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全)

五、民法 1.民法概述 2.民事主体 3.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4.民事权利 5.民事责任 6.诉讼时效 7.合同法
精品PPT
六、经济法 1.经济法的概念 2.反不正当竞争法 3.产品质量法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精品PPT
七、商法 1.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2.商事主体的种类 3.公司法 4.保险法 5.破产法 6.证券法
精品PPT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背景和过程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9.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10.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重点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破解的难题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党的领导
三、常用公文写作 1.公文写作的程序 2.机关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要求 3.常用公文种类及适用范围
精品PPT
四、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1.简报 2.调查报告 3.计划 4.总结 5.讲话稿 6.慰问信 7.感谢信 8.倡议书
精品PPT
五、公文处理 1.收文处理 2.发文处理
精品PPT
第九章 历史知识 要点: 一、中国近代史 1.列强的侵华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 5.辛亥革命 6.新文化运动
十四、我国的和平外交战略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一、物理学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能量交换的自然科学。
它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其他科学的基础。
包括热力学、电磁学、光学、噪声学、天文学等。
2、力(force):指向物体施加的力,是机械运动的基础,是物体发
生变化的原动力。
3、能量(energy):一切物质发出的能量和物质所储存的能量,是
物体发生变化的基础。
4、运动学(dynamics):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发生运动及其参数
的变化,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
5、动力学(kinematics):研究力场下的物体运动的规律,以及根
据物体受力运动的规律推导力的变化。
6、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研究电磁场中的电势,磁势,电
流以及电场和磁场的变化。
7、色学(optics):研究光的发射、传播、反射和折射,以及关于
光的特性。
8、冲击学(acoustics):研究声的产生、传播和反射,以及关于声
的特性。
9、天文学(astronomy):研究太阳,行星,恒星及其他宇宙物体的
结构、演化过程和运动规律。
10、力学(statics):研究物体在受力下的平衡及力的组合方式。
二、化学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结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自然科学。
2、物质(matter):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1、为什么雷雨过后空气会变得格外新鲜呢? 化学变化,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2、太阳系九大行星,从下到上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3、现存最著名的三大金字塔包括: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4、三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5、文艺复兴时期的《忏悔录》是谁写的? 卢梭6、以下哪个国家设立了鸟蛋博物馆? 德国7、海水的主要成分:氯化钠78%,氯化镁8、关于九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都有固体外壳9、我们可以看到的月亮最多占月亮表面积的多少? 59%10、西安事变促成国共的第几次合作? 第2次合作11、“大陆架”是什么? 大陆在海底的延伸12、以下哪项不是天文学主要研究对象? 气象13、生物发展的中间时期叫:中生代14、中国气象部门以多长时间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的大小? 24小时15、古诗云:“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在哪座湖上? 洞庭湖16、《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在哪里? 新疆17、除了太阳,宇宙中哪一颗恒星离我们最近? 比邻星18、唐代的北方草原上,契丹酋长辗转臣服于唐朝和谁之间? 突厥19、"干冰"的成分是: CO220、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时涌现的民族资本家不包括:张之洞21、中国古代名医华佗为谁所杀? 曹操22、太阳大气的最内层是:光球23、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什么地方? 镇宁县白水河24、公元8世纪,大马士革是哪里的首都? 阿拉伯王国25、被称为有野人出没的神农架在我国哪一省份? 湖北26、法国被处死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路易十六27、世界的活马博物馆在:法国巴黎28、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实际上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上面一共有几顶钟? 7顶29、瑞士的首都在:伯尔尼30、“二人台”流行于:内蒙3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177月14日32、东南亚最长的国际性河流是:湄公河33、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34、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衙门设立35、鳄鱼为什么留眼泪?鳄鱼所流的“眼泪”实际上是一种盐溶液。
公共基础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点公共基础知识点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技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公共基础知识点:1. 交通安全知识:包括道路交通规则、交通信号灯的含义、行人过马路的注意事项等。
人们在行驶或步行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环境保护知识:人们应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浪费。
了解如何正确分类垃圾、如何节约用水、电力等资源,参与环保活动。
3. 健康知识:了解健康饮食、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4. 自然灾害知识: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了解如何避免灾害,如何安全地应对紧急情况。
5. 社交礼仪知识:包括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等。
遵循社会道德,与他人和睦相处。
6. 电子产品操作:熟悉常见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手机、电脑、电视等。
学习如何安全使用和维护这些设备,避免电子产品带来的潜在风险。
7. 金融知识:了解基本的理财知识,如个人存款、理财产品和投资等。
学习如何管理个人财务,提高金融风险意识。
8. 个人安全知识:包括自我保护、防止盗窃和诈骗等方面的知识。
学会辨别危险和诈骗,保护个人财产和人身安全。
9. 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等。
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有效地与他人交流。
10. 知识产权保护: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重要性,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版权、专利等权益。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公共基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人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这些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大全

宪法一、宪法概述(一)宪法的本质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所谓政治力量对比包括:1.阶级力量的强弱对比关系;2.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
(二)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着最为严格的修改程序,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着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问题;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系统全面地规定着公民的基本权利;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从法律的角度将民主成果定型下来。
(三)宪法的历史发展1.世界宪法的历史发展脉络(1)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宪法性文件并实行宪政的国家,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宪政体制,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也是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2)美国是世界上制定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其1789年宪法在内容上确立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表现为统一的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法国1789年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著名原则,后根据该文件,制定出1791年宪法,这是欧洲大陆的第一部成文宪法。
2.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脉络(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3)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该宪法颁布以来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过四次修订,分别作出重要变动。
二、国家基本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爱国统一战线;4.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全)

公共基础知识(全)
l.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而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娓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首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完整版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完整版公共基础知识总纲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毛泽东思想概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6、法律知识;7、语文基础知识;8、公文写作;9、经济知识;10、科技常识;11、中国近现代史;12、世界现代史;13、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题型:1、单选;2、多选;3、不定项选;4、实务;5、论述;6、简析;7、写作;8、案例分析;9、综合分析;10、材料处理第一篇政治常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2、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3、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和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4、认识论认识与实践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真理与价值5、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一、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2.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随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物质和意识的问题①谁为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两大派别的根本区别。
②有无统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一切的唯物主义者&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①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由此派生;极端主张:唯我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或表现。
公共基础知识(完整版)

1.从文学常识的角度,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卖炭翁》——白居易,《江南春绝句》——杜甫,《海燕》——高尔基B.《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红楼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C.郭全海——《暴风骤雨》,闰土——《社戏》,奥楚洛夫——《变色龙》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出淤泥而不染——《陋室铭》2.下列文言文篇目:①《核舟记》②《出师表》③《桃花源记》④《岳阳楼记》⑤《捕蛇者说》按朝代先后排列,选出正确的一项( C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C.②③⑤④① D.⑤④③②①3.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A ) 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D )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6.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D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7.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8.依据宪法,下列哪个领导人或机关或组织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中央军委主席C.全国人大常委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杨律师接受一起民事案件的原告的委托担任代理律师。
当其得知被告的代理律师欲向原告方的证人调查了解情况时,劝阻原告方的证人不要理会该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模拟冲刺题(单选五十一)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可以收取部分必要费用
B.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C.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D.行政机关收取费用的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1.【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所以B错误,A正确。
2.2009年11月27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决议,免去文强的重庆市司法局局长职务。
下列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某区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该区副区长
B.某省人大常委会撤销省内某市人大的一项不适当的决议
C.某省人大常委会任免省内某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D.某县人大常委会撤销该县政府的一项决定
2.【答案】A。
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五)选举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A项错误,区人大有权选举副区长,区人大常委会无权。
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七)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八)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十一)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任免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任免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批准任免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在省、自治区内按
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任免,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名,决定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的任免;……”由此B、C、D三项符合法律规定。
3.以下组织结构形式,能够有效结合组织的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水平管理的是( )。
A.直线指挥式
B.职能参谋式
C.事业部制
D.矩阵式
3.【答案】D。
解析: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称为矩阵组织结构。
根据此定义可知,D项正确。
4.对于被假释的罪犯,由( )予以监督。
A.检察机关
B.罪犯所在单位
C.基层组织
D.公安机关
4.【答案】D。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5.我国从2004年开始逐步减免农业税,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取消农业税的权限属于( )。
A.国家税务总局
B.财政部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答案】D。
解析:国家设立或者取消某一税种,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
而国务院只能依照法律授权,减征或者免征某一税种。
尽管此前国务院已经决定减征和免征农业税,但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权彻底取消农业税。
6.甲为5周岁的幼童,甲的父母将甲送入全托幼儿园照顾。
某日,因幼儿园阿姨疏于看管,只顾与他人谈话,致使甲晃动桌上的碗碟掉下砸伤另一幼童乙,下列关于承担责任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完全由甲的父母承担责任
B.完全由幼儿园承担责任
C.幼儿园完全不负责任
D.由幼儿园适当给予赔偿
6.【答案】B。
解析:《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此题中,幼儿园阿姨疏于看管,因此责任应由幼儿园承担。
7.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原告特有的诉讼权利是( )。
A.委托诉讼代理人
B.撤诉
C.申请回避
D.提起上诉
7.【答案】B。
解析: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只能作为被告,没有权利撤诉。
8.某日,甲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一辆摩托车停在路边,车主乙某正在和别人聊天,甲某趁乙某不注意骑上摩托车就跑,乙某发现后追上前去扭住甲某。
甲某一拳把乙某打倒在地,骑着摩托车逃跑,后被警察抓住。
甲某触犯的罪名是(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交通肇事罪
8.【答案】A。
解析: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
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
9.下列应该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是( )。
A.工商局在行政执法中对个体户恶语相加,使个体户身心受到严重打击
B.环保局工作人员开车去某企业执行公务时把路边的行人撞死
C.公安干警在抓捕逃犯时鸣枪误伤路人
D.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未按规定程序评估以低价将财物卖给他人
9.【答案】D。
解析:《国家赔偿法》第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贯用的;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D项中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未按规定程序评估以低价将财物卖给他人属于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故选D。
10.由于第三人的过错致使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由( )承担民事责任。
A.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
B.管理人和第三人
C.动物饲养人和第三人
D.第三人
10.【答案】D。
解析:《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