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 7.第七章-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2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2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这两个系统协同工作,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本文将主要探讨神经系统的构造、功能和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构造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位于颅腔内,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着人体对不同方面的感知和行为。
同时,大脑还包括丘脑、间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它们协同工作,控制着呼吸、血压、体温、内脏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
脊髓则位于脊髓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神经信号传递、反应和控制的主要路径之一。
脊髓负责接收从身体器官、组织和皮肤传来的神经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大脑。
同时,脊髓还可以根据大脑的指令反向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的肌肉运动和生理反应。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类。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刺激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而运动神经则主要负责控制身体肌肉的运动和生理反应,将大脑和脊髓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细胞体和周围神经纤维的聚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神经信号处理和调节。
神经节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实现神经调控的重要基础。
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身体内外环境的感知、信息传递和控制。
具体而言,神经系统可以完成以下功能:•联结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感知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接收、处理和传输神经信号,从而实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和反应;•调节机体内部的稳态环境,维持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控制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等高级神经活动,从而实现个体的精神活动和个性特征。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由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灵敏性,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类:神经损伤和疼痛神经损伤和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外部环境 ,控制身体运动,调节内脏活动,以 及进行认知和情绪等活动。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 元的形态多样,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的大小差异很大,直径在4~ 120μm不等。突起形态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适应外环 境的变化。其功能具有双重性,即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以拮抗方式调节内脏器官 的活动。
04 感觉神经系统
感受器的类型与功能
温度感受器
感受温度刺激,如 冷觉、温觉。
化学感受器
感受化学物质刺激, 如味觉、嗅觉。
01
02
03
脊神经的组成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 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属 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
脊神经的分布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 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 含传入、传出纤维。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 肢的肌肉运动和皮肤感觉。
脑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 神经,共有12对。
脑神经的分布
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部分分布于胸、腹腔脏器。
脑神经的功能
脑神经主要支配头面部器 官的感觉和运动,以及部 分内脏器官的感觉和运动。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分布
交感神经纤维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器官,而副交感神经纤维则较局限,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内脏和血管等处。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本)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1.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
A.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C.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E.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B. 反馈C. 正反馈D. 负反馈E. 反应3. 维持机体与外环境协调及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依赖于()。
A. 体液调节B. 自身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E. 神经调节4.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 速度快B. 不存在负反馈C. 持续时间长D. 范围小E. 调节幅度小第二章细胞1.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认为()。
A. 脂质双分子层镶嵌着蛋白质B. 脂质双分子层夹着一层蛋白质C. 脂质双分子层夹着两层蛋白质D. 脂质双分子层两侧附着蛋白质E. 两层蛋白质分子夹着一层脂质分子2. 核糖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 核糖核酸和多糖B. 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C. 糖蛋白D. 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E. 核糖核酸和蛋白质3. 细胞内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A. 溶酶体B. 线粒体C. 滑面内质网D. 粗面内质网E. 高尔基复合体4. 有关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 其形态、数目随细胞种类不同而异B.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C. 光镜下呈杆状、线状或颗粒状D. 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站”E. 电镜下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所构成的椭圆形小体5. 以下对单层扁平上皮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 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B. 细胞有核处稍厚其它部位很薄C. 正面看细胞呈多边形D. 细胞之间呈锯齿状嵌合E. 分布于泌尿管道的腔面6. 分布有间皮的结构是()。
A. 心包B. 肺泡C. 心腔面D. 血管E. 淋巴管7.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
A. 皮肤B. 胃C. 子宫D. 气管E. 膀胱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固有结缔组织?( )A. 致密结缔组织B. 脂肪组织C. 网状组织D. 疏松结缔组织E. 骨和软骨组织9. 疏松结缔组织的基本结构是()。
神经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共109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神经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09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点

THANK YOU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大脑皮 层发出指令,通过神经元 传递到运动器官的过程。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三个部 分:大脑皮层、下行传导 束和周围神经。
大脑皮层是运动传导通路 的起点,负责发出指令和 调控运动。
周围神经是指从脊髓和脑 干发出的神经纤维,负责 连接到肌肉和腺体等运动 器官。
下行传导束是指从大脑皮 层到脊髓和脑干的下行纤 维束,负责传递指令到周 围神经。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行康 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脑血管疾 病等,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 于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03
脊髓能够调节躯体的自主运动和姿势,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
脊髓与大脑的联系
脊髓与大脑之间通过脑脊液进 行物质交换和营养输送。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过神经纤维束完成,包括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等。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对于维 持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至关重要 ,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感觉、
运动等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 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影像学检查
利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脑 部结构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了解神经 系统的功能状态。
神经电生理检查
利用脑电图、肌电图等技术,检测神经系统 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02
《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答案

第一章:1.关于人体的标准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2.以下解剖方位术语的描述,错误的是()。
以身体水平面为准,距水平面近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
3.关于前和后的描述,错误的是()。
近皮肤者为前,远者为后4.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水平面5.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向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矢状面第二章:1.以下关于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固定不变2.细胞膜在电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膜分为内、中、外三层结构。
此三层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称为()。
单位膜3.关于细胞膜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泌合成蛋白质,并参与类固醇等物质的合成4.细胞质不包括()。
染色体5.关于细胞增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整个细胞周期是一个固定过程,其中每个分期界限清楚,互不联系6.细胞核的构成,不包括()。
包涵体7.上皮组织的特点,不包括()。
含丰富血管、神经8.以下关于微绒毛的描述,正确的是()。
微绒毛与细胞的吸收机能有关9.以下是肥大细胞的特点,除了()。
细胞质内充满了粗大嗜酸性异染性颗粒10. 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是()。
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11.在神经元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分布于胞体和突起内12.在突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均具有神经递质的受体13.关于化学性突触,错误的是()。
突触前膜上有特异性神经递质的受体第三章:1.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称为()。
单纯扩散2.关于易化扩散的特点,错误的是()。
可变性3.关于主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转运物质为小分子物质(如O2,CO2 K+,Na+,Cl-,)4.通常将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称为()。
极化5.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其大小接近Na+平衡电位6.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方向变化称()。
去极化7.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播的电位变化,称为()。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是什么?2.怎样理解人体的方位和切面?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它们与机体生理活动有何关系?4.人体机能的调节有几种方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结构一、名词解释1.闰盘 2.肌节 3.内皮 4.间皮 5.三联体 6.尼氏体 7.腺体 8.神经原纤维9.单纯扩散 10.主动转运二、问答题1.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特点。
2.比较内皮和间皮的异同点。
3.试述成纤维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试述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试述肥大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6.试比较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7.简述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理。
8.试述骨骼肌肌原纤维中肌丝的分子结构。
运动系统一、名词解释1.骨膜 2.红骨髓3.拮抗肌、协同肌二、问答题1.椎骨的共同结构有哪些?2.简述鼻旁窦的名称及其开口部位。
3.颅骨可区分为哪两部分?各部由哪些骨组成?4.老人为什么比儿童易发生骨折?5.髋骨由哪几部分构成?6.椎间孔的构成及其通行物是什么?7.简述胸廓的组成及功能。
8.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
9.简述髋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
10.简述肩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11.简述脊柱的组成及功能。
12. 简述骨盆的组成及功能。
13. 全身肌的分部及各部主要肌的名称。
第三章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等张收缩 2.等长收缩 3.单收缩 4.强直收缩 5.刺激 6.反应 7.兴奋 8.兴奋性 9.极化10.去极化 11.超极化 12.复极化 13.脊髓休克 14.反射与反射弧15.灰质 16.突触1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9.白质 20.神经节 21.神经束 22.神经核23.去大脑僵直 24.受体25.递质二、问答题1.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如何?2.试述引起兴奋的条件。
3.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它们产生的机制如何?4.试述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特征。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
位于骶2~4段,与内脏运动有 关(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3、前角: 由运动神经元组成。
1)内侧群:支配躯干肌 2)外侧群:支配四肢肌
前角外侧群
前角内侧群
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
1)α-运动神经元:
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 直接引起运动。
2)γ-运动神经元:
腰骶膨大: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enlargement
后
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
正 中
终丝: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
沟
终丝filum terminale
表面有沟 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脉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
前正中裂
灰质后连合
合 灰质前连合
中央灰质
中间带 前索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
网状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后角(后柱)
(一)灰质 中间带
侧角(侧柱)
前角(前柱)
灰质连合gray commissure
后角 posterior horn
中央管
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
前角anterior horn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 对第11、12胸椎
对第1腰椎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尾
二、脊髓内部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
(二)突触
•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 特化连接结构。
• 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分 支、膨大,附着在另 一神经元的胞体和树 突上。
§1 概述
• 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 息的主要结构。
• 它以神经递质作为传 递信息的媒介。 • 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 腺素是重要的神经递 质。
• 5-羟色胺和多巴胺是 与行为状态有关的神 经递质。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1、接受感觉输入:皮肤和脏 器中存在的感受器能接受刺 激,然后产生神经冲动,并 传至中枢神经。 2、信息整合:中枢神经整合 来自机体各部的信息输入, 做出决定并发出神经冲动。
3、刺激效应器:中枢神经的 神经冲动传至肌肉和腺体等 效应器,导致肌肉收缩和腺 体分泌。
§1 概述
• 总之,通过神经系统的 活动,保证各器官、系 统间的统一与协调,并 使机体与复杂的外环境 保持平衡。 • 因此,神经系统在机体 一切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1 概述
③神经中枢整合信息,做 出决定。然后发出神经 冲动,传递给运动神经 元。
④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 的轴突将冲动传递到肌 肉纤维。
⑤肌肉(效应器)收缩, 离开针刺的物体。
§1 概述
• 反射是机体对内外变化 的自主性、不随意的反 应。 • 如,人不必总是考虑心 率、呼吸率、体温、甚 至是食物消化,因为这 些过程由反射来控制。 • 反射也涉及吞咽、打喷 嚏、呕吐、排尿等。 • 反射对维持机体生理平 衡是必需的,可以使内 脏正常发挥功能,保护 机体免受外界伤害。
§1 概述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
•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 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1、神经元 • 由3部分组成:胞体、树 突和轴突(长)。
§1 概述
• 神经元有3种类型:
(1)感觉神经元(传入 神经元):树突末端特 化形成感受器,胞体位 于周围神经节内。
• 其功能是感受刺激,并 产生神经冲动传至中枢 神经。
§1 概述
• 反射活动的途径可简单 表示如下: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 整个过程称为反射弧。
§1 概述
• 以对疼痛刺激(针刺) 为例看一下反射弧的组 成及反射的过程: ①当感觉神经元的感受器 受到刺激(针刺)时, 产生神经冲动。 ②神经冲动沿着感觉神经 元(传入神经)传导, 传递到神经中枢的中间 神经元。
• 神经纤维束在延髓交 叉,因此脑的右侧控 制身体的左侧,反之 亦是。
§2 中枢神经系统
(二)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脊髓白质的神经传 导束是脑与离开脊髓的外周神 经之间的联系钮带。(脑-脊髓 -脊神经) • 除头面部以外,全身的感觉都 通过脊髓传导到脑。 • 同时,脑对骨胳肌的运动及内 脏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完 成。 • 如果脊髓受损,则传导功能障 碍,便丧失感觉、丧失随意性 控制,即患麻痹。
• 脊髓损伤是重要的致残因素, 常遗留严重的残疾,包括运 动功能丧失(瘫痪),感觉 障碍,膀胱排尿功能紊乱, 褥疮,心理障碍,性功能不 全,甚至呼吸障碍。
§2 中枢神经系统
•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 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 射等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 能丧失的一种病症。以下半身运 动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 • 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 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 的,称不完全性截瘫。 • 高位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发生在 脊髓较高水平位上。一般将第二 胸椎以上的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 称为高位截瘫。高位截瘫一般都 会出现四肢瘫痪,预后多不良。 • 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 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
§2 中枢神经系统
蛛网膜
三、脑脊髓被膜、脑室和脑 脊液
1、脑和脊髓的被膜
软膜
硬膜
• 脑和脊髓的被膜共有三层, 由外向内为硬膜、蛛网膜 和软膜。三层膜在脑和脊 髓互相连续。
• 它们具有保护和支持脑、 脊髓的作用。 • 当颅盖外伤使硬脑膜血管 破裂时,易在颅骨与硬脑 膜之间形成硬膜外血肿。
§2 中枢神经系统
2、脑室
• 脑室是脑内的腔隙,其中 充满脑脊液。
• 脑室包括: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 左、右各一。 第三脑室:位于间脑内。 中脑水管:位于中脑内。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 桥背面和小脑之间。
• 各脑室互相通连。
§2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
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与脑相连,共12对 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共31对
§1 概述
• 外周神经都含有感觉神经 和运动神经两种成分。
感觉神经:将神经冲动自 周围的感受器传导至中枢, 故又称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将神经冲动自 中枢传导至周围的效应器, 故又称传出神经。§1 概述来自一、脑• 脑包括:
脑干
间脑
小脑 大脑
§2 中枢神经系统
1、脑干 • 其下端与脊髓相连,上 端与间脑相接,背侧与 小脑相连。 • 脑干自下而上又分为延 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 • 含有调控心跳、呼吸和 血压的生命中心。 • 还含有脊髓与大脑、小 脑之间,小脑与大脑之 间的上行和下行传导束。
2、神经胶质细胞: 主要对神经元起支 持、保护、分隔和 营养作用。
§1 概述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一)神经冲动 • 神经冲动是指沿神经纤维传导着的兴奋。 • 神经受到刺激后便产生兴奋,每兴奋一次,即产生一 次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就是神经纤维上向前扩布的兴 奋波。 • 神经冲动的传导,也就是神经纤维膜上传导的动作电 位(膜内外改变了的电位差)。
• 位于外层,呈灰色(灰 质),含有神经元的胞 体和短纤维。
• 是大脑的主要功能区。
§2 中枢神经系统
• 大脑皮层的不同 区域都有特殊的 功能。
• 如:运动区位于 中央沟的前侧。
• 感觉区位于中央 沟的后侧。
• 图示大脑运动区与感觉区所控制的特殊身体部位。
§2 中枢神经系统
• 话语区位于运动区 的基部。 • 话语区受损可影响 写或说及与人交流 的能力。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中风时除运动障碍 外,常伴有语言障 碍。
§2 中枢神经系统
2、间脑 • 位于中脑上方,两大脑 半球之间。 • 两侧间脑之间为一狭小 的腔隙,称为第三脑室。 • 间脑分为下丘脑和丘脑。 (1)下丘脑:形成第三脑 室的底壁。 • 含有调控饥饿、睡眠、 口渴、体温等的中心。
§2 中枢神经系统
• 下丘脑联系并控制垂 体(内分泌腺),因 而将神经系统和内分 泌系统联系在一起。
第七章 神经系统
第七章 神经系统
你知道吗?
1、神经系统的功能?
2、帕金森症、中风、截瘫、面瘫、坐骨神经痛各是怎 样一回事?
3、用针刺你一下,会有什么反应?这个过程涉及到身 体哪些成分?
4、脑分为哪几部分,各自的主要作用?
5、脊髓有什么功能?
6、什么是麻醉,有哪些麻醉方法? 7、什么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各自的功能?
§1 概述
• 反射也被用于确定神 经系统是否正常反应。 • 如膝反射:是由敲击 髌骨下方的髌骨韧带 而引起的反射。其反 应是股四头肌收缩, 引起小腿伸直。
§2 中枢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 和脊髓组成。 • 中枢神经系统由骨 骼保护:脑位于颅 腔内,脊髓位于脊 柱椎管内。
§2 中枢神经系统
§2 中枢神经系统
2、反射功能:是指脊髓固有的 反射,其反射弧并不经过脑。 如排尿和排便反射等。 • 脊髓的固有反射可以迅速对 刺激进行反应,不需要有意 识的思考。 • 随着脑的发展,脊髓在功能 上处于从属地位。所以在正 常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 总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
§2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损伤:常由脊柱骨折、 脱位引起,多见于车祸、跌 倒和坠下、运动创伤和枪伤。
§2 中枢神经系统
(2)大脑髓质
• 位于深层,呈白色(白 质)。由大量的神经元轴 突(神经纤维)组成。
• 其中包括大脑两半球之间、 大脑与各脑区之间相互联 系的神经纤维。 • 大脑是通过这些神经纤维 的联系来完成、传达大脑 皮层的重要功能。
§2 中枢神经系统
• 常见的脑病:可以分为三 大类: 一是因遗传、先天发育不 良造成的小儿脑瘫、智力 低下等; 二是因外伤造成的急性脑 损伤后遗症、脑血管病造 成的脑中风后遗症等; 三是因脑神经细胞衰老退 化造成的慢性退行性疾病, 包括老年痴呆症、脑萎缩、 帕金森病等。 • 脑病患者表现智力低下, 思维、语言障碍,感觉异 常,肢体瘫痪甚至大小便 失禁等症状。
(2)丘脑:形成第三 脑室的侧壁。
• 将身体和脑各部的感 觉冲动上传到大脑皮 层适当的解答区域。
§2 中枢神经系统
3、小脑 • 位于延髓和脑桥的 背侧,被第四脑室 将其与脑干分离。 • 小脑分为左、右2 个小脑半球。
§2 中枢神经系统
• 小脑的功能:
接受来自内耳(平衡感 受器)的有关体位的信 息,然后将冲动传至肌 肉,引起肌肉收缩,维 持或恢复平衡。 整合来自高级中心的冲 动,以保证所有的肌肉 协调工作来产生平稳、 优雅的动作。
§2 中枢神经系统
• 60岁时,人脑每天死亡数 千个神经元,死去的细胞 不能被替代。 • 80岁时,脑的重量要比青 年时少10%左右。大脑皮层 要比脑的其它部位更为萎 缩,有45%的细胞死亡。 • 因此,像学习、记忆和推 理这样的智力活动能力下 降。
§2 中枢神经系统
二、脊髓 (一)脊髓的结构 • 脊髓由脑基部发出进 入脊柱内,终止于第 1和第2腰椎之间。 • 脊髓位于脊椎骨组成 的椎管内,由上而下 分为颈段、胸段、腰 段和骶段。
§2 中枢神经系统
•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 病的俗称。 • 因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 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 • 是由于血管栓塞或血管破裂,致使脑 细胞失去血液、氧气和养分的供应, 最终令脑细胞受损或死亡,继而影响 到该部分脑细胞所控制的功能。 • 中风的临床表现:神志障碍,半身不 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语言障碍 等。 • 分为缺血性(如脑血栓、脑梗塞)和 出血性(如脑溢血)脑卒中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