定有哪些?-工程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规定有哪些?-工程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规定有哪些?-工程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规定有哪些?
1 办公和生活临时建筑栋与栋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3m,并排超过10栋时,应分组布置,每组不应超过10栋,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7m,。

2有动火作业的临建设施距易燃、易爆物存放库房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5m,距可燃物堆场或库房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0m,距以可燃物为原材料的加工场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7m,距配电房、发电机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7m,距办公和生活用房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5m,工程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规定有哪些?》(https://www.)。

3 易燃、易爆物存放库房距办公和生活用房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5m,距配电房、发电机房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0m,距可燃物堆场或库房、以可燃物为原材料的加工场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7m。

4 可燃物堆场或库房、以可燃物为原材料的加工场距办公和生活用房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7m,距配电房、发电机房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m。

5配电房、发电机房距办公和生活用房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5m。

6 可燃物露天堆放时,应按其种类分别堆放,堆放高度不应超过2m。

不同种类的可燃物堆场间距不宜小于3m,当最小间距小于2m 时应有防火隔离措施。

7同类可燃材料成垛堆放时,垛与垛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5m。

——选自《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消防工程师间距涉及到4M的情况

消防工程师间距涉及到4M的情况

间距涉及到“4m”的各种情形1. 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建规3.4.1)2.相邻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屋顶无天窗且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高度相同时,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建规3.4.1)3.丙丁戊类厂房、丁戊类仓库,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屋顶无天窗或洞口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墙上开口部位采取了防火措施,其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建规3.5.3、3.4.5)4.相邻两座民用建筑中较低一座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屋顶无天窗且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建规5.2.2)5.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建规7.1.8)6.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建规7.2.1)7.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m。

(建规6.4.13)(一般5m;地铁:10m)8.两座木结构建筑之间或木结构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外墙均无任何门、窗、洞口时,防火间距可为4m。

(建规11.0.10)9.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建规6.1.4)10.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断面小于 4.0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消防工程师建筑防火间距

消防工程师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一座建筑物着火后,火灾不会蔓延到相邻建筑物的空间间隔,主要考虑相邻建筑之间的火灾影响。

一、防火间距的确定原则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热辐射强度与消防扑救力量、火灾延续时间、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相对外墙开口面积的大小、建筑物的长度和高度以及气象条件等有关,但在实际工程中不可能一一考虑。

防火间距主要是根据当前消防扑救力量,并结合火灾实例和消防灭火的实际经验确定的。

(一)防止火灾蔓延根据火灾发生后产生的辐射热对相邻建筑的影响,一般不考虑飞火、风速等因素。

火灾实例表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建筑,保持6-10m的防火间距,在有消防救援人员进行扑救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蔓延到相邻建筑物。

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形,将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定为6m。

三、四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因其耐火等级低,受热辐射作用易着火而致火势蔓延,所以防火间距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要求基础上有所增加。

(二)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防火间距还要考虑消防车的最大工作回转半径和扑救场地的需要。

建筑物高度不同,需使用的消防车不同,操作场地也就不同。

对单、多层建筑,使用普通消防车即可;而对高层建筑,则还要使用曲臂、云梯等登高消防车。

考虑到扑救高层建筑的需要,为满足消防车辆通行、停靠、操作的需要,结合实践经验,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同时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三)节约土地资源确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既要综合考虑防止火灾向邻近建筑蔓延扩大和灭火救援的需要,又要考虑节约用地的因素。

如果设定的防火间距过大,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四)防火间距的计算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的外缘算起;储罐或堆场则应从储罐外壁或堆场的堆垛外缘算起。

二、防火间距的选取表3.4.1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的防火间距(m)第1种情况:厂房、仓库之间防火间距(除甲类仓库)L=L0+L1+L2第2种情况:丙丁戊类厂房(仓库)与裙房,单多层民用建筑L=L0+L1+L2第3种情况:丙丁戊类厂房(仓库)与高层民用建筑第4种情况:甲类仓库、与铁路道路防火间距表3. 5.1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m)量不大于5t时,不应小于12m o3.4.3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3的规定,但甲类厂房所属厂内铁路装卸线当有安全措施时,防火间距不受表3.4.3规定的限制。

2018消防备考:间距涉及到4m的情形汇总

2018消防备考:间距涉及到4m的情形汇总

2018消防备考:间距涉及到"4m"的情形汇总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提早的预习可以为后续的学习节省大量的时间,注意预习时将消防知识点都先了解一遍,不留遗漏。

优路教育整理总结了间距涉及到"4m"的各种情形,供各位考生备考使用。

1.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建规3.4.1)2.相邻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屋顶无天窗且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高度相同时,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建规3.4.1)3.丙丁戊类厂房、丁戊类仓库,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屋顶无天窗或洞口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墙上开口部位采取了防火措施,其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建规3.5.3、3.4.5)4.相邻两座民用建筑中较低一座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屋顶无天窗且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建规5.2.2)5.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建规7.1.8)6.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建规7.2.1)7.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m。

(建规6.4.13)(一般5m;地铁:10m)8.两座木结构建筑之间或木结构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外墙均无任何门、窗、洞口时,防火间距可为4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距涉及到“2m”的各种情形
1.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边缘距离取水点不宜大于2m。

(建规7.1.7)
2.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

(水规5.4.8)
3.除疏散门外,室外疏散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

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

(建规6.
4.5)
4.建筑外墙为难燃性或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均应为宽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建规6.1.3)
5.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建规
6.1.3)
6.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建规6.3.5)
7.在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建规9.3.13)
8.闪点大于120℃的液体, 当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³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

(建规4.2.2)
9.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 组内储罐的布置不应超过两排, 甲、乙类液体立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

(建规4.2.3)
10.单、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与戊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可按表 3.4.1的规定减少2m。

(建规3.4.1)
11.单、多层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表3.5.2的规定减少2m。

(建规3.5.2)
12.公共建筑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 5.5.17的规定减少2m。

(建规5.5.17)
13.住宅建筑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户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5.5.29的规定减少2m。

(建规5.5.29)14.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面盘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火规3.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