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政公文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五、意见 六、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各级党政机关、 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召开比较 重要会议时使用的一种公务文书。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宗旨和要 求写成的,要准确地反映会议的 主要内容、指导思想、主要结论 等。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五、意见 六、会议纪要
决议一般分为公布性决议、 批准性决议和阐述性决议三种类 型。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决议 四、批复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答复下 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公文。批 复具有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 示事项的专指性,下级有请示, 上级才有批复。而且针对性极强, 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上级机关就答 复什么。
最主要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 说,公文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续 和补充。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第一节 行政公文写作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一)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政治 性和可靠性
(二)法定的权威性和简洁的 实用性
(三)特定的效用性和明确的 定向性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决议 四、批复
命令(令)是法定的行政公 文的一个文种,是应用文写作的 重要文体之一。命令(令)是国 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 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
第二节 指挥类公文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决议 四、批复
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 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 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 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 决定。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 滥用,错用。
目录 第一节 行政公文写作概述
行政公文写作

• 所谓的“重要事项”,包括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任免 、逝世,重要的人事任免决定,重大的政治活动的祝贺 ,颁布有关法规、法令,宣布有关政策以及一些应当让 国内外关注、知晓的重大事项。
•
所谓的“法定事项”,包括司法部门的开庭公告、
财产认领公告、通知权利人登记公告、公开拍卖财物公
告;国家专利局制发的发明专利公告;国家工商行政管
的领导人姓名。凡是上报的公文都须标注签发人的姓名,非上
报公文不标注。签发人平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写“签发人”三
个字,加冒号,再写签发人姓名。此时发文字号居左。
•
上面所讲到的六要素中,发文机关标识(版头)、发文字
号属于必备项,其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2.主体部分
11
•
(1) 公文标题。标题应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
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主送机关标注在标题之下,靠左
顶格书写。下级机关向上级部门的行文(特别是上行文中
的请示),只能选择一个机关为主送机关,且一般不要报
送领导者个人(领导者本人有要求者除外)。上级部门向
下级机关行文,主送机关可以用泛称。如国务院办公厅向 各省市下发的公文,按排列顺序为“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 2.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 要等6种常用公文的行文关系及其具体的写作 要求和方法。
• 3.学会仿照教材中的范文进行写作,做到格式 规范。
第一节 公文概述
4
• 一、公文的概念 •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公文是
国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公 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 面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行政公文,主要是指行 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 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 重要工具。我们在本章所讲的是狭义的公文。
应用写作教程 第二章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上)

第五节 通 告
通告是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行 使职权、开展公务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向 所辖境内或者某一专门范围内所有人(包 括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外国人等)公布 重要事项,或者规定应当遵守的事项时所 采用的公布性文种。
一、通告的适用范围
通告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 或者周知的事项。 一是公布应当遵守的事 项。二是公布应知事项。
二、公文格式
公文有自己特定的格式。它主要是指 公文的结构,即公文的组织构造(体式、 内容、格式)。公文结构具有规范性和相 对确定性,国家对公文的基本构成提出了 规范性的要求。
1.文头 3.主送单位 5.签署、日期 7.附件及其他标志 9.主题词 11.签发人
2.公文的标题 4.正文 6.印章或签署 8.注释 10.抄送机关 12.印发说明
四、通告与命令、通知的区别
第一,通告一般不按管理系统逐级下达,而是直接面向内容 所涉及的全体人员;而命令和通知都是按管理系统逐级下达 的。
第二,通告的告知对象大都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如机关、 团体等)。
第三,通告组织实施文件内容的是发文机关及文中所指定的 单位;而命令、通知里的内容是由受文单位来组织实施的。
二、通告的特点
第一,通告的根据具有政策性和法令性。 第二,通告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专业性。 第三,通告的效力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 第四,通告的使用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
三、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通告与公告相比,一是通告的受文范围 不如公告广泛;二是通告的规定性强,有要 求遵守执行的强制内容;三是通告的作者的 地位不如公告那样严格限定;四是通告的内 容比公告的内容要详细、周密,条文明确、 具体;五是通告所宣布的事项不如公告的重 要程度高;六是通告公布的形式更加多样。
行政公文概述经济通用文书

8) 主题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类别词----反映公文主要类别 类属词----反映公文具体内容 文种词----反映公文形式
每个词之间空一格;总数3-5个为宜 主题词的标引要求:应采用词表中的词;先内容后形式,依次 排列;一般不超过五个词组。 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介绍 标引主题词六大注意事项…… 如:关于崇明等三岛发电用煤缺口的报告 主题词:能源 电力 煤炭 供应 报告 关于援外专家有关费用开支项目标准的暂行规定 主题词:援外专家 费用开支标准 规定
5
1. 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划分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上行文又分为一级上行文、逐级上行文、多级 上行文和越级上行文。 下行文又分为一级下行文、逐级下行文、多级 下行文和直贯到底下行文。 平行文没有级别、地区之分。同级机关和不同隶 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交流情况、答复询 问和批准管辖的事项等都可以行文。但是, 只能用“函”行文。 古代称之为:“奏疏” 、 “诏令” 、 “公 移” 。 实际运用中的交叉现象
天以上扣发当月奖金的通知” b. “xx部抢救大熊猫的紧急报告” c. “xx银行关于尽快处理积压的牦牛绒及 防止新积压问题的函”
27
行政机关公文概述
d. “xx学校关于解决资金问题的请示” e. “xx关于申请办理‘专项控制商品认购
证书’的报告” f. “xx处关于动用历年经费结余一事的请 示” g. “xx县地方税务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省 委省政府x字x号文件的通知”
行政机关公文概述
4) 附件
----与正式公文具有同等效力的文件;
作为补充说明主件的文字或数据材料。
附件:1、XΧXΧXΧXΧXΧ 2、XΧXΧXΧXΧXΧ
5) 发文机关(落款)
行政机关不落款!
第二章行政公文写作

第二章行政公文写作第一节行政公文概述【思考与练习】1一丶判断题1.公务文书,是指社会合法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是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与公文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文书、公务文书、文件。
3.上行文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出的公文。
4..根据公文的来源,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和发文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公文是指( )①法定公文。
②《条例》规定的公文。
③《办法》规定的公文。
④机关单位处理公务使用的各类文书。
2.狭义的公文是指( )①机关应用文。
②《办法》和《条例》颁定的公文以及有关法规与部门规章规定的专用公文。
③事务文书④法规性文书3.文书可分为( )两类①法定公文和非法定公文②广义公文和狭义公文③一般文章与应用文书④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4.按使用范围分,可将公文分为( )两大类①通用公文与专用公文②法定公文与文学作品③上行文、下行文与平行文④公布性公文与法规性文件。
5.按发文机关所属组织系统分,可将法定公文分为( )两大类。
①党的机关公文与行政机关公文②军事机关公文与行政机关公文③公务文书与私人文书④行政公文与事务文书6.按行文方向分,将公文分为( )①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②上行文、下行文和多向行文③法定公文和一般机关应用文④行政公文和党的公文7.按处理时限分,可将公文分为( )三类①绝密机密和秘密件②平件、急件和特急件三类③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④阅件和办件两大类8.按涉密程度分,可将公文分为( )两大类①密件和普通件②平件和急件③急件和特急件④公开件和内部件9.党政机关公文文种共计( )①12种②18种③13种④15种。
10.行政公文共有( )①13种②18种③14种④15种11.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由( )颁布的。
①国务院办公厅②中共中央办公厅③国务院④中共中央1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是由( )制订的。
①国务院②国务院办公厅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④中共中央办公厅三、简答题1.什么是行政公文?2.公文的法定性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3.公文的权威性指的是什么?4.何谓公文的规范性?5.公文的时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思考与练习】2一丶判断题1.通用公文指《条例》和《办法》中规定的全部公文文种。
2第二章 公文行文规则

二、行文方向
行文方向是以发文机关为立足点向不同机关运 行的去向。
上行:指公文向上级机关单位运行。行政公文的上行 文有议案、报告和请示。 下行:指公文向下级机关单位运行。
平行:指公文向同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运行。函、 通知等都可以平行。
泛行:指公文可以同时向上行、下行或平行,并向社 会公布。行政公文中的公告和通告就属此类。
三、行文方式
行文方式,指行文的方法和形式。
1. 从行文对象分
(1)逐级行文:向直接的上级或者直接下级行文。 (2)越级行文: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或下级行文。 (3)多级行文:向直接上级并呈非直接上级或者向直 接并转非直接下级的一次性行文。 (4)普发行文:向所属各机关及其部门、单位一次性 行文,主送机关使用泛称。 (5)通行行文:向隶属机关和非隶属机关以及社会群 体一次性泛向行文。
1.政府各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可以互相行 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 2.政府各部门向下一级政府行文只能采用 函的形式。 3.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 正式行文。
三、部门行文
第17条:“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 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 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 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 同意。” 第18条:“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 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这个规 定是新提出的。
六、请示规则
4 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凡向上级的请示,不管批准与否或批准的 结果是否与请示要求相同,请示机关都不能将 请示内容抄送其下级机关。
六、请示规则
4 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原因:向上级的请示,内容多属重大问题,当 请示,比如机构改革,人事调动,干部任免等, 有些可能牵涉到下级机关的利益、工作,当请 示还未批准或批准结果与请示不同时便告诉下 级机关,可能会造成人心浮动,工作混乱,给 事业带来损失。 目的:维护正常的工作程序,不致于给工作 带来影响与损失 。
第二章第三节报请性公文

⒈常见的请示有哪几类?案例中的 请示分别属于哪一类?
• 【提示】⑴常见的请示有两种:请求批准 的请示和请求指示的请示。 • ⑵案例中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的请示。
⒉和范文比,赵晓明的请示有何不 足之处?
• 【提示】⑴这份公文从标题来看,要素不 完整,缺事由和发文机关。⑵主送机关中 不能出现领导个人,只能送给隶属的一个 上级机关。⑶“请领导审阅后给以明示” 不是规范的请示公文语言。⑷落款处的发 文时间应用汉字书写。⑸内容部分对请示 的理由写得不充分。
• 请求解决问题的请示是下级机关在工作中 遇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难以解决的 事项,请求上级机关协助解决具体问题。 • 政策性请示也叫请求指示的请示,是下级 机关在工作中碰到某一方针、政策等不明 确、不理解的问题,或者碰到新问题和新 情况,要弄清楚和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 解决的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解 释和指示。
• (3)正文。 • 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缘由、事项、请 求语。 • 缘由是请示事项的理由及依据,要写的充 分,有理有据。 • 事项是请示的主体,包括办法、措施等。 请示的事项要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 操作性。 • 请求语是结尾常用的习惯用语,如 “以上 请示,请批复”、“以上请示妥否,请批 示”等。
案例(4)---P81
• 人物: 张某,新丰公司天生油料仓库主任。 王某,新丰公司经理。 • 案由:就解决油库安全设施问题,王经理让张 主任“打个报告”
思考题
1.王经理要求天生油库“给公司打个报告”, 你认为使用“报告”这个文种恰当么?为 什么? 2.案例中的哪些内容不宜写入这道公文中, 哪些内容需要略写?原因何:就此事给公司拟写一道公文, 申请款项。
关于报送我县1997年村办企业财务 检查整顿工作总结的报告
现代公文写作2

第一节 通知
(1)标题。一般使用完全性标题,其内容部分是 由“关于发布(印发)”加被发布的文件名称构成。如 果被发布的公文是法规性文件,应加上书名号。
(2)正文。发布性通知的正文比较短,依次写清 被发布的行政规章的名称、发布的目的、执行的要求和 实施的日期即可。有的通知还需要简要地说明被发布规 章的适用范围和执行过程中的有关事宜。
3.超出本部门职权之外,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事 情,请示上级予以指示。
第三节 请示
请示和报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 相同之处是两个都是写给上级的上行文,公文里都 有陈述意见,反映情况的内容。 区别在于:第一,时间有别。请示跟报告相比,时 间要求更紧迫。请示写的情况是未解决的,属于将来时, 报告写的情况是已做过的,属于过去时;第二,内容的 侧重点有别。请示着重于请示批准,报告着重于汇报工 作;第三,要求有别,请示要求上级必须回复,报告则 不必,只供上级参考。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第一节 通知
一、通知的含义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 关的公文。即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发布规章;发布要 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 项;任免和聘用干部时使用的公文。通知是各级党政机 关,企事业单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文种。
第一节 通知
二、通知的特点 (一)应用范围广 通知的广泛性,其一是指使用通知的机关单位广泛,不受发 文机关的级别高低的限制;其二是指通知的内容很广泛,无论是上 级机关的重要决策,还是日常的工作都可以使用通知进行传达、部 署和告知。 (二)使用频率高
第一节 通知
不同类型的通知具有不同的写法,下面就不同类型 通知的标题及正文的写法作一具体介绍。 (一)批转、转发行通知 批转、转发性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或转发上 级机关以及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时使用的一种通知。其 写法如下。 (1)标题。批转、转发性通知的标题制作比较特 殊,通常由转发机关名称加上“批转”或“转发”,然 后加上被转发文件全称,再加上“通知”二字组成。如 《XX市人民政府批转XX市经委关于对我市部分工业产 品实行控制发展的报告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见的写作要求
1、撰写意见的原因一般要写的有概括性, 说清楚撰写意见的重要性。 2、意见的见解和事项要围绕核心问题, 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分条陈述。所述 办法要具体、可行。
第三节 文告、通知、通报
一、文告 二、通知 三、通报
一、文告
概念:文告是公告和通告的统称,是周知性 公文. 1、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 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2、 通告是“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 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公文。
(4)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又称公文版头,由发文机关全 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简称文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 机关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 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6)签发人 在上行文也就是报送上级机关的公文中,要 标识签发或会签公文的机关领导人姓名,平 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行政公文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1、广义的行政公文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 和团体行使职权、办理公务所使用的文书。 2、狭义的行政公文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发的 文书。《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给它 下的具体的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 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 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 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版记部分
版记部分又称文尾部分,通常是由主题 词、抄送机关名称、印发机关和印发时 间等项目构成的。
(1)主题词 主题词是标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 关键性词语。 标注主题词必须讲求层次,要根据主题词本 身的涵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由内容到形 式地有次序地将其排列出来;一份公文的主 题词一般不能超过7个。上报的文件,应当 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2)抄送机关名称 抄送机关是指主送机关之外需要执行或了解 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标注抄送机关,应当 使用该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1)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又称印制编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 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有些文件(主要密 级文件)需要一一编上份数序号,份数序号应用阿 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芯左上角第1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文件要注明密级,密级标识有“绝密”、“机 密”、“秘密”三种。 (3)紧急程度 在紧急公文的文头部分要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注“特 急”或“急件”的字样。对有紧急程度标识的公文, 要作紧急处理;没有紧急程度标识的公文,则是可 按一般程序和方式处理的普通公文;紧急电报应当 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 急”。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 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 规范化简称、统称。 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果还有其 他机关需要掌握有关情况,应以抄报的形式 发送公文。下行文有专发性的和普发性的两 种,专发性的公文是专门向某一个机关下发 的公文,这种公文的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 普发性的公文是指内容的涉及面较广,因而 需向多个机关下发的公文,这种公文的主送 机关不止一个
决定的写作要求
1、原因简短明确 2、事项具体可行
三、意见
概念: 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 办法 。是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 《国务院行政公文处理办法》中新增加 的文种
意见的文体结构
意见的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 1、标题 2、主送机关 3、正文:一般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 分组成 4、落款:即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
命令的概念
命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 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公文.它“适用于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任免人 员;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时所使用的 公文。
命令的种类
根据其适用范围,命令可分为 1、公布令:即用于发布主要法律法规。 2、行政令:即用于发布重大的强制性行 政措施。 3、嘉奖令:即用于嘉奖有关人员。 4、任免令:即用于任免国家高级官员。
四、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1、下行文规则 2、上行文规则 3、联合行文规则 4、其他行文规则
五、行政公文的格式
1、公文的书面格式 :眉首部分、主体 部分、版记 2.公文的特定格式:信函式格式 、命令 格式 、会议纪要格式 3、公文的排版规格和印制装订要求
眉首部分
眉道部分又称文头部分,通常是由 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 签发人诸要素构成的。
下行文首页格式
上行文首页格式
公文末页格式
第二节 命令(令)、决定、意见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意见
一、命令(令)
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79号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已经2000年 2000 1月10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 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 朱镕基 二○○○年一月三十日
(3)正文 在一份比较复杂的公文中,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 分。 (1)开头 公文正文的开头方式有许多种,常见的有: 目的式。常用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等领起下文。根据 式。常用介词“根据”、“遵照”、“按照”、“依照”等领起下 文。缘由式。缘由式也叫原因式,即通过情况的介绍、问题的提出 或意义的明确,使受文者了解行文的缘由,从而引起受文者对文件 内容的重视。 (2)主体 正文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公文的主要事项要写 入这一部分,或者说公文的基本内容是在这一部分中被表述的。内 容充实,中心突出,表意明确,条理清楚,是对所有公文的主体部 分的写作要求。 (3)结尾 公文正文结尾的写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其中以下几种结尾方式用得 较多: 归结式。说明式。申明式。祈请式。期望式。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公文的印制工作一般由发文机关的具体办公部门承 担。 印发时间不同于发文时间,这是指公文开印的具体 时间。 (4)反线 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应加上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 以上所列的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 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 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和印发机关、印发时间等 项目,是现行公文的全部构成要素。
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1、公文由法定作者制发 2、公文公文的制发具有程序性 3、公文具有法定效力 4、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
三、行政公文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适用范围分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 理办法》规定,我国行政机关现行的公文有 13种 2、按行文方向分类: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 和下行文 3、按公文的缓急程度分:特急、急件、一般 文件 4、按保密级别分类:绝密、机密、秘密
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这一部分通常是由 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说明、 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项目构成 的。
(1)标题 公文的标题要能准确、简要地揭示公文的主要内容,并能透 视文种,一般还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 由和公文种类是构成公文种类是构成公文标题的三个基本要 素,按照这三个要素是否完全具备及组合情况的不同,可将 公文标题划分为四种形式: 第一种是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公文种类三个要素全部 具备的公文标题。 第二种是由事由和公文种类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 第三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种类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 题。 第四种是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等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 点符号。
公告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公 告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于1993年3月 27日选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荣毅仁 现予公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九日于北京
文告的种类
公告的种类: (1)行政公告即国家机关向国内外 宣布重要事项 (2)法规公告 通告的分类 : (1)禁止型通告 (2)知照型通告
决定的概念
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 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 项”的公文。
决定的种类
按照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将决定分为 以下四类: 1、法规性决定 2、指挥性决定 3、奖惩性的决定 4、变更性决定
决定的文体结构
决定的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由发文机关(或通过决定的会 1 议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2、主送机关 3、正文:一般由决定缘由、决定事项、 结语三部分组成 4、落款:标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4)附件说明 附件是附在主件之后,对文件内容起说明和 补充作用的文字材料,主要包括随文转发、 报送的文件,随文颁发的规章、制度,以及 文件中的报表、统计数字、人员名单等。 (5)成文日期 公文上标注的成文日期应以机关负责人签发 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 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6)公文生效标识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都 应当加盖红色印章。加盖印章是公文最后生效的标 志,对没有加盖印章的公文,人们一般是不予承认 的,漏盖印章或把印章盖得模糊不清,都不合乎制 文要求。联合上报的公文,应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7)附注 附注是用以说明在公文的其他部分不便说明的各种 事项的项目,一般是对有关文件的传达范围、使用 方法的规定及对名词术语的解释等。
公告和通告的差别
通告与公告的区别:①内容适用范围不 同。这是两个文种的最大区别。公告用于向 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而通告用 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 事项。公告的适用范围较窄,通告的适用范 围较广。②制发机关不同。③发送对象不同。 ④执行要求不同。⑤发布形式不同。
通告例文
关于防空警报试鸣及防空演习的通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防空法〉办法》关于防空警报试鸣的规定,为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 和防空意识,定于2002年11月22日11时0分至11时30分,在全市(10个 区、2个县级市)范围内进行防空警报试鸣,同时在越秀区、荔湾区、东 山区、海珠区、黄埔区、芳村区等6个城区,组织部分市民、人防专业队 进行以防空疏散和利用人防工事就地隐蔽为内容的防空袭实兵演习。特 通告如下: 一、11时0分至3分试鸣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时 间3分钟; 二、11时18分至21分试鸣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 时间3分钟; 三、11时27分至30分试鸣解除警报:连续鸣响3分钟。 四、防空警报试鸣及防空演习期间,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及社会活 动照常进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 二○○二年十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