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飞黄腾达”?A. 一帆风顺B. 马到成功C. 青云直上D. 水到渠成答案:C2.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鞍B. 庵C. 俺D. 按答案:D3. 下面哪个句子的语序是错误的?A. 山上有一个石洞。
B. 她把书放到了书架上。
C. 他正在院子里种花。
D. 真热!天上没有一片云。
答案:D4. “渐行渐远渐无书”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杜牧C. 王之涣D. 王安石答案:C5.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句诗描绘的是什么景象?A. 农村生活B. 农田景色C. 道路风景D. 城市街道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共有__五__颗星,颜色有:__红__色、__黄__色。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吴__承__恩__。
3. 一年有__四__个季节,分别是:__春__、__夏__、__秋__、__冬__。
4. 成语“一去__二__三__里__”表示行走的距离远,为了强调这一点,现在也常用来表示离开的距离远。
5. 《水浒传》中,宋江是__梁山泊__的好汉之一。
三、简答题1. 简述一个你喜欢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略。
2. 解释词语“山河”在文学创作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略。
3. 请从古代诗词中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并写出其中的两句。
答案略。
四、作文题请根据以下要点,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
- 我的梦想是什么- 为什么我有这个梦想- 我会怎么样去实现这个梦想答题略。
The document above provides a sample of "Midterm Chinese Exam Questions for Grade 8 (with answers)". It includes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fill-in-the-blank questions, short-answer questions, and an essay question related to the topic "My Dream".。
2022—2023学年度期中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请将所有答案都填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说明与提示:1.本试题有 6 页,共 20 题,试卷满分为 12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卷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号等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30 分)一、(共9 分,每小题 3 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提供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提供C.焦躁茅塞顿开疑惑提出D.焦虑茅塞顿开困惑提出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游客不再满足走马观花的观光游,而是钟情于以放松和娱乐为主的休闲度假游。
B.诺贝尔科技类奖项的评选标准历经多次变革,有的内容甚至违背了诺贝尔本人。
C.各部门要做好燃气、电力、供水等方面的检修除险工作,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D.众所周知,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方式。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课余到博物馆参观,增长见闻;假期走进文化馆,体验非遗制作;诗词、成语等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惊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B.居里夫人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爱因斯坦评价她是“唯一一个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从她把金质奖牌给不懂事的女儿玩耍可见一斑。
C.人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
但是,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
D.展现壁画的创作过程能体现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
让人们在欣赏精美艺术时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原本庄严肃穆的画面,因此变得亲近和亲切。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
(共 9 分,每小题 3 分)让古籍里的文化走进生活①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把清朝文人、美食评论家袁枚的《随园食单》“翻译”成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吸引了不少读者“追更”。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池B. 江C. 湖D. 海2.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狐假虎威B. 虎头蛇尾C. 鹿死谁手D. 狗急跳墙3.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是:A.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 他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借了。
C. 他昨天一本书去图书馆借了。
D. 他借了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唐代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白居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2. “不以规矩,不成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
3. 《__________》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4. “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 请简述“初唐四杰”的生平和成就。
3. 请简述《诗经》的组成部分。
4. 请简述“文房四宝”的用途和特点。
5. 请简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学习的态度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年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21分)校文学社正在开展“寻民俗之美,扬文化自信”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春晚记忆】春晚见证了百姓的生活喜乐,它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新民俗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凝结着百姓的过年记忆。
春晚独具仪式感,已在不知不觉中衍化为一种新民俗,一年一度地等待着我们去品鉴、去守望。
【视听盛宴】今年的春晚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节目《锦鲤》,舞蹈演员身着红白色衣裙,仿佛自由自在的锦鲤,时而鱼翔浅底,时而翩然起舞,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西安会场上演的《山河诗长安》,千人齐诵《将进酒》的场面令人震hàn(),当声音戛然而止的那一刻,观众热血沸腾。
创演秀《年锦》选取汉、唐、宋、明四个朝代富有代表性的纹样,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
【文化自信】2024年春节晚会无疑是一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盛实。
它激发了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蕴含着中国人朴素的家国情感,其影响力也是非同寻常的,是中国文化走向全球的品牌名片。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震hàn()(2)戛然而止()2. 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视听盛宴】中有不少成语,除了以上第1、2题中出现的成语外,请你再写出其中的3个。
4.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有关春节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节至人间万象新②赓续文化基因③近水远山皆有情④春临大地百花艳⑤清风明月本无价⑥厚植文化自信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晚见证了百姓的生活喜乐,它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新民俗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凝结着百姓的过年记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姓名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5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烂漫. (màn) 匿.名(ruò) 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 长髯.(rán) 吹嘘.(xū)C.不逊.(sùn) 禁锢.(ɡù) 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 窒.息(zhì) 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八年级同学在系统学习新闻单元后发现采访活动收获很大,文学社决定组织大家分组实践。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小语为了传播诗词文化,帮助大家分清律诗和古体诗,特意采访了老师。
老师说: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全诗偶句通押一个平声韵,如“(1)渡远荆门外,____________。
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颔、颈两联的上下句平仄音相对,如“(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牧人驱犊返。
____________”。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即四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的,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古体诗就没有这些限制,如《庭中有奇树》中“(4)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就不对仗。
《赠从弟》偶句尾字有三个都是仄声,如诗的最后两句“(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作答。
(9分)小记者团队来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只见苍绿的松柏,高大的石碑,以及石碑后广袤的天空,这里的事物都zhāng xiǎn着一种“尊严”。
雄伟的烈士纪念塔耸入云天。
大家屏息敛声,A(观赏瞻仰)着一幅幅浮雕,战士们个个B(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特别是“勇架十人桥”这个浮雕最令人难忘,把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
旁边还有一条长廊,上面juān kè着无数烈士的名字,他们为了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
这些名字就像是长河中不可熄灭的红星,照耀着人们前进的道路。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踟蹰(chí chú)震慑(zhèn shè)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B. 拱手让出(gǒng shǒu ràng chū)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C. 震天动地(zhèn tiān dòng dì)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D. 震颤(zhèn chàn)震悚(zhèn sǒng)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演出,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练习。
B. 我们班的同学,每个人都有一两项特长。
C. 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D. 她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3. 下列词语中,与“守株待兔”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稳扎稳打B. 前仆后继C. 瞒天过海D. 随遇而安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小明跑步的速度像离弦的箭一样快。
C. 这篇文章的文笔非常优美,读起来让人心情愉悦。
D. 小红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树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B. 小明的成绩一跃而起,从倒数第一变成了第一名。
C.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犹如一幅画卷。
D. 那只小狗忠诚地守护着主人。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的胃口很大,一顿能吃下一头牛。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禾C. 早D. 休2.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书桌D. 美丽3. 下列哪个句子是陈述句?A. 你去哪?B. 今天天气真好!C. 你能借我一支笔吗?D. 这本书是谁的?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结构?A. 主语-谓语-宾语B. 谓语-主语-宾语C. 宾语-谓语-主语D. 宾语-主语-谓语5. 下列哪个词属于动词?A. 大海B. 奔跑C. 漂亮D. 红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是表音文字。
()2. “春天”是一个名词。
()3. “他吃饭去了”是一个疑问句。
()4. 句子“这本书是我的”中,“这本书”是宾语。
()5. “慢慢走”是一个副词短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表示动作的词。
2. 汉字“明”由“日”和“月”组成,其中“日”是______部分。
3. “他正在吃饭”是一个______句。
4. “春天来了”中,“春天”是______。
5. “这本书很______”中,“很”是一个______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汉字的基本笔画。
2. 简述名词和动词的区别。
3. 简述句子的基本成分。
4. 简述疑问句的特点。
5. 简述副词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跑”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2. 请用“书”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3. 请用“大”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4. 请用“快”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5. 请用“美”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他正在吃饭。
”2.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这本书是谁的?”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下列词语造句:“跑”、“书”、“大”、“快”、“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荥阳四中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畸(qí) 形诘(jí) 责文绉绉(zhōu) 眼翳(yì)B.胡髭(zì) 黝(yǒu) 黑一绺绺(liǚ)颔(hān) 首C.直戳(chōu)解剖(pōu)诱(yìu) 惑摹(mó) 画D.滞(zhì) 留桀(càn) 然庶(shù) 祖母脊(jí) 背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2分)A.嬉戏野蛮托辞匿名B.枪毙温厚心慰禁锢C.粗劣酒肆貂皮敦实 D.争执脾气激荡枝桠3、改病句(4分)(1)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2)春节期间,来方特旅游的人对这座美丽的乐园高度的给予了评价。
4、古诗文默写(8分)(1)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2),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4)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5)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无尽的流水喻无穷的忧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的诗句是:,。
5、名著阅读(6分)(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为“”。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3)《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充满了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6、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活动:(6分)(1)为了教育孟子。
其母三易其居,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请你再写出两个“母亲教子”的佳话,将名称写在上面。
(2分)(2)仿写句子。
(2分)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它像,。
(3)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不少于15字)。
(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共18分)母亲莫言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
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
大家都学得很像。
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
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
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
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7、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3分)8、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4分)(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9、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10、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
(不超过40字)(3分)11、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10分)怀念一种声音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
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
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②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
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
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③这种声音叫雨声。
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
在他的记忆里,总是______(A、弥漫B、充满)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④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⑤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⑥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
⑦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
”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
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⑧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他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⑨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⑩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A、怅然B、盎然)搬进了世纪花园。
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
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
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
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⑾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
他希望找回那声音。
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
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
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
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
⑿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
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⒀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12、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空格上。
(2分)(1)在他的记忆里,总是(A、弥漫B、充满)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2)他携家人(A、怅然B、盎然)搬进了世纪花园。
1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分)14、小说结尾说:“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2分)15、小说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4分)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
(共14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吾谁与归②或异二者之为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树林阴翳1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未尝稍降辞色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②或异二者之为C、①醉能同其乐②而乐亦无穷也D、①太守自谓也②太守谓谁?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不已物喜,不以己悲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9、甲文用“,”(原文)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乙文则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
(4分)20、甲文的作者范仲淹和乙文的作者欧阳修同为被贬之人,但他们仍心系百姓、心忧天下,并始终勤于写作,完成千古佳篇,这给了今天的你怎样的启示?(2分)四、作文。
(50分)听过这样一则故事:穆罕默德和阿里巴巴是好朋友。