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专题与参考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汇总解析八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汇总解析八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汇总解析八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公共基础的有关自然科技的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声学小知识我们在一些反映古代生活的影视剧中总是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行军打仗的时候,人们会选择趴在地上听是否有敌军来袭。

而在雷雨天气,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有些人也有疑问,为什么相熟的人说话,我们很快就能辨别出是谁?这些问题都跟声学知识相关。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些关于声学的小知识。

一、声音是什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等)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

而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

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Hz-20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次声波。

当然,不同的生物对声音的识别能力是不同的。

狗和蝙蝠等动物可以听得到高达16万赫兹的声音。

鲸和大象则可以产生频率在15到35赫兹范围内的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当然,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水中是1500m/s,在钢铁中是5200m/s。

因此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

所以,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古人趴在地上去听敌军是否来袭,是因为声音在地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更快,马蹄声等通过地幔传播,趴在地上听就可以更早发现敌军的情况。

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2.99792458×10⁸m/s。

空气中的光速大约为2.99792000×10⁸m/s。

由此,我们会发现光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闪电和雷声虽然同时产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人物与其涉及的学科领域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电磁学B.罗伯特.胡克一——力学C.约翰尼斯.开普勒——量子力学D.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电磁学正确答案:C解析:约翰尼斯.开普勒(1571—1630年),杰出的德国天文学家,他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分别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这三大定律可分别描述为:所有行星分别是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在同样的时间里行星向径在轨道平面上所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这三大定律最终使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

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同时他对光学、数学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

其余选项均正确。

故本题选C。

知识模块:自然科技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A.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B.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D.成功进行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正确答案:B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二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另一种说法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

1952年,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故排除A;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排除C;1967年,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南非开普敦的一家医院获得成功,排除D。

因此本题选B。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于1932年在德国出现。

知识模块:自然科技3.激光打印机在运行过程中会电解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有毒且有强氧化性的蓝色气体是( )。

A.二氧化氮B.一氧化碳C.臭氧D.氢气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有毒,排除D。

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科技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附答案(精选40题)

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科技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附答案(精选40题)

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科技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附答案(精选40题)1.自然科学最早出现的学科是什么?选项包括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化学。

2.最早创造数字的人是谁?选项包括阿拉伯人、希腊人、印度人和罗马人。

3.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谁?选项包括XXX、XXX、XXX和XXX。

4.谁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选项包括XXX、XXX、XXX 和XXX。

5.谁发现了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选项包括XXX、XXX、XXX和XXX。

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谁首先制成了发电机?选项包括XXX、XXX、XXX和XXX。

7.19世纪80年代,德国发明家(选项留空)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8.19世纪90年代,德国人(选项留空)发明了柴油机。

9.1903年,美国人(选项留空)制造出了飞机。

10.德国人(选项留空)建造了飞艇。

11.1876年,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选项留空)试验有线电话成功。

12.第一个研制成功原子弹的国家是哪个?选项包括美国、苏联、英国和中国。

13.目前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包括哪些?选项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和俄国以及德国和日本。

14.目前世界软件出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哪个?选项包括印度、巴西、埃及和中国。

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唯一全是海洋的板块是哪个?选项包括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16.九大行星中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哪个?选项包括水星、金星、火星和土星。

17.我国南方的梅雨属于哪种雨?选项包括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和雷阵雨。

18.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度?选项包括3℃、4℃、1℃和2℃。

19.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3.5个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不变,却只需要3小时,原因是什么?选项包括地球自转的影响、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和两地时差的影响。

20.生物进化的方向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遗传 B.变异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

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云计算与物联网1.定义:又名维他命,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

2.特征:(1)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2)调节性: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3)外源性: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获得。

(4)特异性: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3.种类:【维生素同步练习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A.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生长代谢的有机物,但维生素本身不会产生能量B.茶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功用,但也会刺激胃粘膜、使人产生不适C.食盐在体内与氯离子和钠离子形式存在,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条件D.氨基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人体可以合成的是必需氨基酸【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不会产生能量,所以A选项说法正确。

茶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茶碱类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口服易出现胃部不适、恶心、腹泻等症状,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

食盐在人体内部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在维持细胞渗透压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以维持人体酸碱平衡,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而必须由食物蛋白供给的氨基酸,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维生素云计算: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

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

特点: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成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易混淆概念:①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中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常用来执行一些大型任务;②效用计算:IT资源的一种打包和计费方式,比如按照计算、存储分别计量费用,像传统的电力等公共设施一样;③自主计算: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物联网: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应用案例:①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投用,为高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②首家手机物联网落户广州:通过手机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可以进行购物、比价、鉴别产品等功能。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汇总解析十三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汇总解析十三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汇总解析十三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公共基础的有关自然科技的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简要对比载人宇宙飞行载人飞行是航天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61年以来到今天世界上已有超过300余人在太空留下了痕迹,而目前载人飞行器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以及空间站,接下来我从介绍,特点及结构和最早研究的国家这三个层面进行简要的对比。

1.宇宙飞船宇宙飞船是指体积大并且能够载人从事多种试验活动的太空飞行器;它的特点表现为:(1)火箭助推,短期飞行。

(2)可以往返地面,一般为一次性使用;它的结构一般分为几个舱段,两舱和三舱结构,主要包括返回舱、轨道舱和服务舱,两舱一般没有轨道舱。

但是飞船的重点在于是轨道舱,而轨道舱承担着宇航员太空飞行过程当中的科学实验、进餐,休息以及体育锻炼等行为。

返回舱也被称为是密闭舱,服务舱其实就是仪器设备舱;目前最早研制宇宙飞船的国家是苏联的“东方号”,以及美国的“水星号”。

2.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短期在太空飞行的载人航天器,带有机翼并且能够像滑翔机那样在机场跑道着陆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它的特点表现为:(1)扮演军用卫星的侦查、导航以及通讯等任务。

(2)可拦截和捕获相应的军事任务。

(3)充当太空当中的中转站或者是转运站;它的结构主要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外贮箱三大部分组成。

轨道器主要是载人,而固体火箭助推器是为了增强动力,当上升到50千米的高空后会停止工作并于轨道器分离,通过回收修理可重复使用20多次。

外贮箱是这三部分唯一不能回收的,主要是载人;目前最早研制航天飞机的国家是美国。

3.空间站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载人航天器;它的特点是:体积大,且飞行时间比较长,可承担较多的科研项目;它的结构一般分为密封的居住舱、对接过渡舱和非密封的资源舱;目前最早研制空间站的是前苏联的礼炮1-7号及和平号空间站。

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常识)模拟试卷1(题

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常识)模拟试卷1(题

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常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容易产生白色沉淀的水垢。

下列关于“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延长容器中热水的保温时间B.提高肥皂和清洁剂的洗涤效率C.增加水在加热中的能源消耗D.减少水中含有的其他化合物正确答案:C解析:硬水中的钙盐和镁盐能与肥皂、清洁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作用,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硬脂酸钙或镁,使一部分肥皂白白消耗掉,会降低洗涤效率,B 项错误。

对硬水进行加热,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会形成碱式碳酸盐沉淀析出,积成水垢,降低容器热导率,增加能耗,甚至会引起爆炸,故C项正确。

本题选C。

知识模块:自然、科技常识2.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

A.爱迪生——电灯B.贝尔——电话C.瓦特——蒸汽机D.富兰克林——飞机正确答案:D解析:D项富兰克林是避雷针的发明者。

飞机是莱特兄弟发明的。

知识模块:自然、科技常识3.自然界已知的最硬物质,素有“硬度之王”之称的是( )。

A.铁B.玉石C.金刚石D.石英石正确答案:C解析:金刚石即为钻石的原身,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是目前在地球上发现的众多天然存在中最坚硬的物质。

知识模块:自然、科技常识4.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实验基地是( )卫星发射中心。

A.酒泉B.太原C.西昌D.文昌正确答案:A解析:中国著名的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于甘肃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1958年;位于山西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位于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位于海南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2009年。

故选A。

知识模块:自然、科技常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网融合”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物联网的融合B.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显示器等C.Internet中的主机地址是用IP地址来唯一标识的D.防火墙能够防范、查杀病毒,保护电脑安全正确答案:C解析:A项,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排除。

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常识)模拟试卷2(题

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常识)模拟试卷2(题

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常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数码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比模拟技术,数码技术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更便于长期存储B.数码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的实现必须借助电子计算机C.数码技术应用广泛,我们常用的电视机、数码相机、U盘、MP3等都是数码产品D.数码技术之所以称为数字技术,是因为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把一系列连续的信息数字化正确答案:C解析:数码产品一般指的是MP3、U盘,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可以通过数字和编码进行操作并且可以与电脑连接的机器。

电视机一般不算数码产品。

答案是C。

知识模块:自然、科技常识2.AB血型的男性和AB血型的女性结婚,不可能出现血型是( )的孩子。

A.A型B.B型C.AB型D.O型正确答案:D解析:AB血型的男性和AB血型的女性结婚,其孩子的血型可能是A型、B型、AB型,不会出现O型。

故本题答案为D。

知识模块:自然、科技常识3.我国土壤污染物主要是什么?( )A.固体废弃物B.农药和重金属(尤其是镉)C.酸雨D.二氧化碳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土壤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和有机物等,而农药和重金属(尤其是镉),是我国的主要土壤污染物。

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程度在加剧,面积在逐年扩大。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知识模块:自然、科技常识4.对于各种自救与救人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燃气泄漏时,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B.遇有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时,应向侧风或侧上风方向转移C.遇有溺水者,下水救人,应该从背后接近溺水者D.登山发生迷路时,应退回原路重新观察再出发正确答案:A解析:燃气泄漏时切忌拨打电话,因为电话机微弱的电流也可能产生电火花,导致爆炸。

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自然科技常识(三)

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自然科技常识(三)

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自然科技常识(三)1、单选___是人类生物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它反映了细胞培养、细胞和分化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进步。

A.纳米技术B.克隆C.生物工程D.微电子技术(江南博哥)正确答案:B2、判断题环境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对3、判断题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

()正确答案:对4、多选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方面的稳定,即___。

A.生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B.非生物环境保持相对稳定C.生物个体不断变化D.动物的种类基本稳定正确答案:A, B5、判断题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正确答案:对6、多选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区,主要源地有___等。

A.巴丹吉林沙漠B.腾格里沙漠C.毛乌素沙漠D.塔克拉玛干沙漠正确答案:A, B, C, D7、判断题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正确答案:对8、判断题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捧类直接提供的,细胞的分裂、肌肉收缩等。

()正确答案:错9、单选_____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A.遗传和变异B.遗传和基因C.变异和基因D.同化和异化正确答案:A10、单选1997年2月,___罗斯林研究所的维尔缪特宣布,他们成功用一个6岁母羊的乳腺细胞克隆出一只叫“多莉”的母羊。

A.日本B.德国C.美国D.英国正确答案:D11、多选沙尘天气分为___。

A.浮尘B.扬沙C.沙尘暴D.强沙尘暴正确答案:A, B, C, D12、单选__ _是一切生命活动调节控制的主要承担者。

A.酶B.核酸C.蛋白质D.菌正确答案:C13、判断题提供保险产品是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

()正确答案:对14、判断题克隆的意思是有性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自然科技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84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B.黑龙江人说:我们这里夏季的白昼时间最长,太阳辐射最强C.西藏人说:我们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最强D.新疆人说:我们这里气候干燥,云雨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3.据科学家观测,北极的年平均气温大约在8℃,而南极的年平均气温要比北极低得多,大约在-56℃,造成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是()。

A.由于地球倾斜角的影响,使南半球的冬天比北半球时间长B.南极大部分是大陆,储藏热量的能力较弱,夏季获得的热量很快就辐射掉了C.人类活动、能源消耗大多在北半球,是造成北极比南极温度高的原因之一D.南极周围的海洋上浮着巨大的冰川,使南极天气变得更冷4.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B.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C.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D.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5.感冒时吃东西没有滋味,主要是因为()。

A.鼻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刺激B.味觉不敏感C.空气通过鼻腔的量少D.鼻腔堵塞6.在相等分量下,下列哪种食物的胆固醇含量最高?()A.猪肝 B.蛋黄C.奶油 D.鱼肝油7.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相继发表了有关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和()等方面的5篇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

A.α粒子散射B.布朗运动C.放射性元素的嬗变理论D.受激辐射8.下列不属于我国空气质量周报工作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氮氧化物或二氧化氮 D.总悬浮颗粒物或飘尘9.DN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它的全称是()。

A.脱氧核糖核酸B.核糖核酸 C.蛋白质 D.遗传密码10.尽管白天阳光有时不能照到房间里,但房间里仍然很亮,其主要原因是()。

A.光的衍射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11.在一些嘈杂的场所,经常看到一些用玻璃制作的电话间,其隔音效果很好,这是因为()。

A.声音在玻璃中不能传播B.电话间内的声音传播介质——空气太少了C.电话间内打电话者与电话间外人群的声音被玻璃反射了D.电话间内打电话者与电话间外人群的声音被玻璃吸收了12.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CO2),这是因为()。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防止植物的病虫害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使用CO2可促进光合作用C.CO2可产生温室气体,使温室里的温度升高D.CO2可灭火,施用CO2可避免火灾13.飞机与火箭飞行原理的区别是()。

A.飞机有机翼,火箭没有机翼B.飞机只能在大气层中飞行,火箭可以在大气层以外飞行C.飞机使用航空汽油作燃料,火箭用液态氢和液态氧作燃料D.飞机靠机翼上下气流的压力差产生的升力飞行,火箭靠向后喷射高温高压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飞行14.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共同社会根源是()。

A.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B.统治者的政策C.战争的推动 D.社会发展的需要15.验钞机上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光可控制电视机,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发出的都是红外线B.它们发出的都是紫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是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是紫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16.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微波炉C.电视摇控器 D.潜艇上的声纳系统17.人每天都会眨眼无数次,有时是有意识的动作,有时则是“自动”进行的。

这些“自动”进行的眨眼动作的主要目的是()。

A.阻挡灰尘等异物进入眼睛B.防止眼部肌肉僵直、疲劳C.习惯性动作,没有什么目的D.使眼泪均匀覆盖眼球,保持眼球湿润18.城市铁路桥的铁道两边往往留有一定宽度,足够一个人行走。

但是铁路桥是严禁行人通行的,禁止行人通行的主要原因是()。

A.担心行人被高速行进中的火车上的突出物剐到B.由于铁路桥的护栏间隙较大,行人容易从护栏间隙中坠落C.高速行驶的火车扰动空气,气流改变造成向外的推力,有将附近物体推下桥的危险D.高速行驶的火车扰动空气,气流改变造成向内的吸力,有将附近物体卷入的危险19.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

其主要原因是()。

A.雷雨过后,空气湿度增加B.雷雨过程中气温快速下降C.雷雨过程中雷电导致空气中的臭氧分子增加D.雷雨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随雨水降落到地面20.船只在海上发生事故后,饮用水缺乏常常是幸存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海水不可以饮用的原因是()。

A.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与人体的电解质构成有很大差异,海水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甚至造成死亡B.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渗透压远远大于人体细胞内液,海水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人体细胞脱水,甚至造成死亡C.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某些电解质对于人体而言是有毒的,海水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中毒,甚至造成死亡D.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味道又咸又涩,难以下咽21.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鳄鱼在吃掉捕获的食物前,往往会流出几滴眼泪。

于是“鳄鱼的眼泪”被人们用于形容伪善。

鳄鱼流眼泪的原因是()。

A.眼泪均匀覆盖眼球,使眼睛保持良好视力B.鳄鱼的肾脏发育不完全,需要靠眼睛附近的腺体排除盐分C.鳄鱼的眼泪可以发出特殊的气味,召唤同类前来捕食猎物D.鳄鱼进化不完善,唾液腺分泌和泪腺分泌的神经控制系统未完全分离22.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在生活中可以发现,男性患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致病基因,而另一条染色体相应位置上携带正常基因,个体并不会发病。

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B.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随Y染色体进行传递C.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由于男性缺乏一种女性独有的激素,在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诱因的影响而发病D.男女两性的实际患病率是相同的,只是由于两性在日常生活中偏重的领域有所不同。

男性患者容易被辨认而女性患者不易被辨认23.熊在地球上分布极为广泛,但是南极洲是没有熊的。

其原因是()。

A.在熊这个物种出现之前,南极洲就与其他大陆板块脱离B.南极洲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熊不能适应,无法生存C.南极洲生物构成不能为熊提供足够的食物,因而熊无法生存D.南极洲曾发生过重大的地质变化,造成南极洲熊的灭绝24.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世界名言的是()。

A.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B.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C.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D.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孔子25.光的三原色是()。

A.红黄蓝B.红绿蓝C.黄绿蓝D.红蓝紫26.声音的高低由()决定。

A.发声体的振幅B.发声体的材料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D.发声体结构27.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

A.巴甫洛夫 B.弗洛伊德C.弗鲁姆 D.卢因28.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根据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为一类,适用这一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是()。

A.白天55分贝,夜间40分贝B.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C.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D.白天60分贝,夜间55分贝29.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是()。

A.纳米技术B.新材料技术C.电子技术D.基因重组技术30.为实现全球通信(南极、北极除外),地球赤道上空等距离发射同步卫星的颗数至少为()。

A.2颗 B.3颗 C.5颗 D.24颗31.远程电力传输一般采用50万~100万伏的高电压,其主要原因是()。

A.确保远程电力传输的安全 B.减少传输线路上的电能损失C.节约传输线路上的设备和材料 D.减少雷电对传输线路的破坏32.香烟点燃后,冒出的烟雾看上去是蓝色的,这是因为()。

A.烟雾的颗粒本身是蓝色的B.烟雾将光线中其他色光滤掉,只有蓝光透射出来C.烟雾的颗粒对蓝色光散射强烈D.烟雾的颗粒吸收光线后,发出蓝色荧光33.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避免因反光而影响驾驶员视线B.减少空气阻力C.结构合理,视野开阔,承受冲击能力强D.便于雨水流走34.人向竖直的平面镜走近时,镜中所成的像()。

A.缩小 B.变大 C.大小不变 D.先小后大35.在太空中,宇航员观察星星时发现()。

A.星光闪烁B.星星十分清晰C.有时闪烁,有时清晰D.当太空舱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星光闪烁36.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其原因是()。

A.长期进化形成的保护色B.背部比腹部接受光线多,导致色素沉淀C.背部比腹部粘膜厚,吸收光线多D.背部鱼鳞多,吸收光线多37.地球表面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化成能被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化合能。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吸收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的绿光B.植物的绿色是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绿光C.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是不一样的D.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光合作用效率不一样38.月亮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多数科学家认为环形山的成因是()。

A.地震 B.火山爆发 C.陨星撞击 D.板块运动39.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它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动、植物生长。

其pH值范围()。

A.小于5.6 B.小于6C.大于6 D.大于7.640.DNA是人类进行亲子鉴定的主要依据,就DNA的组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DNA由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B.DNA由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组成C.DNA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蛋白质组成D.DNA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脂肪组成41.下列电池中不能充电的有()。

A.镍镉电池 B.银锌电池C.普通干电池 D.铅蓄电池4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常常看到冷冻室中冒出一股白雾,这是因为()。

A.冰箱里的冰升华后,又凝结成小水滴B.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C.冰箱里的水变为水蒸气D.冰箱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43.下列关于水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蒸发时放热,结冰时吸热 B.蒸发时吸热,结冰时放热C.结冰和蒸发时都吸热 D.结冰和蒸发时都散热44.计算机是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之一。

它是1946年由()科学家研制成功的。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45.人体患急性炎症时,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白细胞数可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