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第一单元:写作基础1.诗歌欣赏与创作目标:通过学习和欣赏经典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学习基本的诗歌创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读懂和欣赏经典诗歌,初步学习诗歌创作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初步锻炼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践、创作。

第二单元:古代文学经典名篇1. 《孔雀东南飞》目标:通过学习古代文学经典名篇,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孔雀东南飞》的作者、背景与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孔雀东南飞》的情节与意义,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分析、讨论。

第三单元:现代文学散文1. 《雾都孤儿》的感悟目标:通过学习现代文学散文,了解现代文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雾都孤儿》的作者、背景与情节。

教学重点:理解现代文学散文作品的背景与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与思考,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思考与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分析、讨论。

第四单元:修辞与夸张手法1.修辞手法的认识与鉴赏目标:通过学习修辞手法的认识与鉴赏,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与分类,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与含义,分析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分析、讨论。

第五单元:文言文基础知识1.古文入门目标:通过学习常见的古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常见古文的解读与鉴赏。

教学重点:掌握古文的基本知识和解读方法,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四篇)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四篇)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识字、写字教学(二)阅读教学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

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

教师可以根据要求,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多读少讲。

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比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

这一编排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教学中要加强检查、交流,将训练落到实处。

(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这项内容在语文园地八“交流平台”中,它以对话形式,渗透阅读中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交流平台中提示的方法,加以扩展练习,运用到阅读学习中去。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

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

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____篇略读课文。

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安排了____篇选读课文,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供学生自学完成。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二)一、学情分析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情况不一,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差距。

个别学生对字词的掌握量不足,课外阅读的书籍偏重于“笑话”、“漫画”类,语言的积累少。

另外,学生的认真书写,写好字仍是本学期继续努力的方向。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日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一周课文《我的学校》 1. 了解课文内容2. 能够流利朗读课文课文《开学第一课》1.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2. 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第二周诗歌《秋思》 1.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 能够朗读诗歌课文《钱钟书的童年》1. 了解钱钟书的童年生活2. 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第三周课文《读书》 1. 理解读书的重要性2. 学会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课文《追梦》 1. 了解梦想的重要性2. 理解梦想实现的路径第四周课文《文言菩萨蛮》1. 学会理解古代文言文2. 了解该文的背景和作者课文《转贴之本》 1. 了解网络文化的特点2. 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第五周课文《促膝谈心》 1. 学会进行有效的交流2. 了解家庭沟通的重要性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 理解人生的困惑与迷茫2. 掌握该文的主题与结构第六周课文《李商隐的诗》1. 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背景与特点2. 学会赏析古代诗歌课文《桃花源记》 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流传与影响2. 掌握该文的主要内容第七周课文《鲁迅先生》 1. 了解鲁迅的生平与思想2. 掌握该文的主题与写作风格课文《猜不透的人》1. 学会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2. 掌握文中的推理技巧第八周课文《诗意布册》 1. 了解电子书的特点与优势2. 学会对比传统书籍与电子书的利弊课文《黄金时代》 1. 掌握该文的主要情节与主题2. 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第九周课文《古诗十九首》1. 学会鉴赏古代诗歌作品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修辞手法课文《国学典籍》 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作2.学会读懂古文第十周课文《有鹿》 1. 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2. 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解决现实问题课文《做我自己》 1. 理解个人成长与价值观的重要性2.掌握辨别与坚持自我第十一周课文《过五关斩六将进大宫》1. 了解中国古代传说故事2. 掌握传说故事的基本结构课文《移情自鉴》 1. 学会感悟并改进自己2. 了解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手法第十二周课文《读史使人明智》1. 掌握读史的重要性2. 了解历史的教育意义课文《言者无罪》 1. 理解言论自由的重要性2. 了解言论自由的限制第十三周课文《老舍先生》 1. 了解老舍的生平与创作成就2. 学会分析戏剧作品课文《种豆南山下》1. 理解课文中的丰富意象2. 能够描绘自然景物第十四周课文《胡人语》 1.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2. 学会宽容和尊重不同文化课文《鸟儿的葬礼》1. 理解生命和死亡的意义2. 学会感受自然与生命第十五周课文《大雁》 1. 了解迁徙动物的生活方式2. 学会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课文《在办公室里》1. 了解办公室文化的特点与问题2. 学会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第十六周课文《登上了北极》1. 能够体会探险家的勇气和毅力2. 学会向成功者学习课文《时间与生活》1. 理解时间的价值和利用2.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第十七周课文《思乡》 1. 了解离乡背井的人们的感受2.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课文《两只蝴蝶》 1. 学会绘画与创作2. 掌握寓言的写作技巧第十八周课文《孔庙谈古》 1. 了解孔子的思想与教育成就2. 学会崇尚传统文化课文《桥》 1. 理解文学作品的隐喻意义2. 学会赏析隐喻的运用第十九周课文《亲情》 1. 学会发现身边的亲情故事2. 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课文《鸸鹋》 1. 掌握写动物的描写技巧2. 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第二十周课文《读死书》 1. 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2.学会读懂古代文献课文《停云》 1. 理解诗的意境和抒情2. 学会欣赏与创作诗歌以上是初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些调整,具体教学进度以教师的安排为准。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六单元 1.【新增】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2017年教改前7上语文选过)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删除】3.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删除】4.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改为】“整本书阅读《西游记》”(二)单元解读第一单元是以“四季如歌”为主题组元。

《春》是朱自清写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老舍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济南冬景图。

《雨的四季》是当代诗人刘湛秋的一篇抒情散文,描绘了美丽而令人爱恋的四季之雨。

《古代诗歌四首》中的四首诗歌,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诗人不同的情怀。

写作由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改为:热爱写作,学会观察,强调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引导我们热爱自然,关注自然,学习借鉴写作方法。

第二单元由“至爱亲情”主题内容构成。

史铁生的叙事散文《秋天的怀念》回忆母亲对“我”的关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散步》讲述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相互关爱的故事。

《散文诗二首》中,《金色花》写孩子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表现了母子情深;《荷叶·母亲》由雨中荷叶护莲花联想到母爱,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咏雪》,讲述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家庭生活的情趣;《陈太丘与友期行》写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本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引导我们掌握记事的要素和叙事的条理性,尝试在叙述中借助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感。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旨在让同学们懂得交友之道,学会交益友。

第三单元是以“学习生活”为主题编写的,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了儿时的“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及天真、幼稚的心理特征。

《往事依依》是语文著名教育家于漪女士的一篇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富有文学情趣的优美散文。

作者从不同层面回忆童年的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及文学的思想感情。

202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202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202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一、教材概述《202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根据最新的教育教学要求编写的一套适用于七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材。

本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组织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三、教学内容安排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单元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第一单元导学:“语文是什么”2课时课文:《问候》课文:《再别康桥》课文:《夏天的故事》课文:《夜》课文:《读书》第二单元导学:“什么是古诗词”2课时课文:《登鹳雀楼》课文:《静夜思》课文:《赋得古原草送别》课文:《望春怀古》课文:《沁园春·长沙》第三单元导学:“如何欣赏诗歌”2课时课文:《赋得古原草送别》课文:《望春怀古》课文:《沁园春·长沙》课文:《写景的诗》课文:《古诗十九首》第四单元导学:“散文的特点和修辞手法”2课时课文:《读书破万卷》课文:《秋天的故事》课文:《我的家》课文:《我的国家》课文:《我的中国梦》第五单元导学:“什么是寓言”2课时课文:《狐狸和葡萄》课文:《狼和狗》课文:《城里的老鼠和乡下的老鼠》课文:《小猫钓鱼》课文:《草鞋湾》第六单元导学:“怎样读懂古文”2课时课文:《古人的智慧》课文:《草船借箭》课文:《观沧海》课文:《鲁迅先生》课文:《黄鹤楼》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讨论、阅读理解、写作和演讲等。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用定期考试、课堂表现、作业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古诗文经典赏析
- 课时安排:
- 第一课:《静夜思》
- 第二课:《登鹳雀楼》
- 第三课:《春晓》
- 教学目标:
- 了解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 研究赏析古诗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 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二单元:古代文化传承
- 课时安排:
- 第四课:《岳阳楼记》
- 第五课:《钱塘湖春行》
- 第六课:《出师表》
- 教学目标:
- 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 研究阅读古代文献的方法和技巧
- 培养对古代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第三单元:写景描写的艺术
- 课时安排:
- 第七课:《望庐山瀑布》
- 第八课:《终南山》
- 第九课:《黄山游记》
- 教学目标:
- 研究描写自然景物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培养观察和感知自然的能力
-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热爱
第四单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课时安排:
- 第十课:《劝学》
- 第十一课:《再别康桥》
- 第十二课:《石头记》
- 教学目标:
- 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方式- 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 培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进度表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请根据课
时安排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人教版

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人教版

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人教版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以下是单元安排: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

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

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

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进度表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进度表
贝壳(1)在山的那一边(1)虽有嘉肴(2)
4
十六
12.1012.14
写作:突出中心(1)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1)化石吟(2)
4
十七
12.1712.21
看云识天气(3)
5
绿色蝈蝈(2)
十八
12.2412.28
月亮上的足迹(3)
5
河中石兽(2)
十九
12.31-2013.1.4
小圣施威降大圣(2)元旦放假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2)
5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
十一
11.511.9
春(3)
5
济南的冬天(2)
十二
11.1211.16
风雨(2)期中考试
十三
11.1911.23
秋天(1)古代诗歌四首(3)
5
写作文从字顺(1)
十四
11.2611.30
紫藤萝瀑布(2)走一步,再走一步(2)
5
婵(1)
十五
诗两首《荷叶母亲》2
4
《世说新语》两则2

9.249.30
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1)我的老师(2)
2

10.110.7
国庆长假

10.810.12
再塑生命的人(2)
4
我的早年生活(2)

101510.19
王几何(2)《论语》十二章(2)
5

10.2210.26
4

10.2911.2
2
二十
1.71.11
皇帝的新装(2)女娲造人(1)
5
忙孩子和他的影子(2)
二十一
1.141.18
寓言四则(4)期末复习(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人教版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

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

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

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

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

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