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力耕四变三结合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二、著名的都江堰 三、商鞅变法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 1. 铁农具的使用情况:
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
你知道答案吗?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替过程如何?
石器——青铜器——铁器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铁农具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 的显著提高 。
A.秦
B.齐
C.楚
D.燕
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C )
A.商周 B.春秋时
C.战国时期 D.秦朝
四川人民尊称李冰为“川主”, 每年举行祭祀活动怀念他。
二、著名的都江堰
1.时间: 战国时期 2.位置: 成都平原 3.修筑者:秦国太守李冰 4.作用: 防洪灌溉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经济
二、著名的都江堰
发展


三、商鞅变法
政治
变革
三、商鞅变法
•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铁器的使用 生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3.下列对春秋以来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C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变为奴
隶主的私田
B.奴隶主和奴隶身份的变化 C.守旧贵族势力的积极推动
D.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 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4.通过变法,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是(A )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请完成《导学与训练》练习。
一、单项选择二题 牛试一抬试杠,你肯定能行!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C )

Contents

Contents

4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38 44
7 Other Hugs programs
7.1 Stand-alone program execution 7.2 Hugs for Windows
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做细、做实、做强,坚持恒远

做细、做实、做强,坚持恒远

做细、做实、做强,坚持恒远。

------建平县深井中学:王小东2010年4月中旬,我们在市教师学院干训部郭树军主任的带领下,一行50余人前往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扬州市梅岭中学、泰兴县洋思中学学习考察,通过看课、交流、观察、听报告等形式,有一些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现总结整理如下:第一天在江苏溧水县东庐中学。

这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普通初中,以前面临撤并。

历经十来年时间,由于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做法,创造出“讲学稿”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捆绑式教学考核,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而重新迅速发展。

其实早就听说他们的讲学稿很厉害,现身临其中,欲探其究竟。

经过一番的听报告、看课和与师生的交流,使我对他们的讲学稿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其“讲学稿”的做法是实行教师超前备课(即在假期内)、集体备课,教师轮流执笔,骨干教师把关审核,形成共案,把教案、学案和分层次评价作业结合在一起,用一张8开的纸印好,每节课的课前1天发下去。

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在上课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

理科类如数学、物理,主要是以大容量训练为主。

其捆绑式考核即在进行教学考核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师徒教师是捆绑在一起的,不管谁的成绩多突出,奖励是一样的。

东庐人正是凭借这些实现了他们跨越式的发展。

东庐学校的鲁副校长向我们介绍了东庐中学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采取“讲学稿”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现就其“讲学稿”模式整理如下:第一、“讲学稿”要求提前备课。

备教法-备教材,备学法-备学生。

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并由骨干教师把关审核,既培养了新教师,又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最大化的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第二、“讲学稿”完全替代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辅资料,减少了学生课堂书写笔记的时间,增加了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减轻了书包,却提高了效率。

真正体现了“辛苦教师一人,解放学生一片”。

大变革的时代 PPT课件41 冀教版

大变革的时代 PPT课件41 冀教版

5、商鞅变法中,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B
A、废除井田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
6、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D )
A、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反映了新兴地主的愿
C、符合人民的利益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谢谢指导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铁农具的使用 春秋开始出现,战国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的使用 春秋末年已使用,战国进一步推广
3、铁农具和牛耕的作用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 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著名的都江堰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岷 江
外 江
内 江江
分 水 堤
得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

小结:
一、农业的发展
铁农具 牛耕 都江堰
劳动工具的改进 土地利
率和农
耕作方法的改进 物产量
著提高
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量的荒 开垦出来
三、秦国的商鞅变法
你知道有关商鞅的故事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 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 省安阳市) 人,卫国国君的后裔,故又称卫鞅、
位 置: 今四川都江堰
(四川岷江中
修建时间: 战国时期
岷 江
都江堰示意图
: 主持修建者 李冰(秦国蜀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个江水患, 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 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 直造福于人民。
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万 流 归 一 汇 八 百 里 青 城 沃 野 都 从 太 守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PPT课件 (5)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PPT课件 (5)

商鞅变法。
户口
刑罚
(1)内容:①编制生产 ,加强 ②奖励 土地私。有③奖励
军功县。。制
④承认
富强。⑤推行 国力。大增
⑥统一度量基衡础。
当堂训练
1、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 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2、《吕C氏.春去秋当》兵曰在:战“场公上作杀则敌迟立,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租 佃制)则D速.,大无力所开匿垦其荒力地也而”得,到政产府生的这奖种赏现象的根本原因在 于
3、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 承认土地私有 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
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 讨论,结合具体措施说一 说商鞅变法在当时会得到 哪些人的支持,又会遭到
结合材料说说: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哪些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
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新课导入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征服自然,改 造自然,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地在努力着。 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到西周时期的 铜制工具,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 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和牛 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你们 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
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商鞅简介
商鞅--卫国人。战国时期 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 家学派代表人物。卫国国 君的后裔,公孙氏,又称 公孙鞅,封于商后人称商 鞅。他年轻时在魏相门下 做事,因得不到重用,后

王力耕有教无类

王力耕有教无类

王力耕:有教无类作者:来源:《江苏教育》2010年第04期王力耕,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任扬州市梅岭中学校长以来,构建了以“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宗旨,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活动课程为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其中,以“生活碰碰车”为载体的体验教育备受推崇,曾两次被中央电视台专题介绍;“三人”办学理念和“四变三结合”教学指导观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0年1月,他在中南海参加了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

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王力耕大家都说办学难,难在何处?我看有三难:首先,难在有一整套科学、先进、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其次,难在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第三,难在先进的办学理念能够在学生尤其是毕业生身上表现出来。

三者之中,理念作为首要因素,起着前置与引导作用,因为理念不仅决定着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也制约着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

什么才是最科学而又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呢?我认为核心就是以生为本!遗憾的是,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存在着大量的以分为本的现象。

首先表现在对人的尊重关注不够,不管学生的基础差异,一律“齐步走,一刀切”,“过剩地”灌输知识,把教学变成了“告诉”,把学生当成“布道”的对象;其次表现在对人的发展关注不够,不管学生的兴趣爱好,一律用分数评价学生,把学生变成了“考生”,把学校办成了“补习班”。

把教育变成了“种方西瓜”;第三表现在对人的完善关注不够,不管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律用考试管理教学,不计后果地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当成考试的机器,把学校教育沦为应试的工具。

在反思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就把“尊重人”作为办学坐标的原点,把“发展人”和“完善人”作为这个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构建了梅岭中学的办学坐标系,也就是“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三人”办学宗旨——教育必须以尊重人为前提,以发展人为过程,以完善人为目标。

江苏名校行之感受

江苏名校行之感受

江苏四所名校行2011年3月19日至28日,在永善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一行19人历时10天,对江苏的四所名校进行了跑马观花式的考察学习。

我们每天都在听课、听报告和老师进行交流,观看并参与他们学校的活动,参观他们的校园,和学生进行交流,短短的几天过去了,我收获了许多,感到受益匪浅。

第一站:走进“东庐中学”在东庐中学,我们听了两堂公开课和两场报告。

了解到东庐中学在进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

“讲学稿”来自于新的备课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讲学稿”草稿拿出;组长初审后提前两天发给全体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充实后交主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要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学生填写“学后记”,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

“讲学稿”不是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

我认为东庐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

虽没有了家庭作业,但学生头天晚上要依据“讲学稿”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上课时释疑、巩固;课后复习、提高,很紧张。

但这种自主能让学生找到了自信,并且自觉地刻苦学习。

校方说,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主要是学生“动”了起来,而不是所有教师突然提高了水平。

因此,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就不会感觉到负担重。

再者,东庐中学实行老师假期备课,老师的负担加重了。

第二站:走进江苏“宜兴实验中学”(一)值得借鉴的“两类结构”教学法“宜兴实验中学”实行的是“两类结构”教学法。

即“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和“概括化、结构化的方法程序”,分别简称为“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

他们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工具”:一堂课一开始前,老师为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纸,上面画着一棵“知识树”,即这节课或这一单元的知识结构。

王力耕:有教无类——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

王力耕:有教无类——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

性格品格 ;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 注重学生 “ 自主管理” 追 , 求 以无痕 的教 育 , 教育 出有痕 的“ 与众不 同” 的梅中人 , 使每一个学 生都能珍视 、 眷念梅 中的生 活 , 形成 “ 在校学 生无 限热 爱学 校 。 毕业 学生 无 限眷恋学 校 ” 梅 中情 的“ 结”从 而达 到“ , 培养素质 、 养成 气质 、 明文雅 ” 目标。 文 的
句 也 没 听进 去 , 个 人 陷 在 一 种 压 抑 与 恐 惧 之 中 … … 整
从 此 , 就再 也 不 “ 说 乱 动 ”讲 话 小 心 谨 慎 、 事 小 心 我 乱 , 做
翼翼地度过了我的中学 阶段 。学生时代 的遭遇 , 使我从 小 就感受 到 了做 “ ” 人 的一 种精 神压力 , 辈子也 忘不 一 掉 。那时的我 , 心里最大 的愿望就是人们能够平等地对
教师都 是想把课上好 的 。 只不 过是在调动学生积极 性上没有把 握好度 , 偏离 了教材 目标。教师都是有 自尊 心的 , 上课 乱吹牛 , 对其直接批评 也无可厚非 , 但是不是 能收到最佳 教育效 果 , 就值得商榷 了。 我一贯主张“ 尊重人 ”学校 制定规章制度 是为了调 . 动一切积极 因素 , 促进学 校更好 地发展 。如果一项制度 对教师产生 了打击或伤害 ,那这样的制度就值得推敲 。
上求得差异发 展” 的理念 , 既要发展学生 的能力 , 更要发
展 学 生 的 素 质 ; 眼 于 学 生 潜 能 的 开 发 , 重 学 生 综 合 着 注 素 质 的培 养 。 过 以 两 次 走 进 中 央 电 视 台 的 “ 活 碰 碰 通 生
( : 注 五个理论—— 以养成教 育理论 为指导 , 开设 习
我 这 一 份 “ 卷 ” 让 那 位 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师 进 入 了 自觉 的反 思 和 深 深 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性目标三层次常用动词(历史为例): 了解水平:“知道”、“列举”、“说出”、“简介”、“描述” 理解水平:“概述”、“概括”、“理解”、“归纳” 应用水平:“分析”、“探讨”、“评述”
误区3:重知识,轻情感(目标缺位)
重新认识知识的作用
●什么是知识?——知识与资料的关系 ●知识是不是越多越好?—知识与负担的关系 ●知识要能转化成能力——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知识与生活的关
一、从教材结构分析看,备课 的角度要变,要将“备教材、 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 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学 生主体。
误区1:重教学目标,轻课程目标 (目标短视)
建议一:教学目标一定来源于课程标准,所 以 备课先学标准;
建议二:第一节课,千万不要上具体内容,就 是和学生一起游览学科的学习目标、告知或 讨论学习计划。
中午,吃饭,好丰盛的一顿饭。一边吃得啊呜啊呜的,一边听父 母唠叨学习的事,所以,看着一桌子饭好象也变成了一锅又苦又 热的药,而父母好象不觉得,又加了几味更苦的药进去。唉!
下午,考试,好难的题目!做着做着,忽然厌烦得想把这试卷和 笔统统撕碎扔出去,但我知道我不能。抬头,
学生问老师之十大为什么?
6、老师,你们明明知道,小切口深层次的专题练习,比 面广量大的综合练习更富成效,可是,你们总是对让 我们做综合练习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
7、老师,你们明明知道,“讲”不等于“懂”,“懂” 不等于“会”,“会”不等于“通”,可是,你们总 是会自觉不自觉地以讲为懂,以懂为会,以会为通, 这是为什么?
10、老师,你们明明知道教学是艺术,可是你们 为什么不来一点艺术的创造?你们看电影时会 深恶痛绝地咒骂某某导演糟蹋艺术,可是你们 僵化到连糟蹋艺术的勇气都没有?这是为什 么??
新课改,不在于技术,关键在于对传 统观念的突破!观念跟不上,节奏就 跟不上,质量也就跟不上。
专家也好,名师也罢,不可能指导到 每一位老师的每一节课,更不可能代替老 师去上课,所以,教师的观念更新,直接 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 量。老师正确了,课堂才有可能正确,学 生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2、老师,你们明明知道,“状态大于方法”,“方 法重于苦干”,可是,你们总是把工作的着眼点 自觉不自觉地放在如何挤时间“苦干”上,让我 们一个个都成为完全的体力劳动者,这是为什么?
学生问老师之十大为什么?
3、老师,你们明明知道,“在一个地方挖一百锹,比在 一百个地方各挖一锹更容易掘到泉水”,可是你们总 是更愿意塞给我们更多的题目,而不是花较多精力和 时间去把那些重点题目弄深弄透,这是为什么?
2、“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差异,
尊重学生差异,确立多元智能的学生评价 观
最佳教育方法,都来自于对学生的研究;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应该是指每一 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
过度的压力会把天才变为白痴,
适当的激励会使白痴变为天才;
一个数学只考20多分的学生的周记:
明天就要考我最头疼的数学了,好象我心头的乌云,那么轻易 地就遮住我世界中的阳光。现在,我的感觉就好象羽毛,被多雨 的季节淋了一身冰凉。把这种感觉变为文字,实在有些不易。所 以,现在你什么也别想,静静地听我诉说。
4、老师,你们明明知道,“关键的20%重于一般的 80%”,可是,我们总是喜欢平均使用力量,不能有 效地突出重点,实现教学的高效化,这是为什么?
5、老师,你们明明知道,对教学而言“知识的可接受性 比知识的系统性更重要”,可是,你们总是会花费很 多时间和精力去给我们讲与我们接收能力不相适应的 难题、偏题和怪题,这是为什么?
今天天气不好不坏,好象我的心情。拾起笔来,一时有些茫然, 竟不知该写下些什么。那就随便些一些吧!
早上,做作业,如山的作业几乎要把我淹没。我好象一只折了翅 膀的鸟,被关在笼子里,但还要被迫歌唱,没有人能理解我的心 情,好象一个误入别人家的孩子,一抬手打翻了花盆,一转身又 碰倒了杯子。我所能做的,就只有用我惊惶不安的眼睛去看这个 世界,或是一遍遍问自己:这世界怎么了?我怎么了?
——课堂教学“四变三结合”
江苏扬州 王力耕
每位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教学现状,学生 满意吗?
学生问老师之十大为什么?
1、老师,你们明明知道,很多时候你们在让我们花 大量时间练习我们水平能力永远都达不到的深难 怪题,也有许多时候让我们在花大量时间做我们 水平能力早已达到的变相重复的题目,可是,你 们并没有采取得力的措施去改进,这是为什么?
8、老师,你们明明知道,教学反馈越及时,教学效果越 好;教学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越好;教学针对性越 强,教学效果越好;学情了解的越深入,教学效果越 好……可是,我们总是会在这些方面与理想的状态有 着较远的距离,这是为什么?
学生问老师之十大为什么?
9、老师,你们明明知道,学生是世界上活得最 苦最累的孩子,可是你们还要在课堂上进一步 折磨我们,你们完全可以改变一下教学,立足 于激发兴趣,让我们感到哪怕一点点轻松、快 乐和激动,可是你们总是更愿意在课堂上对我 们实施“教学软暴力”,这是为什么?
建议三:研究“章头语”的作用,重视“章头 语”的教学
1、“备教材”首先要备“目标”
思考: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确定目标) 目标就是学生预期学习结果,大体分“课
程目标,模块目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
课程目标,就是学科素养 模块目标,就是学科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就是具体知识点
误区2:把目的当目标(目标模糊) 目的,是要达到的境地,可以不具体; 目标,顾名思义是“目的+标准”,要具体。 提醒:目标的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 目标表述应可观察、可测量的; 目标只针对70%-80%学生制定。

“应聘考生”的启示:
学生学习,是否就是为了考试? 出了校门,我们给学生留下什么? 数学教学,要不要留下学科素养?
其次要备“重点与难点”
பைடு நூலகம்“广度与深度”
“思想与方法”
……
重点与难点的区别:
重点是教材的逻辑结构决定的,是客观存 在的,对每个学生都是一致的。
难点是指学生在接受上比较困难的知识点 ,是由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 协调造成的,所以是因人而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