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科版中考政治一轮复习九年级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合集下载

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试题(共19页)

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试题(共19页)

中考(zhōnɡ kǎo)第一轮复习〔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复习〕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结果如何?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②国家的落后;③HY列强的侵略。

结果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怎样认识中华文明?(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2)世界各国曾经纷纷派遣使者、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管理经历等。

3. 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条约?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HY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灾难的深渊;条约:?条约??条约??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腐朽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掠夺我国的珍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进犯我国的神圣领土和主权,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二、历史的昭示★4.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6.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沉情感。

爱国主义表现为:(1)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

(2)对祖国繁荣兴盛的坚决信念。

(3)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保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

(4)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7.历史给我们的昭示:(1)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没有一共产HY就没有HY,就没有中国初步的繁荣富强。

(3)只有HY才能救中国、开展中国。

只有HY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⑴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化的社会变革是:建立制度。

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知识梳理 教科版

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知识梳理 教科版

历史启示录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含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3.爱国主义的含义(内涵)及表现:①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②表现: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4.如何弘扬民族精神?1)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远大志向;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真接受民族精神教育;3)努力学习,从日常小事做起,弘扬民族精神;4)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5.青少年为什么要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6.青少年应怎样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1)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2)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几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7.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1)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

(2)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居。

8.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复习提纲 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复习提纲 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复习提纲教科版☆第一课历史的足迹◆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是民族文明的创造史、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2、列举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创造辉煌文明的典型例子。

如,甲骨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东汉时期的地动仪。

◆3、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怎样认识中华文明?)有4点即: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外国纷纷前来学习。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它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特点)◆4、中华民族经历百年沧伤的主要原因?(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结果如何?(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②国家的落后③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结果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列举四大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烟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6、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创伤的表现:①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

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②帝国主义列强肆无忌弹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

(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P6掠夺财富,破坏文化,侵略领土、主权和尊严)7、近代中华女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抗争。

(列举近代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三个史实)①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奋起反抗英军侵略军。

②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收缴英美走私商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并当众销毁。

③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林清王朝。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1、中华民族精神的5大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甲骨文素材 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甲骨文素材 教科版

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中国出土甲骨共15万多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

文字学家认为,一种文字从出现到成熟至少要经过2000年的发展,而3500年前的甲骨文已经出现一批形声字,表明它是较成熟的文字。

按此类推,最早的汉字应出现在夏或更早的时代。

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为中国文明史已逾 5000年这一事实,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载体。

中国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并称世界四大古文字。

但其他三种文字的发展都中断了,唯有甲骨文持续下来。

九年级上册科教版政治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科教版政治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科教版政治复习资料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初三(上)思想品德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也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P1)2、古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五千年多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世界各国曾纷纷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②国家闭关自守导致的落后;③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P5)第二课历史的昭示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P9)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使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

2、爱国主义的含义及表现:(P10)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表现: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扞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3、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精神的新体现):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P11)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P14-15)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知识梳理 教科版

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知识梳理 教科版

历史启示录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含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3.爱国主义的含义(内涵)及表现:①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②表现: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4.如何弘扬民族精神?1)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远大志向;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真接受民族精神教育;3)努力学习,从日常小事做起,弘扬民族精神;4)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5.青少年为什么要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6.青少年应怎样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1)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2)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几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7.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1)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

(2)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居。

8.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课历史的足迹1.中华文明有何特点?P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中华民族探索和创造的最生动的记录。

2. 怎样认识中华文明?P2-4(1)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中华民族探索和创造的最生动的记录。

(2)中华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中华民族有悠久和辉煌的文明史。

(4)在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中华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5)我们为祖国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而骄傲,为我们是中国人而自豪。

3. 百年沧桑的原因、表现、危害和结果P5内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无能外因:外国列强强的侵略表现:不平等条约危害:掠夺宝贵财富、破坏文化、侵占领土、践踏主权和民族尊严结果: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中华儿女作出了怎样的努力?P8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斗,宁死不屈,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怀念。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1.回顾历史,我们要吸取哪些历史的启示?P9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9-1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源泉,是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的内存动力。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闻名于世,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保持了中华民族的特色,维护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我们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基础。

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教科版

第1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1)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2)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源于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内化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离开了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

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2.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原因:①从国情上看,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次没有雪山草地,但同样面临历史和时代挑战的新长征。

②从青少年与国家的关系上看,“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这是当年变法先躯梁启超的名言,寓意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2)做法:①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使我国真正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强国,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孔子落户天安门广场2020年1月12日,天安门东侧数百米外,一座总高达9.5米的孔子青铜塑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门前落成。

雕像从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的整体建筑环境与周围空间环境出发,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与庄严的国家博物馆建筑交相辉映,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与正大气象。

孔子在我国家喻户晓,历代被称为“圣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首页 目录 尾页
理念解读
专项训练
什么叫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 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 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 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
识。它围绕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反映公民处理
理念解读
专项训练
第二部分 核心理念大突破
(一) 培养合格公民
版权所有首页 目录 尾页
理念解读
专项训练
理念解读 公民的定义和本质是什么?
( 1 )定义: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享有该国宪法
及其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人。凡是具有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均为中国公民。
( 2 )本质:公民主张个体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对个 体“人”的尊重,是法律概念。注意与“人民”政治 概念的区别。
如何培养质疑、批判意识?
①要有正确的与时俱进的理念;②要有科学精神和
科学素养;③要有社会责任感;④要学会开放地、
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勇于挑战权威。
版权所有首页 目录 尾页
理念解读
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 2015 年 8月12日天津港发生危险品特重大爆炸事故, 一时间网上谣言四起,“爆炸后天津市启动了空气污
要求,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而不能无所顾忌的发表言论,B说法正确,C说法错 误; D 说法正确,作为公民要有正确的媒介素养知
识,还要敢于同谣言传播者、造谣者作斗争。
【答案】 C
版权所有首页 目录 尾页
(8)人文素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9)公益意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10)批判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竞争 力的未来公民)
版权所有首页 目录 尾页
理念解读
专项训练
为什么要培养合格公民?(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 有合格公民,才会有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构成现 代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言论,不必顾忌现实中的“条条框框”
D.军军:做好网民,一方面要增强自律意识,不
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另一方面也应该增强公民
意识,要敢于辟谣,敢于同造谣者针锋相对
版权所有首页 目录 尾页
。解题思路: 试题以网 络谣言为话题,同学们展开讨论,针对网络谣言我 们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 A 正确;在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权,但要符合法律
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观念、价 值取向、行为习惯等。公民意识强调人在社会生活 中的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 监督意识、民主意识等。
版权所有首页 目录 尾页
理念解读
专项训练
合格公民应具备哪些意识及素养?
( 1 )人格健全。(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积极客观的自我
版权所有首页 目录 尾页
理念解读
专项训练
( 4)社会公德意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尊重社会、尊重自然、遵守规 则、社会责任) (5)科学精神和素养。(崇尚科学、理性精神) (6)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7)媒介素养。(正确使用现代媒介资源的能力)
染预警”“消防员全部壮烈牺牲”,郑州晚报官方微
信号也因传谣被封。同学们针对网络谣言展开讨论,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


A.小青:我们要依法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尤其要 增强对各类媒介信息的质疑和辨别能力
版权所有首页 目录 尾页
理念解读
专项训练
B.强强:别以为制造网络谣言不会产生什么后果, 也不要认为造谣后可以逍遥法外,更不要认为造善 意的谣言就没事 C.永辉:网络信息复杂,在网络等媒介发表匿名
认识、正视现实、对他人对社会具有理性认知、拥有健 康的体魄、乐观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有 良好、稳定、协调的人际关系、独立的自我意识、有责 任感和创造力,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等)
( 2 )基本政治意识和素养。(主体意识、权利意识、
民主平等意识) ( 3 )法律常识。(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守法和护法 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