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2014政法干警文综地理之自然地理备考指导

合集下载

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地理知识学习技巧

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地理知识学习技巧

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地理知识学习技巧2015政法干警考试即将拉开帷幕,有志于报考政法干警的广大考生必须着手准备了。

尤其需要考文综的考生要特别注意,文综内容多,一定要注重积累,所以及时进行备考就很重要。

一、考情介绍文综考试一共涉及三个科目的内容,历史、地理和政治,每个科目都是50分。

其中地理部分11个单选题,每题2分。

主观题两个,每个主观题涉及一定的填空,一共28分。

地理知识虽然说难度不大,只相当于高中会考的水平,但很多考生太久疏远课本,地理知识遗忘了很多,所以加强学习还是有必要的。

可以说,地理知识是文综之中最难学习的一部分。

二、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1.夯实基础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太急于做题,关键是能够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基础知识点。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地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从大类来说包括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

以世界地理为例,就包括了东亚、东南亚、西亚和北非、西欧、非洲、北美、拉丁美洲等重要地理分区的知识。

比如不同分区的地形特征、气候表现、物产特色、人口差异、经济水平、交通要道等,每一个重要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察,因此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必须打好基础,重要是的地理原理必须理解,重要的地形名称等必须识记。

【例题1】从海域a到海域b依次经过( B )。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曼德海峡D.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如果考生能够记住地理分区的典型交通,做题时会比较容易。

2.能够识图地理考试绝大部分都是与地图有关,单选题一般情况下至少会有七八个题目必须以识图为前提,主观题也基本都是通过看图来进行做题的。

如果不能识图,考生基本不可能获得地理部分的分数。

这些图主要有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经济柱状图或饼状图等。

【例题2】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辨别图中界线的地理意义,并将代表界线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空格上。

①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是()线。

2014年高考文科地理估分策略与指导

2014年高考文科地理估分策略与指导

2014年高考文科地理估分策略与指导一、选择题1-2.结合图片内容及生活实际和知识点,即可得出答案(简单)3.据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超简单)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A、计算太阳高度角B、比较两地昼夜长短C、比较两地正午影子朝向(两地分别在北回归线南北)D、日出方位角(一年四季都在变化,不同纬度日出方位角不同)(简单)5.知道南北美洲到亚洲朝西走九且知道中间有条巴拿马运河就可以了(超简单)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6.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绿水是降水被蒸发(腾)的部分,所以不是长江流域而是塔里木)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意思大多数水分通过植物吸收然后被蒸发掉)A.水田改旱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1.概念混淆,理解不彻底, 2.马马虎虎随便做)相对难点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8~9题8.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反向举证排除或想想澳大利亚为什么动物五种属独特四面环海,远离大陆,进化慢,开发晚等(联系相近或相似的区域地理事物)较简单9.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特有的环境必有其对应的动植物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正处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

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一应俱全。

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4,完成10—11题10.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控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卡在气压带风带判断气候及原因1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10—11讲过的,最重要先定位知道是新西兰的南岛0难度二、综合题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2014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备考指导:地理答题技巧

2014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备考指导:地理答题技巧

2014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备考指导:地理答题技巧政法干警考试中文化综合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而地理部分知识点小且多,且问题常常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很多考生在回答时力不从心。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各位考生总结地理部分的答题技巧,帮助考生更轻松地备考。

技巧一:审题慎重,注重信息获取题目信息可分为:题目文字信息、图像图标信息、问题信息和答案信息。

考生需要了解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快速获取、准确解读试题信息,明确出题者考查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技巧二:注意比较,甄别筛选最优答案客观题的答案中,往往按照思维定式、答题细节、主要误区、主干考查设置考查内容和答案选项。

一些试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在两个答案之间差别不大。

因此,在做客观题时,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思维尽量开阔一些,思考问题时辩证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技巧三:准确空间定位试题以地图为载体,定位是入图解题的关键。

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有助于理解题意,进一步解题。

常见的定位方法有:经纬网定位法、自然人文特征定位法、特征地理事物定位法、特殊注记定位法等,关键在于考生能否灵活使用这些方法。

技巧四:训练思维能力,实现问题归类地理客观题强调对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地理主观题更能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中公教育专家发现近几年政法干警考试中地理部分命题的设问大体分为以下几类:①就图填空,在区域定位基础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认,主要从图或材料中获取信息;②原因类问题,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回答;③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④环境问题分析,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考虑;⑤措施类问题,主要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结合实际考虑。

技巧五:答题列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列出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是针对具体答题而言的,是落实在卷面上的,是答题者将自己的思维表现在规定空间内。

201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备考指导:自然地理

201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备考指导:自然地理

201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备考指导:自然地理很多考生都有这样的疑问“我自然地理部分成绩不好,在这最后的复习时间里,可不可以通过背诵来提高成绩?”地理在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自然地理仅仅只靠背诵肯定是不行还要靠知识的推理。

今天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针对自然地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助考生做好备考工作。

自然地理部分是整个地理学科的一个基础,所以非常的重要,当然相对于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来说也是比较难。

在学习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对于知识的理解,不要一味的机械记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例如气候的类型这部分的内容,很多学员都反映很难。

其实气候的类型的内容,是建立在你对气压带风带掌握和理解风带的基础上,它是形成不同气候类型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就是要一步步循序渐进,每一个部分都要掌握好,它是学习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石。

学习自然地理部分难点有以下几个:1.时差的计算涉及到计算,很多考生及秋头疼,其实只要你弄清楚时区是怎么分的,它的原理是什么。

在掌握它的运算原则,东早西迟,东加西减,再注意有没有跨国国际日期变更线,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2.等高线判读中的断崖高度的计算很多考生出错时没有把握它的起算高度是多少,一般不会是从还平面算起的,这是一个要注意的点。

3.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以及1、7月份世界奇闻水平分布规律这部分的内容很多考生就想着去死记硬背,背到考场上就乱了。

重点就是要去把握陆地和海洋是性质差异,南北半球陆地分布的差异,自然就可以自己去分析不需要死记。

4.气压带风带这部分的内容却是比较难,需要考生对于风带气压带的形成过程要熟练掌握。

建议考生自己画图分析。

5.洋流这部分内容比较多,但是考试也考的比较浅。

掌握洋流的分类以及分布规律,特殊的洋流名称要记住,比如影响形成四大渔场的洋流的名称和位置。

6.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比较重要,综合性也比较强,要求考生对于之前学习的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要学会把握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福建省)2014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题.doc

(福建省)2014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题.doc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地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Ⅰ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

读图回答3—4题。

学科网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学科网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图4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7~8题。

7.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8.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更加便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2014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复习资料-地理

2014高考文综答题技巧复习资料-地理

高考地理答题思路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天气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4、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六、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㈠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①流域广,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㈡人为原因: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七、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㈠凌汛的形成条件: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纬。

201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备考——地理备考指导

201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备考——地理备考指导

201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备考——地理备考指导
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地理的第二章内容是需要记忆背诵的,如果单纯的死记硬背,有可能会出现记混、记乱的情况。

接下来,政法干警考试网就教大家如何结合实际的地理去记忆,从而达到高效的复习效果。

本章涉及到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即七大洲和四大洋。

那么我们就必须对七大洲的位置、范围、地形地貌、气候状况以及每个州主要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河流等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亚洲,我们需要知道南部的三大半岛,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以及亚洲的主要国家日本、东南亚、印度、中亚等。

非洲,我们需要知道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就是在非洲,以及其矿场黄金和金刚石的产量比较多。

欧洲,了解欧洲的主要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欧元是欧盟的统一货币。

欧洲的国家比较多,我们需要重点了解英国、法国和德国。

北美洲,了解巴拿马运河是划分北美和南美的分界线和重要的航道,了解三个主要国家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南美洲,其大陆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南北向纵列带,西部安第斯山、东部高原和中部为平原。

其中亚马逊是南美的第一条河流,了解南美的主要国家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和委内瑞拉。

大洋洲就重点了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即可,南极洲了解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

以上就是我们需要对第二章重点把握的内容。

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更多信息请关注: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政法干警考试交流群215616426。

福建莆田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福建莆田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福建莆田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二1). 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大发现是( )。

A.辩证法和唯物论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和暴力革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着重考查马克思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依靠两大发现,马克思、恩格斯一起构建起了严密的理论体系。

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分离,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

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即批判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但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重大发现。

唯物史观的发现,使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成为可能。

空想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缺陷就是不懂得历史运动的唯物主义基础,这就使得唯物史观的创立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所以,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的创立称作是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中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列宁把唯物史观誉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因此,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这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广,剩余价值学说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而得出的。

故选项C正确。

选项A,辩证法和唯物论在马克思之前就出现了,不是马克思的发现。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莆田2014政法干警文综地理之自然地理备考指导
从政法干警的历年真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考试的难度在不断加大,从原来注重知识点的记忆转向知识灵活应用的考察,地理图形的考察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考生要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贯通,而自然地理部分又是最难的也是其他部分的基石,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科学,不能盲目的去复习,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提醒考生备考需注意下几点: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虽然文综地理考查的知识点只是全部知识点的一部分,这有限的内容仅仅是对学科内容的抽取,但这种抽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且每年考察试题都是变化的、求新的、不可准确预测的。

因此地理备考要夯实基础。

首先要分析知识形成的情境,情境材料有文字,也有各种图表等,同学们可通过分析各种情境材料推导出结论,从而自己发现知识,如观察分析图表,据“图”明“理”,统计分析地理数据,以“数”说“理”,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鲜明、准确而深刻的知识,以应对近年来地理图形的考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次注重分析知识形成过程。

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形成变化等,同学们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分析并综合概括,推导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过程中,能形成思路清晰、因果关系明确的条理化知识。

二、了解自然地理研究内容及其规律
自然地理是以自然地理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为核心,揭示基本的地理过程,阐明自然环境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传达自然环境是生存和发展之本的观念。

政法干警文综地理的考试主要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强调学习地理的基本意识是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对区域特征的认识,近年来更加注重结合地图的考察。

如自然地理知识首先要理解运动规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地壳变动规律等,要搞清楚“为什么会运动”、“怎么运动”;其次要掌握分布规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分布”、“怎样分布”。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些运动规律和分布规律,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有联系,也和气候的成因、河流的汛期有联系。

所以,对知识要进行整理加工,在头脑中构建起知识的联系线索和网络系统是深刻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关键。

三、加强对于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归纳
对常考的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演变、地理规律等基本知识要注意归纳,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等值线图的判读内容之一是:若是等温线图,首先判断南北半球是解题关键,如果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为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接着按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冷暖;分析成因若因海陆差异形成必须考虑季节,若因洋流形成必须考虑寒暖流,还可能由地形形成。

若是等压线图,等压线凸向高值是低压槽,反之是高压脊。

若是低空的等压面图,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气流下沉,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气流上升。

2014福建莆田政法干警阅读资料:/html/zhengfaganjing/?wt.mc_id=bk134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