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

合集下载

全球气候变暖介绍

全球气候变暖介绍

全球气候变暖介绍1.气温上升: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约1℃。

高温天气增多,热浪和热带风暴的频率和强度也有所增加。

2.冰川消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冰川消融加剧。

这不仅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到低洼地区和沿海城市的安全,而且还威胁到许多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3.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20厘米,对沿海地区和小岛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

4.降水模式改变: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模式发生改变,一些地区面临洪涝灾害,而其他地区则面临干旱。

这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5.生物多样性损失:气候变暖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影响。

许多物种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一些物种可能会灭绝。

此外,物种迁移和迁徙也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主要贡献因素包括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如城市化和农业扩张)。

这些活动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堆积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

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主要包括: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排放标准等手段。

2.保护森林: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通过保护和恢复森林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4.国际合作:各国之间通过国际合作加强交流与合作,制定共同的减排目标,并加强监测和评估。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 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 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 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 比如干旱、洪水等。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 量淡水正汇入北大西洋,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从而切断北大西洋暖流。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 勒比海带到欧洲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北大西洋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 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人类健康
最新研究表明,每年有超过500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异常的高温和低温。
这一结果以山东大学教授赵琦为第一作者,2021年7月8日发表于《柳叶刀》子刊《柳叶刀·星球健康》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杂志上。通讯作者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院教授郭 玉明。据悉,这也是全球目前最大规模的气候相关死亡率研究。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 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 物群落。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 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 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其三,温度的增 加有利于高纬地区喜湿热的农作物提高产量。

全球变暖的科学解读

全球变暖的科学解读

全球变暖的科学解读全球变暖是一个严肃的环境问题,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如今,全球气温不断攀升,导致令人担忧的气候变化。

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阐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以及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缓解这一环境问题。

一、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太阳活动是导致地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太阳能量的变化可以影响地球的气候。

太阳周期性地经历热焦期和冷焦期,这使得太阳能量的辐射量发生变化。

此外,地球的轨道和自转以及地球的自然气候系统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变化的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

我们大量消耗能源,排放大量洁净的温室气体到空气中,其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一种温室气体,占到其总体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形成所谓的“温室效应”,进而改变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导致气温升高。

此外,人类还大量砍伐森林,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导致森林的吸收和存储温室气体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温的上升。

二、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洋温度上升,海水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会对沿海地区造成威胁,沿海城市和农业以及渔业等活动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气温升高气温升高会导致农作物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各种植物和动物通过一系列的适应机制和生态平衡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

气温升高破坏了这种生态平衡,导致各种生物的种群减少和物种丧失。

同时,气温升高还可能导致自然环境中的“硬件”损失,如冻土退化、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3.自然灾害频繁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各种气象灾害的增加,如热浪、洪涝、干旱、飓风、龙卷风等天气灾害频繁发生。

这些自然灾害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三、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1.食物供应短缺气候变化将对全球农作物和渔业产生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全球食品供应短缺。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对策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一、引起全球变暖的因素(一)人为因素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

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

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

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

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

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1、全球气候变暖理论的最早提出全球变暖的概念是美国气象学家詹姆士·韩森于1988年6月在参众两院的听证会上最早提出的,当时他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气温会上升0.35℃,但是实际上只上升0.11℃。

气候变暖的确是被越来越多的观测、研究所证实,但并非全球所有地区都在变暖。

确切地说,北半球变暖明显,南半球变化较小。

即使是北半球,在某些地区创下高温纪录的时候,也有不少地区正在经历创纪录的暴风雪侵袭。

在澳大利亚甚至出现罕见的12月(盛夏)下雪现象。

2、全球变暖研究收获体会?就人体感知而言,在变暖背景下,一次极端冷事件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譬如去年的寒潮,若要把它放在历史同期相比较,强度和频率其实都比往年要弱。

”孙颖告诉记者,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不论是气候模式还是观测结果都能清楚看到极端暖事件的增加、冷事件的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冷事件不会出现,只是它的发生强度和频率有所减少。

可以显见,由气候变暖引发的暴雨、高温、干旱等各种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增多。

2017年,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比较突出,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多1.8%;而就在不久前,北京刚刚结束145天无有效降水日数的历史最长纪录。

今年3月,全国共有38个气象观测站点发生极端现象3、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要求有参考文献!回答好追50分!全球变暖的后果: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

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

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

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什么是全球变暖?

什么是全球变暖?

什么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一种长期的、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现象。

它指的是地球表面温度平均升高的趋势,由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

1. 全球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砍伐等活动;自然因素包括: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

2. 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是很多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变化:随着全球变暖,各种自然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如干旱、风暴、洪水等;
2)生态环境:全球变暖会导致物种灭绝、林火频繁、生态平衡被打破等问题;
3)人类生活:全球变暖会导致农业生产受影响、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3. 全球变暖的解决方法
目前全球各国正在采取行动,例如:
1)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采取清洁能源;
2)保护森林,减少砍伐,植树造林;
3)加强气象监测,预防自然灾害;
4)关注环保问题,增强环境意识。

总之,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虽然我们每个人不可能立即改变现状,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共同保护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指近年来地球气温一直在上升。

由于一系列的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不断上升,引起全球气候系统的迅速变化。

气候变暖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它不仅会对我们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产带来威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一、温室气体的来源和作用1. 二氧化碳——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的排放来自于燃烧化石燃料、工业排放等人类活动的产生。

此外,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也会导致二氧化碳的释放。

二氧化碳会使得大气中的热量被吸收,进而使得地球的表面温度上升。

2. 甲烷、氧气化氮等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甲烷、氧气化氮等温室气体也会对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他们的来源主要来自于畜牧业、垃圾填埋等人类活动,自然湿地、火山等也是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表现1. 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带来了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

20世纪最后30年是有纪录以来最温暖的30年,进而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飓风等。

2. 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也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是由于温度上升使得海洋水温上升,海水膨胀的结果。

另外,冰层融化造成的海水增加也是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可能引发沿海城市的洪涝灾害。

3. 生态环境系统遭受重创全球变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生态环境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包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动物栖息地的变化,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1.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核心之一。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此外,加强环境管理和保护,减少森林砍伐以及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等也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2. 提高社会意识提高社会意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步。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

2.人为原因 2.人为原因
思考: 思考: (1)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
世界能源结构图
温室
大气层
CO2, CH4, N2O, H2O…
地表吸收
增温效应
地表吸收 增温效应
如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8℃,而实际温度为15℃ 如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8℃,而实际温度为15℃
四、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措施
1.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1.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思考: 思考: 有哪些具体措施可以减少温 室气体的排放? 室气体的排放?
2.加强国际合作 2.加强国际合作
思考:为什么要加强国际合作? 思考:为什么要加强国际合作?
让 布 什 尝 尝 全 球 气 候 变 暖 的 滋 味
美国科幻影片 后天》 《后天》描述了 明天之后” “明天之后”的 未来世界: 未来世界:北半 球冰川融化, 球冰川融化,地 球进入第二冰河 龙卷风、 期,龙卷风、海 啸在全球肆虐, 啸在全球肆虐, 整个纽约陷入冰 河的包围中。 河的包围中。
洋流
1.概念: 概念: 概念
洋流又称海流,它是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以稳定的速度所 作的定向流动。
1.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1.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改变植被群落的 结构、组成及生物量, 结构、组成及生物量,使森林生态系统的 空间格局发生变化, 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也造成生物多样 性的减少。 性的减少。
2.海平面上升 2.海平面上升
思考: 思考:
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什么危害? 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什么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表面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以4-100m 波长范围的热辐射形式释放出去。
大气吸收了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再向上
面的宇宙和下面的地面辐射出去;其中 向下释放的就会产生温室效应。
大气主要成分的氮和氧在4m - 100m波长范围没有吸收作用。
产生最大温室效应的是水汽,但温 室气体不应包括水汽。
为什么温室气体不包括水汽?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中水汽占60 %~70%,二氧化碳占25%左右。
水汽量是由大自然所决定的,
而成为温室效应问题的是二氧化碳 等持续增加的大气微量成分,因此 温室气体不应包括水汽。
温室气体
大气中存在的、能吸收红外辐射并对
大气有加热效果的所有气体的总称温 室气体
温室气体主要有:
热带雨林平均每年以900-2450公顷的速率 从地球上消失。
➢ 大片森林的毁坏一方面使森林吸收的二氧化 碳大量减少,
➢ 另一方面烧毁森林时又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火力发电厂是CO2的排放大户。 一个1000MW的火力发电厂每年要
排放560万吨CO2。
交通也是CO2的一个主要排放源。
一辆欧洲生产的汽车,如果每 100公里耗油7.8升,每年旅行 16000公里,每年将排放3吨CO2, 这几乎是这辆轿车自重的3倍。
热带雨林是吸收CO2的主力军
根据2010年18个工业化国家的统计表明:
交通排放大约占27%, 能源工业排放占36%, 工业排放占21%, 家庭及服务业排放占15%。
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
如果施加硝酸盐和氨肥,就会明显增 加氧化亚氮的发生量。
从现有的研究估算中,无法解释工业革命 以来在大气中浓度增加这一现象,或许还 存在人们不知道的发生源。
(2)CFCs
CFCs 是著名的破坏平流层臭氧的 物质,因人类生产和使用这种化学物质,
其浓度增加速度很快。 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不大,但在80年
➢ 地表温度是由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能与从 地表向宇宙发出的辐射能所决定的。
➢ 太阳光主要以可见光的形式到达地面, 30%被反射掉,剩余的被地表面吸收。
被吸收的能量再以红外辐射的形式释 放出来, 而碳酸气体等微量气体成分 会将其中的一部分红外辐射阻挡住。
如果吸收这些红外辐射的成分在大气 中增多,阻挡了红外线向外释放,从而 使地球变暖。
二氧化碳、甲烷、臭氧(对流层中)、 一氧化二氮、氟里昂 等。
主要温室气体及其特征
造成温室效应最大的气体是CO2。 甲烷、氟里昂、一氧化二氮的增加
也是近年来温室效应不断增大的重 要原因之一。
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人类消耗 的矿物燃料迅速增加。
CFC 的替代产品在将来造成温室效 应的寿命比较短, 1-40年间。
如果能源的消耗还按目前水平继续 扩大,同时考虑到二氧化碳以外的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在21个世纪 的前半叶,温室效应的结果恐怕 要达到相当于工业革命前二氧化 碳浓度2倍时的水平。
❖ 全球的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
❖ 如果没有大气,根据地球获得的太阳热量和地
球向宇宙空间放出的热量相等,可以计算出地球的 地面平均温度应为-18℃。
这33℃温差大体就是因为地球有大气,大气 像被子一样造成温室效应之故。即如果没有 温室效应,地球将比现在冷 33 ℃。
1.2 温室气体及其种类
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大约是 8—12年。
因气候变化引起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 使土壤状态变化,会影响来源于自然 发生源(湿地)的甲烷发生量。
预计西伯利亚等冻土地带会表现较大的 温室效应的影响。
➢ 由于微生物的活动更加活跃,冻 土融化变成湿地,所以有可能变成 甲烷的大发生源。
➢ 而且从长期时间尺度来看,蓄积在 冻土深处的甲烷水合物中大量的甲 烷,有可能被排到大气中去。
水田与家畜的增加几乎与人口 的增加成正比,大气中甲烷增加的
主要原因正在于此。
(2)大气中甲烷的变化
从分析冰核中的空气可知,在受人类活 动影响很少的时代,大气中甲烷的浓度 大约是700—750 ppb。
150多年后的现在,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却 变成了1720 ppb。
大气中CH4 的浓度目前正以 每年约1%的速度递增。
其它温室气体
(1)氧化亚氮
根据冰核分析的数据,工业革命前的 浓度是 285 ppb,1700 年左右浓度开始 上升,1994年达到 310 ppb,即每年以 0.2%—0.3%比例增加。
北半球比南半球高出大约 1 ppb,其 浓度不随季节变化。
氧化亚氮在大气中的寿命大约是150年。 氧化亚氮的主要发生源是土壤中硝酸盐
甲烷
(1)甲烷的来源
CH4是大气中含量丰富的有机气体,它主
要来自于地表,可分为:
人为源
自然源
人为源 包括 天然气泄漏、石油煤矿
开采及其它生产活动,热带生物质燃烧、反 刍动物、城市垃圾处理场、稻田等。
自然源 包括 天然沼泽、湿地、河流
湖泊、海洋、热带森林、苔原、白蚁等。
6成以上的甲烷是直接由人类活动 造成的。
代却占有温室效应增加部分的24%。
由于它们在室温下就可以汽化,具有无 毒和不可燃的特性,所以被用于制冷设 备和气溶胶喷雾罐。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被破 坏之前会在大气中滞留大约 100 年乃至 200 年。
为了防止臭氧层破环,人们正在向着削减、 停止生产 CFC 的方向努力。
作为替代氟利昂的 HCFC 虽然能减少对臭 氧层的破坏,但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几乎没 有降低。
全球变暖会造成何种影响呢?
雨量分布的改 变
1.3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
IPCC认为:
➢ 1.在过去的100年中地球的温度平均增加了 0.3℃ 至0.6℃。1998年是最热的、2002年 是第二热、2003年是第三热。在这个时期 海平面上升了10到25CM。
➢ 2.温度上升和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很好的相 关性。
➢ 3.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
1.1 全球气候变暖的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