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二上-期中语文复习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25分)1.(9分)古诗文默写,完成问题。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急湍甚箭, 。
(吴均《与朱元思书》)(4)国庆期间,小明跟随父母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当他乘坐的渡船在江上行驶,看到山峦随着平原伸展而消失,他随即想到李白《渡荆门送别》也有这番景象: , 。
2.(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答谢中书书ㅤㅤ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甲】诗是王绩创作的 (体裁),【乙】文作者是南朝齐梁的 (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甲】诗和【乙】文都是融情于景的作品:【甲】诗描写山村傍晚的秋景,在安闲的气氛中流露出诗人 的心情;【乙】文描绘了江南秀丽的山川景色,流露出作者 的思想情感。
3.(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九石①弓ㅤㅤ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其尝所用,不过三石。
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注释】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
②关:同“弯”,指拉满弓。
中关(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①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②左右皆试引之 (2)下列对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B.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D.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3)大臣都说“此不下九石”,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4)齐宣王之“悲”在于被人蒙骗终身不知,从而告诉我们 的道理。
上海市初二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

教学内容11)翻:(演奏)12)五十弦:(泛指军中乐器。
)13)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的悲凉的军歌。
)三内容理解1、全词首尾(写实),中间写(梦境),现实与梦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词人(抗金的决心和壮志难酬悲愤之情)2、这首词的“壮”体现在何处?体现在(出征)和(激战)两个场面,(梦中号角连营,是军乐雄壮;沙场点兵是阵容威壮);(马作的卢,弓如霹雳,是杀敌征战的勇壮);(收复中原,博取功名是志士豪壮。
)3、如何理解“可怜白发生”这句话,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前面抒发豪情壮志是为了这一句作铺垫,在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幻境与实情的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满腔热情却无从报国的悲伤、无奈之情。
)练习题: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4.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词句6、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7、赏析“沙场秋点兵”一句的表达效果。
8赏析“可怜白发生” 一句。
9、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0、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
11、“吹角连营”与“霹雳弦惊”描绘了什么样的场面?12、“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与前面的豪壮格调形成巨大反差,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醉里挑灯看剑你好!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乐杀敌的宝剑。
、词语理解:(行船被风浪所阻无法前行。
想象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洞庭湖美丽的湖光山景,才放起了鱼鳞般的波纹.)2、“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他听到了波涛声,想象龙宫在奏出欢乐的音乐,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四、内容理解1、词描绘了哪些景象?(秋色、湖光、斜阳、细浪、波涛声)2、在描写过程展开了哪些想象?(行船被风浪所阻无法前行。
上海市杨浦区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文言文。
(28分)1.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3)柴门何萧条,。
(曹植《粱甫行》)(4),猿鸟乱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的依依不舍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诗词鉴赏。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历历”的意思是3.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
B.诗歌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了登黄鹤楼所见的景色。
C.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
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
D.诗歌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
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①三姑:地名。
②幔亭峰:山峰名。
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溯:②属引.凄异引:③不及返顾.顾: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6.根据文意,在文末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句,使文意通顺。
【甲】【乙】两文都写“山水之景”,【甲】文主要以写为主要特色,选文按照顺序来写的。
上海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文言文部分(25分)1.默写(1)老骥伏枥,。
(《龟虽寿》)(2),山山唯落晖。
(《野望》)(3)山随平野尽,。
(《渡荆门送别》)(4),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5)春天,小江逛公园时,看到了缤纷的花朵以及刚刚冒出头的小草,他不禁用《钱塘湖春行》中的,赞美眼前的美景。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甲】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甲诗的体裁是,乙文的作者是宋代的,号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4.【甲】诗和【乙】文都善于运用精妙的修辞写景,【甲】诗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乙】文中的“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蕴含了作者月下赏景的之情。
5.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了登黄鹤楼所见的景色。
B.【甲】诗前两联以传说起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C.【乙】文运用了记叙、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写了夜游承天寺的所见所感。
D.【乙】文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宋仁宗一日晨兴①,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
”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②闻禁中③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
诚恐自此逐④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
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注释】①兴:起身。
语文八上期中试卷沪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荒诞不经惊愕不已B. 崇山峻岭雅俗共赏C. 破釜沉舟艳阳高照D. 惟妙惟肖毕恭毕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视力,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长时间看电视。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
C. 经过这次比赛,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需要更加努力。
D.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考砸了,让人很失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位老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B.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往直前,决不能畏缩不前。
C. 她的表演惟妙惟肖,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D. 他的思维敏捷,总能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小明喜欢唱歌,跳舞,弹琴。
变换后:小明喜欢唱歌、跳舞、弹琴。
B. 原句: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变换后: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地学习。
C. 原句:这本书很厚,要读完整本书需要很长时间。
变换后:这本书很厚,读完整本书需要很长时间。
D. 原句:他每天早晨都去公园锻炼身体。
变换后:他每天早晨都去公园锻炼。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小村庄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山间。
B.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部百科全书。
D. 那条小河弯弯曲曲,像一条彩带。
6.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十分谦虚,从不张扬自己的成绩。
(夸大)B.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哲理,发人深省。
(启发)C. 他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赞赏)D.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商量。
(商议)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很有趣,让人百听不厌。
B. 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历史书籍。
C. 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D. 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公园。
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学科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24分)(一)(8分)1.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2)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3)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答案】(1).岂不罹凝寒(2).徙倚欲何依(3).老骥伏枥(4).黄鹤一去不复返(5).白云千载空悠悠【解析】【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的“岂、罹、徙倚、老骥、枥、返、载”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4分)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___,初中阶段还曾学过他的诗歌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交代了诗人的行程,用语简洁而深切。
C.颔联所写景色优美奇幻,颈联更显开阔宏大。
D.尾联照应诗题“送别”,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收尾。
【答案】2.(1).李白(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 3.C【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行路难》等。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卷初二年级语文学科(时间:100分钟分值:100)一、古诗文阅读(24分)(一)默写与运用(10分)1.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4.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5.《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4分)【甲】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与顾章书吴均仆去月谢病①,还觅薜萝②。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④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注释】①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②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
屈原《楚辞》有“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③幽岫(xiù):幽深的山穴。
④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⑤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
6.【甲】诗作者字______,【乙】文作者是______。
(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2)岂徒语哉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上海市奉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二、对比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甲文题目中的加点字的意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对上述作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南朝齐梁时期的思想家陶弘景,乙文作者是宋朝的苏轼。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C.甲文描写了大自然四季和朝暮的景色,乙文描写的是夜晚的月色。
D.甲乙两文都详细描写了自然美景,乙文写景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人生的感慨等诸多情感。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训①传略(节选)武七者,山东堂邑人也。
三岁丧父,家贫,行乞以度日,饮食必先其母,人称曰“孝丐”。
六岁后丧母,孑然一身,昼行乞,夜绩麻,得.一钱,即存之。
渐积至万余缗②.,自以孤贫,目不识丁,慨然欲创建义学。
人劝之娶,执不可,曰:“吾兴学之念,未或一日忘也。
”先在堂邑柳林集购置地亩,建造学舍,远近闻其义,咸助之。
延师课读,束脩③必丰,礼意尤极周挚。
入学之日,武先拜塾师,遍拜诸生,具.盛馔飨④.师,而请邑绅为之主,自立门外,屏营⑤.以待。
【注】①武训(1838-1896):原无名,排行第七。
①缗(mín):成串的铜钱,一千钱为一缗。
①束脩:送给教师的报酬。
①飨:宴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一、《笑》冰心闪烁(shǎn shuï)眼花缭乱(yǎn huāliáo luàn)兀自(wùzì)潺潺(chán chán)濯(zhuî)微妙(wēi miào)漾漾(yàng yàng)绾(wǎn)光明澄净(guāng míng chãng jìng)注释:选自《冰心全集》。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代表作品《繁星》、《春水》。
二、《小巷深处》林莉麻利(málì)叩击(kïu jī)瘦瘪(shîu biě)黝黑(yǒu hēi)揶揄(yãyú)蹒跚(pán shān)落寞(luïmï)斑斑驳驳(bān bān bîbî)造孽(zào niâ)注释:林莉,当代作家。
三、《芦苇荡》孙犁苇塘(wěi táng)尖利(jiān lì)竹篙(zhúgāo)深陷(shēn xiàn)编算(biān suàn)寒噤(hán jìn)蹿(cuàn)仄歪(zâwāi)莲蓬(lián pãng)张皇失措(zhāng huáng shīcuï)丝绒(sīrîng)飘撒(piāo sǎ)注释:选自《孙犁文集》。
孙犁,当代作家。
四、《哦!冬夜的灯光》莫里斯·吉布森偏僻(piān pì)无垠(wúyín)糊涂(hú·t u)穹隆(qiîng lîng)征兆(zhēng zhào)袭击(xíjī)婉言(wǎn yán)引擎(yǐn qín)哀鸣(āi míng)“灯光”:1)实指,人们用灯光送医生前进2)在偏僻的小镇上,人与人互相帮助,温暖的友谊帮助医生驱散冬夜的寒冷,孤独。
五、《我不是懦夫》王嘉鹏崩溃(bēng kuì)执拗(zhíniù)寡言少语(guǎyán shǎo yǔ)万念俱灰(wàn niàn jùhuī)吞噬(tūn shì)折腾(zhē·teng)撵(niǎn)注释:选自《撑起生命的蓝天——空难与我》。
六、《生命之线》乔·辛普森剐住(guǎzhù)冰镐(bīng gǎo)攥(zuàn)凛冽(lǐn liâ)近在咫尺(jìn zài zhíchǐ)踝骨(huái gǔ)茕茕孑立(qiïng qiïng jiãlì)熹微(xǐwēi)一筹莫展(yìchïu mîzhǎn)“线”:1)物质之线2)精神之线,生死与共同甘共苦。
七、《石缝间的生命》林希潸然泪下(shān rán lâi xià)吮吸(shǔn xī)巍峨(wēi ã)侵袭(qīn xí)黑黝黝(hēi yōu yōu)繁衍(fán yǎn)娇嫩(jiāo nân)困厄(kùn â)锤炼(chuãi liàn)一二、《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吴刚一望无际(yíwàng wújì)清澈(qīng châ)绵延不绝(mián yán bùjuã)萧瑟(xiāo sâ)干涸(gān hã)浑然一体(hún rán yìtǐ)庇护(bìhù)栖息(qīxī)“盲目”:写出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滥用水资源导致湖水干涸的悲剧。
“痛苦与挣扎”: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胡杨人的感情,形态、动作“挣扎与痛苦”。
“站在罗布泊边缘”:强调了目睹惨状令人沉重愤慨心情。
“痛苦与无奈”:用比喻、拟人手法,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使人沉重。
“救救”:用了排比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们滥用资源的谴责,也表达了作者的环境忧患意识,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一三、《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徐刚细腻(xìnì)衍化(yǎn huà)涅槃(niâpán)牟取(mîu qǔ)斑驳(bān bî)腐败(fǔbài)奢靡(shēmí)废墟(fâi xū)蕴藏(yùn cáng)垦荒(kěn huāng)一四、《警惕生物入侵》林森编织(biān zhī)平衡(píng hãng)蔓生(wàn shēng)遍布(biàn bù)繁茂(fán mào)肆虐(sìnuâ)纤弱(xiān ruï)婀娜(ēnuî)谨防(jǐn fáng)一五、《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周涛敬畏(jìng wâi)声嘶力竭(shēng sīlìjiã)奔走呼号(bēn zǒu hūháo)飞禽走兽(fēi qín zǒu shïu)襟怀(jīn huái)巨蟒(jùmǎng)飒飒(sàsà)每周一诗春日五首(其一)三衢道中(宋)秦观(宋)曾幾一夕轻雷落万丝,梅子黄时日日晴,霁光浮瓦碧参差。
小溪泛尽却山行。
有情芍药含春泪,绿阴不减来时路,无力蔷薇卧晓枝。
添得黄鹂四五声。
春日五首:选自《淮海集》。
秦观,高邮人。
宋代文学家。
三衢道中:选自《茶山集》曾幾,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北宋末南宋初诗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予告归里,(唐)韩愈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一封朝奏九重天,(清)郑燮夕贬潮州路八千。
乌纱掷去不为官,欲为圣朝除弊事,囊橐萧萧两袖寒;肯将衰朽惜残年。
写取一枝清瘦竹,云横秦岭家何在?秋风江上作鱼竿。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选自《板桥集》。
郑燮,号板桥,字克柔。
好收吾骨瘴江边。
选自《韩昌黎集》。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选自《稼轩长短句》卷十一。
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
归园田居畲田词五首(其四)(晋)陶渊明(宋)王禹偁种豆南山下,北山种了种南山,草盛豆苗稀。
相助力耕岂有偏?晨兴理荒秽,愿得人间皆似我,带月荷锄归。
也应四海少荒田。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注释:选自《小畜集》。
王禹偁,宋代文学家,衣沾不足惜,字元之。
但使愿无违。
注释: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忘。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选自《孟子·告子下》。
孟子,名轲,字子舆,主张“仁政”,和孔子并称“孔孟”,邹人。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
加点字发:发迹。
忍:使……坚韧。
出:国外。
畎:田间小沟。
曾:同“增”,增加。
患:祸患。
举:举荐于。
恒:常常。
故:所以。
过:发生过错。
任:责任。
然:这样。
于:给。
困:困扰。
是:这,这个。
于:在苦:使……痛苦。
衡:同“横”,梗塞。
劳:使……劳累。
作:奋发。
饿:使……受饥饿。
征:验。
空:穷。
色:脸色。
乏:绝。
发:发出。
空乏:使……贫穷困苦。
喻:知晓。
拂乱:使……拂逆错乱。
入:国内。
所以:用这些来。
法家:坚持法度的大臣。
动:使……震动。
拂:同“弼”,辅佐。
原文翻译舜在田间被选拔,傅说在水泥匠中的时候被选拔,胶鬲在鱼盐小贩中被选拔出来,管仲在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加以重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时候被提拔,百里奚在当奴隶的时候被赎回冰任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必定先要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的肠胃感到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经受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受到挫折,用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从中受到教训)改正;内心受到困惑,思想受到梗塞,之后才能奋发有所作为;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言谈上,之后才能被别人知晓。
在国内没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忧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必然会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在忧患中会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孔孟论学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随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加点字有:同“又”。
好:喜好。
志:立志。
耻:以……为耻。
立:自立。
是以:因此。
惑:被迷惑。
为:堆积。
天命:指自然的法律、规则。
篑:土筐。
耳顺:只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
平:填平。
逾:超过。
地:洼地。
罔:迷惑。
虽:即使。
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