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讲堂 数据中心级交换机S12500的绿色设计

合集下载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引言•数据中心建设规划•数据中心硬件设施建设目录•数据中心软件设施建设•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数据中心绿色能源应用•数据中心建设效益评估•数据中心建设总结与展望背景介绍建设目标明确规划目标选址及场地条件总体布局030201总体规划负载分析供电方案配电系统冷负荷计算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及布局方案,确保设备运行效率及节能效果。

制冷方案气流组织办公区域设计合理的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等。

功能分区根据业务需求,划分功能区域。

设备区域合理安排设备区域,避免设备过度堆积导致安全隐患。

空间规划总结词模块化设计、高可用、节能环保详细描述机房建设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后期扩展和灵活配置。

同时,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可用性,机房应采用高可用架构,配备相应的冗余设备和备份机制。

在环保方面,机房建设应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设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机房建设网络设备总结词高性能、高可用、可扩展详细描述网络设备是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应选择高性能的设备,具备较高的吞吐量和较低的延迟。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可用性,网络设备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网络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此外,网络设备还应具备可扩展性,方便后期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扩展。

服务器设备总结词详细描述高性能、高可用、可扩展详细描述存储设备是数据中心的重要设备之一,应选择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具备较高的存储能力和读写速度。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存储设备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存储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此外,存储设备还应具备可扩展性,方便后期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扩展。

总结词存储设备V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浪潮信息服务器管理软件该软件可实现服务器硬件状态监控、远程管理等功能,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

要点一要点二VMware vSphere虚拟化软件该软件可将物理服务器资源进行虚拟化整合,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数据中心管理软件Oracle数据库软件MySQL数据库软件数据库软件安全软件防火墙软件杀毒软件专业人才引进内部培训与发展跨部门协作运维团队建设操作手册持续优化规范化流程运维流程制定03数据分析01集中监控02告警机制运维监控系统太阳能供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数据中心提供电力,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成本。

数据中心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成为了一项重大的环境和经济挑战。

在过去,数据中心主要依赖于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得能源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开发和使用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已成为数据中心行业的迫切需求。

一、需要绿色能源的原因1. 环境保护:传统能源的使用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 能源可持续性:由于传统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保障数据中心的长期稳定运行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3. 能源成本:数据中心是高能耗行业,高额的能源成本成为了企业的负担。

二、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选择与应用1.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可再生、经济实惠的能源。

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为数据中心供电。

2. 风能:建造风力发电设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数据中心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3. 水能:利用水电站等水能发电设施,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为数据中心提供可靠的绿色能源。

4. 生物能源:利用生物质能、沼气等生物能源发电技术,为数据中心供应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5. 能效改善:通过优化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和运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以实现绿色节能。

三、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技术挑战: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技术的支持,对于一些新兴技术,仍然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需要加强研究和创新,降低技术门槛,提高可行性。

2. 经济挑战:由于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初期投资较大,企业在采纳这些方案时可能面临经济困难。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补贴等措施提供经济支持,鼓励企业采用绿色能源。

3. 能源网络建设:绿色能源的供给需要具备相应的能源网络设施,包括电力输送线路、充电桩等。

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合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4. 能耗管理:数据中心应加强能耗管理,通过引入智能设备、优化机房布局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

H3CS12500系列路由交换机典型配置举例irf

H3CS12500系列路由交换机典型配置举例irf

H3CS12500系列路由交换机典型配置举例irf修订记录⽇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09-8-24 1.0 初稿完成⾦涛2009-10-16 1.1 修改部分内容⾦涛IRF典型配置举例关键词:IRF、聚合摘要: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是H3C⾃主研发的软件虚拟化技术,它的核⼼思想是将多台设备通过IRF物理端⼝连接在⼀起,进⾏必要的配置后,虚拟化成⼀台“虚拟设备”,通过该“虚拟设备”来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作、统⼀管理和不间断维护,本⽂主要对IRF的典型组⽹及配置进⾏描述。

缩略语:缩略语英⽂全名中⽂解释IRF 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智能弹性架构⽬录1 特性简介 (3)2 应⽤场合 (3)3 注意事项 (4)4 配置举例 (4)4.1 组⽹需求 (4)4.2 配置思路 (5)4.3 使⽤版本 (6)4.4 配置步骤 (6)4.4.1 在DeviceA上配置IRF (6)4.4.2 在DeviceB上配置IRF (7)4.4.3 业务类配置 (9)4.4.4 验证结果 (19)5 相关资料 (19)5.1 相关协议和标准 (19)5.2 其它相关资料 (19)1 特性简介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是H3C⾃主研发的软件虚拟化技术,它的核⼼思想是将多台设备通过物理IRF端⼝连接在⼀起,进⾏必要的配置后,虚拟化成⼀台“虚拟设备”,通过该“虚拟设备”来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作、统⼀管理和不间断维护。

为了便于描述,本⽂把这个虚拟化形成的设备称为IRF。

IRF主要具有以下优点:z简化管理。

IRF形成之后,⽤户连接到任何⼀台成员设备的任何⼀个端⼝都可以登录IRF系统,对IRF内所有成员设备进⾏统⼀配置和统⼀管理;z强⼤的⽹络扩展能⼒。

通过增加成员设备,可以轻松⾃如的扩展IRF系统的端⼝数、带宽和处理能⼒;z⾼可靠性。

绿色数据中心规划设计说明书

绿色数据中心规划设计说明书

绿色数据中心规划设计随着近年来网络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种IT设备不断增加,做为IT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机房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供电、制冷、承重、消防、网络布线、备份和管理运维等方面问题不断出现,很多原有数据中心机房无法满足需要,新一代的绿色数据中心机房已经成为近年来很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任务。

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虚拟化资源整合、自动化管理以及能源管理等新技术的采用,消除传统服务器资源或存储资源之间的壁垒,将物理资源整合为可统一管理的资源池,通过标准化、模块化,松耦合的模式构建虚拟化云计算数据中心,使得系统得以水平无缝扩展,使用户可以按业务需求优化配置基础设施的资源使用,实现节约资源,优化计算资源使用效率,缓解或解决目前数据中心普遍存在的资源(含机柜资源、机房空间、电力资源、制冷资源,人力资源等)浪费严重的问题。

但必须注意到,建设一个或者致力于管理一个绿色数据中心的过程中,只是在局部采用绿色技术,而没有一个绿色的、整体的规划,实现数据中心的整体绿色目标还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整的。

我们还需要一个整体的绿色架构规划,并在数据中心建设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架构视图,确定数据中心整体的技术目标、技术方向和选项原则等,整体架构需要涵盖从数据中心选址、建筑设计甚至建材选择的过程,数据中心的电源系统设计、制冷系统设计、布线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都要纳入整体绿色架构的设计体系。

绿色数据中心关键效率和环境特点的度量标准进行简单描述,在规划、设计数据中心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应用这些标准。

1、电源使用效率PUE电源使用效率应该是目前在数据中心度量标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指标,其含义就是通过关注服务器的用电成本,策略服务器环境的用电效率,追溯下该指标的由来,其实是在2006年,美国绿色网格联盟的成员建立了电源使用效率公式:电源使用效率(PUE)=机房总用电量/IT设备用电量解释下:IT设备用电量包括了服务器、网络、存储和外围设备及所有在数据中心用于数据计算和处理的设备;机房总用电量包括IT设备的用电量加上所有与数据中心有关的主要配电系统、空调、制冷、以及其他所有基础设备的用电量。

H3C S12500新一代核心交换机

H3C S12500新一代核心交换机
节 A 点
Port0 R Port1 R Port2 R
•多个交换平面构成一个统一的交换网 多个交换平面构成一个统一的交换网 •真正的无阻塞交换 真正的无阻塞交换 •多级交换网,理论上容量可无限扩展 多级交换网, 多级交换网 •可以平滑扩展支持40G, 100G端口 可以平滑扩展支持40G, 100G端口 可以平滑扩展支持

11
S12500- S12500-业界最高端核心交换机
产品简介: 产品简介: H3C S12500是H3C公司面向下一代数据中心设计的核 心交换产品,采用先进的CLOS多级矩阵交换架构和转 发机制,提供持续带宽升级能力。支持未来40GE和 100GE以太网标准。 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 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大企业的核心, 面向高密度万兆、和超高密度千兆的应用 产品形态: 产品形态: S12508(8个业务槽),S12518(18个业务槽) 每槽位可以支持48口千兆(光/电),4/8/32口万兆

8
H3C统一交换架构数据中心的演进策略 统一交换架构数据中心的演进策略
传统DC技术特点: 传统 技术特点: 技术特点 万兆交换平台 三网分离 LAN FC SAN Infiniband 设备内集中式缓存 弹性架构1.0 弹性架构 接入设备 产品组合 9500/S75E 5600/5500
1
数据业务爆炸性增长
18 目前每18个月 的数据量就相 当于原有数据 的总和,数据 量正呈献爆炸 式提升
300 互联网的英文 网页数达到 300多亿,中 文网页数达到 100~150亿
200 Google目前 收录近200亿 英文网页;百 度的中文 待解决的问题 有1000万
电源出风口
电源进线模块 机箱出风口 风扇框

H3C S12500R-48Y8C 交换路由器硬件描述说明书

H3C S12500R-48Y8C 交换路由器硬件描述说明书

H3C S12500R-48Y8C交换路由器硬件描述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资料版本:6W100-20230315Copyright © 20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及其许可者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除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外,本手册中出现的其它公司的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手册内容有可能变更。

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者提示的情况下对本手册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H3C尽全力在本手册中提供准确的信息,但是H3C并不确保手册内容完全没有错误,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也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1.1 环境保护本产品符合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存放、使用和弃置应遵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进行。

前言H3C S12500R-48Y8C交换路由器硬件描述介绍了S12500R-48Y8C交换路由器的产品外观、产品型号及系统特征、可插拔部件及适配情况、产品指示灯以及散热系统等内容。

前言部分包含如下内容:•读者对象•本书约定•资料意见反馈1.1 读者对象本手册主要适用于如下工程师:•网络规划人员•现场技术支持与维护人员•负责网络配置和维护的网络管理员1.2 本书约定1. 命令行格式约定格式意义粗体命令行关键字(命令中保持不变、必须照输的部分)采用加粗字体表示。

斜体命令行参数(命令中必须由实际值进行替代的部分)采用斜体表示。

[ ] 表示用“[ ]”括起来的部分在命令配置时是可选的。

{ x | y | ... }表示从多个选项中仅选取一个。

[ x | y | ... ]表示从多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或者不选。

{ x | y | ... } *表示从多个选项中至少选取一个。

[ x | y | ... ] *表示从多个选项中选取一个、多个或者不选。

H3C S12500四框堆叠开局指导

H3C S12500四框堆叠开局指导

文件修改记录:20130812 v0.1 创建文件。

20130827 v0.2 修正2.8中四上行的描述错误,增加四框环形堆叠的转发优先级说明。

1 四框堆叠的软件版本在2012年及以后的软件版本均能够支持四框堆叠。

2 四框堆叠的注意事项因为四框堆叠比较复杂,所以在使用前这些注意事项必须保证,那么这里主要描述在使用四框堆叠的各种注意事项及原因:2.1 每机框必须双主控为了保障堆叠的可靠性,每个机框必须双主控,规避单个主控硬件故障造成堆叠分裂的风险。

2.2 端口可任意使用S12500的四框堆叠与两框堆叠一样,任意板卡的任意端口均可以用于堆叠。

没有板卡限制,且同芯片的单端口在作为堆叠口之后,其他端口仍然可以作为业务端口,没有任何限制。

2.3 S12518和S12508之间可以堆叠S12518和S12508可以互相堆叠,虽然产品形态不同,但是没有影响。

2.4 堆叠链路必须跨板冗余在网络规划时,必须保证堆叠链路是跨板冗余的,这是为了避免当小概率的单板硬件故障发生时,仍然有可用的堆叠链路,避免因为单板故障造成整个堆叠的分裂。

两框堆叠必须如此,四框堆叠更加需要如此设计。

2.5 堆叠链路速率必须相同堆叠链路的速率必须完全相同,否则在有跨框流量时,多条堆叠链路会进行负载分担,如果不同的带宽,以5G跨框流量为例,则万兆口通过2.5G流量没问题,但千兆口也会分担到2.5G流量,会出现严重丢包。

堆叠口可以使用千兆、万兆、40GE、100GE,任意板卡均可使用。

2.6 跨框流量需要规划好堆叠口并非能无限扩展,在堆叠的端口组内最多允许12个Active的端口,那么实际上跨框的流量需要经过准确规划。

如果上万兆板,那么跨框流量不要超过10G*12=120G,同理于40G板和100G板。

一般情况下都会本地优先转发,跨框流量很小,举例来说,只有在1号框进但流量的出端口在其他框上时,才会出现从1号框到其他框的流量。

2.7 MAD链路必须正常部署不管是两框堆叠,还是四框堆叠,在正常部署前,必须规划MAD链路并部署,否则出现多活的时候,会是整个网络的灾难。

H3C S12500系列路由交换机 资料导航-6W101-整本手册

H3C S12500系列路由交换机 资料导航-6W101-整本手册
H3C S12500 系列路由交换机 资料导航
当您需要了解或使用 H3C S12500 系列路由交换机时,建议先阅读本文档,掌握各类资料的使用方 法,以便高效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
任务大类 熟悉产品
安装调试 业务配置 现场维护
如果您需要……
请阅读……
任务小类 了解产品概况、软硬件规格、组网应用等 了解产品某个特性的技术细节
对设备进行数据配置和业硬件维护, 包括监控环境、 清洁风扇、更换部件等
安装指导(第 7~9 章)
z 日志手册
负责设备现场的软件维护,包括监控运行状 况、故障排除等
z
告警手册
z 错误码查询手册
版本升级、线路割接
版本说明书
MIB Companion -
z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它原因,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发货附带的资料可能滞后于最新版 本。建议您通过 H3C 网站获取最新资料。
主文档 产品彩页 技术白皮书
辅助文档 配置指导
了解产品配套单板的详细信息
单板datasheet
了解产品支持的可插拔模块类型、外观和规 H3C 高端网络产品 可插

拔模块手册
z 单板手册 z 安装指导
-
了解安装、维护设备时,需要遵循的安全预 防规范
安全兼容性手册
-
安装 H3C N68 机柜(选配)
H3C N68 机柜安装及改 制说明书
-
将 H3C 可伸缩滑道(选配)安装到机柜 可伸缩滑道安装说明书 -
将设备安装到工作场所:包括环境要求、硬 件安装、连接电源等
安装指导(第 2、3 章)
将设备上电、进行软/硬件调测,使其达到 可正常使用的状态
安装指导(第 4~6 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新一代的大型路由交换设备,H3C S12500在开发过程中始终贯彻了绿色节能的设计思想,在设备端口密度、功能大大增强的情况下,将功能(性能)/能耗比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数据中心级交换机S12500的绿色设计文/周文祥高端核心交换机的特点是:端口密度高,设备功能强大;设备的网络位置高,生命周期较长。

高密度的单板和复杂的功能带来设备功耗的增加,因此降低设备生命周期的功耗、减少碳排放,对于降低使用成本也显得尤为重要——减少设备能耗不仅有助于降低电费开销,更重要的是便于降低设备中器件的工作温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从而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作为新一代的大型路由交换设备,H3C S12500在开发过程中始终贯彻了绿色节能的设计思想,在设备端口密度、功能大大增强的情况下,将功能(性能)/能耗比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 S12500的绿色节能设计1.1 节能器件技术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台整机消耗的功率是该设备内所有器件消耗功率的总和。

选择低功耗的器件是实现节能降耗的源头,其带来的效果不单是整机功耗简单累加后的降低,还将降低热设计的代价。

对于通信设备来说,器件的工艺越先进,完成同样功能的器件所消耗的功率越低。

因此,选用先进工艺的集成电路可以从源头上降低设备的功耗。

H3C S12500中使用的核心处理芯片采用了新一代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专用集成电路),芯片采用65nm工艺设计,相比前一代芯片,功能/能耗比增加了30%以上,大大节省了功耗。

低功耗器件不仅仅体现在工艺的先进性,而且具有许多低功耗功能特性。

H3C S12500交换机选用的以太网接口PHY(Physical Layer)支持低能耗设计,设备可以根据现实的网络组网情况和连接、流量负荷等因素,灵活调整工作模式。

图1表示的就是接口芯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芯片的低功耗特性相比较于传统的IEEE自协商工作机制最多可以节省5倍功耗。

图1 千兆以太网电接口PHY 在不同节能模式下的功耗对比H3C S12500交换容量大,端口密度高,用户在实际配置使用时一般都不会满配置,设备内部的端口也会有空闲。

S12500支持内部背板端口的自动检测,当某槽位未配置接口板时,系统可以自动关闭和该接口板相连的所有交换网板背板高速端口,节省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1.2 节能电源技术电源系统作为通信设备的动力系统,在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绿色设计中节能降耗的重点关注对象。

衡量电源自身能耗【P 损】的主要指标是电源效率【η】,从其定义【η= P o / P i = P o /(P o + P 损)】可以得出,电源自身损耗【P 损】:o P P ⨯⎪⎪⎭⎫ ⎝⎛-=11η损 同样的负载功率【P o 】下,电源效率越高损耗越小。

因此,电源系统节能降耗的重点在于提高整个电源子系统的效率。

对于通信设备,通常使用-48V 的中间电压(AC/DC 一次电源的输出、电池组等),单板上芯片的供电电压一般在0.6V ~5V ,所以芯片一般需要经过多个DC/DC 转换后才能获得符合器件要求的电压。

假设从一次电源电压到器件电压共有 n 个DC/DC 变换,则电源总效率DCn DC2DC1Total ηηηη⋅⋅⋅=。

图2 复杂通信设备内部的电源分配图2表示的是复杂通信设备中典型的供电框图,对于系统中各级的每个单元(模块),我们,减少能耗。

都要提供高效率,这样才能提高Total1.2.1 高效的电源模块H3C S12500采用了高效率AC/DC一次电源模块,最高转换效率达到92%以上(在负载50%~70%情况下),参见0。

高效率的电源模块不仅大大降低无用功率消耗,而且大大减少了电源的发热,从而减少了散热成本。

图3 S12500的AC/DC模块效率曲线H3C S12500中单板电源采用IBA(Intermediate Bus Architecture)架构,选用高效率二次电源模块,典型转换效率达96%以上(负载40%~100%情况下),参见0。

高效率的二次电源模块减少了单板上无用功率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单板的散热成本。

图4 单板二次电源模块的效率曲线1.2.2 灵活的电源冗余技术从图3中可以发现,电源的输出效率并不是在任何负载情况下都是一致的,而是呈一条曲线。

在高可靠通信产品中,电源一般会进行冗余配置(配置多个电源单元,单元之间按照某种形式进行备份),以免单个电源单元失效造成设备中断。

如果设备电源采用1+1冗余备份方式,当设备正常工作时(2个电源单元都处于工作状态),电源单元就处于50%以下的负载状态下工作(为了保证1个电源单元故障下设备不中断工作);当设备配置较少时,电源的负载会更小(一般负载率在10%~45%)。

这样,每个电源单元都不是工作在最佳效率下,从而带来了电源自身能耗比重的增加,设备配置单板较少时这种问题更为明显。

如果设备电源使用N+1(N≥2)冗余,配合特定模式下电源关断功能,可以实现高可靠和高效率的双重优势。

在这种模式下,当设备正常工作时(N+1个电源单元都处于工作状态),电源单元就处于N / (N + 1)的负载状态下工作(为了保证1个电源单元故障下设备不中断工作),这样每个电源单元工作在66%以上的负载下(通常配置下负载率在30%以上),更加接近于最佳效率区。

H3C S12518包含多达12个一次电源模块槽位(S12518 AC电源系统,参见图5),系统电源支持N+1、M+N配置模式。

系统中的所有配置模块均互相自动均流配置,用户可以根据系统功耗灵活配置模块数量,使模块工作在高效区间,提高整个电源系统的效率。

图5 H3C S12518 AC电源系统1.2.3 完备的智能电源管理技术高端设备中庞大而复杂的电源系统需要完备灵活的电源管理。

灵活的电源管理系统不仅能够自测发热量、工作时间和负载响应情况,还可以控制系统中单板电源的停止和启动顺序,隔离故障单板和完全没有业务配置的单板,从而降低通信设备的功耗。

H3C S12500支持完备的智能电源管理。

系统的电源管理不仅支持系统一次电源的智能监控,设备中各单板还配置专用MBUS(Maintenance Bus:维护管理总线)模块以支持单板的电源开关和监控,可以支持单板顺序上电(降低单板同时上电带来的电源冲击,提高设备寿命,降低电磁辐射),控制单板下电,隔离故障/空闲单板,降低系统功耗。

1.3 高效节能散热系统高端通信设备容量大,端口密度高,对于业务的处理也更加精细(需要设备处理能力的提高),这些都导致了设备运行时功耗增加,从而引起设备发热量的增加。

所以,散热系统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作用更加重要。

统计表明,在以太网交换机中散热系统占整机最大功耗的平均百分比约为7%,某些高端设备甚至可以达到15%以上(上述统计是基于系统工作在最大功耗条件下)。

因此,一个合理高效的散热系统不仅要能够保证设备的顺利运行,而且还需要尽可能的降低自身的功耗。

散热设计的目标是保证设备即使工作在最坏工作条件下也能带走足够的热量,从而使系统可靠运行。

而大多数情况下,系统的工作条件远没有“最坏条件”那么苛刻,在这种相对良好的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把散热系统的能耗降下来。

另外,通过优化风道设计、优化热交换效率等可使系统散热更加有效,从而降低对散热系统的要求;通过良好的板级设计,用自然散热替代强迫风冷,都可以实现节能降噪的目的。

1.3.1 智能风扇调速通信设备散热系统需要满足满配置的设备在高温条件下(产品最高工作温度)的长期稳定运行,而且能留有一定的余量。

但是在通信设备的实际应用中,大部分设备工作时不会出现满配置情况(单台框式设备中只有2~3块业务板工作的情况比较多见),机房的温度也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室温。

这种情况下,如果风扇依然工作在最高风速状态,则散热系统功耗占整机功耗的比例将会迅速上升,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也造成了设备运行噪声的增加。

一台优秀的设备在运行时,要根据设备的运行环境(温度)、单板的配置情况对散热系统进行动态调整,利用风扇调速方法可以降低散热子系统的功耗和噪声,延长风扇寿命。

业界大部分设备风扇采用多档调速,风扇转速分为几档(如4档),不同的温度区间对应不同的风扇转速档位。

部分设备采用比较高级的调速策略,即环境温度与风扇转速的线性调速,在最低温度(对应最低转速)与最高环境温度(风扇满转速)之间风扇转速线性变化。

H3C S12500风扇采用高效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调速风扇,支持无级调速(即风扇转速随着PWM信号的占空比变化而连续变化)。

系统可以自动收集单板温度,根据设备实际情况计算风扇调速曲线,并将调速命令下发到风扇框。

S12500系统根据监测的全系统温度值,通过数据拟合处理,可精确计算出风扇转速值,并将调速命令下发到风扇框,实现无级调速。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系统中不同单板的功耗差别较大,因此各单板对散热的要求也有所差别。

S12500风扇框中对风扇进行了分组,不同风扇组对应不同槽位的单板。

S12500可以根据设备的单板配置进行自动识别,并根据单板配置对相对应风扇组的转速进行单独控制,即对应大功耗单板的风扇转速组会比对应于小功耗单板风扇组的转速要高,从而达到风扇转速的最优化设置,大大降低设备功耗和运行噪声。

S12500精细的风扇调速策略可降低风扇框功耗20~30%,同时降低系统噪声3~6 dBA。

1.3.2 合理的散热风道设计H3C S12500采用竖插框结构,其风道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机房的散热效率,降低机房空调能耗。

在后文“S12500竖插框散热设计”中,将对其散热设计做详细介绍,本文不赘述。

图6 H3C S12518的风道结构1.4 S12500与友商产品的能耗比较经过精心设计,S12500在能耗比上具有突出的优势。

从下表可以看出,H3C S12500在端口平均能耗上比友商同类产品至少降低20%,在10GE端口的平均功耗上甚至可降低50%以上。

注:1、10GE端口计算时将Cisco Nexus7000的32*10GE非线速板卡数据折算成8*10GE线速板卡。

2、友商产品数据来自其官方网站。

2 结语作为H3C新推出的旗舰产品,S12500不仅在业务、功能上大大领先同类产品,而且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始终贯彻节能设计目标,极大降低了产品周期的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为客户创造了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