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的分析

宏观经济的分析1. 简介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国家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一系列指标和现象。
宏观经济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和预测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2. 宏观经济指标宏观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失业率、财政赤字等。
2.1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
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的增长率反映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GDP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其中实际GDP是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得出的。
2.2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PI是衡量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
它反映了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常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
CPI 的上升意味着物价上涨,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力产生影响。
2.3 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上闲置劳动力比例的指标。
失业率的升高代表着就业机会的减少,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4 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年度收支状况中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财政赤字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财政状况,也反映了国家财政政策的健康程度。
3.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家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计量经济学方法、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周期理论等。
3.1 计量经济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是通过采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经济数据,从中提取出经济规律和关系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GDP与消费支出、投资、出口等之间的关系。
3.2 宏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宏观经济现象和规律的数学模型。
宏观经济模型通常包括多个变量和方程,用来预测和解释经济指标的变化。
常见的宏观经济模型有凯恩斯主义模型、供给与需求模型等。
3.3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经济波动和周期性波动的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15
(2)IS曲线的代数推导
两部门经济中 投资函数: i=i(r)=e-dr 消费函数: c=α+βy 储蓄函数: s=s(y)= -α+(1-β)y 均衡条件: i(r)= s(y)或 y=c+i 线性方程表达式:
一般认为,影响IS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
的敏感度,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税率也不会轻易
变动。
.
22
4、IS曲线的移动
e
为IS曲线的截距
d
(1)投资需求(e)的变动使IS曲线同方向移动。
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就要 向左移动。
在既定利率条件下,i增加→s增加→y增加→IS曲线向 右移动。移动量为△i×ki。
• 若 r 极低 → 债券价格
L2 L
极高 → 人们都不会购 买债券 → L2 =∞
.
29
2、凯恩斯陷阱
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需求和债券配置 比例的重要依据。
利率与货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当利率极高,对货币的需求量为零;
当利率极低,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或 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可能再上升,因而有多少 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对货币的需求量为无穷 大。这种情况称为 “凯恩斯陷阱”或“流动 偏好陷阱”。
.
27
1、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1)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 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它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 其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
(2)预防动机:指为了预防意外而持有一定量 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 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其需求量也与收入水平成正比。
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⒈投资函数
利息率越高,投资者预期的投资利润就越低,他们就 更不愿意投资。投资是实际利息率的减函数: I=I-b· (b>0) r 式中,r为利息率;b为 参数,用来衡量投资对 利息率的反应程度,称 为投资的利息率反应参 数,也可以近似地看作 是投资的利息率弹性。
r
I=I-b· r
O
I 图4-1 投资函数: 投资是利息率的减函数
r IS LM E
r*
O
Q*
Q
图4-10 资本市场的迅速调不是在总供求不相等时需要政 府干预使其相等。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双重 均衡都可以自动实现。事实上,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 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学派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 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总 供给和总需求可以自动达到均衡状态。他们的区别在于: 新古典学派认为,市场总能够自动均衡于充分就业的国 民收入水平;而凯恩斯则认为市场虽然可以自动均衡, 但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却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 水平。
O
MDT
MDT1
O
MDA2 MDA1
MDA
O
Q1 Q2
Q
图4-5
LM曲线的几何推导
图4-5分为Ⅰ、Ⅱ、Ⅲ、Ⅳ四个部分,说明了LM曲线的 推导过程:
第Ⅰ部分描述的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是利息率的减 函数;第Ⅱ部分描述的是一条与横轴纵轴夹角都是45°的 直线,表明货币市场的均衡;第Ⅲ部分描述的是货币的交 易需求,它是实际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第Ⅳ部分是推导 出来的LM曲线。 LM曲线的含义:它表示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也就是货币市场保持均衡的时候,所有不同利息率和实际 国民收入的组合点。而且,LM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 线,说明货币市场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正相关。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4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二编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vs. microeconomics)答:(1)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开放经济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
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初级审计宏观经济学基础—第四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分析知识点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第四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分析【考试要求】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汇率与汇率制度3.国际收支4.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概述【例题·单项选择题】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A.绝对优势学说B.后发优势学说C.比较优势学说D.要素禀赋学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6中)把技术进步看作是生产要素之一的国际贸易理论是:A.新贸易理论B.绝对优势学说C.相对优势学说D.比较成本理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新贸易理论把技术看成是生产要素之一。
知识点:国际贸易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进出口不加任何干预和限制,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特权和优惠,允许外国商品和劳务自由进出。
——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但却很难真正做到。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和劳务的竞争,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
(1)优缺点(2)保护贸易政策手段3.当今世界经济中,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保护都是不存在的,通行的是所谓“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内制定关于对外经济贸易的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经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和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WTO)(1)WTO是现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框架和组织机构,规定了各国政府在对外贸易立法以及管理实施方面所应履行的义务,并为各成员国间协调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提供了根据。
(2)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2008年7月开始成为WTO核心成员之一;2016年12月,中国15年保护期满。
【例题·单项选择题】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属于:A.保护贸易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C.自动稳定器D.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属于保护贸易政策。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第四章 宏观经济行情分析一(2013)

BACK
(一)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与 宏观经济管理的关系
经济统计学按照考察领域可以分为: 微观统计:对企业单位的统计 中观统计:对行业部门的统计 宏观统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统计 国民经济 从横向看,指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企业、事业、居 民、政府等)分门别类后形成的国民经济部门 从纵向看,指上述各经济单位和部门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 (生产、经营、市场交易、收支分配、消费投资等) 国民经济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宏 观经济运行过程。
1.核算范围 SNA依据西方经济理论,认为所有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动 和提供劳务的活动都是生产活动,凡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公私 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列入生产部门,一切生产部门活动的成 果都是社会产品,社会产品总量是物质产品价值和服务活动 价值之和。
2.部门分类 SNA把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按照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阶段分为三大类: ①第一类产业部门,又称第一产业或初级生产。它以农业为主,包括林业、 渔业、狩猎业等。 ②第二类产业部门,又称第二产业或次级生产。它以 制造业为主,包括采矿业、建筑业等。③第三类产业部门,又称第三产业 或第三级产业。它以服务业为主,包括商业、交通运输、教育、卫生以及 公共行政和国防等。各国三次产业的分类基本一致,具体划分不尽相同。 如有的把采矿业划入第二产业,有的则将其划入第一产业;有的把电力、 自来水、煤气公用事业划入第二产业,有的则将其划入第三产业。 1968年联合国制定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目录》则是直接按九个产业部门 分类,即分为:①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②采矿和采石业,③制造 业,④电、煤气和水,⑤建筑业,⑥批发和零售商业及餐馆和旅馆,⑦运 输、仓储和通讯,⑧ 金融、保险、不动产和商业服务,⑨政府、社会和 个人服务等。没有把九个部门分别归类为三次产业。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上一章只关注商品市场,而不管货币市场。
但是,市场经济不但是产品经济,还是货币经济,不但有产品市场还有货币市场,而且两个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产品市场上总产出或总收入增加了,需要使用货币的交易量增加,在利率不变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利率会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影响投资支出,从而对整个产品市场发生影响。
本章将两个市场同时加以考虑的基础上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主要是用著名的IS-LM模型来解释的。
I指投资,S指储蓄,L指货币需求,M指货币供给。
切入点:上一章我们假定投资为常数,本章认为投资是利息率的函数,利息率又是货币供求关系确定的,从而引入货币市场。
本章主要内容⏹In this chapter you will learn:⏹一、投资的决定⏹二、IS曲线⏹三、利率的决定⏹四、LM曲线⏹五、IS-LM分析⏹六、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框架一、投资的决定⏹1.投资需求⏹2.决定投资的因素⏹3.投资需求函数⏹4.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5.资本的边际效率⏹(5)投资减免税。
⏹(6)投资风险。
⏹除了上述经济因素外,还有各种非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意识形态因素、法律因素、人文环境因素、劳动力素质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公共设施因素、生活设施因素、教育环境因素等等。
3.投资需求函数⏹在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都不变,而只有利率发生变化时,投资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投资函数。
投资用i表示,实际利率用r表示,则:i=i(r)⏹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投资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线性投资函数:i=e-dr (满足di/dr < 0)⏹e为不受r影响的投资量,即自主投资(利率即使为0时能有的投资量)。
d 是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表示利率变化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变化的数量。
4.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1)厂商预期。
预期的产出和产品需求增加,会增加投资。
预期的劳动成本增加,会减少投资;但是资本密集型的会增加投资。
第四章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doc

第四章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一个市场均衡:商品市场均衡教学重点: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理论教学难点:投资乘数。
第一节宏观经济均衡一、两类宏观经济变量⏹理论概念: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总需求是一定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中对商品与劳务的有效需求总量。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总和,即:AD=C+I。
⏹三部门中:AD=C+I+G⏹四部门中:AD=C+I+G+(X-M)⏹在短期,国民经济的水平(GDP)取决于总需求。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总供给是国民经济的总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总是由生产要素的总和决定的;⏹对家庭来说,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所以,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可以表示为AS=C+S;⏹三部门中:AS=C+S+T⏹四部门中:AS=C+S+T(S中包含外国居民的储蓄)⏹在长期,GDP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能力,取决于总供给。
国民收入⏹通常用Y来表示。
⏹从总需求方看,Y≡C+I⏹从总供给方看,Y≡C+S⏹Y是一个代表性的概念,它代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实际上指的是GDP或GNP。
为了不确指,就使用了国民收入这个词。
二、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凯恩斯否认“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认为总需求才是决定性的变量,总需求决定总供给,从而决定国民收入水平(Y)。
总需求决定总供给,从而决定经济活动水平,这一规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命题,也是我们分析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出发点。
三、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对某种商品来说,如果其供给与需求相等,则供求关系就达到了均衡,此时该商品的价格和产量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这是一种微观经济均衡,宏观经济均衡与此类似。
⏹宏观经济均衡是指经济中:总供给=总需求⏹或者: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这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或称均衡总产出。
四、均衡的收支分析在国民收入核算时,有恒等式该式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1)总产出被定义为C 、I 、G 、NX 之和,该式无条件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印花税收入表
单位:亿元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21 45 26 1212 237 226 248 486 291 112 03 04 05 06 07 128 160 66 181 2005
二、国债的发行和流通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债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一个部分,其影响体现在多 个方面: 1、从长期看,国债发行对证券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作 用。如98年8月27日宣布增发1000亿国债用于基础设 施建设,对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公司就是一个利好。
3、利率下降,公司财务费用减少,利润上升,导致D1上升,g上 升,价格上升; 4、利率下降,债券和股票的投资机会成本减少,导致资金从银 行流入证券市场,从而使债券和股票的价格都上升(k下降,V 上升)。
注意:1、利率变化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一般情况下,对负债率较高的行业(如房地产行业) 和金融行业(如银行和保险公司),以及借款数额较 大的公司影响较大。
1、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s) 对即将到来的岁月里的经济情况提供预兆.
制造工人平均工作周;制造业停工率;消费品和 原材料新订货单;卖主交货率;净工商企业;厂房 和设备合同;新造私人住宅;制造业和商业存货 帐面价值变动;股票价格指数;税后公司利润;流 动资产总额变动;货币供应量;
第三节 金融政策对证券市场
的影响
一、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根据公式V=D1/(k-g) ,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1、利率上升,公司财务费用增加,利润下降,导致D1下降,g下 降,价格下降;
2、利率上升,债券和股票的投资机会成本增大,导致资金从证 券市场流入银行,从而使债券和股票的价格都下跌(k上升,V 下降)。
二、计量经济模型 运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来把握和反映经
济运行的动态特征,研究宏观经济主要 指标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判断证券市 场的走势。
第二节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
场的影响
一、税收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家通过改变征税范围、税率以及附加的优惠政
策等可以调节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关系,这种调节对经 济的运行影响更大,当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是相 当大。 1、公司所得税
2、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程度要受投资者是 否预期到此次变化以及实际的变化和预期的变化的差 距影响。
3、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程度同时受当时市 场所处的平均价格水平影响。
上述分析是在假定通货膨胀率为零的情况下得到的结论,下面
进一步分析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由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所以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也会导致k 的变化。通货膨胀率上升,k增加,证券价格下降。 同时,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也会导致D 的变化,但变化的方向有时 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一致,有时又不一致。这是因为当通货膨胀 率较小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值会增加,证券价格上升;而 当通货膨胀率较大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值会下降,证券价 格下降。综合来看,在通货膨胀初期,通货膨胀率较小,会导致 证券价格上升。而在通货膨胀中、后期,通货膨胀率较大,会导 致证券价格下降。
91天后,融资方按当时约定的价格买回国债, 计算回购价格的公式为:
Rhg=100+100×R×T/360 R——申报的年收益率
T——回购品种的回购天数
由于国债回购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因此,它对证券 市场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新股申购, 因新股申购资金冻结的时间有三天(T时间发股票,T+4 日资金解冻),所以回购品种R003、R004、R007交投较 为活跃,且发股当日,其价格一般都要上升。
2、从短期看,国债发行对市场有一定的利空影响,特 别是超出人们的心理预期后更是如此。
3、不同品种的国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不同的。
无纸化国债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参与较多,对市场 影响大;
凭证式国债:居民参与较多,对市场影响小;
长期、中期和短期国债:长期债券占用资金时间长, 对市场影响大;短期债券占用资金时间短,对市场影 响小;
4、 国债流通市场与股票流通市场的关系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国债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价格 变化方向相反。国债价格上升,股票价格下降;国债 价格下降,股票价格上升。
在利率变化的情况下,国债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价格 变化方向相同。利率上升,国债价格下降,股票价格 下降;利率下降,国债价格上升,股票价格上升。
5、 国债回购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目前,沪深两市主要的回购品种有:
品种
名称
3天国债回购
R003
7天国债回购
R007
14天国债回购
R014
28天国债回购
R028
91天国债回购
R091
182天国债回购
R182
下面举例来说明国购交易过程:
代码
行情表
R091 开盘 最高 最低 收盘 成交数 成交金额 收益率
13.18 13.18 13.05 13.08 51490 51490000 13.08
5、汇率上升时,政府可能利用债市与汇市联动操作达 到既控制汇率的升势又不减少货币供应量,即抛售外 汇,同时回购国债,则将使得国债市场价格上扬。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1.2120 .11.21Saturday , November 2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1:24:49 01:24:4 901:24 11/21/2 020 1:24:49 AM
融资方A
融资方B
持有国债1000万
持有现金1000万
买 价格13.05
卖 价格13.05
入 数量10000手
出 数量10000手
成交
*价格:按收益率竞价,13.05表示年收益率为13.05%.
* 数量:一手为1000元.
A、B双方成交后,当日统一按标准券面值100 元计算,双方据此计算当日融资融券应收(付)的 款项与应付(收)的抵押国债数量.
中国股市历年来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
时间
90.7 90.11.23
91.10 97.5.10 98.6.12 99.6.1 01.11.16
深圳
A股
B股
6‰卖出
6‰双向
3‰双向
5‰ 4‰
3‰
2‰
2‰
上海
A股
B股
3‰双向
5‰ 4‰
3‰
2‰
2‰
05.1.23
1‰
1‰
1‰
1‰
3‰
3‰
3‰
07.5.30
3‰
1‰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2101 :24:490 1:24No v-2021 -Nov-2 0
1‰
08.4.24
1‰
1‰
08.9.23
1‰卖出
1‰卖出
1‰卖出
1‰卖出
与国外不征或少征相比,国内的证券印花税税率
太高,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相当大,这一点可以从下 表看出:
目前我国实行高印花税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增 加财政收入;控制交易成本,以达到提高庄家对敲成 本和限制投资者频繁买卖的目的。
③证券交易所得税:对买卖证券获得的差价收入 征税。 个人投资者:目前暂缓征税。 机构投资者:与其他收入合并按企业所得税税率征 收。
2.同步指标(coincidental indicators)
大致与经济活动的转变时间同时发生的指标。
个人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制造和交易销售额; 零售商销售预;非农业就业人员;总失业率;
3.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s)
它们的转折点落后于一般经济活动约6个 月的指标。
失业率(失业15周或更多的人员);工商业 新厂房、设备支出;制造业和商业存货 帐面价值;制造产品单位劳动成本;工 商业未偿还货款;银行短期商业货款利 率。
①关税下降会减少公司进口物品的成本,
从而提高公司的效益。比如,以进口原料为主 和进口大宗设备的企业将从中受惠。
②关税下降导致进口量增加,从而在一定
程度会抑制国内生产和就业,特别是生产水平 相差较大的一些行业受此冲击较大。
③关税下降将导致国内生产要素从相对劣势生产部门转 移至相对优势部门,从而提高优势行业的竞争力。 关税下降→劣势部门的生产能力下降→ →劣势部门的生产要素过剩→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 优势部门的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成本下降→竞争力提 高 关税下降→进口增加→贸易逆差扩大→货币贬值→国 内企业竞争力争强
第四章 宏观经济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 一、经济指标
通过计算、分析和对比经济指标来判断宏 观经济运行的状况,从而预测证券市场的走势。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简称NBER)曾经设计出 并已发展成为一个研究经济周期变动的指标体 系,该体系分为三类:
3、证券税
①证券投资所得税:对投资获得的股息征税。
个人股股东:税率20﹪,股份公司代扣代缴。 国家股和法人股股东:免征。
②证券印花税: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 A股、B股股权转账书据,由立据当事人分别 按一定的税率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
证券印花税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股票交 易行为征税,另一部分是对股票发行行为征税。
五、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讲,一国 的经济越开放,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证券市 场受汇率的影响越大。这里汇率用单位外币的本币标 值来表示。
1、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 企业将受益,因而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价格将上涨;相 反,信赖于进口的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受损,股票和 债券价格将下跌。
国债回购是一种以国债作抵押的短期资金借贷。 资金需求方,也叫融资方,以持有的国债作抵押,以付出 一定的利息获得一定期限内的资金使用权。有短期资 金多余的一方,也叫融券方,为了降低风险,要求借方用 国债作抵押,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把资金借出一定时期。 在借款到期时,融资方还本付息,赎回被抵押的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