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器产品结构研发设计
自动导引小车AGV的结构设计及自主移动规划

自动导引小车AGV的结构设计及自主移动规划一、概述自动导引小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一种具备自主导航、定位、移动、避障以及作业执行等功能的智能移动设备。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物流领域,AGV以其高效、灵活、精确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物料搬运、仓储管理、生产线自动化等场景,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
AGV的结构设计是其实现自主移动和作业功能的基础。
一个典型的AGV通常由车身、驱动系统、导航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作业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
车身是AGV的承载平台,驱动系统负责提供动力并实现移动,导航系统确保AGV能够按照预设路径或指令进行自主导航,传感器系统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并实现避障,控制系统则负责协调各部分的工作,实现AGV的自主移动和作业执行。
自主移动规划是AGV实现高效、准确移动的关键。
AGV需要通过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任务需求、环境信息以及自身状态,规划出最优的移动路径。
同时,AGV还需要具备实时避障能力,能够在遇到障碍物时及时调整移动路径,确保安全、顺畅地完成作业任务。
对AGV的结构设计及自主移动规划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AGV的性能和稳定性,还有助于推动工业生产和物流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本文将从AGV的结构设计和自主移动规划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AGV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AGV的定义与功能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是一种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路径自动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AGV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一种高效、灵活、智能的运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仓储业、港口、机场等领域。
运输功能:AGV能够根据系统指令,自动将物料或产品从起点运输到终点,完成物料的搬运工作。
AGV的载重能力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从几百公斤到几吨不等。
导航功能:AGV通过内置的导航系统,如激光导航、电磁导航、视觉导航等,实现精确的路径规划和跟踪。
2019年智能电控企业研发组织架构和职责

2019年智能电控企业研发组织架构和职责
一、研发组织架构 (2)
二、研发机构职责 (3)
1、大型家用及商用电器智控部 (3)
2、小型家电智控部 (3)
3、汽车电子智控部 (3)
4、电动工具智控部 (3)
5、综合部 (4)
6、变频控制部 (4)
7、智能物联部 (4)
8、新能源汽车智控部 (5)
9、电源技术部 (5)
10、AI技术应用部 (5)
11、高端智能制造部 (6)
一、研发组织架构
作为技术导向型的智能电控产品企业,研发实力与技术水平系公司经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公司的研发机构主要为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下设产品研发部、技术研发部两个结构体系。
产品研发部包括大型家用及商用电器智控部、小型家电智控部、汽车电子智控部、电动工具智控部四个专业产品部以及综合部,前述产品部门主要负责与公司业务直接相关的具体产品开发;综合部作为辅助部门包括中试组和NPI组,下设EMC/EMI实验室、型式实验室、安规实验室、老化实验室、变频实验室、电源实验室、无线实验室、电机实验室等多个专项实验室,为各项产品研发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技术研发部包括变频控制部、智能物联部、新能源汽车智控部、电源技术部、AI技术及应用部和高端智能制造部,分别负责构建各自领域的专业技术平台,并在平台基础上深化技术研究与自主创新,为公司产品升级、业务拓展以及打造高端智慧工厂体系提供核心驱动力。
一种新型船用电站智能控制器的开发与应用

一
ee Mu1 F ncto M trI t u i i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霸
由 于 采 用 全 新 设 计 理 念 , 这 种 型 号 为 Y 10 3 船 用 电 站 智 能 控 制 器 的 特 点 是 结 构 简 J2— A 洁 、功 能 齐 全 。该 控 制 器 与 目前 市 场 上 功 能 相
一 一l 暑
.
山}
; C A
i
避
T 1 ,3 l1 , 2
若产品相 比有如下优点 : 1 结构简洁 ) Y 10 3 制 器 主 要 结 构 由一 个 施 耐 德 公 J2 — A控
司 的T X一 7 1 P C 隹 乐 公 司WN 1 电 量 表 S 32的 L 和 一2
Ab t a t T mpr v e f r n e o e m a i e p we a a e e ts t m , e e o e a n w t l n e lg n s r c : oi o ep r o ma c f h rn o rm n g m n yse t d v l p e sy e i t li e t
维普资讯
陈
艳 :一 种新 型的船用 电站智 能控制 器 的开发与应 用
一
种新型船用 电站智能控制器 的开发 与应 用
陈 艳 ( 州 市番 禺灵 山造船 厂 广 州 5 1 7 ) 广 1 4 3
摘 要 :为 了改 善和 提高 现有船用 电站智 能控制 器 的性能 ,研发 出结 构简 洁 ,功 能齐 全 ,操作 简单 ,成本 低廉 ,维护方便 快速 的新 型船 用 电站 智能控 制器 。
智能电动阀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设计智能电动阀控制器的硬件设计The Hardware Design of IntelligentElectric Valve Controller2012 届电气工程系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陈东阳完成日期 2012年5月15日毕业设计成绩单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自动化毕业设计题目智能电动阀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指导教师姓名陈东阳指导教师职称教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得分评阅人得分答辩小组得分组长成绩:院长(主任) 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智能电动阀控制器硬件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自动化承担指导任务单位电气工程系导师姓名陈东阳导师职称教授一、项目简介电动比例调节阀在控制形式上,是通过阀门开启角度大小来实现控制开度和截面面积,从而控制液体或者水流的流量的设备。
控制过程是在电机转动过程中,通过线性电位器的电阻值的变化,阀门的开度以电压的形式,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控制信号和电动调阀的反馈电压值进行比对和判断,使阀门到达目标位置即刻停止动作的原理。
电动比例调节阀由电动控制系统和阀体共同构成一个总成执行单元。
其中控制系统的动力电源一般常用的为:AC220V 或者AC380V,本设计的电源为AC24V。
控制信号最常用的就是4~20mA,同时也有0-10V等弱点信号制式。
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再由电机驱动变速齿轮和蜗杆带动阀门开关,实现阀门的控制调节功能。
电动比例调节阀适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DCS)与系统和测量仪表共同构成流量,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的调节自控设备。
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领域。
例如:石油化工炼油,管道原油输送;发电厂汽轮机组冷却,润滑油供给,燃烧风量调节;环保污水处理中的液体输送切断,开关,流量调节等各种工业自控过程控制。
二、项目要求本项目要求设计一个电动比例调节阀的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的大小来控制阀门的开、关、停等动作。
设计要求:系统供电:交流24V阀门调节部分电机供电为交流24V,电机功率10W。
基于STM32的LED智能学习型台灯系统的设计

基于STM32的LED智能学习型台灯系统的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居环境的智能化和舒适性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LED智能学习型台灯系统作为一种结合照明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创新产品,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节能和个性化的照明体验。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LED 智能学习型台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将首先介绍LED智能学习型台灯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核心功能,包括LED照明模块、光感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模块以及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智能控制模块等。
随后,将详细阐述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包括LED驱动电路的设计、光感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的选型与配置、以及STM32微控制器的编程与调试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介绍LED智能学习型台灯系统的学习功能实现,包括环境光线自适应调节、人体活动感知与智能开关控制、以及用户习惯学习与记忆等。
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相关算法和程序设计,展示如何实现台灯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学习功能。
本文将总结LED智能学习型台灯系统的设计特点和创新之处,并展望其在智能家居和照明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和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LED智能照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系统总体设计在STM32的LED智能学习型台灯系统的设计中,我们遵循了模块化、可扩展性和易于维护的原则。
整个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主要包括LED灯组、STM32微控制器、环境光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触摸屏幕以及电源模块等。
软件部分则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传感器数据采集、LED亮度调节、环境光自适应、人体感应以及用户交互等功能模块。
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选择STM32F103C8T6作为主控制器,该控制器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能够满足系统的各种需求。
LED灯组采用高亮度的白光LED,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方式实现亮度的精细调节。
基于智能控制器的手持编程器的设计

赵荣 康 ( 1 9 8 6 一) , 男, 主 要 从 事 低 压 智能机 电产 品的研
发。
中 图分 类 号 : T M 5 7 1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5 5 3 1 ( 2 0 1 3 ) 1 0 - 0 0 2 3 - 0 4
De s i g n o f Ha nd- He l d Pr o g r a mmi ng De v i c e Ba s e d o n I nt e l l i g e nt Co n t r o l l e r
ZHA0 Ro n gk an g
( J i a n g n a n E l e c t r i c a l a n d M e c h a n i c a l D e s i g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9, C h i n a )
0 引 言
低 压智 能 型万 能式 断路器 是 配 电网 中的核心
器件 , 同时也 是 在 电网配 电 中应 用 最 广 泛 的器 件
各个 相关参 数 或工作 模式 的设定 。在后期 的运 行
过程 中 , 也 要能 够 根 据 实 际 的应 用需 求 进 行 相 应
的调 整 。随着 通 信技 术 的飞 速 发展 、 智 能 电 网的 快速 崛起 , 传统 的手 工调 整 方 法 已不 能很 好 地 满 足生产 和应用 的需 求 。对 此 , 基 于 智 能控 制 器 的 手持 编 程 器应 运 而 生 , 具 有 使 用 简单 、 操 作 方便 、 高效 、 稳定 等优 点 , 能够很 好地解 决 上述 问题 。
RMQ5Y系列产品样本

外形尺寸(mm)
长L
宽F
深C
253
219
137
278
219
137
303
219
137
253
219
137
278
219
137
303
219
137
274
219
137
309
219
137
344
219
137
341.5
356
171
401.5
356
171
461.5
356
171
安装尺寸(mm)
长A
237 262 287 237 262 287 258 293 328 320.5 380.5 440.5
EA拨码型自动转换开关智能控制器主要功能有:
实时监测两路电源的三相电压值,通过面板上的拨码开关来设定参数(欠压、过 压、切换时间、返回时间)、通过面板上的自锁按钮来切换手动或自动操作方式。
EH液晶型自动转换开关智能控制器主要功能有:
实时监测两路电源的三相电压值,通过液晶面板来修改和查看参数(电压保护、工 作方式、切换时间、返回时间)、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以及电网—电网、电网—发电 机、控制2、3、4极开关、控制两段式或三段式开关本体、消防置零、故障提示、输出及 记录、RS485通信等。
自动转换类
目录
RMQ5Y-2 自动转换开关简介 RMQ5Y-3 产品结构、技术数据与控制方式 RMQ5Y-6 智能控制器简介 RMQ5Y-7 电气原理图 RMQ5Y-8 外形及安装尺寸 RMQ5Y-9 订货单格式
RMQ5Y 系列自动转换开关
RMQ5Y系列自动转换开关(EA拨码型)
毕业设计(论文)-电动自行车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

分类号密级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设计英文题目;Design of electric bicycle controller****:***专业:机电一体化指导教师:石炳存职称:副教授毕业设计说明书提交日期:2013年4月15日地址:机电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2013年2月20日目录目录摘要 (2)英文摘要 (2)第一章引言 (3)1.1电动自行车的意义及发展状况 (3)1.1.1自行车的历史背影及意义 (3)1.1.2 电动自行车的优点 (4)1.1.3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前景 (4)第二章控制器系统的分析 (5)2.1 智能控制器的系统框图 (5)2.2 系统主要硬件介绍 (6)2.2.1 无刷直流电动机 (6)2.2.2 AT89C51 (8)2.2.3 MC14585B和CD4040B (9)2.3 系统具体实现方法 (10)2.3.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11)2.3.2 测速电路 (13)2.3.3 速度预置与显示 (14)2.3.4 电机驱动电路 (15)2.3.5 无刷直流电动机及控制器的保护 (16)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8)第四章结束语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摘要电动自行车用于轻便灵活,节能环保,价格适中而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
同时中国具有庞大的自行车市场,电动自行车产业在中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发展电动自行车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和客观的经济效益基于单片机系统为核心的,以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的电动自行车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该系统包括PWM控制方案、速度测量和显示方案、刹车控制方案和电路保护方案等。
本设计主要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特别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智能控制;脉冲宽度调制;单片机;电机保护Abstrac tElectric bicycle for portable and flexible,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rate in price and are widely used in people, an ideal vehicle for the people in the travel. At the same time, China has a huge market of bicycle, electric bicycle industry has a very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China, and so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bicycle has a good soci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program of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he electronic bicycle which is based on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system. It is derived by no brush DC motor.This system introduces speed PWM control project, speed measure and display project, brake control project, electro circuit protection projec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its specialties adopt combining hardware with software for improving credibility and security.Key Words:electric bicycle ;intelligent control ;PWM; single chip computer;electro circuit protection第一章引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正在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控制器产品结构研发设计发表时间:2018-09-18T15:13:47.6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作者:阳金伟[导读] 摘要:智能机器控制设计是基于一个控制系统网络。
(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19085)摘要:智能机器控制设计是基于一个控制系统网络。
这需要一个无缝通信基础设施来处理时间要求严格的数据、优先级较低的数据和状态信息,并与监控系统进行通信。
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分布式嵌入式系统复杂性,机器制造商可以采用以软件为中心的系统设计方法。
本文就智能控制器产品结构研发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控制器产品研发设计引言:智能控制器是以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集成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息传感技术、显示与界面技术、通信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诸多技术门类而形成的高科技产品。
目前,智能控制器应用领域广泛,主要涉及家用电器、健康与护理产品、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智能建筑与家居、汽车电子等极为广泛的领域,是部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牵引力,也是某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驱动因素。
随着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市场应用领域的持续扩大,除了传统的制造业领域,智能控制器在电力、化工、农业、建筑、军事等其他领域及其相关产品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整个市场前景广阔。
1.智能控制器设计方法与挑战现代机器控制系统通过获取环境、进程和机器参数等相关数据和信息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执行不完全重复的任务或者提高效率和性能。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使得设备制造商能够开发出可感知环境以及实时监测执行过程的系统,从而确保重要机械部件的良好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自适应控制。
这要求控制系统能够集成传感器数据、实时采集信息,并在高速运行控制循环的同时并行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信息。
具有工业级耐用性的高性能嵌入式系统通过模块化 I/O 设备提供直接的传感器连接。
当今领先的设备制造商采用实时处理器和可编程硬件相结合的异构计算架构来满足最苛刻的应用需求。
过去,设计团队是由机械、电气和控制工程师组成,各自负责自己的设计任务。
然而,当今的现代化机器需要不同的设计团队更紧密地合作。
面向机电一体化的设计工具可仿真整个设计过程中机械和电气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从而优化了机器开发。
以前,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工程师团队都各自独立地工作或按顺序进行开发。
设计决策都是独立做出的,导致开发时间和成本增加。
如今,为了通过机电一体化方法来简化开发,团队就需要同时并行工作,在设计、原型和部署上相互合作。
机电一体化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构建虚拟原型的能力,因为它有助工程师和科学家在机器尚未实际成型之前就可以先对机器进行研究。
2.智能控制器产品结构研发设计——分散协同控制现代机器采用的是模块化方法。
它们包含了一个智能子系统网络,这些子系统共同执行机器内的所有自动化任务,并与更高层次的控制系统进行机器设备层面的通信,从而使智能工厂成为可能。
如果要创建自适应且可扩展的系统,控制系统结构必须能够反映这种模块化特性。
互连多个子系统并保持定时和同步需要使用工业通信协议。
以软件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和能够让单个设计工具实现多个不同自动化任务的编程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在控制软件中反映机械系统的模块化特性。
虽然简单的系统可能没有采用将一个中央控制器连接至分散 I/O 的典型概念,但现代机器采用了一个基于分层结构的控制架构,其中较高层次的控制系统连接到从控制器,从控制器负责执行定义清晰且受控制的自动化操作。
LabVIEW RIO 架构提供了一种混合的方法:一个完全自定义的现成平台,搭载可编程 FPGA 模块,并且能够访问 NI 和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各种 I/O 模块。
通过使用 LabVIEW FPGA 模块所提供的功能和 IP,机器制造商可以专注于自定义算法的设计和优化,而不是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在硬件设计上或者让第三方公司设计又一个针对特定应用的黑匣子嵌入式解决方案。
基于相同架构的自定义 I/O 前端和仅板卡模块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
3.异构计算架构随着机器控制应用越来越复杂,硬件架构和嵌入式系统设计工具也必须满足日益苛刻的需求同时还要缩短设计时间。
过去,许多嵌入式系统仅采用单个 CPU,因此系统设计师都依赖于 CPU 时钟速度的提升、多核计算技术以及其他创新方法来满足复杂应用所需的处理能力。
然而,越来越多的系统设计工程师开始转向具有多个不同处理元件的计算架构上,这种架构保证了吞吐量、延迟、灵活性、成本等因素之间的最佳平衡。
异构计算架构便可提供所有这些优势,使先进机器应用所需的高性能嵌入式系统得以实现。
为了说明异构计算架构带来的好处,我们来设想一个由 CPU、FPGA 和 I/O 组成的架构。
FPGA 非常适用于处理并行计算,比如并行控制循环、在大量数据通道上运行信号处理,以及在一个系统中执行多个独立的自动化任务。
另外,由于 FPGA 可直接在硬件中执行计算,因而为自定义触发和高速闭环控制等任务提供了低延迟处理方法。
将 FPGA 集成到计算架构也可提高嵌入式系统的灵活性,使它们相比具有固定逻辑的系统更容易升级,也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 I/O 要求。
将 CPU 和 FPGA 集成到同一个异构架构意味着系统设计人员不需要在 FPGA 和和 CPU 之间做出抉择。
此外,相比尝试使用单元件解决方案来解决该元件并不擅长解决的问题,选择异构架构要明智得多。
例如,单个 FPGA 就可以处理通常使用大量 CPU 来执行的低延迟并行任务。
虽然包含多个处理单元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有很多优点,但当涉及到软件开发时同样也存在诸多挑战。
嵌入式系统的专业架构包含了许多独立的处理单元和各种不同的工具,需要专业知识来对其进行编程,这意味着需要大型的设计团队。
例如,FPGA 编程通常需要具备VHDL 编程知识,这个技能可能需要大量的培训投资、更多的员工或昂贵的外包。
此外,开发软件栈来支持异构架构的工作量非常大,涉及驱动集成、板卡支持、开发中间件来实现元件间通信、I/O 接口逻辑等。
系统设计工程师可以使用由标准异构架构、可互换 I/O 和高层系统设计软件组成的集成软硬件平台来解决这些挑战。
高层设计工具基于底层硬件知识,可在开发过程中抽象系统架构和 I/O,提高生产力以及减少系统设计人员管理低层实现细节的需求。
开发基于异构架构的嵌入式系统时,系统设计人员可以使用高层系统设计工具来抽象单个处理元件(如 FPGA)的架构,并提供一个统一的编程模型来帮助设计人员利用不同元件的性能优势。
此外,高层设计软件的抽象可进一步简化功能行为的描述,即使硬件或通信接口发生变化也可重复利用代码。
4.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在现代机器设计中,每个决定都会产生连锁反应。
如果机械团队决定更改材料,就会改变机械部件的重量,进而影响电机规格,有时甚至会影响高效运行机器所需的电机类型。
从步进电机更换为伺服电动机会显著增加控制算法的复杂性以及对嵌入式系统算法处理性能的要求。
提高机械、电气和控制工程师之间的团队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此外,如果工具在整个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能够无缝集成以及帮助工程师共享数据和信息,就会大大提高合作效率。
机电一体化是整个业界优化现代机器设计过程的一个努力方向。
它集成了最优的开发实践和技术来简化设计、原型和部署。
软件工具在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LabVIEW 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可让工程师选择最适合其任务的方法,从而帮助工程团队降低机器设计的成本和风险。
LabVIEW 将多个计算模型与显式定时和并发结构相结合,对于开发和实现协同控制系统非常有用。
最重要的是该环境能够让系统设计人员顺利地从桌面仿真过渡到实时原型开发、硬件在环仿真再到最终的部署。
而LabVIEW 支持微处理器、FPGA 以及图形处理器等不同异构终端的能力可确保不同的应用能够采用最合适的处理元件。
有用的机器控制计算模型包括数据流、状态图、ANSI C 和 VHDL 代码、文本数学、多速率、仿真和反馈控制。
数据流编程可以轻松地创建并行任务,如通信、监测和控制。
其他编程计算模型包括用于微处理器的 ANSI C 和用于 FPGA 的 VHDL。
面向数学的文本编程可以支持由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为物理系统的各种组件开发的自定义.m 文件。
多速率计算可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
动态系统仿真和反馈控制也由一个包含信号流表示方法的独立计算模型来表示。
状态图是另一种常用来表示离散逻辑的计算模型。
虽然这些计算模型在早期可能需要在台式计算机上运行,但是 LabVEIW 系统开发环境可简化这些模型部署到嵌入式控制和监测平台的过程。
结束语随着智能控制器渗透率的提高、产品性能及附加值的提升以及下游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变化,未来几年智能控制器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
从终端产品发展方向看,随着微处理器的处理速度提高,各种检测控制算法的发展,以及智能控制器网络化、无线联接、小型便携化等技术的飞速进步,智能控制器终端产品的智能化特征将变得更为突出也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1]基于FPGA的感应加热逆变控制器设计[J]. 倪云峰,王振. 电力电子技术. 2016(09)[2]感应加热电源功率的复合控制[J]. 张强,王龙,周颖,赵慧敏. 自动化与仪表. 2016(01)[3]基于FPGA的自动变模控制感应加热电源全数字锁相环研究[J].尤波,李松洋,郑帅.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4(11)[4]感应加热电源Fuzzy和PI分段复合控制方法[J]. 吕淼,李金刚. 电气传动. 2014(03)[5]大功率高频并联谐振逆变器拓扑结构研究[J]. 胡聪权,胡佳玺,耿浩杰,马良. 电力电子技术.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